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章

上大学后,小王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于是小王要建立自信的勇气与日俱增。小王每天都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干劲冲天。小王在心里暗暗为自己加油,暗示自己“我能行”!后来,小王班里成立了篮球队,因为小王个头高,尽管不会打,也入选了,从此小王就向同学学习关于篮球的知识和技术,每天都抱着篮球到操场练一会儿。几个月下来,小王由篮球的“门外汉”成了一名篮球队的主力。

同样是在篮球声上赢得自信的,还有美国有个NBA联赛,经常在NBA联赛中出场的有个夏洛特黄蜂队,黄蜂队有一位身高仅1.60米的运动员,他就是博格斯,NBA最矮的球星。博格斯这么矮,怎么能在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上竞技,并且跻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呢?这是因为博格斯的自信。

博格斯从小就喜爱篮球,可因长得矮小,伙伴们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妈妈鼓励他:“孩子,你能长高,长得很高很高,会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从此,长高的梦像天上的云在他心里飘动着,每时每刻都在闪烁希望的火花。

“业余球星”的生活即将结束了,博格斯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赛吗?

蒂尼博格斯横下一条心,要靠1.60米的身高闯天下。“别人说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动力,我偏要证明矮个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莱斯特大学和华盛顿子弹队的赛场上,人们看到蒂尼博格斯简直就是个“地滚虎”,从下方来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收走,他越是个儿矮越是飞速地低运球过人……

后来,蒂尼.博格斯进人了夏洛特黄蜂队(当时名列NBA第三),在他的一份技术分析表上写着:投篮命中率50%,罚球命中率90%……

一份杂志专门为他撰文,说他个人技术好,发挥了矮个子重心低的特长,成为一名使对手害怕的断球能手。“夏洛特的成功在于博格斯的矮”,不知是谁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许多人都赞同这一说法,许多广告商也推出了“矮球星”的照片,上面是博格斯纯朴的微笑。

如今的博格斯已与夏洛特队接连签过7个赛季的合同,最后一个赛季一签就是5年,总薪水750万美金。他曾多次被评为该队的最佳球员。

博格斯至今还记得当年他妈妈鼓励他的话,虽然他没有长得很高很高,但可以告慰妈妈的是,他已经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了。

前不久,这位矮星说,他要写一本传记,主要是想告诉人们:“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每个人都祈求成功,但是最终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有幸到达成功的彼岸。没有自信,毛泽东不可能写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诗句;没有自信,罗斯福不可能以残疾之躯,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大萧条”的阴影;没有自信,许海峰不可能在奥运会上一枪打出中国人的荣耀……

其实,自信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方面也要依赖知识、体能、技能的储备。但在具体做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经常暗示自己行。“暗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主要指人的主观感受、主观意识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引导、控制作用。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当一个人生病时,亲人、朋友总要关切地告诉他,要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或者是好好休息,安心静养;谚语中也有“心病要用心药治”的说法,这些都是“暗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我在每次考试前或比赛前,总要在心中默念:“我能考好”或“我能行”之类的话,这样可使自己从心理上放松,久而久之也逐渐地培养了自信的品质。

二从行为上让他人认为你能行。行为方式是人的思想品质的外在体现,如果行动上躲躲藏藏,或者不知所措,很难令人把你同自信联系起来。每当我和人谈话时,我都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当然不能死死地盯着),不去躲避对方的目光;说话时要尽量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不让声音憋在嗓子里。有时我对要表述的内容心中没底,就预演一番,这样心里就有把握了。

面对困难,我们应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5.自信帮你从困境出来

有时我们会陷入困境中不能自拔,因为我们放弃了努力,于是越陷越深,要想从困境中脱颖而出,就要拥有自信。

成长环境与性格生成有关。成长的环境当然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如果父母一直在提醒他--你是天下最优秀的,你的失败是暂时的,再做一次肯定会成功的,在事实上也要求孩子做错了再做,直至成功,这无疑就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一个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在从母体中出来前,我们已同亿万个“兄妹”打过仗了,并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我们是独一无二地存在着。

父母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孩子做事、学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父母的肯定。成绩的时候,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即使孩子失败,也要承认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并且鼓励他再做一遍。失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在遭遇失败的时候,孩子首先要失去的就是自信,他会觉得自己没有成功,而认定自己是个弱者,这时,父母就应该帮他重建自信心。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有了自信心,就会很坦然地面对一切。

当一个人成年,参加工作,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上司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但是,这时我们不再是个孩子,我们自己也需要动脑分析解决问题。我们自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但我们需要允许自己失败。

这里有一个离我们很近的名星的例子:

在上次“亚洲十强赛”中,中国足球队的范志毅,在他生日那天射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球,使中国队丧失了进军法兰西的机会。事后人们怨声载道地责怪教练戚务生。戚教练说:“谁都不敢踢,是小范主动要求踢的,不让他踢又让谁踢呢?谁又有把握一定踢进去呢?”……“亚洲十强赛”失败所带来的痛苦和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中国队便又在霍顿的带领下,参加了“东亚四强赛”。可在这其中,范志毅又射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球,使中国队失去了获得“东亚四强赛”第一名的机会。

有人痛骂范志毅是个无能者,连个点球也踢不进去。但请那些骂人者想想。无论是什么球,任意球也好,点球也罢,不踢是进不了大门的。范志毅能站出来,他就是自信的人。

尽管把球踢飞了,被别人认为是“废物”,但是,范志毅自己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把球踢飞,自己还缺什么。在当时他不自信一定把球踢进,但他肯定会把第二个球踢进。

1999年1月8日,《解放日报》刊出记者对在水晶宫队踢球的范志毅的采访文章《伦敦访范志毅》中写道:

……范志毅现在的位置总算是定了,司职后腰。

“我现在寻找一切机会进球,主动要求踢定位球,罚点球我也不会放弃。”范志毅自信地说。

2001年“亚洲十强赛”,在吴承瑛抢先罚定位球犯规被罚下,又是范志毅站在球前,一脚大力抽射,球越过人墙应声入网,为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再一次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所以,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成分,但起决定性作用还在于后天的培养,外因的诱导与内因的作用,促成一种性格的定位。无论怎样,总之与这个人接触的环境有关。

在顺境中可以让人自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把握能力。这种相信应该是理智而不盲从,胆大而不冒失,对成功有足够的策略,对失败有足够的准备。

在逆境中依然可以让人自信。自信的人在逆境中乐观、豁达,坦然地面对坎坷和困难,并为解决困难做不懈地努力,他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照在自己的头上。

亲爱的朋友,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处顺境与逆境都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6.弱者战胜强者

谁说弱者不可以战胜强者,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无论手上抓的是什么牌,只要出好牌就可以赢得胜利的果实。

伟大的理论再一次被事实证明,弱者能战胜强者。所以不要在乎抓到手的是什么样的牌,关键是出好牌。

在村子西边,有一片不太大的树林,以前,林中鸟鹊众多,鼠兔出没。可是近一个时期树林里忽然安静下来,有人说:“林中飞来了一只黑鹰,小动物大概被吓跑了。”

金秋季节,天高云淡。那天我坐在林中的大树下歇息,朦胧之中忽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我警觉地睁开眼,观察四周却什么也没有。然而就在昏然欲睡的时候,响声再次传来。听动静似乎已来到了附近。我强忍瞌睡睁眼一看,哟,原采是一只肥硕的野兔正蠕动着三瓣嘴蹲在不远的地方望着我。

看着野兔那可爱的样子,我无意伤它,任由它蹦跳着跑向菜田。突然,地上忽然掠过一片阴影,我本能地抬头,呀,是那只传说中的黑鹰出现了。天空中,它张开巨大翅膀,不停地转动着脑袋,无声地在空中滑翔。

发现空中的猛禽,野兔一蹦八个垄地往树林里跑。可是没等它钻进树林,鹰已朝它猛扑下去。见此情景,我想这下兔子完了。奇怪的是鹰扑下去以后很快地又飞了起来。它两爪空空,什么也没抓着。看着飞远的鹰,我不禁纳起闷儿来,野兔在哪?就在我的目光在地里寻觅的时候,兔子却从一根涵管里钻出来。

空中没了天敌,野兔又蹦跳着跑回菜地,但这次它没敢跑远,而是选择离树林最近的地方觅食。就在兔子进食的时候,那只恶鹰不知从哪儿又飞了回来。这回它一不盘旋,二不张望,瞄标目标径直地朝野兔俯冲下去。野兔刚一抬头,鹰已来到头顶。可是这只野兔显然是个老兔子,它不是站在那儿白白等死,而是在鹰爪快抓到它时猛地打了一个滚,使鹰的双爪擦着兔身抓空了。巨大的俯冲力使鹰在地上打了个趔趄。野兔趁机纵身跃起,没命地朝树林里跑去。但是长腿的毕竟跑不过带翅膀的,野兔刚钻进树林,后背就让赶上来的鹰爪抓住了。到这为止,事情本该结束了,可是野兔好像并不认命,它头也不回地驮着鹰专往林中的酸枣棵子和蒺藜狗子里钻,哪儿有枝密它往哪儿跑,哪儿刺多它往哪儿钻,它不停地在荆棘丛中来回跑,玩命地用背上的枣刺和蒺藜刺把鹰挂得毛飞皮破,血肉模糊,疼得它一阵乱叫。眼前的窘境迫使它不得不松开抓兔,试图从酸枣丛里钻出来。可是由于枣刺和蒺藜刺已大量地扎进它的身体,所以它越挣扎刺就扎得越多,越扑腾翅膀被树枝缠得就越紧,到最后,任凭它怎样努力,也无法从浓密的树棵子丛中脱出来,挂在荆棘丛里不动了。

而野兔则蹲在荆棘丛外,一边舔着受伤的身体,一边蠕动着三瓣嘴看着死鹰。

事实又一次证明,弱者能战胜强者。所以不要在乎抓到手的是什么样的牌,关键是出好牌。

7.自信的网络英雄--张朝阳

与金钱、权力、出身、亲友相比,自信是更有力量的东西,是人们从事任何事业最可靠的资本,自信能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能使事业获得完美的成功。

搜狐公司CEO张朝阳1964年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1993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任麻省理工学院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回国,任InternetSecurities驻中国首席代表。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以风险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TIE(爱特信)。1998年2月爱特信引入英特尔和IGD(国际资料集团)等国际公司的220万风险投资资金,在比索创办了一个大型网上中文分类搜索引擎“搜狐”(SoHu),成为中国第一家全中文、最受中国网民喜爱的网上引擎。同年张朝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之一。张朝阳把搜狐打造成为“中文世界进入互联网的一个必经之路、中国互联网的中枢和中国人的网络神探”。

张朝阳属于敢想敢做的人,他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思考、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自信的心态。

自信不等于自大,自信也不等于轻视困难,而是面对逆境的一种良好心态。很多人就因为在逆境下未能坚持过来而变得平庸。一个人在年轻时,他的才学和未来看起来不错,但后来经历一系列变故之后,原本对生活一腔火焰般的热情往往就被熄灭了,人就是这样未老而先衰的。反过来,如果能在逆境中存活下来,人的心理承受力就练出来了,自信也随之而出。

然而压力毕竟是压力,是需要不断的磨练意志去战胜压力的,张朝阳在清华的五年是艰苦的五年,也是磨练意志的五年,在这五年中,他想尽各种方法去战胜压力,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到了美国,这种压力也慢慢随之而去。因为美国文化不会过分强调谁是最重要的,不会引起学生间的竞争和伤害,评优秀生也不只看分数。同学都不知道彼此的学习情况,分数是绝对不公布的,只有老师知道你的研究成果,每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是多种多样。这样又给了张朝阳一个轻松施展才能、专注自己事业的宽松环境,那时的他有了面对逆境的本事,又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1993年毕业后,张朝阳留在了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7月,他陪同MIT校长访问中国,安排他们跟朱镕基副总理见面。回到美国后,他就决定三个月内一定要回去,因为回国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一个中国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是多么幸福、多么充实。

回国以后,检验他的时刻到了,他靠着长期形成的自信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他找到了ISI,一个靠风险投资起来的很小的创办公司,它当时要做互联网,跟张朝阳想法一致。于是他就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这为他以后创立搜狐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ISI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跟各个信息提供者谈判,然后把信息形成一个数据库,将中国的商业信息整合起来。当时ISI整个公司才30个人,张朝阳做它在中国的首席代表,从雇一个人开始,经历整个创业的过程。当时创业是在万泉庄园,条件非常简陋:24平方米,没有热水,他工作、住宿都在那里,每天觉也睡不好。可是张朝阳终于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8个月,把ISI基本数据库建立起来了,并且先于任何其它国家,把关于中国的这一数据库传到了网上。

对于胸有大志的张朝阳,仅仅当ISI公司的首席中方代表,毕竟不是他的心愿。他早已萌发了创办公司的意图,这时他终于敲开了机会的大门,可以扬帆启航了。

1996年4月,他和MIT的教授爱德华罗伯特进行接触,他自信地告诉他自己的想法。最后罗伯特不得不说,张朝阳说服力很强,他愿意找到其它人一起投资。

从此以后,张朝阳踏上了他的说服历程,正是他的自信表现让他的投资人一个个心甘情愿地支持他的想法和创意。他每做一件事情,都特别的真诚,因为先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这样哪怕是特别难的事情,别人也能感受到你的自信。

张朝阳自信而真诚地向他的投资人介绍他在融资过程中对中国互联网的一些理解,谈如何在中国开展常规的业务,谈中国ISP巨大的市场机会。最后尼葛洛庞蒂发E-mail说:“很多人都把我们讲睡着了,但是Charles(张朝阳)让他们全Wakeup(醒过来)了。”

不久爱德华罗伯特和一个崇拜罗伯特的麻省理工学生--Bralntbinder也都承诺投资,这样张朝阳有了第一笔风险基金。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他的第二次融资就相对更加充分。他从容应对人与人的交锋,同时还充分准备很多文件的整理和商业计划的发展,这样融资的第二笔基金又到手了。

张朝阳的自信并非盲目的,他时刻都在检验自己。他认为,只有诚惶诚恐者才能生存,不管公司发展如何,你必须考虑下一个战役在哪里,否则是生存不下去的,做人应做长远打算。

搜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搜狐和张朝阳都经历了很多的考验,在一次次的考验中,张朝阳走到了这一步。其实他刚开始做公司时,到底怎么做和要做什么,他也很模糊。因为国内的ISP概念很广,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接人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思考,张朝阳终于认为,搜狐重要的不是做内容,而是做搜索和分类,1998年2月份终于有了搜狐的真正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才开始真正了解互联网。

如今的搜狐,张朝阳仍在摸索,他总是非常自信地面对媒体对他的每一次报道,他从容处理着由于公司成长太快,带来的一些成长的烦恼与弊端。他思索着搜狐的文化,一步步把搜狐带向专业化。

张朝阳是一自信的人,他自己曾说过:“讨厌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的自卑感,他希望、也力图让自己自信。”

另外,勤于思考也是使人自信的一个原因,往往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睿智和自信。张朝阳本人也说:“一个人要有很强烈的成功愿望,除了奋斗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内心的炼狱和折磨,能够从灰烬中站起来,反败为胜。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我念书念得有多好,虽然书我也念得不错,但我认为,事业的成功是应该首先归因于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观察和文化感受,……我喜欢从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问题,这样能不断地医治自己心灵上的创伤,在内心深处做一个勇敢者,做一个成功的人,最后就会有许多机会向你走来。学会观照内心,独立思考,经常体会自己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学会以第三只眼睛看自己,通过每件事情来了解内心。每一个关隘的越过,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使我磨炼内心。”

自信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理想追求。胸有大志的张朝阳认为,做企业必须专心致志,为社会做好服务,把它作为最高理想,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好,否则,只会做一些外面美丽其实内无实用的东西出来。因为做企业的出发点就是务实,如果每天想的不是如何把企业做大,而是为了天下更高远的理想,甚至忧国忧民,这些都没错,但如若太专注这些,等企业做到一定阶段,你就会重视名誉而不再像原先那样重视企业的运行。因此他对于自己的事业也就有了社会使命感,因此他也会更加认真走下去。

从张朝阳走过的路来看,成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和勇气所达到的,这其中自信帮了他许多的忙,让他能够承受清华的压力,忍受创业的辛苦,从容应对融资人对他的考验以及面对创立搜狐后的种种困难和失败。张朝阳这样诠释自己的自信心态:“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你也许目前是弱小的,对某些事情内心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自己对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从客观实际上来说,你必需多参加各种活动,不止是念书。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内心的成长,做一个内心成功的人、内心的勇敢者。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长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发生的频率。必须牢记,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带来某种真实,如果只是在思想里打转,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潜意识的圈子。让事情发生,让单位时间里事情的发生频率加大,这样,机会就会加大。这里面,做是最重要的,再从做里悟出很多道理来。”

张朝阳就是凭着他的这把自信宝剑,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战胜困难,一直在向前走。

8.女州长的超越

“过去不等于未来”,说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的展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与失败,过去的成功与失败都已经过去,是不能主宰我们自己目前的状态的,我们应摆脱过去对我们的影响,从现在出发来为我们的未来思索。

在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曾经担任美国田纳西州州长;届满谢任之后,弃政从商,成为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一的公司总裁,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成功人物。

可是她小时候的遭遇却是不堪回首:

1920年,她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是一个私生女,妈妈她取了个小名叫小芳--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一个人不仅要有名,还必须有姓,可是她没有父亲,所以只有小名。小芳慢慢懂事了,发现自己与其它孩子不一样:没有爸爸。

虽然在21世纪的今天,未婚妈妈,及私生子在美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对她投来歧视的目光,小伙伴们也不愿意跟她一起玩。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感到十分迷茫--她是无辜的,而世俗却是严酷的。任何人都知道,什么东西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所以有些“无聊之辈”说“自己是父母玩乐的产物”。

小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直跟妈妈相依为命。

上小学以后,她受到的歧视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很多人都还是用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她,认为她是没有教养的孩子……

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她自己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因而变得越来越懦弱--自我封闭,逃避现实,不愿意与人接触,因而变得越来越孤独……

小芳最不愿意跟随妈妈去集市买东西--因为她总能感到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窃窃私语:“就是她,那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孩子!”

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就是因为牧师的到来,她的一生从此开始改变了:

小芳总是听母亲说这个牧师是个好人。

看着别的孩子便跟着父母,手牵手地走进教堂去时她都很羡慕,就无数次躲在教堂的远处,看着这些人高高兴兴地从教堂里出来,而她只能通过聆听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偷看人们面部表情去想象神奇教堂里发生的事情……

一天,等其它人都进入教堂以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偷偷地溜了进去,坐在最后一排偷听。

这位牧师正在说:

过去不等于未来:如果过去成功了,并不等于未来还能成功;如果过去失败了,也不等于未来还要失败。过去的成功或失败,都只是过去的事情,未来能靠现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现实,重视现在。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是什么!

失败了不要气馁,要挣扎着再向成功冲刺,成功了也不要骄傲,要想想后面还有更多困难在等待。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都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一段经历,一朵浪花。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也没有永远失败。

小芳的悟性很强,她渴望情感,牧师的话深深地震动了她,她感到一股暖流在温暖着她那冷漠、孤寂的心。但是她马上提醒自己:“我必须马上离开,趁别人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赶快走。”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这就是她最喜欢干的事情。

她每次都是偷听,尽管牧师的话是很激动人心的,但还是很难阻止别人的冷眼的,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有一次,她又偷偷地溜进了教堂,听得入了迷,居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卑和胆怯,直到教堂的钟声清脆地敲响,她才惊醒过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抢先“逃”走了。

先离开教堂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路!她低着头,尾随人群,慢慢朝门外移动……

眼看,快到门口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此人正是牧师。牧师温和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这是小芳十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话,这句话就像通红的烙铁,直直地戳在她流着血的幼小心灵上。

牧师的声音不大,却具有很强的洞穿力,这是作为一位牧师多年锻炼出来的: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显得异常安静。

小芳被完全惊呆了,不知所措,眼里噙着快要掉下来的泪水。

这个牧师见此情景,脸上立即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我知道了,我已经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了--你是上帝的孩子。”

他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演说:

这里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你现在就可以做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

不管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好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牧师话音激起了教堂里顿热烈的掌声。虽然那些平时瞧不起小芳的人没有对小芳说一句话抱歉的话,掌声就是理解,就是歉意,就是承认,就是欢迎!

压抑在小芳心灵上整整13年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熔化……她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怒哀乐,眼泪夺眶而出。

小芳的心态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7岁的时候,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

是的,站在现在,只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而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过去不等于未来”,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和失败,这些都不能构成主宰自己目前的心态。过去的都过去了,来来的还没有到来。只有现在是最现实的。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来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来来。这就是我们拥有积极思维的关键所在。

9.人不可貌相

相貌天生的,是遗传的,容不得你选择,但是心态是可以选择,可以调整的,摆正心态,靠着你相貌以外的美丽来赚取你的成功,所以,貌不佳者请你要抬起头来。

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说“鸟美在羽毛上,人美在心灵上。”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貌效应”的现象却极为突出:人们见到长相俊俏的孩子,会由衷地喜爱,夸不绝口,亲切热情。孩子的父母更是喜不自胜,恩宠有加。相反,人们对相貌一般的孩子,尤其是长相丑陋的孩子,则缺乏热情,甚至冷淡、歧视、挖苦。人们对待孩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成人之间了。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婚姻等事情上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事情往往很好办。相比之下,相貌不佳者就没那么“运气”了,他们甚至会处处碰壁,心灰意冷,苦恼不堪,羞于见人,自卑心理严重。那么貌不佳者要通过什么办法来摆正自己的心态呢?下面有几种方式不妨试一下。

(1)要勇于坦然面对现实,寻找自己的“闪光点”。相貌来源于遗传,是一种“天生”,容不得个人选择。它虽然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不快,但为此而深陷于苦恼中却是双倍的不幸。要相信,上帝既然没给你美丽的外貌,那么他一定赐给你别的美丽,因为上帝是公平的。

欧洲有句名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句话含有深刻的哲理。面对既成事实,明智之举不应是叹息,苦恼,而应努力从自己的天赋中寻找“闪光点”。自己很可能拥有一颗聪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健美的双腿、强壮的体魄……。有人曾戏谑地说,当代中国艺坛上有四件“宝贝”:潘长江的“个”,梁天的“眼”,陈佩斯的“脑袋”,葛优的“脸”。可以说,这四个人相貌的独特之处,正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笑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其实,仔细发掘,上帝造人是公平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赐给每个人的美丽是相等的,每个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他们却无不又都有自己的闪亮之处,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闪光点,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变不利为有利。

(2)要懂得利用辩证原理,辩证地看待美貌。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自古以来,一些姿色出众的美女,往往为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所威逼和利诱,成为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工具,最终会因他们的阴谋败露而使自己身首异处;一些美貌女子在如花似玉之时,会成为一些寻花问柳者寻欢作乐、发泄私欲的“玩物”,待她们人老珠黄时,则又会被一脚踢开,在孤独、悲愤中走完自己的一生。相貌漂亮的人,会在人们的赞扬声中长大,她们难免自我陶醉,久而久之,便滋生傲气或娇气,盛气凌人,为人霸道,不讲道理,自私自利,动不动就发脾气,“不知天高地厚”,做事十分任性。她们思考问题总是以“我”为中心,患得患失,从不顾忌他人,即所谓的“有美貌而无美德”。而且,由于生来一帆风顺,娇生惯养,很多人缺乏吃苦精神,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投机取巧,自以为是,即所谓“容貌出众,头脑简单”。

(3)要懂得迁移、原则,“以才补貌”。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己相貌不佳,是一个“弱项”,完全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力争从才华、事业、财富等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读过伟人传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许许多多的伟人相貌并不很好,甚至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他们也有人曾为自己的相貌或生理缺陷而苦恼,自惭形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沉陷于自卑的泥潭。反而是相貌不佳或生理缺陷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最终创造了辉煌业绩,赢得了自信和自尊。比如像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亚历山大、拿破仑、纳尔逊、罗慕洛、晏婴(中国春秋时期人)、康德、贝多芬、济慈,他们生来身材矮小,相貌上也“差人一等”,但是他们最终却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外交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诗人。他们的形象顶天立地,他们的英明流传千古。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种缺陷,如果生在一个庸人身上,他会把它看作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借口,竭力利用它来偷懒、求恕、懦弱。但如果生在一个有作为的人身上,他不仅会用种种方法来将它克服,还会利用它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来。”看完以上的文字,相貌不佳者,你们学会了什么?懂得怎么抬起头来了吗?

10.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自卑是人成功的大敌,自信是成功的力量,自信的秘诀就是让信仰的力量和心安的感觉充满心中,补偿心理帮你转移自卑,发展自信,让你感到心安。

何为补偿心理?

从广义上说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需要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它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例如,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通过自修事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还如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如果你具有补偿心理,那么自卑可以激发你前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通过补偿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并非天生,弱者并非命定,强者也有软弱时,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

一代球王贝利最初也并非十分自信,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挡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需要我们不可好高鹜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要平衡自己情绪,只为只有在积极的心理补偿下,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最高目标。

11.超越自卑,完善自己

每个人都想有一完善的自己,完善自己需要超越自卑赢得自信,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信,战胜自卑。

完善自己,就需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卑。下面的这个故事,对你应该有所启迪:

这个故事是由小芳自述的,她现在回想起往事还是历历在目她说:“高中三年的自卑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当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可悲可笑。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卑是阻碍前进的大敌,是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它是一味腐蚀剂,麻醉人的意志,瓦解人的斗志,让人不战自溃,无心进取。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专,我都遇到过有自卑情绪的同学和朋友:有的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抬不起头,心情压抑;有的为生活条件不如人而觉得低人一等;有的为自己外貌上的缺陷而伤心;如果不正视自卑情绪,并努力战胜和克服它,要想做出一番事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是很难的”。

大专的三年,是小芳克服自卑、超越自卑的三年。她说到:“这期间,我有意识地解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自卑的灰暗心理,强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逐渐找回了失去的自我。因为克服了自卑心理,这世界重新对我绽开了笑脸。并且超越自卑要做到以下几点: CG9QIGubk9ft0SzWkz009o99PSfiYWtW1b7fJyQX+PjIdqwA627q7taXAkvVC9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