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高教探讨: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2

据新华网2006年7月26日消息,“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新途径,促进了两地的高教发展和交流。”2006年7月2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充分肯定了自1998年开始的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政策。对于今年高招录取以来出现的香港和内地高校争抢内地优秀生源的说法,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研究,以提出更有利于两地招生的政策措施。

在总结1998年以来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政策时,王旭明表示,港校的招生为内地学生升学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同时对促进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和港澳地区的大学建设都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交流,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对两方面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王旭明说。“一个好的学校绝不是单纯靠生源。”王旭明认为,并不能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对内地名校有过多的影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2006年7月1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港校升温以及海外高校招生热,无疑将产生“鲶鱼效应”:更多优质高校参与招生竞争,受益的是学生。

所谓“鲶鱼效应”,是指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在鱼槽中放一些鲶鱼,让沙丁鱼紧张起来,增加群体活力,防止死亡。

据分析,“港校热”带来的第一重“鲶鱼效应”是,增强名校的竞争意识,反思内地高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第二重“鲶鱼效应”是,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考生在“一考定终身”中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为长期受人诟病的内地高考制度注入活力;此外,海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经验,也很值得内地高校借鉴。

据《新快报》讯(2006年7月6日),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认为,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造成的压力是有的。香港高校这几年的确进步很快,和内地高校形成竞争,但“互相促进是一件好事,毕竟中国的生源那么多,还不能说‘有威胁’这么严重”。

针对不少考生向往香港高校国际化教育环境和开放的教育理念的情况,刘树道认为,香港高校的确在国际化方面走得比较前,华南理工大学目前也在努力向国际化迈进。刘树道认为,香港高校在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氛围、勤奋专心做学问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两地高校走过的路不一样,内地高校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刘树道认为,两地高校的情况比较不一样,要完全照搬香港高校的招生方法是不可能的。“香港的高校规模比较小,香港的地方也小,而我们面对的是那么多的省份、那么多的考生,像他们那样招生是不可能的”。

香港大学上海办事处崔吉佳老师、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何顺文教授认为,“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考生选择名校的机会很多,而不像内地生以前只能在第一志愿内填报有限的名校。名校不应该害怕竞争,竞争只会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认为,香港高校会对内地的教育制度造成两方面的刺激,首先是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发现年轻人的素质、潜力;其次是如何保证这些方式不被滥用。前者是对国内的教育系统而言,后者是从制度层面而言,即内地高校如果自主招生,如何保证不会产生腐败。

据《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3日报道(记者李江涛、闵捷、靳云辉),在最近举行的京港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北京和香港的近30所著名大学的校长相聚一堂,“两地高校各有优势,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成为共识。

针对今年香港高校在内地高考中热招状元考生、对清华和北大等高校生源造成影响的现象,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说,两地学校应相互交流认识和理念,希望香港、内地高校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合作。

“北京的高校师资、生源都很好,专业多,专业性强,这些都是北京高校的优势。”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说,过去港大更多地关注学校在香港和国际上的发展。回归后,我们的眼光更多地转向内地。近几年,港大已同一些内地高校在开办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展开合作,如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合办了金融硕士班。北大和人大都是较早同香港高校进行合作交流的内地大学。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说,京港两地的文化氛围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科应选择不同的学校。

人民大学副校长马俊杰说,内地大学和香港高校各有优势,比如香港高校采取英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底蕴。人大和香港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多方面的,如互派学生和教师等。

在香港高校来内地热招的同时,内地高校也一直去往香港地区招生。内地与香港异地招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的。2005年内地高校在香港地区的招生人数已经高达4000人。内地高校也吸引了许多香港高材生。内地与香港异地招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内地与香港地区高校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两地高校的优势互补。

2004年7月的《经济》杂志上有篇文章:香港突然搅起到北京上大学旋风。

聪明的香港学生意识到,内地除了发展机会较多,研究及资源亦较香港更为充裕。祖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工作机会都与香港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进入内地求学,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到内地市场的需要。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内地大学的学费较国外低廉,甚至也比香港本地便宜不少,因而对一般工薪阶层家庭来说更具吸引力。据清华大学招生办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说,2003年港澳台学生一年学费为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12000元;住宿费1500元人民币,费用较香港低廉得多;2004年学费也许略有上涨,但幅度也不会有多大;而一般来说美国大学学费一年则需4万美元。

而且,此次获北大清华免试录取者,可获华润集团允诺的一年3万港元奖学金,相当于就读两校两年多的学费。毋庸置疑,学生家长们理应作过比较,了然于胸。

据了解,目前内地有100多所高校在港澳地区招生。教育部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2004年报考内地高校的台港澳考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563人,计划录取1/3,约在1200人左右。

以往香港学生中学毕业后,除了报考本地大学外,多数选择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留学。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03年CEPA协议签订后,内地与香港的联系日益密切,港人北上就业日益增多,香港学生赴内地求学热也逐渐升温。

内地考生的选择会越来越多

有选择,就必定有流失。在中国人民大学,过去几年流失的学生逐年增加。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后来发现,有一部分未报到的学生去了香港。而在北大和清华,有不少像陈秀野一样的“高考状元”转学香港。这是很正常的。

特别是那些与内地招生政策相左的优秀学生,香港高校更是给他们带来了福音,除非内地政策得到调整,可那要等到候年马月。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2005年海南的高考状元李洋,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清华大学取消录取资格后,拿了全奖进入香港城市大学就读。

据港城大本科生教务长何基透露,来自海南、高考成绩达到897分(满分900分)的理科生李洋(海南理科状元,因属“高考移民”身份被取消报考本科第一批的资格)被城大的商学院录取,并获城大颁发合计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此中包括4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北青网“青年论坛”上2006年7月17日发了篇未署名的帖子:北大清华是理想,香港大学是天堂。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问及我们将来希望上哪所大学时,所有的同学异口同声答道:北大清华!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全中国似乎只有两所大学:北大清华。对于全中国内地的学生来说,北大清华就是朝拜者的圣地麦加,就是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能够上北大清华,意味着彻彻底底翻身农奴把歌唱,从此走上幸福的星光大道。为什么要上北大清华,表面上说学习科学知识保卫振兴祖国,实质上那意味着你的人生将有非常大的改变,你将成为社会精英、人民群众中的“贵族”,你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你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你,你的人生注定会辉煌明亮。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所有人希望能够进北大清华,而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和诺亚方舟的故事。

再美好的梦想亦有苏醒的时候。前不久港校来内地招生,许多优秀学子纷纷选择了香港的大学,这也引起了社会上关于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大学的说法。北大清华流为二流?各界“有识之士”纷纷撰稿发表意见,畅谈“二流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还有为“二流”的北大清华出谋划策、现身说法的。有人认为,香港的大学不遵守“游戏规则”,以高额奖学金抢学生。举例说明,香港中文大学将提供100名全奖名额,大学4年每人将获得50万港币奖学金。其他港大更是使用种种杀手锏,以“天价”奖学金“诱惑”内地学生。堂堂的中国学生,怎能弃五千年文化古国的魅力,舍掉儿时的理想,而去香港上大学呢?

香港的大学进入内地招生真的是一种威胁吗?北大清华为什么会感到无地自容?事情又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其实香港的大学进内地招生只是一种形式。香港是中国的,香港的大学有资格进内地招生。看看那些所谓的状元们,他们到香港上大学也都算做是周瑜打黄盖,纯属个人行为。不能只因为状元们选择了香港的大学,就说北大清华变成了“二流”。如同某华人诺贝尔奖物理学的获奖人,不能因为他加入了美国籍就说咱们中国流为“二流”吧。个人行为怎么总爱扯到国家、民族、荣誉之类呢?人家去香港上大学还是留在北大清华,那是个人的事情,我不相信在香港上大学毕业后就会去“投敌叛国”。北大清华在很多人心中是理想,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理想中的现实就是天堂,而对于那些选择香港大学的学生来说,既然可以越过理想一下子来到天堂,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内地大学生毕业求职遭遇困境的今天,选择香港的大学未尝不可。同样不错的工作机会,香港的各方面待遇一定要比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大陆高出许多。面对现实,放弃梦想来到香港上大学,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机会。因为在很多人心中都清楚到香港上大学的意义。毕竟北大清华是理想,而香港则是天堂。

——这篇文章写得真有意思。那么,若你选择大学,是选择理想的,还是选择天堂的?

内地高校正在向香港高校学习

比如关于奖学金。香港的奖学金是很高的了,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

我们再看看西方的院校。以哈佛为代表的西方一流大学尽管是私立学校,但在录取学生时却绝不会嫌贫爱富,在奖助学金方面更是大手笔。

对于哈佛等名校来说,在本科阶段,由学校所提供的奖学金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助学金。与国内大学一样,哈佛在录取学生时只考虑学生的学业和素质,而不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但与国内高校的新生奖学金通常只发给绩优生不同,哈佛在考虑“奖”学金时,只根据家庭收入来计算,而无关其专业与成绩。

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提供该生读大学的全额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甚至两个假期回家的路费。如果家庭年收入高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要求家长按收入高低负担学生一部分费用。但如果家庭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下,家庭负担部分一般也不超过5000美元。耶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资助方案与此大同小异。凡是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美元的外国学生,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就能到耶鲁念本科;即使家庭年收入超出4.5万美元的标准,绝大多数外国籍本科生也只需要支付学费的10%到20%。

本科奖助学金还具有名目繁多、覆盖率高的特点。哈佛等一流大学每年都能收到来自社会团体和大型企业的捐助,微软、摩托罗拉、英特尔等公司捐给高校的款项数以亿计。新生入学之后,各种奖学金项目让人应接不暇,同时这些奖学金得主毕业之后,还会被这些大公司优先聘用。不少学生不仅能通过申领这些奖学金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有的甚至还能赚钱。

据教育资源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大学完全免除学费的贫困学生人数达30万左右,获得助学金的人数超过700万人,接近当年总入学人数的一半。

内地高校也正在尽力提高奖学金。请看《北京晚报》2006年7月31日的报道(张芬/文)。

“应该就是本周内了,确定下来我们马上通知你。”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周月红肯定地说。

尽管内地各方均表示,香港高校目前的招生规模尚不足以对内地招生格局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内地高校奖学金提价的趋势似乎已经抬头。

2006年6月底,据湖北某媒体报道,清华大学的招生咨询人员声称,该校将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将原来1000至5000元的助学金额度提高到6500元,相当于该校一年学费和住宿费的总和。

7月中旬,当记者向清华大学校方核实此消息时,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清华的奖助学金制度的确会有较大变动,具体细节将在“很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说明。随后,在7月下旬举行的京港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陈永灿表示,清华有可能对奖学金进行调整。

在奖学金方面,北大清华对香港的大学应该具有优势。因为奖学金的价值并不仅由其绝对价值决定,而要根据大学的教育费用、生活费用算出。在香港拿13万港币的奖学金,扣除学费后,虽然大致衣食无忧,却也不那么富裕。在北大清华上学,除了6千元左右的学费外,再加2万元生活费,学生生活就颇为轻松。所以,北大清华的3万元人民币便可以和香港的13万港币竞争。

对此,北大中文系79级学生、著名旅美学者薛涌撰文指出,奖学金制度的调整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清华奖学金提高,北大也会提高,其他学校更不会作壁上观”。这样以来,有可能引发各校之间的奖学金大战,甚至可能突破统一招生的制度框架。

内地高校也在考虑尽量向境外扩大招生。

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教授分析,时代已经使教育愈来愈国际化,一所学校是否一流,是否具有国际水平,需要有20%的境外学生比例。更多的要在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非在意经济层面的考虑。话虽然如此内敛,“不过,社会影响力一旦远扬四海,国际生源自然也就无须为之发愁了”,赖教授说。

内地高校也在尽力改善就业。

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项目主管庄辉认为,今后随着高考招生改革的深化,内地学生的选择机会将越来越多,“考生选择什么学校,从来都是有一根指挥棒的,这就是择业市场,而不是高校所在的地区。内地名校在就业上做足做好文章,就不用怕香港高校的竞争。”即使今后香港高校面向内地生的开放度更高,每年招收人数上升到一两万人,但这一两万人也只会是优秀生中的一部分。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师资力量、政府投入和人文传统等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部分优秀生源选择香港的大学,绝不会导致内地名校被“横扫”。此外,一年10万港元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会让很多优秀生望而却步。

内地高校也在借鉴、参考香港高校招生面试的做法。

如今年高考中,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在搞面试录取。相关内容没有详细资料。

三、内地高校与高等教育应该反思

北大清华是否已经沦为“二流学校”?

香港高校“高调出击”争抢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国内名校一直表现低调。但今年内地招生的火爆阵势逐渐引起内地学界和社会部分人士的担忧。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抢走”了内地的许多高分学生(甚至是各省市的状元),于是引起内地乃至国际上各界人士的各种说法。有些人说,北大清华因此已沦为“二流学校”;有些人说,北大清华不会沦为“二流学校”。

有人认为,“内地学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香港以巨额奖学金吸引学生,已经渐渐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层级。”“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大陆最优秀的学生;今后大陆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不再是中国的一流大学。”“如果每年内地高中毕业生最优秀的一两万人被香港的大学挑走,内地还有哪个大学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

因为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大陆最优秀的学生;今后大陆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不再是中国的一流大学”。旅美学者薛涌率先惊呼:“北大、清华当一流名校的日子屈指可数。”

“即使是国内名牌大学老师的素质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不论是来自学者薛涌的担忧,还是数学大师丘成桐的责问,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作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华,他们的声誉已经在遭至多方质疑。对于它的未来走向说法多多,很多人更是担心他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不保,或者与一流大学名不符实。

薛涌在《香港是中国的文化沃土》(2006年7月13日《东方早报》)一文中写道:“香港的大学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一流的位置,把北大、清华从最高学府的地位上挤掉。虽然我的说法不断被今年考生的偏好所证实,但仍有许多人愤愤不平。他们攻击我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所谓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的大学‘凭借几个臭钱’怎么能和北大、清华这种有百年以上传统和文化积淀的大学相比?香港真是文化沙漠吗?北大、清华的传统和文化积淀真是那么深厚吗?我们还能这样自欺欺人地欺多久?我不妨再捅破一层窗户纸:香港是中国的文化沃土。”

这一论调也把“堂堂”北大清华摆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前北大和清华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没有直接表态。不过进入本科一批录取后,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

“香港招生目前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北京大学招生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至于状元流失,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有状元还有其他一流人才”。清华大学对本年度的招生也充满信心。一位教师认为,清华的育人模式经过了上百年的探索,经得起时间检验;而香港来内地招生,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作者注:自信是对的,不过度恐慌也是对的;但如果仅仅因为盲目自信而顽固守旧、不思进取,那就不对。)

浙江大学新任校长杨卫2006年8月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高校的发展与内地高校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港校水平的确高于内地大学。十几年前,这些学校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有一千多篇,而北大清华只有两三百篇。但这几年,北大清华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已远远高于港大。其他数据如办学经费等,内地同类高校也有比较快的增长。而香港的师资成本很大,办学经费大多数用在了聘请教师身上,所以高校资源比较起来没有太大的区别。

杨卫还说,这几年,港校的许多主干老师都与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一直在推动港校在内地的发展,也是因为看中了内地的教育市场可以给香港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但港校内地招生并不会冲击到中国高校主体的发展,即还无法撼动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的地位及其基本办学思路。

“二流说”也让前些日子表现高调的香港高校突然“变调”。前天,之前十分活跃的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因为前段时间港校内地招生太热,“对政府和内地高校造成一定困扰”,因此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他仍表示,所谓北大清华“二流说”的说法“完全错误”,不仅北大清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科“都非常突出”。

2006年7月来沪参加“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也表示,两校无意挑战北大、清华的地位。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称赞北大和清华等学府有逾百年历史,是香港高校所不及的。

“北大、清华永远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不会赶上北大、清华的。”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说:“今年香港在内地只招1300多名学生。我相信,内地的好学生肯定不止这些。”

“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日前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2006年7月12日)时说,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学校特点并不一样。“我们来,不是来抢北大清华的学生,只是招适合港大的学生。”

黄依倩甚至表示,自己“很羡慕清华北大”,因为清华北大是许多内地学子从小梦寐以求的大学。在她看来,港校内地招生的热度是“炒”出来的,因为招生名额少,以前内地考生不太了解,考生“突然”发现一些可以匹敌北大清华的学校,肯定感到新奇。

内地高校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上半年的社会调查统计显示,在内地高校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中,列第一位的是“应试教育,不能学以致用”(相反有50.9%的人看重香港知名大学所具有的学术氛围),而“关门办学、应试教育”让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造成就业困难和发展乏力。同时,学术氛围与科学精神在内地高校的缺失,被61.7%的人认为是它们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我相信在香港,学生能受到货真价实的教育。”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说,“内地的大学,整体上还处在前现代状态。”在他看来,内地和香港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就像水与火,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其中的区别”。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内地大学生上互联网要付额外的费用;而在香港,这是校方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指出,相比海外高校,内地高等教育在软硬件、文化、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教育全球化,有可能导致内地人才流失。随着教育全球化影响加深,学生的本土意识将难免受到冲击。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分析说,通过港校升温,我们应该反思内地高校现行单一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与其害怕抢夺优质生源,不如多练内功,使自身水平在竞争中上升,否则整体水平不提高,关起门来保护自己,没有出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走低趋势,这一方面固然与近十年高校不断扩招和宏观就业环境有关,而更深层次原因则是现在内地一些高校仍在“关门办学、应试教育”。

据了解,在内地一些高校中,最有优越感、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中最有竞争力的,往往不是那些学术和教学上的“精英”,而是那些脚踏行政和教学两只船的“学官”。结果,一些教授、学者为了争得更多的教学科研资源,不得不身在“学营”心在“官”,最终造成了学术研究的荒芜和大学精神的流失与变异。

温州市教育局考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认为:“我们的高校课程设置不能与国际接轨,一些课程内容较陈旧,学生不感兴趣还不得不疲于应付。”

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念了4年研究生后这样感慨:“多年来,我顺顺当当地接受了一路功利教育的培养,可现在发现完全上当了。我能成功地通过一次次考试,却不知道通过这样的考试是为了什么。有不少年年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是这么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一见女孩子就浑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

港大内地学生薛明宇说,“北大、清华也有很多著名学者,但他们很多都不再亲自带本科生了。”

还有人说,内地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便是很多学生缺少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标准答案。

北大、清华精神在流失

据《财经时报》2006年7月1日报道(记者韩英杰)。“清华集中了很多人才,但学术氛围不够,清华现有的管理模式很像官僚体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这样向记者描述清华的现状。

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也坦率地表示,“100多年来一直是北大精神象征的北大人文学科,现在已经不是国内最好的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表示了对清华、北大可能沦为二流大学的担忧。

1/学术氛围就是学校精神

清华美院现在是社会对清华关注的重点。著名油画家陈丹青辞职事件,让这个名气不大的美术学院“蜚声中外”。去年,中国当代美术史标志性人物、曾以自由艺术家身份旅居美国18年的陈丹青,因不满清华的管理体制怒而辞职。但1年多过去了,清华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触动。

李象群告诉记者,清华模式是他和陈丹青等很多教授都很苦恼的事情。清华模式就是“表格+开会”;各种各样的表格和各种各样的务虚会,很像一个官方的管理体系,而不像一个有集体学术氛围的大学。

“1998年清华美院成立之后,引进了包括陈丹青在内的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才。当时有些兴奋的清华党委书记陈曦问,我们应该是全国最好的美院了吧?引进了这么多的人才。我说,也不一定,因为更重要的是学术氛围。”这么多年过去,仍然没有看到清华美院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学院的方向。

国内外很多大学都突出专家治校和学术大旗,但是在清华看不到这一点。清华现在提倡的是年轻人做管理,干部年轻化。但没有学术这杆大旗,人家不和你对话,这样清华美院就被其他美术学院孤立了。

“不是没有大旗,有的是大旗,但是不立。”清华美院集中了很多人才,包括国内国外的,有独特研究的。但因为没有学术的集体氛围,所以很多人低头做自己的事。

2/北大的人文已不再是最好

与李象群略有区别,陈平原不仅关心学术还关心大学精神的传承。陈平原说,张爱玲曾说香港是个夸张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摔一个跤比别的地方疼。其实北大也是这样的地方,北大的好和不好都是夸张的,北大的是和不是都是被置于放大镜为人观照的。

大家都愿意把“五四时期”的北大作为一个标竿,但是那个时期是一个思想的突变期,所出现的观点和理论容易带来震动。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理论方面就很难达到以前的高度,理论研究是存在突变期和稳定期的,突变期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她和时代有关。

如果以此证明北大的学术退步了,不是一个很客观的说法。北大的人文科学可能会建树偏少,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因为时代的需要而发展迅速。所以把这个作为一种批判当下的武器是不公平的。

北大的总体实力目前肯定是最强的,但问题是北大和其他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以前北大在人文的各个学科都是最好的,但现在已经不是最好了。有些学校在重点发展它的某一学科,现在已经超过了北大;北大要求把各个学科都做到最好,因此就很容易被后来者赶上,现在北大正在改变。其实国外大学也是这样,一流大学也可能只是一两个学科很好。

陈平原还认为,大学以教学为主体、以教授为核心、以大师为旗帜,这是对的。但单有大师是不够的,现在的大师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这是最重要的,需要一代代的师生来传承。

3/北大清华在与时俱进?

其实,各界对北大、清华的批评之声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或许正如陈平原所说被“夸张”了。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曾批评说,中国的大学惟利是图,许多名牌大学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有些老师根本没有尽到教好学生的本分。北大数学系26个最资深的教授竟然不知道一个学生的名字,有些老师和学生从未见过面,也不相往来。

25岁就成为史丹福大学数学系教授的丘成桐,还对中国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了质疑。他说,“在美国,只要你有能力,20多岁已经可以当上大教授;但是在中国,假如你不是博士或领导出身,即使你有能力,别人也会借机打击你。”在做这样批评的时候,丘成桐显然“疏忽”了胡适28岁成为北大教授、没上过大学的梁漱溟成为北大讲师的这段历史,不过这都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了。

对此李象群也深有同感,清华要求留校学生必须是博士生,虽然个别研究生非常的突出,可能是几十年不遇的优秀人才,但就是因为他是硕士生所以不能留校。这是明显违背党的原则的,我们党一贯反对教条主义,但没有办法。清华对长期聘用的教授也是要求有经济回报的。比如雕塑系要承担学校承揽的雕塑项目。

虽然外界的批评较多,但北京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认为,北大、清华不会受到国外一流大学的冲击,依然会保持中国一流大学的品牌形象。

王齐国说,国外大学对清华、北大威胁并不存在,北大目前在品牌传播方面还需要提高,在国际的传播方面还很欠缺,缺乏国际影响力。但国外的名牌大学在中国的影响力远不及北大、清华。

所以不应该放在教育全球化的话题下来讨论这个问题。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不能因为国家文化很强势就不保留弱势文化。这么多年来,北大精神一直在与时俱进。

北大、清华的地位面临挑战

据《财经时报》2006年7月1日报道(记者黄振伟、张万新、韩英杰)。

1/香港大学的品牌战略

面对众多优秀考生流失的现象,北大有关负责人认为,北大、清华的品牌是无价的,不可能采取香港科技大学那种赤裸裸的金钱攻势。但在考生这个环节,却有了来自民间的定价,广州东莞的横沥镇镇政府激励考生们:考上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

不惜巨资抢夺优秀考生,对大学品牌有什么影响呢?北大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专家齐国伟认为,香港高校即使最终没有得到这名优秀学生,但新闻效应产生的知名度在品牌方面的价值却是巨大的。知名度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产,是品牌战略的要点。知名度高的大学,无论何时、也无论何人来做评价,都会在社会上、考生心目中、各种名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且一旦产生品牌效应,就会长期拥有名牌大学的美名。香港高校就是要在内地产生这种效果,是和北大、清华竞争的长远战略思路。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财经时报》记者说:“纯粹做数量的分析,北大并不比很多学校强,但是在声名上北大要胜于很多学校。在实的方面北大不占优势,然而在虚的方面北大有优势。”他认为北大能在前不久英国《泰晤士报》推出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排名中排在15位,声名起了重大作用。同样道理,香港高校也会在和内地高校的比较中确立品牌优势。

其次,一旦确立了品牌优势,香港高校就会在学术图腾柱的顶端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在评价他们的师资和学生素质时也会高看一线。而师资和学生素质是高校品牌中最重要的元素。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共生的依存关系,他们相互决定对方的地位。学生只要进入拥有最佳师资的学校就读,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学术地位;而教师能在吸引优秀学生的学校教书,也可以在学术上具有竞争优势。

2/大学品牌的价值保障

北京大学毕业生叶小萌正在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发愁。“我现在每天就是不停地发简历,然后不停地去面试,是一个典型的‘面霸’,北大毕业的优越感早就‘面’没了。”

据叶小萌介绍,她同寝室的几个姐妹,虽然不少找到了“婆家”,但最低的月薪还不到2000元钱。

叶小萌的遭遇显然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据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方伟主任介绍,北大2006年共有7743名毕业生(含医学部);其中本科毕业生(含医学部)2970人,预计实际参加就业的约4600人。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庆红说,今年清华大学毕业生超过7000人,除去保研和出国,实际就业人数有4000名;其中本科生1000多人,但目前有70%的本科生还没有实现就业签约。

与叶小萌们面临的生存危机相比,香港的名校毕业生可谓牛气冲天,这或许可以解释内地一流学子将目光从北大、清华转向香港高校的原因。5月25日,香港著名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而在北大应届毕业生中,有88人争聘北京郊区的村长助理,其中还有多名博士生和20多名硕士生;清华也有近40名学生参加竞争,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了五成。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调查在高考前出炉是否是港大内地招生人数翻倍的重要原因,但毕业生的流向和起薪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和判断大学品牌成色的重要指标。

3/品牌价值的流失

去年第一次参加内地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今年也是内地考生蜂拥向往的去处。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香港高校,去年不但许诺给17个省市(招生范围内)的高考状元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充当了一个“救英雄于困厄”的侠客形象。

对于城市大学来说,此举不但打出了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印象分,还将内地高校主要竞争对手清华的冰冷和呆滞的体制凸显了出来。而“不拘一格招人才”一贯是北大、清华的良好口碑;体制弊端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或许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旅美学者薛涌“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断言,虽然各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从今年香港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猛增来看,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大批国学大师在这些学府任教,胡适、朱自清、沈从文等,后来的燕园4老(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也是其北大师资的典型代表。但在近几年,具备如此人格魅力与学识影响的教授讲师似乎少之又少。

4/名校的尴尬?

基于此,学界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流师资的缺失,以及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何以吸引一流的学生、做出一流的学问?没有一流的学问和学生,又何谈一流的大学?

北大现有在校生3万多人,超负荷的结果是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下降。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认为,“这几届学生素质确实要差了很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角色。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更是坦率地说:“无论是经济学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师资力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名校,都要好于北大、清华。”

5/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号召力。而我们被称为一流的大学,究竟拥有多少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和人才呢?相关的数据似乎并不乐观。公开讯息显示,这几年北大、清华的人文影响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并未在繁荣的中国经济与科技进步过程中突显出来。谈到这个问题时,著名学者李欧梵表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一般都拥有一批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分别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63位和35位。与哈佛、剑桥相比,北大、清华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都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很大差距。

在谈到这种差距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以亲身经历向《财经时报》表示:“我到剑桥大学访问时,剑桥校长告诉我,剑桥全年经费10%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基础建设,90%用在了提高教授、研究生的待遇,他们从世界范围吸引人才。”而美国德州达拉斯大学最初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但他们不惜重金请来了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麦克迪尔米德,以及几位相关知名教授,建立纳米研究中心。现在,没人能否定他们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内地高校应该反思

据英国BBC网2006年7月19日所载之文《香港招生打破北大清华神话》(上文已提到),目前看,虽然南下香港的学生数不算太多,还不能就此说大陆名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受到“撼动”。但遗憾的是,大陆不少校长对这场竞争表现“麻木”,并没把这一现象当一回事,从而引发更深沉的思考。对教学体制、教学设置,教学方式如不及时反思,大陆高校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几大门户网站长时间将表达类似观点的文章摆放在首页。有报纸评论,“一流师资的缺失,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正让内地高校面临一场危机。”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将改变目前高校的竞争格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郑晓齐表示,过去北大清华以“老大”自居,“高高在上”;现在因为香港知名高校的进入,有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吸引优质生源将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的办学者和教师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这不是‘狼来了’,而是‘鲶鱼效应’。”郑晓齐认为,一两所高校“永为老大”的格局并不利于北大清华的发展,相反,“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郑所长表示,“所谓‘一流’和‘二流’只是民间说法,不能说抢走部分生源就变成了‘二流’。”不过优秀学生被人家招走,还是令北大清华感到“有点痛,但不太厉害”。根据介绍,内地高校这两年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本科生经费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北大清华尽管历史上人才辈出,港校的冲击当促使北大清华反思和调整,“重视之前忽视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估计,如果不扩大招生规模,20年内,香港都难撼动北大和清华在内地的霸主地位,“如果教育体制不变,香港招生只会对自己有利,北大和清华依旧可以选到高分考生。”但他相信公众会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启迪,舆论将迫使北大和清华这样的名校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种潜在压力,“至少是让北大和清华在心理上有压力”。

据《南方周末》2006年6月1日文章(由珊珊、陈静、徐彬、戴敦峰/文),引进香港高校赴内地招生,原本是一招双赢的妙棋:考生受益;两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得以互动。但在一些学者看来,短期内要去除内地高校的行政化色彩,打破内地的几所名校垄断高分考生的格局,并不可能。

不过,在生源争夺上清华已经迈出一步。清华招生办提供的2006年招生简章上,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据中新社2006年7月5日电(记者周兆军)。面对香港高校的竞争,北大清华未必真如其外表所显示的那样无动于衷。问题在于,北大清华并不具备香港高校那样的完全独立地位,“戴着镣铐跳舞”,很多事情学校不能自己做主。例如,有人认为,去年海南省高考状元李洋被清华拒收,而香港城市大学将其招至门下,这是“救英雄于困厄”。事实上,按照内地招生政策,李洋属于“高考移民”,清华不能违背政策招收他,而香港高校则不受此限制。

人们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惊呼,同时也是在表达一种不满:这两所学校长期占据一流资源而办学水平停滞不前。同时,这两所百年名校曾经拥有的光荣传统正在丧失,如今走在清华园内或未名湖畔,已很难再感受到那种曾经骄人傲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

有一个细节引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精神?一向注重面对面考察学生的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在内地招生取消面试,理由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可能承担不起面试成本,面试会造成机会不平等。这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胸怀和气度,应该引起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所有内地高校的重视。

据《青年时报》2006年7月12日李克杰文章。毕竟有机会和有能力去香港高校读书的考生是极其有限的,绝大多数考生都要在内地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以此为契机,促使内地高校全面认真地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竞争力,比一味嘲笑和冷眼旁观来得更有意义。

其实,近几年来,内地高校已充分意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其目标模式与手段和路径模式似乎有些差距。因为当我们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之后,我们所做的工作却只是忙于扩大地盘和建设高楼大厦,忙于简单化地高校合并、追求规模的扩大,忙于学校的升格,由中专升高职、由高职升本科、由学院升大学和由专门大学升综合大学。而其他各项管理和考核却多是功利性的,大学管理行政化、管理人员官僚化、大学教授老板化,大学拜金和媚俗愈演愈烈,真正安贫乐道的学人少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少了,科研洗钱和剽窃丑闻倒是多了,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内地高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急剧下降。再加上不断的扩招,整体教学质量下滑,大大动摇了高校的神圣地位。

尽管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对于考生来说扩大了选择的余地,增加了深造的机会,是一件大好事,但优秀考生“弃内地投香港”的倾向和“有机会就走”的果断选择,也给内地高校带来极大挑战。它折射出内地高校的深层积弊。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体内地高校(不仅仅是顶尖的北大和清华)甚至包括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对此都不应该置若罔闻,也不能一笑了之,而应以此为契机认真反思一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切实深化改革,否则“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会落空。

一个署名“信力建”的在金羊网2006年7月13日上撰文说,调查显示,70%以上内地尖子生都更愿意去香港,而不是北大清华。

大学是“大师”和“大思”。对教育来说,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内地高等院校却将主要精力投在相互攀比、大兴土木、买地建楼上,反映出两地办学观念的差异。

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和能力的培养,香港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教育上表现为文化视野开阔、参照系众多、信息丰富快捷、交流频繁等特点,这是它的优势。

香港的大学就是一面镜子,既折射出国际高等教育的现行规则,也照出内地大学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运作模式一成不变的停滞状态。

香港这样的都市,无论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水平,国际化的程度都很高,在教育上无论内容还是方式,学术水准还是学校运作,人才的产出与输出,都使用国际通行的规则。在这样的地方读几年书,等于拿到一张通向全世界的“免签”通行证,日后无论到哪个国家地区就业、升学、生活,都不会受到诸多歧视和限制。

面向全球培养国际人才、培养世界公民,这恐怕是香港的大学吸引内地生源的一个重要原因。

薛涌博士一再发出警告: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成二流学校!他建议北大清华转变定位,向低成本的“草根教育”发展。北大清华却说:我们的录取线比它们要高,我们要培养精英———内地高等学院好日子过得太久,早就失去了危机意识。

其实预警亦早已存在。像民办教育,仅出现20年,已经突破多种禁忌,率先涌现出成批的“万人大学”,发展之快、思维之新令人瞠目。只是限于政策,民办学院的师资和学历认定都受钳制,至今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研究型学院和文科学院。

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澳洲、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无不对中国教育市场虎视眈眈,每年随着各类自费留学生流向国外的教育经费达数十亿元。

被逼也好,自愿也好,教育放开是迟早的事,就算没有香港各大学,也一样会有其它“鲇鱼”,搅乱内地高等教育这一池死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林金辉,近年来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作访问教授,对内地和香港高校的合作与竞争感触颇深。他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地的高教格局造成了冲击,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好事。

林金辉认为,在1998年以前,内地高校的“金字塔”结构是稳定的,塔尖是北大、清华。近年来,由于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处于塔尖的高校,还是处于塔尖下的第二、三层次的高校,地位都被动摇了。例如,近几年港大、中大、香港科技大在内地招生的分数线普遍超过了清华、北大。这就促动了这些高校对管理体制和教学进行改革。内地大学也有许多很好的教育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盘活已有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专家介绍说,近年来高校招生中出现一种现象:一些省市的高考状元不愿选择内地顶尖大学,而选报香港高校;但一些香港高校却把一些状元们拒之门外,对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与面试成绩同等重视,在录取时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综合素质等。有人感叹:内地高校谁有勇气拒录高考状元?为此,林金辉等内地教育专家指出,内地高校的选拔机制和评价体系亟待改革。香港高校在选拔英才时不搞“唯分是举”,而是注重综合素质,这对内地争抢状元、追捧状元、炒作状元之风,无疑是一个警示;对当前的高考改革以及整个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都有着重要启示。

舆论之所以强烈关注“状元转投香港”,人们其实想表达的是一种对内地高校办学质量的不满和追问:自1998年国家将北大、清华、复旦等34所全国重点大学列入“985”工程开始冲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后,这些高校得到了上千亿元建设资金。然而在公众的印象中,这些著名高校除了多了一座座雄伟气派的大楼,多了一个个停车场之外,为公众所知的科研成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大学什么时候不再论“官”排辈、不再“唯行政论”,而完全由学问做主、由能力做主?我们的大学什么时候不再孤芳自赏,而是用真正的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全球化竞争和中国当下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高等教育已经全球化了,落后的教育制度很难关门自保。教授也好,学生也好,会自然流向制度更优越的大学。特别是中国内地目前被日、韩、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包围。这些地方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的阶段,都可能到中国内地来争夺人才。而未来一二十年内,中国内地也会进入老龄化,将非常依赖现在进大学的这批劳动力。中国内地的大学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将会彻底失去这场人才战。

香港与内地高校:只拼抢状元是不够的

据《光明日报》2006年9月3日文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蒋国华/文)。香港高校自1998年开始在内地招生,不过七八年光景,已渐次显露出吹皱内地一池高考春水的迹象。给人的印象是,香港的大学正凭借其不俗的学术声誉、“早就与国际并轨”、全英语教学、在内地学生面前极有诱惑力的高额奖学金而攻城掠地,且势如破竹,大有与内地传统名校在吸引高考尖子生方面一争高下的架势。

对此情形,持欢迎或称赞者有之,认为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必将产生“鲇鱼效应”,“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竞争正在出现”,必定会有力地推动内地教育制度的改革;惊呼或质疑者有之,认为香港的大学凭借财大气粗,欲招引“各省高考状元”,那是来“掐尖”,明显会导致内地大批尖子生赴港;更有甚者称必然会导致内地那几所高踞塔尖上的名校不幸“沦为二流”;持等闲态度或“无伤大体”者亦有之,认为“目前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数目本来就很少,分到各省更微不足道,个别‘状元’被争取走了,并不代表竞争甚至威胁”;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则更出现了有的校长持肯定而又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者,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必定走向全球化,而港校招生只是“第一波”,中国教育何以应对此种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究竟该如何看待香港高校到内地招尖子生及由此而来的影响与后果?

首先,香港高校渐次正式到内地招生,乃是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后的必然结果,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结果。一个中国,无需见怪。现在是香港澳门的大学到内地招生,将来总有一天,也一定还会有台湾省的大学争先恐后地跨过海峡来内地招生。

其次,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发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号召。也正是在邓小平关于留学生要成千上万地派的思想指引下,现在每年出国的10余万留学生中,早已不仅仅是出国读研究生了,读本科乃至读中小学的比例亦不在少数。换句话说,所谓“香港各大学有良好的英语教育能力”、“更能体验国际大都市的氛围”、“更有全球化的背景”等等,都不过是国人(当然包括考生及其家长)内心开放,面向世界的另一种表达。这就是为什么,今年夏天,香港从内地招收的秋季入学大学新生约为1300人,而报考者竟达到10余万、面试者超过3万的一大根源。

第三,应该是经济原因,或者不如说,经济诱惑可能更确切,因为能给予大额特别是高额奖学金毕竟对内地考生来说,虽说不上是天文数字,但已经是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了。所以,当香港的大学开出在港求学期间可获得最高50万港元的奖学金的时候,那些学习优秀的莘莘学子,能不跃跃欲试,以求一搏呢!

第四,恐怕还有某种程度的从众心理在发生作用。正是当代犹如天罗地网般无孔不入的发达传媒有关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不厌其烦的“报道”与“分析”,使得高考状元们不得不“心旌摇荡”,仿佛能被香港的大学录取是自身价值的高级体现和莫大幸事!至于有报道说,考生选择乃是缘于向往香港教育制度云云,对高中学生而言大概是不能作数的,充其量不过是文章作者的臆想罢了。

勿庸讳言,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广告效应来说,香港高校无疑已是大大的赢家。现在的问题是,藉此今年夏秋招生工作行将落幕,究竟应该如何回过头来看待前一段时间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港校影响?

毛泽东诗云:“冷眼向洋看世界”。冷静下来细看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这件事,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换句话说,恐怕是不能就事论事的。

第一,就数量来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的影响肯定不是无限的,恰恰相反,会是非常有限的。香港乃是一个城市型特区,总人口最新统计为700万,政府出资的大学有8所,每年招生总量14500人;按照港府教育统筹局关于(香港)各校非本地生总额可以达到学生总数的10%的规定,即使用这个10%限额全招收了内地生,亦不过1450人!显然,这对于近几年内地考生近千万,招收新生五百多万的高考规模来说,影响肯定不会很大。

第二,就质量来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的影响同样是有限的。且不说香港高校决无可能把各省的状元全都招走,就是他们能将大部招走,也决不能断言,内地留存的就只是“二流”人才了!大家知道,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所谓高考状元即指各省理科或文科考分成绩最高者。因此,有人抛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内地高素质生源”涌入港校校园,必将“提升香港高校教育水平”云云,香港高校的领导者最好要有所警惕。

第三,因此,对香港高校来说,倘若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内地高考状元或所谓“尖子生”恐有肤浅之嫌的。以笔者陋见,香港高校应以其较内地高校的若干种优势,诸如学术开放环境、国际化程度、学校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水平,以及全英语教育能力等等,更把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实际上,有报道称,“香港也跟大陆一样,同样面临着大量‘土产’状元离港升学的现象。一直以来,香港高等院校界就流行一种说法,就是‘香港的大学有一流的资源、二流的教授,以及三流的学生’。因此,以往许多香港高考状元往往舍弃本地大学,跑到外国升读。在今年刚结束的高考,不少状元接受采访时也是这么说。”这就充分说明了,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的确确面临着共同的紧迫而又义不容辞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高等院校应当着力教育创新,不断拿出有世界水平意义的“知识贡献”(江泽民语),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竭发动机和无尽的原创知识源泉。

第四,对内地高校来说,与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相对等,也可以主动出击,到香港去招生。光靠空喊“好啊!港校来‘抢’生源有助于良性竞争”的口号,或祭出于我“无伤大体”、“对我们高校没构成压力”等阿Q式精神胜利法,是于事无补的。为了能招来那里的优秀生,在物质资本等方面恐怕暂时比不过的情况下,内地高校就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资本和知识资本。这后者是通过艰苦地创新努力可以做到的。事实上,唯有如此,内地的大学才不致真的“沦为二流”,才能吸引和招来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将来还有台湾省)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总而言之,今年这场由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引发的讨论是件好事。从中人们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不是两地高校拼抢各省高考状元,应当是教育创新。

笔者愿借此短文再说一次这样一句话:教育创新,刻不容缓;教育创新,不尚空谈!

中国大学校长批判现行高考制度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14日报道(记者谢湘)。在昨日“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几位中国大学校长,对中国现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办法,使用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性”语言。

1/高考招生模式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经常在会下被记者团团围住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习惯地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说话:“现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高考录取,都是按成绩一分一分地顺着从高往低排,差一分都不行!但是,一次考试、一分之差真的就差很多吗?”他摇了摇头,“哎呀!现在动不动就是公平、公正,整个社会的神经高度紧张,已经脆弱到不太正常的地步了,学校还能有多大的空间来自由挑选人才!”

一名站在他身边的年轻女记者轻声问道:“那你们在自主招生这一块能不能有所作为呢?”他回答:“这是全国统一高考,学校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我是做应用科学的。我们设计一个系统,不会把命脉都放在一两个结点上。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要崩溃。可现在的高考招生就是这样一个节点,高考招生模式是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中午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你们来内地招生,碰到过什么困难没有?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沉思片刻,刘遵义校长说出的话既让人意外,又让人温暖。他说:“如果说,我感到困难或有所不安的的话,是对那些报考香港的大学却仅以一分之差落榜,并由此可能造成失学的高分学生抱以同情。”他说,“现在的高考规则,基本上是没有第二志愿。因为每所大学报名的学生都很多,如果你的第一志愿不能被录取,而第二志愿的学校又已录满,那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为此承担很大的风险。希望改变这一状况。”

在呼吁“要善待高考第一志愿落榜生”的同时,刘遵义表示“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他清楚,在世界很多国家,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可以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的,学生最后要做的事情是作出上哪所大学的决定,这本属于学生的权利。

2/如果郭沫若参加现在的高考

做事向来严肃认真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次特地带来了他的四川老乡、中国科大老校长郭沫若先生早年读中学时的两张成绩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5月28日所发,郭老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英语98分,生理98分,历史87分,图画35分,地理92分,体操85分。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老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英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

从两张成绩单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比较优秀。

朱清时笑着说,谁能想到郭老后来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大考古学家,“从小看到老的话不一定靠得住啊!”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很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像郭老这棵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

朱清时认为,目前在我国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大问题,是高考导向出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一分之差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迫使学生集中全力应付要考试的那几门课程,全面素质教育无法实行。

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学校把高考作为政绩。他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2005年某地一学生以600分以上高分考上了中国科大,可这名学生居然没有报到。经了解得知,学校建议这个学生复读一年,再考北大、清华,还许诺给这个农家子弟10万元奖金。“这样就糟了!受害的还是学生!”

朱清时承认,在目前的国情下,考试还是必要的,它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而且是千百万农村和基层弱势群体孩子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因此不能轻易废除考试。但是,迫切需要改革目前“一槌定终生”的考试方法。

他提出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思路是:由各省市把高中阶段学期末各门功课的考试改成统考,使高中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有更准确的可比性。然后,高校在招生时既依据全国高考的成绩,又依据学生平时各科的成绩(包括音、体、美等高考没有的学科)决定是否录取。开始试行时,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少些,待制度完善后再逐步增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

忧郁而不悲观的朱清时坚定地认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不断的改革探索,这是没有疑问的。

(全文完) flNmAob1k4TD4Mj6ssy43zim2kJdGuvyqYatIrZgUFtSzPTtxv0Pm7r/flbVdG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