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章 人要面子活受罪,面子不能当饭吃(下)

7.好马照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一句话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正印证了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之强,也使多少人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勇敢放下面子,“好马也吃回头草”,是做人成功的又一“心机”。

某公司员工因故被老板辞退,一个星期后,老板又给她打来电话,并向她解释,之所以让她走人,确实因为老板当时心情不好,但公司现在仍欢迎她回去,而这位员工听说后生气地予以拒绝:“好马不吃回头草!”

还有一位男士,他被女朋友给甩了,因此心情十分痛苦,因为他内心里深爱着这位女孩。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并表示愿与他重归于好,而这位男孩为了维护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便傲气地说道:“好马不吃回头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一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是的,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没有做人的骨气与人格。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而受人摆布,丧失应有的自尊与道德,实在不是一种可取之道。但有些场合下,曲折迂回战术确实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一味恪守“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一信条,你就缺少了一种回旋的时间与空间,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或许你会说:做人就是要有一种“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志气,要有一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慨。但你应该细想一下,如果你真的有志气,宁可当匹英雄的死马,也不做一匹赖活的活马,那么世人倒真应该为你立块碑纪念了。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因为一时冲动、意气用事而断送后路。况且在很多情况下,你完全有把握分清自己当时是一种志气还是意气行事。绝大多数人就是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错把意气当成了志气,或用志气来掩盖自己的意气,明知自己已无草可食,而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

当然,我们并不是教你老是去吃回头草,而不去寻找自己的生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多种可能与选择,并不是不吃回头草就必会饿死无疑。回不回头,这完全是一种选择,当你面临回不回头这一选择关卡时,请想想:

1.你现在有没有草可以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在吃到草之前,你尚能支持多少时间?

2.这些回头草本身的草色如何?值不值得去吃?对你真的有何意义?

除了上面两点之外,你完全可以暂且不考虑别的问题,如面子和志气等,因为一旦考虑面子和志气,就会使你无法冷静和客观地对待自己目前的处境与问题。换句话说,你要考虑的是现实,而不是面子问题和志气问题!

当然,回头草有时是好,可是吃起来并不那么令人好受,因为当你吃回头草时,也许会碰到周围人们的议论,甚至嘲讽,以至于让你无法张口、消化不良!这里,奉劝你一句话:吃你的草,管他如何议论!你只要认真诚恳地吃,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否吃过回头草,而且当你回头草吃得自己身强体壮,并且对他人大有帮助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人各有性,当然人也各有其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与处世之道,我们不可苛求每个人都得去吃回头草,但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我们要劝说一句:饿死的好马,就只能算是一匹死马,而非一匹好马了!

8.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面子

人都有争强好胜的习惯,所以大多数人都总想在别人面前站得高一点,其实这是做人的一大禁忌,有“心机”的人懂得恰当的保住别人的面子便是给自己加分。

很多时候,对和错是没有很大意义的,相比之下,保住别人的面子更重要。

因为油漆房屋的原因,戴维便到附近一家很清静的小旅馆去住几日。他带的行李只是一个装着两双袜子的雪茄烟盒,另有一份旧报纸包着一瓶酒,以备不时之需。

午夜左右,戴维忽然听到浴室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出来了一只小老鼠,它跳上镜台,嗅嗅他带来的那些东西。然后又跳下地,在地板上做了些怪异的老鼠体操,后来它又跑回浴室,不知忙些什么,终夜不停。

第二天早晨,戴维对打扫房间的女服务员说:“这间房里有老鼠,胆子很大,吵了我一夜。”

女服务员说:“这旅馆里没有老鼠。这是头等旅馆,而且所有的房间都刚刚清理过。”

戴维下楼时对电梯司机说:“你们的女服务员倒真忠心。我告诉她说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说那是我的幻觉。”

电梯司机说:“她说得对。这里绝对没有老鼠!”

戴维的话一定被他们传开了。柜台服务员和门卫在戴维走过时都用怪异的眼光看他:此人只带两双袜子和一瓶酒来住旅馆,偏又在绝对不会有老鼠的旅馆里看见了老鼠!

无疑,戴维的行为替他博得了近乎荒诞的评语,那种娇惯任性的孩子或是孤傲固执的老人病夫所常得到的评语。

第二天晚上,那只小老鼠又出来了,照旧跳来跳去,活动一番。戴维决定采取行动。

第三天早晨,戴维到店里买了只老鼠笼和一小包咸肉。他把这两件东西包好,偷偷带进旅馆,不让当时值班的员工看见。第四天早上他起身时,看到老鼠在笼里,既是活的,又没有受伤。戴维不预备对任何人说什么。只打算把它连笼子提到楼下,放在柜台上,证明自己不是无中生有地瞎说。

但在准备走出房门时,他忽然想到:“慢着!我这样做,岂不是太无聊,而且很讨厌?是的!我所要做的是爽爽快快证明在这个所谓绝对没有老鼠的旅馆里确实有只老鼠,从而一举消灭它。我这样做,是自贬身价,使我成为一个不惜以任何手段证明我没有错的心胸狭窄、迂腐无聊的人……”

想到这,戴维赶快轻轻走回房间,把老鼠放出,让它从窗外宽阔的窗台跑到邻屋的屋顶上去。

半小时后,他下楼退掉房间,离开旅馆。出门时把空老鼠笼递给侍者。厅中的人都向戴维微笑点头,看着他推门而去。

如果有朝一日,你对某一件事知道得绝对正确,可以提出确实证据证明你不会错时,最好也像戴维一样暂时打住。仔细想一想,伤害别人的面子,牺牲你的人缘,换来一个小小的胜利,是否真的值得。做人应该明白一点:保住别人的面子便是给自己加分。

9.懂得忍让,放下面子能化解争端

中国民间的弥勒佛身上有幅对联:“肚大能容世间难容之事,笑口常笑天下可笑之人”。笑佛弥勒佛是中国民间宽容、忍耐精神的象征,是一位天生的乐天派。做人如若能达到弥勒佛的境界,便能真正放下自己的“面子”,做到超然物外了。

每个人来到世上后,都会遇到许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甚至还会碰到被冤枉、被欺负的事,在此关头,是忍还是怒,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决定你的祸福。有许多人,为了一些小利益的争执或是一些涉及尊严和面子的事而发生口角之争,互不相让,以至大吵大闹,进而大打出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有的为了物质利益上的争执,甚至闹出了人命案子,打死的一方肯定会阴魂不散,而另一方则要“杀人偿命”。由此可见,忍字是多么的重要。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适当的忍让不但能化解灾祸,消除争端,甚至有时还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结局。

据说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因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让张英出面干预。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写上一首打油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马上将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子,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一场本来可能导致两家大动干戈的小小纷争,被张英的宽宏大量所化解,最后两家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是一种再也好不过的结局了,倘若一家认为自己丢了面子,那么结局便往往难以收场。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忍让是一种美德。朋友的误解,亲人的错怪,流言制造的是非,讹传导致的轻信……此时恼怒不会春天化雨,生气无助雾散云消,只有一时的忍让才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

但忍让并不是懦弱可欺,正相反,它更需具备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忍”字,至少有二层意思:其一是坚韧和顽强。晋朝朱伺在《晋书朱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里的忍,正是顽强的精神体现。其二是抑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也曾写下过“忍志常须作座铭”。这种忍耐,不也正凝聚着他们顽强、坚忍的宝贵的品格吗?岂能说他们是懦弱可欺呢?

歌德有一天到公园散步,对面走来了一位曾经对他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他站在歌德面前大声嚷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回答道:“而我正好相反!”边说,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歌德的幽默消除了自己的恼和怒,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讲,既为自己摆脱了尴尬难堪的局面,顺势下台,又显示出了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适时的忍让,恰当的“丢面子”不但无损你的利益和名誉,有时还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从心底里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是每个有“心机”的人应该悟透的。

10.让脸皮保持弹性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所以维护面子是人的本能和天性,而这则需要有一个度,一个弹性的区间。为人处事若毫无面子,脸皮太厚,不行;反过来,面子过盛,脸皮太薄,也不好。

凡是有“心机”的聪明人则会从实际需要出发,让脸皮保持一定的弹性,如此才是成大事的前提和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脸皮的弹性,才能克服害羞和自卑,对人笑脸相向、幽默开道,或者调动眼泪、苦苦哀求,而最终把事办;也才能主动出击,拿出耐心,妙示诚意,取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在感化对方的同时获得胜利。

这是做人做事最为有力的技巧之一。

1946年4月,土光敏夫被推举为石心岛芝浦透平公司总经理。当时,日本大战不久,百姓生计窘迫,企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筹措资金。即使是那些著名的大企业,资金也相当紧,更何况芝浦透平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就更没有哪家银行肯痛快地借钱给它了。土光担任总经理不久,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了筹措资金,土光不得不每天去走访银行。

一天,土光端着盒饭来到第一银行总行,与营业部部长长谷种重川郎商议贷款事项。土光一上来就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长谷则装出爱莫能助无奈之态。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半天也没谈出结果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看到疲倦的长谷烦怒的样子,土光并没有脸红,而是慢条斯理地拿出了带来的饭盒,说:“让我们边吃边谈吧,谈到天亮也行。”硬是不让长谷与营业员走开。

长谷终被感动了,最终借给了他所希望的款项。

对于脸皮问题,论述最为精到的,当数“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但他的理论多以历史上大人物做大事为出发点,因此显得宏观大义,本书立足于普通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可称为微言小义,但却是我们每天都能用得上的。

上天给我们一张脸,而弹性即在其中。从表面上看去,脸皮广不数寸,大不盈掬,好像了无奇异,但如果精密地考察,就知道它的弹性是无限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贵、宫室妻妾、衣服车马,无一不从这区区之地出来,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议。钝根众生,身有至宝,弃而不用,可说是天底下最愚蠢不过的事情了。

学会让脸皮保持弹性,前提是让脸皮变厚变硬,如果不厚不硬,弹性也就没有了物质基础。

第一步是要变得“厚如城墙”。起初的脸皮,好像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攻破的可能;第二步是“硬如钢铁”。到了这一步,无论任你如何攻打,它一点不动,连天王老子都没有办法。

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在生活中容易流于刻板,还是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这种人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是“无形无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脸没皮”。

脸皮弹性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至厚无形”,不仅自己对所作所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以其厚为耻。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大圣大贤中去寻求。

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息”才能终止;学佛的人,要讲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才算成了正果;脸皮的弹性是人立身安命的根本,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总之,由三代以至于今,王侯将相,豪杰圣贤,不可胜数,凡是事业有成者,无一不是脸皮很有弹性之人。翻遍整个世界史,这种事例比比皆是。

11.有过要改,面子不要也罢

做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许多人在犯错后考虑的不是如何改正,而是面子问题。面子问题像坚硬的石头一样,数千年过去了,却仍然历久弥新。尤其是在多数人犯了错误之后,仍会在面子问题上迷失方向。

孔子曾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但是就真有许多人为了面子而“过而不改”,并且是明知是错却“过而不改”。

人无完人,没有人不会没有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如此说来若因面子问题“过而不改”,那么“面子不要也罢”吧。

其实,如果一个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活跃,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其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其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还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戴尔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也不会做,常常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了,其实这是做人的一大损失。

当我们错了--若是我们对自己诚实,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比为自己争辩强得多。

如果你总是害怕因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而丢面子,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假若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维护面子,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我们说这比面子更重要。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不可顾忌面子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面子有价值得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怕丢面子而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那样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用脑子仔细考虑清楚,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改正重要。不要死要面子,为以后做事埋下隐患,事实上犯错误并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诚实相比,自己那点面子不要也罢。

12.不要“面子”,勇于说“不”

生活中对于别人拜托与你而你又无能为力的事,究竟该如何面对呢?简单地说,只要有点勇气和智慧,不顾忌脸面该说“不”时就说“不”,你就能够轻松过关了。

有人认为受人请托,倘若拒绝,面子上过不去,若不拒又实在无能为力。如此一来,只好勉强答应,结果发生后悔的情形就相当常见了。

事实上,那些顾于面子不敢说不其实是自己意志不坚。这些意志不坚的人,通常认为断然拒绝对方的请求未免显得太过无情,而若是在答应后方觉不妥,且又力不从心难以履行诺言时,再改变心意拒绝对方,显然已经太迟。因为,等无法做到允诺的事情,再提出拒绝,给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去弥补缺失或兑现承诺。如果这件事只限于个人的烦恼,还称得上不幸中的大幸,若因此事而与要求请托的对方,发生不愉快的情形,甚至产生怨恨、敌视,演变成双方人际关系上的对立与冲突,岂不更得不偿失?

生活中对于别人拜托与你而你又无能为力的事,究竟该如何面对呢?简单地说,只要有点勇气和智慧,不顾忌脸面该说“不”时就说不,你就能够轻松过关了。

明人潘游龙的《笑禅录》里有一个小笑话:甲乙是朋友。一日,甲病了,愁眉苦脸的。乙来探望,问:“兄是何病?有什么需要我办的?我都能为你办。”甲说:“我是害了银子的病,只需要二三钱便够了。”乙即假装没听清,咽了咽唾沫说:“你说什么?”笑话本意是在讽刺虚假的朋友,但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到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时,人通常会产生的尴尬心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他人的请求,比如借钱,帮忙做某事,下属提出加薪的要求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请求并不是愿意接受的,却又不好意思说“不”,我们就会使自己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或者违心地答应下来,心里却别别扭扭;或者假装答应却不做,失信于人;或者只能如笑话中的那人,干咽唾沫,脸上酸酸的……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因为乐于助人是我们做人的一种美德。但帮助别人不能没有原则。对方的请求,有的是不合时宜或不合情理的,有的是我们没有义务一定要承受的。比如有的人明明自己有存款,向你借钱,原因是怕自己提前取款会损失利息。这样的请求明显太自私了。有的人好贪便宜,见你有好东西,比如好字画、盆栽摆设,便大大咧咧张口:“送给我吧!”这种“夺人所爱”的“请求”也是让人反感的。还有些请求,是强人所难,或根本就是无理要求。对这一类请求,我们心里老大不乐意,却为什么常常点头答应呢?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1.接受比拒绝更容易。

2.担心拒绝后会触怒对方或受到报复。

3.为了给人一个好印象。

4.不了解拒绝的重要性。

5.不知如何说“不”。

其中,不知道如何拒绝是令人们最犯难的事,但如果你掌握了一些技巧,也就不难了。

1.耐心地倾听对方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在他述说的半途你已知道非加以拒绝不可,你也应该认真地听他把话讲完。这样做,为的是更确切地了解他请求的内涵,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2.如果你无法当场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你就要明白地告诉对方你还需要考虑,并告诉他所需考虑的时间有多长。你可以说:“明天我再答复你。”或“让我先了解一下情况,过两天给你个准信儿。”但你绝不可以把“需要时间考虑”作为拖延不决的挡箭牌。

3.在你拒绝时,应该表明你对他的请求是认真考虑了的,你也了解了对方提出的这一请求的重要性。

4.拒绝时,你在表情上应和颜悦色。最好说一声:“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不过……”你可以略微表示歉意,但切忌过分地表达歉意。那样,对方会认为你不够真诚。因为你如果真的感到那样的过意不去,那么你为什么不接受请求呢?

5.拒绝时,你对对方和颜悦色,但同时也要显露出坚定不移的态度。这就是说,你要暗示给他,你不会因为他再三的请求而改变你拒绝的决定的。

6.最好能给对方说一说你拒绝的理由。这是为了取得对方的理解和谅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在每一次拒绝时都要附以理由。有时不说理由反而会显得真诚。你可以说:“真抱歉,这一次我无法为你效力,希望你不介意。”相信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你讲了理由,对方试图推翻你的理由,你切记不可和对方争辩,只需重复拒绝。

7.要让对方了解,你拒绝的是他所请求的事,而不是他本身,你是对事不对人的。这次拒绝了,不妨碍下次提出别的请求,也许下次就可以帮上忙了。

8.拒绝以后,若有可能,你可以为对方提供处理他的请求事项的其他可行途径。美国某市长拒绝了西班牙裔居民关于失业的提案,但在对方撤回后,他说:“我同意将这一提案作为我本人的竞选证见而公布。”这位市长拒绝了,但并未失去西班牙裔居民对他的支持。这里,我认为要避免做这样的事:建议对方试着找找另一个可能更有办法的人。这样做只会产生不良结果,“另一个人”会对你有意见,认为你是“嫁祸于人”,而被你拒绝者,也会认为你在搪塞他,对你反感。如果你真的没什么好建议,就不用再多说。

9.切记通过第三者拒绝某一个人的请求。这只会让对方认为你既缺乏诚意,又怯懦。

关于拒绝的技巧,有个人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名之曰“破唱片法”。损坏的唱片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句歌词。有一次,几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来向他推销大百科全书。他说他对大百科全书不感兴趣。这些大学生就采取迂回战术来说服他,以达到他买书的目的。而“破唱片”也就开始“唱”了--大学生:“你对教育感兴趣吗?”

“破唱片”:“感兴趣。但我对买百科全书不感兴趣。”

大学生:“你有小孩吗?”

“破唱片”:“有一个。但我对买书不感兴趣。”

大学生:“你对你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满意吗?”

“破唱片”:“也许是满意,也许是不满意,我说不好。但我对买大百科全书不感兴趣。”

最后,大学生们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了,只好善罢甘休。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要想使拒绝的话真正起到作用,必须不带感情地使用这种技巧,只有平静地重复自己的观点,才能躲避操纵性的言语陷阱、辩论的引诱和形式逻辑的套子。

如果你遇到了一位请求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无理要求,并试图说服你,你不妨当一次“破唱片”来拒绝他。

做人就要把“不”字理直气壮地说出口。明人吕坤说:“你说得是,我便听从;我不是听从你这个人,而是听从‘是’,哪有什么私心?同样,你说得不是,我便不听从;我不是针对你这个人而不听从,我是不听从‘不是’,哪里是(对你)有什么不满意?”别忘了,“不”也是我们的权利。 oroJq31FEQyCQNspRecgqXx4CniKp82LPyk1oXKag4Ajzq7gsHbiv8omkJWHbq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