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
吕叔春

上集 第1章 做人拥有好心态--想得开,活得不累(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心态决定一切,有好心态就活得潇洒不累。

做人若能做到“宠辱不惊”的境界,那不管人生遇上什么大事难题也无所畏惧,哪怕天塌下来,也一样能应付自如。

1.不要把生活搞得太复杂

做人要有简单的心态。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没事汉,清闲人”看似没有什么“心机”,实际上可隐藏着做人的大学问。

“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找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诚如卢梭所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认真儿,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成为“有人缘”的好人。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汪洋恣肆、自由腾飞。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个“精神漫步者”。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能够做他不愿做的事”。把做事,做人分开,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2.敞开心态对待一切

做人要成功就不能自我封闭拒绝一切。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必须适应社会懂得合群。做人就要有坦诚的心态,以真诚的心去与人交往,以“心机”来设计人生,而不能得过且过。

有一位女孩,读高中一年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的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自我封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与外界隔绝,孤单寂寞,生活在个人小圈子,难以与人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自我封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过分自尊的心理所致。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个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社交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怕自己的行为是否失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尊重。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孤家寡人,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二是由于自卑情绪所致。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十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未如愿,反过来责备别人。

3.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能够产生本身产生不了的力量。

4.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的嘲笑自己。

5.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6.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7.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8.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9.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10.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三是受羞怯心理的影响,怕羞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往来。

四是愚昧无知所致。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如果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是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要成功做人,就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人生。

1.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社交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社交,你就会调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你最终就会学会社交。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你就会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很多人不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其实“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另外,每个人都有不足,你承认自己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相反,你承认自己不足大家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4.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与人交谈就会收到交际的效果。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相容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只要你真诚地对待别人,不掩藏,不惧怕,不害羞就会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其实,外面的世界是很容易接触的。

3.自我吹嘘的心态不可有

吹嘘的心态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有人吹嘘可能也是逞一时之痛快,无心而出,所以一定要抑制这种心态,以防遭人嫌弃。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有了成绩总希望别人知道,最好能受到赞美,这种心理很正常,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都讨厌别人的吹嘘。有涵养的人会顾着你面子,假装微笑,假装欣赏,而你可千万别认为每个人都这么有涵养。大部分时候,你不会那么幸运。很多人会在你吹嘘自己的时候很冷静地刺你一下,把你自我吹嘘时不小心露出的漏洞给捅出来。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很容易给人以不忠实的感觉,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你去面试,想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如果怕短时间内不能把你的优点和成绩全告诉对方,于是拼命地显示自己的好,把自己大大吹嘘一下,那么经理会认为你这个人好大喜功,做事肯定不踏实。如果有这样的印象,那你肯定没戏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有时候,你并没想到要贬低别人,但在说话时一味强调自己,旁人听了就会感觉到你在抬高自己、贬低旁人。在办公室年终小结的时候,轮到你发言,你一口气罗列了几十条成绩,有些确实是你的成绩,但肯定有些是共同的成绩,你也揽在自己名下,你的同事当面不会说你什么,但会在投票选先进的时候,给你一个零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缺少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抢功劳,喜欢争名夺利。在需要协作完成时,他们首先会尽可能地一个人干,不行的话,他们会在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清你我,让别人清楚,哪些是自己干的。有能力干倒也无妨,最可恨的是那些干起事来缩在后面,干完事以后抢在前面的人。当然他自己不喜欢集体,集体也不会喜欢他,所以,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容易自我陶醉,容易得意忘形,也容易忽视别人。稍微有点能耐的自我吹嘘者很是自以为是,在自我陶醉时,当然也最容易忘乎所以,导致做事的过程中漏洞百出。

我们都知道自我吹嘘不讨人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往往会在孤独中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在说话之前,首先要凡事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千万不能在名利面前太贪,需分清彼此,最基本的是不能抢别人的功,如果能让一些给别人,那就更好了。但不管如何,切记在你张口的时候要先说别人的功和名,然后再提自己那份。

其次,要时刻提醒自己: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说就是画蛇添足了。其实有的人被人冠以“自我吹嘘”,也是有点冤枉的,因为他们说的还都是实话,只是喜欢在别人知道以后还不厌其烦地说自己的成绩。其实,即使别人没看到,但迟早会知道,你不必担心成绩会马上消失似的。有的人是生怕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要记住:别人传你优点要比你自己去说可信一百倍。如果你能在你做了好事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言不发,那你就成“圣人”了。

做人有“心机”就要有这种心态:我们做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我充实,自我满足。如果凡事都要别人肯定,自己才能高兴,那也太可悲了,毕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很累的。

4.以平和的心态接受逆耳之言

做人要有平和的心态:对逆耳之言,能够接纳;对悦耳之言,能够自持。这样的人才能胸藏“心机”,成就伟业。

每个人希望听到的都是赞美之辞,但是在社交场合中,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逆耳之言的时候,好多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往往是怒在心头,有的人还会发作出来。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能用十全十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当你遇到上述情况时,下面三种做法,比较适当,可以参考。

1.不失态。当逆耳之言向你袭来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考验你做人态度和处世修养的时候。当然,你若能做到安之若素是最好的了。可事实上人们又往往不易做到这点,逆耳之言会在你的内心激起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又会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应该说这种内心和外表的变化都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有个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一个人的分寸感、素质、修养的结合体。应该把这种限度控制在一定的情理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表现失常,这种失常的表现就是失态了。一个人的失态往往是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严重者会失去自控能力。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应竭力避免的。

2.不失言。听到逆耳之言,感情一冲动,一失态,紧跟而来的就是失言。失言只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使矛盾升级,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也造成自伤。建立相互信任难,破坏这种信任则很容易,而一旦要重新建立就更难了。在人为地造成尴尬的局面时,应以一种相互谅解和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听到逆耳之言时,应冷静地多想想对方的话是否有根据,应采取一种得体的方式作答。

3.不失礼。失态、失言必然会带来失礼。平心而论,对你提出意见和看法,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尊重,你应该对他表示感谢。至于对你有某些误解,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和消除,如此方显大度,不失礼于人。

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逆耳之言,不意气用事,这样才能不失风度,应对得体,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

5.杜绝勉强应付的心态

谁都不愿意吃夹生饭,但在社交的有些场合,常遇上欲罢不能,只能勉强应付的尴尬境地,与其强扭在一起,不如退却则海阔天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性格怪异、孤僻的人,对这些人,你即使施展了浑身的解数,也无法跟他们接近,或者性格怎么也合不来,或者是猜不透他们的脾气,什么时候就冒犯了他们。对于与这种人交往,与其勉强不如放弃。

如果客观上即使不和这种人交往也还过得去,或者无论怎样与对方交往也得不到什么益处(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那么就干脆和对方断交算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跟所有的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所有的事都能干好的话,那肯定是天才人物。虽然无论和谁交往都应该真诚对待,但如果交际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的话,还是不交际的好,还不如把精力转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因为十减一还有九,百减一有九十九,少了一个并不会破坏你的整个人际关系网。

你稍微有点“心机”就会发现那些无论什么时候都笑眯眯的,既不恼怒也不发火,只是缄默不语,让别人单方说话的人很难交往,因为这种人深不可测,即使你费劲地跟他结交,也是干着急,对这种人你可以敬而远之,或只表敬意而不主动接近。不过,你没有必要对其恼怒进而怀有敌意,因为被对方觉察到的话他也会对你产生敌视态度,我们又何必自己去树一个敌人呢?

有时在一个公司里,碰到一个自己十分讨厌但又不得不与其打交道的人,这真是件不幸的事。这时候可以采取敬而不近的策略,表面上对其十分尊敬,但没有必要对其大献殷勤,随便敷衍过去就行了。不过,还是要忍耐,等待有利时机,扮演好“喜在脸,厌在心”的角色,不能被其觉察出来。这时你可能会说:“这样生活多累啊!”确实,活着不易,要活得好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只是任由自己性子去干而不“委屈一下”自己的话,怎么可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swCkV8yrnjNP1Fv1mW1g+iGhyUPt+uKkmIJq/obTdNT4xarF7riuIL1bNOVmr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