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摩登冷艳的上海女人

上海的女人总是带有一种傲视天下的派头,在这所中国最有活力、最具有国际特色的城市里,点缀风景的除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和绚丽迷人的外滩灯火,首屈一指的便是上海的美女了。她们穿梭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给这里增添了非常亮丽的色彩。上海的街头美女率无疑是比较高的,若在一些高雅的音乐会上或是演出中,美女听众的出现率还会大大上升。每逢演出中间休息的时间,厅中总是美女如云,让你看得目不暇接。女人的风情在这里可谓做绝了,这从这个城市里所出产的各种时尚杂志中就能窥见一斑。

1.柔弱娇媚嗲文化

说上海女人的魅力,当然离不开两个字,一个是“嗲”,一个是“作”。

“嗲”是女孩近于天然的举止

上海美女又被称为“嗲妹妹”,嗲字向来都和上海女孩紧紧相联。这里的“嗲”也是“好”的同义语,充分而恰当地表现了上海美女的让人魂牵梦绕的神情。而北方的姑娘们大多不知“嗲”为何物,她们为这种嗲找了另一个名词来代替,称之为“犯酸”。但是在上海,“嗲”作为人们所认同的文化形态,正在悄然对女性进行塑造。这种嗲文化其实是源自苏杭。也许早在宋代从开封迁都到杭州时,嗲文化就已经发端,这可能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江南女儿柔美温婉的佳人风范,正如越剧所表现的那样。因为当时杭州的女性文化是来自开封或是更远的地方。如今上海女人的“嗲”早已闻名大江南北,她们的“嗲”是一个被上海文化所熏陶的女孩近于天然的举止表现。一般来说姑娘谈吐和举止比较委婉可人,还不能说是嗲;一个漂亮但带苏北口音的女孩,人们不会说她“嗲”;一个出身高贵但说话很冲的女人,人们不会说她“嗲”;“发嗲”,包括了一个女人的娇媚、温柔、情趣、谈吐、姿态、出身、学历、技巧等等,其中既有小姑娘的撒娇弄俏,也有大姑娘的忸作态等一系列显示女性柔弱娇媚的魅力的举止,包含有很多不可触摸的因素在其中,从而成为上海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

上海女人的“嗲”与北方女人的“撒娇”有点相似。上海女人喜欢女人发嗲,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性别优势。一般来说粗壮坚强,豪情侠骨,从来与吴越美女无缘。这种嗲文化熏陶下的美女,大都表现得含蓄委婉、缠绵悱恻。不过有时候“嗲”也是外露的,尤其是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上海女人尤其“嗲”,也不知道是为了让外人知道她多么爱自己的男人,还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她自己多么风情万种。

上海女人的嗲不仅仅是在上海方言的温婉上,更在于她们适时的甜蜜上,这些恐怕只有男人可以领略。上海女人的嗲和苏杭地区的又有区别,后者是由于当地方言的关系,即使是骂人听起来也温文尔雅,而上海女人的嗲,则是一种内在的,通过语言和肢体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之所以很多上海男人只钟情于上海女人,也正是因为这种嗲的魅力,是上海女人独具的。

“嗲”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是上海人对女性魅力的一种综合形容。如今的涉外婚姻统计证明,上海的女性,最受西方男性的欢迎。中国的嗲同欧洲(比如法国女人相比),有点小家子气。法国女性有一种要力夺“最有魅力女性”的领导地位的倾向,不管长相如何,似乎总认为自己最有魅力,也就是说,法国女性的“嗲”是一种强势嗲,而上海女性的“嗲”,是一种惹人怜爱的弱者之嗲。

说完嗲,就一定要说一下作,也许不一定每个上海女人都嗲,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上海女人都很作。广义上说,是要点小性子,闹点小情绪,发点小脾气,搞点小花头。但是,这只是作的表达方式,作要分为大作和小作,大作即真的生气,但是小作则不然,小作是上海女人的小手段,她们通过作,获取男人的甜言蜜语,或者小礼物、鲜花,或者别的什么,而男人们哄了半天,在她们破涕一笑之际感受到了一些甜蜜趣味,生活也在这样的小吵小闹,小哄小骗之下变得生动起来。

其实你从上海的女性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上海女人的大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是丰富的,依稀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中产阶级女性。她们的目标,便是成为一种“优雅的女人”,这种女人,其表现就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旗袍麻将,宴会舞会。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风格,甚至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不同格调,就好像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整箱衣服,任何一款都会有一则美丽动人的故事。

除了“嗲”和“作”,上海美女的另一特点是毫无原因的骄傲,骄傲的理由大约是因为——阿拉是上海人。现在的上海女孩子一般不会离开上海,除非出国。如果你遇到结伴外出的上海女人,也会领略到她们的骄傲。她们喜欢在异乡的街头或公共场合大声地说着上海话,她们会感觉到所有的人都在注意自己,听自己说话。别人要是问上一句:你们是上海人吗?她们就会莞尔一笑说:是啊,心中却暗说:老土,这还用问嘛。但她们说话的声音却依然甜美与温柔。

她们中有人经常骄傲地称自己为纯粹的上海人,因为随着到上海打工者的增加,非纯粹的上海人也越来越多,外地年轻女性用不了多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语,你根本分不出到底谁是纯粹的上海人。上海女人的眼里除了上海,其他地方统统是乡下。从交谈中就可以看出她们很骄傲自己是上海人。现在她们已不那么的排他,起码在表面上看,本地的上海女人会和外地人相处得很融洽,至于心里到底怎么想,只有天知道。她们对于西方人的一举一动都很是关心,眼下流行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她们就会很小心地模仿起来,但对内地却所知甚少,比外国人也多不了多少。

上海美女不只崇洋而且喜欢怀旧,所以她们非常挑剔。走在街头上的女人,你从发型上就一眼能找到老上海的影子,那种特有的打着卷的发型,无论是年轻的或是年长的,都保留着上个世纪30年代的遗韵。走在人民广场地下仿20世纪30年代一条街上,迎面就是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老电车停在街口,引得游人争相拍照,还有老虎灶、上海旗袍店、哈德门烟店、擦皮鞋童匠的雕像以及那悠悠回响的上海钟楼的咚咚声,不由将人们拉回了旧日上海的情境中去。幸好现在的上海突飞猛进,令这个城市再次成为东方明珠。上海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城市,同时也改变了上海的女人。

上海女人实在很会打扮,或可爱,或俏丽,或素雅,或摩登,真是应有尽有,寥寥几笔,她们便已将自己出落得楚楚动人。品位上海女人的美,就在她们看似清清淡淡、简简单单的打扮之中。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女人,上海女人比较时髦,比较漂亮,比较精明,也比较有娇滴滴的小女人味。因此,很多男人似乎对上海女人特别有兴趣,在欢场中一掷千金,甘当火山孝子。在商场中一诺千金,表示男子气概,而在感情上一头栽进去,俯首甘为女子牛。

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洋化早,赶时髦之风已有二百年历史,教育发达,受教育机会多,气质自然也就起了变化。尤其是要面子、爱美,尽管家里挤得身体都转不开,但只要出门,保证衣衫光鲜。

上海九十年前就被称为“十里洋场”,龙蛇混杂,光怪陆离,什么样的人都有。上海女孩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下,在长辈的教导下,成熟得很早,也特别世故。她们很早就学会了如何按照年龄出牌,如何累积财富,所以上海女孩成熟而不外显。

大多数的上海女人都很现实,即使在终身大事上也同样精打细算。外表当然重要,但绝不是首选,首选是“立升”(实力)。包括含金量、学历、职位、家庭背景、有无亲戚在国外、是否出过国、人是否老实可靠等。了解清楚再通过量化确定是“绩优股”,还是“潜力股”之后,才会以身相许。这就是上海女孩的实际。温莎公爵式的爱情,北方妞可以感动得泪流不止,上海女人则多半把他当天方夜谭看。

北方女子出嫁时不少是哭哭啼啼的,但上海女子出嫁总是笑嘻嘻的,因为她们经过再三挑选,感到满意才嫁。即使不是含金量足的绩优股,但有上进心、肯努力、老实可靠的潜力股,就算时运不济没有发达,至少也有人陪她逛街,帮她带孩子,帮她洗衣、拖地、买菜、淘米烧饭了。

能够博得上海女人青睐的外地男人,往往是高学历、高收入、举止不仅仅文明而且优雅,他们不仅豪迈,而且很有风度,他们不仅可以谈古论今,而且同样具有小资情调。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最高评价就是,你看上去像我们上海人。

2.一个女人就是一道风景

上海是个大城市,人来人往,行云流水,什么样的女人都有。漫步在淮海路,或是在国贸大厦的大厅里坐坐,便会发现一个上海女人就是一道风景,她们不好穿同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上海的女人走在街上,你分不清她是从洋房里出来的,还是从棚户里出来的。上海的女人漂亮,几乎是一种共识。上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赐予大多数上海女人以细腻、光滑的皮肤,再加上天生对美的敏感,上海女人的装扮大多时髦、得体而不夸张。

上海女人由于见多识广,早已学会了打扮自己,化妆俏丽,饰物新颖,连内衣的讲究也是出了名的。几乎所有的上海女子都有那么点小布尔乔亚,并将之视若贵族的血统,她们坚信自己是女人中的女人,她们有最新的时装潮流,她们热爱时装、香水、化妆品如同热爱自己的身体一样。她们重视他人的印象和批评。她们在经历了烫发、纹眉的时代,付出了一定学费后,已经学会了什么叫自然美,什么叫清新可人。她们不是衣着的先锋派,但很是注重整体的感觉,她们中总有个别的人不论是否漂亮总愿意鹤立鸡群。

那些本不是天生丽质的上海女孩都很会打扮。她们生活在花花世界的上海,所以个个都妩媚万分,令人心动。她们都带着一脸公主的表情,目不斜视,如入无人之境,举手投足都流露出一份高贵,仿佛是在检阅整个世界。上海的女人极少有邋遢的,她们宁可委屈肚子也不愿委屈了穿着。在没打扮好之前,宁可迟到也不会出门。穿衣是她们最重要、最神圣的一门功课。她们经常可以花不多的钱穿得十分得体。她们会衡量自己的钱包,然后去美美、巴黎春天,或是陕西路、华亭路,她们会很有分寸地挑选一两件名牌作为她们的主打服饰,用来出席那些重要的约会。

在穿戴上,她们用心良苦,力求与众不同。上海的女性不仅装饰发型多样,所拎的包也各不相同。年轻人,上着T恤,下穿牛仔,双肩包背在身后,很是精神。年长几岁的,就不敢擅用双肩包和背带裙了。衣裳和饰物就是她们的心情,对于她们而言似乎比生命还要重要。而她们的“时装表演”并不是针对观众的,纯粹是自我的表演。这是典型的上海女子的审美观:不是美给别人看的,而是美给自己看的。她们一般不戴什么首饰,在胸前挂个好玩但不值钱的木头的、石头的东西或是手腕上戴个木石镯子,就可以走在马路上。愈来愈个性化的打扮,是上海女人吸引住无数“爱好者”目光的“诀窍”。她们哪怕是住在狭小的阁楼里,也一定要把自己收拾得三清四落。

在众多的流行时装中,不能不提的是旗袍。旗袍似乎永远和上海有关,更和上海女人有关。旗袍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改良,17世纪初从关外旗人那里传承下来的皇室礼服到了18世纪忽然就演变成这种极其性感的中式女装。正如张爱玲所说:“初始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然而有谁料想,日后将孕育出怎样的风情万种。旗袍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它第一次将女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故事同整个城市、整个时代自然地连在了一起。旗袍曾经伴随着上海女子走过了几十年的风华,成为了那个时代、这个城市的标志之一。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海派旗袍的诞生和成型时期。丝袜与高跟鞋使腿部成为旗袍新的视觉中心,对海派旗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跟鞋使得穿上旗袍的女子更加亭亭玉立,身姿更为挺拔。此时旗袍的亮点开始转移到腿部,为方便女子行走的高裙衩又勾勒出女子美妙的腿部线条。除了天生丽质以外,恐怕就得归功于丝袜和高跟鞋。当然,旗袍外罩一件西式外套,也是当时的流行,看来中西合璧早就为前人所认同。

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寇入侵,物资短缺,旗袍变短,变简单。同时高级旗袍更加西洋化,更加时装化。20世纪40年代的高级旗袍,前胸露一片雪白,然而又不过分,“香肩玉臂”不露“声色”,珍珠项链一戴,富贵、雍容、性感尽显。旗袍真可谓是“奇袍”,正规而庄重,富贵而典雅,但于起伏的曲线、裙衩间若隐若现的那点春光间,却也显出了无比的性感和女人味。

前几年随着《花样年华》《2046》等怀旧电影的上映,旗袍也回到了旧上海。从来不甘人后的上海摩登女郎发现荧幕上的张曼玉包裹在剪裁得体的旗袍里,不用一句言语,袅娜的身姿便早已流露出种种心事。很自然的,旗袍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过去的时代和流行风尚就这样不请自来,旗袍忽又成了女人们最为时髦的服装,尤其是上海女人们的向往。

于是上海的这个冬天也变得花样妖娆,花样妩媚了。年轻少妇和妙龄淑女热衷于穿旗袍的时髦又在悄然升温。复古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进步,因为复古意味着再造,而非简单意义上的拷贝。其实这种心情很朴实也很真挚,就像前几年街头流行中式短装一样,大家心甘情愿地怀旧,死心塌地地复古。原来老掉牙的东西竟然可以这样迷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传统花团锦簇似的织锦锻,以及时兴纹样的真丝面料都成了抢手货。

3.螺丝壳里做道场

在精打细算方面,上海女人绝对是高手。年轻些的也许还没有学会这种精打细算的好习惯,而年长些的则大多深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减价的东西最欢迎,蹩脚东西免谈。说她精打细算,不如说她“便宜要贪,亏吃不得”。每天早上在菜场上,她们把她们的各种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们会把菜贩的价钱压到最低,然后凶巴巴地对菜贩说:“给我称准点,我懂秤的。”买完了,她们当然不会忘记再抓一把菜才走。这种上海女人的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上,外地的商人一看见她们来买东西,恐怕是会很头痛的。

更有甚者,当她们和商贩压低价钱后,发现又来了顾客,她们马上热情地望着后来者,笑着说:“大姐,这个菜很好的,价钱也便宜,买点吧。”当后来者买完离去,她会面不改色地对小贩说:“我帮你卖了个好价钱,你应该更便宜些卖给我才是。”

这种精打细算的做法,也使得上海女人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港台的女子相比,上海女子更独立一些。她们并不依赖她们所需要的男人,她们的骄傲绝不允许她们向别人要求些什么。有很大一部分上海女人是介于“女强人”和“小女人”之间的。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许多上海女人凭着自己的力量找到了她们的位置,也使她们摆脱了对男人的依赖。上海女人的精明能干,是绝不亚于上海男人的。如果男人愿意送东西给她们,那也是男人的主动奉献。她们的工资足以养活自己,并且还能添置不少衣服和化妆品。

由于长期受到海派文化的影响,上海女子大多见多识广,形成了细润、精致、灵秀、聪明、干练的特点。上海女子以善理财著称。她们“会做人”,很大程度能起到“帮夫”的作用。她们只要撇一眼陌生人,便会在心里迅速地为对方定性,而不被别人的意见左右,当然也不会妄加评论。她们中的不少人因为从小在相对拥挤的生存环境中成长,所以更明白生意场上的左右逢源,在具体事情上样样料定,刻意之心几乎精益求精。她们喜欢将丈夫当做心爱的家产来管理,并为自己培养的结果而沾沾自喜。或许这会使你有点累,但上海女子是那种使你累而又累得心甘情愿的女人,有时候她们一个妩媚的微笑就会令你觉得有所回报了。

上海女人在行使她们的优势时多少有点我行我素。她们也许会在某件小事上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但这只是征求意见而已,其实她们心里早有打算,如果你聪明的话最好就顺着她的意思,免得自讨没趣。她们是一所教育你成为绅士的学校。你除了会献花之外,还要会做饭——结婚不出一年,你将成为小有水平的厨师。上海女人的忍耐性、柔韧性是其他城市女人学不到的。她们中的不少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东方女性的禀性。许多有高学历的上海女人把丈夫的事业看得很重,她们以丈夫为荣,甘于做“幕后”,识大体,懂分寸,有牺牲精神,可谓是成功男士的良好伴侣。骨子里,大部分的上海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出人头地,所以一旦丈夫的事业有了起色,大部分的上海女人还是能够任劳任怨,做贤妻良母的。

4.“爱情绝缘体”

在上海很少有私奔的事情。这里的人们什么都见过。她们知道生活难免很辛苦,得到的每一分都那么的不容易。典型的上海女性常常没有很特别的梦想,而有梦想的,多是外来的小知识分子。上海女人举止得体、雅致,有女人味,但鲜有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的美女比较务实,等待白马王子的女性基本梦想在这里几乎成为笑柄,多数的上海女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年轻、漂亮,且有文化,那当然得趁年轻给自己找个好人家。她们一般都认为海枯石烂的爱情只有在外星才有可能存在,更别说一见钟情了。听着戴安娜的故事,和听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是一样的。所以戴安娜的死,并不会让上海的美女特别伤心。上海美女比较实际,知足常乐。年轻时她们也接触流行音乐,对艺术有一点喜欢,等到大了,结婚生孩子了,几乎没了动脑筋的空闲,只好去看一点电视连续剧了。只要比较过得去,她们中的大部分愿意相信眼前的机会是最好或最后的机会。她们微笑着接受长辈、同事、朋友的相亲通知,坦陈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大方地问对方一个月赚多少钱,有多少存款,有没有婚房。这里的男人与女人就在相互评估与相互爱慕共同生活,更多的缘分只是擦身而过。

但这种缘分的流失似乎并不影响女人的美,女人们依旧青春亮丽。上海女人的美带着香气,也带点霸气。她们非常挑剔,精致而贴近时尚,华丽而又注重细节。在无论多杂乱的人群中,上海女人必定是最先被人分辨出的,原因是她们有自己的姿态。她们的妆化得淡淡的,但绝对是工笔一路;她们的衣着多素雅,但是醒目,基本没有“犯冲”的颜色;她们没有一眼就看破的潮流,但绝不落伍,尤其是小的饰品,是上海女人的杀手锏。上海女人,不一定激情澎湃,不一定有傲人的三围,不一定柳眉大眼,不一定是个尤物,但她们能够赢得男人的目光,同时可以获得女人的认同。她们眼光挑剔,没有温度,拒人于千里之外,若有例外,也基本看得出里面保藏着的心机。她们的举止极为小心,不会有忘情的哭和笑,脸上的表情都很标准,她们感性而不性感。如今早已经不再是卖弄性感的年代,早已经摆脱男性沙文主义的重点搜寻、新时代性感的定义,跳脱感官诉求,跳脱年龄界限,所呈现的,是更多内在性格的丰富与柏拉图式的精神想像。这个时代的性感,是一种气质,是一种对自我的自信与态度,摆脱狭隘的身材标准,放弃无意义的卖弄,女人可以在新时代中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性感气味。

5.上海女人的美源于这座城市

有人说上海是雌的,说明这座城市有那么几点比较突出,它也因此吸引了一些容易浮想联翩的人们。还有一种说法,说杭州是大家闺秀,苏州是小家碧玉,而上海则像摩登少妇。这就意味着这是一座经常让男人们头晕目眩而找不到方向的城市。我想见过“摩登少妇”的朋友大多曾有过这种感受。这座城市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盛产漂亮MM,从张恨水和鸳鸯蝴蝶派,以及穆时英、刘呐鸥,尤其是张爱玲的作品中,随时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美女的背影,以及上海这位“千面女郎”的某种强烈的女性特征。

具有这种特征的城市盛产的美女自然是与众不同,一到上海你就会亲自领略到上海女人的漂亮。在南京路上常可看见漂亮的女士,个子高高的,穿着长裙,婀娜地走着,实在令人目不瑕接,不单是她的媚姿,而是她和周围环境那种动人的谐调。干净并且铺着漂亮的彩色地砖的街道,还有欧式建筑的房子,与妩媚的上海女人搭配起来,无论谁看了都会目眩的。要是在天晴的时日,慵懒地坐在淮海路的露天咖啡馆,搅动着咖啡四顾,不用等多久必定会有数名美女出现。她们的亮丽常常会让你心旷神怡而忘却了身在何处。在上海美女是一种风情,一种向往,一种领先。她们所呈现出的与清纯、贤惠不大相关,更多的是一种摩登风流、妖娆冷艳的气派。

无论是在书刊中,还是在外地人的眼中,上海无疑是洋气的——它不仅还残留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没落贵族”气,而且新生代的创新精神加快了这个城市的节奏。洋行里的上海小姐对于生活的高品质追求,是令这个城市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也许是由于地域的关系,上海女人得天独厚地拥有了良好的天时地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色各样的人闯荡上海滩,给上海女人提供了很好的职业选择,也使她们开阔了眼界。而这种天时地利,同时也塑造了上海女子的独特的个性。同北方姑娘的爽快性格相比,上海女人有着江南女子的娇柔妩媚。她们一般生得细皮嫩肉,白净水灵。我想这主要归功于上海湿润的气候,这种独特的气候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海派风情。

上海的男人有福,因为上海的美女太多了,鲜花朵朵迷人眼。

有一则佚事,说有一华侨子弟,择偶要求极苛刻:身材要高挑;脸蛋要漂亮(且特别放出话来只要鹅蛋脸型的,圆脸免谈);要会讲英文;要会做生意;还要会喝酒会社交应酬。熟人感慨万分:“兜里有几个钱就烧包,这样的姑娘上哪儿找去?不过……”话锋一转,“上海或许有……”

上海的夏季,或许是女人们最美丽的季节。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娉婷身姿,无不绚丽夺目。从她们翩翩的长发,紧束的腰身,尖细的高跟鞋,淡扫的娥眉,薄施的粉黛中读出,上海女人的品位是精致。难怪人们说“上海是一座女人的城市”。

上海女人的美,是清爽的,优雅的,美得韵味悠长。街上袅袅娜娜地走着,背影仍惹来许多意犹未尽的眷恋的目光。豆蔻少女,穿一袭黑衣,可以是沉静;花甲老妪,着鲜色的裙裾,可以是端庄。上海女人,在这个城市里,把她们的美,淋漓尽致地绽放。

上海女人的美,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囚了深邃文化底蕴的浸淫,平添了让其他城市的女人们不可企及的风姿。

重庆女人的美,美在“艳”;广州女人美,美在“素”;北京女人的美,美在“朗”;而上海女人的美,则美在“雅”:眼波流转,朱唇微启,在吴依软语的娓娓莺声里,已让人在香风中微醉。

上海女人,美得有个性,有主见,绝对不会因潮流的趋向而刻意模仿。牡丹有牡丹的富贵,兰花有兰花的妩媚,菊花有菊花的婀娜。

6.上海女人是灵山秀水

上海女人精于生活,懂得花钱,很会过日子。她们也精于做女人,很会耍温柔手段,懂得在或硬或软之间,掌握男人,而且是要当家的。

说到时尚、打扮,那就更出风头了,出门总是带点婉约的风情,但绝不夸张、前卫。可能是中国女人里面穿得最漂亮、得体的。

再说,在上海生活习惯了,见过世面,不管能力怎样,眼界是很高的。

总之,上海女人是“灵山秀水”,擅长场面功夫,又知道分寸,不会吃亏,样样都会想到你前面去。

上海的女人眼光极高,除涵盖着文学、艺术、时装、香水、音乐等时尚的艺术之都巴黎之外,她们什么地方也不看在眼里。在亚洲的“十里洋场”、“东方明珠”的气韵萦绕下,她们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优越感极强,她们的身上沾满说不清道不明的大都会味道。她们在淮海路的梧桐树下闲逛,挑选着欧美各国名牌;每天同说着英语、日语、法语的老板周旋;她们从张爱玲和张曼玉那里学习精致、窈窕、修饰和作秀;她们每个月赚一两千美金……当然感觉很好。在这个全中国人羡慕的城市里有一点点位置,当然感觉到优越。

女人是上海的风景,在这个城市里,演绎着许多风景的故事。这座美丽城市的风韵,叫做“LadyFirs”。这样优雅的风尚,流行在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女性在这里能发挥她们最好的才华。上海女孩的秀外慧中,在职业的神圣光环下演绎出成熟干练、雷厉风行。在上海,政府部门的女官员是有魅力的,企业的职业女经理是有魅力的,IT行业的女程序员是有魅力的,更别说时尚媒体的女记者、女编辑以及女性的广告人了,她们本来就星光闪烁,是上海引为骄傲的流行前线。

生活在上海,紧张而又从容。紧张的是人生,从容的是心境。上海,就如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妙龄女郎,正充满自信地憧憬未来;上海小姐也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象征,在黄浦江猎猎的风中轻舞飞扬。属于上海的美丽究竟是什么?纵然心中有100个答案,也无法描摹它的魅力之万一。对美的追索,从此成为永恒。

7.上海女人AA制VS北京小女人

女作家素素说:“我们太投入这个生活了,情不自禁要描述它。我非常享受这种生活。它总是给你一种希望,有很多细节不免让人津津乐道。买菜呀,做饭呀,和朋友聊天喝咖啡,生活是由这些构成的,我们很享受这个,就是觉得锅碗瓢盆、时尚呀有意思。可能非常浅薄。这就是每天过日子呀。我做过一个比喻,泡在温水浴缸里的感觉,即使温水淹复了头顶,你还是觉得很舒服,也是心甘情愿的。我不介意别人说什么‘小女人散文’。”

在我们印象里,北京女人个子高大、干脆豪爽,应该属于“大女人”;而上海女人身材娇小,说话细声细气,应该属于“小女人”。但如果你仔细去发现的话,事实正好相反。

在上海,男人女人一起去吃饭聚会,大家都会习惯各付各,即AA制;可在北京,很自然都是男人付账,即使是一大帮人,也会有人在饭毕大喊一声,“数一数有几个哥们,赶紧掏钱!”于是那些北京女人就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补口红,剩下几个为数不多的上海美眉半按着钱包,不知道该不该推辞。

由于北京地方大,商店又关门早,所以你会发现,在晚上叫个北京女孩出来娱乐真的很难,如果是已有恋人或者家庭的,那即使管接管送对方多半也不乐意。为什么?因为男朋友会不高兴!然而你尽管取笑她“没用”、“奴性”,她却会温柔地回你一句,“我晚上一般就爱呆在家里。”丝毫不以为忤。

至于北京男人,一到了晚上12点,手机就此起彼伏地响,对方的嗓门大到你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你在什么地方?你几点回来?你和谁在一起?!”听得上海女人一愣一愣的,心想要是换了自己,上海男人一定会以为你突然得了歇斯底里症,怎么变得如此讨人厌。上海人向来信奉的就是AA制,经济上独立,感情上更加互不干涉。

然而,正当上海女人心里暗笑北京女人不解风情、太听话、太依赖男人时候,北京女人心里也正觉得上海女人很傻气。

“听说你们上海人谈恋爱花的钱要按比例分摊,就算结了婚也要每天记账?”一位北京女人好奇地问上海女人,因为北京女人大凡没有很多的关于挣钱以及向上爬的野心,所以别说老公,就算男朋友的工资一般也是很自然交给女方保管和统筹。你会经常见到一些收入不过2000元人民币的北京女人开着富康车来来去去,按她们的工资恐怕连养车都不够,但她们用自己男人的钱用得心安理得。在北京女人心里,男人管女人、女人管男人,全都是爱的表现。能被管、被询问,这不正是对方在乎自己、关心自己的例证吗?

相比之下,上海女人与男朋友坚持感情独立、经济分开是爱情的原则,买菜烧饭洗衣服那是绝对不干的,但是房子倒是自己供了一套又一套,尽管很累很疲倦,但是她们骄傲地表示:“我又不依靠男人!”也因为这样,没有一个男人敢对她们颐指气使,要求她们比如10点前必须回家。然而上海人在经济和感情上高度的AA和自主,北京人不仅不羡慕,还觉得根本无法理解:彼此之间总是互有余地,相敬如宾,连质问一下对方的行踪都不能,这样的关系又怎么能算好?若是心里再暗暗地什么都“留一手”、“防一脚”,那么在如此高度算计之下,又如何走向幸福的彼岸?

8.上海女人其实也有点“传统”

最近一项科学机构针对上海女性的文明素质与文明行动做了一次广泛又而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一出炉后,令广大学者大跌眼镜,在人们心中上海女性一直都很精明,是理财的好手,家庭的CEO,然在调查中发现,原来上海女性也偏向于传统化。

比如在夫妻间如何相处?“相敬如宾”成为了首选。

调查发现,93.1%的女性对在家庭中讲礼仪持肯定态度,夫妻之间尊重人格、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关爱和帮助、与子女平等相处列入女性对家庭礼仪认知的前四项。出人意料的是,在很多人看来时髦、开放的上海女性在夫妻礼仪观念方面却相对传统,“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成为首选,占74.6%,保持夫妻之间独立性的入选率比较低,仅占11.2%。而国外女性在夫妻礼仪上则表现得现代和开放,入选率最高的互相尊重,比率为78.3%,互敬互爱的入选率则为0,选择尊重夫妻之间独立空间和自我意识的人占到16.7%。

再比如“遇到困难找谁帮忙?”很少有人指望邻居。

调查显示虽然有76.8%的女性认为社区文明对个人和家庭影响很大,但调查中却反映出社区邻里关系淡化。遇到困难时,有61%的人首先想到朋友,16.7%和8.5%的人想到居委会和物业,邻居不再作为主要帮忙对象。有二成以上青年女性明确表示不能适应“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邻里关系。

还有缘“希望给人什么印象?”得到最多的答案是“能干”远多于“漂亮”

“如果第一天到一个新单位上班,你会注重哪些礼仪时”,有53.9%的人选择“面带微笑”,30.2%的人选择“精心打扮自己”,被访女性对职场女性形象的描述依次为言语温和、经常微笑、着装得体,希望女性泼辣的只有4.9%,但另一方面调查也显示,50.1%的职场女性希望别人称赞自己能干,只有13.8%的女性希望听到“漂亮”和“时尚”的赞美之词。一方面显示出女性自身的矛盾和困惑:她们强调温婉柔和是女性应有形象,不太认同泼辣的女性形象,但同时又非常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认可和肯定,而不希望别人夸自己漂亮。

最后像“希望具备什么品质?”选择“独立”不足一成。

调查发现,被访者对女性传统的内在品质和涵养更为看重,而相对轻视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锐意进取等精神。在回答“您觉得上海女性应具备哪些品质”时,列在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聪慧理性”、“知书达理”、“宽容豁达”,分别为53.2%,29.8%和6.9%,而“认真踏实”、“独立自主”和“创新进取”的选择比例都不到一成。由此可见,上海女性重视传统美德,但缺乏对女性自立、自强的现代意识认同。

9.精明的上海女性CEO族

上海女作家棉棉说:我爱上海,上海是美的。但是上海女人心里都是有股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个城市的人和事。

上海人精明是“地球人都知道”,但上海现代职业女性的精明却很少有人提高,不久前有媒体惊呼上海的“巴菲特”是女的。这些反映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上海家庭的许多财产都掌握在女性手中,所以在投资理财市场,奔波着女性身影也就非常之多,她们都是家庭的CEO(首席执行官)。

吉娜是个典型的新上海人,大学毕业从江西来到了上海工作,她对居住条件的改善一直存有梦想,她希望在有好工作之后,会有一间大房子,这样可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刚开始的几年她用一半的收入租借了一个昔日法租界里的老房子,虽然价格昂贵,但环境幽雅,身处此地颇有上海人自豪的情节。一租三年,房东正好移民去美国的儿子处,吉娜就打算把它买下来。经与房东的再三协商,她终于以30万元买下了她此生的第一间房,而且由此改变了她的财富命运。

由于做广告行业,吉娜结识了很多人,平日里咨讯特别发达,大家对她能把老房子买下来也是大加赞赏,因为老房子的升值空间实在太大。不出一年吉娜就被告知她的房子已涨了45%,吉娜在高兴之余开始更加留意房产信息了。

当有老外用每月2000美元租她的房子时,她毫不犹豫地向银行贷款买了市中心价值60万元的一套两房一厅的新房子,而每月还贷只是收来租金的三分之一。吉娜动员父母来上海居住,并鼓励父母和她一起投资上海的房产,此后她先后买过一室户白领公寓,并在半年之后出手获利30%;她也买过浦东的连体别墅、静安区的高级公寓,均在价位合适时出手了。

5年来,吉娜同时拥有在手的房产最高纪录是5套,先后换手过的房产有8套,如今她依然留着那间老房子,因为有很好的租金收益,她和父母已经搬进了高级公寓。单身的吉娜,至今没有给自己买婚房,因为她等待着和白马王子一起投资未来的新生活。

吉娜的理财特征体现在为生存求索而发现的投资机会上。小本经营的房产投资,正好遇上了非常好的时机,既可作为短期投机行为,又可作为长线投资工具。

王静是典型的上海女人,找了一个高智商的男人做老公,从结婚一开始就没有上过一天朝九晚五的班,美其名曰可以照顾好老公和家庭,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多自由的空间。那一年她老公被公司送往欧洲培训一年,她随同料理生活起居,临出发前不忘在上海选购了整整两个旅行箱的中国工艺品。一是为了给老公在欧洲可以与朋友礼尚往来,二是作为样品看看有没有销路。

王静每天等老公上班后,也开始梳妆打扮,然后去各种市场、百货公司,与人洽谈生意。她很得意自己的安排,首先学习语言不用付钱,其次可以结识更多的生意伙伴。不过王静深知,只要付出必有回报,所以她总是很大方地将中国工艺品送给那些太太或者公司职员,为此她很快在欧洲找到了朋友。

果然,不出三个月,她就接到了一个英国百货公司供应商的订单,要求定制中国工艺手袋。那一晚上王静激动得无法入睡,本来随便想想的生意居然变成了真实。她开始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外贸生意,坐镇欧洲联系国内供应商,疏通海关渠道,于是第一单很快就换回了账上的美金收入。等老公培训结束时,她已经赚了几万美元,而且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她发来。回国后的王静依然用个体形式做着外贸生意,她说这是她现在的投资,但她做好了随时抽身的准备,这样比较不累人。

女性CEO的精明都体现在王静的身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进为退的投资方法。将投资作为一种对生活的发现也不失为乐趣,不设定回报率是没有压力和风险的智慧之举。

徐娇是个爱漂亮的上海时尚女孩,每一季都会花费很多钱在衣服、鞋袋、化妆品上。Shoppping是她人生一大乐趣,她不仅在国内买也在国外买,反正只要有机会她都要买上一大堆的东西回家。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家里堆放东西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也遭到老公的反对,因为她买得太多了,有些还没有拆过商标呢。时间久了,徐娇发现自己的确是蛮浪费的,仅仅为了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购物兴趣而破财是划不来的。“你不如开个小店,妈妈可以帮你打理。”妈妈的鼓励让徐娇看到了希望。

徐娇在自家的小区里租了一个底楼的门面房,简单布置了一下用了很多粉红色的纬纱,看上去有女孩闺房的感觉。她利用去欧洲出差的机会一下子买下很多名牌的上季货品,价格十分诱人。她还利用自己的网络在国内也选购了一些本地新锐设计师的作品,就这样,前期投资10万元的小店就开张了。徐娇的妈妈也开始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坐在收银台后,当然也开始用手机给徐娇所有认识的朋友发短消息。

小店的生意刚开始,人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熟客,还有就是好朋友的帮衬。但徐娇有前所未有的满足,因为她不仅为自己做买手,现在还可以为朋友做买手,挑选喜欢的服饰,真是一举多得。

徐娇还很乐意为朋友们代销,因为有太多的人一时冲动买下的东西过一会就反悔了,徐娇的小店也成了朋友的寄售屋。现在徐娇的客源开始多了,生意也渐渐看涨,她更乐意出差去欧洲了,而且品种从服饰发展到饰品和家庭装饰用品,来小店的人常常一呆就是一个小时。

把花出去的钱再更多地赚回来,实在是生财有道了。投资就是学会将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起来,用有限的资本做一些进退都可以掌控的买卖。 jsP9MULEJg0n5dgi8ovJgMK762CaPHzymhwHwgd2WqCA3+3HxtKhbOyjGdmr7O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