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人在江湖飘,防挨朋友刀(下)

7.友情如茶需要泡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向来是不愠不火,波澜不惊的。交友时如果突然遇到关系一般或好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突然的出现在你面前,和你拉关系时,你就应该用点“心机”,暗暗做好准备了。

如果你和某人只是普通朋友,虽然也一起吃过饭,但还谈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感情似乎已经淡了。

对于这种状况,你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谨慎。如果这样的人突然热情起来,那可能是有求于你了。之所以用“可能”这两个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份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多,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

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求的,那么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但也有可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劳力;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过河的踏脚石。

从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真的有没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的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得罪对方,把自己变得很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2.冷眼以观。“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现”,显现他的真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3.礼尚往来。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报李”,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做人不能没有提防之心,就像前人所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是你本来不亲密的朋友,那就更要小心行事了。

8.患难见真情

在你春风得意时,往往会高朋满座,朋友都能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都是你“真正”的朋友。可是一旦你失势,身处逆境,大多数“朋友”都会在你眼前消失,这个时候,还能在你身边的,一般都是真正的朋友。

在利益面前各种人的灵魂也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有的人在对自己有利或利益无损时,可以称兄道弟,显得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有损于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见利忘义,惟利是图,什么友谊,什么感情统统抛到脑后。比如,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平日里大家说笑逗闹,关系融洽。可是到了晋级时,名额有限,“僧多粥少”,有的人真面目就露出来了。他们再不认什么同事、朋友,在会上直言摆自己之长,揭别人之短,背后造谣中伤,四处活动,千方百计把别人拉下去,自己挤上来。这种人的内心世界,在利益面前暴露无遗。事过之后,谁还敢和他们交心认友呢?

当然,真正的朋友还是有的,也占大多数。但是,在利益得失面前,每个人总会亮相的,每个人的心灵会钻出来当众表演,想藏也藏不住。所以,此刻也是识别朋友和人心的大好时机。

进而言之,岁月也可以成为真正公正的法官。有的人在一时一事上可以称得上是朋友,日子久了,同事时间长了就会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为人、人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此长期交往,长期观察,便会达到这样的境界:知人知面也知心。

春秋末年,晋国中行文子被迫流亡在外,有一次经过一座界城时,他的随从提醒他道:“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的老友,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着后面的车子呢?”中行文子答道:“不错,从前此人待我很好,我有段时间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鸣琴;后来我又喜欢佩饰,他又送给我一些玉环。这是投我所好,以求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担心他要出卖我去讨好敌人了。”于是他很快地就离去。果然不久,这个官吏就派人扣押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王。

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当你处在高位某位朋友对你刻意投其所好时,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中施以援手。

话又说回来,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尽管代价高、时日长,又过于被动,然而其可靠程度却大于依推理所下的结论。因此我们说:“倒霉之时测度人心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

9.朋友间不可过分控制和依赖

朋友之间也有主动和被动,有某种意义的控制和依赖,这些只是一种习惯,但它却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如果你摆出控制者或依赖者的架势,你就不可能体会友谊的真正含义,你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朋友。

有“心机”的人都知道,友谊是健全的,但健全的和不健全的友谊之间有一条几乎模糊不清的界限。有些人与朋友的关系恶化、令人失望或令人非常不满,他们往往难以区分健全的和非健全的友谊。

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法定责任来指导和保护你,他们可以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这只不过是朋友的范畴而已。

如果你事事游移不定,老是向朋友询问,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正确或错误的意见影响。为此,你应该立刻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有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指手画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做法无异为友谊的发展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朋友之间的交往不可超越本分,更不可过分依赖,这是做人起码的“心机”。

可以说朋友是五伦之一,在事业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说文》中就说得很明白:“朋友,就是感情的象征。志同道合的就可以结为朋友”。朋友是平等关系,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卡罗琳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她有这样一个女“主人”式的朋友。新搬进这一居民区,卡罗琳急于找朋友。这时,莉拉进入了她的生活,像只母鸡似的把卡罗琳呵护在翅膀下。不久后,卡罗琳发现,莉拉不仅是只母鸡,还是个大王,她是位社会团体的总裁,整个团体是由她的朋友和她们的丈夫们组成的。

“起初我挺喜欢她,”卡罗琳说,“我是她的特别好友,她要我干啥,我就干啥。有时我感到似乎受她的压制,但我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的确喜欢她,希望与她保持朋友关系。但我逐步不喜欢只是听从她了。”

卡罗琳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莉拉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朋友平等相处,有往有来,互相帮助。也就是说要弄清自己必须干什么,并把它付诸实施。

如果你想对朋友说,“你应该”、“你不应该”、“你最好”、“你必须”,那么你无疑是想控制朋友的生活,这种做法,会使朋友感到很不愉快,有压抑感。

如果你是被控制者,不要认为有人为你操心一切是再好不过的了。控制你的朋友不是知心的朋友。一旦你把自己从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会出现奇迹,你和朋友就会变得平等。

过分依赖别人,只会使自己变得懒惰,懒于行动,懒于思考,最后也会连朋友都会厌烦你,你也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10.主动弥补友谊的裂缝

如果你与朋友之间有了裂痕,请不要惊慌失措或者心灰意冷,只要你积极采取措施,放下不必要的架子,原先的融洽必会重来。

朋友相处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免不了磕磕碰碰。俗话说:“牙齿不好,舌头相绊。”好好的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弄个不欢而散,于是友谊失落了。一俟冷静下来,对朋友又有渴望恢复友谊之感。但是,人们在渴望得到失去的友谊时,心中总有一点顾虑,主要是面子拉不下来。往往会想:“我绝不向他示弱,除非他先跟我打招呼。”“我不能先去他那里,别人看了好像问题全出在我身上似的。”

你也许正有同样的想法。但交朋友自有交朋友的“心机”,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失去一个朋友。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的朋友,首先就应该抛开顾虑,拉下面子去创造缝合你的友谊的机缘。

在朋友生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打个祝福的电话,或送去一点他喜爱的礼物。

在大街上,当迎面走来了那个曾经很熟悉的身影时,你站住脚,面带微笑地说一声:“嗨,你好吗?”不要担心他的冷淡。你的热情一定有所回报。

鲍伯因为艾格尼斯对他的女友的不礼貌而断绝了与他的交往,其实那天艾格尼斯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由于贪杯失态。

鲍伯与好友分手后,深悔自己的决定过于轻率,总想寻找个机会和朋友谈一谈。也许是天赐机缘,一天晚上,鲍伯去参加酒会,艾格尼斯也应约前往。他们端着各自的酒杯,远远地望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鲍伯首先默默地向着艾格尼斯高高地举起酒杯,并向他点了点头,艾格尼斯也高高举起了杯,顽皮地眨了眨眼睛,两个人的误会在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寒暄,好像根本就没有那段不愉快的经历。

人们对尽释前嫌心存顾虑,主要是因为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即使对方真的不情愿,你也不要放弃主动权,只要你尽力了,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艾德森由于好友彼得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艾德森委托律师将彼得关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

几年过去了,彼得早就被保释出来了。他觉得对不起艾德森,几次打电话向艾德森道歉,艾德森根本不听,一听是彼得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艾德森的妻子知道后,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彼得是个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艾德森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美元,又想起彼得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一个多月过去了,艾德森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彼得,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到,难道你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不,不行。

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彼得的关系,也会妨碍与他人的交往,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艾德森在晚上,终于鼓起勇气,给彼得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

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艾德森还决定再次聘用彼得到公司工作,他对彼得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彼得走后,漂亮的女秘书走进来看着艾德森说:“您真让人羡慕,因为您有着海一样的心胸,在您身边工作,我非常愉快。”艾德森大吃一惊,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把心中的阴云驱散,赢来的不仅仅是友谊。自然有一片更好的处女地,等待着你去开发。友谊的存在对于朋友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破镜重圆”的友谊通过间接的修补只会比当初更加灿烂。所以不要让暂时的不快影响了本该持续一生的友谊。

11.朋友面前,适当时候让三分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谈到:“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为人处世中,交友便须遵循这一理念,适当时候,在朋友面前让三分,便能获得朋友的尊重和支持,也可以减少得罪朋友与小人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不可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菜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的一种手法。”

留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与”就是“得”。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步打下基础。给朋友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退一步路更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会直奔主峰,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二是听说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顾,等到了峰顶,已是气喘如牛,满身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出,也没见佛,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要将目标定在顶峰,而是走到哪儿算哪儿,不慌不忙,一路走去,从容赏景,会觉得到处美不胜收,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交朋友也同样。小刘与小王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一个经营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两人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小刘还是主动让与了小王,自己在文教科做职员。闲下来,他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居然发表。以后,他坚持写,以致小有名气,成为单位的“一支笔”。

这一种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执拗反而只能徒增烦恼。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小刘的自我策划,就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朋友面前,适当的退让三分,人生的道路便可能更加宽广。

说话人人都会,但怎样把话说好却并非易事,古谚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人仅仅是一句话的原因,便得罪了朋友,得罪了客户,或者是惹怒了上司,搞得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一团糟,这些都是不会说话的原因,说话有许多诀窍,其中说话“带钩”,不得罪人为重要一条,做好了这一点,其它的说话技巧才能展开。

12.益友是贵人,损友多害人

人人都有朋友,但朋友分好几种。有些只能做一般朋友,见面能打个招呼就不错;有些可以互尊互敬,善聊天谈心但不善合作;有些却是知心朋友,不仅能酒逢知己千杯少,还可以合作在一起成就一番大事业。具体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这就需要你擦亮眼睛,用点“心机”去寻找对自己有益的人了。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一个人没有朋友,也就差不多无路可走,寂寞一生,每个人都希望能交到益友,避开损友,但人生之中要交到益友不易,很多时候多是损友,何为损友,就是当面对你一套,背后捅你一刀的小人,所以你若想在社会上生存,不用点“心机”去琢磨是不行的。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若误交了朋友就会耽误一生的幸福,明明生活美满,但可能被朋友拖累得自己身败名裂,严重的可能招致“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故择友时不可不慎重。

其实,真正懂得交友的人,多能交上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所谓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类型的,即“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和“有教养的人”。而无益的朋友亦有三种类型,即“虚伪的人”、“个性软弱的人”和“卑谄善辩的人”。孔子曾在“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的铭言。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里所谓“益友”、“损友”就客观而言,实在很难加以定论,孰是孰非更难分辨。尤其从认识结交当时,并没有迹象显示朋友的缺点或坏处,就纯交朋友的立场而言,即使朋友有某些缺点或行为有失检点之处,只要坚持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当然不一定受到朋友的影响,甚至可以利用机会婉言开导他、诱导他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要以“诚恳”的态度和“互助”的精神互相激励向上,保持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自主性,不能无主张的任意与朋友妥协以致和一些不良朋友“同流合污”,甚至与朋友成为“狼狈为奸”而危害社会并断送自己的前程。因此,要结交朋友应具有以下的三种心理准备,随时加以反省检讨:

(1)不受利诱的心理准备。

交朋友不要只看到对方有钱财、有势力或高官爵位,不要单凭自己的喜爱求感情,以及欲望而蓄意接近或攀交。

(2)冷静思考的心理准备。

凡与朋友交往过程中,要随时保持冷静的思考,仔细的考核、分析及判断,凡事做长远的考虑其可能的结果与所受的影响。

(3)自我反省的心理准备。

对人际关系而言,应该随时自我反省检讨、改进自己的缺点,并仔细考核对方的个性与资质,希望发现对方的优点以互相学习。

要结交良好的朋友,除了要具有上述的心理准备外,虽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最高理念,但不能因而忽略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选择朋友要重视其内在涵养、品德修养及学识思想都应该在自己之上,正如孔子在“学而篇”的教训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教导世人交朋友要选择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自己强,对自己才有益处。

有利于自己的朋友,例举如下六种人以供你参考:

(1)比自己有经验、才干、学问的人。

(2)具有特别的能力或有独特才能的人。

(3)能辅助自己所缺乏的才能与兴趣的人。

(4)有独特的眼光及思想与果敢行动的人。

(5)很有优良的个性与涵养的人。

(6)自己真正所尊敬和崇拜的人。

选择适当理想的朋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诚如孔子在“述而篇”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教训一样,交友若能“择其善而交之”,则完成了对朋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择。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良好的朋友,对今后人际关系的展开不仅有所帮助,且对自己的前途亦有相当的助益。

因此,在现实情形之下,交朋友不交那些吹捧你的人,而应该交一些能经常给你吹点不顺之风,经常提出一些意见的人,你首先应该觉得这种人可贵,然后你再对之细加分析,如果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实,对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有“心机”的人对于这种“谏友”就应该与之诚交、深交,因为他也值得一交!

交友要有选择,知道了以上几种交友原则,便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交到小人了,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被人陷害的机会。

13.有义气更要有理智

做人重友情讲哥们儿义气当然重要,但遇事只讲义气而鲁莽失去理智,千万要不得。这就需要有“心机”,理智处理一切,别到头来忙帮不成,还惹来朋友怨恨,弄得两头不是人。

为朋友两肋插刀,这种义气谁都有。义气是做人交友的原则,但我们往往看到,有些人仅为了义气就失去了理智和“心机”,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义气也是原则,讲义气也要有所取舍,盲目的义气要不得。

其实我们为人处世有两条原则,一是以做好事为标准,二是以处好人为标准。有人把前者作为最终目标,而有人却以后者为目标。如果以后者为目标,那么他的一切将以讨好别人为出发点,以情面为准则,这种人是肯定做不好事的。光凭义气行事的人就是以处好人作为他毕生的目标,似乎一辈子有许多哥们儿朋友夸他够义气,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很不足取的。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间的互相帮助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其中掺入“义气”两字,就会生发危险。有的人能清醒、理智地对待问题,那么当互帮互助和原则问题发生冲突时,就能以遵守法则为重;而如果一味以义气为重,那就可能冒犯法则而尊重义气,到头来是害了自己。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

要把义气之害减到最低程度,首要的任务是学法,把法律牢牢地记在心头,当你冲动的时候,它会及时浇水灭火,让你害怕,让你清醒。

其次,要养成不轻易承诺的习惯。有些人是因为要面子而随口承诺别人,然后为保面子而铤而走险,结果是丢大面子。所以要保面子就要舍得丢小面子,在开始的时候要考虑清楚;有时,犹豫一下是好事。最后,要勇于拒绝别人。如果明摆着此事要冒险,那就该想想:对方不顾我的安危让我去犯法,这是不够朋友的,我也没必要太够朋友。朋友首先应为对方考虑,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朋友去冒险,那是卑鄙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14.提防朋友“杀熟”

买东西托熟人,似乎有一种信任感,熟人不会骗你;到熟人处买东西肯定便宜,因为有交情,他不会狠宰你。其实熟人也有爱“利”不爱“情面”的人,他们恰恰会利用朋友间彼此的“信任”与“交情”,对你痛下“狠”刀。

小余的同事婚礼快到了,他翻箱倒柜找不到一套得体的礼服,他妻子在一旁说:“还是去买套西装吧。”

妻子的话很中听,小余便乐颠乐颠地和妻子去逛服装商场。但商场西装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所以逛了一圈下来,没有买到称心如意的衣服。

不过,还是妻子脑子灵活,想起朋友唐梅在一家小商场承包柜台,做的就是服装生意,求他让点儿价,买件又称心又便宜的西装肯定没有问题,于是便兴冲冲赶去。

唐梅见到是朋友来了,忙着招呼,听说是专门来照顾她生意的,更是热心地介绍说:大店卖的是名气,价格当然贵,我这儿便宜,出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全毛料子的西装,保证不吃亏。

这对夫妻便眉不皱、心不跳地挑了套就走,心满意足。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巧事。在小余同事的喜酒席上,竟有人穿一样的牌子、一样质地的西装。他妻子充满自信地一问价,这回轮到她吃惊了,竟然比朋友卖给丈夫的便宜40块,而且自己的根本不是全毛料子,分明是被朋友“斩了一刀”。

怎么办?总不能为这40块钱,扯下面子去和朋友理论一番,只好吃个哑巴亏,这叫“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类“快刀手”经常都在“挥舞大刀”:隔壁王老太到楼下熟人摆的水果摊上买西瓜,活生生地被“斩”去两斤份量;楼上小李托同事买件羊毛衫,结果也被“斩”去了十几元;一位朋友托熟人买了条外销“中华烟”,拆开一抽,觉得味道不对。细看包装、过滤嘴,方断定是假货……

细细想来,也许不怪人家,也许是求人的人自己错了,因自己的心理素质有缺陷,被别人利用,拿着了你的短处,才朝你“下刀子”呢!因为彼此都是熟人,以为对方信得过。就像在两军对垒之时,指挥官是绝对不会相信自己的战友会从背后捅刀子的,而原因可能仅仅是为了一点利益,就残忍地置战友于死地,起到了敌人所起不到的作用。而这样之所以会成功,完全依赖于战友之间的熟悉、信任。

由此可见,“杀熟”是“杀”放心。因为彼此都很熟悉,对方毫无戒心,才会顺利得手。熟悉本来更应互相信任,结果却相反,熟悉充当了罪恶的掩护。信任久久蒙住了眼睛,等到刀子捅来时,方才清醒,一切都晚了。“杀熟”这种特有的长久的隐蔽性,是其顺利得手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瞬间的宰杀断难成功。而瞬间的出手是以被宰杀者来不及反应为前提的。在尚未完全看清死神的真面目的时候,就与死神紧紧拥抱了。这就是被熟识者所宰杀者最大的悲哀了。

“杀熟”“杀”得狠,狠到了一刀毙命,来不及反抗,来不及呼救,甚至连呻吟都来不及,就做了无谓的牺牲品。“杀熟”者是有备而来,可能已等待了几个月、几年、几十年,其刀自然是磨得再锋利不过了,刀尖上可能已蘸上了毒药,只要一刀宰下去,被“杀”者就会立刻死亡,断无复生的希望。被“杀”者呢?连想也未想到,连做梦也未梦到,宰杀自己的竟是自己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见面的笑是多么真切,那平日里的问候是多么热情,那相逢的拥抱是多么温暖,那别离的思念是多么深情,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床铺,同走一条路,同喝一江水,伺练一种武功,同发一个誓……但未能同生也未能同死!

死在最熟最熟的战友手中,死在最大的信任之中,悲莫如此也!

遗憾的是,与战场上清晰可见的“杀熟”相比,商场和情场上的“杀熟”则更隐密、更狠毒、更惨烈,被“杀”者也更多。

杨先生开了一家小商店,他经常向邻居的朋友推荐“便宜货”,熟人们也觉得他可信。于是,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从他的小商店买。每次,杨先生都口称他的货是多么优质,价格是多么便宜,熟人们在杨先生的笑容中纷纷掏腰包,杨先生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在发财。

可过了不久,有人发现,杨先生商店的货质次价高,就去找杨先生退货,他不退。于是,双方就吵起来了。等到大家都明白杨先生在“杀熟”时;他的小商店也只好关门了。

本来杨先生有一群熟人,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熟人圈子内做好小本生意,但他失去了熟人的信任。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失去了永久的生意。他“杀熟”,反而被熟所“杀”。

“杀熟”之所以屡屡得手,关键在于有熟人的信任。信任程度越深,“杀熟”越容易,“杀”得也越狠。

情侣无疑是最熟的人了,任何人,只要一陷入情网,就会情迷意乱,不分寒暑,不辨昼夜,眼里只有情人了。情人的一笑一颦,无不牵魂夺魄;情人的一言一行,无不铭刻于心。为了情人,甘愿流汗,甘愿流血,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情人要上天摘星星,决不能给月亮;情人要下海捞月亮,决不能给星星。情人是心肝宝贝,情人是心中不落的太阳。对情人的信任超过了任何人……

正因为如此,惯于“杀熟”者才把利刃指向情侣。在甜言蜜语中挥刀,在卿卿我我中嗜血,情侣之间的宰杀才格外隐蔽,格外触目惊心。

李辉和刘灵灵谈恋爱已三年了。突然分手了,周围的人都感到惊奇。更惊奇的是,李辉竟去法院告刘灵灵行骗,要求法院依法索回自己的钱物,法院以证据不足不予立案。人财两空的李辉,竟在法院门口放声大哭起来了。

原来,刘灵灵自从与李辉相识后,就一直向他“借”钱。她总以“看病”、“买衣服”、“进修”、“旅游”的名义伸手,面对情人热切期待的眼睛,李辉怎么忍心让她失望呢?开始,每次只有几百元,李辉都毫不犹豫地给了,继而每次增加至几千元,只是工薪阶层的李辉就拿不出来了。而他又是一个极好强的人,他不忍心让情人失望,于是,便开始四处借贷了。每次,当他东凑西借,把一沓厚厚的钞票毫不犹豫地装进刘灵灵的小坤包时,他会得到一个吻的奖赏。

面对情人含情脉脉的眼睛,他虽心疼有去无回的钱,却只是一瞬间的感觉,更多的,在迷恋情人的笑。

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在借,一次又一次有去无回。李辉虽觉得自己似乎跌进了一个圈套,在填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但不敢相信自己钟爱的人,山盟海誓要在一起厮守一生的人,竟会骗自己……直到有一天,有朋友告诉他刘灵灵要和别人结婚了,李辉才从好梦中醒来。

屈指一算,刘灵灵三年“借”他的钱已超过了20万元,这不仅是他的全部积蓄,而且还包括了近一半的外债。长期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李辉,不得不向将为他人妇的刘灵灵索要借款。

而刘灵灵杏眼圆睁,大骂李辉“小气”,“不像个男人”,“没有见过谈恋爱还要赔钱的”,以互相馈赠为由,一口回绝了。

此时,李辉方才看清了刘灵灵漂亮的外表下所掩藏的贪婪和无耻。可已经晚了,他只能有泪往肚子里咽,全当花20万元买了一个教训。被温柔的刀子所宰,更疼痛,更悲伤!不仅仅失去了钱,更玷污了心中最美好的无价的情感。

即使是世界上你最爱或是最爱你的人,那又如何呢?他或是她是世界上最敢于无情伤害你的人,最敢于撕破面具、向你伸出匕首的人。他或她可以容得下世界上所有的人的伤害,惟独不能忍受你的伤害。 /EaMqRg3vu1cmHRlGDAx1K5hF6NXFn4+fO8XEA71mDkaxSkOhk4O/wTaNWHIiP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