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如今威盛在英特尔全面封杀下危机四伏,获利、股价全面重挫,但是集团里却有宏达创造佳绩。许多人说,王雪红看得远、看得深,布局细又广,和她父亲最像。

王雪红在创业前,曾经在姊姊、姊夫(简明仁)的大众电脑,负责国际市场,当时也正是大众的全盛时期。从那时开始近20年对科技的观察、浸润,使她对市场颇有深究。

随着一个接一个企业创立,王雪红事业的版图清楚成形,而她是如何掌理这个王国?

她虽然授权,但是看报表、数字,非常精准。并且,资金不会一次到位,会分阶段给。另外,用印还是要到威盛,威盛有专业精明的财务团队,那是王雪红得力的左右手。

王雪红就是这样充分发挥贵人的智慧,成就今天的台湾第一女首富。

王雪红的贵人当然是得力战将陈文琦、林子牧等人,他们之所以能鼎力支持这位女强人,离不开王雪红的用人智慧,更离不开一个女人的魅力。

3.拿来主义,孵化自己的赚钱筹码

有句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是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在于缺少“手腕”,不懂借势谋利。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贵人,不仅能替你加分,还能加大你成功的可能。

“贵人”可能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指令你心仪已久或欲模仿的对象,无论在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比你略胜一筹。因此,他们也许是师傅,也许是教练,或者是引荐人。

有贵人相助,的确对事业有益。有一份调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的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过贵人,自当老板创业的,竟然100%全部都曾被人提拔过。

张璨就是其中的一位。张璨第一次怀揣150万元去深圳进货时,认识了一个也做电脑生意的人,这个当时已有上千万资产的老板,热情地邀张璨他们这些生意场上的“小字辈”参观他的别墅。“还带游泳池哪,简直像做梦一样,我当时想,自己哪辈子才能挣他这么多钱呵。”张璨说。

商海行船,不进则退。几年下来,张璨他们已今非昔比,而那个深圳的老板,当年卖电脑,现在依旧卖电脑,没有什么发展。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张璨总结说:“我是别人智慧的实践者。”

1993年,张璨他们开始涉足陌生的房地产业,先在北京丰台建起了两幢高级公寓,房子起来了,但他们不懂怎么很快卖出去。

碰巧这时认识了一家台湾的售房专业公司,张璨请他们全权代理。人家首先做市场调查,搞得很细,连潜在的市场需求也要弄明白,跟医生号脉似的。然后根据市场可能有的购房者,对两幢大楼包装和定位,再培训导购小姐,设计展台展板等。

1994年,中国北京首届商品房展销会上,达因集团以一个亮丽的名字,推出自己两幢公寓--“城市经典”,再配以“现代都市传奇,三万元成家立业”的广告宣传,加上“24小时热水,40多个电视频道,保安‘巴士’服务”等说词,张璨他们那两幢本来地界不好,并无任何优势的楼盘,反倒成了抢手货,两个月就卖出了80%。为此,他们付给那家台湾公司800万元代理费。

“以前,哪听说给房子起名儿,顶多是某某区,几楼几号。‘城市经典’可以说是北京头一次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定位、设计包装的。我们由此学到了一套物业营销理念,这800万花得值,就当我们交了学费。”打这以后,张璨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咨询公司--达因行。

在经商之余,这个聪明的女人却时刻没有忘记学习。

离开北大11年后,张璨又重回北大念书--读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

“去年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正赶上我们考试。不少人像我一样是在职学习。考试那天,操场上停的净是好车,简直成了一道风景。可能大家都感到以前学的东西不够用了。就像这次亚洲金融风暴,我们没受太大波及,但下次还会这样吗?我们迟早要走向国际市场,不学肯定会被淘汰,就没法发展了。”

张璨还在自己企业做了件挺特别的事,从人民大学请了个企业管理的专家组。

“他们是做学问的人,真能对企业有帮助?”记者问。

“非常有帮助。”张璨肯定地答。

“我这么跟你说吧,他们干了所有我们干不了的事,我们不擅长的事。许多企业的管理方式还是挺落后的,比如家族式管理等。创业早期可能还行,但越发展可能就越力不从心。专家组对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我们从创业初期的那种只要振臂一呼,大伙就冲啊杀啊的‘游击队’,改造成了一个科学有序、正规化的集团军。”

很多人见到的张璨,没有涂唇抹粉的化妆,衣着也远不及街上那些时髦小姐,她应该很有条件打扮,光是身高,就有一米六八。

“你怎么不打扮打扮?”记者问她。

她答得也爽快:“刚挣着钱那会儿,也打扮,穿金戴银,买好多衣服,我也有虚荣心啊,要找到有钱的感觉。我的朋友就说我:张璨张璨,你这是干嘛啊,你以为自己做得很大了?别眼睛只盯着国内好不好,跟国外的企业比,你这算什么呀?自己想想也是,这是干嘛啊,于是我又回到了以前的我。干企业,尤其是做老总,必须克制住自己的虚荣心。”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说头脑一发热,虚荣心膨胀,拼命要做大,本来能盖17层楼,硬要盖37层,结果企业‘哗嚓’一下倒了。”有一次,张璨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连续剧,她说自己差点儿没乐出来,两个做生意的男人,有段表演:他俩开车上了一座桥,然后下车,一男人手里拿了几张纸片,大概是合同文本之类,很豪爽地甩给另一男人,嘴里还蹦出一句硬邦邦的台词:“你赢了!”于是成交了一笔生意。

张璨忍不住乐了,她说:“做生意哪里会是这样,实际上很枯燥,是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做的。另外,我有一群真正的朋友,他们懂经济,有经验,头脑冷静,眼界开阔,时不时地提醒我、点拨我。如果我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是别人智慧的实践者。”

张璨很谦虚,其实对于做生意的女性来说,对你有用的人才就是你的贵人。你是伯乐,她们是千里马。然而,良好的“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最好是建立在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础上。这绝不是鼓励唯利是图,而是强调彼此以诚相待的态度,既然你有恩于我,它日我必投桃报李。

将贵人孵化成资本,以下是必须谨记的:

1.选一个你真正敬仰的人,而不是你嫉妒的人。绝不要因为别人的权势,而琵琶犹抱,另搭顺风车。

2.摸清贵人提拔你的动机。有些人专门喜欢找弟子为他做牛做马,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万一出了事,这些徒弟不仅捞不着好处,还可能成为替罪羔羊。

3.要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有些人在受人提拔,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想遮掩过去的踪迹,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靠我自己”,一脚踢开照顾过他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指着鼻子大骂“忘恩负义”,可千万别做这种傻事!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巾帼”三个帮

现代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每天都有无数的新现象、新知识、新事物,只凭一个人的头脑和智力,是永远无法穷尽的。一位诗人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网”,一张无边无际、大得难以想象的网。每一个人在这张网中都显得是无比的渺小,只是其中一个结点,甚至连结点都算不上。

在当今电脑行业几乎完全是男性统治的世界里,女性企业家和首席执行官屈指可数。而桑德拉库特兹格却是第一位成为百万富翁的软件公司创始人。她以2000美元起家,建起了一座年销售量达4.5亿美元的软件王国。

1972年,桑德拉放弃了她在通用电器公司的销售工作,准备在家抚养孩子。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于是她就在自己的卧室里开办了一家名为ASK的软件设计公司。

ASK的第一位客户要求她设计一种可以查寻库存并及时提供生产信息的软件。她敏感地意识到其他厂商也会需要这种程序。于是她聘用了几个电脑专业和工程学毕业生,指导他们编写标准的应用软件来解决生产商遇到的这个问题。

由于桑德拉最初未能吸引到风险投资资金,所以她只能依靠公司自身的收入来发展业务。没钱买更多的电脑,她便说服附近一家惠普公司的主管让她属下的程序员每天下午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的时间使用公司的电脑。

到1978年,ASK终于推出了名为“Manmam”的一组生产管理软件,它能改进库存和管理。当时的ASK没钱雇佣自己的销售人员,也没钱做广告,为了打开市场,桑德拉采取了向惠普、休斯顿等大公司销售的策略,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

1979年,ASK的销售额达到了280万美元,到1981年时ASK成功上市,它成为美国发展速度排名第11位的公司。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桑德拉说:“在ASK成立之初,很多人认为我的组织和策划是失败的,也认为我的行动是出于心血来潮,可结果他们的认为是错的。因为现在的结果证明我的行动是正确的。”

一支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断,而十双筷子却能牢牢抱成团的意义就在这里了。一个集团,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她就懂得把每个人的机智、耐心、毅力、自信、知识都集结在一起,让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来。一个集体所迸发出来的那种向上、无畏的精神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大有乘风破浪之势。

人脑就像电池,在她一个人奋斗和努力时,能量很容易耗损,使人变得无精打采,畏缩不前,此时想要进一步将生意做大就必须先充电。因此,随时与头脑有活力、精神充沛的人保持联系,互相充电,能激励我们的智慧,变得积极和机智,爆发出更多的活力和激情。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从工业上讲就是行业和部门越来越多,一件产品的最后成型必须依靠很多厂家对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还需要特定的组装,需要特别的经销商。它凝结着无数人合作的智慧和汗水,一人生产一件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大趋势就是合作,只有合作才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那些经商成功的女性都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从社会上讲,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显得狭窄,显得苍白无力,迫切地需要与人合作,相互交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能力。反过来说,人处在集体中,集体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个人的进步,使个人的能力提高,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没有集体的总体进步而只是个人的发展是不持久的,甚至是容易被忽视的。现在进行竞争的不只是个人的素质,更多的是国际间集团的竞争,只有紧密而有效地合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惠普总裁卡利菲奥莉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现代、十分摩登的世界里,各技术部门的分工使我们个人的能力相形见绌,要想把生意做大除了合作,别无他法。”

“合作”是经商必不可少的策略,除非你不想将自己的生意做大。但合作之难又是显而易见的,这要牵扯到利润分配的关系。因此真正的合作建立于诚挚的基础之上,为双方的共同利益而谋划。

在我们研究的那些成功的商界女性,她们的成功有一条规律,就是她必定借助了其他人的力量,也许是现有的成果,也许是共同的思考,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服务,总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巾帼三个帮”。

5.做女人要大气,合作不忘双赢

双赢是借势的一个至高境界。双赢是一种良性竞争,更适合于现代社会。只懂合作还不够,更要谋求双赢的结局,这样生意才会顺风顺水,越做越大。女人要走出狭隘,计较的误区,做一个大气女人,更要懂得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

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上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有位哲人说过:和你的伙伴搞好关系吧,他们才是上帝。

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它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不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如果你想把生意做大,建议你也采用“双赢”的竞争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你的对手,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

让我们来看杨澜的“阳光文化”与新浪如何实现共同合作和双赢的。

2001年9月11日,著名电视人杨澜控股的香港阳光文化宣布停牌一天,香港媒体敏锐地感觉到阳光文化有并购动作。事实正是如此,“阳光”停牌是为了收购Easivision公司。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有关“阳光”并购更具爆炸性的消息,在两天后从中国内地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传出。

9月13日,新浪网对外突然公布了其上市以来的第一桩并购案:新浪以800万美元现金和部分股票收购香港阳光文化公司的29%的股份。

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新浪”动作如此之快。3个月前新浪新任首席执行官、在风险投资界浸泡多年的茅道林开始与杨澜、吴征夫妇洽谈“合作”。但是,仅仅两三个月工夫,他们就谈定了这桩“并购生意”。

2001年9月14日晚上,新浪网总裁汪延接受一位记者专访时如此描述这桩事件:“与阳光的谈判时间很短,但双方都有很大热情,因为双方都看到了有很好的互补的地方。”与外界分析不同的是,汪延直言了并购案的性质:“新浪入股收购了阳光。”

在此之前,新浪对外的官方说法一直是“双方进行了有效合作”。但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新浪的股权变动上,因为在股权变动后,阳光除了获得800万美元外,还将最多拥有“新浪”16%的股份,成了最大股东,原新浪大股东“四通电子”所持股份被摊薄至8%左右,一切似乎显示“阳光”是最大赢家。

而事实上,另一个连环套是:“新浪”同时也成为阳光的最大股东。阳光文化2000年收购良记建筑公司“借壳上市”后,其股权结构是:最大股东为杨澜,其余大股东颜贵国、陆宇经及所代表机构持股分别为11.13%、3.82%,公众股东持股25%出头。新浪进入阳光后,股份多达29%,杨澜手中只有阳光文化10.97%股份,其余股东股份更少。

因此,表面上看是双方交叉持股,互相成了对方的最大股东,合而不并,恰如其分地保护了彼此的尊严。但实际上由于新浪在阳光中的股份远多于阳光在新浪的股份,因此,新浪占了主导地位。

一位“新浪”的高层管理人员说,之所以不担心杨澜成为新浪的最大股东,是因为新浪的董事会结构中并不是最大股东就能说了算,其他两至三个股东联合起来说话权有可能就会大于最大股东。

此外,对“新浪”来说,杨澜的进入填补了新浪的“偶像空缺”。

在双方确认的新闻稿中,首次使用了“中文媒体和网络服务公司新浪网”的字眼。“网络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媒体”,“新浪”高层不再像以前那样讳言自己是一个媒体。对于与阳光的“合作”,汪延的说法是:“新浪要向跨媒体转型。”这种新的模式是互联网加卫星电视。这样,在经历一系列合作后,“新浪”终于找到了“后王志东时代”的新特征--跨媒体概念。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产业还处于“需要偶像”的阶段,而在王志东离开以后,杨澜和吴征夫妇的影响力,似乎可以填补新浪的“偶像空缺”。

新浪与阳光的“合作”很容易使人想起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美国在线在其顶峰时期就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说明它具有远见卓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跨媒体联合成了新浪学习的榜样。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一个结合点就是做家庭宽带,即利用美国在线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以时代华纳的内容提供服务,而最终每个家庭为此服务交纳的费用足以使它们盆满钵满。

新浪与阳光文化两家公司依然各自独立运营,阳光和新浪的经营层几乎没什么变化,杨澜继续担任阳光集团主席,而新浪方的茅道林、汪延都继续现职。

但杨澜否认了新浪收购阳光,同时也否认了阳光收购新浪,她对外界宣称阳光与新浪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谁也没有收购谁,并购并不等于收购。

但是此时外界对“阳光新浪事件”不依不饶,认为阳光文化和新浪网这样做是在这个互联网的冬天“相依为命”,“互相取暖”。

阳光文化声明,对外界“取暖”、“相依为命”的评论表示不满,认为与新浪并购是打造一个跨媒体的战舰,为网络业指出新的发展方向。

杨澜认为这次并购不是互联网的冬天中两家现状欠佳的公司某种图存自救的行为,倒恰恰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杨澜是这样看待“阳光新浪事件”的,她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全球经济已露衰退端倪之际,很多人士可能认为这不过是两家相互“取暖”。产生以上想法的背景是对阳光文化经营策略不了解。互联网正遭受自产生以来前所未有的迷惑,但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城市知识青年的主流媒体,业内外人士无不在探索使其重新获得发展的思路。阳光与新浪的合并,杨澜认为这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此时外界对阳光文化的猜测纷至沓来,不少媒体认为,阳光文化尽管名声在外,但不可否认的是,阳光文化手中的现金有限,大约为6000万港元,股价偏低,在股市中一直不被青睐。而新浪的现金有1亿多美元。加上新浪的网络平台与2900万用户,可见搭上新浪这艘大船,阳光文化正好扬帆远征。

阳光文化的执行主席吴征堪称资本运作方面的高手。从2000年“良记建筑”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就可见一斑。2001年9月又有两次大的并购行为,阳光卫视刚刚收购了Capital Channel,从而拥有超过4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大大提升了其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力。其后不久就宣布了与新浪的牵手。

2001年9月25日新浪阳光事件在北京公开披露。新浪网通过支付800万美元现金、并增发460万股新发行股票方式获得阳光文化2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杨澜获得稀释后的新浪股份的10%。在未来18个月内根据阳光文化的经营业绩,新浪有望再向杨澜增发250万股,从而使杨澜所持有的新浪股份数达到16%,成为第一大股东。

新浪网与著名电视人杨澜两个赫赫有名的名字从此密切牵手。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与香港阳光文化的并购合作行动于2001年9月13日宣布达成。

由此合作引发的管理层权力分配将是:杨澜的丈夫吴征将出任新浪网董事局主席,原主席姜丰年担任共同主席,茅道林仍任新浪CEO,杨澜仍任阳光文化董事长。

新浪方面处理此事比较低调。杨澜、吴征夫妇在新公司中所占股份将达15%以上,成为最大股东,新浪的原领导层因此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除达成股权收购协议外,阳光和新浪还将共同实施市场营销及推广行动,进行广告交叉销售,共同创建互动在线节目和电视节目。双方还将共同推动互动电视与宽带节目技术的发展。合并后新的公司将是一个跨媒体平台、网络电视提供商、宽带内容提供商、数字专题节目搜索引擎的公司。

事实证明,杨澜和其丈夫吴征又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资本运作,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夫妇二人一举成为新浪的第一大股东。阳光卫视除获得新浪网800万美元的现金及新浪460万股新发行的股票外,如果阳光文化在未来18个月的业绩表现良好,新浪网还将支付250万股新发行股票。

就在“新浪-阳光”并购事件不久后,对跨媒体事业发展踌躇满志的杨澜、吴征夫妇,于2001年11月19日下午与中关村领军人物段永基宣布正式携手,以组建一个新的跨媒体公司--“阳光四通”。

根据协议,段永基任董事长的“四通集团”所属之“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与杨澜持有的“阳光媒体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合资成立“阳光四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段永基表示:“四通集团对信息产业与新媒体结合一直抱有执著追求,从投资新浪开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次的合作将建立一个最好的平台,并确立将新媒体作为四通集团投资主要方向之一的战略。”

杨澜也表示:“阳光一直着力于以新媒体为平台来建立一个华人的文化企业,这次与四通的联手,是基于双方高度的理念一致,以及在内容、网络、资金、管理等方面优势互补的特质,相信会取得很大成功。”

“阳光四通”的总部设在香港,营运中心设在北京。其办公机构将分设于京、沪、港三地。

对于杨澜、吴征夫妇携段永基之手组合成阳光四通,外界的一致看法是阳光四通旨在掏空新浪。

而此时新浪内部也对阳光与四通的组合表示忧虑和怀疑:阳光四通从事的业务会不会给新浪网的经营带来影响呢?或者说新浪网会不会受到来自阳光四通的竞争压力呢?

新浪首席执行官茅道林的解释是:“阳光四通的业务主要是三块,一块就是所谓投资持股,主要以新浪为主;另外一块叫四通新媒体,是原来四通的一些发展的业务,也就是所谓的内容发布平台;第三块业务是媒体投资基金。”

“阳光四通的新媒体不是网站,是跟有线电视台和这些网络公司、网络运营商或者光纤网运营商去合作做的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具体说就是如何把一个电视连续剧发布到20家甚至50家有线电视台上面去,对于杨澜来说,也许更多的故事还在后面,因为,她太年轻了,她的人生之路和商业之路还有很长很长,我们相信,这位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个就像是在食物链里面你要分几层,硬件网络发布平台的建立和运营这一层我们新浪是不去吃的,这是阳光四通的业务之一。我们就吃当中这块,所谓叫内容集成商、内容分销商。因为新浪不可能投资去建一个光纤网,或者说去占股一个光纤,然后特地来发布我们的内容,这不是我们的生意。我们新浪只是把我们的内容和把签字买来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做好、包装好,然后卖给二级批发商,也许我们可以卖给或者借助阳光四通发布平台去播放。所以它等于食物链里面的一层,不能什么业务我们新浪都要做,什么层次都要占,也不管这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商业模式。”

杨澜、吴征夫妇以及段永基对茅道林就阳光四通新组合的详细解释表示赞同。

新组合的阳光四通集团一开始就专注于媒体。

按照茅道林的说法,实际上新浪控股的阳光文化也是这样的操作模式,把它的片子卖给阳光四通。因为单靠阳光卫视自己的频道能够发布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

总体来看,阳光四通三块业务中的第二块业务跟第三块业务还是比较积极的。第一块业务只是一个持股;而第二块业务是新媒体的扩展,需要建立、整合和运营一个实实在在的网络发布平台;第三块业务是媒体投资基金,阳光四通集团还有意去投资未来的新媒体以及有一些发展潜力的公司,通过投资和收购增加发布平台带宽和发布范围等等。

总而言之,不管外界怎么评论阳光新浪的并购事件以及阳光与四通组合事件,事实都已摆在了眼前,杨澜、吴征夫妇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杨澜所领导的阳光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阳光文化时期。

在“阳光文化”与新浪并购合作中,双方都是胜利者,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总而言之,“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相互竞争。不过,人在自己处于绝对优势时常会忘记两败俱伤的苦涩,其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赢得凄惨。

所以我们说,双赢竞争,共享利益才是最容易成功的。

第七种 能屈能伸、深藏不露的女人最能赚钱

很多女富豪,一无资金,二无门路,她们几乎无一例外是靠吃大苦、赚小钱完成原始积累的,犹如飞蛾经过蛹的痛苦挣扎与磨练。她们身体上不怕苦累,心理上不怕折磨,事业中不怕起伏,创业时不怕艰险;她们能吃苦,敢吃苦。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就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这不仅是女人赚钱的精髓,更是女人赚钱的真经。

1.敢闯敢拼,女人也要豁出去

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女人要消除自己的一身娇气,敢闯敢拼,敢于吃苦,才能增加自己成功的筹码。豁出去,你敢吗?

她只有高中文化,曾在一家内衣厂打了7年工,却没攒下一分钱。她除了会做内衣,也没有别的特长。但就是这么一个“无知”的打工妹,如今却成了资产上亿的内衣大王!她成功的法宝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那就是:锲而不舍,能屈能伸。

1980年,吴艳芬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恰好当时有厂子正在招工,于是她便进了丽斯内衣厂,成了一名普通车缝工。

丽斯内衣厂是由香港黛丽斯公司和盐步镇合办的一家企业,由香港黛丽斯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和订单,中方负责管理和生产,所做内衣全部出口。这样,吴艳芬成了港资企业在大陆培训出来的第一代内衣车缝工。

那时候,中国大陆女性戴的文胸都是用一块白色的确良布做的,所以在进入丽斯内衣厂后,她立即被那些精致美丽的文胸迷住了,其款式、颜色、布料和做工竟然有那么多讲究!

吴艳芬在丽斯内衣厂第一个月领的工资是30.9元,虽然钱很少,但她还是很高兴,因为那些五颜六色的文胸总是能带给她无限的新奇感。这时候,每逢休息,一起做工的姐妹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拿着这些文胸互相开玩笑,问对方敢不敢戴。每当这时,被问的人十有八九会说:“才不敢呢,羞死了。”要是谁公开表明对这些文胸感兴趣的话,大家就会像看怪物一样看她。这也难怪,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开放,人们普遍认为女性过于打扮自己是风骚的表现。但爱美毕竟是女人的天性,没旁人时,大家都会偷偷地把喜欢的文胸在自己的胸前比试一下……

吴艳芬干了几个月后,丽斯内衣厂开始实行计件取酬。吴艳芬由于做事麻利,她的工资不断上涨。

1981年,吴艳芬的母亲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开了一家早餐店。这样一来,吴艳芬的事情就更多了。每天下班后,她必须帮母亲发面做包子、包糯米鸡,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必须早早起床,帮母亲卖一会儿早点,然后才匆匆赶往厂里上班。尽管生活非常忙碌,但吴艳芬对待工作还是非常卖力,她不仅高标准地完成任务,还刻苦学习文胸的其他制作工序。因此,在吴艳芬当了一年多的流水线工人后,厂里提升她做了技术指导,工资也涨到了100元左右。

有一天,她正上着班,看到车间里随处摆放的五颜六色的内衣,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们为什么不做内衣呢?她隐隐感觉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女性的审美意识正在慢慢苏醒,这些带有修饰的文胸迟早会在中国大陆流行,趁着现在国内市场上还是简易内衣一统天下,自己抢先占领市场空白,成功的机会一定会很大!

1987年8月,吴艳芬辞去了丽斯内衣厂的工作,卖了汽车得了6.8万元。经过商量,她用这笔钱在家里的后院盖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当时,她想:小洋楼既可以当厂房,又可以居住,一举两得。

房子盖好后,身上只剩下7000元钱。正在这时,吴艳芬听说丽斯内衣厂要淘汰一批老设备,就立即跑去花6000元钱买回了一台国产平车、一台进口胜家双针车和一台胜家人字车。没有钱进布料,他们就跑到附近的内衣厂去买人家用剩的边角料……

一番准备之后,1988年秋,他们的内衣作坊终于在林建明新盖的那栋房子里开工了,员工就是一人,吴艳芬既是裁剪工又是车缝工,专管生产;而林建明则既是验货员,又是产品推销员。

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月,终于做出了120件文胸。两人得知广州高第街有个专门批发简易内衣的市场,便扛着这些内衣跑去那里推销。

谁知,市场的老板看了他们的货后,并不感兴趣。因为当时畅销的货有两种:一种是当时国内女性常用的极简易的胸罩,由棉布或的确良布制成,售价是每个一元钱;另一种则是那些港资厂返销国内的少量次品,用料、款式、做工都比较讲究,售四五元一个。而吴艳芬他们的产品介于两者之间,虽然样式上模仿的是港资厂产品,但由于用的是别人不用的边角料,质量上自然差一点,做工也比不上人家精细。看着老板不想要的样子,两人心里特别难受,颇感前程渺茫。

最后,他们好话一箩筐,市场老板才同意代销他们的产品。经过商量,吴艳芬和林建明将他们的文胸定为1.5元一个。留下产品和电话后,两人心情沉重地回到了盐步。

第二天,他俩突然接到高第街老板的电话,说是有一位客户看中了他们的货,不仅把昨天留在那里的所有文胸全部要走了,而且还说有多少就要多少。这个消息让他俩高兴得一个晚上没睡着。

既然销路没问题,接下来他们就拼了命似的赶货。后来两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招了几名员工,添置了几台衣车。这样,他们内衣作坊的规模也随之一点一点地扩大了。

1988年底,林建明和吴艳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不久,吴艳芬怀孕了,妊娠反应很强烈。可当时她既要设计产品的款式,又要负责裁剪,还得跟几个车缝工一起赶货……每天累得半夜才上床睡觉,上了床,身怀六甲的吴艳芬却怎么也睡不着,她仰躺也疼,侧卧也疼,经常疼得流眼泪。可尽管这样,第二天一早,她还得爬起来干活,因为批发商在催货,他们只有拼命赶货……

随着生产量不断加大,靠在港资厂收购边角料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为寻找新的原料渠道,他俩伤透了脑筋。终于,经朋友指点,他们得知潮汕一带可买到内衣原料,林建明便马上奔赴汕头去找料进料。

为了安全,林建明特意买了一双大球鞋,将随身携带的两万元钱塞在鞋里,又将鞋带紧紧地绑上。不仅如此,林建明还特意带了个助手,以防不测。到汕头时已是半夜3点多,林建明舍不得住旅馆,就干脆将准备装原料的蛇皮袋往候车室的地上一铺,嘱咐助手在一旁守着以防小偷,自己则席地而睡。天亮后,林建明让助手在候车室里睡觉,自己去进货……林建明之所以不敢掉以轻心,是因为当时他们每一笔进货的资金都要用来扩大生产,万一钱被人偷了,内衣作坊就运转不下去了!

1989年,林建明、吴艳芬的儿子出生了。临盆前一夜,吴艳芬还在忙着做文胸,羊水破了都不知道。生下小孩后,吴艳芬只在医院住了5天就出了院。她回家后一看,发现因为没人裁剪,大伙都没了活干!此时,吴艳芬哪还能安心坐月子,她将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保姆,又马不停蹄地忙开了。就在吴艳芬和林建明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中国女性的审美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已不再满足于穿“一元钱的确良内衣”了。由于吴艳芬生产的文胸在价格、质量和款式上填补了市场空白,所以销量直往上涨。到1992年底,他们的小作坊已发展到有28台衣车、50多个工人的规模,积累的资金达到了50万元。

如今,“美思”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内衣品牌,经销点遍布全国各大省市,并已进入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元月,“美思”商标还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靠着一件内衣起家,吴艳芬成了一个实打实的亿万富姐。

吴艳芬其实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在做生意之初,她甚至还犯过不少低级错误,但她最后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她的经历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女人,只要有超前的意识,敢拼敢闯、不懂就学,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2.女人,擦干眼泪再经商

商场竞争最惨烈。如果你想要进入商界赚大钱,先要擦干眼泪。在勇敢的女子面前,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的失败和逆境。因为商场的隐规则是:“胜利者永不止步,止步者永无胜利!”

事实上,李亦非为了捍卫她“不想被打败”的决心曾经付出过流泪的代价。

她说:“让我刻骨铭心的其实都是我失败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能记忆深刻,继而改进。”

这是一次被李亦非称作刻骨铭心的失败经历。一个客户想与中方合作一个大型项目,但是双方提出的合作条件相距甚远。李亦非在这一事件中恰好担当了沟通的工作。经过三个月的艰难谈判,合作的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此时,李亦非已经将全部的感情投入了进去,她坚持不懈地游走在合作的双方之间,寄希望于最后时刻情况能有所转机。不过,当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她发现谈判依然僵持不下,李亦非急火攻心:“我很着急,最后就在当场,我掉眼泪了。这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后悔。这就好比是媒婆替人提亲,最后没有成功,那是相亲双方的事,媒婆并没有哭泣的理由。而且这也使得在场的人非常难堪。”李亦非在事后回忆道:“即使到现在,我也不愿意去见那个客户,尽管我们早已成了朋友。因为见到他,就会让我想起那段不快乐的经历。从那以后,在商场上我绝不掉眼泪。”

李亦非把这段经历归结为女性的弱点,因为她确实没有见过任何一个男性在商业场合中哭泣。在这一点上,她正不断从雷石东那里借鉴有效的经验。

李亦非在评价雷石东时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媒体巨人。远见和强烈的决心正是他成功的原因。在他一生中的三次大的收购行动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他是果决的,一旦决定就会不顾任何外界的反对和阻挠,排除所有的困难将事情做成功。尤其是1992年收购派拉蒙电影的行为。这是一个历时两年的艰苦过程,被称作“地狱买卖”。雷石东得罪了很多人,甚至一度要闹上法庭,但最后他成功了。不过在当时,大多数人对收购持否定态度,人们认为雷石东做了一笔再愚蠢不过的交易。但是这笔买卖在今天看来是一次异常成功的交易。

而现在,李亦非正在继续雷石东并购制胜的资本之路,在中国不断寻找传媒至强。当然对于这个备受关注的女人来说,重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点上,她需要运用智慧和勇气之心努力寻求的尚有很多。

李亦非的座右铭是不懈的努力,从不放弃,从不拖拉,从不允许自己懒惰,并且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她认为世上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如果不去尝试,一切都是空谈;只要努力了,就会有一半的成功希望。

“我也经历过艰难、挫折和压力,但走过来之后就发现,这些其实算不了什么。”她说。

与《财富》每年评选的世界50位最佳女企业家(李亦非2002年获得了这一荣誉)不同,全球未来企业女明星要求在40岁以下、处于新兴科技产业、能够对未来的商业运作产生影响。《财富》对候选人的个人素质要求是相当的严格,他们在做过多次面试和调查后,确认她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在通过多次的访谈,了解她们的沟通能力、成长过程,国际化、专业化的程度,以及个性特征,确认她们是对未来有激情、有热情、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影响别人的人。 u/q0jL9/QRs4HbonQ9Mt5rYmHYq/+G2LMp5QgBjci/SzvsFadPmLm+iWGzmCVm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