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我们常羡慕非常能干的那些人,因为这些人手段高强,交游广阔。其实,这全赖于他的人脉网络四通八达,他在各行各业都有朋友,都有因缘关系,所以,这种人办起事来,往往呼风唤雨,得心应手,得到各方的援助。尽管人脉有如此的好处,但许多人对人脉网络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深刻的认知,平常也不太愿花时间在人脉上面,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到了关键时刻,我们的事情很棘手时,才发觉自己的人脉资源太少。所以,我们要随时注意人脉网络的建立,多进行人际交往,以免陷入“人到用时方恨少”的窘态。其实建立人脉网络并不难,难在我们要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样的观念,有时由于一个观念的改变,会使我们的境遇甚至是命运产生截然不同的转变。

在人一生的命运中,要想获得成功,机遇和贵人都是不能缺少的因素,所谓机遇和贵人就是在你需要帮助之时适时出现的人、事、物的组合体。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完美的巧合在何时出现,我们唯一可能做到的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机遇和贵人的可能。人脉网络好比是一个八脚章鱼,每一个八脚章鱼在每一天每一时里都在不停地集合着、交错着,只是我们自己常常不自知、不在意,常常和贵人擦身而过!所谓贵人并不是指人脉中的高官显贵,包括更多的普普通通的人,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人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帮上你的大忙。总之,多结识一些人是有好处的,当我们一筹莫展走投无路的时刻,也许一个普通人可能成为为我们扭转乾坤的“大贵人”。

王芳有一个爱跟别人聊天的习惯,特别是她在旅途中无聊的时候。有一次,她去广州出差,在坐火车时,和邻座的素昧平生的人聊了起来,这位朋友待人非常热情,又是给人端茶倒水,又是给人削水果。在攀谈中,她了解到,邻座原来是个大学讲师,干讲师的工作时间长了,逐渐地有些厌倦了,于是就辞职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司,自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现在这家公司发展得非常红火。他们聊得很投机而且非常愉快。到广州站后,他们匆匆交换了名片,其实他们只是萍水相逢,谁也没有想到今后可能会用到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后,王芳所在的单位倒闭,她也就成了失业游民,找工作找了几个月仍无满意合适的,房租也到期该交纳了,工作还没着落,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一天她心烦,忽然想起了那位在火车上遇到的人,于是就给他打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问他那里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那个人回答说,目前他的公司不缺人,但是,非常热情地给朋友介绍了另一家公司,让她去面试,就这样,王芳很快找到了新的很满意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普通得甚至还不能称其为朋友的人帮他渡过了难关。

人脉是公认的成功法则,如果将一个人30年的事业生涯分成三个阶段,那么前面第一个10年,重点在于培养专业。在这个时间,年轻人并不需要刻意把重心花在建立人际关系上,而是利用每一次机会,先把事做好,附带建立一些人脉。第二个10年,是专业与人脉并重的阶段。这时,除了通过工作上的往来建立人脉,也可以发展私人的社交圈,这个圈子是学习与不同专长的人如何相处的好机会;在事业生涯的最后10年,人脉网络关系的作用将大大优于专业,因为专业的部分会有你的下属帮你完成,而你的人脉网络却成为使这些专业增值的必要手段,他不但有助于你的工作,更有利于你的前途,在这个时候,拥有好的人脉网络,凡事才能够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养成和任何人都说话打招呼的习惯,即使在街上碰到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我们成就事业生涯的贵人,即使对方表面上看并不是你心里所想象和期待的人。但是我们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对人好是自己的事情,至于别人对我好还是不好,我们不要去过多地追究,因为那是他的选择。在建立人脉网络的过程中,很多人常常陷入一种情绪,就是对人家好就希望获得对方的回报,万一结果不如预期,马上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觉自己吃了大亏,有这样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人的热情或是在感情上做选择性的付出。而全心全意待人,却是我们活的人脉和财富的法宝。

有一位业余从事房地产买卖的人,住在某大厦,当时那里是名列豪宅的大楼,每次有人要买房子,第一个就是问大门口管理的警卫:“这里有没有人要卖房子?价钱多少?”因为警卫等于是大楼出入住户的窗口。结果,每一次管理员的答案都是:“你去问住在八楼的某某,她很喜欢买卖房子,你就不需要再去找其他中介了!”结果这个女人在大楼住了18年,一共买卖了7间楼房,每一层楼的买卖价格都很高档,平均每一间都赚了百万元。

这个女人在回忆为什么管理员总是对她这么好,并把她推荐给买房子的客人,她说:因为在这之前,每一天只要经过大门,她一定会向门卫打招呼,她把这些退休的老伯伯当成自己的长辈,不但逢年过节送红包,平常有好吃的,一定记得与他们分享,这都是出自她内心的感谢和敬爱。当时那栋大楼住了百多户,几位轮班管理员平常偶尔也会叽叽喳喳交换心得,讨论关于哪一户人家比较客气、态度好之类的事情,最终门卫们一致认为住在八楼的那位小姐是这全楼最好的住户,而且,又做房地产的生意,所以,每次来人问房子的事,他们总是把顾客推荐给这位小姐。

真正赚钱的人,就是对最卑微的人都是毕恭毕敬的人!那位小姐做梦也没想到顺手送一盒饼给门卫,会使她赚进几百万元!

8.女人赚钱必须依靠的五种人脉

人脉是第一生产力。女人要知道这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赚钱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每一个人经商,都必然有其依靠的条件,也就是其拥有的人脉资源,女人经商一定要注意那些有特殊能力的人脉群。

建立人脉,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是越广泛越好,每一个人际网络的关系编制得越密集就越容易得到精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就越能从人脉中获取最大的支持,但是如果让我们马上回答出哪些人脉网络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得停下来思考几分钟,因为他们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时时刻刻影响着你的人生。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因为我住在一楼,那么我也许需要水管工一类的防涝的人脉,也许你住在一个电力紧张的区域,那么,你可能更需要一个电工作为你比较重要的人脉。因而对于谁是最重要的人脉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列出如下的人员,是女人经商赚钱最重要的人脉。

1.好朋友:你所有的人脉关系,从根本上看都是你的朋友,而且必须是好朋友,这样你的人脉关系才能建立得比较牢靠,人脉网络的运作也比较顺畅一些。当然,单纯意义上的好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类基本的需求不但有利益上的需求也包括好朋友之间的情感需求。

2.保险专家:赚钱是好事,谁都不希望发生任何的飞来横祸,但是,月有阴晴圆缺,谁也难免遇到意外的情况,一般处理事故危机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律意义上的处理,另一方面就是赔偿意义上的处理,既然是赔偿,就离不开保险公司的出面,如果我们有保险专家作为我们的咨询,也许我们就可以从我们本来的损失中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补偿。

3.名人:认识和结交名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去争取,因为这点太重要,名人可以给我们带来名声,抬高我们的身价,他们可以使我们出入我们本来难以企及的社交场所,而且可以使我们在生意伙伴面前的信任度得以提高,所谓名人,并不是指必须是闻名全国的重要的名人,在一个地区具有相当的声望的人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名人的范围。

4.律师:商人的相互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存在着法律关系,我们的生意中可能发生法律方面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意上更容易发生法律上的纠纷,一旦纷争突起,我们难免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打官司,这时律师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其实,我们不一定只是在打官司时需要律师,我们平常对于律师的依赖也是十分多的,因为,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希望在法律上先站稳脚跟,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因此,律师朋友就起到了法律顾问的作用,使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

5.记者:新闻媒体中的人物,永远是走在舆论和信息的前沿,他们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美誉,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左右公众舆论的力量。由于职业的关系,记者本身也是重要的人脉关系网络重要节点,因为记者的人脉关系相当广泛,可以说记者的人脉关系也是他之所以吸引人们的资源之一。另外,通过媒体我们还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咨询,也可利用媒体宣传我们的产品。

第五种 嗅觉灵敏,善于抓住商机的女人最能赚钱

“机会是上帝的别名”,可见商机对于赚钱的重要性。虽说“辛勤者胜”,但辛勤者之间亦有成败之分,还有些表面上并不辛勤的人,也能成功,造成这些差异的正是机会。经商是一种猎取商机的能力和技术。对女人来说,利用敏锐的判断力和警觉,在赚钱过程中十分重要。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商机,缺少的是像狗一样的嗅觉,出手即得的有心人。财富永远只属于那些能够把握商机奋力一搏的人。

1.“鱼儿”常在你最意料不到的地方游动

赚钱不能靠等待,天上不会掉馅饼,女人要努力培养自己对财富的敏锐嗅觉,要勇于发现它,敢于捕捉它,才能衣钵满金。善于把握商机的女人是最有智慧的人,细腻的触角和灵敏的反应是她们赚钱的资本。

只有嗅觉比别人敏锐才能抢先一步得到做生意成功的机会,才能将自己的智慧发展到极致。

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总裁徐丽华指出,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她说:“预谋制胜兵法在今天使用起来应该更为容易和方便,因为现代科技使得信息的传达非常迅速,人们能够很快地掌握最新的事件和新闻,所以,采取预谋制胜把握更大。”

在商业竞争中,日本人正是凭着嗅觉敏锐的长处,以预谋制胜之术而成为商业强国的。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大地卷起了一股可怕的“黑旋风”--艾滋病!任何药物都阻止不了性接触后可能带来的恐怖后果--死神的光临。

既想保持开放的性观念又怕见上帝的美国人后来发现,有一种小玩意能够有效地抵挡死神的进袭,那就是--避孕套。

而当时,由于美国国内长期以来没有大量生产避孕套,现在市场需求突然猛增,数量有限的避孕套一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远在东半球的这一边,嗅觉敏锐的两位日本商人立即发现了那座“金山”,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开足本公司的机器,加班加点生产成箱成箱的橡胶避孕套,火速送进了美国市场。

一时之间,美国众多的代销店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两亿多只避孕套很快销售一空。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我们做生意的基础。所以,女人如果善于观察、捕捉信息,就最易成功。

金娜娇,京都龙衣凤裙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9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总资产已超过亿元。她的传奇人生在于她由一名曾经遁入空门、卧于青灯古佛之旁、皈依释家的尼姑而涉足商界。

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才使她能从中国传统古典中寻找到契机。又是她那种孜孜追求的精神才使她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创业机遇。

1991年9月,金娜娇代表新街服装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在开往南昌的回程列车上,她获得了一条不可多得的信息。

在和同车厢乘客的闲聊中,金娜娇无意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员外的夫人有一身衣裙,分别用白色和天蓝色真丝缝制,白色上衣绣了100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龙,长裙上绣了100只色彩绚烂、展翅欲飞的凤凰,被称为“龙衣凤裙”。金娜娇听后欣喜若狂,一打听,得知员外夫人依然健在,那套龙衣凤裙仍珍藏在身边。虚心求教一番后,金娜娇得到了“员外夫人”的详细住址。

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一般人而言,顶多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有谁会想到那件旧衣服还有多大的价值呢?知道那件“龙衣凤裙”的人肯定很多很多,但究竟为什么只有金娜娇才与之有缘呢?用上帝偏爱金娜娇来解释显然没有道理。重要的在于她“懂行”,在于她对服装的潜心研究,在于她对服装新品种的渴求,在于她能够立刻付诸行动。

金娜娇得到这条信息后心更明眼更亮了,她马上改变返程的主意,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年近百岁的员外夫人。作为时装专家,当金娜娇看到那套色泽艳丽、精工绣制的龙衣凤裙时,也被惊呆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款式的服装大有潜力可挖。

于是,金娜娇来了个“海底捞月”,毫不犹豫地以5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套稀世罕见的衣裙。机会抓到了一半,开端比较运气、比较顺利。

把机遇变为现实的关键在于开发出新式服装。回到厂里,她立即选取上等丝绸面料,聘请苏绣、湘绣工人,在那套龙衣凤裙的款式上融进现代时装的风韵。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设计试制成当代的龙衣凤裙。

在广交会的时装展览会上,“龙衣凤裙”一炮打响,国内外客商潮水般涌来订货,订货额高达1亿元。

就这样,金娜娇从“海底”捞起一轮“月亮”,她成功了!从中国古典服装出发开发出现代型新式服装,最终把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变成一个广阔的市场。她的成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女人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就需要我们平日要多加留心身边的各种事物。而且光有信息还是不够的,还要对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有了信息而不对它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那么信息始终只是一些粗略的表面现象,你也就永远无法触及实质。因此,在我们通过观察获得信息之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表面的现象进行深刻、仔细的研究分析,把握实质性的东西。

2.谁做好准备,谁就有钱可赚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了生意的成功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兼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发现并把握商机可以说是致富的一条捷径,有时候,一个机会就足以让人摇身一变,成为有钱人。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一句早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其中所包含着的朴素真理再次为人力资源以及人才调查中心的分析报告所证实。

我们发现那些在商业中获得成功的女性之所以能够获得命运的青睐,又能在机遇来临之时牢牢地抓住机遇,就是因为她们较之常人为此进行了更为漫长和充分的准备。她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蓄积营养和能量,一旦听到春风的呼唤,她们就会破土而出,长成挺拔俊秀的栋梁之材。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这样一些问题,即: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遇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为什么有些资质原本不好的人却能得到命运的垂青,而某些天资甚佳者却最终庸碌无为?为什么成功者总显得比别人幸运?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遇是被人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的结合。主观方面条件的增强会影响到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好的机遇更容易产生。同样,当一定的客观机遇已经出现后,那些不断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进行努力的人,则要较之常人更容易接近和抓住这些机遇。

许多成功的女老板就是创造机遇的高手,她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奋斗,开始时她们是在找寻机遇,而一旦当她们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机遇便会自动登门拜访。而且,随着她们自身才能的不断提高,知名度的不断增加,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会相应地有质和量的提高。可以说,没有她们的这些主观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良好机遇。从这个角度上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是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十几年前,“煌上煌”还不过是一家前店后坊的熟食小店,而今天,“煌上煌”已是拥有资产近亿元的集团公司。公司属下的煌上煌烤禽连锁店光在南昌市内就有约70家,在全国共有150多家,这样的业绩不仅在江西省首屈一指,在全国的熟食行业也算得上佼佼者。

从家庭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徐桂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嬗变,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

刚满17岁的徐桂芬来到奉新县一个偏僻山村。在农村的5年时间里,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徐桂芬的意志,坚定了她挑战人生的勇气。1973年,徐桂芬作为返城知青回到南昌。

刚回南昌时,徐桂芬工作没有着落,生活极为寒苦,但她是个能吃苦的人,那段时间,徐桂芬曾给人带过小孩,到工厂做过临时工,甚至干过搬运工。1976年,因父亲单位补员,徐桂芬有了第一份固定工作,她被分配到南昌市某菜市场当营业员。1979年,徐桂芬调入南昌市食品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名正式职工。

1993年,徐桂芬遭遇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由于食品公司经营不景气,徐桂芬下岗了,此时的她思想矛盾,为自己今后的前途担忧。

“但是我很快又想,有这么多人凭勤劳的双手开创了自己的事业,难道我就比别人差吗?”徐桂芬说,自己在艰苦环境下,这些年来磨练出的坚强意志让她有了重头来过的信心:“下岗并不可怕。我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由此,徐桂芬迈出了女人赚钱经商的第一步,她身揣几千元钱从小生意做起。“那时什么生意能赚钱我都会去做。”徐桂芬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最早做的是加工肉皮的生意。我每天天没亮就到市场上收购肉皮,运回家后用开水煮,再刮去油脂,用冷水浸泡后晾晒。记得那是在寒冬腊月,水特别冷,手泡在刺骨的冷水里疼得钻心,10根手指冻得像胡萝卜样粗……以后我又加工香肠、绞馅子肉、卖拆骨肉。”

赚钱必须吃苦,但多动脑筋、多做准备才能将生意做大,徐桂芬开始思考有什么商机可以将生意扩大。徐桂芬在食品公司呆了多年,对食品市场非常熟悉,于是她从南昌市的菜市场入手做了一番调查。发现,不少菜市场内都有卤菜店,买卤菜的人也较多,但偌大的南昌市竟没有一家本地人开的卤菜店。当时南昌的卤菜生意主要由温州人和潮州人垄断。温州人加工制作的卤菜品种比较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较清淡;而潮州人的卤菜大多是一些海产品和卤鹅,品种显得单一。她想,如果集这两家之长,去两家之短,制作适合南昌人口味的卤菜食品肯定受欢迎。

1993年2月,徐桂芬创办了南昌煌上煌烤禽社,烤禽社面积不过二三十平方米,员工也只有两三人。烤禽社刚开业时,由于资金薄店面小人员少,既当经理又当员工,推着三轮车进货、在店里销售熟食,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

徐桂芬做的卤菜口味符合南昌人嗜辣的习惯,因此在开张的近半年时间里烤禽社生意一直不错。那时南昌的卤菜店已有很多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煌上煌烤禽社附近就开了好几家卤菜店。徐桂芬意识到,自己的店应该推出独家的拳头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取胜。1993年夏,徐桂芬远赴浙江、广东等地,登门求教技术精湛的卤菜师傅和技术名家,请他们传授配料秘方和烹调技法。回到南昌后,她做出一个选择--把酱鸭作为煌上煌烤禽社的主打产品。

让徐桂芬始料不及的是,这只小小的酱鸭竟最终让“煌上煌”坐上了南昌乃至江西熟食品牌的“头把交椅”,成就了煌上煌烤禽社的成功。

谈起酱鸭的历史,徐桂芬劲头十足。“不要以为一只酱鸭很容易制作,当年我为做出这只酱鸭,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徐桂芬说,“一只酱鸭要加入30多种中药,经过几十道工序、约20个小时才能制成。”

在酱鸭做出来后,她把几百斤酱鸭切成小块,分放在十几个大脸盆中,在南昌的闹市区和一些大街小巷分送给过往行人,让他们免费品尝,并要他们提意见,根据反馈的情况,她再改进酱鸭的口味。通过不断改进,徐桂芬调制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煌上煌酱鸭。

免费品尝这招以前还没有哪家卤菜店做过,徐桂芬的做法不但完善了酱鸭的口味,还让路人吃过后留下深刻印象,很快提高了酱鸭的知名度,南昌人逐渐知道了煌上煌酱鸭,不少人被酱鸭的味道迷住而成为“煌上煌”的回头客。

从1994年开始,煌上煌酱鸭的“魅力”日渐大起来,慕名而来购买煌上煌酱鸭的人越来越多,在一些节假日的前夕,买酱鸭的顾客甚至排队排到了马路中间。酱鸭的热销也带动了店内其他卤菜的销售,煌上煌烤禽社开始加速发展。

煌上煌烤禽社很少做广告,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客源,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煌上煌卤菜耳口相传的口碑赢得了顾客的心。

从1995年起,为扩大规模,徐桂芬陆续在南昌市开设了几家煌上煌烤禽分社。随后,煌上煌的烤卤熟食进入全省,并开始涉足外省市场。目前在全国许多城市,地道南昌口味的煌上煌卤菜也和温州卤菜、潮州卤菜一样,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

煌上煌烤禽社在稳步发展,但仅凭煌上煌酱鸭这“一招鲜”不可能永远“吃”遍天下,徐桂芬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不断开发烤卤熟食新品种的同时,徐桂芬还开始尝试进入熟食产业的相关领域,利用多元化增强竞争力。

徐桂芬设立了江西皇禽食品有限公司,将卤菜熟食进行真空包装销售。这样,不但能解决新鲜卤菜保质期短的问题,还争取到了新的客户群。

1998年,徐桂芬看准月饼市场,推出酱鸭馅的月饼,很快得到市场的肯定。在生产月饼的基础上,徐桂芬于2001年设立了煌上煌贝帝斯饼业公司,全面进军西点行业。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徐桂芬常说的一句话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也是她从商的一条坚定理念。如果要分析她的成功,能吃苦、多准备,创造机遇,把握机会才是徐桂芬开拓事业的关键。

一只酱鸭不过十几块钱,徐桂芬历经9年却能在手中生出一个拥有近亿元资产的现代化企业,这样的成功似乎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徐桂芬说:“要善于抓住身边的机会,敢于冒险,敢于实践。”当初徐桂芬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商机,用一只鸭子打天下,并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卤菜熟食市场取胜,徐桂芬的赚钱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3.认准了,就千万不要放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总是那么来去匆匆,一闪即逝。商机不会停留,也不会重现,一旦失去,无法补偿,无法追回。认准了,就千万不要放过,该出手时就出手,女人千万不要患得患失,优柔寡断。

“他的运气比我好。”看到别人事业发达,一些女性常常为了未成的生意而喟叹。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机遇不垂青于她,而在于她缺乏一种灵敏攫取的意识,贻误了时机,以致抱恨终生。

在商场上,时机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而人对时机的利用则不尽相同。有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有人见之不放,机遇独得;有人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有人伺机奋起,一鸣惊人。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捕捉时机,能不能利用时机。

不过,时机的显露常常是朦胧而模糊的,惟有目光敏锐的人,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拓展事业的绝好机会。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时机不易判断和把握,也才给精于此道的人带来大发利市的机会。如果人人都看得出,拿得准,那也就不叫什么时机了,至少坐失良机的人也少了。认准了,就千万不要放过。

有个学生问邓喜红:“作为女强人,对事业和家庭是怎么平衡的?除了聪明和勤奋,还有什么?”

“还有机遇,赶上高考,没有耽误,又赶上出国。”邓喜红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还要锻炼身体,在清华,我是校代表队的,七项全能。现在到了美国,也是每天游泳啊跳舞啊,打高尔夫。在华尔街,大家都很聪明、很勤奋,到最后就是看谁身体能顶下来。我没有觉得我成功了,只能说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这10年确实很辛苦,我在香港时,连续三个月没有周末,从早上9点干到夜里1点。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我今年年初还参加跳舞的训练,跳交易舞和拉丁舞,还参加全美东海岸比赛,拿了好几个第一名,你能想象吗?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是专业比赛嘛。”“到各地学校,我尽量把我成长的经验和教训讲一讲,在美国奋斗要注意哪些。做人首先品格特别重要,要正直善良,为人要公正,否则,即使你赚了点钱,但你是以不公平的方式赚的,客户不会长久跟你做下去。要比别人更加勤奋。现在学金融的学生,都喜欢嘴巴里讲得好就行了,这成了一种风尚。在金融界确实要能讲,会表达,但还要有扎实的内涵,不然讲久了,人家就知道这人肚子里没货了。”

1980年邓喜红考到清华,邓喜红读了大学和硕士,再到美国读博士,也是读的计算机,1989年到花旗银行,当时华尔街实行计算机化,用高新技术进行交易,花旗银行聘用她,是希望要有计算机背景的人,所以她赶得比较巧。去了以后做固定收入研究,相当于国库券、住房抵押贷款等方面研究,然后把研究做成比较复杂的金融模型,把它编成程序,再进行交易。残酷的华尔街居然有这么游刃有余的中国女性!不禁让人诧异。这可真是美女上“前线”,打倒一大片。

到了1992年,邓喜红想中国要发展肯定是先发展股票市场,那时摩根银行正好开始搞股票部门,她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跳槽去了,先是在摩根的衍生产品部门,三个月后,她就调到投资部门,从研究转入直接搞金融了,刚开始在股票上市部门,帮那些美国的公司上市,1994年后,中国市场特别好,总部把邓喜红派到香港,开始做中国投资业务,帮助财政部、中信银行发行债券,帮助国企在海外上市,如东风二汽、西飞、合肥美菱发行H股和B股。带一些跨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做这些合资公司的财务顾问或战略投资顾问。雷神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军火公司,爱国者导弹就是他们的“杰作”,同时还占了全世界空中管制70%的市场,包括北京珠海机场。他们有个一亿美元的冰箱合资项目,要和合肥美菱合作,帮他们在中国谈判的,是邓喜红。德国荷斯特集团是世界上除杜邦外最大的化学和医药集团,在上海有个一亿美元的合资项目,其财务顾问也是邓喜红。帮IBM个人计算机打入中国市场,也有邓喜红的份。1994年到1997年邓喜红基本上是在香港做这些合资业务。一个礼拜跑趟上海、北京等地,除了西藏哪儿都去了。1997年初总部又把邓喜红调回去,做二级市场衍生产品也就是期权期货的交易买卖,还做得不错,帮公司赚了很多钱。看来,华尔街的银行家真该改名叫“伯乐”。

被中国政府作为百名海外博士团成员,邓喜红一个月不到就马不停蹄跑遍了上海、杭州、宁波和北京。她说:“这回有三个目的,我以前来中国,和企业、政府接触比较多,都是跑万国申银、银行、财政部。中国要科教救国,人才特别重要,所以我特别要求去人才的摇篮--学校给他们讲一讲金融,不管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都行,他们平时没有这个机会,我计算机干了10年,华尔街又干了10年,可以给他们讲讲具体操作的经验,可能对他们有点儿益处,我刚上清华时,如果有人能给我讲讲,那该多好!”“二是看看高科技园,了解各地对人才和科技的政策和投资环境。考察一下,做个比较。第三和当地银行、证券公司座谈,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他们的一些看法。从中看看有些什么建议给中央领导。”邓喜红一回来就去了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欧管理学院,到了浙大金融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大学金融系以及不少证券公司、证券委。从白天讲到晚上,每次讲三个小时外加回答问题。“各地科技园的条件真是好得不得了,他们真的很想吸引人才和外资过来,而且领导班子非常开放,也很知识化年轻化,招待也特别好,到杭州两天把我们排得满满的,想有半个小时买点丝绸礼品将来回去送给外国朋友都没时间。我印象挺深的是浙江财经学院,他们搞了一个证券交易实验室,用钱龙实时系统,学生真正操作股票,还自己搞了股评,搞了杂志。很开心。300多人听我讲,问很多问题,我讲了4个多小时还不让走。”“我特别感动是在浙江大学,两三百个二年级的学生,老早就坐在那儿等着,我在台上看着学生们那种求知的目光啊,特别感动,两个小时他们真是全神贯注。”“突出的观感是江浙的农民特别富裕,沿着高速公路看,哎呀,农民的楼修得跟小宫殿似的。可里头不怎么样:一楼舞厅,二楼卡拉,三楼放稻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点儿脱节,但有一点特别重要,这些农民没有知识,肯花钱给他们的下一代,像宁波有个万里中学,进去的全是个体户的孩子。”

毋庸置疑,机遇在成功的路上是极其重要的,邓喜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但是,和天资、禀赋一样,机遇也毕竟只是提供一个机缘、一个条件、一种可能。这种机缘要变成现实,还要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因为,努力奋斗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机会,它还可以为自己抓住机会、创造机会。

生活中,生意场上处处都有机会,只要你处处留心并善于抓住它,你就有希望把生意做大。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物都有一个涨潮的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

商战如兵战。经营者在风云变幻的商海竞争中,一旦时机到来,就必须当机立断,该攻就攻,甚至要连续攻击;该收场就收场,哪怕是匆匆忙忙。当断不断,该及时收而不收,不该攻时而攻,不该收场时收了场,同样会遭到损失。商战的残酷,客观上要求女老板们对世态商情做清醒判断,当机立断,不允许拖拖拉拉而坐失良机,更要求经营者是一位观察家,第一素质就是眼力。这不仅表现在对市场风云变化的直觉上,而且体现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韬略中。欲想商战获胜,就要善择良机,就要随时把握客观形势及其各种力量的对比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机会才最易成功。

4.赚钱,重要的不是观望而是行动起来

女人与其坐等丈夫把钱给自己,不如奋力用双手自己去搏取。钱就在我们的周围,为什么有人抓得住,有人抓不住?在零与万、零与亿之间有什么奥妙?我们并不缺乏机会,关键是除了勇气,你还没有行动。

“机遇”常在,平凡者对之视而不见。因而,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眼光,而又有冒险精神,能勇于直面危险的人。

戴眼镜,留短发,着运动服、休闲鞋,快言快语,浑身散发着活力--她就是宁夏化工实验厂下岗职工、今年46岁的谢宝华。“有了机会就要把握”这是她爱说的一句话,就凭这个倔劲,她跨越一道又一道坎,牢牢把握住商机,收获着丰盈的人生。

1998年谢宝华下岗时,儿子刚上中专,全家靠丈夫不高的工资维持生活。她拒绝吃低保,想办法找工作。一时找不到也没有唉声叹气,而是先锻炼身体做好“生产力”储备。看见银川光明广场上有好多人跳舞,她也去学。年近40,从没跳过,不怕,跟在老师身后一招一式慢慢学,一个动作练上几十遍。3个多月后,她成了众舞者中的“明星”,许多人拜她为师。她成了带舞的老师,还从包教包会中有了收入。恰巧这时有人介绍她卖花,于是她每天早上教舞,10点至下午4点卖花,在“广阔天地”又上了岗。

一次跳舞中不小心右脚骨折,她只好在家里疗养。打了石膏的腿不能动弹,一切都要别人伺候,她体会到不能劳动的痛苦。她说,让她停止工作,比死都难过。她在地面上趴着擦地,疼痛难忍也在所不辞。邻居杜女士看见了,被当时的场面惊呆了,哭起来:“宝华你不要折磨自己了,有我们在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谢宝华并不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她却以同样的人生信条指挥自己。腿脚好了以后,她又在一家餐厅找了一份打扫厕所的工作。在她心里,劳动是光荣的,无论干什么,只要认真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干得好,第一天就受到餐厅经理的奖励--当场发奖金50元。

机会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谢宝华觉得自己的精力还有剩余,总想着再干点什么。此前她为了自己保健,尝试着跟别人学足部按摩,但是没有理论知识做支撑,按摩技法停滞不前。2001年3月,她看到自治区劳动就业部门举办足部按摩培训班的广告,高兴极了,马上去报了名。她学得格外认真刻苦,结业之后拿到了中级按摩证书。之后,她就热心地为邻居、熟人义务服务,还真的帮不少人解除或减轻了病痛。于是口碑相传,许多人慕名而来。

谢宝华越来越忙,东奔西走给病人按摩,有的人上门来治疗,生意也慢慢的做大起来了。谢宝华做生意注重诚信和爱心。楼上楼下谁要不舒服,谁需要她帮她都乐意。对于有困难的下岗职工,她是免费治疗;对一些孤独的老年人,她不但上门义务按摩服务,有时还给带上饭菜,按摩完了还帮忙收拾房间。

在谢宝华的感染下,她的儿子也一起来帮她打理生意。

“工作、工作、再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是我的追求。”谢宝华如此理解。

在2005年3月母子俩创办了一个“母子同心”保健按摩中心。生意越做越大,年收益已经超过10万了。

谢宝华的事例留给了我们很深的思考。机遇很重要,但要会把握。到底应如何抓住机遇呢?

第一,反向思维。一般人之所以苦苦寻觅,却一无所得,正是因为他受制于习惯思维定势。而机会的栖息之处正是在于“定势”之外。所以,不人云亦云,是把握时机的关键。众人以为不行的事,可能是过分夸大了困难,也可能是不适合他们的,却适合你做的。趋之若鹜时退避三舍可能得到的会更多;大家踯躅不前时或许多跨一步就能够独领风骚。

第二,科学的分析。“经验”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科学愈来愈统治着人类的行为。对“机会”的分析,无疑更应划入科学的范畴。看当今世界上一些顶尖级的集团、公司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搜集、处理、分析市场动态,从中捕捉任何有利于本集团、本公司的信息。“经验”的局限,已让人们尝够了“苦头”,而不再敢提对它的信任。所以,对机遇的“把握”,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其背后更有无比丰富的“内容”。

其实,把握了机遇,并不就是走向了成功。成功与否,还在于实力。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在现代得到了过分的扩张。没有坚实的根基,风雨中你便飘摇了起来,甚至于有功亏一篑之败机,即使面临再好的机遇,也相当于“零”。

总之,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能否不失时机抓住它;机会又是人为的,勇往直前与老成持重同等重要,就看你是否比别人多点眼光、多点魄力。重要的不是观望,而是行动起来。

5.小生意,大商机

再坏的时机,也有人赚钱;再好的时机,也有人破产;再坏的事业,也有人成功;再好的事业,也有人失败。 YSWNTvnFf88EcJeZ4dLcNKP5pP+rNYceXRFBDz3r+QvS2sYW9bH94iDvlOuxCW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