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章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8.交际少不了”“兜圈子”

委婉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说话委婉是受人欢迎的一个必要条件。作为现代人应当掌握这种说话技巧,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来说,直言快语是真诚所在,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效果并不佳,轻者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者造成麻烦,违背言语交际的初衷。而有时有意绕开中心话题和基本意图,采用外围战术,从相关的事物、道理谈起,即“兜圈子”,却常能收到较理想的交际效果。先看下列三例。

--一位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故意高声对小姑说:“嗬,从哪里买来的羊毛衫,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你们俩一人一件。”

--一天,丈夫早早回家做了一锅红枣饭。妻子下班回来,端起碗,高兴地问:“这枣真甜啊,哪来的?”丈夫说乡下姨妈捎来的。妻子不无感慨地说:“姨妈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枣来!”丈夫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妈把我抚养大的嘛!”妻子说:“她这一生也真够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叹了口气,说:“听捎枣的人说,姨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就接来呗,到医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说出了丈夫想说还未说出的话。

--晚饭后,几位青年人去拜访某教授。谈到夜深,教授接这青年人的话题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参加一个学术会,准备就这个问题找几位专家一块聊聊。”几位青年立刻起身告辞:“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还要出差,耽误您休息了。”

第一例中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了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转向小姑夸羊毛衫,“王顾左右而言他”,达到目的。第二例中,丈夫想接姨妈来城里治病,但不直说,而是通过吃枣饭、忆旧情,造成一种适宜的氛围,然后再说姨妈生病,而让妻子接过话题,说出接姨妈的话。这样言来语去,自然圆满,比直说高明多了。例三教授明天出差,要早点休息,但碍于情面,不好直言辞客,而接过对方话题一兜,即达到了辞客的目的,话语委婉得体而不失礼仪。由此看来,说话兜圈子,有时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直言快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兜圈子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要正确运用这种艺术,首先要善于分辨言语交际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不当兜还是直说为好。言语交际中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顾及情面,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比如婆媳之间、恋人之间、两亲家之间等,均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情感宝塔,基础欠牢固,交往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敏感,言语中稍有差错,都会带来不快或产生误解、造成矛盾。例1那位年轻媳妇,如在娘家面对亲生母亲,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家,面对婆婆,就不好直说要东西了。而她的兜圈子,既达到了要羊毛衫的目的,又不失情面。

2.出于礼仪,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具有文明礼貌的社交风尚。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注意话语的适切、得体。私人场合、知己朋友,说话可以直来直去,即是说错了,也无伤大雅。在公共场合,对一般关系的人,特别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对待外宾,说话就要特别讲究方式、分寸。为了不失礼仪+说话就常需兜圈子。例3那位教授的话,就与特定的交际场合、对象、自身的身分相称,实现了和谐的沟通。试想,如果直言明天出发,改日再谈,虽可以达到辞客的目的,但却易置对方较为尴尬的处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蔼的一面。

3.某个意思,直接挑明,估计对方一时难以接受,一旦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再要改变态度,就困难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理,征服对方,就可把基本观点、结论性的话先藏在一边,而从有关的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畅、明白,再稍加点拨,自能化难为易,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例2丈夫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兜圈子的。如果他直言接姨妈来城里治病,妻子不一定同意。而通过吃枣饭、谈红枣、忆旧情、事理人情双关,形成了接姨妈的充分理由,水到渠成,所以不用自己讲,妻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4.有时候,由于对方的情绪、思想所致,难以与之进行交际,而要说服对方,就要想方设法与之接触,开辟言语交际的信息渠道的作用。如人们所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的言语成功就在于他采用了兜圈子这种艺术手段。

准确运用了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除了要善于区别交际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外,还要了解兜圈子的一些常用方法,灵活地组织话语。从兜圈子所利用的事物、事理与中心话题、交际目的关系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因果法。即从促使对方接受观点、产生行为的诸种原因兜起。这种原因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理论。例2丈夫兜圈子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姨妈把他抚养成人,姨妈年年捎枣、姨妈生病是因;接姨妈是果。这是用事实兜。再如陈毅任上海市长时,干部实行供给制,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想劝岳父回老家。顾虑直接提出,老人产生误解,陈毅同志就绕了个弯先问老人家共产党好还是国民党好。当老人家说出国民党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时,陈毅同志说:“说得好,所以国民党要倒台……那您喜欢不喜欢您的女婿也这样?”老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定回老家去。这是用道理兜,先以事明理,再以理论事。

2.推论法。即从与交际目的相关的事物兜起,让对方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推出新的意思。例1那位年轻媳妇的话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儿媳妇称赞小姑的羊毛衫,在婆婆心里必然产生这样的思考:儿媳夸小姑的羊毛衫,当然是自己也想要一件,儿媳也是自己家里人了,应同女儿一样看待,既给女儿买了,也该给儿媳买,这是事理常情。所以那位聪明的媳妇,没说要羊毛衫而得到了羊毛衫。

3.比照法。即寻找与交际话题具有类比意义的事物兜圈子,两相比照,语义明晰,或者兜而不发,令对方自悟,或者稍加点化。传说郑板桥早年家贫,一年除夕赊了一只猪头,刚下锅,又被屠户要了去转手卖了高价为此他一直记恨在心。直到后来到山东范县做官,还特别规定杀猪的不准卖猪头,自己吃也要交税,以示对屠户的惩罚。夫人闻之,感到不妥。一天她捉到只老鼠吊在房里。夜里老鼠不住地挣扎,郑板桥一宿没睡好觉。他埋怨夫人,夫人说她小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被老鼠啃坏了。郑板桥听后笑了:“兴化的老鼠啃坏了你的衣裳,又不是山东的,你恨它是何道理?”夫人说:“你不是也恨范县的杀猪的吗?”郑板桥恍然大悟,随吟诗一首:贤内忠言实难求,板桥做事理不周。屠夫势利虽可恶,为官不应记私仇。郑板桥夫人的话,通过两种事的比照兜圈子,而后画龙点睛,说服郑板桥的。

4.双关法。即寻找与中心话题相关的具有双重内涵的事物兜圈子,言在此而意在彼,获得一种含蓄委婉的言语效果。一位农村小伙和姑娘暗暗相爱,都羞于直接表白。一天,两人在田间相遇,姑娘灵机一动,指着在花间飞动的蝴蝶问小伙:“你说为什么只见蝴蝶恋花,不见花追蝴蝶呢?”小伙一时发懵,“花怎么能追蝴蝶呢?”转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坦率地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这位姑娘的无疑而问,自然令对方思考到其双关意义,话语婉曲、巧妙,既实现了完美的表情达意,又不丢脸面,不留人口实。

5.情感投资法。即某一交际话题一时难于为对方接受时,根据对方的思想、兴趣、职业等特点,先从本题之外的副话题兜起,待到言路畅通,再自然引入本题。《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的话就是运用了这种兜圈法。

值得注意的是,兜圈子有时能产生一种含蓄委婉的方语效果,但含蓄委婉的话却并非全是兜圈子。兜圈子也不是猜谜语、说隐语,它是曲径通幽,最终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兜来兜去,把对方引人迷魂阵,就不好了。再者,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一定要慎用,当兜则兜,不然,兜之不当,会给人罗嗦、虚伪之嫌,与交际目的相悖。

9.不拘小节巧应付

人的性格秉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注意细节,做什么事都有个讲究,言行、礼仪、服饰、交往等都有个规范。有的人则不拘小节,许多方面大大咧咧、随随便便。讲究细节的自有其理由,不拘小节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要想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如果你是个讲究人,在邻居和同事中又有些不拘小节的人,你常常要和他们往来,而又不想伤害彼此的感情,更想减少一些麻烦,那么,该如何对待呢?

1.事先提醒

有些人的不拘小节,是在家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到别人家以为也和自己家一样,无所顾忌。对这样的人,可事先提醒,要他知道此处不是彼处。江某家在农村,他爱抽烟,平时又不讲究,烟灰随手弹、烟蒂到处扔。他到城里的妹妹家做客时,妹夫知道他有这种习惯,于是,每当江某要准备吸烟时,妹夫就立即递上烟灰缸,提醒他把烟灰烟蒂放在缸内。一开始,江某不习惯,时不时又弹在地上。妹夫一发现,再次提醒。几次后,他也就改掉了。

事先提醒,可避免尴尬,减少麻烦。提醒时,态度尽可能和蔼些,不要命令式,有时,可用动作示意,不一定要用语言。对此,不妨采用动作示范的方法,用自己或自家人的行为做个样子给他看看,表示自己赞成什么、厌恶什么。

小航的邻居小磊,常向小航家借些筷子、碗盏、针线或螺丝刀什么的,有的还,有的拖好长时间才还,有的索性不还。小航知道小磊不是故意想赖,而是认为无所谓。一次,小航向小磊借了一支圆珠笔,用后当即自己送去,对小磊说:“我这个人记性差,不知道有没有东西借了没还的,特别是小的,很容易忘记的。”此话一讲,小磊显得有点尴尬,马上想起自己借的一些小东西,当即找了要小航一起带去。行为示范,实际上就是以身作则,如果针对性强,一般效果是不错的。

2.委婉劝说

有些不拘小节的人辈分高、资格老,或者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遇到这种人,可用委婉劝说的方法,让他明白您不大赞赏他的行为习惯或态度、作风。小吴对面住着同单位的老金,他是厂里的工会主席,技术上也有一手,待人热情诚恳,但就是生活上比较马虎,不讲仪态。夏天,常光着身子,穿条短裤走这家串那户。小吴是技术科的,大专毕业,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女性,她很不习惯老金的这种做法。一个双休日,老金邀小吴的丈夫去另一个同事家下棋。小吴对丈夫说:“衬衫穿上,到别人家去总得有个样子,拖鞋脱了,换双凉鞋。”这么一讲,使老金马上有所觉察,他说:“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衬衫、换双鞋。”小吴见时机已到,顺水推舟道:“金师傅,您这个人很热情、很随和,可我觉得在穿着上太不讲究了,有时让人受不了。”待老金穿好衣衫返回,小吴马上又说:“这一身多神气啊!金师傅,其实,您是穿衣服很好看的。”说得金师傅舒服极了。以后,他渐渐改变了原先不讲仪态的习惯。

3.直言相告

不拘小节的人,言语承受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有时讲他几句也没关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直言相告,让他清楚:你不赞赏他的这种行为,并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焦某平时较随便,对自己的东西也不大看重。一次,他借了同事小李的一本专业书,几天后,他还给了小李。小李一看,封面弄得皱巴巴,再一翻,里面批注和涂涂画画也不少。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直言道:“小焦,怎么在我的书上涂涂画画,还写了什么批注,你该知道,这是我的书,只有我才有权利在上面写,以后得注意点。”直言相告,当然不适宜于所有的人,同时,也要注意场合,在有他人的情况下,更要慎重,以照顾对方的面子。

4.巧妙拒绝

有些人习惯成癖,你暗示、提醒,或者直言相告,对他都不起作用,他依旧我行我素,而且还常常打扰您、影响您。这样,您只有设法躲避,或故意冷淡、或巧妙拒绝。

不拘小节的人对别人也往往不计较,但你不能跟着他不计较,以免他更加随便、更加放纵。譬如阿雄平时很不讲究,有时会顺手捧起别人的茶杯就喝。一次,你外出回来,口渴了,阿雄立即递过他自己喝过的茶让您喝。这时,一方面要表示感谢,一方面又要拒绝,说:“我自己泡,喝别人喝过的茶,我总像有点不习惯。”假如阿雄这样说:“我又没病,你怕什么?”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没病,但我的心里总有点别扭,谢谢啦!”这样,阿雄以后完全有可能不再喝你的茶了。假如你平时没主意,喝了他喝过的茶,那么,他以后就会更随便。

10.非面对面的交流,完成心与心的沟通

由于电话交流与面谈有差异,因此,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就有所讲究。一般地说,音量以听清对方声音为标准,语速相对平时说话要慢些,必要时,可用升调向对方投去友好的“微笑”,让对方感到亲切,但切记不可装腔作势。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话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沟通方式了。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电话在生活中更好的沟通呢?

一.接电话

接电话,顾名思义就是有人给你打电话。电话铃响,拿起话筒,首先就得以礼貌用语开头,明确所找的人后,可立即回答,如遇要找的人不在,可婉转回答对方或告诉对方过会儿再打来,如果对方有重要事要求你转告或记录下来,应认真予以记录,其中的重点内容再复述-遍,以防自己疏忽漏掉。

当电话交谈结束时,可询问对方,说一些客套话,这既是尊重对方,也是提醒对方,最后可说“再见”,一般是在对方放下话筒后再放下自己的话筒。

电话交谈要使朋友做到“投机”、“合拍”,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遵循的规范礼仪,特别要注意交谈中的礼仪,一般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说话内容应以双方共同的兴趣以及需要商量的事为主,对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或容易引起对方伤心的事,尽量不要谈,如果不得已而提及,语言应婉转含蓄,并适当安慰一下对方。

(二)交谈中不要提到对方身体或生理上的缺陷。

(三)不要随便议论长者和名人,特别不应把他们的私生活当作谈话的内容,否则给人留下浅薄无聊的印象。

(四)交谈中,如果无意涉及某些话题,刺到对方的痛处,应立即向对方道歉,请求原谅,这是任何一个人交谈中应有的风度。

二、打电话

打电话,打给谁,谁就是这次电话交谈的重要者,所以打电话肯定是有一定目的和原因的,或是告知对方某事,或是有求于对方,或是一些节日问候等等。

拿起电话前,首先应明确通话后该说些什么,而不该说些什么。如果内容太多,可以先做一个腹稿,尤其给陌生人或名人、重要人、上司打电话,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沉着与思路清晰。接通电话后要确认自己接通的电话号准确无误时,应立即简要报上自己的身份、姓名及要通话的人名,当对方答应你“稍候”应握着话筒静候,不要离开话筒,假如对方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切不可鲁莽地将话筒“喀啦”一下挂断,应说一声“谢谢”。

邀请对方或通知对方时,应把话说得简单明确又符合礼仪规范。假如电话交谈的内容比较多,问明对方后,以商量的口吻再另约时间,或请对方过会儿再打过来。

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其他公共场合打移动电话时,要注意长话短说,不要罗罗嗦嗦地说个不停,或语调过高,否则易引起他人反感。

三、电话交谈的语气

在用电话交谈的时候,语气是影响一个人形象的重要原因。如果语气好会让对方认真去听,如果语气不好,对方就不会认真去听,甚至还会使对方讨厌你。大多数人在用电话沟通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到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而非语言信息的交流包括身体语言、语调、神态等方面。

打电话的时候,语气、语调特别的重要。你的语调还能表达出你的感情和情绪,还能表达出你对这个通话人的态度。所以要记住“语调不是指你说了些什么,而是指你说话的方法”。

你必须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身体语言在电话交谈的过程中都用不上。虽然正在和你交流的人看不到你,可是他在和你进行电话交谈的时候,就会在大脑的意识里勾画出你的样子,表情和身体语言等,那端的人都能捕捉到。

所以说,如果你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你就必须要用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语气和语调来讲话。

具体来说的话,电话交谈语气可分为不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方式两种类型。

不合适的方式包括:恼怒的,粗鲁的,不愿意帮忙的,高高在上的,不明事理的,傲气十足的,讽刺挖苦的,不乐意的,讨厌的,架子很大的,冷漠的,傲慢的,冷酷的,犹豫不决的,沙哑恼人的,冒昧鲁莽的等这样的语气。

合适的方式有:热情的,有礼貌的,高兴的,自信的,容易接近的,冷静的,令人宽慰的,关怀的,同情的,体贴的,友好的,感兴趣的,温暖的,轻松的,明智的,支持赞同的等语气。

四、巧用电话融洽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时太忙就会忽略家人和朋友,使亲情有点疏远了。这时,抽空打个电话,就可以融洽你的亲情与友情。

有些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其结果就不一样。有一个老太太,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看上去孤孤单单的,很少笑,她有一个儿子,可能也是由于离家远工作忙,和她分开住,很少看望母亲。不过后来,她变了,整天兴高采烈的。原来是她儿子发现自己疏忽了母亲,经常打电话问候、聊天。其实事情就这么简单,打一个电话就改变了许多。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在人的一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朋友的帮助。但是,时间久了没有联系,距离疏远了,再请求帮忙就很难。

小王和小李很久没联系,有一次小王有事请小赵帮忙。

小王就打电话找小李:“喂,小李呀!我有事请你帮忙。”

小李想:有事才打电话找我,真不够朋友,就说:“我最近很忙,恐怕帮不上了,下次有时间一定帮。还有别的事吗?”……

如果平时就经常联系,打一个电话,问候一声,也许不会这样。

“最近好吗”

“过得怎么样?”

“还好吗?”

“我很想你。”

……就这样几个简单的字就能拉近距离。

一部电话可以给你打下一片天地!也可以使你财运亨通,也可以使你生活温馨,电话沟通助你事业成功。掌握好电话沟通可以把你引向成功的殿堂。

11.交往插话有技巧

与别人说话,一般应当别人说完你再说,以少插嘴为妙,但少插嘴不意味着不插嘴,被人骂得狗血喷头还装聋作哑以求委曲求全,毕竟不是好办法,沉默也是有限度的。因此我们要懂得插嘴的技巧:看准时机,见缝插针,明快简洁,干脆利索。

在与人交谈时,常常要谈论各种问题,倾听和插嘴都是语言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好的插话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适当的插话则会使事情更糟。别人说话不能插嘴,但如果全让别人说,听者还不郁闷死,所以见话题就插,总比受人欺负做哑巴好。但要注意方式和场合。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一:两位女孩子正在一个角落里悄悄地说着什么,一位男士不自觉地凑上去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结果遭到两个女孩子的一句“讨厌!”那位男士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例二: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正兴致勃勃地给他的学生谈着他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的看法,滔滔不绝,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你刚才说得不对。”那老师一怔,继而脸色一变:“你给我坐下,有问题下课再谈!”

例三:小王的老板正发泄着对他这几天表现的不满:“最近这几天你怎么老迟到?”“为什么上班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真是的,太不像话了,你看,连头发都留这么长!”

小王忍不住了,插了一句:“这是我的自由!”

“什么?你的自由?要自由就别到我这儿来!”

第二天小王就被解雇了。

生活中不乏上面的例子,那位男士,那位学生还有小王之所以把事情弄僵了,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好插话的时机,结果遭到别人的抱怨或憎恨。

说话除了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外,还要把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时候可插,什么时候不可插,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讲话要及时地“切入”话题,必须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内容。

小李家的电话老是出现杂音,他几次找当地电信局要求检修一下线路。

电信局局长立即把正在看杂志的小于找来,批评他的不是,并令其赶快随小李到他家去检修线路。

一路上,小于紧锁着眉头不吭一声,小李灵机一动,问道:“你刚才看的是什么杂志?”

“《知音》。”

“哎呀,这杂志我家订了好几年了,包你看个满意。”

于是一路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有滋有味,到小李家后,电话线很快检修完毕,后来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小李适时地找到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使本来紧张的气氛很快消除了。

洗衣机用久了,功能减退了,妻子想再买个新的,丈夫不同意。一天,丈夫对妻子说:“我昨天换的衣服洗完了没有,我明天有重要会议,必须穿。”

妻子打开洗衣机,一看:“还转着呢,第一道程序都没完。”

“这个破洗衣机!”丈夫道。

“还是再买个新的吧,”妻子乘机赶紧插话道。

“买一个吧。”丈夫欣然同意了。

一到商店,看中一台洗衣机,一问要好几千元。

“太贵了,以后再买吧!”丈夫说。

“衣服那么多,又老换,急着穿怎么办?”妻子说。

这时服务小姐插一句:“这台洗衣机虽贵点,但质量好,容积大,功率大,洗得又干净又快。”

“行,那就买一台吧。”丈夫终于同意了。

聪明的妻子,精明的服务员,能够敏捷地捕捉住插话的时机,达到了目的。

在插话提意见或表示反对时,一定要先看准对方的心境,对方如果正激动兴奋不已地陈述自己观点时,你不要去打断他,插入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对方正针对你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气时,你要暂时忍耐一下,不要插话顶嘴。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说话看脸色。”脸色是心情好坏的晴雨表,人心境好时,万事皆乐;心境不佳时,举事皆忧。插话或提反对意见时务必考虑这一点,等对方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心情舒畅的时候再去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自己的目的。

打断别人讲话插嘴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别人谈话主题,插话前先得听明白人家在说什么,说到哪儿了,你才能确定自己应该插什么,可以插什么,什么时候插合适。如果你插些跟他们交谈毫无关系的内容,那只会打乱别人谈话的思路,招人厌恶。

2.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把握好无论如何插话者只是配角,谈话者是主角,多说话的应是他们,如果没有得到他们同意,你不可说话太多,以免喧宾夺主。

3.注意礼貌。插话时毕竟会打扰别人的思路或破坏气氛,所以插话前必须获得对方同意。可以先礼貌地打声招呼:“对不起,我插一句。”“请允许我说两句。”“我可以插一句吧?”吸引对方注意或征得同意,不过,这样的插话不要太多。

12.赞美要选准对策

赞美一个人要有策略,可以赞美他的一些“身外之物”,也可以赞美他一直不为人知却自以为得意之事。只有别出心裁,才能打动他的心。

某君是报社的记者,长得很像一位电影明星。一天,他与朋友去一家饭店吃饭时,第一次见到他的女服务员,也都说他和某电影明星长得很相像。通常,被认为与名演员相像,大都不会生气,但某君却因此而更加沉默了。因为那位电影明星专饰冷酷反派的人物,因此别人说他们相像,虽是赞美他,却也等于指责了他的缺点。

赞美是门大学问,就像上述的例子,自认是缺点的事,反而受到夸赞,当然令他无法接受。所以,要引出对方更多的话题,必须很快看出对方希望怎么被称赞,然后再朝这一方面下手,一语中的。也就是要满足对方。因此,未确定对方的喜好前,千万不要随意赞美对方,免得弄巧成拙,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对方满意你的赞美时,不要就此结束,应改变表达方式,再三地赞美同一点。因为仅仅一两次的赞美,会被认为是一种奉承,而重复的称赞,可信度会提高。所以,赞美对方时,一定要三思,并随时注意对方心情的变化。

赞美词是一把双刃利剑,在社交中,它能增进人际关系,也能破坏人际关系。适当的赞美,就像社交中的润滑剂;但过分的赞美,就会被对方认为你虚伪和别有用心而受到鄙视。

我们无需在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上下功夫,最要紧的是,对其过去的事迹、行为或身上的装饰品等,即成型的具体事物,作适当的赞美。当你说“你真是位好人!”时,也许发于至诚,但在初次见面,你又怎么知道呢?因此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和戒心。

如果夸赞对方的事迹或行为,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对既成事实的赞美,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也较易接受。我们不必直接去赞美对方。只要作“间接的恭维”,于初次见面时就能收到效果。若对方是女性,那么她身上的衣服首饰,便是我们“间接恭维”的最好题材。

了解了这种“间接恭维”的效用后,与其毫无准备地去面对一位初识的人,倒不如事先准备“间接恭维”的材料。有了这种准备,对方往往会因你一句赞美辞而毫无保留地打开心扉。

用“间接恭维”可以调动对方的情绪,更容易将对方带入话题。

不过,凡说恭维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子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壁上的一张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景的精巧,你要毫无成见地欣赏别人的爱好和情趣。

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一只狗;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欣赏那些鱼的美丽。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是比说上许多无谓而虚泛的客气话要好得多。

特别关心别人的某一种事物,必使人在欣喜之外还觉感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其感恩知己至如此甚者,不外子期能懂得欣赏他的琴声并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赞美而已。所以善于说话的人,每每因一句赞美的话说得适当,就为他的前途奠下了一个基础,这并非奇事。

从内心里说出的敬佩别人的话才有意思,如果对于对方不够了解,就不可盲目地恭维。不切实际的恭维很容易使人讨厌。

13.快把好话送出口

人际之间需要好话。非自我功利目的的好话,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很缺乏。因此你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将你的感激表达出来。

生活中我们常常顾忌得太多,想法也很好却没有执行。总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敬意,却碍于情面或担心别人有想法而只好作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下懂工作很努力,你对他的表现很满意,真想好好地表扬他一番。可是,你怕他听了“翘尾巴”,怕从此失去应有的威严,于是你克制住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向他布置下一个任务……

领导确实有魄力,处理问题正确果断,而且作风正派,身先士卒,你很想在共同享用工作餐时把大家对他的好评,包括你的肯定,直接告诉给他。但是,你怕这会被他视为别有用心,怕别的同事视你在“拍马屁”,更怕这会丧失了自我尊严,于是你将话咽了回去……

在楼门口遇上了邻居全家,老少三辈,全体出动,去郊区踏青游珑。看到他们那和睦喜悦的情形,你想跟他们说几句祝福的话,可是你想到人家平时并没有跟自己家说过什么吉利话,又觉得此时此刻人家也许并不会珍视你的友好表示,于是你只是侧身让他们一家走过,然后远远地望着他们的后背……

在商场购物,你遇上了一位服务态度确实非常好的售货员。当她将你购买的商品装进漂亮的塑料袋,亲切地递到你手中时,你本想不仅说一声“谢谢”,而且再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可是到头来你还是没说,因为你想着“她本应如此”……

在研讨会上,遇上了你长期的对手,你们的观点总是针尖麦芒。然而,这回他的发言,尽管你仍然不能苟同他的论述,可是他那认真探索的精神,抑扬顿挫、流畅自如的宣讲,实在令你不能不佩服他的表现。在会议休息时,你真想走过去跟他说:“虽然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你今天的宣讲可谓下了功夫……”你都走到他跟前了,却又忽然觉得说这种话会招来误会,于是你开了口,没说出这样的话,却吐出了几句咄咄逼人“语带双关”的酸话……

人际之间需要好话。非自我功利目的的好话,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很缺乏。因此你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将你的感激表达出来。

消除心头的疑虑吧!当你心头涌现了自然亲切、朴素厚实的好话时,不要犹豫,不要迟疑,不要退却,不要扭曲,要快把好话说出口!只要你确实由衷而发、充满善意、扪心无愧,你就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地把你那好话说出来。即使遇上了“狗咬吕洞宾”的情形,“好心当做驴肝肺”,你也并无所失,因为你焕发着人性善良的光辉,你把好话给予别人,即使是你的亲人,那也是播种。一般来说,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会接受你善意、爱意、亲和的种子。这种子落在他们的心田,多半会生出根,发出芽,开出花,结出果……这世界上,除非你是那样地坚强,那样地能耐寂寞,那样地不惧怕恶言恶语,到头来,你也还是需要来自他人的好言好语……

当然,善意的批评,恨铁不成钢的讽刺,乃至于义正辞严的训斥,也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好话;并且,对民族公敌,对贪官污吏,对社会渣滓,不存在着跟他们说好话的问题。但即使是日日“司空见惯”,已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消磨了浪漫的夫妻,如果在一刹那间忽有好话涌上心头,请赶快把它说出口。这不仅绝不多余,甚至会成为你们携手共度岁月的重要黏合剂!

14.又“痴”又“聋”亲家翁

家中事不可以件件认真,朝中事亦不能般般较劲。夫妻、婆媳之间睁眼闭眼间让事情悄然过去,家庭才能和睦;上下级之间对无关紧要之事不乱扣帽子、无限上纲,才能使内部团结、办事顺利。

人生在世,即便是身处高位,也不可能件件事都称心如意,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人会在说话的时候冒犯你。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心中就气愤不已,有涵养的人沉默不语,而毫无修养的人则要破口大骂了。

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暴跳如雷的话,那不是每天都要气个半死?须知别人在做事、讲话的时候,冒犯你,抢白你,大多是心直口快的人或是亲朋好友,他们绝对不是故意要让你处于难堪的境地,而是想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对于这样忤逆你心意的人或事,应该首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他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是马上发起火来。不论对方有意还是无心,都要用脸不挂相,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快。只有宽容别人的“无礼”,他们才会更好地为你效力。

别人无意做错了事而违背了你的心思,或是打乱了你的计划,对方根本就是无心为之,如果你不善加处理,不能体谅别人无心的过错,兀自发火,只能加剧对方的惊惧,事越办越糟。要不然就是对方由此记恨在心,成为以后冲突的隐患。

别人冲撞了你,你心中固然不快,那么你干扰了别人,或是冲撞了别人,人家心中也同样会产生不快之感,所以在待人处事上一定要谨言慎行,注意观察别人的言行。应该是大度为怀,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获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相处。

宋太宗时,有一天官拜殿前都虞候的孔守正和另一位大臣王荣在侍奉太宗酒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边的功劳来,二人越吵越气愤,把太宗晾在一边,理也不理,完全失去了为臣子者应有的礼节。侍臣实在看不下去,就奏请太宗将两个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太宗没有同意,而是让人把他们送回了家。第二天,二人酒醒了,想起昨天的行为,不禁害怕,一起赶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太宗却不以为然,对昨天两人的行为不作追究,而是说:“朕也喝醉了,记不得这些事了。”

宋太宗托辞说自己也喝醉了,对两位臣属对自己的冒犯不加追查,既没有丢失朝廷的面子,而又让两位大臣警觉自己的言行,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一心想去做的事情,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其实未必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也未必就是一件有利于自己。自己身在其中,难以认清此中的利与害,旁观者却能看得很清楚。当别人给你指出来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这违背了你的本意,破坏了你的计划,扰乱了你的美事,于是就大怒,或是对抗。须知忤逆不忍、忠言不听,势必会造成众叛亲离,自己最后成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人。

小两口关起门吵架斗嘴,在气头上什么激烈的言辞都可能冒出来,如果句句较真,就将家无宁日。唐代宗用“老人应当装聋作哑”来对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讲了一句近似谋反的话而无限上纲,化灾祸为欢乐,使小两口重归于好,可谓是高明。

15.一碗水端平才劝架

劝架不是帮人打架,使双方能心平气和地松手为最妙,而不能火上浇油,乱上添乱。这就需要有“和稀泥”的本事,否则成了火上浇油,于事无补。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夫妻子女、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有些矛盾。有时还因矛盾激化而吵架。这时往往需要旁人及时劝架。面对那些一时激愤的吵架者,劝架是很要讲究点口才艺术的。

一般说来,劝架的口才技巧有五个要点:

1.要了解情况。

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有时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不了解情况,瞎说什么?”而弄清情况再讲话,效果就较好。假如对邻居、同事中原因复杂的争吵,更要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解绳结要看清绳结的形状,解除心上的疙瘩,更要把疙瘩看透。

2.要分清主次。

矛盾有主次方面,吵架的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二一添作五”,对措词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重点做工作,就比较容易平息纠纷。如果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效果肯定不佳。

3.批评要婉转。

人在吵架时心中有火气,嘴上没好话,耳中不听劝。因此,劝架时不要纠缠于吵架人的某些过激言词,要多用委婉语,注意不要触及当事人的忌讳。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激烈尖锐的语言,力避火上添油,而要用好言好语“降温”。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吵架的双方矛盾白热化,甚至拿刀使棍动起武来时,就要用高声断喝,使当事人清醒,阻止他下手。如大喊:“不准打人!”“住手!把棍子放下!”“谁敢动刀,我就去报警!”

4.语言要风趣幽默。 sC3gG5DvR4Jc4UKjLlDZ1qq2gmvhbvdQZSL9hmxjZlA7UuPViwstwwF/Gyyw7E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