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坚忍型性格的成与败

坚忍型性格类型的人往往有顽强的意志力,遇事不冲动,能忍耐,属于情绪成熟型。这种性格的人善于做大事,由于意志坚强,历经磨难而不屈服,所以说一种比较完善的性格。

由于坚忍型很多的优点,而且这种性格的人做事感情专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不怕失败。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多以成功者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

土光敏夫:坚忍不拔铸造东芝王国

东芝之王土光敏夫之所以能成功。完全取决于他那坚忍性格,他能在困境中坚忍不拔,意志顽强,驱使他一个个地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决不自满,不达目的,也绝不罢休。正是这种力量,使他60年如一日,始终在不断进取,最终取得成功。

东芝之王土光敏夫之所以能成功。完全取决于他那坚忍性格。无论从小到大,他的性格都对他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以拥有坚忍的性格而成功。

小时候,土光敏夫在大野村小学的成绩出类拔萃,尤其数学考试每次都是全班第一。老师见他出众,便建议他考冈山县中学,因为当地最有名气的就是这所学校,不但教学设施先进,而且教学质量高,因而每年报考的学生多达千人,而它实际招生量仅100多人,竞争十分激烈。

然而,尽管土光敏夫聪慧过人,刻苦努力也不亚于别人,但他在考了三次之后却仍未进入冈山中学。主要原因,是他平时不得不占用大量的时间去帮助父母做农活,农忙时甚至要被迫休学几天。不过,面对连续三次的失败,土光敏夫没有气馁,他顶着别人的嘲笑和生活的压力。继续用功不辍。终于在第四年头上考上了中学,但这所中学不是冈山中学,而是一所名叫关西中学的私立中学,但它提出的“超过冈山中学”的口号却正符合土光敏夫的决心。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要用四年的时间来考试确实不容易,也许从小的挫折培养了他那坚忍的个性。

土光敏夫刚入关西中学,便被选为他那个班的班长。他有容忍之心,做事又身先士卒,不怕吃苦,又认真负责,很快便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他一当班长就是5年。土光敏夫不仅学习优良,而且体育也相当好,是学校里柔道剑的高手,不但如此,在中学毕业的典礼会上,土光敏夫还获得了让所有学生及其家长羡慕不已的冈山县知事奖。

土光敏夫靠的是一种意志和抱负。

还在土光敏夫上关西中学的时候,这个学校的一项长途拉练活动就初步考验了土光的这一品质。

这个活动是这样安排的:学生们先乘火车经城崎、鸟取至出云大社。回来时,从米子市出发,经出云街道到达津山市,步行100公里。土光敏夫曾回忆说:“我们背着小铺盖,带着干粮和水,从出云街出发,须步行3天,其中得住宿两夜。由于我从小做过农活,加之平昔喜欢柔剑道,对这100公里的步行,我是相当乐观轻松的。然而,我们那时毕竟才十三四岁,这样的跋涉是存在着困难的。曾有许多次,我都想停下来斜躺在地上。但是,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躺下去便是懦夫,你的祖先是武士,武士之道不能弃之如敝屣。

于是。我咬牙挣扎着继续前行。走了两天,我的脚打起了血泡。在宿营地,我硬是咬着牙用针刺破了血泡,漠然地注视着那血泡之中的脏物纵横交流。第三天,又忍痛前行。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跋涉,身上背的东西也似乎轻了许多。

但是,集体长途旅行,并非人人都可以从容应付。一些体弱的同学支持不住,累倒了,我这个浑身有力的人就背他们走一段路程。当然,也有一些体力强壮的同学,由于意志薄弱,精神垮了,就犹犹豫豫地逡巡不前。我这个当班长的,就只好运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励他们咬牙坚持一段。

我之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做事能够不半途而废,关西中学的长途步行给我的启示最大。”

每当土光敏夫回忆起这次活动时,他的脸上总是流露出无限向往的样子来。

那个时代的日本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上高中而后考大学;二是上工业、商业专科学校;三是进陆军或海军士官学校。土光敏夫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自身的实际,最终选择了第二条路。

然而,进入土光敏夫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不像考中学那样艰辛,但他还是用了两年的努力才跨过了人生旅途中的第二个界碑。

在东京高工,土光敏夫再次成为班上的班长,这不单显示他的领袖天赋。而且也由此锻炼了他的组织才能。在学习上,他既不像有些学生那样因激动而走极端,也没有一味钻在故纸堆里,他不仅涉猎了哲学书籍,而且钻研了经济学、管理学。他认识到,知识、技术与实干精神不仅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而且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土光敏夫读东京高工时期。东京高工的学生老师想将高工升格为大学,遭到拒绝。学校的学生遂决定罢课示威游行。在如何组织学生示威的行动上,土光敏夫积极策划、布置,由于他劳苦功高,大家又一致推举他为示威游行的队长。

那时的土光敏夫队长豪气冲天,胆量过人。他不惧怕警察的皮鞭、电棍,率先走在示威队伍的前列。他手中举着标语牌,率同学们拥向文部省局长的住地。在局长的住地前面,土光敏夫站在高台上,一手握拳,在向上伸出的同时,一句句响亮的口号就从嘴里爆发出来。同学们群情激昂,跟着呐喊。

可贵的是,土光敏夫的意志毅力与伟大抱负不只是存在于一个时期或某个阶段,而是保持在他的一生当中。

土光敏夫在东京高工毕业后成为石川岛造船所的一名正式透平设备技术工人。

在工作中,土光敏夫切身身体会到了石川岛工厂内部那种尊重能力。重视人才的风气与传统。因为当他对设备设计技术提出修改建议时,造船所上至总经理,下至一般工人都会认真倾听。这样一个注重实干精神的企业对于土光敏夫这个实干家来说,简直是水乳交融。

不幸的是,土光敏夫工作的第二年就赶上了世界裁军会议,会议要求日本削减建造军舰的吨位。无疑,这使制造日本海军驱逐舰的石川岛造船所的订货量大大减少了。无奈之下,企业作出了转产陆上机械设备的决定。

为了在生产陆上机械设备方面击败日本的竞争对手,石川岛决定和以生产精密机械设备著称的瑞士埃夏西斯公司合作,并引进该公司的技术,意在消化别人的技术后,正式向工业透平领域进军。土光敏夫恰逢其时,受命前往瑞士埃夏西斯公司进行学习。而振兴石川岛的重担自然而然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在瑞士,土光敏夫几乎没有离开埃夏西期公司半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观察、临摹、查询资料上。半年过后,他认为已把透平技术学得差不多了。然而,这“差不多”之外意味的是,透平技术最尖端的秘密他还不知道,瑞士人当然是不会轻易泄漏给他的。怎么办?土光苦思冥想后,决定用友谊和感情投资去套取情报。这一招虽然费时费力,但土光敏夫一旦决定了就决不会改变初衷,这就是坚忍型性格的最大特点,在困难面前决不屈服。经过努力,一位掌握着透平关键技术的瑞士高工落入了他“圈套”中,由此,土光敏夫终于学到了透平技术中的关键机密。至此,土光敏夫在瑞士整整度过了18个月的光阴。

石川岛公司对土光敏夫留学表现十分满意,在他回到公司后,公司就把透平制造这一领域交给他主管。虽然仅是个小主任。但在透平技术上却是全公司的权威,就连公司总经理也承认不讳。

石川岛芝浦公司成立后。土光敏夫这个技术部长向总公司报告说,为了培养后备技术人才。透平子公司必须派一批技术人才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总公司很快就作出了答复:由土光敏夫带领第一批技术人才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学习。

在美国,土光敏夫如同在瑞士学习时一样,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知识。同事们看见自己的头儿都这样发狂地学,他们大为感动,也争分夺秒地学了起来,美国人对他们这种刻苦执著精神简直是叹为观止。

携带着美国技术的土光敏夫满载而归了,加上他火一般的创新精神,由他领衔造出的透平设备在市场上又掀起了一轮狂浪。成为众多客户的抢手货。

1937年,石川岛芝浦公司一致决定,提升为公司作出杰出贡献的技术部长土光敏夫为公司的董事。这一年。土光敏夫41岁。

土光敏夫从此开始了他的经营生涯。

1942年,日本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为了扩充军备,日本政府加快了军工产品的生产。美国人对日本宣战后,自然也就断绝了向日本提供军用飞机排气用的透平设备。日本战争机构只好将目光转向国内生产厂家。土光敏夫顺势而动,率先提出开发飞机用排气透平的建议,获得公司总部的爽快回应,不但同意扩建新厂房,而且指定由土光敏夫经营此事。

不到半年时间,一家设在长野县松本市的飞机用排气透平厂就建成了。接着,土光敏夫又在辰野、伊那等地方发展了工厂网。

不幸的是,土光敏夫这回要发战争财的美梦没能实现。日本军国主义不但把他工厂里的大批技术工人拉去当兵。使其企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在战争的后期,从天而降的美国炸弹将土光敏夫花了无数心血建造的工厂变成了一片废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面对着化为灰烬的厂房和垂头丧气的工人,坚忍的土光敏夫发出了他那鼓动性极强的呼喊:“我们曾经有过一流的工厂,我们也将重新制造一个超一流的工厂。”

1946年4月,石川岛芝浦公司进行了改组。目的是为了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此时的芝浦制作所已于1939年与东京电气股份公司合并,成为当今的东京芝浦电气公司,简称东芝。东芝和石川岛总部的权力人物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提拔土光敏夫为石川岛芝浦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公司的主力工厂——横滨饮鹤见总厂和松本工厂之间相隔甚远,土光敏夫每天都要乘火车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那时日本的火车状况和我们中国现在的客运高峰期差不多。白天的人最多,人们能够在火车上争得站一只脚的地盘就相当满意了。土光敏夫当时已满50岁,虽然不堪拥挤,但还是忍耐了下来。后来,他发现夜间火车上的乘客要比白天少些,于是,他决定每天夜间赶车。但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彻底改变作息时间了。土光敏夫在回忆当时乘火车的感受时说:“那时乘火车就像在做一桩玩命的勾当,在拥挤的车箱中,难闻的气味弥漫着,由于挤得太凶,每次下火车时。我的内衣都被汗浸湿了。我的力气较大,挤上火车还不费事,费事的是在车箱中难以思考问题,后来改为夜间坐火车,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难觅座位,完全是凭着一股韧力坚持着站到终点。再后来,我学会了在车箱站着睡觉的本事。开始时还半梦半醒。后来就完全可以摒弃嘈杂声和拥挤,安然入睡了。”

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怎么办?当然,找银行贷款是最直接的渠道。但最直接的渠道并不是谁都可以走通的。要想成功,除了企业的雄厚实力和良好信誉外,贷款技巧是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土光敏夫在日本企业界号称“贷款圣手”,那这一“圣手”又是怎样具体体现的呢?

不用说还是体现在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上。

土光敏夫成功获得第一次贷款时所采取的手段是不达目的不休的“盒饭战术”。

那还是土光敏夫担任石川岛芝浦公司总经理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战败的日本大伤元气,石川岛芝浦公司也面临着重建振兴的艰巨任务。当土光敏夫克服重重困难,使工厂重新生产并扩大规模后,流动资金却完全枯竭了。

为了申请贷款,土光敏夫不得不亲自去请求银行贷款给他们。他的申请对象是日本第一银行。第一银行的行长叫长谷川重三郎,不过那时他还是该银行的营业部部长。人们都说。要想从长谷川重三郎那儿得到贷款,不拿出雄辩的气概和有力、有理、有据的辩辞,那一切都是徒劳的。

土光第一次见到长谷川重三郎,就领教了对方的厉害。当他来到长谷川重三郎的办公室与之握过手之后,就以他一贯的直来直去的作法,向他谈到了来银行的目的。

长谷川重三郎没有料到土光这样的直截了当,先是一愣,接着又恢复了常态说:“土光君,这事难办啊。银行现在也相当困难,资金也和大多数企业一样紧。”

土光敏夫早就料到对方有此一招,也就不去计较对方的搪塞。他将自己贷款的理由、还债的方法向长谷川重三郎细细地说了一遍。

两人舌战一番,最后还是土光敏夫败下阵来,只好悻悻地走出了银行大门。

隔了两天,土光敏夫未等长谷川重三郎的通知,又主动前去推开了他的大门。

土光敏夫又费了不少唾沫,但依旧两手空空。在此之后他又往第一银行跑了若干次,依然没有结果。

一天,公司的财务董事向土光敏夫汇报说:“如果在最后两天之内还得不到资金的投入,那么公司就不得不全线停工。”

这下,土光敏夫急了。不过急中生智,他想到了最后一招。于是,就在当天下午,他再次敲开了长谷川重三郎的办公室。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没有拿公文包,而是换成了一个旅行包。

双方又展开了一次舌战,辩论完之后,彼此又沉默不语。过一会儿,养足精神的土光又将原话重复一遍,而长谷川重三郎就是不松口。土光拿出最后一招,如果他不借给他,他决定在他办公室不走。

长谷川重三郎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死赖硬缠的人。”

没有办法。最后,长谷川重三郎完全接受了土光敏夫的请求。

土光敏夫听长谷川重三郎说他“死赖硬缠”,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眨着眼得意地笑了。

1956年,已经是石川岛芝浦公司总经理的土光敏夫因为要增建项目,又面临着跑银行贷款的苦差。这次,他没有向第一银行伸手,而是把目光转向众多企业没有关注的银行——世界银行。因为在世界银行贷款的手续特别复杂、繁琐。因而大多数企业对世行比较冷漠,生怕因旷日持久地办手续而延误时间。

但是,土光敏夫不怕麻烦,而且他知道世界银行的贷款利率比日本银行低得多。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又单枪匹马地与日本政府官员们周旋,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办完了繁杂的手续,成功地在世界银行贷到了160万美元的款项,160万美元在当时的日本可是笔巨额款项啊,这让仍在日本银行家面前施展舌技的企业家们简直垂涎三尺。

东芝之王土光敏夫之所以能成功,完全取决于他非同凡人的坚忍毅力,这种毅力驱使他一个个地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决不自满,不达目的,也绝不罢休。正是这种力量,使他60年如一日,始终在不断进取,最终取得成功。

百折不挠的“铁娘子”威慑全球

一个女人要想在政坛上立足就相当不容易,更何况有一个女人不仅立足,而且还在政坛上叱咤风云,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一个女人如果与“铁”字挂钩,这就大有“文章”探究了,撒切尔夫人以坚忍顽强的性格站在英国政权的巅峰雄视天下。百折不挠的坚强个性为她赢得了“铁娘子”的美誉,而且绝不是徒有虚名。

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杰出女政治家“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是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她真实地向世人展示了她独有的“铁”的性格。她用一种执著的精神,强硬的工作作风征服了整个世界政坛。

在英国现代政治史上,撒切尔夫人作为惟一一位女性首相,其影响和地位特别引人注意。“铁娘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真的像铁一样冷酷无情吗?答案是否定的。

铁娘子的“铁”铁在百折不挠的迷人个性上,她坚忍不屈、坚强刚毅的性格不仅在英国政界,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是赫赫有名。如果人们对撤切尔夫人得名“铁娘子”的背景能够真正了解,那么便不难理解“铁娘子”的全部内涵,真正理解她“铁”一样坚强的性格。

撒切尔夫人原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小时候的玛格丽特得到很好的教育,这与她父母的关心是离不开的,除了学习学校的各门课程之外,还上各种补习班、学习钢琴,经常听音乐会等等。尤其是父亲,对她的成长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时,她想出去玩,可她的父亲却不允许。而且父亲告诉她说:“不要仅仅因为别人做了那样的事你也跟着做,或想去做。拿定主意你要去做什么,说服别人跟你走。”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给予的教诲对她影响非常大,她一直遵循着父亲的规劝,沿着不同寻常的目标努力。也养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独立顽强的精神。

玛格丽特的父亲做过一个小城市的市长,还兼任地方治安官员。由于这种环境,玛格丽特有机会旁听各种案件的审理,使她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年时代的玛格丽特没有过人之处。她最大的兴趣是政治。在同学们中间。玛格丽特没有太多的朋友。她最喜欢的活动是学校组织的辩论会。差不多每个题目她都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童年时代刻板的生活,造就了日后的“铁娘子”,尤其使她养成了一种坚忍、毫不妥协的性格。

长大后,玛格丽特考取了英国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她本打算学法律的,可偏偏被化学系录取了。在大学期间。她的专业是化工,可她用在社会政治活动的时间却远远超过了在实验室的时间,牛津大学是世界级名牌学府,更是政治家的摇篮,有参与政治的传统,英国有许多政界要员、首相都在这所大学里攻读过。

玛格丽特是保守党内的活跃分子,1946年被推选为保守党俱乐部主席,后来正式加入保守党。她深受保守党的政治熏陶。钦佩丘吉尔首相,立志要做丘吉尔那样的人。但她也知道,在英国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国度里,一个女人跻身政界,获得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但这对于她来说,挑战性即是一种激励。因为,她有坚忍不屈的个性,更有不服输的精神。

1951年,玛格丽特同丹尼斯·撒切尔结婚,至此才正式成为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对所学的化学实在没有太多的兴趣,结婚后不久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律师工作空间是社会,这种工作方式更适合撒切尔夫人。经过几年的锻炼和5次竞选议员失败的洗礼,人们对撒切尔夫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撤切尔夫人也变得更加成熟了,性格也更加坚忍了。在她24岁时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撒切尔夫人朝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向前迈进一大步。1971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教育大臣,成为保守党历史上第二个进入内阁的女性。

作为英国当代政治史上的“铁娘子”,她给人的印象是冷漠、泰然、有非常强的自制力。就任首相之后,她的行为也曾经多次引起争议。对此,撒切尔夫人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假如我自己不能引起人们的争议和批评,那就说明我不称职。她说:“一个人如果总是迎合别人。不要别人的批评,那么,他必将一事无成。”这句话不失她“铁娘子”形象的最好诠释,是她鲜明个性的真实写照。她在青少年时代是这样,当了首相之后依然如此。她从不为别人的批评议论所动摇,更不因为别人的观点如何而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观念。

铁娘子的“铁”并不是在她担任首相之后才表露出来的,这种性格贯穿于她的始终,只不过是在当了首相后,才得了“铁娘子”的称谓。撒切尔夫人就任教育大臣后,针对教育中的某些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引起了争议,她的两项经济政策,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两项政策分别是:一、停止免费向小学生供应牛奶:二、不再给大学生贷款。前一项措施招致了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而后一项措施则造成了保守党和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一个学生组织扬言要绑架她。然而,撒切尔夫人并没有因为社会各界的压力和舆论而屈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照旧做下去。”自幼养成的这种不回头、不怕别人议论、不为他人左右的性格,在初登政坛的撒切尔夫人身上突出地表现出来,构成了“铁娘子”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5年,撒切尔夫人竞选保守党领袖成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届首相的候选人。如果她竞选成功,她将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英国是个特殊的国度,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政权的实体在首相府。玛格丽特·撒切尔树立了必胜的信念。投身政界是她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撒切尔夫人对自己进行了相应的“外包装”。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一本正经的女人,但在公众的心目中,女性的温柔形象无疑会增加她在竞选中的成功率。她重新理了自己的头发,因为在一段时间内她的头发实在蓬乱。关于外表与竞选之间的关系,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我确实相信,如果你看上去端庄动人,人们对你就热情。”竞选需要演讲,以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但撒切尔夫人的口音和演讲技巧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她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她的地方口音得到了矫正。可是她讲话时语言尖刻傲慢,这对她竞选也是不利的。为了使这些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练习,讲话采用低调。并以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主张。经过一番刻苦训练,撒切尔夫人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需要补充的是。撒切尔夫人这样做不是出卖自己的个性,去博得公众的好感,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上的需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压抑了自己的性格,但换个角度去想,她能够在短时间内克服自己的不足,这足以说明她性格的坚强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竞选的结果是保守党获胜,撒切尔夫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英国历史上,前后共产生过6位女王,但上下两院、政府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女人当首相,而且还能博得“铁娘子”之誉,在英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完全是撒切尔夫人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结果。

撒协尔夫人担任首相后,人们希望她能够对英国当时存在的各种棘手的问题拿出较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希望她能为英国和英国人民做一点实事。在对外关系方面,撒切尔夫人极力维护英国的利益和形象,有人形容说,她对英国利益的维护与当年戴高乐维护法国利益没有什么两样。在国内经济发展方面,撒切尔夫第八章坚忍型性格的成与败人就任后不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此种种举措,人们已经看出她领导的这届政府是有作为的政府。

撒切尔夫人在对前苏联政策上使她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英美关系是英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英美两国有着传统的关系和友谊。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撒切尔夫人公开表示,她要支持里根的对前苏联政策,当好里根的“啦啦队长”。撒切尔夫人不仅有言论,更将自己的设想付诸行动,在所有的问题上,里根政府和撒切尔首相都能够达成共识。其实在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垒中,美国的确需要英国的支持。撒切尔夫人的外交取向既有传统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她个人的因素在其中。她在意识形态方面一直是反苏的,早在她任首相之前,她就对前苏联打着“缓和”的招牌进行扩军的活动进行抨击。前苏联方面立即做出了强烈的反映,“铁娘子”的称谓就是这时在前苏联《红军报》上最先出现的,也是这时开始叫响的。撒切尔夫人听到后,对此不屑一顾,她公开声称:“他们说的没错,英国是需要一个铁女人。”任首相之后。撒切尔夫人对前苏政策更为明确、更为强硬,真正表现了“铁娘子”的性格。

铁娘子在任职期间,她的许多政策都带有不同程度地强硬色彩,最能反映其个性的事件之一是“英阿马岛之战”。此次事件更让撒切尔威名远扬,使人们真正认识了铁娘子的“铁”!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本土以南大西洋上。后来在1833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虽然许多国际会议已经确认,这个群岛属于阿根廷,但英国不认可,因此英阿两国对该群岛一直纷争不止。1982年,阿根廷军队进驻群岛,英国朝野一片哗然。撒切尔夫人的态度是坚定的,但还没有达到动用武力的程度。一些议员为了使撒切尔夫人早日下决心开战。故意采用煽动性语言,刺激这位女首相的自尊心。有人甚至对她说:“首相在就任不久就得到了‘铁夫人’的称号……但是没有理由假设尊敬的夫人是不欢迎这个称号的,相反她确实引为骄傲。在今后的一二周内,全民族和尊敬的夫人本人都将知道她到底是哪种金属铸造的。”撒切尔夫人当然忍受不了别人对她的这种议论,况且大英帝国也根本不会把一个小小的阿根廷放在眼里。撒切尔夫人主战的强硬态度压倒了其他不同意见。下定决心出兵远征。不论英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总算打赢了这场战争,撒切尔夫人和大英帝国都没有丢面子。尤其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为撒切尔夫人下一次的竞选增加了“筹码”,她希望1979年开始的首相任期仅仅是她首相生涯的一个“开端”,个性坚韧的撒切尔夫人要连任。

撒切尔夫人决定第二次参加首相竞选。因此她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选民们对她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家报纸评论说:“这个女人在英国进行一场革命,不是通过她的常常引起争论的政策。而是通过她的坚强的意志。”在各种议论中,人们似乎没有忘记“铁娘子”的性格,认为她是一个坚韧、顽强的女人。外国舆论也评论说,撤切尔夫人是丘吉尔任首相以来最强有力、最有争议的首相。撤切尔夫人终于如愿以偿地连任首相。不论她强硬地发动马岛战争对或错,她还是第二次赢得了首相的位置,证明了她的确是一位不屈不挠的女人——“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工作作风没有改变,她一直在致力于使她的政府更有威力。她曾经说过:“在政治上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去问男人;在必须行动的时候。就需要去问女人。”这是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的真实表露,撒切尔坚强的意志在“铁”的性格中能看得出来,更能在其政策具体工作中表现出来。在舆论界和周围人的心目中,“铁娘子”工作起来也颇具“铁人”的性格。她从不知疲倦,经常在首相府过夜,经常是第一个进办公室的人。这就是她的性格在官场、政界的体现。

工作中,撒切尔夫人难免会遇到一系列棘手的困难,但每逢这时,她毫无退缩之意,以顽强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而且她的“铁娘子”的性格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在她连任首相后不久。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开会的旅馆放了炸弹,想炸死撤切尔夫人。炸弹爆炸时,撒切尔夫人离爆炸地点仅几步之遥。整座5层楼房被炸毁。事后有记者问她,是否会因这件事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撒切尔夫人坚定地回答:“不!”一位记者曾经问撒切尔夫人,在当了6年的首相之后,她的“铁娘子”形象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撒切尔夫人听后断然回答说:“不,不,不……如果你希望哪个人软弱的话,请不要打我的主意。”用中国人的一句古语“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来形容撒切尔夫人,非常贴切。

撒切尔夫人对前苏联毫不妥协、让步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的变化。在处理各种问题以及实施各种内外政策时,始终坚持强硬的观点和立场,不留余地。这成为她的工作作风,也是她不能改变的性格。她任首相后,把许多政策、措施,用“法律管制下的自由”加以概括。而更多的时候是管制多于自由。在西方人的眼中,撒切尔夫人是一位坚强、毫不妥协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好走极端”的政治家。由于她的性格,有人说她“不怕孤立”,甚至“喜欢孤立”。这就是坚忍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也经常改组内阁,调换一些大臣、部长等。在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内,假如有人对她的极端作风表示不满,或对她处理的问题持有不同意见时,就会发生人事变动。那些被调换的内阁大臣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首相的政策或方针。而只是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存在异议。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撒切尔夫人实行的办事原则是非常鲜明的,非此即彼,决不存在一条“中间道路”。这就是“铁娘子”的性格与工作作风。

撒切尔夫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1987年,撒切尔夫人再次将1988年的大选提前。如果说,上一次连任是马岛战争帮了撒切尔夫人大忙的话,那么这次大选则是英国经济的转机帮了她的忙。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产滑坡等许多大问题,到了撒切尔夫人执掌首相大印第10个年头时,局面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变。虽然撒切尔夫人个性坚韧毫不服输,但对于英国目前的局面她也只能硬撑着往前走。

在撒切尔夫人首相生涯进入到第11个半年头的时候,人们对这位“铁娘子”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起初,人们寄厚望于她,希望她能把英国经济搞上去,重新振兴大英帝国。十几年过去了,英国经济的总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她想4次连任的可能就生死未卜了。尤其是保守党内竟有人向她发难,这是她能否连任的最大困难。

1990年首相竞选,撒切尔夫人正在法国进行访问,得到自己因仅差4票没能获胜的消息。整个访问期间,撒切尔夫人表现出了一位职业政治家的高度的自我克制力和不露声色的风度。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同僚说,她要继续参加下一轮竞选。撒切尔夫人坚忍性格使人相信,不到最后一刻她是不会放弃的。回国之后,撒切尔夫人为挽回败局,作了种种努力,她竞选班底的人四处为她活动,希望做最后的一搏。面对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她的同僚、阁员们从不同的利益出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却没有几个人公开表态支持她继续参加竞选。撒切尔夫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和孤立。陆续传来的各种信息都让她失望,使她的心情更加沉重。已经在首相宝座上坐了11年半的撤切尔夫人,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画上句号了。1990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宣布不参加第二轮竞选。

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下院首相办公室接见她的阁僚。在和自己多年共事的阁僚会晤中。个性坚强的撒切尔夫人以超人的克制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流泪。因为在这次会晤之前,她接受了劝告,决定辞职,认可了结束自己政治生涯的现实。在场的许多人感到巨大的失落,有些人实在忍不住而泪流满面。尤其是在她的阁僚当中,有些人是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受益者。可是到了最后,他们却为撒切尔夫人的下台推波助澜。但撒切尔夫人对这些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

撒切尔夫人从内心不愿意离开终生向往、喜爱的政治舞台,自幼对政治格外感兴趣的撒切尔夫人,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到了英国人政治生涯的最高点(首相之上是女王,而女王是世袭的),真让她离开自己钟爱的首相府,她的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铁娘子”毕竟是“铁娘子”,她不仅要辞去首相职务,而且要亲自起草演讲稿。假如没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撒切尔夫人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这一天到了,这是连任三届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召开内阁会议,不免有些悲壮的色彩。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闷与压抑气氛,使会议室里缺少了昔日的热闹与嘈杂,她的大臣们一声不响地跟在她的身后。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向她的臣僚们讲话,而且是辞职声明。撒切尔夫人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声音颤抖,热泪盈眶。这时,大法官詹姆斯·麦基轻轻的搂住撒切尔夫人的臂膀,低声对她说:“让我来读,首相。”“不!”撒切尔夫人坚决地回答。撒切尔夫人又一次以坚忍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以别人意想不到的平常语调,继续朗读她的辞职演说。此时,她的几位同僚早已禁不住热泪纵横了。最后,她表情漠然地注视着前方说:“好了,就讲到这里,我们做其他事吧!”

政坛风云,变幻莫测,古往今来无不如此,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失败后以什么心态来对待受挫,各有千秋。撒切尔夫人是不奋斗到最后誓不罢休的,这是她的性格,尤其是她宣称要做最后一搏之后,又果断宣布退出竞选,一时引起众人大加猜测。有人认为,在第一轮投票结果出来后,已经意味着撒切尔夫人的命运结局了,因此知难而退,实属迫不得已。但就撒切尔夫人“铁”一样的性格和由来已久的工作作风而言,知难而退的做法显然有诸多相背。也有人认为,撒切尔夫人这样做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和形象,人们会对她产生许多惋惜之情。其实,政治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左右局面,但也有些时候身不由己,不碍已而为之。撒切尔夫人是当代英国政治史上杰出的首相和政治家,她选择辞职绝不是一时冲动。在时局对她已经不利的情况下,她退出竞争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所需要理解和体会的是,撒切尔夫人作为政治家的心胸和风度。面对失败的结局,她不可能没有沮丧、悲伤。尤其是作为对政治情有独钟的职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得失面前表现了高度的自制力,并能够不计前嫌,保持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人们对撒切尔夫人辞职演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长时间吸引议院听众的一次演讲。面对无法挽回的结局,撒切尔夫人仍然以她那动人的声音,抓住听众的心。也许撒切尔夫人无意制造最后的轰动,但她在十分痛苦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克制力、自制力,的确让人们真正地领略到了一个个性坚忍的女首相的风彩。

撒切尔夫人在丈夫和儿子的帮助下,简单地收拾一下办公室,交出了钥匙,同前来送行的同僚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告别。“铁娘子”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她工作了11年之久的首相府。

坚忍的个性使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或许是“铁”的政策让她失去了优势,但在辞去首相的最后一刻也没放弃努力,历史有时会是无情的,撤切尔夫人的得与失就是最好的明证。

坚忍使居里夫人独步科学界

坚忍不屈是坚忍性格的最大特征,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惟成功可加,无失败之理。

居里夫人就是这种性格,她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探索、试验,终于把“镭”带给了全人类。同时也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只有坚忍的性格,锲而不舍的努力追求才能有成功的事业。

谈到居里夫人,人们马上就想到镭,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且也会想到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世界上一位卓越的女科学家。而这些成功的动力正是其坚忍不屈的性格。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出生在波兰一个贫穷的教师家庭里,这时候的波兰贫穷落后。也许是国家的落后,家庭的贫困造就了玛丽坚强不屈的个性,以至于日后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崇高伟大的身影。

玛丽的家境虽然贫寒,但却陶冶了她良好的情操和勤奋的求知欲。她自幼聪明、刻苦,中学毕业后,由于母亲过早的去世和父亲年迈退休,她不得不辍学出外谋生,去离华沙100公里的田产管理人Z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但这并没能消磨玛丽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这时玛丽还不到19岁。她已从一个丰腴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优雅艳丽的女子。Z先生的长子卡西密尔在华沙读书回家度假时,发现了家中这位出众的女教师。她不仅长得很美,而且舞跳的极好,能划船,会滑冰,聪明娴雅,出口成章。他深深地爱上了她,而玛丽也喜欢上了这个漂亮而且很讨人喜欢的学生……他们很快就谈到了结婚,而且看样子似乎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结合。Z先生一家都对玛丽的工作很满意,他们尊敬她,到了她的生日,他们还送她鲜花和礼物。所以,卡西密尔挺有把握会得到父母的赞许。然而,他得到的结果是父亲大发脾气,母亲气的几乎昏过去。他们认为,他们最爱的孩子,他是很容易娶到当地门第最好而且最有钱的女子的,现在竟会选中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女子,难道他疯了么?卡西密尔受了严厉的斥责之后,动摇了决心,他是个没有什么个性的青年。玛丽感到了富人对她的轻视,觉得很痛苦,她打定了主意,水远不再想到这次恋爱。一个性格坚忍的人越是在遭受打击时越发变得顽强。为了使父亲不为此伤心,为了每月能给求学的二姐以资助。个性坚强的玛丽忍受了莫大的屈辱。继续在Z先生家工作。直至1889年才到了华沙另一位富有的F先生家中。

1891年。24岁的玛丽终于结束了长达近6年的单调的家教工作,坐上了开往巴黎的火车,开始了她光辉灿烂的新生活。她也许没有想到。她从此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世界,改变了她的一生。这年11月,她兴奋地踏进了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国理学院。入学后,她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而对那些温情脉脉亲近她的青年人毫不感兴趣,她发誓保持独立的生活,不再谈恋爱。每次考试,她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后来玛丽同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至此玛丽才真的成为居里夫人。彼埃尔·居里是一位天才的学者,他在国内几乎默默无闻,但已经深为外国同行所推崇,他从小向往科学,头脑独特,19岁时,就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

彼埃尔和玛丽结婚后,生活很拮据,但他们志同道合,相亲相爱,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科学试验。而且配合得天衣无缝。当时在欧洲没有人对铀射线作过深入的研究,但他们认为,科学必须开拓无人走过的路。不然就不叫科学研究。于是他们选择铀射线为题目,探索铀沥青矿里第二种放射性的化学元素。他们买不起这种原料矿苗,就想利用廉价的铀沥青残渣。几经周折,他们用自己的钱,买到了矿渣。原料有了,却没有实验室,向市政府申请而遭到拒绝后,只得在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堆置废物的厂棚。在这间破烂屋子里,他们习惯了酷暑和严寒,使用着极其简单的工具,把残渣弄碎加热,忍着刺鼻的气味,连续几个钟头搅动大锅里的溶液,居里夫人是学者、技师,同时也是苦力。夫妇二人以超人的毅力一公斤一公斤的提炼了成吨的沥青矿渣,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反复的分析、测定和试验,终于在8吨的铀沥青残渣中,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从而为原子能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需要有坚忍的性格和绝大的勇气。

居里夫人在学术上的坚忍顽强与她强烈的爱国思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坚忍顽强的工作是为了祖国的复兴。国家的灭亡更给了她绝大的动力。

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使这对年轻的科学家狂喜不已。彼埃尔对居里夫人说:“你应该给它定一个名字!”这位女物理学家安静地想了一会儿,她的思绪飞向那个已经由世界地图上消失了的祖国,并且茫然地想到这个科学上的发现将会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等国家发表。后来她还是说话了:“我们可否叫它‘钋’?”因此,1898年7月,他们在理科博士学院报告书里写道:“我们相信我们由铀沥青矿提出的物质,含有一种尚未经人注意的金属,它的分解特性与铋相近,若是这种新金属的存在确定了,我们提议把它叫做‘钋’,以纪念我们中之一的祖国。”性格坚忍,精神同样高尚,居里夫人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看来,一个人的性格与精神追求是有很大关系的。

镭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居里夫妇每天收到大批的信件,全世界都为这项空前的业绩感慨万端。玛丽和彼埃尔声誉鼎沸,1903年12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镭的发现将创造出亿万财富”,如果居里夫妇呈报专利的话,他们将从世界各国得到制镭的专利费。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玛丽和彼埃尔认为,科学应当属于全人类,毅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他们苦心研究的成果。结果首先向居里夫妇要求提炼镭的实业家发了大财。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克镭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合当时一百万法郎,现在的七、八百万法郎)。30年代。加拿大发现了铀矿之后,爆发了一场价格战。一项卡特尔协定于1938年规定,一克镭的最低价格为两万五千美元,可想而知,如果居里夫妇索要专利,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作出的不要专利的决定,既符合他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公无私,也符合科学精神。

正当他们在科学高峰上勇敢攀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时候,一个震惊世界的不幸事件发生了,当彼埃尔通过道芬街前往巴黎科学院时,被一辆拉货的马车撞倒了,颅骨压坏,当场丧命。

彼埃尔的遇难,像晴天霹雳,使玛丽遭受了一场难以支撑的打击。那年,她38岁,丈夫的去世使她失掉的不仅是日夜相伴的爱人,而且是在科学研究的艰苦道路上共同奋斗的亲密战友。她伤心,她难过。

玛丽失去了爱侣,世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许多表示悲痛的文件送到克勒曼大道,签名的有国王,有部长,有诗人,有学者。法国著名化学家、法兰西外交部长马斯兰·伯特娄的唁电说:“噩耗传来,如闻霹雳。这个天才的发明家对于科学和人类已有绝大的贡献,而且我们仍在期望他还有更大的贡献!俄顷之间,这些完全消失了,或者已经成为一种记忆!”

居里夫人毕竟不是一般女性,她有着坚强的个性,残酷的打击并没有击倒这位坚强的女科学家。她在处理完丧事之后,毅然鼓起勇气,担负起彼埃尔遗留下的工作。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实验之外,还埋头整理丈夫的笔记和遗稿,继续进行放射性的研究工作。

玛丽·居里是一个伟大而又坚强的女性。她出生在遭受沦亡的国家——波兰,胸怀“有所作为”的宏愿大志;她成长在“女人或为家庭妇女,或为烟花粉黛”的法国,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

1891年玛丽在巴黎求学期间。冬天住在一间冰冷的没有生火的阁楼上;晚上冷得不能入睡,她就把箱子里所有的衣服。能穿多少就都穿在身上,剩下的就盖在被子上;还是冷,她拉过惟一的一张椅子压在衣服上。她节衣缩食,且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检修炉子,洗刷瓶子,得些微薄收入维持上学。她在困境中,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即使在与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后,他们的婚后生活仍不富裕。彼埃尔·居里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理化学校担任繁重的课程;居里夫人为了节省开支,也不得不自己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而他们那时最大的困难还是科学研究的条件十分恶劣。但所有这些,都被他们踩在脚下了,在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理想鼓舞下,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每逢谈到这些时,居里夫人总是谦逊地说:“的确有过一些凄风苦雨的日子,那也是我一生中最难耐的时光。回想起来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堂堂正正地昂着头颅脱身出来。”她用她那坚忍的意志跟苦难的生活做斗争。

命运夺走了她患难与共的丈夫后,玛丽·居里并没有就此消沉,她决心一个人担负起两个人的工作,而且要设法完成得更好些。她的工作条件依然很坏,而且还经受着外界的讽刺和挑战。她只用十厘克微乎其微的纯镭盐,精心操作,经过四个寒暑,她终于通过贡阴极电解镭溶液的办法,成功地使一块极小的然而是不可争议的白色金属浓聚,这便是她要制造的镭,她测出熔点为700度。同时她也驳击了向她挑战的德国化学家维利·马克瓦尔德。这位化学家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碲”。而玛丽确信这种放射碲只不过是她早已发现的钋而已。经过十个月的观察之后,玛丽彻底打败了那位不幸的化学家。

居里夫人胜不骄,败不馁,这种坚忍不拔的个性永远鞭策她勇往直前。她的研究成果,再次受到世界科学界的重视,1911年末,瑞典科学院的评判委员会,再次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并取得了“镭王后”的称号。

玛丽两次获得20世纪学者的最高荣誉,18次获得国家奖金,获得了世界上108个名誉头衔,堪称独步科学界。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实,不应该注意人的等级观念。”即使是论功行赏,她也觉得难以接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惟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伴随着镭在工业和医学方面的应用所取得的进步,居里夫人在国际上的声誉,虽然已经前无,今世无双,但是她决心在自己开拓的领域里继续前进,不断扩大研究成果。

一个伟大的发现,一种世界的声望,两次诺贝尔奖。使当时许多人钦羡玛丽,也因此使许多人仇视她。恶毒的诬蔑,像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一样,扑到她身上,并且企图毁灭她。这一切并没有击倒居里夫人,生就坚韧不屈的个性,使她倔强地挺立着。

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两手被镭射线烧得伤痕累累,并得了致命的血液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的身体愈来愈坏,视力急剧下降,耳朵轰鸣。她忧心忡忡,担心无法再工作了。人们一再劝她休息治疗,都被她谢绝了,她说:“我的生活是不能离开实验室的。”在晚年,十多年时间内也带病写出了30多种科学报告,多种高深的科学理论著作,每天仍然工作14小时,直到1934年7月居里夫人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终于实现了她“把一生献给科学”的誓言。

居里夫人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成功归根结底来自于她坚忍不屈的个性,丈夫的死难,灭国之辱,学术界上险恶之徒的攻击,这一切都没能阻止居里夫人的孜孜探求。个性顽强的居里夫人顶住了痛苦,侮辱,终于把自己的巨大科学成就留给了后人。 rR2qa40kiqc5wKIsUgc8wD5wC8rJlukgv8s7yYiLimP3JEqmm8BjmV+Ylskjxz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