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章

惊心动魄的余震过后,专家组一行眼看着交警们把石头一个一个地搬开后又给他们开道,都非常的感动。等范坝评估的专家评估完灾情之后返回时,天又下起了大雨,路面上又落下了不少石头,交警们继续冒着生命危险搬运路上的石头。拐过一个弯道时,前边的山体又垮塌了,阻塞住了整个道路。这时候,张队长感到汽车一抖便倾斜了,原来是车胎被一个尖石头又划破了,于是便加了一脚油向前,冲了几十米后才停了下来。为了安全起见,张智国把专家车队带到了相对安全的一段前面。在他换车胎的时候,余震又来了,山上又一次尘土飞扬,他们幸好都在较为宽阔的地带,没有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上……

大地震过去了,甘肃交警忙碌着的脚步始终停不下来……

陇南文县的灾情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总书记来了,温总理来了,周永康来了,徐才厚来了,李克强来了,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了。这些领导每次来文县,都是张智国大队长亲自开道。在地震后的一个月里,他先后开道次数达50次以上,汽车备胎换了12条,修理费花去了上万元。

在频繁的为救灾车辆及各级首长开道时,张智国发现,他们的通讯设备非常落后。在工作间隙,张智国大队长给省交警总队王维和总队长发了条短信:总队长,您好!我是陇南灾区的交警,为了抗震救灾,这里急需要一批对讲机。

王总队长回信说:你是哪个大队的?当总队长知道是甘肃重灾区文县交警大队时,便亲自来到了陇南,给陇南带来了30部对讲机、90顶帐篷,还有应急帐篷、行军床等。应急使用费带来了300万元,解决了灾区交警的燃眉之急。

交警人员结构复杂,是文县交警大队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中有省管的、有市管的,还有临时的协警。如何把这样一支成分复杂、待遇不同、岗位不同的队伍带好,是大队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张智国对他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你是交警队伍中的一员,你就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和指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他都尽最大可能关心交警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家属。地震发生后,在水停、电停、公路瘫痪的情况下,大队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这与张智国大队长的正确领导和很好地解决职工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地震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里,文县交警大队及时搭建了帐篷办公室,帐篷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搭好了,有处住了,可大家老是吃方便面也不是回事儿呀!张大队长第二天就给干警、职工办了个临时大灶,保证了大家的生活,解决了交警们的后顾之忧。

张智国在工作中由于太坚持原则,也得罪了不少人,这其中有领导还有不少是亲朋好友。发生在地震期间的一件事,让他彻底的得罪了一位交往了22年的老朋友。22年前,他在陇南汽车运输公司工作期间,创办了驾驶员培训学校,并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那时候,学校由于刚刚创建,没有必要的教具,再加上办学经费不足。为了节省费用,他就自己设计教具,然后请木匠师傅来学校按他的图纸制作。就这样,他认识了木匠武师傅。之后,他和武师傅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们总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后来,武师傅创办了家具厂,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他没有因为钱多了就疏远张智国,两家的关系似乎比过去更好了。

5月20日的晚上,武经理和一班朋友在饭店吃饭,因为酒喝多了的缘故,所以武经理的话也就多。正在这个时候,乡下的表哥把电话打进了他的手机。表哥说,兄弟呀,你侄子的农用车在临江出了个车祸,车让人家给扣了,你能不能给要出来?武经理一听,就想在朋友们面前摆个谱:“没问题啊!文县交警大队的大队长是我的哥们,你放心,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你明天早上就去开车吧!”……武经理是个直人,再加上当着朋友们的面,就一下子把电话打到了张智国的手机上:“兄弟啊,你好……对,我是你哥哥老武,有个事情你给办一下……”没想到张智国听完他的话后说:“我现在正在开会,完了我打给你!”说完就挂了电话。武经理觉着在朋友们面前不好意思,就又把电话打给了张智国的夫人。张夫人感觉他们20多年的关系了,这个忙应该帮,就在当天夜里把电话打给了丈夫。

张智国告诉妻子,他打电话到临江中队问了,武经理表哥的儿子开着农用车拉着人去临江,嘴里还吹着口哨。由于农用车的速度特别特别的快,正拐弯时,农用车把一个老农给撞伤了。临江中队的交警兵分两路,一路把伤者送进了医院,另一路把车扣到了临江中队……

当天晚上,张智国给武经理的答复是:可以先把农用车开走,但是,必须给医院交上足够的住院押金……

就这样,他彻底的得罪了这位交往了22年的老朋友。

又一次农用车重大交通事故,也发生在临江山路上的转弯处。

陇南的山路十八弯,在前面我们已经交代了。这一天,在十八弯的山路上,一辆农用车十分潇洒的在山路上耍着杂技。车上的人们随着车身的转弯而不断转弯,他们似乎觉得很轻快,尤其是上面的10几个学生,更是找到了一种快感。在拐弯处他们互相抓着尖叫着,像坐在了海盗船上了一样。在一急拐弯处,农用车已经被踩热了的刹车再也不听年轻司机的使唤了,咋踩都踩不住,他就急打方向盘。农用车身突然一倾斜,随着人们的尖叫翻在了公路上,车上的人像撒麦粒一样倒了一路。恰在这时,后面一辆大货车开来,就照着前面压了过去,6个可怜的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被活活地压死了……农用车司机吓坏了,大货车司机也已吓晕了。有群众马上给文县交警大队报了案,等交警大队的交警开着警车赶到的时候,感觉闯了大祸的农用车司机早已吓得屁滚尿流,不见踪影了。张智国他们没有找到肇事司机,群众不满意了:你们交警是干什么吃的……你们家里也有大有小,为什么就不体谅老百姓呢……还有骂人的话呢,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一起特大的交通事故,如果肇事司机找不到,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交警部门也想了不少办法,也要求有关部门配合,连夜设卡堵截逃跑的肇事者。一晚上过去了,没有任何肇事司机的消息,张智国这个晚上连眼都没有合一下;又一个晚上过去了,还是没有肇事者的踪影。

怎么办呢?张智国决定在交通肇事逃逸者父母的身上下功夫,他们肯定知道儿子的下落。这里山大沟深的,随便找个地方躲起来,你就是没法找着。于是,他找到了肇事司机的父母,张智国给两位老人做了不少工作。最后,他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事情已经出下了,一定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让孩子来自首,可以按过失罪处理,如果一直逃跑,事情就更加严重了,将会罪加一等。给你们一天的时间考虑,晚上给我答复。”

从他们的眼神中,张智国觉察到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果然,其父母被张智国的一席话给打动了,在张智国他们焦急等待的第二天晚上,他们就把孩子送来自首了。

刘邵的故事

“爸爸,能不能陪我和妈妈吃顿饭啊?地震都一个多月了,你才回家了一趟……”

当陇南市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刘劭大队长听到女儿这句话时,本已跨出危房的腿又缩了回去,他转身又看了看瘦弱且可爱的女儿

。他发现,女儿目光中的那种期待是强烈的,是不可抗拒的。你刘邵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可能迈出另一条腿了……地震带来的恐惧似乎还缠绕着她幼小的心灵,她害怕没有爸爸的日子,她生怕爸爸一离开徽县的家,那可怕的地震会再来,她怕……她知道爸爸很忙,她没有别的奢望,只有这个小小的要求。

“爸爸,可以吗?”女儿的声音已经是怯生生的那种了,她似乎绝望到了极点。

他大步走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女儿的头,女儿把脑袋贴在了他的小腹上,瘦小的胳膊搂住了他的腰。他看了看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的妻子,便悄悄地转过身去,此时此刻,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好的。”刘邵坚定的说:“宝贝,爸爸请你,还有你妈妈吃饭!”

“真的?”宝贝女儿高兴的跳了起来:“啊!妈妈,爸爸要和我们吃饭了!”

时间是2008年6月5日下午4时55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3天了。

刘邵知道这几年欠女儿、妻子的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女儿,他感觉今生欠她的太多了。今年十二岁的女儿,三岁那年做过先天性的心脏手术,是从死亡线上捡回来的,这些年来,都是常年患病的妻子在照顾女儿。这个爸爸不称职啊!但是,忠孝两难全啊,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呢?

刘劭强忍住内心的痛苦,悄悄地擦干了泪水。他蹲下来装作无事人的样子,对女儿说:“宝贝女儿,走,我们现在就走!”女儿欢呼着拉起妈妈的手就往外走。妻子知道丈夫的苦衷,但又不愿意让女儿失望,就对丈夫说:“给他们说说吧,一小时后,你们再走。”

刘邵打电话让晚上和他一起去执行特勤任务的同事和司机,先到饭馆去吃点东西,6点半钟准时出发。他打完电话后,带着妻子和女儿快速走下楼去,在家属楼下的一家面馆里坐了下来。他连忙点好了菜,然后给妻子和女儿擦桌子、碟子、筷子,给妻子女儿说这说那。菜上来了,女儿在那里大口大口的吃着,而体弱的妻子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给他夹菜,让他多吃点。但女人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传的表情,让他的心里特别的难受。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地震后他们一家三口人在徽县家中吃的第一次团圆饭啊……作为丈夫,他是失职的,作为父亲他更是不称职的。他早就对她们说过,做一名交警的妻子就要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做一名交警的女儿也要承受别人无法承受的苦难……然而,这样的理由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呢?没办法,谁叫自己是一名人民交警呢?交警就要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辛苦,还有8小时工作之余的一切时间。今天,他也是执行完任务后路过徽县才回家的,他可支配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向前行进着,贤惠的妻子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当时钟指向六点半时,妻子微笑着给他说了一句话:“你走吧!都六点半了,我们俩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刘劭哽咽着吃下了最后一口饭,亲了一下女儿便急匆匆地和司机、同事们离开徽县往康县赶去。

7月17日上午,我们《1号交警》写作组一行4人,在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楼的走廊,见到了传说中的刘劭。这位身体健壮、寡言少语的大队长,冷静中透着一股质朴,微笑中包含着真诚和睿智,他身上透着的是西部汉子豪爽的个性。他把我们引进了他的办公室后说,他已经等我们两天了,见到我们很高兴……在办公室小王主任那里,我们知道,刘大队长确实等了我们两天了。本来昨天他就要出差外出了,因为我们要来,他就把出差时间推后了两天。

下午3点钟,我们在康县交警大队的会议室里,对他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座谈式采访。

5月12日中午,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人员分外高兴、热闹,因为这一天大队有一位民警在举办结婚典礼。结婚乃人生一大喜事,对于同甘共苦的全体大队交警来说,这一天肯定是非同寻常。但这种热闹刚刚结束不久,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就发生了。那一刻,地动山摇;那一刻,山石翻滚,尘土飞扬;那一刻,人心恐慌,不知所措。

地震发生前两分钟,刘劭大队长还在给县公安局电话汇报一起交通伤亡事故,还没等到大队长刘劭汇报完工作,楼房就开始强烈晃动起来了,当他反应过来是发生了强烈地震时,电话已经中断了,再也打不出去了。他迅速地下楼跑到了大队院子里,他看到大楼晃动的很厉害,远处的山上浓烟滚滚,不少地方的山石垮塌下来了。他意识到了山体滑坡的后果,公路一定被堵塞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14点40分了,他迅速集合全体民警,开了一个简短的会。在会上,他把在场的所有民警分成了四组,由他亲自带领一组赶赴县城至略阳公路307线,同时兼顾成康路一线;城区中队配合公安局行动;孙笑副大队长带领一组人去望关,兼顾307线;王晓波带领一组赴205线;赵文山带领一组人马赴县乡道路……等工作安排完毕后,刘劭叮咛大家:一定要注意山上的落石,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在第一时间里与家人取得联系,说明大队的情况,别让家里人为我们担心。

地震发生后,康县的山体大面积严重滑坡,昔日高大雄伟的米仓山在几十秒钟的摇晃之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了。有人看到,地震发生时,山上像有无数枚炮弹在爆炸;大山好像发威了,把它的愤怒一股脑儿的向外喷薄。

大自然突然之间拉下了脸,面目一时间变得狰狞可怕……

米仓山到望关的吊子峪205公路已被严重堵塞,一块一块的巨石横在马路上,四面的尘土像沙尘暴一样让人窒息,彼此看不清对方。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200多辆车被堵到了这里。被堵车辆长长的,像一条刚刚经过蜕变的长龙,无精打采地卧在205国道上。中共陇南市委书记王义要赶到市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被堵在了这里。他和第一时间赶来的交警一样,亲自指挥疏导交通。

康县交警大队望关中队中队长王晓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连忙通过熟人关系借了朋友一辆铲车,但是,铲车司机不在。朋友邻居家有个小伙子曾经跟过两天铲车,勉强能发着车,但是他一点儿也不会操作。王晓波耐心的对小伙子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什么都别说了,我就坐在你旁边,怎么操作,你听我指挥!”

小伙子还是有点害怕,王晓波二话没说就把小伙子拉到了铲车上:“没事!我就在你旁边,我指挥,你开!”。此时的王晓波心急的像火烧一样,他也不会操作铲车,但是,现在什么也顾不得了。他想到了刘大队对他平时的教导,交警就应当保障道路畅通,有车辆堵在路上就是交警的失职。

王晓波指挥着大铲车很快赶到了被堵路段,他看到市委书记王义镇定自若的在那里指挥大家清理路面,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用手工清理路面,这是市委书记对公路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一种无声的批评。打不通电话,没有办法调集队伍,作为市委书记,在那一刻里,他也是干着急啊!市委书记见王晓波指挥着蹩脚的“司机”开着铲车来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欣慰的向交警王晓波奖赏了一个注目礼:康县交警,好样的!

王晓波站在铲车上指挥着“司机”一铲一铲地作业,多亏了这个庞然大物啊!在人们焦急的等待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走过,余震也在一次一次的摇晃着米仓山,人们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抽搐着……但是,王晓波没有害怕,他顾不上害怕,也没有感觉到害怕。开铲车的小伙子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不会操作铲车的司机,他只是开足了马力一铲一铲地用心工作着。前面没有下车的那些司机们被感动了,他们都纷纷下车来冒着余震一块一块地搬石头土块……果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奋战,近100米的塌方路段被清理开了。当陇南市委王义书记看到一张土脸上只露出两个白眼仁、浑身是土,但还穿着交通警察服装的王晓波时,感激的拍了拍王晓波的肩膀说:“好样的,你是一个合格的交警!”王晓波含着泪水给市委书记敬了一个礼,然后给书记打了一个手势:“请书记的车马上通过!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塌方呢!”

王义书记说了声“谢谢”后,就站到路边上指挥起车辆了。他只有一个信念:先让群众安全通过这里,他最后一个走。市委书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等200多辆车全部安全通过后,他才上到了车上。随行人员都特别的感动,他们说:“王书记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所有的被困车辆一辆一辆通过时,司机们鸣笛向王晓波一班人致敬:谢谢!谢谢……

王晓波的眼中噙着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哗哗哗的流了下来,在那张土脸上冲下了几条深深的沟槽……

王晓波打开了手机,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他收到了大队长刘劭的一条短信:电话一直打不通,请你不惜一切代价守住205线,保证交通畅通!王晓波用那双粘满了泥土的手回了一条短信:请队长放心,我正在积极努力!。

同样奋战在307线公路上的刘劭,收到了王晓波的回复短信,心里有了一丝丝的安慰,因为同样的短信他也发给了单位的其他人员,都一一得到了回答。这个时候,他和战友们刚刚清理完了307线公路上的好几处落石,几十辆滞留的车辆向他们鸣着感谢号,缓缓的通过了。在确保无事之后,刘邵他们便返回到了单位。

为了更好的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刘邵迅速招集相关人员开会,成立了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挥部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内挂一面党旗,刘劭任组长,教导员王红中任副组长,宣传工作、值班由老队长负责,其它干警全都充实到了公路上。

在去甘肃文县碧口镇的路上,我们发现又一辆小车被落石砸的不成样子了……

5月13日凌晨

3点钟,刘邵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马上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可是,老家西和的电话还是打不通,徽县家里的电话也是打不通。西和老家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照顾,他想,他们一定会在父母那里的。可是,在徽县的妻子女儿就不一样了,她们娘俩在徽县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有多难啊!想起妻子和女儿时,他难受极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大地震以来,刘劭始终以一个人民交警的姿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始终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在这些场合中,他给人的影响始终是乐观、向上、勇敢、坚强。可是,现在这是怎么了?他为什么在夜半更深时,潸然泪下呢?

“5。12”大地震时,贤惠善良、温文而雅的妻子在6楼的家中,感到大楼在剧烈的摇晃时,其恐怖感已经使她的精神支柱彻底坍塌了。她在第一时间里首先想到的是丈夫,接下来就是女儿了。她冒着余震的危险,快速跑到了学校,见女儿平安无事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天晚上,妻子康小玉和女儿简单地吃了点方便面,就在老乡搭的简易帐篷里住下了。整个晚上,她都没有睡着,满脑子都是丈夫的身影。康小玉明知道打不通丈夫的电话,可她也是一遍又一遍拨丈夫的电话,越是着急越是拨不通,越是拨不通越是着急……

她想,要是第二天还打不通丈夫的电话,她就带着女儿去康县找他。

第二天早晨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还在指挥部里守着的刘劭,接到了妻子从徽县打来的电话,妻子在电话那头哭了。他说,小玉,你别哭,我也是一夜没有合眼啊!妻子这才释然了,她擦去了眼泪后把电话交给了急急等待的女儿。他在电话里与女儿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后,女儿又把电话交给了妻子。妻子哽咽着说了地震时她的恐惧和不安。最后,妻子告诉他,徽县的房子已经裂缝不敢再住了……

通完电话后,刘劭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了十几年前。

那时候,刚刚从警校毕业的刘劭带着青年人的那股不服输的狠劲和拼劲,拿了一卷铺盖和行李就去徽县交警大队报到了。当时,他的心情像所有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既觉得新鲜刺激,又感觉忐忑不安,更觉得有一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与冲动,也有一种“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自豪感。他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在徽县一晃就是好几年。他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到了副大队长的位子上,也好不容易把西和的妻子和女儿接到了徽县城里。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孩子也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此后,刘劭的忙碌也似乎一天一天的加重了。是的,一个有工作能力的青年人,上级是不会让他在原地踏步的。支队考虑到康县的交通管理状况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亟待改善,就在刘邵女儿刘薇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一年,上级把刘劭调到了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任大队长,在家庭需要照顾与组织安排新任务新工作的矛盾中,风华正茂的刘劭毅然踏上了新的征途。这样一来,天河就隔在两岸了,他们两口子也就成了牛郎织女了。

他一到康县,就发现这是一个没有活力、乱七八糟的烂摊子。他一个猛子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他首先抓队伍建设,其次抓交通管理,第三搞大队基建。他这一忙,就忙的不可开交了,开始是两个星期回一趟家,后来就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了。妻子说家是丈夫的旅店,他来也匆匆,去也忙忙。个别情况下,他星期五晚上过去,星期天下午回单位,遇上妻子打掉针时,只能让年幼的女儿照顾,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妻子上班时,没人给女儿做饭,女儿就只有饥一顿饱一顿的凑合。就这样时间长了,一切也就成了习惯了。

所以,刘邵突然感觉到他欠妻子、女儿的太多了。他想,等抗灾救灾工作彻底结束时,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妻子的工作调到康县来,把女儿接到他身边来!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刘劭大队长指挥大队的工作人员,及时在大队院子里搭起了1座150多平方米的临时帐篷。他把交警的家属全都妥善地安置在了这个大帐篷里,而远在徽县的妻子和女儿只能和老乡们挤在一个狭窄的简易的防震篷里。就是这样一个防震蓬,也是刘邵的一个老乡去帮助搭建的。

在余震频频发作的日子里,如果谁能搞到一顶帐篷,那就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了。因为临时的随便搭的防震蓬,住个一半天可以,可是要10天8天的住,就有问题了,也确实不是个办法。这时,刘劭的老家打来了电话,说两位老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急需一顶帐篷。刘邵这下不敢怠慢了,妻子要他弄一顶帐篷被他打发了。可父母亲要帐篷,他就不能不管了。他在工作之余,托朋友、找关系,好不容易才弄了一顶军用帐篷。就在准备想法把帐篷送到老家的时候,大队上又陆续返回了不少家属。怎么办呢?只有把自己准备给老家父母住的帐篷搭在了大队的院子里……干警家属们知道这一切后,说什么也不住这个帐篷,他们准备把这顶救命的帐篷送到大队长的老家去。大队长见大家的决心已定,就撒谎说,他又弄来了一顶帐篷,已经送回老家去了……

这是个善良的谎言,也是一个伟大的谎言。一顶15平方米的帐篷在平时,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在地震期间,一顶帐篷值千金啊!

一个小小的平凡的事件,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更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品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美丽的谎言刚刚结束,徽县那个帮忙搭防震蓬的老乡把电话打来了。老乡说他的妻子康小玉因长时间的住防震蓬,身体比过去更差了,再加上女儿刘薇要参加升初中的考试,住在防震蓬里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实在没有办法,她就擅作主张自己搬回到已经被专家鉴定为危楼的家里去了。刘邵吓了一跳,平时善良贤惠,不善言谈的妻子此刻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胆量,单独领着孩子住在了危楼上。老乡告诉他,在徽县交警大队的危楼里,只有他们一家的灯孤独的亮着,他妻子和女儿形单影只地住在上面。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谁不愿意住在帐篷里啊!但是,他刘邵的妻子、女儿有帐篷住吗?你刘邵还是个男人吗?

刘邵没有办法回答老乡的问题,一层薄薄的凄凉感,涌上了他的心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妻子女儿,他只能暗暗地为她们母女俩祈祷祝福。

时断时续,忽强忽弱,防不胜防,便又不能不防的余震还在不停地摇晃着大地,还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大地震过去已经不少日子了,但是人们还在担惊受怕、极度恐惧中生活。有短信这样写道:“怕震的、怕死的,半夜晚上跳楼的;聊天的、谝传的,担心地震不来的。”

甘肃甘南交警在抗震救灾期间,仍然没有忘记交通安全的宣传……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刘劭针对这种情况,在解决了干警们的后顾之忧后,就和大家一起到帐篷交警大队里办公,指挥作战。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呢,他就是大队的主心骨,就是火车头。

地震过去已经很久了,但是,余震还在继续。可是,工作绝不能落下。因为,群众已经像过去一样前来办理各种手续了。交警大队所有的工作,已经全部展开了。而好些工作,必须在办公室里进行。可是,不少同志,尤其是女同志,他们不敢进到办公室里办公。为了鼓励他们大胆的走进办公室里,他就陪着他们上班,让他们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信心。

为了恢复正常工作,就必须安定军心。由此,他第一个回到交警大队的办公室了带头办公。为了让办公室主任王继文放心地在办公室里工作,在第一时间里把有关材料整理好给上级汇报,刘劭一有空闲就陪王继文一起上班。

5月25日的那次64级强余震,使王继文至今还刻骨铭心。当时他正在整理一份上报的材料,突然,电脑晃动开了,他抬头一看,掉灯在不停地左右摇摆,窗户也在叭叭叭地响。这情景和“5.12”那天的很相像。他潜意识地站了起来,心已经咚咚地跳个不停。但他意识到是又一次地震来临了时,就急忙忙跑出了办公室。可是,但他看到镇定自若的刘劭大队长时,又慢慢的走进了办公室。他们感觉,大队长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有大队长在,就是天塌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512”大地震给陇南造成的灾害震惊了党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领导人带着深情厚意来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政治局周永康书记、军委徐才厚副主席都先后来到了陇南。蜀道之难,难于上清天。陇之南,难就难在道路艰险。国家领导人的到来,每次警卫任务都是最高级别的,对刘劭大队长来说,完成警卫工作,既是一份特殊的使命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既为能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警卫而感到荣幸,又为自己从未接待过这么高级别的领导而担心。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每次警卫任务他总是亲自带领战友沿途踏查,看危险地段是不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是不是有可能要塌方的地方,一些关键路段是不是存在落石的危险。他把所有的路段从脑子里像演电影一样过上一遍之后,才开始制定特勤方案。

高级别的警卫工作,在他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是空前的,从来没有过的。他只能一次一次地和班子成员商量,制定出详细的方案。然后再仔细斟酌,要确保万无一失,他才肯放心,才向有关部门汇报。每一次这样的工作,他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第二天还要及时的参加警卫任务。

6月1日,对280万陇南儿女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历史也将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带着党和国家的重托不怕山高路远,乘坐越野车来到了陇南。康县是总书记来陇南的第一站,对大队长刘劭来说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这是一次级别非常高的警卫任务,他们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迟,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再加上康县地理地貌十分复杂,难以预料的因素十分多,交通安全任务非常艰巨。

为了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刘劭先后6次深入到所承接的特勤路段进行踏查,及时制定特勤警卫方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之后,他带领全体交警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确保了胡锦涛总书记一行在康县期间的交通畅通、安全,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交通安全警卫任务。

一天,徽县那位老乡打来电话同他开玩笑:“你是不是在康县又有新家了?你的妻子和娃娃你还管不管了?”刘劭听到这里,默默一笑,幽默而诚肯地回了一句:“关键时刻只有靠老乡了”。

六月里忙,绣女都要请下床,这是一句陇南人都知道的农谚。但2008年的6月来临时,陇南农村的庄稼成熟了。刘劭大队长知道办公室主任王继文的家在农村,他们家的麦子一定也像杏儿一样黄了。这位生长在康县寺台乡袁山村的小伙子平时对工作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尤其是在这段时间里,辛苦地跑前跑后,从来没有提过要回家去收庄稼的话。他虽然没有直截了当的提出来,可大队长知道小伙子家里没有收庄稼的人手。他家离县城只有50多公里路,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还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想到这里时,他的心里有一丝丝的苦涩,队上要马上让这个平时工作负责、兢兢业业的小伙子回去收庄稼。同时,还要亲自带着人去帮助他。

6月18日这一天,天空中的烈日似乎分外酷热,山顶连一点儿风也没有。袁山村这个非常偏僻、非常小的山村里却迎来了一帮特殊的麦客子,他们不是别人,而是穿着人民交警服装的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交警。

刘队长执行完特勤任务回来后,就决定亲自带人去帮助小伙子收庄稼。他组织了20多个人的共产党员突击队,去帮助王继文家割麦子。刘劭队长把党员突击队人员分成了两个小分队,一队在王继文家地里冒着烈日挥汗如雨地割了起来;另一队则帮助另一户人家收割。几个小时过去了,一把把金黄的麦穗在他们的镰刀下倒下了,很快,5、6亩地的麦子割完了。

王家的老人很是感动,要请他们一定到家里去吃饭,说鸡已经煮好了,面也活好了。刘邵说:“大叔,我们得马上回去,这是非常时期,你的饭我们以后再来吃。”话音刚落,暴雨就来了。刘劭怕雨把麦子淋了,就又带着大家把麦捆子码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喝了点水就冒着雨离开了袁山村……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时

在陇南市康县交警大队,但你看到一位个头一米八零的交警时,你一定会被其干练的工作作风所感染。他因为长的英俊潇洒,所以被同事们亲切的称呼为孙帅。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副大队长孙笑。我们采访他时,他一直谦虚地说,自己并没有干什么,如果非要采访的话,他让我们去采访别的的交警。我说,今天没办法,就非你莫属了。他习惯的摸摸后脑勺,愉快的答应了。

说来有趣,孙副大队长的妻子叫王欢,在武都县公安局工作,欢和笑加到一起就组成了“欢笑”。“笑”和“欢”结合后,“喜”得一子,被家人捧为宝贝。“512”地震发生时,宝贝才出世六个月。

“欢”的父亲、“笑”的岳父曾经都是人民警察,老人的大女婿也是一位警察。10年前,“欢”和“笑”又相继加入到了警察的行列。这一家人,便组成了一个“警察世家”。

我们采访孙笑的时候,在他的案头上发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中国公安廉政宣言”,中间有这样一句话:

“……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宁;中国警察,和各种犯罪活动进行永无休止的斗争,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从宣言中我们读到了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读懂了国家和人民对警察的要求。交警这个警种就更特殊了,不像缉毒警、刑警,他们面对的只是个别的犯罪分子。而交警,面对的则是广大群众,他们全是好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对广大群众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而我们每一个群众,不论是开车、骑自行车的,还是走人行道的,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违法。但是,我们的群众,并不认为这是违法。所以,矛盾就出现了,纠纷也就发生了。而每当我们处理这些“矛盾”和“纠纷”时,无论是在老百姓那里,还是在交警的上级部门,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把违法行为人当作是弱者……

孙笑苦笑着说,当一个交警,你首先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忍辱负重,二是忠心耿耿。

让我们来看看“512”地震后,这位英俊潇洒的副大队长是怎样“负重”、如何“忠心”的。自从地震那天起,他好像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真正欢“笑”过。他妻子也没有像她的名字那样“欢”乐过。对于他们这样的身份,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地震已经让我们的无数同胞兄弟,离开了人世,不少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家园。面对灾区那些哭泣的人们,这对警察夫妻怎么可以“欢”“笑”呢?由于职业的关系,他们的确不能和普通群众相比。就是这个令人羡慕的警察职业,连他们个别情况下的个别“欢”“笑”都失去了。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孙笑正在去处理交通事故的路上。因为在地震当天,康县的公路就像是着了魔似的,一天之内,竟然连续在康县境内发生了9起交通事故。孙笑和他的战友们,在这一天里,像跳绳一样忙活在这些事故现场里。他们往最后一起交通事故现场赶的时候,地震发生了。孙笑看到,停放在公路边的车辆真的像中了魔法似的,莫名其妙地在左右晃动;旁边的大山也突然发威了,落石滚滚,尘土飞扬。孙笑驾驶的警车刚转了一个弯道时,山上一块巨石突然下落,差一点砸在了他的车上。顷刻之间,电话已全部中断,好在事故现场离县城不远,他处理完地震当天9起交通事故中的最后一起后,急忙清开路上的落石赶回到了大队。他知道,大队长刘邵和他们联系不上,一定会非常非常的着急。

参加完刘邵在大队院子里主持的大队长办公会后,孙笑带领一组人马赶赴望关一线执勤,和中队长王晓波一起疏导交通。之后,他们又赶往吊子峪塌方现场与王晓波并肩战斗,清理塌方。孙笑带领交警配合相关人员抢修道路时,恰好遇上了阻挡在这里的陇南市委王义书记。王义书记就康县交警大队交警反映迅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疏导交通,给与了很高评价。孙笑便及时把康县交警大队抗震救灾的工作部署,向市委书记做了简单的汇报。当孙笑得知王书记无法与康县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取得联系时,马上前往县城接来了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领导,顺利的完成了市委书记交办的任务。

疏通完交通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孙笑在疏导交通时,从过路司机的口中得知,武都受灾的程度比康县严重。他的心一下子抽紧了,甚至是心急如焚。他不仅牵挂在武都公安局工作的妻子,还扯心半岁多一点的孩子。这时候他已经知道,地震的震中在四川。于是,他又担心远在四川的母亲。但时,通讯中断,他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为了缓解心中的焦急,他只有一无反顾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在紧张工作中暂时忘记妻子、孩子和母亲……

6月1日的前一天,为了迎接前来陇南慰问灾民、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交警大队所做的工作很多。他们不但要执行好特勤任务,而且还要防范个别群众的冲动行为。为了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他首先要求民警工作时务必讲耐心,讲态度。其次才和大家一起,一顶帐篷一顶帐篷、一辆车一辆车地去做工作。尽管有些群众还是不理解他们,甚至当场诋毁和谩骂政府,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还是选择了冷静,表示绝不能在中央领导面前,丢康县人的人。当然了,绝大数群众还是很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的,他们和交警一起,做这些人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天,当坐着总书记的车队经过康县时,康县的群众秩序井然的鼓掌欢迎总书记的到来。看到这种情景,孙笑的战友们欢心地笑了。而孙笑本人,他还是一点也笑不起来。 DNmL2udsiG2guojlxB+a2rOX4Deh+yHVHcgqTuV4RxrRLB7HyHRr7++FLbgogZ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