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全真资讯:香港及其8所主要院校介绍1

一、香港介绍

香港概况

香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个地方!多么让人心动的一个名字!

香港,全世界人们瞩目的焦点,是全天下人们感受生活的地方!

香港屹立于世界东方,是国际上一个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人们美其名曰“动感之都”、“东方之珠”、“购物天堂”。

香港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充满奇迹和神话的城市,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城市。世界级的建筑、快节奏的生活、时尚摩登的娱乐享受,无不凸现出这座城市的惊艳魅力。

香港是一个生活的天堂,集各式各样的欢乐于一地。在香港,你既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可以获得商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享受;既可以浸淫在摩登社会的物质享乐中,又可以重温旧时代的朴真生活方式。

香港也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城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繁华的都市,从殖民地到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一国两制”的地方,它经历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显得更成熟、更包容了。

香港是一座拥有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城市。在香港读书,你可以接触到与内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知识范畴,有助于开阔眼界。

香港(Hong Kong)得名于附近蜿蜒流淌的香江,简称“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之滨的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北隔深圳河、罗湖桥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市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东、南临茫茫中国南海。其纬度与夏威夷和墨西哥几乎在同一线上。

香港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香港是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山岭众多,平地很少,大部分沿海平地都是近百年人们填海造陆的结果。其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

香港总人口710多万人,其中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人士占3%。主要语言是广东话(粤语)、英语,1997年回归后普通话不断普及。香港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法律、海关。主要货币是港币;也可使用人民币、美圆。主要宗教有佛教、回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时区同北京时间。区花为紫荆花。

香港的原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180多年前这里还是清朝广东行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隶属新安县。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始对其实行殖民统治。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189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因此,香港既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且香港位处广东沿岸,地方色彩也相当浓厚。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直辖于中国人民政府。中国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和特区防务。香港特区政府拥有全国人大授予的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另外香港还拥有独立货币制度、独立关税区及自由贸易体制的地位。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拥有大好的发展契机和健康宽松的交易环境;作为闻名遐迩的国际贸易港,香港每日都更替着最新的信息,接受最新的国际时尚。

香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集经济、金融、贸易、通讯、购物、科技、交通、生活、娱乐、游玩、观赏于一体的繁华都市,各方面均处于世界发展水平的前沿,风光美丽,繁忙热闹。

香港服务业发达,是世界主要贸易、金融、航运中心之一和自由港。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地区;2000年有形贸易总额达32307亿元。它是世界第十大银行中心及四大黄金市场之一、第七大外汇市场,世界第十、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在2005年《香港及上海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报告中,香港在所有的32项竞争力指标中,31项领先于上海,唯有在“宏观经济结构”一项中双方得分大体相等。

香港的工业以制造业即加工业为主,主要包括金属制品、食品加工、棉纺毛纺、漂染制衣、纸品印刷、电子电器、玩具制造、钟表制造、拆船修船、家具制造等行业。

香港地少人多,公共交通网络完善,车辆24小时川流不息。其地下铁路、海底隧道几乎都是世界最繁忙的交通网络之一。

香港的繁华地段、商业中心及行政官署基本上是在香港岛北部的中区和九龙半岛南部一带。香港是购物天堂,购物场所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和九龙,以及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上环。香港的每一条购物街几乎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如服饰街、影音器材街、金店街、古玩街等。香港虽地狭人稠,却能在购物方面为旅客提供最大的满足感,不论价钱、种类或服务都名列世界之最。

香港也是一个集世界美食于一地的著名“美食之都”。游客在香港可品尝到全世界各地最可口的美味佳肴。

香港尤为著名的是其电影业,对整个世界电影都产生了广泛影响。香港的电影、夜总会、酒廊酒吧、戏曲、赛马等构成了当地娱乐生活的丰富大餐,夜间乐园——尖沙嘴、弥敦道两旁的酒吧和酒廊,以及港岛专门建有的“香港赛马博物馆”,都是值得走访的好去处。

美丽的香港是一座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的现代化大都市。香港是最受旅客欢迎的亚洲城市。这里有诱人的海滨浴场,有耸立于海岸低地的高楼大厦,还有众多历史遗留下来和新近开辟的风景名胜游览地。

香港现代气息浓郁,自然环境优美:太平山顶、浅水湾、九龙塘的豪宅建筑群,九龙塘的黄大仙庙,维多利亚港及其周围中环、金钟、湾仔等地极富代表性的高楼大厦群,浅水湾、铜锣湾、青马大桥、尖沙咀、旺角、油麻地、九龙湾等闹市区是其突出代表。

香港的夜景世界闻名,被誉为全球三大夜景之一。入夜之后,万家灯火,霓虹处处。无论你从太平山下望全境,抑或从尖沙咀远眺香港岛,其夜景都十分迷人。

来到香港,人们不能不去诸如宝莲寺、海洋公园、西贡、香港仔等几乎可以代表香港总体形象的地方。近两年,一座新的迪斯尼乐园坐落于香港,这为人们在香港游玩提供了更多乐趣。

香港有世界最古老的缆车——登山缆车,世界最古老的有轨电车——香港岛电车,亚洲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世界最长的行人电梯——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梯,世界最大的露天铜像——天坛大佛等。主要景点另有宋城、大屿山、国际湿地公园等。

一个内地学生眼中的香港社会和教育

据《高中》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王恬/文)。作为过来人,我深深理解考生们对大学的向往和对前途的迷茫。同时,在香港两年的学习生活,也让我对它的社会和教育有所了解。虽然香港高校的优势为大多数考生、家长所认同,但是否所有考生都能适应这个环境呢?能否从中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呢?在此,我愿意客观地介绍我眼中的香港。

1./香港社会

简单地概括,香港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可以把香港形容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香港是全球最稳定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它的经济繁荣、城市国际化,但社会贫富悬殊。

由于过去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自身的文化根基浅薄,缺乏核心价值观。殖民心态让许多香港人产生对日本、欧美的盲目崇拜,如崇尚国外名牌等,但对祖国的了解却很少。不过香港继承了英国留下来的法治制度和优秀的管理系统,适用于各个领域行业。此外香港的民主和自由度相对较高,社会上能容纳各种机不同的声音,接受各种文化思想理念的冲击。

香港人多数不是独生子女,一般拥有几个兄弟姐妹。许多年轻人都很独立,边读书边打工的人占大多数。但由于香港社会商业化趋势明显,年轻人的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的观念较突出,表现为急功近利、近视。

粤语和英语是香港的两种主要语言,大学的课程多数用英文授课,但平时还是说粤语的多一点。

2./香港教育

香港的教育是有特色的,它的国际化教学能让同学们大大受益。在此我列举了几点我最为欣赏的教学特点。

(1)专业化。学校授课采用全英教学、全电脑教学。不同专业的课程有专门的论坛和辅导。如我所读的电影电视系,每年都举办电影高层论坛、大中华电影节等活动,邀请业界高层人士如吴宇森、徐小明及两岸三地的精英学生参与。每学年的课程安排和课程介绍都清楚地记录在课程表上。每天学校的所有信息都E—mail给学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学校专门提供多媒体教室资源和专门的单对单辅导老师。此外,学校还开设课程教同学们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2)全人教学。学校每学年会举办许多大型课程,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教学。课程范围很广,有经济、哲学、宗教、音乐、戏剧表演和导演拍摄等,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授课,如余秋雨、梁羽生等。并设有心理咨询、性格训练、学习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学校人文素质组每月还提供香港文化中心电影、话剧、舞蹈、音乐会等70%的赞助。而学生宿舍常以伟人命名,并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培养团队精神。如我所住的蔡元培堂,就有参观蔡元培墓、表演话剧、举行不定期的糖水会和聚餐等活动。

(3)社会与教育的互动。首先,社会人士参与教学。如香港《太阳报》主编指导我们的新闻课;在我们对香港妓女、露宿街头人士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时(课程要求),各个区的社工帮助我们深入调查对象的生活;香港各党派官员到大学演讲,发表言论;演艺界名人如周润发、梁咏琪和吴小莉等人到校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邀请担任社会重要职务的本校校友参加每年一度的师友计划(如陈果导演),和同学一起读书讨论,针砭时弊。其次,香港教育的目的性非常强,与商业市场结合得很紧密,多数专业在第二年就开始实习,上课时也常常会邀请在职成功人士前来讲课。

(4)透明化,民主、自由的意识。学校专门开设有课程介绍香港、内地,让我们了解“六四”,了解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图书馆藏书丰富,能容纳各种声音和思想。学校的民主墙供学生自由发表任何言论。学习和功课常常通过群组讨论来得出结论,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民主观念。

(5)创造性和启发性。老师鼓励学生有新的Idea,上课时有些老师用提问代替解答,指导同学们用批判式的方法思考。如在调查香港社会时,老师就给我们设定了很多有意思的题目,如采访妓女、香港少数南亚裔、街头卖艺者的生活,了解香港的牛棚艺术,探讨香港色情行业的转型,研究新移民在香港的生活,参与香港的立法会等。同时,老师也会采取一些游戏代替讨论,激发同学的思考。

(6)机会和资源。为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及迈向国际化,学校里每年都有交换生计划、暑期学生交流计划和海外实习的活动。比如我在读完基础年后,通过面试到美国的North Carolina(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了3个月酒店管理学习,成为第一个在海外实习的内地学生;而我的好朋友就申请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进行长达1年的交流计划。当然,这些资源需要学生细心留意并努力争取。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的。

二、香港8所主要院校介绍

香港院校概况

香港目前主要有8所院校(大学university),即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此外还有许多学院(college),如香港树仁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公开大学、观塘工学院等。

在香港,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老牌的香港大学是英式教育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则饱受中国文化的浸泡,而后起之秀香港科技大学是典型的美式教育。可是,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中文大学教授卢乃桂认为,应该说它们现在都是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是混合的、港式的教育模式。

各大学现任校长: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其中,香港科大校长朱经武于2003年、2004年、2006年均获选香港“最佳校长”荣誉称号;港大校长徐立之则获选香港2005年度“最佳校长”荣誉称号。

各大学网址:香港大学:http://www.hku.hk

香港科技大学:http://www.ust.hk

香港中文大学:http://www.cuhk.hk

香港理工大学:http://www.poly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http://www.hkbu.edu.hk

香港岭南大学:http://www.ln.edu.hk

香港城市大学:http://www.cityu.edu.hk

香港教育学院:http://www.ied.edu.hk

各大学的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录取方式、各种费用等,在本书第三章中均有介绍。

各大学总体实力排名:香港实力最强的3所大学,即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其次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5年9月14日统计数据,大中华区大学总排名情况是(学校后面括号中的数字是该校在全世界的排名):1、国立台湾大学(183);2、清华大学(187);3、香港大学(222);4、香港科技大学(230);5、香港中文大学(241);6、北京大学(244);7、浙江大学(300);8、中国科技大学(317);9、南京大学(328);10、香港城市大学(333);11、上海交通大学(33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大后,该校的名次还要前进若干位);12、香港理工大学(340);13、复旦大学(349);14、国立清华大学(台湾)(351);15、国立成功大学(台湾)(393);16、吉林大学(466);17、国立交通大学(台湾)(468);18、国立阳明大学(台湾)(471)。其中,香港大学前五强是港大、香港科大、香港中大、香港城大和香港理大。

据新华网香港2006年7月27日电(记者唐昀)及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专业教育网和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中心合作(综合大学的收生成绩及研究等数据,加上一般市民的意见),于当日公布第8届香港最佳大学排名榜,香港大学再次获选本地最佳大学。排名榜上位居2至8位的大学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香港岭南大学。其中除排名第5、6位的城大及浸大位置与去年对调外,其余结果均与去年一样。评选分析说,港大、港中大、港科大连续多年保持前三甲地位,这一局面难以动摇。这与三所院校坚持入学成绩标准、重视研究成果和增强设施等有着重要关系。专业教育网总编辑时美珍则表示,这反映了大学的表现及地位均需长时间努力去建立。

据中新网2006年8月15日电,美国《新闻周刊》日前就大学国际化的标准(该标准的调查范围包括院校拥有多少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派出学生往外国交流的人次、开设多少个有关国际新挑战的科目及举办多少个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等),列出全球首100所大学的排名,中国香港有3所大学入围,包括在第60位的香港科技大学及第69位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列第96位。在这里,香港大学前三甲是香港科大、港大和香港中大。

此外,香港大学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最佳200所大学中排名第39位;曾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第三最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最佳200所大学中排名第42位;且依山临海的香港科大还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大学之一。

香港8所主要院校

1/香港大学

港大建立于1911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最悠久、教学科研总体实力最高的高等学府。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大学。今天的港大,是一所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综合大学。

港大与中文大学是香港仅有的2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现设10个学院,包括建筑、文学、经济及工商管理、牙医、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等,共设40多个本科生课程和40多个研究生专业。另有数十个研究中心,是环球知名的卓越学术中心。

港大拥有全香港最优良的基础设施,最大的图书馆藏。精算学、土木工程学和医学是港大最热门的三大专业,其中医科是港大永恒的强项,国父孙中山就毕业于其前身(香港西医书院)。此外,港大的社会科学系培育了大量政府高官人材。它的法律、电子工程等专业也比较有名。另,港大正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中医学硕士。

港大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它的师生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非本地生人数在全港各院校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另外,港大与世界逾90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与全球3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该校很多同学都有机会到海外学习。他们每年选派20%的学生到内地或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大学交流。

由于港大所有课程全部使用英文教学,所以对英语的使用能力要求较高。该校黄依倩老师说:“除中文系外,我们学校从教材到课堂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很多教授是外国人,不会讲汉语。”而且学校教学注重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内地学生被录取后先在内地著名高校学习1年预备课程(或叫基础学习),内容以英文为主,为日后在港大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待正式到港大后,学校通过开设包括英文精读班、广东话精读班、香港文化简介班、挚友计划、文化适应调整课程等,来帮助学生更快适应港大的学习生活。

2007年港大招生将取消英语笔试,而以英语高考笔试成绩作参考,更加重对面试的要求。

内地负责港大委培的8所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

港大的内地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继续留港修读研究生课程或到各大企业工作,同时亦可选择赴海外著名大学修读高级学位课程,或回内地发展。

港大校长徐立之说:“我觉得(考生)如果是他的个性,不喜欢跟人家交流,到大学去念书只是一个考试的地方,拿文凭的地方,那港大可能就不是适合他来的地方。来港大应该跟港大的学习模式、我们这里的文化、我们这里的风气打成一片,他才能得到我们给他的最大的训练。”(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2006年9月7日)

港大基因研究中心宋又强博士说:“如果对医学感兴趣,内地学生可以选择到港大,这里的医学研究环境优越,仪器设备也非常先进。”(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2006年9月7日)

港大教务长韦永庚说,我们有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香港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一个金融经济中心。第二,港大的教学方法和内地不同;港大实行“全人教育”,课时教育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在此之外学生还要参加社会服务、领袖训练、宿舍活动等各种活动。第三,港大是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港大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化大学,现在有45%老师来自国外,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另外,在本科生专业里很少使用指定的教科书,学生使用的都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最新资料。(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4月20日,记者安坤)

2/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位于九龙半岛东侧风景秀丽宜人的清水湾畔。依山临海,在喧嚣的繁华闹市之隙,为莘莘学子提供着一方静雅而辽阔的学术空间。

香港科大还很年轻,它创立于1988年,1991年才正式开学。但其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建校仅15年便跻身为世界级研究型大学之一,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香港科大的迅速崛起,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了一段颇为独特的传奇。该校教授丁学良关于大学曾有一句名言:“人要来自五湖四海,派要出于三教九流。”

香港科大的办学模式模仿了美国公立大学。它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4所学院组成。理、工、商学院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人文社科学院主要开办研究生课程,同时亦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全面发展。

香港科大拥有包括会计学、分子神经科学、EMBA、MBA等多个居世界或亚太地区领先位置的学科和课程。自2000年起,该校商学院的MBA课程均高踞亚太《金融时报》排名榜首位。而商学院则被评为世界50佳,亚洲仅此一家入选。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管理学院合办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在2003年全球《金融时报》排名榜中位列第九。而美国则将其会计研究排为第一名,连哈佛和斯坦福都甘拜下风。曾轰动一时的世界最小的碳纳米管亦是出自其信息学院之手。内地学生被录取后将在该校学习4年,其中包括1年的培训,以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学科。所有课程以英文讲授。该校学生还有机会到全球100多所顶尖学府交流进修。

香港科大的教师100%拥有博士学位(75%是在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取得),85%曾于世界知名科研大学就读或任教,有很强的国际学术背景;拥有几十个有前沿设备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所等。由于该校毕业生与从事前沿研究的老师及研究生接触机会多,亦常参与其科研工作,且基础扎实、视野广阔、英语水准高,所以他们的出路很广,极受欧美和香港研究生院、香港或内地企业器重及欢迎。

霍英东基金会为倾力支持香港科大在内地的拓展并尽快取得全球学术领袖地位,于2005年7月慷慨捐赠8亿港元。此项捐款是香港科大创校以来最大的一笔私人赞助。

香港科大无疑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优越的环境、舒适的宿舍、完善的设施、丰富的活动,令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而成为人生难忘的一段经历。香港科大将最好的景致留给了学生宿舍,6座学生宿舍全部背山面海,不仅景色优美,住宿条件亦无与伦比。

香港科大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更为入住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拓展兴趣、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青山绿水是香港科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香港科大亦提供了一系列室内及户外设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及需要。香港科大提供多元化节目及活动,让学生增进知识及体验丰盛人生。艺术中心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及文化活动,并通过驻校艺术家计划,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样艺术和文化活动。他们还积极开展学生体育及康乐活动,并特别开办“活力生活”课程,令学生全面发展。导师计划及实习机会,则可指导学生自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就业做准备。在讲座、论坛、卓贤汇上,学生们可拓宽视野,提升各项技能,以助个人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及各类学生文化交流计划,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国际经验。

香港科大学生会是一个独立组织,在推动及统筹校内超过100个学生组织所举办的活动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另外,该校的内地本科同学自发成立“中国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本科生部”,为内地同学提供重要的资讯和必要的帮助。

香港科大还招收机械工程学、智能化建筑技术与管理理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1.5—2年用英语教学的30学分的课程学习,培养与国际人才需要接轨、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工程硕士。香港科大机械工程课程和传统意义的机械工程专业有所区别,除了包括机械制造外,还包括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环境科学、控制及机电一体化。

3/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大是香港仅有的2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该校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政府根据第一个“富尔敦报告书”的建议,将香港3所私立文理书院——新亚书院(1949年由一批著名学者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创立,成为当代中国,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学科的一个学术重镇)、崇基学院(1951年由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所创立,受到基督教文化很大的影响)及联合书院(1956年创立)合并组成。其第四所成员书院——逸夫书院则于1986年创立。这四所书院都有其各自的背景和历史。

直到今天,香港中大仍实行独特的书院制度。除资源分配、招生政策等由本部中央管理外,各书院行政独立,享有书院文化发展的自由。该校副校长郑振耀曾用非常简洁的话语总结其办学理念:“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

香港中大建校初期,三所成员书院因分散于港九及新界,无论教学或行政方面都感到诸多不便。此后他们得到了政府拨给与崇基学院相连的土地共110公顷作为校址。经过七、八年开垦兴建,大学本部、新亚及联合两成员书院的建筑物次第落成。如今该校依山面海,环境优美。在香港各大学中,中大的校园面积最大。

为配合此后的发展,1977年香港中大根据第二个“富尔敦报告书”而改行新制。成员书院的各学系合并成为大学的学系,负责全校“学科为本”的教学;而书院则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书院的另一项功能是推行通识教育和推动学生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新制的另一重要建议,则是加强高级教学人员参与大学的行政与管理工作。

自1963年以来,香港中大不断增长;除原有的文理学院外,更进一步发展研究院及专业教育。1977年成立的医学院及1991年开办的建筑学系、工程学院,都是该校发展的新里程碑。自2005至2006年度,该校设有文学、工商管理学、教育、工程学、医学、理学及社会科学7个学院共61个学系,提供全日制本科课程共54项,另兼读学士学位课程1项。而新成立的法律学院,已于2006年开办一项全日制本科课程。研究院的58个学部提供61项博士学位、148项硕士学位及28项学士后文凭课程。现有学生超过1.4万名。作为香港第一所录取内地学生的大专院校,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有近300名内地学生。

香港中大早在1965年已设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师生积极从事基本和应用学术研究,拓展知识领域。同时又于1968年成立出版部(1977年改组为出版社),出版富有学术价值的专门书刊,负起传播学者专家研究心得和成果的责任,务求对学术界有所贡献。2001至2002学年,该校在香港8所大专院校中获得研究资助局最多的甄选性拨款。全校每年经费超过30亿港元。

香港中大的商业最有名,是香港第一所开商科的大学。该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连续两年获《ASIAINC》杂志排名全亚洲第一。其商学院在亚洲颇有名望,是全英语教学环境,期中、期末考试以论文形式举行,有很多留学生和国际学术交流。其数学研究在港岛高校间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该校每年有600多名外国学生前来交流,也送出400多名学生到24个国家的180多所大学交流。

香港中大参考英联邦大学的管治模式,以校长为首,教务会为最高学术架构,校董会为监督组织。现任校长是蜚声国际的著名经济学家刘遵义教授。

香港中大师资力量雄厚,如著名的杨振宁教授、莫理斯教授、丘成桐教授及饶宗颐教授等。该校纳入国内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列入本科一批录取,目前不对学生面试,但要求英语的能力得在一定的分数以上,因为该校的教学活动主要用英语进行。

香港中大入学及入学资助处主任梁丽芳说,该校是一所国际化、综合性大学,43年来已同24个国家的180多所著名大学开展学生交换计划。该校学生在交流学校所取得的学分可以带回该校。该校学生可以在其4个书院中接受不同的通识教育。该校首先采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分,使学生能灵活地选修课程。一般学生4年修完123个学分就可以毕业。如果用3年时间修完,可以提前毕业。

4/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大于1937年建校,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理大地处香港闹市中心,邻近红磡火车站,交通方便。

香港理大拥有先进的教学及科研设备;科研实力雄厚,每年有2000多个研究项目。香港理大是香港唯一提供时装设计班的大学,又是全港唯一有义肢矫型、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实用学科修读的大学。该校秉承培养社会新一代专业人才服务工商界的办学理念,与工商界有紧密合作的关系,所提供的课程均能切合社会需求。他们每年安排大量的学生实习计划、交换生计划及训练营和文化推广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理大校长潘宗光说:“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很成功。在全球300所大学评估中,我们是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

香港理大设多个学院,包括应用科学及纺织、工商管理、会计及金融、建设及地政、工程、语文及传意、医疗及社会科学、设计、酒店及旅游业管理等,下分26个学系及3个中心;现约有1.15万名全日制学生及5000名兼读制学生,为香港特区政府资助院校中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香港理大提供本科以至博士学位课程,40多个本科专业开放给内地学生报读,其中20多个专业文理学生兼收。学生录取后先在内地学习1年备修课(预科),之后赴港学习3年。

另据《厦门日报》2006年6月13日消息(记者佘峥),厦门大学今年应届高考新生可免费到香港理大上学,专业为会计学,名额5名,香港理大将为每人每年提供全额奖学金10万元港币(包括一年全部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但这些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业成绩须达到学校的有关要求,方可逐年获得下一年度奖学金。

香港理大的大部分课程以英文讲授。教师从世界各地招聘,师资优良,课程水平为国际认可。校内有不少来自海外各地的交换生,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有利学生开拓视野,对日后升学及工作将有莫大帮助。

香港理大与世界上18个国家、约100多所海内外知名大学进行交换生计划,让学生前往海外或内地学府学习1学期或1年。在该校毕业的内地学生,可申请留港或到海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也可选择申请留港或回内地工作。

5/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大,一所年轻向上、精力充沛的大学,一所广泛获得国际认可的大学,一所高度国际化的大学,一所属于香港、面向大中华的大学,一所为“城大人”开办的大学。

香港城大于1984年建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8所大专院校之一。它位于香港九龙达之路;地处交通枢纽中心,是陆路通往内地的必经之地。香港城大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的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恪守“敬业乐群”之校训,每年为超过22000名学生提供超过150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及专业的优质本科及研究学位课程。香港城大校长张信刚这样表达他的办学理念:重视人文精神和科技成果的相互配合,提倡学术自由、表达自由、信息流通自由。“我当校长快11年了,我的治校理念很简单,就是让学校更像一间大学”。

论及香港城大在较短时间里取得的可人成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造恒教授和赵映振教授这样评价:它是“一所办学历史不久的新兴学校。由于保持高起点办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高水准学术研究的特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11月20日发表于香港“力臻世界一流教育”研讨会上的学术论文。)这“三高”正是香港城大的优势。此外它公认的优势还有:师资国际化程度高、教学方案与国际接轨、管理与国际化发展水平同步等。当然,香港城大位于香港这个最国际化的中国城市,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东方之珠,气蕴风云;国际都会,身负日月。香港为城大发展提供环境和便利,城大为香港增添姿彩和实力。“位于城市、用于城市、回馈城市”正好描述了香港城大的特色。香港城大校名中的“城市”两字(仅是英文“city”一词的对译),便指城大是属于香港这座“城市”的。现在,“城市”的围墙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城大致力拓展与内地的教育与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关系,特别是结合香港和内地科研力量共同开发高新科技产业及提高两地高等教育素质,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城大于2005年9月与深圳市政府签约,正式入驻国家大学科技园“香港院校产学研基地”,作为在内地发展应用研究、孕育产业项目和推动教学培训的据点;(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高等研究中心”于2005年10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运作,两校计划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生;(3)城大近几年开始按照内地重点高校招生的程序和办法招收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所招收学生的素质和数量都非常理想。

香港城大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已广泛获得国际认可:(1)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05年世界大学排名》报告,香港城大连续3年高踞大中华地区最优秀高校前10名。(2)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2005年世界最佳200所大学排名,香港城大较2004年跃升20位,进入200强,与清华、北大、复旦等共同跻身大中华地区优秀高校榜前10名;城大更荣登最佳100所科技大学及最佳100所社会科技大学之列(本校之社会科学课程排名列全球第61位)。(3)根据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公布全球最优秀100所商学院调查,香港城大商学院获列亚太地区五强之一,高踞大中华区三甲之列。(4)香港城大商学院成功通过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的入会评审,是大中华地区内第3间获得认证的商学院。(5)根据《信息系统协会会讯(CAIS)》2005年5月发表的一项全球大学信息系统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排名,香港城大位居第五,在北美以外地区排名第一。(6)香港城大在全球电机工程SCI论文榜上排名第二(台湾元智大学最近公布的名单),再次印证城大电子工程学系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成就已得到国际认同。(7)由香港城大领导的3个应用研究项目,在香港研究资助局2004—2005年度中央拨款的竞逐中,成为获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中获拨款最多的院校,充份显示城大在应用研究领域的贡献及社会对其之认同。

香港城大现设有商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科学及工程、创意媒体和法律5个学院;上述学院现时都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香港城大更设有多达130个由工商界或私人捐赠的奖学金项目,供同学申请。该校制造工程及工程管理系是香港第一个综合制造工程和工程管理的学系,其课程目标是为工程和制造业培养具有科技与管理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和具有高级综合素质的领导人才。香港城大对香港社会的研究很有建树,是提供最多课程的大学,其资讯系统系也有名。此外,该校在无线通讯、光电子学、超金刚石及纳米技术等领域研究成绩斐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香港城大拥有雄厚的、具有国际教育和教学背景的师资力量。现有900余位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教师,有52位著名讲座教授,其中9位乃世界级院士、逾500名持有海外知名学府的博士学位、150名曾于海外的大学担任专职教研工作。学校还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10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336项之多。该校学生可以参加学生交换计划、暑期交流访问及实习。香港城大对外联络合作处处长暨内地与海外学生招募总监朱国斌老师曾作过一个比较:“现在内地许多一流大学都说要与国际接轨,其实我们香港的大学早就与国际并轨了。”

为社会培养栋梁人才是香港城大办学的宗旨。在“全人发展”计划下,该校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群、美、事业及情绪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年青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氛围。香港城大校园环境优美安全,教学设施先进齐备,资讯科技发达,学生课外活动设施一应俱全,是一个突显高科技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香港城大的招生工作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根据各个学院具体的收生要求,择优录取。

香港城大为鼓励内地考生前来深造,设置了多种奖学金。其中各省市高考生名列文科或理科第一、报读香港城大并获录取者,将获得学校颁发的全额奖学金,即“状元奖学金”,金额相当于在该校求学4年期间的全部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单科状元也将获得一次性奖学金8万港币。除此之外,还有学院、学系奖学金和社会捐助的专项奖学金等。约有70%内地生因成绩优异而将获得城大颁发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而且,所有被录取的内地生都将获得5000港元的书券,作为对他们的鼓励。

香港城大朱国斌博士在作客新浪网(2005年4月27日)时介绍说:城大是一个多科性大学,专业设置框架与内地高校相似,学院下面分学系,系里面再分专业。考生报考时以大专业报考,也就是以学院为单位报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年级学习的时候,有机会了解所在学院的全部专业,之后再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及高考成绩和现有的考试成绩,在学院之间或者学系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香港城大重视专业训练及培养批判能力;实施灵活的学分制,让学生有选科的自由及涉猎跨学科知识的机会;将英语和中国文化课程融入本科训练中。该校张信刚校长在另一个场合又说:香港城大“不是一个内地所说的全科性大学,比如说我们没有医学院。我们是集中培养将来有用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就是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专业人才”。

香港城大课程基本上采用英语授课和考试(除个别语文学科外),研讨式教学,实行学分制,因材施教,学以致用。课程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国际社会接轨。在众多被香港城大录取的内地学生中,以报读科学及工程学院的平均分数最高,报读商学院的人数最多。在香港城大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同学,其学历为国际认可。

该校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张嫦清表示(见《信息时报》2006年6月26日),内地学生在香港城大完成各科学位课程毕业后,“可选择赴海外留学或留在香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只要符合香港政府入境条件,也有机会在港工作。过去几年在香港城大就读的内地学生整体表现优异,有在香港汇丰银行、IBM等公司就职的,也有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海外高校深造的。”根据该校过去几年内地学生毕业后去向调查,负笈海外或在港继续深造的人数约占64%,在港就业的占29%,回内地升学或就业的仅有7%。

6/香港浸会大学

百载之半,滋兰树蕙;学院学系,同心迈步;文理互通,教研并重。

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文理型综合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及副学士学位。该校毕业生资格获世界各地广泛认可。此外,该大学每年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国际知名学者及其卓越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

浸会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该大学基本上实行英语教学,以配合国际化。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

浸会大学致力提供一个教学设施完善、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除重视同学的专业培训及全人发展外,他们更培养同学终身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浸会大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浸会大学共设有7个学院:文学、工商管理、中医药、传理、理学、社会科学及持续教育。前6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约40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大学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学生约有72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700多人,研究生约2500人。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在香港诸高校间,该校的传理系最好,翻译系也是首屈一指。

另,浸大与北师大合作在珠海设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分校),于2006年9月开课,在内地招收约300名学生,学位由浸大颁发。

浸会大学文理互通,教研并重。通过学术研究创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教研人员积极投入学术研究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榜样,培养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对真理知识的渴求。各学院共设有30多个研究中心,创造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广泛应用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群体。2004—2005学年,浸会大学的研究项目达800多项,而大学获社会各界热心捐助以支持各项教研活动的款额总逾港币1亿元,显示出浸会大学多年来的努力和成就已深得社会人士的认同和肯定。

除研究工作外,浸大研究院同时亦致力于拓展高等学位课程,进一步凝聚了研究生的向心力及对浸大的归属感。

7/香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的一所博雅大学。我们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博雅教育,以协助他们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教授

岭南大学是一所规模精细、设备齐全、师资优良的大学,肩负着在香港推动博雅教育的特殊使命,它也是全亚洲唯一的一所受公认的博雅大学。

岭南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于1888年在广州开始了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著名大学(后并入今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校)。解放后,该校于1967年立足香港,是香港政府资助体系内的8所高等院校之一。95年该校扩展迁址至新界屯门,拥有全新的教学、康乐及宿舍设施,学生入宿比例为全香港之冠。该校重建比较新,课程以人文学科、商学及社会科学为主,人文学科比较集中。

博雅教育是岭大致力推行的多元化、高素质的通才教育,以学术钻研为经、全人发展为纬,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力及创意能力,以适应国内外瞬息万变、不断进步的环境。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在东西方俱有悠久的历史:孔子强调六艺;西方社会自中世纪发展至现代英国牛津、剑桥的学院制度及美国众多规模精细的学院,均以博雅教育为目标,让学生打下坚实全面的基础,专业、跨专业及通识教育并重,以符合现代知识型社会对“通才”的要求。

博雅教育已广被认同为最佳的本科生教育模式,能充分培育学生具备应变力(Adaptability)、思考力(Brainpower)及创作力(Creativity)。在美国,虽然只有6%的学生就读博雅大学,但该国6成的领袖都曾接受过博雅本科生教育。

岭大的博雅教育涵盖五大方面:(1)跨学科课程、多元化知识(着重跨专业、跨文化学习);(2)小班教学、师生融洽(每名学生均有一位学术导师给予辅导);(3)国际交流、拓展视野(该校积极为本科生提供在学期间到外国交流的机会);(4)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宿舍生活使学生全程投入,寓学习于生活中);(5)社区服务(鼓励和安排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

师资水平是岭南大学提供高素质教育的基本因素。该校拥有一支包括香港及海外著名学者并具专业先进水平的教师队伍,有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导师等,逾九成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绝大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

教学资源充足乃优质教育不可或缺。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中、英文书籍30多万册,主要为人文学科、商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的藏书,另有学报、期刊等约3000种,多媒体资料10000多种,计算机光盘及数据库可寻取电子期刊及报章等15000多种。图书馆亦与主要的国际数据库联网,数以百万计之电子刊物可于网络搜寻和下载。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南大学收藏的印刷及电子媒介学术期刊、电影及录像的数目,在港岛“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8所高校中居首;而藏书量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大则位列第三。现时岭大图书馆刚完成加建两层,如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应该是全港高校中最宽敞的。

岭南大学录取新生要求最好提供托福、雅思成绩。获该校录取的内地生可直接来港入学,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无需在内地先修读预备课程。

8/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是香港8所大学当中唯一的师范大学,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该校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罗富国师范学院(1967年正名为罗富国教育学院)的成立。其后,随着政府及公众对师资教育的兴趣及需求不断增加,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相继成立,为香港提供正规的师资培训。

1994年4月香港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合并此4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授予提升师资教育和专业培训课程的专职。

1996年12月该校被纳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范围,并于1997年10月迁址进位于大埔的新校园,随后在2001和2002年分别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香港教育学院赛马会小学等附属机构,为师训学员提供支持,并示范创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该校历史揭开新的一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进行院校检讨之后,认为本校的“运作效率与成熟程度,已达至由外界评审转为自我评审的阶段”,因而建议赋予本校自我评审资格。地位获得提升后,该校现在乃可运用内在机制自行审批新课程,并修订现有课程,且能更具弹性地配合社会需求的发展,以及响应教育政策的转变。该校目前为约8千名职前学员及在职教师开办一系列教育硕士及学士学位、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教育证书课程,以及各种在职教师进修课程,共11个专业。教院提供一系列涵盖学前、小学及中学教育三个层面的教师培训。

香港教育学院正在筹建香港师范大学。

作为全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重,其课程把学科知识、教学法及教学技巧结合起来;其学术规划致力确保课程能回应教师的未来需要;其研究工作着重具实用性及对本地教育有直接裨益的项目;并发展跨地域、跨学科的协作网络,在需要最迫切的范畴内为学校提供支持。

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香港教育学院任重道远,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配合香港迈向知识型社会。这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生力军,将投身全港2千多所中、小、幼学校,为教育改革注入源源新动力,对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该校图书馆(有两处)的教育类馆藏在全亚太地区都是最全面的。其电脑及多媒体设施、教学科技中心、媒体制作、网上学习、语文教育中心、学生宿舍、运动及康乐设施等都非常先进和便利。其课程特色包括吸纳优质学生、侧重课程素质、强调实践教学的艺术、加强国际交流、开拓资讯科技学习、提升语文能力,以及英语沉浸课程、普通话沉浸课程等。该校录取新生同样很看重英语成绩。

香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升学前景良好。该校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师资培训机构。本港8成以上的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以及约25%(即1/4)的中学教师,都是该校或其前身院校的学生。该校毕业生全部获香港特区政府认可为注册检定教师,其学历获内地及各海外教育机构所认可。2000年至今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95%已觅得工作或继续进修。内地学生毕业后,可在香港入境处规定下继续留港工作或进修。统计显示,过往于本校毕业的内地生皆已成功留港工作,大多数于短时间内便顺利觅得教席。

为照顾学员的需要及进一步提升师资培训的水平,该校于2005—2006学年已开办首项教育硕士课程,让学士课程毕业生可提升个人学历及专业资历。

三、香港部分院校负责人访谈录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访谈实录

据“搜狐教育”2005年5月20日。

[朱经武,1941年生,著名物理学家。其岳父即著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原籍广东台山,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移籍台湾台中,1962年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毕业,1965年取得纽约霍涵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8年取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与人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电阻消失的超导体。曾荣获多项国际科学巨奖。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及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发展中世界科学院及俄罗斯工程学院院士。2001年7月起任香港科大校长。]

1/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弹性还不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在“科教兴国”政策下,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更深入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搜狐教育频道将推出“名校校长系列访谈”。第一期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

朱经武:各位好,很荣幸来到搜狐。

主持人:朱校长,您就任香港科大校长的时候,已经是美国休斯敦大学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主任,在科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说好机会很多,为何选择香港科大?

朱经武: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想假如任何人要想把一间大学能推上更高一层楼的话,没有学校比香港科大更好。原因是它没有历史的包袱,而且政府一心一意希望它能变成世界级的大学,而且学校的同事们也有同样共识,希望它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香港经济在转型,他们希望以高科技帮香港社会顺利通过经济转型,政府希望香港科大能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我在美国住了30多年,很遗憾我发觉在太平洋两岸、台湾海峡两岸,人们互相认识还是不够。我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在台湾,在美国工作,再加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许我能帮助各种不同的人,大陆人民、台湾人民、美国人民互相增加了解。所以决定到了香港,希望能做点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香港科大也是非常好的,他们也理解一个校长如果愿意做研究的话,还会有机会,他们也给我这个机会,能继续保持我的研究工作,相当于鱼与熊掌可以得兼。所以我到了香港科大。

主持人:您上任时定下了长远而宏大的目标,要将香港科大塑造成香港的麻省理工。当时就有媒体评论这个理想太狂妄!在做科大校长4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个理想,您有何感想?

朱经武:理想跟现实有一段距离,但整个来讲的确往前进了一步。什么叫世界性大学,怎么变成像MIT这样的大学?在香港不可能建立一个MIT,但是我们向那个方向走近了一步。比如说我们的EMBA在《金融时报》的排名里被列为全世界第六名,去年是第九名,一直在向前走。

整个学校来讲,《泰晤士报》把我们的工程学院及IT工程列为全球第20名,我们学校整个列名在42名,理学院是全世界第50名,人文及社会科学是全世界第57名。各方面都在往前走。这个还不够,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目标除了要变成在学术上面有一些贡献之外,也希望能跟社会密切结合。我们做成的工作希望能转移到社会上。我们也知道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培养人才。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香港政府希望成立几个特别卓越的中心做研发方面的工作,我们学校有一个纳米中心,刚刚批准了2.7亿港元给我们学校,建立了纳米中心。另外我们跟美国硅谷一家公司有了合作,希望能在防老抗老的药物上用我们学校的研究成果。

整个学校在往前走,当然还不是MIT,但是已经受到国际注意,很多学生也都愿意到我们学校去,很多国外的学者也都愿意来我们学校看看。走近了一步,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主持人:香港科大在飞速进步,作为校长,您个人在改革过程中觉得最主要的贡献在哪里?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朱经武:应该这么说,我们这个学校很多人希望在理想状态下把一个学校建立起来,但是常常理想跟实际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刚到香港时,当时我们的校委会跟我讲,资源方面绝对不是问题。整个全球经济衰退,显然影响到了我们学校。在这上面我跟同事们想了一种方法,怎么能够在这种状态下把学校更继续向前走一步。

比如说学校最重要的是人,是教授和学生,环境也很重要,这方面我们做得相当不错。我们现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怎么酬劳这些有创造的老师,他们的工作有特殊表现该怎么嘉奖,而且不受到当年公务员僵硬制度的影响。在这种变化下面我们推出一些很特别的制度来奖励老师的创新、老师的工作,在这里面显然有成效,从学校在世界的排名上可以看得出来。

觉得失望的地方,人一定要有失望才能进步,假如非常满意的话就没有进步。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老实讲政府的资源相当充足,缺乏一点的是弹性还不够。但是有一点最好的是:我们学校同事们大家想方法怎么让学校能够上去。

2/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

主持人:您提到学校对人的重视,同时在我们从其它相关资料也经常看到香港科大“以人为本”,能请您再具体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作为一所一流大学,优秀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朱经武:我们学校的升迁制度、酬劳制度方面确实很不错。“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用最好的教授来教最好的学生,对于教授来讲还要有好的行政人员。

怎么激发教授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方面?要做好工作一定要有奖,做不好有因果在后面。

我们并不是说行政当领导的说要升迁就能决定,是由同事委员会审核他们的工作。不仅学校里面的同事审核他们的工作,而且也从校外请一些专家评估,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升迁或者加薪水。这样做相当公平,制度相当透明化。大家知道我进来的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并不是临时校长或者副校长决定就怎么做了,层层负责上来。这一套制度非常重要,从早开始的时候,这套制度不是我们科大创出来的,而是从外国引进的。这样移进来的时候,使得我们学校有很好的老师,有好老师之后就有好科研成果出来。我进到香港科大,把科研文化带进香港,因为这样,香港后来几年的确在科研方面上去了。

学生是很重要的,假如只有好老师没有好学生是不行的。我们有各种方法,我们学校历史很短,我们有不同的暑期班给社会大众介绍学校的情况。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奖学金,因为我们学校的工作,所以很多仁人善士愿意捐钱给我们学校发展。我们有不同的奖学金,特别对大陆学生来讲,学习好的话给他们全年奖学金,4年算下来有40万奖学金,完全够他们学习和生活了。让学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面,我们校园非常漂亮,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安定生活,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所长,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有一套制度,使得行政资源人员能相当发挥他们的行政效率。我长期跟我的同事讲,我们在这里办行政,并不是利用各种政府的规矩使得事情能办,在这种规矩架构合法的原则下面,怎么能帮助同事们、学生们达到要想做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学校都做得不错,所以使得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了它的作用。

主持人:办好一个大学有很多方面,刚才我们谈了人的问题,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特别重要?另外关于大学有一个很经典的讨论,到底大学是大师重要还是大楼重要?您怎么看?

朱经武:我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但是没大楼也不成大气。有大楼没大师绝对是不能成功的,有大师有小楼有时候可以成功,大师是绝对重要的。

主持人:说到大师,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欣赏的大师或者教育改革家是谁吗?

朱经武:当年蔡元培或者梅贻琦这些人很了不起,我们做校长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好环境,找最好的人放手让他们去,当年蔡元培建北大就是这样。找最好的人,不管他们的想法怎么样,最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块,让他们自己放手去做,所以北大变成一流的大学。

因缘巧合的是,我在来北京的路上与我们学校的几个教授也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学校商学院里面有经济学系,系里有不同的教授,他们的观点有自由经济的,有保守经济的,包括我们陈家强教授,他跟我们有些教授的意见不同。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位教授都是从芝加哥大学出来的,但也各有不同。不同的观点可以产生新的火花,我非常欣赏蔡元培先生建北大的那种宗旨,以人为本,给他自由。

3/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主持人:中国大陆这几年在科教兴国政策引导下,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现在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非常高。您怎么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朱经武: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定义,起码我自己的定义来讲,一流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大学能创造新的知识,造就一流的人才出来,有些理论知识产生出来对世界有影响。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假如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想进一步学习,人家一想,就想到香港科大,到那一天,我们的学校就是世界一流了。假如学术大师们一想我应该到哪个地方跟学者谈谈呢?假如一想到是科大的话,那科大到那一天是世界一流大学。假如一个公司或研究机构要找毕业生做员工,一想就想到这所大学,那这所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当然要变成这样的话,要有很好的老师,要有足够的资源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只是因为我们学校有漂亮的校园或者漂亮的大楼的话,这个还是不够。

主持人:关于什么是大学,或者说大学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应该说主要有三项:传授知识、研究和创造知识、服务于社会。您刚才提到一流大学的时候说到,我们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突出,比如纳米方面,可能是一流大学。那一流大学是不是应该是综合性、研究性的大学?

朱经武:我觉得是这样,创造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这三点都要同时进行。我做物理是不是能创造知识,或者我做出这个知识的时候,可不可以传授给学生,造就更多的学生,最后我发明的这个东西是不是能够造福社会。

但是从整个教育里面来讲,学问上面太多了,也不能说样样东西都做,就好像我们学校选择性来做。我们学校有4个学院,我们创校的校长非常有眼光,他们看出在香港这种地方,假如要全面性做的话,资源不够,不仅是金钱的资源,人员的资源也不够。一流大学常常也是有局限性的。当然只做一样也不够,一定要到一个足够的能量才能发生作用。在产生作用上太小也不行,假如有那么多资源还是越大越好。这里面有一个怎么做的问题。最后是对人类对社会有影响,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科大向这个方向走,到达一定的高度,但是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4/我们羡慕清华、北大有最优秀的学生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大陆的大学?他们也在积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朱经武:我对大陆大学有些认识,但是并不很深刻,所以全面地说也不是太公平。过去十几年来国内的高等教育的确有很大进步,当年大家跟我聊天都说“我今天做得跟美国一样好”,或者“我做得跟剑桥、MIT相似了”。现在已经不是了,他们说“我们做的东西已经比他们好”,这是一个大的进步。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学校,一定有好的学校。唯一我可以说的,从商学院来讲,我们是世界公认亚洲第一的。

网友:我是北大的一位年轻教师,北大正在搞改革,也许您有所耳闻。不改革是死路一条,这点大家都认同,但问题在于怎么改?改什么?我想请您谈谈关于对北大改革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您来当北大校长,您会怎么改革?

朱经武:目前来讲我不知道北大的系统怎么样,但是从外面来看,北大的确有一流的学生,应该利用这个优势。也有一些不错的教授。我们学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理念,这样做起来比较容易。改革的时候最好能成立一套制度,这个东西很重要。已经有了很好的学生,假如这方面能做一些事情,我相信很快变成世界一流,假如还没有一流的话。

主持人:北大是世界一流大学吗?

朱经武:刚才我讲一流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不了解的学校就很难去评价。我可以说我们学校在很多方面走在相当的前面,但是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主持人:如果把科大与清华、北大来做一个比较,他们有那些异同?

朱经武:我刚才说过了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在香港科大羡慕清华、北大的学生,清华、北大的学生是从14亿人口当中选出来的。我们的确有一些比较好的学生,是从680万人口当中选出来的,统计学来讲我们是劣势。即使这种情况下,我们学生非常不错。

我们学校有一位内地学生戴小姐,她将要毕业了,现在就有美国9家顶尖学校邀请她去,而且都是全额奖学金。这9家大学当中的一家还跟我们的同事联络(因为我们这位同事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是不是能让这位同学去。

还有一位学生,他选修了160个学分,而且每科都是A,我们科大一般要求为100—105个学分。而且这位年轻人不是书呆子,他音乐非常好,在交响乐团里面表演,他会各种武术,还在各地表演,另外也积极参加其它的一些课外活动。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要睡午觉,我不知道他每天怎么安排时间,但我认为他很优秀。

主持人:关于生源这个问题,由于香港科大在内地招生很多,应该是正在享受与清华、北大一样的招生优势了。今年早些时候香港科大负责学生事务的朱力径博士还到我们搜狐来谈对大陆考生的具体要求。

朱经武:以前我们在内地招的学生比较少一点,即使招少一点的学生,每一位同学都非常优秀,或者到国外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或者在香港深造或者工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

5/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做得越少越好

网友:我是大陆的一个学生,想问大陆和香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有差异的,那么进大学后是否会产生一些问题?怎么解决?

朱经武:这个问题是非常少的。年轻人的适应力很强,有些同学国内去的、北方去的,广东话讲得比我好。当然我是湖南出生的,在台湾长大,在美国工作,所以我的广东话讲得不好是可以找个借口的。

但总的来讲,生活适应不是一个问题。

网友:香港科大有终身教授吗?怎么看待终身教职?

朱经武:我们学校有终身教授。开始学校审核非常严格,真是过五关斩六将,但是以后还有很多压力。我们学校目前来讲还没有所谓坐在那里不工作的教授,主要是大家觉得我在这里继续工作,在科研教学上都要继续做,终身教职跟一般老百姓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一般大家认为终身职就是铁饭碗,可以呆下去了。但是在学术界不一样,好像你跟我都是终身职,假如你一直在发表文章,创造新的知识,相比之下无形压力非常大,这个东西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斯坦福、伯克利都是有终身制的,但是终身制要达到一个很大的关,过了之后也有很大的压力。如果他一直不再做事,自己的压力会很大。当然校长看着他鼻子太长要把他辞退的话,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网友:大学在进行现代化改革中遭遇到一个问题:可以像企业一样改革吗?您怎么看?

朱经武:在某一部分比如责任分工方面可以学习,但是另外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目的是要赚钱,但不一定是你做最好的东西可以赚钱,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我们讲优化。在学术上面工作的时候,要走在人的前面,这里面也影响到它的管理有些不同。比如说企业管理我给你一个很清楚的目标,一年给我生产多少东西,什么时候交货不行就走了。但是你做科研这方面的话,你都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东西。从程度来讲,大方向知道,但是小方向不知道。人家常常讲,我今天想找A,最后出来B更有效,但是并不是丢失了它的意义。这里面管理上很不一样,而且要做最好,而不是赚最多钱。等做到最好东西的时候,第二步就是要商品化的时候,那个时候又是另外一套管理制度。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这样看:企业生产的是产品,是标准的;而大学培养的是人,人是最复杂的,所以大学的改革要比企业的改革复杂得多。

朱经武:对。你说得比我准确。

网友:怎么看待科大在基础学科方面的发展?

朱经武:这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们学校很着重基础教育方面,这个也反映到刚才说的我们学校的理学院排在全世界的50名。我刚刚讲到纳米探管我们做到最小,我们怎么知道最小?里面有一个基础,进行科学运算,运算需要一些基础物理。我们学校很注重基础科学,物理、生物、化学、数学,下一步跨科系领域的工作我们也都在做。

网友:怎么看待大学精神?

朱经武:我自己的看法,大学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要追求卓越,这也是我们科大的大目标。不管我们做什么,希望能做到世界上最好的,不然的话不做也罢。希望做到世界最好是不是能马上做到呢?不见得。我们的理念就是要为社会造就全面的人才,不只是科学怪人,也不是奸商,我们希望他们对社会有一个承担,我为世界服务,这是我们最大的目的。

网友:怎么看待大学排名?

朱经武:虽然我也引用一些排名,但现在的排名准确度还是有些问题,有些疑问。一般来讲,当做印象当做参考是可以的,但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在美国一提大学就想到MIT、哈佛这类学校,没有人会想到别的大学。休斯敦大学也没有太多人听过,休斯敦听过,休斯敦大学可能就不是很熟悉,其实这个学校也是非常不错的,它的化学工程在美国排名相当前面,有一阵子排名世界第七。所以排名可以做参考,但是要进去看对哪个学科感兴趣,看那个学科怎么样。

网友:香港科大怎么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

朱经武:一般社会上有个错觉,研究做得好的就不教书,但是我们完全不同意。我们觉得,一个好的研究者应该也是一个好老师。选择教授我们都相当严格,研究是一定要做得好,但是教书也要做。我们花很多工夫在里面。我们的课程是希望有伸缩性和弹性,学生兼修别的课程。大家想我们是理工科大学,其实我们非常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给学生很多知识。学生进去之后给学生很大自由度,不应在进大学那天决定以后要不要读化学或者读工程,我们希望他们有一个选择。进去把通才教育弄清楚之后,发觉自己的兴趣是在某一方面时,然后再专注进去,我们希望这样。

我们现在尽量把整个学校的环境改进到一个地步,所以学生跟老师互相接触的机会很多。不仅这样,我们学校在研究方面做得相当好,我们希望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其它功课应付有余的话,就开始做研究。我们学校因为历史背景的关系、老师背景的关系,跟西方联系很密切,这些学生都有很多机会。比如一个暑假可以到某个美国实验室做,或者到欧洲某个实验室做,我们在向这方面走。特别是我们现在计划成立一个新的学院,这个学院叫创新技术管理学院。这个学院要培养学生去应付21世纪的各种情况,更多要求的是全面性。这些人应该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科学,什么是好的科学,什么是好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应该怎么使它成品化。假如这些学生有兴趣在商业方面的话,我们也训练他们。不仅仅训练科学的专长,而且也训练做企业的专长。

主持人:最后请您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为了建设一个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应该做什么?

朱经武:校长做得越少越好。在内部来讲校长要找最好的人,给他们创造最好的环境,让他们放手去做,这样的话一流的大学就可以自动产生,当然大家需要一点耐心,这需要时间。 dqyBPkA7xzdF7/us7hXe/l+SbzXZy2eEu1BumTsRCIy9t02hRtJ1vSO15VBQsV0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