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人物纪实:内地学生在香港上大学的故事2

八、“在自己家门口留学”——常心悦、董汶臻、田野、徐杰龙

据《南方日报》2006年7月9日报道(梅志清、谢华兴、黄文钰/文)。常心悦是深圳人,去年通过了香港科大在内地的招生面试,成了科大的一名学生。谈起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比较,他兴奋地说“完全不同”。小常告诉记者,全美式的管理方式和自由的学术精神是香港高校的制胜法宝。“这就像在自己家门口留学一样。”他说,在科大并没有班级划分,取而代之是导师制的普遍推行,一般都是一个老师带两三个学生,师生之间交流非常密切。而内地的本科教育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

董汶臻则表示,他今年之所以选择报考香港高校,看中的也是它们开放的环境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它们的语言环境,一些国际交流的项目,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无法给予的,同时,它们的开放程度也是国内高校无法比拟的,比如香港中大2005至2006年就安排了约1600名本科生到全球23个国家共180所大学参加全年及短期的交流活动,人数占它每年所收本科生人数的55%。”

深圳中学的田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报考香港高校,就业是其中一个原因。田野说,香港科大一些资料显示,从内地招收的本科生,相当一部分将可以去西欧、北美最好的学校读书。而港大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则显示,它的毕业生,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达7.4万多港元,而它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也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来自深圳实验中学的徐杰龙表示:“香港有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我们内地学生在香港上4年大学后,如果继续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顺利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了。”将求学香港当作到香港定居的“跳板”,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

九、内地学生讲述:我为什么要去香港上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万诗尧、许可、张怡婧、孟昊

据新华网香港2006年9月13日(记者侯莉萍)、中国新闻网9月14日(记者邓卓明)报道。香港城市大学去年正式加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至今已取录了两届内地学生。趁此新学期刚刚开始,该校的4位内地学生,包括刚完成基础年和今年入读城大的新生与传媒会面,分享他们来港升学的感受与理想。

香港城大目前拥有400名内地学生。他们都非常珍惜来港升学的机会,并希望充分利用在城大学习的日子,为未来奠下坚实的基础。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所以我来了。”来自海南省的城大一年级学生万诗尧,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她报考香港高校的原因。

自从2002年香港8所高校在内地招收本科生以来,内地报考港校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今年香港8所高校共在内地招收了1300多名新生,港校人气指数再度飚升。年仅15岁的万诗尧就是今年入读香港高校学生中的一员,她也是今年入读城大的内地学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来自海南省海南中学的万诗尧,在今年的高考中以775分的好成绩考入城大,并获得每年6万港元奖学金。“我一直都对国际经济和法律感兴趣,而香港所处的位置以及香港学校的完善设施,让我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城大。”

万诗尧来自一个商人家庭,祖籍江西临川,自小成绩优异,曾以彪炳的成绩两次跳级考进当地最好的初中与高中。到了香港城大,她希望专心修读与商学、法律相关的学科,深入了解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

虽然才刚刚开学,万诗尧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已有一个颇明确的概念。除了好好把握在港升学的优势,她决意多方面虚心学习,已计划参加一些可以服务香港社会的公益活动。她说:“我是拿奖学金过来的,我希望可以回报社会。”

来自北京的许可在今年高考中数学考了满分,获城大单科状元奖学金。由于没有达到她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班”录取线,她选择到城大读英文传播专业。她说:“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我们来到香港不仅能继续接受东方文化的熏陶,还能贴近和学习西方文化。”

许可同样心仪文科,希望明年可以入读英文与传播系,学好英文,投入传媒工作;甚至追随自己爱好,成为足球记者。她特别欣赏城大“敬业乐群”校训,觉得它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成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的张怡婧是城大二年级学生。在香港学习生活了一年,她的粤语已讲得很流利了。“初到香港时,我对这里高校老师的全英文授课很不适应,”她说,“当时学校的老师以及同学给了我很大帮助,丰富的课余生活使我更快地融入香港的多元文化。”

张怡婧说,她在香港学习一年来,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给了每个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且课程安排灵活,很能配合其需要。还有各种奖学金及海外学生交换计划,在四年级时还有全职带薪实习机会。

张怡婧是该校首届经统招入读香港城大的北京学生。过去一年来,她积极参与舍堂与社区活动,如到城大附近石硖尾区义务为小童补习,并于上月自发到北京为50多位即将来港升学的学生举办迎新活动及组织他们来港。她说:“我非常认同城大的全人教育理念,以及它所提供给我的多种磨练机会。这一年来,我不仅在待人处事上有很大进步,也学会了如何自己面对困难。”

刚刚完成基础年课程的张怡婧,从小在学科、音乐和体育方面都有优异表现。她现正就读制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学系,但她也将同时修读有关会计方面的科目。她希望大二时能参加大学的交换生计划,到海外大学交流,再决定未来是继续留在城大深造还是到海外深造。

来自山东聊城一中的孟昊,今年以第一志愿考上城大商学院,成为聊城首位来港升学的学生,并得到了每年3万港元奖学金。他非常喜欢城大的学校氛围,这里有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连老师都来自世界各地。他说:“城大商学院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能够入读城大我感到格外荣幸,我迫不及待想要和学弟学妹分享我在城大的学习经验。”

孟昊的统招成绩在高中母校排名第八,而前七名的同学均以第一志愿考进清华或北大,唯有他一个选择到城大就读。他表示,自己虽然是学理科,但他的志愿是投身金融业。相信香港城大的师资和给他的训练将扩大他的视野,让他变得更为灵活和国际化,有助于他拓展未来事业。

不过,由于香港物价较高,学生每个月生活费要大约2000港元,再加上每年6万港元学费,对于一般内地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十、在港读大学与内地大不同——香港科技大学汪智沛、夏鹏晔、卓薇

据《潇湘晨报》2006年1月4日报道(实习生蒋芳兰、张妍。本报记者胡力丰)。和内地上大学不同,在香港科技大学,学校全部实行信息化,去图书馆不是占位子,而是抢插头用来接笔记本电脑;男女生混住在一栋楼里……5名来自香港科大的学生的介绍,让长沙市一中的高中生颇感新奇。

1月3日下午,毕业于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的汪智沛、夏鹏晔、王贤恺、尹日强、卓薇5人,来到长沙市一中,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在香港读大学的学习生活。汪智沛、卓薇等5人是去年我省首批进入香港科大的学生。

卓薇等介绍,在香港科大,虽然80%%是香港学生,但语言并不是障碍,香港学生能听懂普通话,而学校也开设粤语培训课。此外学校有12%的国际学生,所以英语是日常用语。和香港许多大学一样,香港科大也采用全英语授课。

汪智沛说,在香港学习,没有笔记本电脑是不可思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在科大没有网络,就只剩下半条命了”。在学校,所有活动几乎都要依靠网络,所有信息都在网上发布,学校也要求学生一定要接触信息化社会。这里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外,所有测试都在网上进行。

和内地大学生上图书馆抢占座位的现象不同,香港科大的学生是上图书馆抢占电源插头。

与内地大学男女生宿舍门禁“森严”情况不同,香港科大的学生宿舍是男女混住;如果你是女生,你的对面极有可能住的是男生。“这是因为香港科大把学生当成年人来看待。”汪智沛说。

喝咖啡是教授与学生沟通的普遍方式,夏鹏晔说:“在香港科大,教授一个学期至少要请学生吃3顿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科大所有教授都担负着教学任务。

有学生问到打工兼职的事,卓薇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在香港科大,外出打工是不允许的,是非法的。但是你可以在学校做兼职。”随即,卓薇和校友们向提问者列举了很多种赚取生活费的方法:在学校做校舍管理员,月薪3000港元左右;教普通话,时薪50—80港元不等;申请做导师的研究助手,月薪能达8000港元。另外还有10种奖学金,只要你成绩达到标准,都可以申请。

十一、一篇值得阅读的好文章——香港科技大学高皓

2005、2006年,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范围、招生数量扩大,有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但对香港的大学情况雾里看花、了解甚少。2004年春,我有幸被清华选为交换生赴香港科大交换学习半年,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与更多中学生朋友共享。(本文在网上有多处帖子,如BBS?水木清华站http://www.smth.org/。)

香港科大坐落在九龙东南部,但与九龙的喧闹不同,它隐在峰回路转的山林里。学校依山傍海,远离闹市,林木葱郁,花草掩荫,有萧然尘外之感。科大坐拥清水湾,清水湾的确名副其实。在日光朗照的天气里,从山上向海湾望去,恰似一片碧蓝的绸子滑滑地铺展开来,摊得平平展展,铺得波纹细密;波光跃金,宛如丝绸在阳光下抖动的光泽。偶尔有小船驶过,在海面上激起一条白色的水线,那是裁缝手中灵巧的剪刀吧。如果赶上周末科大学生风帆俱乐部(Sailing Club,HKUSTSU)的活动,点点白帆散布在湛蓝的海面上,那千帆竞发的场面确实也激动人心。

我每天都到科大海边眺望远方。香港的同学都特别喜欢科大的无敌海景,很多中学生一到周末就三三两两结伴来科大。一来到海边亲近一下自然,放松平时紧绷的神经;二来感受一下高等学府浓郁的学术氛围。

校园建筑设计的精巧令人惊叹:所有建筑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浑然一体。公寓靠近海边,我们去上课,就要穿过两个悬空的水泥骨架连接桥,还要经由三个分别是11层、10层、7层的升降机才能到达教室——实际上就是在爬山了。

科大非常年轻,1991年才开始正式招收学生,是香港历史上的第三所大学。当时的香港政府为保证本港在信息时代的领导地位,创办了这所科技大学。为实现培养科技、管理方面顶尖人才的目标,香港政府不惜耗费重金。科大成了名副其实的劳斯莱斯,名贵而真实。

尽管资历尚浅,短短十年间,香港科大已跻身世界知名大学行列。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2003年)中,香港科大在中国区位列第三,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均在其下。自2001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MBA排名,科大工商管理学院MBA连续三年排入全球50强,亚洲第一。

可以用一句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话总结科大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尽管科大也是大楼林立。

科大建立的十年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集中”的一次全球华人知识精英回流的十年。在科大的教师中,80%是中国留学生,但现在大多执外国护照,另外20%是外籍知识分子。以国籍计算,他们大约来自29个国家。他们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又以哈佛、MIT(麻省理工)、耶鲁、剑桥、UC Berkeley(伯克利)等世界顶级名校居多。

和清华一样,科大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尤其是工科专业。科大的同学戏称UST为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

我在清华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在科大最接近的是电子工程。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专业课讲授的理论知识不如清华系统,课时也要短些(科大一个学期有14周,清华是16周)。不过特别强调应用,作业、实验和编程仿真都很多。我有一门课,每次实验都要单独评分,占总评5%,而实验内容都是比较复杂的实际系统,要按时完成每次实验并非易事。在学期中也是大考小考不断,有的科目还有好几个Mid—term。

不过,平心而论,对我们交换生而言,课程的难度还主要是在语言上。科大是一所完全采用美式运作的大学,除了极个别人文课程特许使用中文外,其他课程一律使用英文教学,而行政管理、组织教务、考试制度等全都如此。

在学习上难度之一是要学大量专业术语,这个还相对好办,多听多问多记也就罢了。最有挑战性的是对考试题目的准确理解上,没有什么电子词典可供参考,还要准确理解,分毫不差。我有一门期中考试就忽略了一个关键单词,搞错了题意,白白丢了很多分——正是这种压力使人不敢懈怠。幸好最后的成绩还是很令人满意,我在科大选的4门课中,有两门成绩是“A+”,另两门是“A”。

科大的大学生活与清华大异其趣。香港法定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在学校里也大体如此。第一节上课时间是早上9点,而我这学期选的课只有一门是第一节有课,每周其他时间都是10点半以后才有课。有些科大同学则在选课时干脆不考虑上课时间是早上第一节的课程,这样每天都可睡到自然醒。当然,起得晚睡得也晚,两者互为因果。香港同学特别喜欢熬夜,有时是做课程project,有时是社团协会通宵开会,有时是三五知己海边BBQ(Barbeque,烧烤),当然也有人玩PC Game,从傍晚到黎明。在这里,似乎不分什么白天和黑夜,任何时间都有人在学习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做实验有人在打游戏。我到这边也入乡随俗了,常常是凌晨一点多从实验室赶回公寓,路上还常常遇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满脸疲倦抑或精神百倍地赶到学校机房通宵赶作业去了。在这里,每个人都可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工作和休息。

我在香港这半年,最大的支出就是吃饭。科大饮食以广东菜为主,我们吃的套餐做得很精致,有菜有汤,也很可口。只是每顿都要花上20多港元,最便宜的也是15元——还可能吃不饱。科大里有一间麦当劳,价钱与其他套餐差不多,估计还要便宜些。说到吃饭,不能不提起科大一个非常棒的全校性活动——“卓贤汇”。“卓贤汇”,从名字上看就是群贤毕至,聚会交流。校方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与科大学生共同进餐,每桌十个同学,外加一位外请嘉宾和一校内辅导员,每场宴会一、二十桌,每周举办两至三次。这项活动是强制性的,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不过几乎没有人抱怨——宴会是免费的,相当于学校一个学期请所有本科生免费在学校最好的餐馆里吃一顿正餐!请来的人大多投身商界,也有少数政界、学界精英。嘉宾名单和简要情况由组织者给出,方便同学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也可通过宴会开始前一个简单的鸡尾酒会先与不同嘉宾接触后再决定落座。于是,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十几桌觥筹交错,畅谈人生,在饭桌上,业界打磨出的真知灼见和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激荡交融在一起。宴会不但是科大学生开阔视野的地方,也是同学们社交活动的宝贵机会。很多学长正是通过在“卓贤汇”上结识的贵宾,成功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我们刚到科大时正赶上各级学生会和社团组织换届选举。其中百余个社团组织换届选举,差不多都在两、三个星期内投票完毕。几十个候选团队花样迭出的推广活动,融会成了科大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所作的推广活动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有个社团叫“游踪社”,其实就是组织大家郊游。他们居然用竹杆扎了一个花轿,路过的同学可以享受八抬大轿的威风,在拥挤的人流中居高临下,悠哉游哉。工学院学生会弄了个游乐园活动——沙袋打靶。我试了试手气,居然一击全中,得了头奖。心里暗自得意——没白上清华的射击课!还有什么抽奖、吸盘飞镖……一切能想到的活跃气氛、吸引观众的招数都用尽了。想想看,几十个候选内阁在同一个大堂里面,面对上下课川流不息的人流,又塞东西又喊号子,又唱歌又抬轿,那是一种多么热闹而混乱的场面。大堂周围就是图书馆、教室和实验室,活动的噪音自然“流毒甚远”。为此,学校学生事务处处长曾专门给全校师生发过两封邮件,希望大家尊重科大的校园文化,在这两周中能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清华的交换生都被安排在科大刚竣工的New Hall中,又引起内地兄弟院校同学们一番感叹。我住在公寓三层,一面是绿树如织的山壁,一面是迷迷蒙蒙的海湾,每天早晨在鸟鸣和涛声中睁开睡眼,感觉人与自然原来可以那样接近。

与内地大学相比,科大的住宿条件绝对是一流,细节是从来不用自己买卫生纸和洗衣粉,宿舍楼里永远有充足的供应。每间宿舍都用电子门卡出入,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记录每次开门和关门信息,大大增加了安全性。Common Room有公用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空调是1块钱1小时,热水24小时供应,随时可以洗澡。特别羡慕的是研究生宿舍,一人一间独立寝室,私密性考虑得细致周到;四人一间公用客厅和厨房,大家过得其乐融融。还有,服务人员的态度总是那么好——我说不了粤语,而他们的普通话也不怎么样,每次交流都挺费劲的,可对方每次都是不厌其烦,还总是担心他们耽误了我的宝贵时间。

同世界主流大学一样,科大没有班级这个概念。教务管理由院系完成,而同学的全人教育、社区交往则主要是以宿舍为单位。宿舍里的活动很丰富,有每周一次的分享会(Sharing Session,SS),还有不定期的聚餐、生果会、BBQ等。Sharing Session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学期初大家自愿结成三人小组,每次一个小组主讲一个话题,也可以组织大家讨论。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由于科大的住宿生来自本港、大陆、欧洲、北美及东亚,这种个体的离散性和整体的多样性使得Sharing Session精彩纷呈。什么话题都有可能讨论,什么气氛都有可能出现。既有大学教育改革的讨论,又有吉他伴奏的赛歌会;既有讲鬼故事比赛,又有追女友技巧谈;既有气功魔术真人秀,又有韩国同学展示民族文化。Sharing Session也是强制性的,每位同学一学期至少参加6次。科大的公寓每学期都要重新分配,大家也就格外珍惜同宿的一个学期,多结识几个铁哥们,多交几个知心朋友。

或许因为工程师都需要强健的身体吧,同样以工科为主的科大与清华一样,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我去过内地很多大学,清华的体育设施可说是全国称冠。相比而言,科大没有清华体量巨大的综合体育馆和跳水馆,不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设施和细致周到的软件服务比之清华有过之而无不及。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网球场、垒球场等就不必说了,科大居然还有自己的高尔夫球练习场!靠近海边的沙滩排球场、手球场爆满时,赛场上赤脚踩出的脚印、汗水浸湿的队服、气氛热烈的争抢,伴着阳光海风,还真有一番夏威夷风情。

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最好的就是所有体育设施对科大学生都是免费。更令人惬意的是,周末香港同学大都回家,享用这些一流设施的基本上都是内地过来的交换生和研究生。科大有室内、室外两个游泳池,在泳池里从来不用担心撞人或被撞,放眼看过去,整个泳池就10多个人,基本上每人独占一条泳道。除了常去游泳,健身房也是我这个学期常去的地方,力量训练器材、跑步机、划船机、登山机、脚踏车机应有尽有。在清华跑惯了400米塑胶跑道,在科大冷气开放的室内健身房,一边踏着跑步机,一边欣赏着窗外海景,却也别有一番情致!

学期初选课,我幸运地选中了花剑课。同班10余名同学有两名大陆交换生,还有一位来自夏威夷大学的交换生,我们听不懂粤语,教练就用英语讲。教练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别看讲理论时温文而雅,实战练习时像是换了一个人。刚开始上课时,大家都放不开手脚,运剑拘谨,说实话也是有点害怕,于是在练习中有了默契,彼此点到为止,“剑下留情”。不料被老师识破了,叫我们逐一与她对练。我们上课穿的是练习服,就是在麻布外套中夹了一层1、2厘米的厚质海绵。教练的手法可谓又准又狠,每次我们被击中的都是同一部位,而且决不像我们练习时那样,只是试探性地刺一下就忙着往回收;而是毫无保留、结结实实地刺在胸膛上,剑身都弯成了一道弧线。几次下来,场上的人都“哇”“呀”大叫,先前练完的同学坐在地板上边用力揉着“伤口”,边琢磨着下次怎样刺得更准、躲得更快。这种对速度、精度和力量的控制和求胜的欲望,或许正是教练想在击剑中传达给我们的吧。

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活实在有限,不过这个学期我的确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对人生和社会的体验和思考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在香港科大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那个朗朗碧空下蓝得透亮的海湾,那个暗夜沉沉下灯火通明的海湾,不时在我脑海中浮动。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科大也是一样。科大的成长是一个传奇,一个中国人奋起努力、创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促进中国和世界进步的传奇。

十二、“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香港科技大学毛润思

据《华西都市报》2006年7月15日报道(见习记者郑钰飞、记者谢梦)。毛润思是2005年成都理科冠军、目前就读于香港科大物理专业。他以自身经验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从自身条件出发,不跟风,不偏听偏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

对于当时“抛弃”北大、选择港科大,毛润思坦言自己是“图新鲜”,寻挑战。他说:“当时香港给我感觉不会有太繁重的学业方面的压力,今后出路也更广,比如出国深造,就不会像在清华北大那样面对太残酷的竞争,并且更喜欢这边的氛围。还有就是想挑战一下自我,而且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对于今年在内地出现的“香港高校热”现象,毛润思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要随波逐流。要冷静思考自己是否适合香港的环境,能否独自作出种种选择和面对压力,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何。还有就是不要以为来香港高校什么都是好的,各个学校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如果以后想出国,最好仔细看一下该校的出国交流计划。

十三、“每每会被新鲜和好奇或包围或吸引”——香港中文大学郝亦非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4日(郝亦非/文)。来香港中大读书已数月,各方面好像都已适应了。问及原因,我想说:在这里上大学,每每会被接踵而至的新鲜和好奇或包围或吸引,不知不觉近一年时光就度过了。

比如在新生营你会收到“如何避免性骚扰”的资料;学长们会邀请你加入向过路人索要纸巾的比赛活动,借此培养你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子夜时分,香港同学居然会邀请你去玩游戏“捉迷藏”;诚然,有的专题活动也挺耐人寻味:2005年一批中大学生参加了Service Learning Plan,这个计划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其他国家的小学体验一番支教的乐趣……

刚来时,我更多想到的是要好好读书,上大学自然要读万卷书喽。然而两个学期下来,书读的并不多,但确切地说,我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中大,卷面上的考试比较少,但学生需要完成许多课程报告,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撰写各种论文或是方案设计。这个过程里,你必须经过选择题目、收集资料(包括实地调研)、处理信息、确定研究方法、提出提纲、修正方案,最后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

去年刚开学,我遇到的第一篇论文是“创造一些能把现有物品的性能提高的方法,并举一例”。要求把如何提高的过程,以及新物品的优点都写出来,并且搞成商业报告形式。过去在内地很少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所以对这种有点类似于发明创造的选题我着实胡思乱想了一通,考虑了不下20种方案。最终和另外3个同学敲定是对我们还算熟悉的钢琴下手。选题确定之后,怎么写又是个问题。为学习如何用英文写作3000字的论文,我们没有少跑图书馆。

其实从找选题、收集资料,到写论文,这其中也包含了自我学习和向同学学习的过程。而老师就是期望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中大读书,你必须首先学习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后来我发现,在香港上大学,不论什么课,PERSENTATION是常有的事,不同的只是内容罢了。有口头性质的,一般每人讲述3—10分钟,要求背诵,读商科的要更长一些。之后会有人提出疑问,你必须当场用英语作答。PERSENTATION对你的口语、应变能力都有不低的要求。

中大安排的课程种类很多,有主修、副修、ILC(英语)、领袖能力培训及一些求职方面的,这类课程都是全英文讲授。不管你过去英语有多好,刚来时都会很不适应。理由是我们曾经学习的英文多为社会科学,很少涉及自然科学,一上来就让你听用英文讲述微积分,哪个内地生听得不是一个头两个大。不过中大老师特好,任由你反复“折磨”,他们总是会耐心解答。

说到学习成绩,平时的表现占不小比例,比如出勤率,作业等,在课堂上发问也有助于你成绩的提高,问题越刁钻越尖锐越好。但是考试作弊不行,会被直接开除。

中大为培养全才而不是专才,开设了不少通识课程,分别为“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四类。学生须至少在每类中各选一项。具体来说就是200多门包括文、史、哲、理,外加艺术、宗教、科技、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生活层面的课程。无论你偏好什么,都可以找到喜欢的课程。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玩的有“现代科幻小说与电影”、“魔法、神化与超自然”等。

以往在北京,父母、老师无不教导我们读好书比什么都强,有道是“艺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然而中大却一再向学生强调,不应专攻一门学问而忽视了身边的其他,这不但会限制个人今后的发展空间,将来也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所以各种学习性质的活动在中大很普遍:去北京学普通话,去伦敦学英语,去台湾、西安、澳门等地N日游,语文学习、学长计划等不一而足,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平台。

在中大生活,食宿都很方便,只是口味偏淡,蔬菜也少,大家戏称“没”菜扣肉。不过宿舍里都备有厨房,冰箱、电磁炉、微波炉、冷热水机。兴趣所致,男女同学也会一起操刀煮饭烹饪一番。

每层学生宿舍都可以淋浴,洗澡完全不必外出。宿舍多为两人间,每人有写字台、书架、衣柜、床各一。楼下一层的洗衣房里,洗衣机、烘干机、甩干机、电熨斗一应俱全,外加宿舍内的空调,一律需刷卡使用。晾衣区分男女,但一栋宿舍楼里往往既住男生也住女生,据说香港某大学男女生宿舍甚至是门对门脸对脸,让我们好生羡慕。宿舍楼还有自习室、电脑室、活动室、会客室和琴房。每个宿舍设有舍监,能担任这个职位的大都是教授级,他们负责为同学解答各种问题,组织各类活动,也为学生争取一些利益;当然一旦你违反舍规,首先代表学校治理你的也会是他们。

香港物价指数偏高。理个发要80元,苹果2.5元1个,在学校的超市里我曾经发现300克一包的油菜居然标价11.8元。好在中大距深圳不远,同学们常常会去那边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

原中大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要学4种东西,一是学会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会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会怎样做人:learn to be。

想想一年来,在中大的日子似乎都离不开这4个内容。我暗暗思忖,无论当初迈进校门时18岁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只要在这4件事上下足工夫,有所收获,那么自己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无悔的。

十四、浙江学子在香港就学谈感悟——香港中文大学林有为

据《温州都市报》记者林一笑报道。林有为,去年从温州中学考入香港中大。从外表上看,这个白净斯文的年轻人与普通学子并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一讲话,能让人感觉到他说话的口吻、表达方式已被港化了,从容地交谈,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他说,以前他是非常腼腆、害羞的。这次回温州,连他父母都感觉到儿子整个人都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林有为的赴香港求学之路似乎十分平坦。2003年起,教育部允许港校在内地自主招生,香港渐渐向内地敞开大门。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的大学,比如香港中大、香港城大等,按照内地重点高校招生的程序和办法招收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所以2005年他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发现当时的香港中大与香港城大与内地很多高校一起可供考生选择。

林有为告诉记者,为拓展在内地的知名度,一些具有内地招生资格的香港高校甚至来温州中学举行招生说明会,以动员和吸引优秀中学生前往港校深造,甚至抛出诱人的高额奖学金来鼓励大家报名。考虑到那边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所以他就选择了香港中大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林有为坦言,就在自己去年填报香港中大的志愿时,他当小学校长的父亲还曾激烈地反对过,“父亲还是信任内地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认为去香港读大学费用这么高,会不会纯粹是为了赚内地学生的钱。”不过他的选择得到了母亲支持,最后去了香港。

“当时我的很多同班同学都更看好内地知名学府,以他们的分数都可以上香港高校的,现在他们遇到我时都说,早知道香港高校如今在内地声望这样高,或许当初的选择就会考虑港校。”

如今,香港与内地来往日益密切,港校的宣传攻势也不断扩大,港校在内地的声望才水涨船高。

许多人认为,考生和家长看中港校的往往是其提供的高达几十万元港币的奖学金。因为这笔钱可以完全解决大学4年的所有开支。“其实真正能获取奖学金的凤毛麟角,主要还是香港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林有为说,奖学金只针对极少数特优生,即使像他这样高出一本分数线六七十分的学生,就算考上了,还是要承担较为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

林有为在香港一学年的开销在11万元左右,其中学费要8万元,住宿费1万元,再加上两万元的生活费。香港高昂的物价和生活成本较之内地要贵得多,所以,去香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在没有奖学金的资助下,其家庭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否则4年下来,40多万的费用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我们温州才卖5元钱的盒饭,那边要20元左右。”也正因这道槛,拦住了多数学生的赴港就学梦。

林有为认为英语在香港非常重要。基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香港一直是一个中西文化汇聚的焦点。在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及商业化的环境里,香港的大学师资及校园文化与国际紧密接轨,教研人员来自全球各地多个国家,而且基本上以英语授课。假如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就无法听懂课程。

林有为感觉香港高校与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等完全不同。“我们学校是非常重视实用教育的。”这样让很多香港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能马上胜任工作,而重理论的学生出来还需要漫长的熟悉期。

香港是一个发达的商业化城市,优点是商品物质丰富,缺点是文化氛围淡薄。香港高校擅长于实用教育,短于基础研究。

十五、“香港给了我很多机会”——香港中文大学黄仁斌

据《新快报》2006年7月6日报道(记者王翔)。在香港读书能给内地学生带来什么?华师附中毕业、现就读香港中大讯息工程系三年级的黄仁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高校给了他很多机会。

黄仁斌中学时代都在华师附中度过,高三毕业后保送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学习1年后,出于对香港高校较强的商科教学力量的向往,黄仁斌转入了香港中大。

亲身体验过两地高校的教育情况,黄仁斌说,香港高校的优势在于,研究经费充足,只要他想好了项目,学校就会支持他去做研究,从来不会因为资金问题遭到拒绝。学校不但提供很昂贵的实验素材,还为他配备专业工程师辅助。

黄仁斌还觉得香港高校的体制很灵活。在国内,本科生可能没有资格做研究发表论文,但在香港高校一个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做硕士研究生做的事情,可以跟教授做研究。另外,香港的教授也经常参加国际知名的学术会议,给学生带回前沿信息。

在香港3年,黄仁斌的经历非常丰富:他不但到台湾高校进行交流,就“全球化浪潮下的青年文化”进行了10个月研究,并在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其后又赴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大半年交流学习,进入最好的实验室,跟著名教授做实验……黄仁斌说,这些交流及研究机会,都是在国内求学无法比拟的。

黄仁斌觉得,香港高校文化强调的是“传人”教育,大学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不是学习、成长的全部。在香港求学3年后,黄仁斌的人生规划也有所改变。他原来打算在国内读本科、硕士,再到国外名校读博士,而现在,他打算硕士阶段就到美国求学,或者进入香港大公司实习,向商界发展。

十六、“充分的自主权利”——香港中文大学张华

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4月20日报道(安坤/文)。张华毕业于福建永安一中,现在香港中大商科基础班(奖学金)一年级学习。

在中大学习,我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学校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学校提供的课程涉及面很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中大的教学设备一流,教学资源丰富,上课的方式更是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而这正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同时,学校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极高,大部分课程是全英文教学。一两个月过去之后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已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同学,英语的应用极为重要,我真庆幸自己能在一个国际化程度如此高的环境里学习,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为将来适应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优雅的学习环境。比起那些坐落繁华街区的学校,中大洗净了喧嚣与嘈杂,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保持了校园应有的那份朴素与宁静。

十七、颜烨的毕业打算:谋求一份理想职业相对容易——香港中文大学颜烨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鹭、苏智峰、林艳腾)。在经历了4年的港校学习生涯之后,今年7月,与许多同龄人一样,香港中大系统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2006届学生颜烨(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面临着又一个新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

2002年高考后,小颜在香港的三个姑姑都动员他到香港读大学。那时香港招内地学生的信息比较少,小颜在姑姑的帮助下了解到香港中大计划到福建招生,他立即填报志愿,并不需经过面试就顺利成为当年福建唯一一名就读香港中大的学生。

小颜介绍,内地学生到香港后,学校允许自愿申请和内地学生、港籍学生或外国学生做舍友。他每一学年都主动申请同香港人住同一宿舍,结识了一些港籍学生,并成为好朋友,从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了解香港文化,为自己毕业后在香港求职做准备。

在香港读大学,学生有很多机会作为交换生到国外高校学习,如香港中大每年都有2400多个各种不同时间长度的国际交流名额提供给本科生。小颜也没错过这种机会,大二暑期就作为交换生到英国西门子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交流学生所修课程都可计入学分,而且可为毕业后求职增添资本。”

大三,小颜就有计划地准备自己的毕业就业问题,像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到处找机会,“有面试的机会就不能错过”。据了解,在香港谋职,进入一家企业之前都要经过面试、笔试、领导约见这三关。小颜介绍说,面试时一般是主考官和学生分别用英语和普通话进行交流,个别企业还要求用广东话交流,面试内容都为一些时事;笔试的试题专业知识约占80%,主要考查综合知识;被领导约见这一关非常重要,能直接决定录取与否。

在就业指导方面,香港的大学经常会组织学姐、学兄回到学校现身说法,还邀请知名企业管理者开讲座,介绍求职经验等。小颜称,内地学生如果在香港一时间找不到工作,这些港校生也很容易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找到工作。实际上,很多内地学生就业最大意向是到香港公司上班,然后再由公司选派到内地办事处工作,因为这样每个月可以达到1.2万—1.5万元薪水,领高工资,又可避开香港高消费,生活压力不会太大。

十八、读书实习都讲能力:小颖在港念大学的日子——香港大学小颖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鹭、苏智峰、林艳腾)。时光倒退至2003年,小颖成为自费迈入港大校门的第一批泉州学子。这个主攻会计与财务专业的女孩回想起初进港大的情景,觉得既充满憧憬又害怕。“进入港大后,可明显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冲撞,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小颖印象最深的是港大的英式迎新。每个外地来的学生都配备专门向导,加上英文夏令营,新生野营,大约两三个月后,小颖已可以轻松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与大陆高校不同,港大没有固定班级,选修同样的课程就是同学,自主选择喜欢的老师、选择上课时间。虽然有宽松的学习环境,但严格的学分制还是让小颖不得不抓紧学习。“我们每个学期至少要修满60分。处于香港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周边许多朋友都很用功,不自我加压是不行的。”

刚入学,港大就给每位新生发了一个学校邮箱账号,通过这个账号可获得学校发布的各种信息。小颖的学业规划便从学校邮箱账号开始。每天她的邮箱里总能收到几十封邮件,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包括让人应接不暇的讲座、参加实习的机遇和学习各种不同课程的机会。面对如此多选择,刚开始晕头转向在所难免,可是学会给自己做规划,从众多的选择中挑选对自己成长有用的信息,成了小颖必上的第一课。因为机会往往就蕴藏在繁杂的信息中,没有发现的能力,只能在机会失去后才黯然神伤。比如说,每年部分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交流,校方会提早把这个消息通过邮件发给每位同学,有计划的同学只要及早报名就可能达成愿望。如果希望到一家心仪的大企业实习,也要尽早报名。

香港电视剧里描述的职业女性的形象从小就给小颖留下美好的憧憬。因此高三那年,香港高校的招生消息成了她学习之外重点关注的事情。如今小颖已在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实习。

对于那些对香港高校充满期待、并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学生们,小颖建议他们要强化英语学习,并保持良好心态。语言能力是第一关,学校的大部分课程是英文教学,要在香港高校立足必须学好英语。同时,她告诫学子们要在赴港热潮中保持理性,“到香港高校就学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去香港只是第一步,之后,学子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如学业规划、环境适应、事业前景规划等挑战。

十九、“我越来越喜欢它”——香港浸会大学周沫

据《钱江晚报》2006年2月16日(周沫/文)。到达香港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今后的日子会变得很不一样,不仅是因为街上左行的车道,超市里3块港币一个的橘子,也因为看上去古怪杂乱的课表,和学校餐厅里没加油盐的青菜。

由于去迟了一个星期,我在浸会大学上的第一堂课便是一次托福测验,这让我顿时感受到了压力。而之后,更多的事情接踵而至——我跑了近10次书店进行问询预约后,才买齐了所有课本,在香港,私自影印书籍是违法行为,这也让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听了很多堂课;我们一星期有20多堂课,而几乎每堂课的课室都不一样,为找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教室,我和同学们一开始总是匆匆忙忙穿梭于地形复杂的教学楼内,着实花了一番工夫。

我们第一学期学习的预科课程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了解香港社会为主要目的,因此我们有English Skills、TOEFL和广州话课,而数学与计算机课也是用英文教学。同时我们也有“认识香港”和“人文素质”两门特殊的课程,前者帮助我们系统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后者则提供我们与各界名人面对面访谈的机会,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素质。

社会调查是人文素质课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香港社会进行采访与调查,采访对象包括警察、老人、低收入群体、边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甚至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等;而进行政治课题调查的我,则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得到了进入香港立法会与立法会议员直接对话的机会。一位香港学长曾对我说:“这样宝贵的机会是我们香港本地人都很难得到的,你们真是幸运。”可见学校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内地学生煞费了一番苦心。

在香港上学,虽然课时比内地大学少,但各种测验、考试可一样不缺,像托福课,老师隔三岔五就会拿一些题目来测验,但没有监考,成绩也是自己登记,完全靠同学诚实。临近期末考试,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电子邮件,通知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编号,十分方便。

除了学习方面的差别,在港大学生的生活相对内地大学生也丰富一些。学校里的学生舍堂被称作hall,在浸会大学一共有4个hall,各有各的文化与特色。平时,每个hall甚至每个楼层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感情,这其中既有高桌晚宴、BBQ,也有跑楼梯大赛、登山观日出等。当然,要参加活动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几乎所有活动都是收费的。学校也会组织预科同学进行观看演出等活动。而在平时,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拉阔”(“LIVE”的粤语音译)办公室购买到许多演出票,价格都很实惠。

学校餐厅大概是我们内地学生抱怨最多的地方,因为吃惯了家里营养美味的饭菜的我们,一开始实在不喜欢吃学校餐厅30来块港币一顿、口味不好、荤素搭配又失衡的伙食。但后来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而且身处九龙塘的我们,很快发现旁边有九龙城这样一个大食铺,嘴馋时也会光顾那里的各国餐馆。

除了吃吃玩玩,在香港生活带给我的更是一种对能力的锻炼。记得刚到香港时,要办身份证、银行卡、八达通,还要到指定医院拍胸片,这些让人生地不熟的我吓了一跳。可没过几天,我发现自己竟顺利地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了,而那几天的东奔西跑的确帮我踏出了融入香港社会的第一步。到寒假时,我不仅可以自己一个人走访香港的大街小巷,去赤柱登山看海,还能和朋友一起乘船去长州岛吃海鲜。

与许多同学不一样,当我得知自己要去香港读大学时,心里并不兴奋,因为香港对我来说意味着狭小、喧闹和浮躁。但当3个月后回到内地,我竟有些怀念起来,怀念舒适的气候、湛蓝的天空,怀念干净的马路、顺畅发达的交通,更怀念守秩序的公民和自由开放的空间。我知道,我已经在适应它、接受它,并将理解它、喜欢它。

二十、“一年来的收获超过想象”——香港理工大学黄子聪

据《课堂内外》杂志2006年第8期(纪言/文)。家在广州的黄子聪去年进入了香港理大学习,刚刚放暑假回到广州的他告诉记者,这一年在香港的学习收获是“超过了原先的想象”。

小黄去年高考成绩超过了省重点线,在内地不足以上到名牌大学,却获得了香港理大的面试机会,并最终从一两千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香港学术自由,和外界交流很多,而且资源丰富。”小黄说,在学校图书馆几乎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即使学校没有,也立刻可从别的学校借来。内地学生第一年上的是基础课程,平均每天只有2—3小时的课,余下时间完全看自己怎样支配。学校基本没有期末考试,却有连续性的考察,包括课堂表现、小作业、小测验、导修报告等,如果这些考察不能通过就会被留级,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严格要求自己。

令小黄最津津乐道的是香港高校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交换生,大部分来自欧洲,学校每年也有很多交换生名额出国学习,可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由于香港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平时可接触到很多国际化的知识。小黄学的是室内和环境设计专业,但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看画展,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修养。“香港高校学费是贵了一点,但物有所值。”小黄说。

二十一、网文甲:在香港上大学的感受——香港理工大学某内地学生

你们好,我是去年北京海淀区理科考生,人大附中的,现在在香港上学。(本帖子见http://blog.sina.com.cn/u/1223337284等地)

看到有这么多人在讨论香港的学校,我想也许我的信息和想法可以帮助一些人。我认为,去香港读书决不要盲目跟随热流,而是应该想清楚你到底未来想作什么,在什么一个环境中工作。例如,你是学商还是学工,是想留学还是就在大陆发展;你是否很担心你在内地的就业前景,你的经济状况是否可以支持在香港读书?这些都是决定性因素。而正因为每个人对未来规划不同、所学专业不同,所以你所选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专业的排名。至于学校综合名声固然也很重要,但决不比专业重要。

我是学商科的,以后想去西方留学,所以去香港上学的目的就很明显:接受与西方接轨的商科教育(至少出去留学时,香港学校的商科类课程学分是被承认的)。我去年高考理科580多分,也被北京的第一志愿录取了。但经过反复权衡,我还是去了香港理大的会计专业就读。理大的会计是全港最好的(虽然理大商学院不如科大,但它的会计系里很多staff与香港会计师工会有很密切的联系),这十分有助于我毕业后在香港的发展或者去西方留学。

另外,我不太同意很多人将香港的大学分为所谓一流、二流大学,这样做我认为是比较唐突且缺少根据的。如果真的要分,那么也要注意在不同专业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排名来分。我觉得今年香港学校如此火暴,一定有它的原因(实际上去年已经十分火了)。那么多高分学生报名,一定有他们自己每人不同的想法和目标,将香港学校一棒打死或盲目追捧我认为都是不够客观的。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讨论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的好坏,那么只能看你个人想要的是什么、经济能力的高低,这些都绝不是一句“值”或“不值”能说的清的。

还有一点我需要再次强调的就是,盲目将香港学校分为几个等级是不科学的,专业排名的重要性要比在大陆重要的多。这些排名大家都可以参考。这些都是香港官方教育网站公布的,具有一定权威性。

至于讨论建筑专业是同济还是香港理大好,我认为,理大的“建筑工程及管理”,“房地产”和“测量”都很好,关键看学妹学弟是想学纯建筑还是跟管理相关。如果是后者,理大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在香港这样房屋紧俏的地方,而且即使在大陆也很好发展;如果是前者,那么港大、清华是首选,至于同济,不太了解,但听说也很好。

最后,祝福我的学弟学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梦想。

二十二、网文乙:在香港上大学是一种幸运——香港某大学内地学生

据“新浪考试”2006年9月20日帖子。转眼间来港已3个星期。3个星期前妈妈送我来到香港,那时那刻依然浮现眼前。妈妈走的那天我送她到深圳,到达酒店门口已是9点,我不愿在深圳多留,于是立刻乘来时的出租车回罗湖关口。妈妈很想和我一起吃晚饭,毕竟要分别了,可是我竟然急着回港,现在想来有些后悔。

在msn上妈妈总想在视频上一直看着我。我知道,看着我笑,看着我吃东西,听我说话,爸爸妈妈会感到很幸福。可是他们又怕打扰我学习,每天只和我聊几句。他们工作很忙,有时晚上不回家,看到msn上他们不在,我总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那天在msn上和爷爷视频了,爷爷还是那个样子,87岁了,意识却非常清醒。看到爷爷精神挺好,我就放心了。爷爷对我非常好,我想我出来那么远,爷爷会担心与思念吧。爷爷,我只祝福你身体健康,每天开心。

听着伤感情歌,写到这里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每天都很忙,就这个时候会思念起亲人,然后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不说这些了,人不是冷血动物,谁能没有感情,没有思念?值得庆幸的是,来香港是正确的选择。

也许来这里,意味着语言不通、意味着文化相异、意味着没有依靠,但这也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开始。

从入学注册、银行开户,到办理身份证、八达通,似乎自己完成了许多事。再也没有爸爸妈妈陪着。在这里第一次有了一个成年人的感觉。当别人称呼你为“先生”时,当你的意见能得到尊重时,当没有人再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时,你会不会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是的,我们不再是孩子,不需要什么班会课跟我们进行道德教育。这里没有这种教育,但是我们却都受到了潜移默化。人多的地方不会拥挤———因为大家都在排队,带着钱包可以很放心地做想做的事——因为不用担心被偷掉。这是一个人人信任的环境。当大家都在排队,你会好意思插队吗?当地上一尘不染,你好意思乱扔垃圾吗?当别人信任你,你好意思怀疑别人抑或欺骗别人吗?不会的。相比这些,再多的道德说教、再多的口号都显得苍白无力,我觉得道德素质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想内地的教育在这上面是需要深思的。

说说上课吧。这边的课有三种:lecture,tutorial与lab。lecture是讲座,也就是大课,一门课每个星期有一节,是讲学科知识的。而tutorial是小课,大概一二十个人一个教室,在tutorial上可能会做一些讨论或者做一些游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问老师问题。Lab当然是实验课啦。

值得一提的是,这边的语言课程全都是tutorial,像我们的英语课,一个教室才16个人,我们不断讨论,练习口语,老师会纠正我们的发音。整堂课像聊天似的,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上了课才发现,自己连最简单的问候寒暄都是不地道的,可见国内英语口语教学多么落后。当我听同学说他们大学的英语教育还是和高中差不多时,我是如此惊叹,不又是枯燥的背单词、做选择题吗?我大概能想像过了英语六级的人英语是什么样子(如果他不自己特意训练的话)。

是的,我们也背单词,但绝不是为了默写,而是为了学习的需要。在这种全英文教学的环境下,我们不断记着单词,就算是生僻的单词我们也是在不断应用着。没有用的单词是不会特意去记的。而且这是别的学科的任务。对于英语课来说,没有人会让你去记单词。记住一堆永远不用的单词,结果只是——浪费时间与遗忘。

说一下我们这个学期英语需要完成的作业吧,一篇my hometown;2个人合作,做一个survey,把结果做一个presantation;4个人合作,去拍一段你认为香港最美丽的风景,也要做presantation。我想这才是语言的运用。内地英语那么多考试,什么都要考英语,能取得高分的很多,可是英语真正很强、能熟练运用的又有多少呢?我高中时英语就不错,可是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很菜。

在这方面,我想内地的体制需要好好改革一下。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学英语,最终却取得不了好的效果呢?如果不变革,那么只是浪费广大学生与考证者的时间与金钱。

没有体验过,说什么都是假的。有人没有来过香港,却总说香港高校怎么怎么差,我想不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但是什么都无所谓,大学只是提供你一个发展的平台,关键是靠自己。但是,如果它具有好的设备、好的老师,对于你的成功无疑是很大的帮助。我的课表不满,平均一天可能只有3—4小时课,但是我总感觉好累。谁说这边没有竞争的环境呢?当你看着老师E—mail给你的reading材料,看不大懂时,你难道没有一种危机感?大量的时间,你难道不要用来看书?

当然,这边的活动很多,如果你想参加的话。但是我只参加了两个社团。我发现我已够忙了,足够从上午忙到深夜。在这里学习,感觉真的压力很大,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内地很多大学规定或“建议”大一新生不准带电脑去学校,这让我感到很不可理解。我在想,内地大学又多了多少晚上翻墙外出打机的学生。在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电脑无疑是必备品。很多人反驳说,学校有机房啊。可是谁都知道,学校机房的机器有多滥(就算是在香港,计算机经常更换新的,我还是忍受不了那点速度),用机房的机器又是多不方便。在香港上大学,没有电脑你将寸步难行。通知在网上,课程资料在网上,学校里网络是免费的基本服务。我就不明白,难道内地大学的学生自控力都很差,来香港的学生自控能力都很好?我很怀疑国内大学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我们早已过了那个封闭落后的时代,一个成年人也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不是在内地大学的学生都还只是个孩子呢?我想教育要从尊重开始做起。

写了好多,似乎有点杂乱无章了,但确实是我想说的话。来香港读书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在我有了这个想法后好多时候,才对爸妈讲。那时还没有关于港校和内地高校的争论。但是爸爸妈妈坚定地支持了我。就此,我感谢爸爸妈妈,我也要说,来香港读书是一种幸运。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会努力的! vLQ5IOihoamr9m5ltgyGXKdE/dugFE4mM1+ToUpp2I2Y+LTzL4TXrzt36eoIgx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