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高教探讨: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1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教育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教育市场的全面开放,已是不远的事。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样运作的,就显得更有意义。

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是继出国留学后,中国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外的又一个新选择。香港高校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这场竞争,考生和家长看中港校的往往是奖学金高、就业前景好等现实因素,实际上其内容要丰富得多,是两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的较量(杨东平教授认为),这场较量将给中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考制度以怎样的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杨等人(见该刊2006年7月20日《为什么去香港上大学》一文)认为,内地学生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香港高校的“报考热”,迫使内地同行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北大、清华将阿Q式地回忆祖上荣光。”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生员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突然间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被置于风口浪尖,有关“一流大学”的品牌内涵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

袁新文在《人民日报》2006年6月19日撰文认为,香港地区的大学来内地招生,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使内地多年一贯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对内地高校来说,“港校热”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人们有理由相信,两种大学制度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激荡、相互启迪、相互借鉴,会提升内地和香港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香港高校独立一隅而名闻遐迩,振臂一呼,满载而归,确确实实给内地高校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冲击”。笔者无意追捧香港高校而贬低内地高校,也无意于“一流”、“二流”之争。对于考生来说,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不是更好吗?对于内地高校来说,有竞争才更有进步,他山之玉,不是也可以好好学习、借鉴吗?

不管怎么样,近两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这个事件,不但对香港自身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内地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行动,其意义将远远大于香港高校每年从内地“挖走”若干名状元。其实,去香港读书固然是好的,留在内地读书也是好的,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关键还得看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另外,内地和香港,在社会性质、国家政策、历史基础、努力方向上大为迥异,无法一致。只不过,有不同就要借鉴,有优势就要发扬,有问题就要解决,有差距就要提高,这才是谁都要遵循的真理!

“人挪活,树挪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积极进取、尽力而为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更何况,我们都是在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的大学,我们也都是中国的教师、学生、家长!

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取长补短,实现多赢。舍此还有什么?

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对香港产生的巨大影响

香港的内地人才引进战略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对内地考生与高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样,对香港方方面面也有很大意义。难怪他们一年比一年要扩大录取数目。但是话说回来,香港毕竟地方有限、学校有限、容纳人数有限,到有一天,这种热潮将归于平静。不过从目前看,这种热潮仍将持续几年。而且,哪怕平静下来,其每年的招生规模仍将很可观。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就面对着如何与飞速发展的大陆共同进步,续写经济腾飞的命题,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香港的人才引进战略。

截至2006年3月,香港方面共引进了10104名内地青年人才到港就业。同时香港高等教育向内地开放,不惜重金投入,吸引内地顶尖人才。仅2005年,到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就达到4112人,同年在港毕业并且留港工作的内地学生为236人。

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主席耿春亚先生这么解释大学依然愿意重金引才的原因:香港特区政府希望让更多优秀的内地年轻人提升对香港的认同度,即使在别的地方工作,对香港的文化认同,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哪怕10个人才中只留下了3个,也能在长远的将来,有益于香港发展。

据新华网香港8月21日电?(记者廖翊),彭则慈同学刚刚在香港城大完成法律证书课程,现就职于一家国际背景的律师事务所。这位在香港长大的学生对记者说,他能说一口相对流利的普通话,得益于大学阶段与内地同学的相处。“内地学生特别勤奋、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印象。”彭则慈对记者表示。

港府吸引内地人才的优惠政策也使港校招生如虎添翼。2006年6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新闻主任何淑娴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的“2003年港府人口政策报告书”中提及:内地人才在内地有人脉关系,熟悉内地市场、消费意向和业务运作情况,他们来港工作肯定有助于开拓内地庞大的市场。香港必须更灵活地吸纳内地专才。

港府教育统筹局发言人张先生也指出,香港吸引内地人才的第一步就从高等教育开始。为此,教育部门采取了更为灵活的非本地生比例限额政策,各校非本地生总额可达到学生总数的10%。香港各高校都将这些名额中的绝大多数给了内地生。比如,香港大学的270个非本地生名额中,内地生占250个。

同时,港府各个部门都从政策上给予内地学生在港学习乃至留港就业的优惠。

凤凰卫视评论员、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子东还提出,人才的流动及其影响是双向的,“人才不是流失,是流动,这种交流非常好。其实要说影响,应该是对香港的影响更大一些。到香港的内地学生大多非常出色,勤奋刻苦,给香港学生很大激励,他们之间也形成了竞争。”

除了引进内地学生,许子东认为,香港高校更应该引进内地的学者和教授,“香港的教师职位是很高薪的,所以不敢随便引进内地最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如果放开这一块,真正的冲击才会到来,而香港的高校也将有非常大的变化。”

内地学生热报港校给香港带来了什么

香港《紫荆》杂志2006年8月发表过一篇《内地学生热报港校给香港带来什么》的文章(程航/文),其中写道:

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赴香港高校读书,触动了内地高校的敏感神经,给内地高校带来压力和危机感,也许会加快内地教育改革的步伐。但对于香港而言,这股热潮会带给香港什么?

高素质生源提升香港高校教育水平。香港的高校有其长期形成的独特优势,它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之处,是和西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最接轨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及商业化的环境里,香港的高校高度国际化,师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与国际紧密接轨。香港的教育体系完备而且多元化,设有国际认可的课程和评核机制。香港高校的学历,普遍被世界各地承认。香港各高校的教研人员面向全球招聘,这些优势,使香港高校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生源选择余地相对狭小,成为香港高校的一大软肋。对于仅仅600多万人口的城市,香港高校招生选择余地不大,也让香港同行十分羡慕和关注内地丰富的生源。随着内地与香港关系日益紧密,香港高校把招生目标瞄准生源丰富的内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充分利用香港的师资人才,对香港而言是浪费,对内地而言是损失;如果不充分利用内地人才资源亦是如此。

内地人口基数为13亿,今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人数高达近670万,相当于香港全部人口,加上其它社会人士,今年内地报考普通高校的人数高达950万,而本科只招收260万人。在香港,经过层层淘汰,每年能报考大学的人数不过2万多,并从中挑选1.3万上下的学生,如果全部选择香港本地学生,不仅可挑选余地小,难以选拔更多更好的学生,而且学生同质化严重。

一名香港教授表示,在不同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内地和香港学生,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基础能力等方面都有区别,高等教育需要这些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不同人才相互学习和相互碰撞,只有这样,香港的教育才能真正谈得上国际化,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更有保障。而且,内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香港学生创新意识相对更强,在人才互相流动后,内地全新的人才资源也给香港的大学带来全新的经验。生源的多样性,也会促使香港高校不同背景的人才竞争。

此外,挑选内地优秀学生,对于提升香港区域教育中心地位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结构优化保持香港竞争优势。对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天然资源匮乏,而香港多少年的发展完全依赖唯一的资源,那就是人才。

香港高校校方毫不讳言,内地拥有雄厚的学生生源,市场庞大,为香港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一方面,香港经济面临转型的艰难,需要大量相关人才储备,以提升人口质量,支持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香港的整体出生率处于极低水平,人口老化及劳动人口持续下降,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全港65岁以上的人员已经达到香港总人口的12%,每8人中一个是长者。到2033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长者。要维持香港的竞争力,确保香港能在21世纪知识型及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继续发展,必须考虑人才结构。继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之后,香港3年前推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特区入境处每年收到的申请约4000多个,迄今已有超过1万人才来港工作。今年6月下旬开始,香港又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进一步吸引内地和海外优秀人才赴港发展。

招收内地优秀学生赴港学习,并鼓励他们毕业后留港工作,也是香港人才计划的一部分。过去,香港非本地本科学生占学生人数的上限被限制在4%,2005年特区政府将上限提高到10%,据悉,有大学校长提出将这一比例再度逐渐提高。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等方面进一步融合,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需要熟悉两地情况的人才,香港高校担当起这一责任,义不容辞。当然,除了吸引内地学生前来学习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吸引他们留下来,为香港服务。这除了高校外,特区政府也应该有相关考虑和政策。

面对热潮香港还需谋定而动。虽然接近60%的内地学生都希望选择到香港读书,但是这种状况不是恒定的,竞争力永远具有流动性。香港高校必须谋定思动。

内地学生蜂拥报考香港高校,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上的一种全新选择,但这主要建立在内地教育体制相对落后、人才选拔机制相对不合理以及教育改革相对迟滞的情况下。虽然我们相信,这一状况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小,但对香港高校来说,未雨绸缪是必须的。就像20多年前,香港企业移往内地,起初企业和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深入,港产品的优势和魅力已经大减一样。

今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收优秀生引发的热烈讨论,显示内地高校的一种普遍焦虑和担忧。但是,北大、清华等百年名校,其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光辉历史,以及学校内一批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迄今依然是令香港高校仰望的高山,其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和水平以及宽泛的学科也令香港高校难望其项背。内地优秀生学生弃内地名校而选报香港高校,是多种因素而成,香港高校切不可妄自尊大。可以预见,在争取生源的良性竞争中,在两地教育模式的角力中,必能带动内地高校从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到学校招生、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重添魅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产业全球化,中国内地开放生源是必然的,垂涎内地丰富生源的高校将会来自全球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香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

据《南方都市报》2006年6月28日文章(著名旅美学者薛涌/文)。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短期内将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推动香港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立法会还动议辩论“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教育枢纽”议案,最后获一致通过。一些议员建议,香港应放宽入境限制,提高大专院校收取非当地生学额比例;容许修读全日学士课程的非当地学生从事兼职工作,减轻经济负担;拨地给院校建寄宿设施。

还有议员说:香港学府或许能培养出未来的中国领导人。吸引内地学生到香港就读,对教育、经济及政治都有利。

我最近写了一系列文章,认为香港的主要大学将超越北大清华,挖走顶尖的内地学生,成为中国的一流。我同时还分析:香港由于长期出生率低、人口老化,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年轻劳动力。从内地的高考精英中“掐尖”,进行高质量的人才补充,是维持香港竞争力的根本。在这方面,香港的胃口会越来越大。

这两个预言,在短短的时间内都在相当程度上被证实了。第一,从今年高考考生的意向看,香港的大学确实热过了北大清华。第二,香港特区政府和立法会的上述举动,也证明了香港在引进内地学生方面确实有我所分析的意图。当然香港的高等教育并非没有问题,其大学将对内地名校构成的冲击也不应该夸大。不过,从香港方面上述的动作看,他们也正是在力争突破自己的局限,把其高等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香港大学的容量。我和香港有关大学的人士接触了解的情况是,香港8所受政府资助的大学,每年录取14500名学生,现在每年容许录取10%的外来学生,所以在内地招生的上限是1450名。不过10%的比例很容易突破,比如达到30%。因为香港人口萎缩,本地生源实在太少。大学也会根据当地的人才需求扩大总招生数量。所以,香港的大学每年来内地招几千学生的潜力还是有的,对内地一流大学的冲击不可小视。

香港的大学的第二个问题是教育成本太高,培养一个学生要20万港元,即使照标价收学费,还需要政府大量补贴。港府自2003年起提供了为期三年共9000万港元的奖学金计划,以吸引优秀的内地学生到香港攻读大学学位课程。未来将容许院校提供更多奖学金给优秀的非当地学生。香港的纳税人是否愿意花这么多钱资助大量外来学生就成了问题。从长远看,这笔投资对香港还是好的。因为如果香港不能有效地引进和训练年轻劳动力,就无法维持现在的经济增长势头,生活水平也会下降。许多香港人也许会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美国现成的大学毕业生直接招来,省得自己投资教育经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看,香港能保住现有人才就不错。这些人早晚会回到现实。

香港方面最近的动作,实际就是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在内地招生的人数:容许外来学生兼职工作,实际上是鼓励来自内地的学生自己解决一部分费用。香港生活费高,但工资也高。如果学生能打工,再免掉学费,学业就基本能支持,不需要全花纳税人的钱。这样香港的大学可以多提供一些半奖,扩大在内地的招生规模。

从香港高等教育的近期历史可以看出,他们的扩张非常突然,现有的“硬件”也可能一夜之间突破。过去由港府支持的正式“大学”仅有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两所。如果以此为标准,香港的大学生仅占适龄人口的3%。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高级人才外流,每年达四五万人。为稳定人心,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港府把其他的学院提升,又建立了香港科技大学。这样香港就有了8所受政府资助的大学。不过,即使以这8所大学在校人数统计,香港适龄人口上大学的比例也仅为18%,远达不到一个后工业社会的要求。于是在董建华任上,香港学习美国经验,鼓励办私立的社区大学,即相当于我们的大专学校。把这些学校的学生加起来,香港适龄人口上大学的比例就增加到了60%,完全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见私立大专院校的学生远多于8所主要大学。

如今香港方面提出容许外来学生打工支持学业,并正逐渐提高大专院校中非当地学生的比例。这恐怕意味着一些低端的社区大学、短期大学也会进军内地,对内地各个层级的大学都会形成冲击。今后香港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要看香港经济的表现。有一点可以肯定,香港的经济发展将严重依赖内地,依赖对内地的了解和内地的人才。而本地的劳动力供应则每况愈下,甚至已经出现连中小学都填不满的现象。如果香港未来从内地的人才引进上尝到甜头,香港的大学招收内地学生的胃口就会大增。而现在那些私立的社区学院,会为香港高等教育的扩张提供现成的硬件基础。那时香港高等教育的容量就不是现在可比。内地的大学如果还是只知道向国家要钱,通过寻租抬高教育成本,忽视对弱势阶层的扶助,而不是实质性地提高教育质量,就会把高等教育的领导位置拱手让给香港。

二、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对内地产生的巨大影响

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热潮,这是客观现象。在本书第一章中,我做了详细的描述。那空前热闹的场面,其影响之巨大,谁也无法否认。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这种场面更加热闹,影响更加巨大。

香港城市大学内地与海外学生招募总监朱国斌博士2006年6月告诉《信息时报》记者,以往内地的高考状元几乎全被北大、清华收入囊中。但这两年,香港的几所大学已经对这些名校产生一定的冲击,去年北京理科状元陈秀野就是在清华和香港科技大学中,选择了后者。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还是出现了一定的负面情况。

比如说“掐尖论”、“抢状元”。也就是有人所谓的“用高额钞票买高分学生”、“50万元=状元”,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极高分考生以考分换取奖学金的数字游戏而已”。

有人撰文说(新华网2006年7月19日),香港的大学在中国文化上也不弱;但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近几年来,香港的大学的确是凭金钱(不一定是几个臭钱)抢走了内地的一些尖子生,而那些选择到香港就读的内地学生,也大多将就业和薪水视为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换言之,香港的大学的“引诱”与内地尖子生们的“上套”主要体现在一个“钱”字上面,这其实比是不是一流大学更加重要。

很明显,选择到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学生在两方面受到“钱”的吸引。一方面,香港的大学为内地学生提供不同额度的奖学金,最高奖学金包括学杂费和生活费用,高达50万元;另一方面,毕业后有更多的机会,不仅在事业上有比较好的前程,而且在收入上有更大的潜力,因为能在香港或海外比如美国等国家就业,起薪较高,而通过在著名跨国公司工作,更能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对此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明言(中新网7月20日电),不应简单将港校内地招生理解为“抢内地状元”。他表示,科大给予内地状元的奖学金“好像好吸引”,但其实主要用来交付约27万元的学费。他说,港高校到内地招状元,对两地的高等教育都有正面影响,“这就像鲶鱼效应,一条鲶鱼在动,其它鲶鱼也会跟着动。”朱经武还说,状元只是代表学生成绩达到的水平,“我们找他来是希望令学生成功,所以我们不单看状元的成绩,还会跟他面试。”他表示,“如果科大的环境有助状元成功,我们才会招。但如果环境不适合他也招,这样便不好。”他打趣说,“内地有几千万学生,香港只是招一千几百人,不会成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说:“中国学生多得是,几百几千万了,所以只要是第一流的好学生,我们都收。目的不是去抢所谓的尖子。”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向媒体表示,内地考生积极报考香港高校并不反常,香港的高分考生也有选择内地名校的例子。

香港大学内地招生主任陈燕玲表示,港大在内地招生绝非故意和内地名校抢生源,每个学生都应该、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港大并非来抢清华北大生源”,来内地招生的黄依倩在表达了对北大、清华的“羡慕”之后,非常谨慎地说,“港校这两年才出现,大家感到很新鲜,估计两三年后将不会这样火爆。”但两地高校在教学科研等关键方面的差异,特别是近年内地公众“重学”态度的微妙转变,显然值得内地教育工作者深思警醒。

另外,在“掐尖论”、“抢状元”上,香港高校方面还认为,他们招收新生并非只看分数,他们“掐”、“抢”的是合适人才。

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黄依倩介绍,今年港大共接到10余个内地高考状元的申请,因面试或笔试未达到港大的招收标准而拒绝了4名状元。“我们绝对欢迎状元,但不会去抢,更不会讨价还价。”黄依倩表示,一所高校的声誉并不是靠招一两个状元挣来的,“我们只招适合来港大的学生。”2006年港大在河南省录取的5名考生中,理科最高分是650分,最低分是620分;而理科675分的考生和633分的考生虽然进入备选,最终还是落选了。

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也指出,港大对申请人的成绩与面试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如果是只求读书来港,完全不打算参与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则不会被收录。

状元并不一定受欢迎,“差生”也并不一定会被拒绝。最近有新闻报道(中新网2006年5月31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就录取了这样一位考试成绩比较差的差生:16岁的陈易希今年的中学会考成绩低于大学录取分数线,中文、英文成绩还不及格;而香港科大不久前宣布,以“特殊才能”破格录取陈易希,不以会考成绩为准。因为陈易希去年因发明“智能保安机器人”夺得美国英特尔公司举办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二等奖,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将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易希星”以资鼓励。他发明的“蓝芽智能平安表”可使突发意外的长者和病人通过其特殊装置,指示手机拨通指定电话求救……

回应香港学界关注15岁的陈易希破格上大学,香港科大校长朱经武坦言无问题,认为一个人的年龄在于心境,关键是学生思想成熟的程度。他又说,他太太陈朴当年上柏克莱大学只是15岁,他本身上大学是17岁。

看来,香港的大学招生和内地高校招生有个很大的区别:并不是只看“分数”,而是唯“才”是举。

(作者注:据了解,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的250名内地生中,三分之二为女生。问题是,中国的女生往往只会考试,创造能力却弱一些,这也是杨振宁、李政道等著名华裔科学家的观点。)

如果说“掐尖论”体现了一种恐慌、不自信,有些人又完全是另一种自信、不在意。

众多优秀考生乃至各省状元投奔香港高校,受冲击最大的当数内地名牌高校。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组长李靖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秦晖采访时(见该报2006年7月9日)却坦然表示:走几个状元没什么大不了,北大要招的是真正高素质、有远见的学生。

李老师说,香港高校的某些学科可能有优势,但总体来说并不比北大、清华有优势。目前北大在招生过程中主要向考生宣传学校的学科优势,而不是类似于奖学金这样的物质条件。“北大希望招到的是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有远大抱负,有长远目光的学生。”李老师说,对于一个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来说,50万元的奖学金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将来的前途远远大于这50万元的意义。

无论学科优势还是学生毕业后的前景,李老师认为北大都一样有优势。北大有很好的教学平台,学生英语水平很高,有大量对外交流的机会,在校期间可以得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读研或者出国留学,也有不少人进入了香港的大公司工作。(作者注:北大很多学生的英语其实并不高。)

李老师认为,学生成绩很重要,但志向更重要。所谓状元其实是运气成分多一点,在北大眼中,850—900分的考生其实一样优秀。“如果为了高额的奖学金而作出选择,这样的状元走几个也没什么关系。”(作者注:尽管话这么说,毕竟高考中的非常高分,几乎是进北大的唯一之路。应该说,比起香港的高校来,内地的高校更强调分数。)

又据《京华时报》2006年7月10日报道(记者肖锋)。“北大首次驳斥沦为二流说,称调档线高于香港高校。”今天北京市2006年高招第一批录取院校开始录取。昨晚,北大、清华、人大划定了今年在京高招录取调档分数线。北大调档线理科661分、文科626分;清华调档线理科666分、文科620分;人大调档线理科643分、文科603分。各校招办有关负责人都表示,今年在京的调档线是近年来最高的一次。

昨晚记者从北大招办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北大理科在京调档线比去年在京录取线高出43分,文科也高出26分。由于今年北京生源分数较好,北大适当扩招了30多人。“只要进了北大调档线,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就不会被退档。”该负责人还表示,北大今年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北大按学科大类招生,在京招生将实现专业志愿零调剂,也就是说北大今年录取北京考生时都是按照他们报的专业志愿录取,没有进行调剂。考生可在一两天后,到北大本科招生网查询录取结果。

“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招办负责人还表示,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今年北京的文、理科状元都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并已被录取。从招生上看,“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

清华大学今年在京理科调档线比去年的录取线高出51分,文科高出29分,文、理科分数线都是近年来最高的一次。该校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清华今年在京的调档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有所增加。

人民大学今年在京理科调档线比去年录取线高出47分,文科高出33分,文、理科分数线都上涨30分以上。人大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人大今年在京按分数调档,调了档的考生不会被退档。

(作者注:看看,还是在拿分数说事!)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也在《人民日报》(2006年8月30日)上撰文:招多少状元不重要。

最近许多人都问我:香港高校今年招走了部分内地高考状元,而这些人以前基本上都是报考北大清华的。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你会不会有被“挖墙脚”的感觉?每次我都回答说:当然不会。

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北大每年也会接收很多来自香港的学生,一所大学的生源必须多样化,因为今天的青年需要多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成才。二是香港的学校容纳量毕竟有限,内地的高校也在用自己的方法吸引优秀学生。今年有900万名高考考生,就算前5%的学生是最优秀的,也有45万人,高考状元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我们相信生源质量的潜力很大,有一大批优秀学生可以选择。

其实,高考状元只能代表一次考试的成绩,中国高校不应看重学校招来了多少状元。在我看来,进北大的学生高考分数相差100多分是常事,很多相对低分的学生大学4年下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哈佛、耶鲁等学校也没有把美国各个州的第一名都招去。优秀的学生在本质上没什么差别,关键看大学有没有本事把这批学生培养出来。作为高校,不应看重招了多少状元,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学校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才环境。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想对进入北大校门的新生说一句话:进入大学,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管你是高考状元还是什么人,都要重新开始,如果不努力,都不会有作为。

许智宏在另一个场合说:“我本人在内地数所高校任教多年,而我的孩子恰好在前几年被香港的一所大学入取。在她上大学的几年里,我有机会常和她谈起那里的教学。我的结论是,我们现在与香港大学教育的差距,或者说不同,不是用几件具体的事情能比较得明白的。总的来说,内地的高校并不缺少技术层面上的优秀的教学人员,我们缺的是如何让这些优秀的教学人员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制度环境。我曾下过乡,记得当时农民教我们如何烧他们的土灶。关键的一点不是看你有多少上好的木柴,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灶膛里把柴安放得合理,使点燃的柴能得到最好的通风条件。在通风好的情况下,既便木材质量差一些,火照样能烧得很旺;通风不好,即使有好的木材也只能看着它们闷成炭而产生不了多少明火。大学教育一个样。我们或许可以说有不错的教学人员,但他们却没有合力产生‘明火’的外部条件。香港的教学人员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可能并不比内地的强,但他们的‘火’照样可以烧得很旺。”

(作者注:看来许校长毕竟是许校长,他的头脑是清醒的。在自信、平静之余,他还是知道自己的差距与不足的。)

再就是“特权论”。

2006年7月24日,“港校冲击论”因为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刘明利的一席话达到了巅峰。刘明利在广州面对媒体直言不讳地指出,香港高校所享有的招生“特权”,对内地高校极不公平。

如何来理解刘明利所谓的“特权”?据解释,在内地,考生在没有得知分数的前提下填写志愿,接着相关部门按照一定比例投档,从中录取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就只能上比第一志愿差许多的学校。而港校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这种方法确保了学生即算被港校录取,也丝毫不会影响其他学校录取该考生。在这一办法下,考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也是让一些考生产生甜蜜烦恼的原因。

此前,北大招生办主任刘明利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说,“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在招生制度上是不平等的。”“内地高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制度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有很大风险。在统一填报系统下,报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很可能只能去一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学校。而大多数港校却独立于统招系统之外,报考港校不会影响内地学校的录取,而且还可同时兼报多所学校,考生没有风险。”报考北大比报考香港高校风险大,于是许多考生选择把目光投向了香港。刘明利还说,港校里普遍存在“留位费”做法,防止考生不来报到而浪费学位,而这一做法在内地高校是不允许的。

刘明利还给香港招生热潮泼凉水,指出高奖学金背后是高学费,50万奖学金可能只够付大学期间的学费。他认为香港高校在内地享受的自由录取、自设奖学金等做法是特权,是对体制内的内地高校的不正当竞争,对内地高校及部分考生很不合理。

刘明利在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又说,香港高校确有其独特优势与长处,但内地高校在基础学科等方面更具优势,不能以偏概全。而个别已被内地高校录取的考生在转入港校的同时,其也浪费了一个学位;这一学位对未被录取、且分数接近的考生来说可谓弥足珍贵,这对他们不公平。

刘明利说:“所谓‘状元’,肯定是优秀学生,但不一定就代表是最好的学生。因为很多时候只是偶然因素导致比别人多考了几分,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大家不能将眼光只盯着几个状元。”他认为,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乃至状元被香港高校揽走,是由于两地招生制度不同所致。“目前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在招生制度上存在不太合理的地方,导致内地高校与港校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状态。”这种不公平的招生制度导致了香港高校可以吸引并录取到一批优秀考生,而社会对此又特别关注,因此造成了现在港校大规模抢走内地优秀生源的假象。

刘明利这番话正是反映了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当中,其独特的制度或者说做法确实产生了许多问题。他主要是指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在内地采用自主招生的6所香港高校,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因为是参与高考统招,与内地的高校一视同仁,产生的问题就小得多。我想,国家教育部也一定看到了这些问题,下一步参与内地高考统招的香港高校将会越来越多。

据媒体透露,部分接受采访的教育专家指出,目前的招生制度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了太多便利,因为不少港校在内地名校录取后招生,“精中选精”,减少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风险,而且客观上造成内地名校录取考生不报到、浪费招生计划的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认为,已被内地名牌大学录取的考生转战香港,影响最大的是内地学生。北大不在乎每年十几个新生不来报到,但是这十几个招生计划就白白浪费了。要知道我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十分匮乏的,950万考生只能录取530万,只有6000多人能上北大、清华,有多少考生梦想到北大、清华,但是被浪费的计划是无法再补充其他生源进来。这样对内地教育资源造成浪费,最吃亏的还是考生们。所以既要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招生合作,又要积极寻求新的招生办法,把我国教育资源利用到最大限度。他呼吁把香港大学招生工作纳入统一高考招生体制中来,这样既保证了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生源的稳定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内地大学招生的录取率,使更多的考生能够进入大学深造。

此外,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在2006年7月举办的京港大学校长论坛上表示,今后可能会对香港高校在北京地区的招生进行调控。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这样解释城大为什么参加内地高考统招:“我们之所以选择参加高考联招,而没有选择自主招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考联招目前是最公平的方法,托人情等一些干扰力量不能发挥作用。”“如果大家都能参加教育部这个统招的话,就避免了这种互相恶性竞争或者是‘抢尖子’的现象。大家都在一个水平上,学生可以填他的自愿,到时候这个成绩出来之后按照这个自愿分发,那么这也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当2006年7月20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杨向张信刚提到,有内地高校教师提出,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应全部纳入统招计划。因为一些港校在内地学校录取后招生,造成一些内地高校录取的考生不报到,“北大去年因此浪费了10余个名额”。张信刚回答说:在西方,一个学生收到几份录取通知,从中选择一个学校,是很正常的现象。他自己的女儿当年就收到了哈佛和斯坦福两所高校的录取通知,最后她放弃了斯坦福。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对此的说法是:这是国际通例。考生之间要竞争,大学之间也要竞争。所以,看起来,北京大学因香港高校招生浪费了10余个招生名额,是一个不同招生规则造成的技术问题,但其后面,是两种教育体制的不同。

另外,你既然说人家那样做影响了自己的利益,那你为什么不学学人家呢?我也不是说香港的这些做法都对,但总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置内地学生于风险之中,为什么不多给他们一些选择和考虑?虽然风险、竞争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我们常说“以人为本”,该怎么做才更合理呢?你说人家不合理、不公平,你自己就合理、公平吗?还有,你说人家奖学金高(人家学费高那是不得不这样做的,再说我们内地高校近些年的收费不也是越来越高了吗?甚至乱收费的现象也不时被媒体披露。人家是高收费,却并没听说是乱收费),那你为什么不通过提高奖学金来留住考生呢?你更为什么不通过改革自己的教育体制、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改善自己的社会声誉来留住考生呢?你甚至也可以参考人家的“留位费”做法,只是不要把费用设得太高即可。

舍此以外,大多数内地人士,包括教育主管官员、大学领导、专家教授都承认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是一件好事,基本上是应该肯定的。

对于香港高校内地“掐尖”的说法,不少内地高校校长并不认同。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直指,这纯粹是媒体的炒作。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表示,香港高校的招生人数毕竟有限,全中国有这么多优秀学生,内地高校的生源并不会有多大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陈章良校长也不赞同媒体称香港高校到内地来“抢”学生。“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并不是人才的流失。我知道一些省市的状元报考了香港的大学令媒体很不安,但是状元只是代表高中阶段的成就,在大学中的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陈校长认为,作为教育者,垄断并不是好事情,人才是在不断的竞争中产生的。

陈章良还指出:“我支持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并支持他们扩大招生规模。港校来京招生不会对内地名校造成威胁,甚至根本就谈不上威胁。”并且,“前些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就曾有人惊呼人才流失。而现在,国家的很多重要岗位,却都是那些有留学背景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2006年7月9日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秦晖采访时说,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抢生源是自由竞争,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对内地学生开放,而且渠道更为通畅,学生和学校都有选择的权利,即使造成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的后果,那也不能说不是好事。

“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对于考生们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们对此是非常赞赏的。”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说,“香港高校比内地招生更加自由,更加自主。这种观点和观念,对国内高校的招生改革也有帮助。”

香港城市大学朱国斌博士认为,人才流动的冲击对内地未必是坏事,“如果香港高校对内地的冲击能让内地高校意识到两地教育的差异,内地自会考虑怎么办。”

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应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YlTUdV9w9iVEUpjUUlJ2BGbvA48TcWORTqAf+yIn+b5P3aMiHkzrIKQjLYPzF/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