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形象塑造字诀

一、“志”字诀

给自己一根足够长的杠杆,让希望转动地球。

给自己的人生立个志愿,树个目标,树个偶像,脚踏实地,成功的意识需要培养,先立志,再与成功约会。

1.度德量力,以志立身

民谚说得好:“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有志者事竟成。”这话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证。

人为的事实都必基于理想,没有理想决不能成为人为的事实。譬如登山,先需存念头去登,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最后才会达到目的地。如果根本不起登的念头,登的事实自无从发生。这是浅例。世间许多人之所以浪费了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起念头。这就是所谓“消沉”,“无志气”。“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不成。

不过“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话就很容易发生误解。“志”字有几种意义:一是念头或愿望,一是起一个动作时所存的目的,一是达到目的的决心。譬如登山,先起登的念头,次要一步一步的走,而这走必步步以登为目的,路也许长,障碍也许多,需抱定决心,不达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实现,登的目的才可以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必达目的之决心。很明显的,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在达目的之决心。

有些人误解立志只是起念头。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成了大阔佬要砍他的仇人的脑袋,所谓“癫蛤蟆想吃天鹅肉”,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用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发明家,不学军事学当兵打仗而想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

如果以起念头为立志,有志者事竟不成之例甚多。愚公尽可移山,精卫尽可填海,而世间却实有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让“不可能”的真实性。所谓“不可能”,就是俗语所谓“没有办法”没有一个方法和步骤去达到所想的目的。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而理想必定是可实现的理想。理想普通有两种意义。一是“可望而不可攀,可幻想而不可实现的完美”,比如许多宗教都以长生不老为人生理想,它成为理想,就因为事实上没有人长生不老。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以内的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比如长生不老虽非人力所能达到,而强健却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就人的能力范围来说,强健是一个合理理想。这两种意义的分别在一个蔑视事实条件,一个顾到事实条件,一个渺茫无稽,一个有方法步骤可循。严格地说,前一种是幻想痴想而不是理想,是理想都必顾到事实。在理想与事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事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事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坚持一种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变只是匹夫之勇,只是“猪武”。我特别着重这一点,因为有些道德家在盲目地说坚持理想,许多人在盲目地听。

我们固然要立志,同时也要度德量力。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明白的话,大意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就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这番话出自浪漫色彩很深的卢梭尤其值得我们玩味。卢梭自己有时想入非非,因此吃过不少的苦头,这番话实在是经验之谈。许多烦闷,许多失败,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

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坏了许多人。既是志,实现必不在目前而在将来。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当藉口,把目前应作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让目前宝贵的时光与机会错过,徒贻后无穷之悔。我自己从前有机会学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时,没有下手,买了许多文法读本,心想到四十岁左右时当有闲暇岁月,许我从容自在地自修这些重要的文字,现在四十几年过去了,看来这一生似不能与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有缘分了,那箱书籍也恐怕只有摆在那里霉烂了。这只是一例,我生平有许多事叫我追悔,大半都像这样“志在将来”而转眼即空空过去。“延”与“误”永是连在一起,而所谓“志”往往叫我们由“延”而“误”。所谓真正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发下一个空头愿。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个人就会永远在幻想中过生活,成就不了任何事业,听说抽鸦片烟的人想头最多,意志力也最薄弱。老是在幻想中过活的人在精神方面颇类似烟鬼。

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担当起,不推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到想象中去做。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脚踏实地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

2.先立志,有志就有希望

做人做事岂能一帆风顺?前途荆棘,不必畏缩,人贵有志,有志就有希望。

希腊神话中有一则神话叫“潘多拉的匣子”。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因为普罗米修斯违背了他的意愿,盗了天火给人类,因此他大怒,开始惩罚普罗米修斯和人类。他命令手艺最高明的匠神赫淮斯托斯按照女神的模样打制出一名女子,起名叫潘多拉,即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之意,并且让每一个神都送一样礼物放在潘多拉随身携带的匣子里。之后,宙斯把潘多拉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因为普罗米修斯是个先知,所以他知道潘多拉是宙斯用来惩罚人类的工具,因此,他事先反复郑重地提醒和警告埃庇米修斯:千万千万不要动潘多拉的匣子。但普罗米修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语重心长的警示反而引起了埃庇米修斯强烈的好奇心。埃庇米修斯趁人不在,偷偷地打开了潘多拉的那个匣子,顿时,匣子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飞了出来,埃庇米修斯定神一看,天那,从匣子里飞出来的是战争、疾病、瘟疫、灾难、痛苦、妒忌……埃庇米修斯被吓坏了,他急急忙忙关上了匣子,结果,最后一样东西被关在了匣子里,这个东西恰恰就是:希望。

从此以后,人类必须经历各种各样的战争、疾病、瘟疫、灾难、痛苦、妒忌……惟独缺少的是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青春的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珍爱的财宝和他所有的土地,几乎全部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臣下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

“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

“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庇尔狄迦斯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臣下中的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前人能做到的我照样也能做到。”这句话是一个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的小男孩迪斯累利说的。他后来成为了英国的首相。

迪斯累利是一个犹太人,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犹太人那种顽强不屈的血液,小的时候迪斯累利就对自己说:“我不是一个奴隶,我也不是一个俘虏,凭着我的精力,我可以战胜和跨越一切障碍。”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和他作对,他却牢牢地记住了历史上那些不朽的犹太人的光辉业绩:约瑟,他是四千多年前埃及的最高主宰;丹尼尔,他是基督诞生前的五世纪世界上最伟大帝国的元首。

少年的壮志犹如燎原之火,希望和梦想成为一种激情,深深扎根于迪斯累利的现实生活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迪斯累利从社会的最底层跨入了中产阶层的行列,接着,迪斯累利又雄心勃勃地杀入了上流社会,直到最终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最高峰,成为了英国的首相。

当然,在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他一一领略了世人的指责、白眼、蔑视、嘲讽,以及众议院里的嘘声。但是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迪斯累利前进的脚步和决心。面对所有的挑战,迪斯累利只是冷静地回答:“总有一天你们会认识我的价值,这样的一刻终会到来的。”事情的结果就是他说的那样,他希望的那一刻真的到来了,这位在世人的眼里根本没有希望的人终于出人头地了。在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迪斯累利主宰了英国政治的沉浮。

有一位老师经常向青年人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消极下去,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怨恨他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有志气的人,肯定会找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人生的欢迎。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是无力的;“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里一直抱着“美梦”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抱有“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能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走向人生这个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燃烧起的志气,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怕困难,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与时俱进、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天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有志,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人最怕的是没有志气,它使人失去了面对现实、挣扎抗拒的勇气。而与此相反,希望却正如坚强的生之意志,它能使一切看似无可救药的事物重获生机,欣欣向荣。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有了希望,有什么东西可以打败他呢?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呢?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3.培养成功意识:立志为王

生活中,处处面临着竞争,只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你才能成功做人做事。要能在竞争中成功,你要有一种强者的意识,成功意识,立志辉煌,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成功。

拿破仑·希尔曾经总结出2%的成功者都有强者的意识,在实现成功的六个步骤里,强者走到了第六步:

(1)大多数的人一生之中目标只抱着“愿望”而已。这些愿望就像一阵风一样,没有结果,这种人占了70%。

(2)还有一些人能够把愿望变成欲望,这样的人占了10%。

(3)把愿望和欲望变成希望的人就更少了,这种人占了8%。

(4)极少数人把希望转变为确信,这种人占了6%。

(5)为数更少的人把确信又转变成强烈的欲望,最后转变成信心,这种人占4%。

(6)只有2%的人能够根据愿望制定成到达目标的计划,以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地去实现计划。这种人就是强者。

有了成功意识的人就能够把这六步走完,没有成功意识的人,最多能够走出一半。邓普西说:“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对于强者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他不能做。所以,残疾人邓普西能够把橄榄球踢的比正常人还远。你想成为强者你就能够成为强者。

有了成功意识,就能够在人的心中产生一种志气,志气就是人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和愿望,有了志气,人就有了奋斗的力量。宾尼说过:“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个平凡的职员。”

一个叫马歇尔·弗尔特的农村孩子,在小镇上的一家商店里学做生意,他父亲问商店老板台维司:“马歇尔学的怎样?”台维司说:“马歇尔是个好孩子,本性不坏;但是他缺少机智,即使留在我店里一千年,也学不成一个像样的商人,他生来不像一个商人的样子。还是把他带回乡下去,教他去学种地吧。”

马歇尔没有跟父亲回乡,独自跑到大城市芝加哥去找职业。他看到那些征聘伙计的老板大都是从艰苦的工作和低微的工资中奋斗过来的。他看到了这些榜样,他的志气突然被唤醒,心中燃烧起做个大商人的希望之火。他反问自己:“他们可以做出这种神奇的事来,我为什么不能?”经过多年的奋斗,马歇尔·弗尔特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商人。这时,他非常感谢台维司当年对他的那种轻视和刺激。

没有志向,人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你要培养自己的志向,唤醒自己的志气,发现自己,实现自己。

大诗人亨雷(Henley)曾经说过:“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舵手。”这是一句大家应刻骨铭心的至理名言,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就学会了如何掌握生命的节奏——而财富就是生命之歌中一个极优美的章节。

请你看一看下面的故事。

当汽车大王福特决心制造他那著名的V8型汽车时,他要求工程师在一个引擎上铸造八个完整的汽缸。“但是,”他的那班目瞪口呆的工程师一起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啊!”“尽管大胆去做。”福特命令道,“不管花多少时间,你们都要把这任务完成。”

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失业,这些工程师别无选择,只好照着老板的命令去做。六个月过去了,计划一无进展。这些无奈的雇员,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意念:“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到了年底的时候,福特核查计划的进展,工程师们老老实实地告诉他,的确无法完成这计划。

“只顾往前去做,”福特不愠不火地说,“我就是需要这种车子,我一定要得到它。”工程师们再作更进一步的研究。过了一段时间,忽然,他们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击中”,找到了制造这V8型汽车的关键。

这是福特一生许许多多“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中的一个成功例子。

是什么使得这V8型汽车“从无到有”?是什么使得这“不可能”的计划“奇迹”般地获得成功?——这就是成功意识,亨利·福特意识的力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功是产生在那些有了成功意识的人身上。失败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意识的人身上。正因如此,“大部分人”都是半红不黑,既不太穷,又不发达。这“大部分人”的思想,从社会学、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是“正常”的。不穷不富,一日三餐,稍有存款,时有欠债,是“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改造命运,自我创富,不被“不可能”这个词汇难倒,不受意识所牵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常常是“极少数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在起作用。

4.树立偶像,改变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给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榜样,只要我们立志学习他们,就可以给自己增加信心和勇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他们只是崇拜偶像,并没有想着自己也能够向偶像学习,立志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偶像也是人,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你也一定能够做到。像你崇拜的偶像那样去奋斗,你也一定会成功。

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瑟夫城一个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了。

但是,那些孩子时常看见他。特别是有一伙孩子常埋伏在库柏从铁路回家的路上,袭击他,并以此取乐。他们常把他的煤炭撒遍街上,使他回家时一直流着眼泪。这样,库柏总是生活在或多或少的恐惧和自卑之中。

有一件事发生了,这种事在我们打破失败的生活方式时总是会发生的。库柏因为读了一本书,内心受到了鼓舞,从而在生活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本书是荷拉修·阿尔杰著的《罗伯特的奋斗》。

在这本书里,库柏读到了一个像他那样的少年的奋斗故事。那个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气和道德的力量战胜了这些不幸。库柏也希望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

这个孩子读了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荷拉修的书。当他读书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主人公的角色。整个冬天他都坐在寒冷的厨房里阅读勇敢和成功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培养了积极的心态。

在库柏读了第一本荷拉修的书之后几个月,他又到铁路上去拣煤。隔开一段距离,他看见三个人影在一个房子的后面飞奔。他最初的想法是转身就跑,但很快他记起了他所钦佩的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紧,一直向前大步走去,犹如他是荷拉修书中的一个英雄。

这是一场恶战。三个男孩一起冲向库柏。库柏丢开铁桶,坚决地挥动双臂,进行抵抗,使得这三个恃强凌弱的孩子大吃一惊。这是他一生重要的一天,那一天他已经克服了恐惧。

班·库柏并不比去年强壮多少,那些坏蛋的凶悍也没有收敛多少,不同的是他的心态已经有了改变。他已经学会克服恐惧、不怕危险,再也不受坏蛋欺负。从现在开始,他要自己改变自己的环境,他果然做到了。

通过树立偶像,库柏找到了自己的力量,班·库柏战胜了懦弱,战胜了恐惧。从此以后,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最终成为全美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有了心灵中的偶像,库柏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他还取得了比这更大的成就,从而最终获得了成功的秘诀。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做人做事准则的偶像,作为学习的榜样,像他们那样去积极改变自己的命运,勇敢的面对现实,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为自己开创出辉煌的前程。

二、“时”字诀

做人要惜时,做事要守时。塑造自己的形象,现代人离不开时间观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守时、惜时、不拖延。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

1.一秒值万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一去不复返,充分利用莫等闲。做人要惜时,做事要守时。

全世界的目光只会聚焦在第一名的身上。冠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一天早晨,曙光刚刚划破空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

“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

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

“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会被饿死!”

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谁快谁就赢,谁快谁生存。一个是自然界兽中之王,一个是食草的羚羊,等级差异,实力悬殊,但生存却面临同一个问题——如果羚羊快,狮子就饿死;如果狮子快,羚羊被吃掉。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但贝尔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钟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谁快谁赢得机会,谁快谁赢得财富。

无论相差只是0.1毫米还是0.1秒钟——毫厘之差,天渊之别!

在竞技场上,冠军与亚军的区别,有时小到肉眼无法判断。比如短跑,第一名与第二名有时相差仅0.1秒;又比如赛马,第一匹马与第二匹马相差仅半个马鼻子(几厘米)……但是,冠军与亚军所获得的荣誉与财富却相差天地之远。

时间的“量”是不会变的,但“质”却不同。关键时刻一秒值万金。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难道非要等到时日不多,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一天,在一位医生的拥挤的候诊室里,一位老人突然站起来走向值班护士。“小姐,”他彬彬有礼,一本正经地说,“我预约的时间是三点,而现在已经是四点,我不能再等下去了,请给我重新预约,改天看病吧!”

两个妇女在旁边议论说:“他肯定至少是80岁了,他现在还会有什么要紧的事?”

那老人转向她们说:“我今年88岁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浪费一分—秒的原因。”

2.别漠视业余时间

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对人生是一种丰富,对事业是一种催化。

一个人的业余时间一生中能有多少呢?这些年的业余时间往往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一个城郊的居民区住着三户人家,他们的平房紧紧相邻着,三个男人都从农村招工进了一家炼铁厂。

厂里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下班了,三个人都有自己的活。一个到城里去蹬三轮车,一个在街边摆了一个修车摊,还有一个在家里看书,写点文字。蹬三轮车的人钱赚得最多,高过工资。修车的也不错,能对付柴米油盐的开支。看书写字的那位虽没有收入,但也活得从容。

有一天,三个人说起自己的愿望。蹬三轮车的人说,我以后天天有车蹬就很满足了。修车的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城里开一间修车铺。喜欢看书写东西的那个人想了很久才说,我以后要离开炼铁厂,我想靠我的文字吃饭。其他两位当然都不信。

五年过去了,他们还是过着同样的生活。十年后,修车的那位真的在城里开了一家修车铺,自己当起了老板。蹬三轮的那位还是下班了去城里蹬车。十五年后,看书写字的那位发表的一些作品,在地区引起了不少关注。二十年后,他的作品被一家出版社看中,调到省城当了编辑。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

伟人们所到达并保持着高度,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爬……

时间是双重性格的东西,最长也是最短,最慢也是最快,最小也是最大。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大钻戒,说:

“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面。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后,几位老臣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

“这也会过去。”

时间像是海绵,要靠一点一点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的累计,会得到长长的时间。

那时杰克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卡尔·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他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尔后他就从中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卡尔·华尔德是他的钢琴教师。有一天,给他教课的时候,忽然问他,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练琴。他说大约三四个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

“我想这样才好。”杰克说。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休息余暇,五分、十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他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他一字未动,他的借口是没有时间,这时,他才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话。

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把他话实验起来了。只要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作一百字或短短几行。

出乎他意料之外,在那个星期的终了,他竟积有相当的稿子了。

后来他用同样的方法积少成多,创作长篇小说。他的授课工作虽然十分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短短余闲。他同时还练习钢琴。他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他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利用短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事前思想上要有所准备,到了工作时间来临的时候,立即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

卡尔·华尔德先生对于杰克的一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由于他,杰克发现了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利用极短的时间,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

向时间要效益,合理利用时间就是与时间争夺宝贵的生命。“忙里偷闲”,会这样做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

3.盗窃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注重效率,是犹太人的商业智慧。

犹太人经商格言中,有一句叫“勿盗窃时间”。

这句格言,既是关于赚钱的格言,又是犹太人经商礼貌的格言。所谓“勿盗窃时间”,是告诉犹太人不得妨碍他人的一分一秒时间。在犹太人看来,时间就是生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还是金钱。

犹太人信奉“时间就是金钱”。

在犹太人那儿,一天8小时工作,他们经常“按秒计算”去工作,就连打字员,下班铃一响,纵使再打10个字就完成一件公文,也不再打而下班。盗窃时间,对于视时间如生命的犹太人而言,就像是偷取了他们的商品,盗窃了他们金柜中的钱。

例如,有一位月收入20万美元的犹太人,他每天工资8000美元,每小时100美元,每分钟约17美元。他在工作时连一分钟也不能做无聊的事。假如他浪费5分钟时间,即损失现款85美元。

犹太商人一般不欢迎不速之客,他们视不速之客为时间的“偷儿”。

有位年轻人,他是某著名百货公司宣传部颇具能力的一员干将。为了市场调查,他前往纽约市,他想有效地运用自由时间,即打算去当地著名的犹太人百货店,拜访该百货店宣传部主任。

向门房小姐说明来意后,那小姐反问:

“请问先生,事先已约好时间了吗?”

这位有为青年,被问得无言以对,经片刻定神后,他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某百货店的职员,此次来纽约考察,因我对您这儿的工作感兴趣,特来请教贵公司的宣传部主任。”

“对不起,先生,您没有预约。”

如此就被拒之于门外。

这位年轻人的作风在以“勿盗窃时间”为标准的犹太民族中是行不通的,他们绝对不接待未经预约的不速之客。

“临时到贵地,如不拜访一下……”或“如不顺便探望一下,实感有憾……”

对这种不速之客,对犹太人而言,是妨碍做买卖的绊脚石。

犹太人在进行商谈前,必须预约“几日几时起,晤谈几分钟”。预约晤谈时,须考虑对方的宝贵时间,需要讲30分钟的,尽量缩短为10分钟。晤谈10分钟还好,甚至犹太人指定谈5分钟或1分钟,这也是常见的事。因为所要求的时间严,所以犹太人不允许耽误所约时间而迟到,更不允许超过所约时间。一进办公室,除略事寒暄外,立即进行“商谈”,这是典型的犹太风格。

犹太人重视时间,它的另一意义是抓紧一分一秒可以抢占商机,争取竞争的主动权。

4.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人们有个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多数人宁可做令人愉快的或是方便的事。但是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承认曾会见过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识,而是更多行动。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过了一会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5分钟。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五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后来有人说,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1亿美元。

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本定居巴黎后,社交活动很繁忙。为了不影响学术研究这个重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他严格执行自己规定的工作时刻表,抓住高效时间工作,为此布本专门请了一个剽悍的仆人采监督自己,并且约好:如果布本不起床,仆人就可把他拖到地板上;如果布本发脾气,就可以对他用武力。有时他赴宴会,直到半夜两点多钟才回家,一到凌晨五点,也得按时起床,否则仆人就可按约行事。布本严格执行自己的规定,在高效时间里大显身手,一直工作到晚上六点多钟。

据一位著名学者多次对人脑进行脑功能的测试后发现,上午八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二时思考能力最敏捷,而下午八时却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但逻辑推理能力在白天二十小时内却是逐步减弱的。基于以上测试结果,早晨处理比较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做那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可做一些需要加深记忆的事,对于这些做某项工作效率最佳的时间,更要加倍“珍惜”,是一点也“耗费”不得的。

美国著名铁路建筑技师海力门指出:“个人的一些成功,是精力旺盛所致。”当兴趣上来,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计算,比平常没兴趣时要精确得多。很多中外成功者的经验说明,要取得较好的学习和工作效果,除了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外,还必须善于利用人体“生物时钟”刻度上的最佳时间。

三、“勤”字诀

多一些努力,便多一些成功的机会。无数事实证明:成功的最短途径是勤奋。不要光耍嘴皮子,不要好逸恶劳,勤字当头,苍天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

1.成功的最短途径:勤奋

无论是优裕的环境中,还是在穷困的环境中,只要肯勤奋做事,就会实现你的梦想,因为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因为天道酬勤。

上帝偏爱勤奋的人。

杰克·伦敦在19岁以前,还从来没有进过中学。他在40岁时就死了,可是他却给世人留下了51部巨著。

杰克·伦敦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贫困与艰难,他整天像发了疯一样跟着一群恶棍在旧金山海湾附近游荡。说起学校,他不屑一顾,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偷盗等勾当上。不过有一天,当他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公共图书馆内开始读起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时,他看得如痴如醉入神了,并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在看这本书时,饥肠辘辘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来回家吃饭。第二天,他又跑到图书馆去看别的书。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一个如同《天方夜谭》中巴格达一样奇异美妙的世界。从这以后,一种酷爱读书的情绪便不可抑制地左右了他。他一天中读书的时间往往达到了10至15小时,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从赫伯特·斯宾塞到马克思等人的所有著作,他都如饥似渴地读着。当他19岁时,他决定停止以前靠体力劳动吃饭的生涯,改成用脑力谋生。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愿再挨警察无情的拳头,他也不甘心让铁路的工头用灯揍自己的脑袋。

于是,就在他19岁时,他进入加州的奥克兰德中学。他不分昼夜地用功,从来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天道酬勤,他也因此有了显著地进步,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把4年的课程念完了,通过考试后,他进入了加州大学。

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这一雄心的驱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读《金银岛》、《基督山恩仇记》、《双城记》等书,随后就拼命地写作。他每天写5000字,这也就是说,他可以用20天的时间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他有时会一口气给编辑们寄出30篇小说,但它们统统被退了回来。

后来,他写了一篇名为《海岸外的飓风》的小说,这篇小说获得了《旧金山呼声》杂志所举办的征文比赛头奖。但是他只得到了20元的稿费。他贫困至极,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那是1896年——令人兴奋和激动不已的一年。人们在加拿大西北柯劳代克,发现了金矿。

跟随着像蝗虫一样的陶金者人流,杰克·伦敦踏上了柯劳代克之路。他在那呆了一年,拼了命似的挖金子。他忍受着一切难以想像的痛苦,而最后回到美国时,他的囊中却仍然空空如也。

只要能糊口,任何工作他都肯干。他曾在饭店中刷洗过盘子;他擦洗过地板;他在码头、工厂里卖过苦力。

后来,有一天——他饥肠辘辘,身边只剩下两块钱了——他决定放弃卖苦力的劳苦工作,献身于文学事业。这是1898年的事。5年后的1903年,他有6部长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说问世。他成了美国文艺界的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

2.多一些努力,多一些机会

事实往往会证明:谁比别人多一些努力,谁就会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升职加薪,是努力后所得的报酬。

有这样一个事例。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拿同样的薪水。后来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薪水自然提高了不少,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总经理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总经理那儿发牢骚了。总经理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先生,”总经理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总经理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总经理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总经理一共40口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总经理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总经理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超级市场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总经理肯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总经理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鲁诺的脸红了。

别人之所以会取得好的业绩,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做事努力,头脑灵活,尽量追求精确与完美。

3.勤于行动,胜于勤说

成功做人勤奋做事,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勤于行动,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我们从小就读过这样一则古代寓言:“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

“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过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有人常常感叹世道不公,为何自己囊中空空,但想一想,如果给你换掉“脑袋”,你是否最终仍会回到原来的模样。

有两个人,一个体弱的富翁,一个健康的穷汉。两个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让出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随时愿意舍弃健康。

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要和穷汉交换脑袋。其结果,富翁会变穷,但能得到健康的身体;穷汉会富有,但将病魔缠身。

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了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地又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些轻微的不舒服便大惊小怪。由于他总是那样担惊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极好的身体又回到原来那多病的状态里;或者说,他又回到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态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么样呢?

他总算有了钱,但身体很弱。然而。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是个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他不想用换脑得来的钱相应地建立一种新生活而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里,应了“老鼠不留隔夜食”这句老话。

钱不久便挥霍殆尽,他又变成原来的穷汉。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疾病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样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的道理,引人深思。是笨鸟,就先飞。如果你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能就会成为真正的富翁!

四、“实”字诀

踏踏实实的做人,实实在在的办事。任何一个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都爬不上成功的梯子。给人留下一个实在的形象,给自己的成功增添一份夯实的基础,从实际出发,对自己负责。

1.敬业,实干家的成功保障

有条不紊和细心认真是实干家必备的素质,超乎寻常的敬业精神是成功的可靠保障。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亨,他的老搭档克拉克这样说他:“他有条不紊和细心认真到了极点,如果有一分钱该归我们,他要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洛克菲勒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他常常精打细算,以免钱从指缝中悄悄溜走。他曾给西部一个炼油厂的经理写过一封信,严厉质问:“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火油要花1分8厘2毫,而另一个炼油厂却只需9厘1毫?”这样的信还有:“上一个月你厂报告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给你厂10000个。本月份你厂用去9537个,却报告现存1012个。其他570个塞子哪去了?”这样的信据说洛克菲勒写过上千封。他就是这样从书面数字——精确到毫、厘、个,分析出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弊端所在,从而有效地经营着他的石油帝国。洛克菲勒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在年轻时养成的。他16岁时初涉商海,是在一家商行当簿记员。他说:“我从16岁开始参加工作就记收入支出账,记了一辈子。它是一个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用掉钱的惟一办法,也是一个人能事先计划怎样用钱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不这样做,钱多半会从你的指缝中溜走。”

2.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好

不要强调任何客观原因,踏实做好你的每一份工作。

休斯·查姆斯在担任“国家收银机公司”销售经理期间,曾面临着一种最为尴尬的情况:该公司的财政发生了困难。这件事被在外头负责推销的销售人员知道了,并因此失去了工作的热忱,销售量开始下跌。到后来,情况极为严重,销售部门不得不召集全体销售员开一次大会,在全美各地的推销员皆被召去参加这次会议。查姆斯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

首先,他请手下最佳的几位销售员站起来,要他们说明销售量为何会下跌。这些销售员被唤到名字以后,一一站起来,每个人都有一段最令人震惊的悲惨故事要向大家倾诉:商业不景气,资金缺少,人们都希望等到总统大选揭晓以后再买东西等等。

当第五个销售员开始列举使他无法平常销售配额的种种困难情况时,查姆斯先生突然跳到一张桌子上,高举双手,要求大家肃静。然后,他说道:“停止,我命令大会暂停十分钟,让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然后,他命令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来,并要求这名工友把他的皮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上不动。

在场的销售员都吓呆了。他们有些人以为查姆斯先生发疯了,他们之中开始窃窃私语。在这同时,那位黑人小工友先擦亮他的第一只鞋子,然后又擦另一只鞋子,他不慌不忙地擦着,表现出第一流的擦鞋技巧。

皮鞋擦亮之后,查姆斯先生给了小工友一毛钱,然后发表他的演说。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他说,“好好看看这个小工友。他拥有在我们整个工厂及办公室内擦皮鞋的特权。他的前任是位白人小男孩,年纪比他大得多,尽管公司每周补贴他五元的薪水,而且工厂里有数千名员工,但他仍然无法从这个公司赚取足以维持他的生活的费用。”

“这位黑人小男孩不仅可以赚到相当不错的收入,既不需要公司补贴薪水,每周还可存下一点钱来,而他和他的前任的工作环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厂内,工作的对象也完全相同。”

“现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那个白人小男孩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谁的错?是他的错还是他顾客的错?”

那些推销员不约而同地大声说:

“当然了,是那个小男孩的错。”

“正是如此。”查姆斯回答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推销收银机和一年前的情况完全相同:同样的地区,同样的对象以及同样的商业条件。但是,你们的销售成绩却比不上一年前。这是谁的错?是你们的错,还是顾客的错?”

同样又传来如雷般的回答:

“当然,是我们的错!”

“我很高兴,你们能坦率承认你们的错。”查姆斯继续说:“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你们的错误在于,你们听到了有关本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的谣言,这影响了你们的工作热忱,因此,你们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只要你们回到自己的销售地区,并保证在以后三十天内,每人卖出五台收银机,那么,本公司就不会再发生什么财务危机了。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大家都说“愿意”,后来果然办到了。

用满腔的工作热忱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好,它们就成了你人生晋级的一个个台阶。

3.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爬不上成功的梯子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布莱克说,“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从前,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尽快富裕起来。

每天,教授翘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实现。

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往往更重要。我们的本性是主动行动而不是消极等待。这一本性不仅能使我们选择对某种特定环境的反应,而且能使我们创造环境。

采取主动并不意味着紧催硬逼、令人生厌或寻衅好斗。它的真正涵义是承认我们有责任使事情发生。

许多人等待着事情发生,或等待着别人照顾他们。但那些最终获得好职位的人都是那些解决了问题而不是为问题所困住的能动型的人,这些人按照正确的原则掌握主动,做了需要做的事件,完成了工作。

那些发挥主动性的人和那些不发挥主动性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指的不是效力上的25%~50%的差别,而是5000%以上的差别,如果那些发挥主动性的人是聪明、有见地和反应敏锐的人就更是这样了。

五、“专”字诀

有专才有恒,有恒才有成。

如果你是一个天才,不专心就成了你的不幸,你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你资质平凡,请不要悲观,只要你下定决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就能成功。年青人,千万别给人留下一个朝三暮四的形象。

1.把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

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最忌讳的就是朝三暮四,做人做事也一样。

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他兑:“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了。

后来人们发现,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惟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费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可以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5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在商业界有一句格言:“把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2.多才多艺,莫如练就“独门暗器”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爆炸,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专心把一门学问或事业搞好已属不易。

人们常说“一招鲜,吃遍天”。这话想必永远不会过时。无论你是上九流之人还是下九流之辈,只要你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所专长,精通脊髓,那么你肯定就能“混”成此行业的一代宗师了。

《庄子》一书中,有两个技艺超群的人。

一个是厨房伙计,一个是匠人,厨房伙计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国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二人的共同之处,就是技艺超群,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为梁惠王宰杀一头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几下,一个庞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时,手触、肩依、脚踏、进刀,就像是和着音乐的节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经几千头,而那刀仍像刚在磨石上磨过一样锋利。此时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细地把刀擦净,收好。那神气,就如同优雅的西班牙斗牛士。

再看匠石,也许是木匠,也许是石匠,也许木石活儿都做。他的技艺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让匠人削掉。那白灰薄如蝉翼,匠人挥斧生风,削灰而不伤郢人的鼻子。

古人讲,凡是掌握了一门技艺,无论是做什么的,都可以成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自立。的确是如此。过去老人总对年轻人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这是最平凡最实在的“混”迹真理。

一个残疾青年,学会电脑打字,便办起了小小打字社,交活儿及时,打的质量又高,连一些著名作家也慕名而来,让他打文稿。几个下岗大嫂,都是做饭行家,一核计,总不能老靠一点儿救济金度日,于是办起了“嫂子饺子馆。”卖的饺子薄皮大馅,服务热情,很快就兴隆起来。和他们相比,无技之人的确是最苦。别说扬名,自立都很困难。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没有真本领,很难在世上立足。

有些人瞧不起技艺,总想做大事。做大事是可以的,比如当总经理,从政做官,做科学家,理论家,等等。但一是要真有那份才能,也要有机遇;二是就是做大事,也常常离不开靠技艺做小事打基础。这个基础,包括锻炼你的实践能力,包括锻炼你的意志,包括对基层实际的体察。有时一技在身,也能助你成就大事。

不要小瞧这些技艺:理发,给死者整容,修表,烹饪,园艺,茶道……只要技艺精深,在当今世界,同样大有可为,同样事业辉煌。聂卫平是围棋大师,杨小燕是桥牌皇后,侯宝林是相声泰斗,梅兰芳是京剧巨擘,乔丹是篮球巨星,皮尔·卡丹是时装大腕……

许多原被人视为“雕虫小技”的技艺,今天却有了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有的甚至变成一种产业。这种情况应当为有为青年注意,在其中寻找成功的机遇。

3.专一,让劣势变优势

人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始终如一,专心致志,那么劣势也可能转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瞪瞪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有一度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就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惟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只要懂得扬长避短就无劣势可言。再聪明些的话,也可以把劣势变成特点或优势。

六、“慎”字诀

人生漫长,关键的是几步。人性丛林,职场事业,利益多多、诱惑多多。老成不怕多,凡事应多三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伸错手,入错行,做错事,于名誉,于事业,于形象皆有不救之危。

“慎”之!

1.千万别入错行

做人做事,慎字为先。对于初涉社会的人来说,选择职业尤为重要。

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想“转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有一句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有这么严重吗?

在古代,“嫁错郎”似乎比“入错行”更严重,因为女人嫁错了人又不能离婚,而“入错行”若是改行则不会有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顾虑;不过现代社会恐怕是倒过来了,女人“嫁错郎”大不了离婚,追求第二春甚至第三春的女人多得很;而男人“入错行”,虽然可以转行,但是真要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报载一位大学毕业生,他的工作很令人感到意外,是一果菜公司的搬运工人。他说他当年从学校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便经人介绍到果菜公司当临时工,赚点零用钱。没想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已习惯了那个工作和周围的环境,也就没有积极去找别的工作,于是一做便是十几年,现在年近四十,也不想换工作了。他说:“换工作,谁会要我呢?我又有哪些专长可以让人用我呢?”目前,他还继续在果菜公司当搬运工人。

笔者曾在日本呆过一段时间,认识了一位从事色情行业的日本朋友,他是开应召站的。他日进斗金过,也被警察逮捕过。我认识他时,一个新的应召站才刚成立,手下有二百名女孩子。我对他的“应召”行业并不了解,不过他却对我从事的文化工作表示羡慕。他对我说:“你那种工作才有社会地位,才会受人尊敬呀!”于是我问他,既是如此,为何不转行?他叹了一口气说:“是想过啊,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对这二个例子,也许有人会说,转行有什么难?说转就转啊!

也许你是可以说转就转的人,但恐怕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习惯了,加上年纪大了些,有了家庭负担,便会失去转行面对新行业的勇气;因为转行要从头开始,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心志已经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其实行行出状元,并没有哪个行业不好,哪个行业才好,那为何又提醒人们“千万别入错行”呢?

我是提醒你,找工作要睁亮眼,找适合你的工作,找你喜欢的工作,找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千万别因一时无业,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喜欢的工作做个一、二个月,一旦习惯了,就会被惰性套牵,不想再换工作了,一日过一日,倏忽三年五年过去了,那时要再转行,就更不容易了。

另外一点是,千万别涉入非法行业,这种行业有可能让你致富,但事实上是在刀刃上行走,警察的追缉、法律的制裁、同行的火饼、陷害,不吃牢饭不送命,也要被人看不起。浪子回头金不换,但谈何容易,大部分的人都因为黑饭吃惯了,最后还是回到本行……

不过如果你若真的“入错行”,也有心转行,那么就要铁了心,毅然决然地转行,否则岁月是不饶人的呀!

2.想好了你再“跳”

“常移的树长不大”,对于“跳槽”,应三思而行。

“跳槽”这个词近几年在我国特别得宠,许多年青人都把“跳槽”挂在嘴边,只要别的单位的待遇比现在的好,就立马“跳槽”。

其实,“跳槽”的风险也很大,若无大决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轻率为之。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份份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跳槽”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过,光是想当然没什么关系,如果不只是想,还真的要跳,那么我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

我并不是说“跳槽?的人必定失败,天底下没有这么绝对的事,而事实上,“跳槽”后更发达的人也不少;但话说回来,“跳槽”后成就不如老本行的人也很多。这些人有的还不死心地期待“明天会更好”,有的则早巳向后转,回到老本行去了。也许你会说:“我没有看到‘跳槽’后失败的人”真相是:人都好面子,他“跳槽”失败会告诉你吗?

那么,“跳槽”之前要“三思”,“思”什么呢?

①我的本行是不是没有发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有无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样做得好,是否说明了所谓的“无多大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②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或是这个行业根本无法让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换句话说:越做越没趣,越做越痛苦。

③对未来所要转换的行业的性质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不是能如鱼得水?而我对新行业的了解是否来自客观的事实和理性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所引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

④“跳槽”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青黄不接,甚至影响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跳槽”。

不过,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下去才发现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我劝你还是别“跳槽”,其理由如下:

①做事靠经验,经验则是累积来的,而不是可以从速成班学来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跳的是和本行毫无关系的行业,等于是把过去所累积的专业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在新的行业里,你又要花很多时间重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学得好。

②做事要有成就,冲劲也很重要,而人一到了特定年龄,冲动就会减少;在要收成的年龄“跳槽”,就算有冲动,也会少了许多,守成的心态反而会让你在新的行业进退不得,于是一转眼,四十岁了,五十岁了,光阴虚度,不堪回首,何必呢?

话虽这么说,但并没有让你委屈自己老死本行的意思,但“跳槽”的风险毕竟太大,若无大的决心和把握最好不要轻意去冒这个险,尤其不能听别人说那个行业如何地好,就嫌弃起自己的本行,心动又行动。这种哪边好哪边跑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跳槽”,一辈子不得安宁。

我的建议是:要“跳槽”,不如从老本行出发,看看与其有关的行业有那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跳也不迟,这样可少花很多力气。另外要从本行的经营形态来考虑,例如不喜欢“生产”,那么可改做“批发”或“零售”,这样的话,虽然形态改变,但并没有损害你对该行业的认识与累积的基础。

有一句话说“常移植的树长不大”,说的正是“跳槽”这件事;再怎么说,生活还是很重要的,不是吗?

3.不要草率行事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就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城有一个人,他以卖“忠告”为职业。有一天,一个商人知道后,就专程到他那里去买“忠告”。那个人问商人,要什么价格的忠告,因为忠告是按价格的不同而定的。商人说:“就买一个一元钱的忠告吧。”那个人收起钱,说道:

“朋友,如果有人宴请你,你又不知道有几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个饱。”

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怎样样,于是又付了两倍的钱,说要一个值二元钱的忠告。

“当你生气的时候,事情没有考虑成熟,就不要蛮干;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千万不要动怒。”

象上一次一样,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值那么多钱。于是又要一个值一百元的忠告。

那人对他说:“如果你要想坐下,一定得找个谁也撵不走你的地方。”

商人还是觉得这个忠告不理想,又要一个价值一百一十元的忠告。

那位好人就对他说:“当人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千万不要发表议论。”

商人感到,这样下去会弄得身无分文。于是决定不买任何忠告了。他把已买来的这些忠告一一铭刻在心,就走了。

有一次,商人让怀孕的妻子留在家中,自己到外地经商去了。一连二十年都没有回家乡。妻子一直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以为他亡命他乡了,感到万分悲痛。她在儿子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

终于有一天,已经发了财的商人,拍卖了他的全部商品,回家来了。他没有对任何人吭一声,就直接来到自己的家并闪身躲进一个难以被人察觉的地方,窥视着屋里的动静。

黄昏时候,儿子回来了,妈妈亲切地问道:

“亲爱的,告诉我,你从那儿回来的?”

商人听到自己的妻子这么亲切的对那个年轻人说话,不由心里产生了一种恶念,恨不得当场杀了他俩。但是突然想起那个用二元钱买来的忠告,没有动火。

天黑了,屋里两人在桌旁坐下用餐。商人看到这一情景,又想杀他们。但那个忠告又在耳边响起,使他克制了自己。

熄灯前,母亲哭泣着对儿子说:

“唉!儿呀。听说,有一条船刚刚从你爸爸的地方来。明儿一早,你就去打听一下,或许还能打听到他的消息。”

听到这番话,商人不由想起,他离家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了,原来那个年轻人,就是他的儿子。他高兴得不知怎么是好,更觉得买的忠告实在有用,因为有了它,才没有动火。

当你觉得自己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时,宁可稍待些时日,多多考虑斟酌一番,切勿草率从事。

在你等待的时日中,也切勿忧虑伤感。你所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多搜集一些可帮助你决定的实际材料,多参考些先例。你所搜集和参考的资料愈多,你的决定也会愈正确。

等到你对于那个问题完全了解,对于“决定”的后果,也有了充分的把握之后,那你不妨立刻加以决定,因为这时你的确已无所顾忌了。

这就是说:决定的快慢,必须依实际的情况取决,切勿在事实还未允许你决定之前,便急躁不安、草率行事。 LySd80OiqTgt/6PIfsQVF59KKz2VAd1wcav5J8gi6lRbKLCWE20H6qc2tTwqEOl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