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5章 理财——人生必须学会生存之道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这个时代,学会理财是使人生更加有品味的课程,甚至是生存的必须。怎样能够积聚财富、合理安排金钱、资产,使自己的人生健康、优越,就全在于理财这一课。养成善于理财的好习惯,人生才完善。

1.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成功的人还有一项公开的“秘密”:善于理财,有会理财的习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应当并且十分应当成现代人掌握的好习惯。

理财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且成功的理财还能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感到无所适从,无法下定决心理财。如果你无法培养一个良好的理财观,那么终将面临坐吃山空的生活境遇。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他们之所以成功,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有正确的理财观。在一般情况下,愈是成功的人就愈重视理财,因为,他们懂得事业成功与理财之间的奥秘。

有人说,懂得应用理财知识的人最富有。在现代社会,能否运用知识及掌握技术,是贫富差距的关键所在。

不管你有多少钱或者会不会理财,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最好都要掌握一些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专业的理财知识能使你避免一些理财方面的陷阱,避免因错误的投资而损失惨重。最简单的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换句话说,为了存款安全起见,除了选择有存款保险的银行,最好把钱分散地存在几家银行,以降低风险系数。

学习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与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样,只要你对它产生了兴趣,那么它也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只要你平时加强培养理财的兴趣,多收集一些相关的理财信息,多向一些理财专业人士请教。那么,时间久了,你就可以逐渐地具备理财的专业知识,做到胸有成竹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开支是可以节省下来的。这些费用当时看起来虽然没多少,但长期积累下来,就是一大笔财富。例如,一些聪明的消费者在选购衣服的时候,宁可挑一件质地好、又不易过时的服装,也不无节制地选购仅在当下流行的服装,以免因过时而产生浪费。所以,只要在日常开销方面多思考,将有限的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开支,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在每个家庭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一项开支就是给孩子买玩具,而怎样把花费降到最少,这里也是有学问的。一般来说,第一,不要重复。给孩子买玩具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某种事物,学习一些知识,如果已经买了一种了再去买同类型的,那么就是多此一举了,没有多大价值。第二,对于同一种类型的玩具,有大有小,尽可能挑价格较便宜的,买小一点的,只要能让孩子在玩的时候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就行了。这样既对孩子有启蒙作用,又节省了资金。第三,如果亲朋好友家有闲置的玩具,可以与对方交换,这样就省了一部分钱。第四,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玩具,最好就不要买了。

购买家庭物品,应当以真正有用为标准,不要买一些暂时用不着的物品,任何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是最贵的。因为商品买回家不经常用就是一种浪费。比如有些人喜欢赶时髦,一旦看到街上流行皮鞋,就买上一双,过几天,当看到流行的风衣也买,穿不了多长时间,再看到其他新的流行服装就又买了。这样一来,各种东西买了一大堆,结果都闲置在一边。所以,追赶消费潮流也应该以有用为标准,因为流行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在日常消费支出上,很多家庭都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在不知不觉中,就浪费了金钱。如果建立一个家庭理财档案,把日常的消费支出都记下来,然后每月再进行小结,你就会发现有很多钱是完全可以省下来的。

现在,额外收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比如各种奖金,偶尔的中奖,他人的馈赠等,这些都是额外的财富。对于这些额外的财富也应该像固定收入一样,要认真管理。例如,将额外收入积蓄起来购买一些家庭必需品或作为必要的支出准备等。

2.要懂得储蓄

清人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说:“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利一关,似难打破。亦念去日已长,来日已短,虽堆金积玉,将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费,反致奉身匮乏,有待经营,此又最苦事。故储蓄二字,始终不可忘。”

的确,金钱财富似一道“关口”,一般人好像都闯不过去。人到老时,想想岁月已过去很多,未来的日子不多了,这时就是有堆金积玉的财产,又哪里用得了呢?但如果财产多了就随意花销,反使得自己连生活都维持不了,又要去想办法挣钱,这将是最苦的事情。因此,储蓄二字,人一生都不可忘记。

学会储蓄极是简单又深刻的人生经验。“天怕起秋旱,人怕老来贫。”年轻时大手大脚不注意储蓄,到老时就会为手头困窘而懊悔。

储蓄也有助于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一个民间故事,讲一家人,儿媳妇每次盛米做饭时,婆婆都会走过来,从中舀出一碗米拿走。儿媳妇觉得婆婆太小气了。

这年,发生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眼看着全家人就要挨饿了,这时婆婆叫儿媳妇到她屋里去拿米,儿媳妇去了,见了满满一袋大米,这都是婆婆一碗一碗攒下来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养成储蓄的习惯。

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比以往丰富多了。这种情况下,越要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些人认为“储蓄”好像是老祖母的事,对他们已不那么有用了。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

储蓄有益于我们道德的修养,使我们能在物欲的诱惑面前懂得克制,从而不会堕落为贪得无厌的人。

储蓄既是致富的妙方,也是事业成功的法宝。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位叫达齐钦的美国妇女在她的家乡缅因州创办了一个杂志,起名为《勒紧钱包》。当时正值大多数美国人在经济空前繁荣的鼓舞下疯狂花钱之际,她的杂志却以“反潮流”的姿态提倡节俭:规定自己在年内购买10件平价出和大减价商品不一定非到大百货公司凑热闹;不要错过邻居搬家时的大清仓平价出卖日用品行动;自己烤面包和薄饼;以书信代替不紧急的长途电话;不用干衣机,既可省电又能减少衣物磨损;尽量利用可反复使用的物品,如铝箔和密封袋。

虽然传媒对达齐钦的省钱秘诀总忍不住要嘲笑,但她也赢得不少热情拥护者,杂志订户曾一度达到5万。尽管有人鄙视她,但就在别人为成堆的信用卡账单发愁时,已经有6个孩子的达齐钦在她44岁时,却宣布要退休了。她纯粹靠储蓄,已成了百万富婆。当年她结婚时只穿了一身50美元的婚纱,而现在她拥有一个大家庭和一个占地3公顷的庄园,而且不是靠中大奖或者发横财。如今达齐钦一家仍然保持着储蓄的习惯。她将集腋成裘的心得归纳为一句话:“不买不紧要的东西,把钱存人银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16岁开始闯荡商界,最先在一家商行当簿记员。虽然收入不多,月薪只有40美元,但他仍然把大部分钱积蓄起来,为日后的投资做准备。两年后,他开始做猪肉和猪油生意,成为一个小有资本的商人。这时他仍然保持着储蓄的习惯,他要为今后的大投资做准备。

机会终于来了,在1859年石油业掀起热潮时,他凭长期积蓄的财力,在一家炼油厂拍卖时,每次叫价都比对手高,不惜重金,最终获得了这家炼油厂的产权。这就是他赖以起家、登上石油大王宝座的“标准”新炼油厂。经过20年的经营,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业,成为亿万富翁。他成功的基础,就是他16岁时开始养成的存钱习惯。

机会存在于各处,但只提供给那些手中有余钱的人,或是那些已经养成储蓄习惯,而且懂得运用金钱的人。因为他们在养成储蓄习惯的同时,还培养出了其他一些良好的品德。

大银行家摩根有一次说:他宁愿贷款100万元给一个品德良好、且已养成储蓄习惯的人,而不愿意贷款1000元给一个没有品德及只知花钱的人。

如果你没有钱,而且也尚未养成储蓄的习惯,那么,你永远无法使自己获得任何赚钱的机会。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几乎所有的财富,不管是大是小,它的真正起点就是节俭和储蓄的习惯。

节俭不是反对正当的消费,不是让人吝啬,它反对的是浪费。节俭的人并不自私,他在帮助他人时是慷慨大方的。而吝啬则是将人的正当消费也视作“奢侈”,将人的消费压到了不近情理的苛刻地步。吝啬的人骨子里是自私,如果要他们拔一毛就能利天下,他们也会痛苦不堪的。生活中有人常把节俭的人嘲讽为吝啬,对此,只要我们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完全可以不去理会这些嘲讽,就如达齐钦不理会别人对她的嘲讽一样。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专门谈到了花钱的学问,他的观点见于《论消费》一文:财富是供消费的,而消费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善举。因而,非同寻常的消费,必须取决于其理由的价值。须知为了自己的国家,就像为了进入天国一样,是可以自愿把财富毁掉的。但一般的消费,则应取决于一个人的财产。管理得当,使消费在他的财力之内。安排得好,实付之款可以低于外人的估计。如果一个人只想保持不盈不亏的话,那么他的日常花费就应该是他收入的一半。而如果想变得富有的话,那么花费就应该是收入的三分之一。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项消费上花费多,那么也就需要在另一项消费上节约。这在经济学上叫“机会成本”。例如,如果在饮食上花费多,那么在衣着上就应该节约;如果在住房上花费多,那么在马厩上就应该节约,诸如此类。因为凡是在所有的消费上都花费多的人,都难免衰败。

通常,减少零星的花销,学会储蓄,并非屈尊以获小利而不受人尊重。对于一旦开始就要继续下去的费用,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谨慎。但在那些只有一次的消费上,则不妨大方一些。

致富的共同秘诀是:你省下来一块钱,等于你赚了—块钱。学习理财得当的思维,这对于养成节俭储蓄的习惯是有帮助的。

3.不会算计一世穷

中国有句俗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都应该有一个经济计划。不能吃了上顿,不管下顿。今天有食物今天就吃饱,明天没有食物了就饿着。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美国财政预算专家爱尔茜史塔普里顿夫人说过:“使多数人感到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卡耐基也总结过他在贫苦中是怎样计划用钱的,他说:“我也有过财政困难,我曾有过在密苏里的玉米田和谷仓每天工作10小时的经历。我辛勤地工作,直至腰酸背痛。我当时所做的那些苦工,并不是一小时一块美金的工资,也不是5毛钱,也不是10分钱。我那时所拿的是每小时5分钱,每天工作10小时。我知道20年一直住在一间没有浴室、没有自来水的房子里是什么滋味;我知道住在一间零下15℃的卧室中是什么滋味:我知道徒步数里远以节省一毛钱,以及鞋底穿洞、裤子打补丁的滋味;我也尝试在餐厅里点最便宜的菜,以及因没钱去洗衣店而把裤子压在床垫下的滋味。

然而,在那段时间里,我依然设法从收人中省下几个铜板,因为如果我不那样做,心里就不安。由于这段经验,我们就必须和一些公司一样,拟定一个花钱的计划,然后根据那项计划来花钱。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这样做。”

现在人们提倡超前消费,有些人不管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贷款买房,贷款买车,一下子就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难的境地,后半辈子总摆脱不了还贷款的压力。

一旦你涉及到管理自己钱财的时候,你就开始经营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钱了。

一位华侨50年前到美国,立志做一番事业,当时他很穷,生活压力大。所以他把每一美分的用途记录下来。他难道想知道他的钱是怎么花掉了吗?不是的。他心里有数,他十分欣赏这个方法,坚持记录,甚至在他成为世界闻名的富翁,拥有—艘私人游艇之后,也还保持这个习惯。

拿个本子来,开始记录。预算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在最初一个月把我们所花的每分钱做准确的记录。如果可能的话,可做3个月的记录。这只是提供我们一确的记录,使我们知道钱花到哪儿了,然后还可依次做—下预算。

预算的意义,并不是把所有的乐趣从生活中抹杀。真正的意义在于给我们物质安全和免于忧虑。依据预算来生活的人,比较快乐。

你应该把所有酌开支列出一张表,然后把所有的收入也列成一张表,对照之后,你就知道该怎样花钱了。然后,再找专家咨询一下,投资或储蓄都可以。

会花钱的人能够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

有两位男士收入一样。可是,有位总是穿着入时,而且不多花钱,而另一位,每个月都买衣服,却没有一件衣服入时得体,每月入不敷出,原因就是不会花浅,会花钱就是能够使钱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为自己的收入烦恼、痛苦,其中有人因为收入低,有人因为花费高,还有人因为收入提高了欲望也增加了。

按预算花钱,收人多可以多花,收入少就要少花。超前消费,你背上债务,就没有快乐了。

现在有些人借钱爱找朋友,这样一遇纠纷,常常会失去朋友。还有些人去找放高利贷的人借钱,这样就无疑要陷入利滚利的痛苦之中。正确的选择是去银行贷款,在那里你不会上当吃亏,银行不会宰人。

现在国家的保险业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的保险意识也不强。其实,有钱可以投一点保险,预防意外。

有个年轻人挣了一笔钱,投了笔健康保险。谁也没想到过了一年,他就得了一场大病,保险公司赔付了一大笔医疗费。如果没有保险,那么他当年辛苦挣的钱就全赔光了。

如果你有孩子,就必须教育孩子理财。一位母亲从银行里取得一本特别存款单,交给8岁的女儿。每当小女儿得到每周的零用钱时,就将零用钱存进那本存折,而母亲自任银行管理员。每当女儿必须使用钱时,就从账中提出,把余款结存详细地记录下来。从模拟银行的游戏中,小女孩不仅学到很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处理金钱的责任感。

不要寄希望赌一把来赚取金钱,赌博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一个人要是把自己的财富寄托在偶然性的赌博上,那么肯定会失败。

现在国家禁止赌博,各地的老虎机陆续被查封。然而还有很多人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丢在赛马、纸牌、骰子、吃角子老虎机身上。这些人注定一生遭遇失败。

要是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苦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原谅自己,豁达一点。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

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赛尼加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财富是没有止境的,拥有多少也不够花。保持一个平常心态,过平常人的生活,你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不要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够吃够用就应该满足了。

4.从一点一滴积累做起

现在很多人一开始就摆出一副要赚大钱的架势,小钱看不上,结果常常什么也没赚到。赚大钱是要有大资本大后台大才智,还要有大机遇才能实现的,而一般人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赚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世界金融市场的年轻富翁戈德曼5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他改嫁。10岁的戈德曼在暑假期间,每逢星期日凌晨4点就起床,把烤面包片和晨报分送到各家。这样,每个星期天他都能挣上25美元。只要有挣钱的机会他从不放过,哪怕只挣一美分。

其实,很多大企业家大富翁,都是从小职员做起,从掐小钱起家的。

从挣小钱开始,可以培养你的自信。小钱容易挣到,你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你就会相信自己能挣到钱。

挣小钱不需要太大的本钱,不需承担太大的风险。

挣小钱可以为挣大钱积累经验。

挣小钱还可以培养自己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和习惯。

有时候小钱也是不好挣的,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代价。

发财不求暴富,实实在在从小钱挣起,一点一点积累,在挣钱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滋味,才有成功的感觉,才有创造的快乐。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想闯一闯,都想发财。对一般人来说,没有大笔的资金就难以创业,没有大的背景也就难以成事。很多人是扼腕空叹,不知所为。

陈中华是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为了创业,辞去了铁饭碗。没有资金,他与妻子一起去收破烂儿,捡破烂儿,一点一点积累资金。后来他又干起了回收旧电脑的生意,越干越好,现在他在中关村发展起他的业务,成功地实现了创业的第一步。

他说:“捡破烂儿,收破烂儿,可以说是起点低到了极限。这让我心里有了承受力,假如我现在生意做砸了,我也不怕。我有个底线,大不了再去捡破烂儿,收破烂儿呗,照样能活。从另一个角度讲,我是从最低点起步的,每走一步,都是上升,都有成功的喜悦。假如将来做大了,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走得稳当,走得踏实。其实,人起点低不怕,只要能不断地向上。什么都不做或不能做,那才可怕呢!”

陈中华的旧电脑生意越做越大。他租住的那间房,屋顶很高,像个大仓库。靠墙码着新进的一百台旧显示器,箱子快摞到屋顶,使房内空间狭窄,坐在里头显得人很小。

“现在每天时间不够用,晚上从不在12点前睡觉。如果我在原单位呆着,苦恼的事还依然苦恼。可现在,我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做每件想做的事,行动快,效率高。虽说起步低,但天天都有发展。虽说苦点累点,但快乐,充实,有希望。这种感觉非常好。”

陈中华是靠自己从无到有创业的,他的成功告诉人们:

不要幻想从天上掉下来一笔钱,自己去挣才是真本领。

不要觉得自己是大人物,干不了下等活儿。

脚踏实地从一分钱挣起,积少才能成多。

根据自己的实际,设定创业的最低起点,一步一步往上干。

生活从脚下开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能挣多少钱就挣多少钱。靠自己去创业,光明磊落,才是现代真正的英雄。

5.节俭是致富的源头

勤劳与节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做人美德。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克勤于帮,克俭于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勤不得,不俭不丰”已成为古训,节俭是致富的源头和闸门,节俭永远不过时。

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把勤劳节俭当成一回事。其实,虽然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但节俭还是丢不得。

不少超级华商富豪由贫到富,自始至终都十分节俭。譬如李嘉诚,他从来不讲究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一套西服穿十几年是平常事;10双皮鞋有5双是旧的,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穿;那块永远快10分钟的手表是普普通通而且用了很多年的电子表,赶时间,几块钱一包的饼干也可以当美餐。

就算是1999年香港风的云人物李泽楷,也没有把平时用来招待生意伙伴的一架价值1000多万港币的滑翔机用于自己的享乐。如果说,谈生意需要面子上过得去的话,那么在生意场下的私生活中,面子又有多大用处?关于这一点,李泽楷、李成枫、李光前三人的例子更能反映出华商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999年5月,李泽楷的身价已经升到几十亿港币。在接受《亚洲周刊》的记者采访时,他手上戴一只Swatch手表,脚上依然穿一双俗称“白饭鱼”的鞋。这种鞋在香港遍布街巷的便民超市连锁店中随处可见,一般只售15港币。除非正式场合,为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他才会穿礼服。李泽楷通常穿便服、斜纹裤,至多加一件西装。在参加《南华早报》与DHL举办的杰出商业人士成就奖颁奖会时,他也没有打领带。对日常饮食,他更是喂饱肚子便罢的快餐风格。

新加坡报王李成枫,1909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祖父是一名清朝末年的武举人。他从小就被父母送给膝下无儿的舅舅当养子,没有受过系统化的正规教育,只是在乡村的私塾中念过几年书。

1927年,为了寻找谋生创业的最佳地点,孤身一人下南洋,冒险来到新加坡闯世界。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年仅18岁的李成枫并未因举目无亲而打退堂鼓,反而凭借18岁的好身体,不辞劳苦地开始了自己那“挣钱糊口、攒钱创业、捞钱耀祖”的拼搏。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爱国华侨陈嘉庚的鞋厂里当卫生巡察员。每月虽只挣十几元,却能省吃俭用攒下8元钱。后来,他一边在民信汇兑银行干月薪20元的汇兑活计,又在工作之余寻找第二职业。他用自己拉电线的手艺每月有150元钱的额外收入,因此他曾无比自豪地说:“当时一名银行经理的月薪,只不过50来块钱而已。而我的份内和额外收入加起来,比银行经理的月薪3倍还多。”就这样,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拼搏,李成枫以“多挣少花勤积,细水长流终有钱”的聚钱绝招,从牙缝中一点一点抠出令人羡慕不已的钱财:以“半杯咖啡兑水喝,既能享受又节省”的省钱方式,从嗜好中一粒一粒剔出了令“打工仔”自叹弗如的一些钱财。他摇身一变成为不是老板、胜似老板的“打工皇帝”。

正如李成枫所说:“如果获得10块钱的利润,我只用5角,其他9元5角都用来再投资扩大生产。不然的话,把这些钱用光或吃光,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发展壮大呢?”

于是,李成枫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尊奉父命娶妻成家,似乎一条光明大道展现在他的眼前。可是,世事难料不由人,由于军阀混战难以立身,李成枫刚刚度完蜜月,就不得不和新婚妻子一道重返新加坡“淘金”。他以20岁的虎虎生气在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创办的“南益总任书记员,经过一番埋头苦干后,因业绩显著而被派往“南益总厂六分厂独当一面。从此,李成枫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他也凭着自己磨炼出的坚强毅力和天生的超人聪明,直面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殖民厄运,顶住外国垄断集团在新加坡橡胶行业疯狂竞争的千钧重压,巧出奇兵,一一化解了经济萧条所带来的种种危机,使橡胶行业成为东南亚地区最赚钱的行业。他本人由于对东南亚地区橡胶行业所做的特殊贡献,被东南亚地区企业巨子们一致称赞为“橡胶大王”。

诚然,海外经商发达的巨富,一掷千金的人也有,但不少人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的甚至节俭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新加坡的著名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便是其中一位。李光前,1893年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梅山镇芙蓉乡的一个贫苦人家。10岁时随父移居新加坡,早年曾回国求学,先后在南京的暨南学堂、北京的清华学堂预科班以及唐山的路矿专门学堂深造。回新加坡后,起初在陈嘉庚的谦益公司做事,主要工作是处理中、英文函件及商务联络。由于精明能干并且为人厚道,后被陈嘉庚招为乘龙快婿。1928年,30岁出头的李光前独立门户,创办南益橡胶公司。至20世纪60年代初,拥有近2万亩种植园,15个工厂,20个办事处,业务扩展到橡胶、黄梨(菠萝)种植及加工,被誉为南洋的“橡胶与黄梨大王”。此外,还办有油厂、彩色印刷厂、火锯厂、木材厂等,其总资产估计有3亿。

1920年李光前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为伉俪,早年的新加坡,除了人力车之外,有轨电车便是时髦的公共交通工具了。当时坐车是分等的,按每英里计算。已担任公司要职的李光前上下班或外出公干,常常与普通职员一样坐三等车。后来虽然自己有了汽车,但也不追求豪华。有一次李光前独自驾驶老牌旧车到下属的橡胶厂检查工作,由于车旧又无人随从,竟被门卫挡在门外。李光前非但没有批评这位门卫,反而表扬他忠于职守。

至于一日三餐,更是普普通通。李光前烟酒不沾,平时最爱吃的是番薯粥,这是福建农家饭菜。隔夜的饭菜,有的人弃之不用,认为有损健康,但李光前照吃不误,因为他认为好端端的东西倒掉了十分可惜。平日家中用的饼干是本地产的,因为本地的每盒才二三元,而进口的需七八元。到日本办理商务,李光前还在留学生的食堂用过餐。1965年春,李光前到上海治病,顺道回乡,他曾在泉州华侨大厦邀请故友叙旧并共进午餐,吃的竟是番薯粥和四道家乡小菜。说到番薯粥,不得不说怡和轩,怡和轩俱乐部既是一个社团,又是新加坡知名商家聚会的地方,陈嘉庚先生曾担任该俱乐部负责人20余年,并在那里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于是受其影响,怡和轩的午餐常常是番薯粥。曾担任过新加坡南洋大学秘书长的潘受先生回忆到:“60年代初,有一次到怡和轩,在那里我看到李光前也和大家在一起吃番薯粥。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一天是李光前70岁大寿,他是为了躲避亲戚的应酬,并要为社会做点善事,所以先到中央医院献血,然后到怡和轩聚会的。”这件事至今仍传为美谈。李光前手上的手表,一直都是很老的旧表,即使到了晚年才换成的新表,也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珍品。生日做寿,在许多商家看来,是显示气派的良机。李光前夫妇从不做寿,因为他们认为,这除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之外,并无多少意义。

世界船王、著名华商包玉刚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有人曾嘲笑包玉刚不算一个真正的船王,只是一个银行家。这句话讲对了一半。包玉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船王,因为他摒弃了(或者说根本没有遵循)老一套的做法,而是用他银行家的作风、方法去管理他的船队。这种在旁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做法,却取得了成功。时至今日,又有谁敢说他不是真正的船王呢?

包玉刚认为,把船租给用户,主要的问题是确定船在满负荷工作进行时的最多天数,以此来确定一个固定的和可预期的延期赔偿款项,以使合同双方满意。

包玉刚想方设法提高旧船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包玉刚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总是说:“不要跟那些与花费日标有关系的人一起休息。”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钱银意识”。

水手们形容包玉刚是一个“十分讨厌浪费的人”。直到包玉刚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这种节约习惯仍保留着。一位在包玉刚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回忆道:“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他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白纸簿纸,而且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的字撕成一张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张“最高指示”。”

一张只用于白纸五分之一的条子,不应把其余部分的白纸浪费掉,这就是包玉刚“应省则省”的原则。

这就是几位大商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他们都是资财逾亿的富翁,但是他们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这并不是他们吝啬,而是简朴的作风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本质,更是这些富翁们致富的诀窍。 3IjXMYJiNoRlgVSdzHGZuA1/p+LClZRjvKfwxnMgJLTUs+hfQod6pU31tkBSad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