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章 办事有“礼”,“礼”到不坏事(下)

6.送礼应择时而动

人总是喜欢图个吉庆佳时,如果送礼能把握住人的这一心理,择时而动,效果奇佳。

如果你是个做事有“心计”的人,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以下几个办事送礼的绝好时机。

1.利用生日

平常日子不妨把上司、同事和下属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在家里的挂历上用红笔划个圈并标个记号,待到他们的生日到来这天,你可以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甚至为他们筹办生日宴会,这会很令他们感动,是达成办事效果的有效手段。

2.利用偶发事件

比如当你听说某家楼房煤气爆炸,某栋住宅区发生盗窃,某个住宅突发火灾或是某个地区遭遇洪灾,而这些出现灾情的地区正好有你的亲戚、朋友或是熟人,这时你不妨打个电话去探问探问,或寄上送上一些应急物品。这样,得到你关心的人会有遇到真朋友的感觉,从而会对你铭记于心。日后有事去求他,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你。

3.利用卧病在床的机会

人一旦生病卧床不起,都会变得脆弱与烦躁,名声、虚荣也都顾不上了,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别人来探询他,你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

如果亲朋好友因病休假在家,你就应该抽空带着礼物去他家里探病慰问。闲聊时不要谈及工作,多讲些轻松、有趣的故事和消息。告辞时说些祝福的话,要表现出衷心、关心和同情、诚恳的样子。

如果你因故没有机会去探视,在其病好后与之相遇,最好只问一下他病好了没有或装作不知道,千万不要愧疚地说没有去探病请原谅之类的话,那样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很虚伪。

探视看病时效性强,越快越好,不要犹豫不决。

4.利用婚丧嫁娶

结婚、生小孩以及丧礼等等婚丧嫁娶是送礼的好时机。

亲朋好友、上司或下属的孩子有婚嫁之喜、生小孩之喜时,要及时地送去礼金礼物,或在婚礼、宴客的场合尽心帮忙,或在难忘的时刻替他们照相,日后可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他,这样会很讨得他们的欢迎。

当你听说有人去世了,应主动慰问死者的家属,举行葬礼时去送行。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可以用电话致意。

送礼有了合适的时间还要把看人下“菜碟”,不同的礼物送不同的人:

1.实惠礼物送贫者

家贫者,生活必不宽裕,你送去的礼物如是实惠的生活消费品,必于他有贴补之用。与其送去只是观赏性的工艺品,让其束之高阁,不如送上食物或穿用品让他即时消费,更令其心花怒放,他会对你“雨中送伞”、“雪中送炭”感激涕零。

2.精巧礼物送富人

受礼者家庭消费水平很高,那么一般礼物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你勒紧裤带,花了半个月工资买下的礼品,在他那里可能是平常的东西。就如土耳其谚语说的:“把礼物送给富人,就像提水倒入大海。”可是,有时那份礼又不能不送,劝你还是从精巧上花些心思。比如,送去一枚你自己亲手刻制的印章,使其在绘画时可以钤之;或者送去一柄用山藤根雕刻的烟斗,既是件工艺品,又未花分文。这可能会引起受礼者的兴趣,他可能在赞赏你对他细致了解的同时,非常珍惜你的那份劳动。

3.有纪念性的礼物送恋人

黄金有价情无价。恋人之间礼品赠予不决定于礼品的贵贱,而在于寄托在礼品上的那份相思与相知。你们第一次郊游时,你送她的那一片红叶,你们定情时,那一首小诗,你生病时,那一束鲜花,都会像那一串热吻,那一阵抚摸,那一番情话,深印在幸福的记忆中。

4.趣味性的礼物送朋友

尤其是年轻朋友之间,生活本无牵挂,浪漫色彩浓厚,礼尚往来可以多在趣味性上想些点子。朋友生日时,送去代表他的属相的工艺品,可能会令其快慰;在他布置房间时,你送去用布缝制的滑稽小猴,置于沙发之上,会令其捧腹;她出国时,你送她一条签着全班同学名字的手绢,会令其激动不已。

5.实用礼物送老人

可口的食品,舒适的衣服,急需的用具,可能会博得老年人的欢心,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极有好处,也融洽了两代人的关系。

6.启智礼物送孩子

现在的孩子衣食住行都很充裕,作为孩子所企望的是他们智力上的开发。所以,智力玩具、图书画册、学习用品等能启发他们智慧的礼品会更受青睐。

7.特色礼物送外宾

外国朋友自然对具有异国情调的礼物感兴趣,你不妨送些唐三彩、真丝巾、景泰蓝、剪纸、惠山泥人、龙井茶等中国的特产,以博其欢心。

7.送礼最忌临时抱佛脚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日积月累的,朋友最不愿接受的情况是当你用得着他的时候抱着礼品甜言又蜜语,用不着时一脚踢开形同陌路。所以送礼要送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傻瓜干的事。

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仅用话语来表达你对朋友的关心和友谊不太实际。仅凭两张嘴是无法建立友好关系的,还要有点物质上的交流。这就需要你施展“心计”运用一些小礼品来沟通与朋友的关系。但人往往又是很矛盾的,想要却又不好意思,所以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样子来。

现在人们爱用礼品的轻重来衡量友情浅深,认为礼轻情亦浅,礼重情才深。所以我们再谈礼轻情意重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尚。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礼轻情义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当你送给对方很重的礼物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你或许有事相求,或许希望得到某种更贵重的东西。而对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接受你重礼。他会猜想,你是否有事求他。在接受你的礼品时他会很慎重,甚至会拒绝你。

我们所说的礼轻情义重,是说在无求于对方时给对方送礼品,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目的,仅仅是为了与对方相互了解,加深感情,促进友谊。当对方有喜事时前去恭贺与对方同喜;当对方在困难时给对方送去温暖,帮助解决;当对方生病时前去安慰表示关心……这种情况下你送的礼品虽然很小,对方也会非常高兴的。

当然,“礼轻”也要看情况而言,要看对方与你的亲密程度。随着双方感情越来越深,礼品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但无论你送多重的礼品,都只是为了表示感激对方与你的密切合作,不要有其他想法。

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你刚与对方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给对方,然后就提出你要办的事,很明显你是在用这些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一般情况下他会拒绝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帮你办事。

好朋友也是一样,关系好平时多走走,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则抱着礼品来求情,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日积月累的,朋友最不愿接受的情况是当你用得着他的时候抱着礼品甜言又密语,用不着时一脚踢开形同陌路。所以送礼要送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傻瓜干的事。

8.带上透视镜再送礼

送礼成功不成功,全在你能否看透对方的心思。送礼时,摸透了他的心思,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盲目送礼,有时会招致反感,被人无情地请出门外。

对方不需要或厌恶的东西当礼送去,即使再贵重也会令对方不快,甚至拒绝。所以,在送礼时,要深知被送人的心理,这样才有的放矢,如果盲目送,有时则会招致反感。在送礼过程中,通过下列方式可以知道一些送礼的心理:

1.通过礼物可以看出送礼者的性情爱好

某人在过年过节时经常会收到一些礼物,而他每回总是将这些礼物与送礼者的名字记下来,为的是做为回礼的参考。

天长日久,他渐渐意识到:从对方所送的礼物上可以观察此人的性情爱好。如果对方送陈年美酒给你,其实即表示送者也对美酒有所偏好;若赠送造型典雅的茶具,则送者必是对茶具有癖好者。

如此说来,每个人对礼品的选择,经常在无意识中透露出自己的喜好,即便是价格颇为高昂,也会产生“这也是自己所喜爱的”这种心理,而不去在乎其价格的高低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送礼者自己对于某件事物的喜好程度如何高,评价如何好,都无法保证受礼者真正喜欢。即使是为讨好对方欢心而精心选购的礼物,有时也会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礼物本身原本就带有把自我一部分强迫地推予他人的色彩,从而失去支配对方回礼时的选择性。

送礼品给有权势、或具有社会地位的人,往往带有点趋炎附势的意味,此种心理压力往往带给送礼者一些压迫感。某些送礼者就故意利用此种心理压力,使受礼者产生“不好意思”的感觉,于是无法忽略送礼者所提的要求。

因此,请记住:推销自我式的送礼将失去送礼的意义,只有赠送对方所需要的物品、并且要能真正表达自己的诚意,才是真正“送礼的艺术”。

回送对方礼物所送的礼,不妨参考对方所送的礼,然后回送同一系列或同类礼物,将可使对方产生“贴心”的感觉,并收意外之效。

2.赠送厚礼给部下,易获得深刻的好印象

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上位者高价物品,下位者普通物品,已成为一种风气。例如,送给上司是昂贵的洋酒,给部下却只是几件国产香烟,其间的差距着实不小。

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接受礼品时,便难免要自我衡量一番。

所以,身为上司应设法打破送礼的程式,在送礼给属下时不妨大方一点,送给对方所需要且期望的礼物,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如果上下级的差距越大,感觉受重视的程度越高,受到的回报也相对提高。

要知道,赠送超出对方想像期望以上的礼品时,不但将使对方觉得受重视,另方面也提高了别人对他评价,而没有什么比别人看重自己更会令人高兴的事了。这种提升自我意识的感觉,比物品金钱的价格更能满足自我的优越感,同时,对送礼者也必心存感激,极易产生好感。相反地,若对方为上司,身为下属者一味的送高价的礼品,却很难收到这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上司收到礼品能够高兴,且期望能达到受重视的效果,最好选择与金钱价值无关的东西--如艺术品,或者是“我们乡下自己种的香瓜……”、“亲戚家自己养的鸡……”等反而往往能收意外之效。因为,对上司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而言,送再贵的东西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并不会产生任何特殊效果。

3.礼品价值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好坏

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必定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礼。然而,送礼却给许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扰。

有位朋友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的人,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常觉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可以不用勉强如此大礼。”

说穿了,那些人只不过是想“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并非每个人在受到恩惠时都会想到送份好礼物给对方。比如,一位要好的同事,从相亲开始,即给予不断地协助,从策划交往约会到婚礼的介绍人都一手包办,但新郎却不给他特别厚重的谢礼,通常只像一般情形表达一下意思。但是,若想请求总经理在婚礼上当介绍人,则较会选购价值昂贵的东西,如果对方在社会上地位显赫,此种情形更为明显。

送礼金额高低往往决定于对收礼者的印象。在节庆前夕,许多商场的礼品柜台前都会听到许多夫妻低声商讨“是否太失礼了”、“不值得送如此昂贵的东西”之类的话。反之,从收礼者的角度来看,若得到的远比预期的低,便会大感不悦,甚至比根本没有送礼来得更为气愤;可能责备对方“不识时务”、“没有礼貌”等,有一种身份地位被贬低的愤怒。

4.送家人比他本人更喜欢的东西能加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当美国电影《ET》上演,在社会上造成轰动时,有位先生去拜访他的朋友,就买了一只“ET”的模型送给对方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结果小孩子们异常高兴,从那时起就称这位先生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们一家人的欢迎。

像这种情形许多人都见过,甚至亲身体验过。

有句话说:“擒贼擒王”,用来形容这种情形,或许不是十分的适当;但事实就是如此,有时送对方本人喜欢的东西,还不如送其家人喜欢的东西,更能加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尤其重要的是,像这种针对家人的送礼方式,有时还会造成和对方之间的交情在质的方面产生变化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你和对方本人之间可能是因工作所产生的非正式交往,而送礼给其家人的好感,却能挣脱这称形式的交往,进而建立亲近度较高的私人方面的情谊。

但值得留意的是:像这样情形的送礼,其送礼的内容多少应有点意外性,否则效果不会太长。比如过年时去访问对方,而给对方家人的孩子压岁钱这种情形,就会成为礼仪性的送礼,没有任何的意外性,当然也就不会令对方产生意外的惊喜了。

5.毫无理由地接受免费赠品会造成心理障碍而不敢使用

当代社会中,人情极为淡薄,对于他人没有来由免费赠送的东西十之八九会猜测: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认为对方是否居心不良,因而不敢使用。

有家饭店为了庆祝周年,举办咖啡券免费赠送活动,然而发出去数千张招待券。竟然没有几个人来,使得饭店大伤脑筋。为了招徕顾客而作的宣传,竟遭到了意外的失败,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只要略微改变方法即可,不妨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赠送咖啡招待券(问题内容当然越简单越好),或许会为大家所接受。

人们都有爱贪小便宜的习惯,遇到大拍卖时便赶快去买,也不管购回的物品是否实用。然而,试吃、试饮之类的活动,却往往使人为之却步,担心是否安全可靠。就像以前在路旁的免费茶水,过去虽曾受大众喜欢,但是,现在恐怕没有人敢碰了!对于免费的东西,在使用时,免不了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阻力。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经常接受他人无故赠送的物品,则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这个道理。万一对方提出要求,请你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你就很难回拒了。

心理负担的解除是很重要的。给予对方一个正当的理由,例如接受访问、问卷调查等等。都可以扫除使用者的疑虑,而使之欣然接受。

为避免“无功不受禄”的阻力,送礼时,附加一个正常的理由,则不会有被拒的情况。

9.莫让送礼南辕北辙

送礼时,不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结果让送礼与其目的南辕北辙。

为什么送礼?必有其原因或者说目的,所以送礼要从目的出发,莫让礼也送了,结果却是毫无作用或者适得其反。

1.别做陪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

不打听对方的住址而到对方上班单位送礼的人是傻瓜,非但办不成事,还会让你陪了夫人又折兵。因为礼品上虽说写着是送给对方个人,但因为作为生产厂商推销员的你,与对方负责采购的经办人员只是工作上的关系而已,所以礼品应该归公司所有,他本人不可以带回家去。

此外,当你到对方工作单位访问顺便带着礼品送人也有上述情况。礼品的体积稍大一点,周围的人就会看见。即使体积小,如果送的方法不高明也容易被周围的人发现。在被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如果对方硬着头皮拿回家去,周围的人会对他指指点点的,这将使他很难为情。如此一来,你的送礼目的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2.别把受礼者当猴耍

在对待礼品本身的观念上也因人而异。在预算规定的范围内选购礼品时,仅拘泥于外表不看质量,或只是为了体面而在数量上下功夫的人相当多。在过去也许行得通,但在人们的眼光及要求具高的现在已经过时了,也行不通了。

外表华丽质量却很差的礼品让人打开一看就摇头,受礼的一方对此不但不会感激您相反他会认为你在把他当猴耍,要知道都是明眼人,何必来这一手呢。

3.别把礼物变成一次性筷子

如果你送礼像给人发筷子一样,人手一份,结果自是即尴尬,礼物的命运也只能是如同一次性筷子一样被悄悄收进了垃圾堆。

有一位推销员谈到他一次有趣的经历时说:“那是我到某大客户拜年时所发现的一桩事情。当时我看到对方负责采购的经办人员手里拿着打火机说:‘嗯,我豁出去了,买上了进口货。还是都彭的呢!’对方得意洋洋地回答我(其实是否真的是他本人花钱买的鬼才知道)。我到隔壁科长办公室,科长也拿着个都彭打火机。真奇怪!整个采购部门几乎每人拿一只。

“后来我才知道,甲公司的推销人员得知乙公司送给这家客户负责采购的经办人员一个都彭打火机后,为了使这家客户不被乙公司拉走,他回公司立即采取对策,也同样送了些都彭打火机给该部门所有的有关人员。

当该客户的有关人员看到彼此间都拿着同样的打火机后,心照不宣,但心里都很不舒服。当我下次再去该客户访问时(尽管相隔时间不太长),就没有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都彭打火机了。”

当送穿戴在身上或者随手携带的物品作为礼品时,请注意不要把同样的东西送给同一个公司里的几个人。此外,即使不是同一个公司的人,如果他们经常见面的话也不要送同样的礼品。

送礼时,千万别做这些傻事,用点“心计”,不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结果让送礼与其目的南辕北辙。

10.送礼莫送“气”

送礼送得好,不但能让对方心满意足,也能为自己铺上一条捷径,与之相反,则有可能“赔了礼物又折兵”,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吃力不讨好的事发生,所以送礼千万别犯忌讳,送礼要送得恰到好处。

送礼在中国历来的文化积淀中有其丰富的内涵,因而也有许多禁忌在其中,把握送礼的学问,了解送礼的禁忌,便成了我的必须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送礼的忌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

碰到佳节喜庆之时,带上一些礼物,及时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对增加亲情、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要注意,不要给人“迟到的祝福”,这是送礼一大忌。如果你是因为忘了或事先没有得到音信,而误了时机,你就不要送了,等以后他再有什么事的时候别忘了就行了。因为亲朋好友之间,人情会有很多次,但如果事后送去,会搞得双方都很尴尬,对方收了吧,佳期已过,不收吧,又怕驳了你的面子。尤其是对方遇到困难时,如家里有丧事,更忌事后送礼,会造成对方心里不快,“当时你干吗去了?”这时你的礼品再重,也不容易获取对方的好感。

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平时可以准备一记事本,把应酬馈赠之事一一记上,时时看看,有事及时办,可免去你不少烦恼。

2.趁对方在家时送礼

送礼时最好选择对方在家的时候。送礼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增进友谊,双方面对面地交谈更能加深感情,礼物只是辅助品而已。尤其是求人办事,更需要主人在家时向对方表达你的意图,否则的话,即使你是通过他的家人向他转达你的意思,也不如当面陈述给人印象深刻。

因此,不要托旁人转送礼物,因为这样不礼貌,此外,有些受礼人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接收礼品。

3.忌当着外人送礼

送礼,尤其是给同事和领导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因为你如果是有求于人,同事、领导会担心背上受贿之名,有可能拒绝你的礼物,你所求之事也就泡汤了。即使你不是求人办事,而仅仅是为了增进双方的感情,让外人看见了,也会授你“巴结”的罪名。这个世界,长舌妇、诽谤者无处不在,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此,行事要小心,不要授柄于人。

4.忌在公开场合送礼

送礼这种事在公开场合进行总是不妥的。送给领导,他会担上受贿的罪名,你会被人讥为“马屁精”。送给异性,你本来想表白你的真心,她(他)会认为你心怀叵测。因此,千万要避嫌,因为人言可畏,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1.受礼者要三思而后行

送礼要三思,别忘了受礼同样要三思,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礼太重,可能是贿赂,一旦陷入,你的良心,你的人生就会受到法律的遣责。

送礼有学问,受礼同样有学问,什么样的礼物要欢欢喜喜去接受,什么样的礼物要婉言拒之门外。古人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同样受礼者也要有“心计”,三思而后行。

受礼后你必须要判断一下是否要接受馈赠,但不幸地,你通常得打开包装才能决定。或许你会认为收受礼物可能显示出你拙劣的判断力,但仍应推测其意图:礼物不应该是贿赂或和利益冲突的东西,而应该只是商场上同事之间的馈赠而已。

不妨做个有“心计”的受礼者,你可以利用下列问题来决定是否收礼:

礼物是否超出价值?

礼物送达时间是否在非传统或不同于平时的时刻?

是否违反公司规定?

它是否会让你觉得有义务去参加宴会?

最近三个月左右,是否曾带给送礼者生意上的往来及利润?

是否有未定案的商业交易?

送礼者是否有“收买”人的名声?

上述问题只要有一个是“是”,最好婉谢礼物,辞谢一个有问题的礼物总比错收来得好。

如果你打算辞谢别人的礼物,最好在收礼后24小时内行动。没有实际行动即会被认为已被接受。退回礼物时须附上亲笔写的短笺,明白表示你无法接受。不必写出特定原因,在短笺上注明日期并讲清楚你已接到但无法接受。请把简短,但不要责备、侮辱或表达不屑的意思传达给对方。假使公司制度上规定,你必须为此行为提出报告,基于保护自己的原则,在报告上附上你谢绝短笺的影印本。

你不必在退回礼物前先电话通知送礼者,或事后旧事重提,假使送礼者事后又提起这件事,可重复你在拒绝卡片上的说词,或巧妙地转换话题。

假使送礼者向你道歉,接受他的道歉并从此不再提这件事。

接收礼物时,应尽早表达感谢之意。很多人以为打电话最能表达谢意,可能是,但绝不是最有礼数。简短、温馨的手写短笺,最能适时有效地表达谢意。

短笺须选用合适的纸张或感谢卡,而不是拿商业书信末端空白的部分随便涂鸦。假使所要感谢的不只一人,则请收文者代为转达。即使你不知道对方姓名也要提及:“请告诉你的同僚,我很感谢他们所送的可爱礼物。”

但不要做得过头了,一张诚恳的感谢卡已绰绰有余。也别指望他人再回张感谢卡。记住莎士比亚的至理名言:“我认为你感谢得太多了!” z7iGGbMdntYG+EzqP3RKJUzXizb6GAW4qiNT/d1gH6p4oImTXbfleFclzpu7u2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