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后第八天,205线平洛镇孙家坝村段弯道处,成县一辆大货车与康县一辆小汽车相撞,就在两辆车将要坠入30米深的山谷中时,当地刘河村村民刘某某骑摩托车疾驰而来,刹车不及,钻入大车轮下,当场死亡……
大家全都坐了下来,王红中征求双方的意见。刘家的代表刘大爷刚要开口时,一个年轻人强硬的用手指头指着王红中说:“你听着!我们要他们赔60万!而且,今天就要拿到钱!不然的话,我们就在马路上堵车去!让那些大领导来给我们解决问题……”很显然,这些人知道中央、省上领导要来,明显有借机胁迫的意思。王红中隐约感到,这伙人不好对付啊!
“60万?”车主一方反击道:“怎么,想抢啊?你们想钱想疯了吧?”
……王红中制止住了双方的争执,他问车主方:“你们能赔多少?”车主方说:“那要看责任大小了,你说,我们究竟有多少责任?”王红中说:“按法律规定,责任认定书10日内下达。但是,考虑到……”死者家属不依了,并且粗话、脏话的全来了:“……你放屁!今天解决不了,我们马上堵路!”
“放肆!”王红中忽地站立起来,生气的说:“国道、国道,这是国家的道,你谁敢去堵?你再堵堵试试……”老大爷马上站起来制止住了年轻人:“别胡说!我们听警察说,怎么办?”
王红中继续说:“考虑到你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同意现场解决问题。但是,你们双方都要拿出诚意来!”按捺住双方的情绪后,王红中分头找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在死者这一方,他没有说责任划分的话,他尽量的回避“责任”这个话题,从现场勘察情况看,死者的责任在30%左右。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面对的是一帮无理取闹、愚昧无知的乡亲们,如果他说了死者有责任的话,很有可能会激怒他们。因为,不管怎么说,人家的人死了。在车主这一方,他也不能说他们有多少责任,他只是有意识的在话语中加大他们的责任,促使他们两家尽可能的拿出钱来解决对方的问题。说了半天,他们才勉强同意拿出12万来,两个车主一人一半。他知道,这个数字已经是个合适的数字了。但是,他仍然不能说出来。这个时候,王红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再苦再难,也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否则,后果确实是很严重的。
就这样跑跑颠颠,几个小时过去了,在烈日下的他,口干舌燥,浑身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协调的结果是,死者一方由60万降到了24万元。而车主一方,仍然停留在12万元这个数字上。
四
死者的家属们见半天过去了,事情还是解决不了,就开始谩骂交警了,什么“你们穿这身狗皮是干什么的”啦,“你滚开!老子们自己解决”啦,等等。先是用难听的话骂,紧接着就又把路给堵上了。这一堵,又堵下了不少车……
王红中找到那个老大爷说:“我现在要立即向上级回报!结果很清楚,那就是带头堵路的人肯定得抓走,而你们的事儿我也不管了!我没法管了!”
老大爷见王红中这样说,害怕公安局来抓人,也怕王红中不管了时间会无限期的拖下去。就问:“你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王红中仍然坚定的说:“能!”老大爷又说:“我们怕过了今天,你们胡日鬼啊!”王红中诚恳的说:“你们快一天了没有吃饭,我也没有吃饭,你们还有水喝,我连一口水都没有喝。这就是我的诚意。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个事情给你弄平顺了!”老大爷听见王红中的嗓子哑了,嘴上也起了火炮,就感到自己确实过分了。他立刻把堵马路的人叫开了。又一次人为的道路堵塞,被王红中的三寸不烂之舌解决了……
大家再次坐了下来。那几个堵路的愣头青说,还是我们自己解决吧。我们打断他们的狗腿,让他们知道一下,到底是钱重要还是人重要?
王红中生气的说:“当然是人重要了!你打下人家,法律会饶你吗?”
五
晚上9点多钟的时候,王红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彻底的打动了死者家属,三方约定第二天彻底解决问题。死者家属还保证说:“王警官,你放心去吧,手掌手心都是肉,你陪我们一天了,连口水都没有喝上,嗓子哑了,嘴上也起泡了,还不是为我们好吗?我们保证再不闹事了!”王红中叮咛说:“我虽然明天有个特殊的、保密的艰巨任务,但是,早晨9点钟,我一定赶到!你们放心!你们双方要向我保证,绝不动武,绝不能再影响交通!”
“你放心去吧。我们一定听你的!”死者家属和车主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表态……
王红中上到车上时,吴艾弟心疼的说:“我们找个地方,你休息一下吧。”
大地震后第八天,205线平洛镇孙家坝村段弯道处,成县一辆大货车与康县一辆小汽车相撞……
“回大队!大队长还等着我完善明天的特勤方案呢。”王红中说完就在车上呼呼睡着了,任凭车子怎么颠簸,他的呼噜声就是停不下来。到大队时,他还没有醒来,刘邵大队长心疼的说:“让他再睡一会儿吧。”话音刚落,王红中醒了:“哎呀,这一觉睡得真香啊!”……到了会议室,刘邵大队长亲自动手给他煮了鸡蛋面,王红中一边吃一边参加会议。在会上,他说:“虽然我也特别的想为总书记执勤,可是,明天我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去,否则,还会出事儿的。”大队长特别了解这位教导员,再说了,明天可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啊。但是,教导员走了,他的任务有谁来完成呢?王红中说,大队长放心,我的岗位我负责调人,只是明天早上我得提前带人去熟悉、了解情况,然后再去事故现场。
第二天上午9点30分,在王红中的调解下,最终以15万元的价格处理妥当了此事,死者家属在一周内拿到了赔偿款。死者家属非常高兴,还特意包了一个500元的红包到交警大队来感谢王红中,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只是力所能及的做了一点分内的工作,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死者家属激动的热泪盈眶:“交警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呐!”
2008-7-15日于陇南康县宾馆
帐篷交警队里的当家人
一
我们采访地震灾区见到的第一个帐篷交警队,是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文县大队。它设在文县保险公司院内外。院外马路边上的帐篷是“文县交警大队临时办公点”,负责接警、咨询、引路等工作;院内的帐篷是临时车管所、临时办公室,负责交警大队所有工作。可以这么说,地震并没有耽误和影响交警大队的任何工作。他们原来的办公大楼,在这次地震中虽然没有坍塌,但是,已经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禁止进入。
好在交警大队有个好带头人,文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张智国早在去年就花110万元在文县城西郊区征了5亩多一块地。说到征地时,交警关伟对我说:“我们发财了。”怎么回事啊?一打听才知道,去年城西郊区的土地一亩是13万元,今年3月就长到了26万元了,整整翻了一番。“5.12”大地震后,那里的地又长了。我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关伟说,县委、县政府要往城那边搬,城市规划都出来了,所以,那里的土地就长了,而且一“长”而不可收拾。
是啊,机遇是属于所有有心人的。带着好奇,我在帐篷门外的一棵树下,和张智国聊了起来。聊了没有5分钟,他远在武都的妻子高红英就把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我们因为距离近,所以,他夫人的电话内容我听了个一清二楚。高红英焦急的说:“你快回来一趟吧!”
“怎么啦?”“我爸爸病的厉害……”他妻子快要哭出声来了:“你,还是来一趟吧……地震早就过去了,你也该回来一趟了……”我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可是,我分明看到张智国的眼圈红了,紧接着,一串泪珠噗噜噜滚落了下来。我心里一震,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样的事,让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流下了泪水呢?我怕他难为情,就站起来转过了身。我感觉到他也急忙站起来了,转身一看,他已经走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接电话去了。
我从副大队长刘晓原那里知道,从“5.12”大地震到现在,他虽然回武都了3次,但没有一次是专门回家去的。我以为是大队长两口子在闹矛盾,刘晓原头摇的像拨浪鼓:“不对!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只是大队长这人太要强了,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回家!”
第一次是执行特勤任务,他必须得连夜回到文县去。后两次仍然是执行特勤任务,他仅仅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今天该回去了吧,因为我知道他们有一台警车要去武都修理。然而,我又想错了,他还是没有回去。这个张大队长真的这么忙吗?既然他和他夫人关系融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家去呢?第二天早上,我才解开了谜底。原来,这天晚上,他为新大队修建的事约好了村长和乡长,要宴请他们。据说还喝醉了酒,对此我大为疑惑,我们下来好几天了,他从来都不喝酒。不是他不喝,而是他有严重的胃病不能喝。这是他单身一人在文县工作5年,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根本吃不上饭而留下的病根。同时,“5.12”大地震以来,天天睡帐篷,又患上了肩周炎、关节炎,可以这么说,他为了工作,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二
文县位于甘肃南陲,座落在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层峦叠嶂,苍翠欲滴,素有“陇上江南”、“阴平古道”、“大熊猫的故乡”、“秦蜀锁钥”之称,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文化厚重,既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又有古氐称雄、血染白水江的故事,还有三国邓艾伐蜀的滚滚硝烟。这里有李自成、白莲教义军转战文县的义举,同时也是白马氐族的发祥地,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
然而,正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场灾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降临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随着阵阵沉闷的轰隆隆的声音,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尘土飞扬,房倒屋塌,停水断电,一片狼籍……顷刻之间道路中断,一切通讯信息都没有了。城区一片混乱,大人、小孩惊慌失措,哭声喊声此起彼伏,恐慌的人们在惊恐之余全部涌向了街道、广场……坍塌的墙壁和瓦砾阻断了原本干净整洁而且秩序井然的街道,城市的道路交通很快瘫痪……文县彻底的与外界失去了所有的联系,仿佛与外界一下子割裂了开来。
地震发生后,文县交警不分昼夜的奋战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美丽动人的赞歌。46岁的张智国就是他们的带头人。张智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来自于他的父亲--一位老革命、老共产党员的言传身教。父亲是一位坚强的军人。1960年12月,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到甘南马虎山剿匪,结果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雪。之后不久,由于电台故障,他们与总部失去了任何联系。父亲他们盲目的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了4天4夜,吃不上、喝不上,连饿带冻,大家十之八九都冻坏了身体。由于缺乏经验,他们用火烤冻伤了的身体,结果加速了后果的发生:有冻掉耳朵的,有冻掉鼻子的,有冻掉手指头的,有冻掉脚趾头的。父亲冻的最为厉害,用刀子割去皮靴后,两半截小腿和双脚变成了黑黑的木炭。这样的情况,别说是当时,就是现在也是回天乏术。父亲由此而失去了双腿,但他身残志不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受父亲的影响,张智国少年老成,从小就树立了不怕吃苦,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1979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他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甘肃省交通学校,从此,他便与交通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校他学习刻苦,两年全是校级三好学生,毕业时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因他从小就梦想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努力奋斗,再加上要回家照顾父母,便婉言拒绝了校方的好意。
回到家乡之后,他先后在陇南汽车运输公司干过技术员、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1985年底,他创办了陇南驾校,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1991年任陇南驾校校长时,其他地方的驾校还叫培训学校,可他们学校已经成了陇南驾驶技工学校,档次一下子提高了许多。1996年,他调入陇南市交警支队工作,任正科级秩序科科长,2003年9月调任文县交警大队任大队长至今。
在5月12日前十天,文县交警大队因办公场所不够正忙着拆迁重建,搬到了租用的保险公司家属楼上临时办公。张智国因为家属在武都,所以,他单身一人也住在租用的保险公司楼上。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还在午休的张智国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他接电话时没穿外套,只踏了一双拖鞋。他担心是交通事故,就立马去接电话。这时候,大楼开始晃动了,他站立不稳,所以没有接上电话。当他意识到这是地震时,楼晃得越来越厉害了。他便开门快速跑了下去,到3楼时,他头上楼顶的墙皮哗啦啦直往身上砸,就知道再跑也来不及了。他顺势一脚踢开了3楼厕所的门,然后钻了进去。进去后,他努力的靠住了墙,但始终站立不稳,甚至几次他都差点摔倒。这时候,厕所里的墙开始裂缝了,在这一刻,他感到是世界末日到了。瞬间,他感到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他有了一种无助的感觉。正如帕斯卡尔所说的像稻草一样。眼看着就要被埋在废墟底下了,他不由自主的大喊了一声:“老天爷,行了,别再摇了!”
好像老天爷就在那一霎那听到了他的喊声一样,大楼慢慢的停止了摇动。可以想象,在汶川、青川、文县、武都,还有多少像张智国一样喊“老天爷”的人啊!那一刻,真是惊心动魄、终生难忘……
地震停下后,张智国感到像做了一场恶梦一样,急匆匆地跑下了楼。这时候,他的后背、头顶还冒着冷汗……他走到街上,看到白水江对面的山上像落下炮弹的战场阵地一样,这里一个炸弹爆炸了,那里又一个炸弹马上又炸了……紧接着,山上尘土飞扬,一片片烟尘很快连接在了一起……一会儿功夫,那山就被滚滚烟尘淹没了,什么也看不见了。
街上也是一片混乱,正如作家阿成在《棋王》里所描写的车站一样,乱的不能再乱,有千百个人千百张口都在说话。家长找小孩的叫成了一片,送受伤人员的拼命向前,找寻老人的呼天抢地,送受伤人员的,找寻老人的,正在上班的路上返回的,人们都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跑乱撞……
张智国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从刚才的恐怖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努力的用右手在胸膛上重重的抹了两把,像要把急剧跳动的心摁下去似的。果然,他的心绪平静了许多。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肩上的责任。得赶快召集大家开会,商量一个办法出来,马上疏导混乱的交通,疏散惊慌的群众。
想到这里,他转身回到了保险公司的院子里。虽然他努力的平息了自己慌乱的情绪,但是,还有一丝不安能从他的脸色上看出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非常正常的人。这是他向我描述的当时的真实情况,他很正直,也很坦率。他说,别人在那一刻多么勇敢,我没有看见,我也想象不到。但是,我当时的情形的确是这样的。
张智国进到院子里时,他的副队长刘晓原、支部书记老党都前后脚到了。接下来,干警们也陆续赶到了。没有人通知,也打不通电话,还是在关键时刻,大家都想到的是马上到单位。可是,还有不少干警没有赶回来。后来才知道,他们还在路口疏散交通呢。3点过10分,大队的交警差不多都到齐了,张智国说,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地震的具体情况,只是从感觉上知道,灾情很严重。我们这样,兵分3路,一路去滨河路主干道执勤,一路在城区管理秩序,第三路到县上汇报……大家要尽职尽责,首先是把群众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其次是疏导交通;第三,我们虽然打不通电话,但是,我们要随时联络,互通有无……
交警们赶到街道上时,群众的情绪安定多了。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了警察,就有了政府。既然政府的人来了,那么,他们的主心骨就有了。他们很听话,交警让他们到那里,他们就到那里。他们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这些交警们绝对是大家的靠山。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文县狭窄的街道上其混乱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交通堵塞的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对灾难突然降临似的慌乱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文县交警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是第一支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面前,给群众以安全感的队伍。其实,这时候的县委、县政府也行动起来了,县公安局也行动起来了……下午5点钟时,县上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文县公安局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其中的交通管理应急小组的主体就是交警大队,从此,文县交警就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去了。
地震之后,张智国忙于工作,便与武都的妻子、儿子失去了联系。在文县父母的家虽然近在咫尺,他也没有顾上去看一下。因为他知道,父母那里有妹妹、妹夫照顾呢。父母家的房屋也倒塌了,其中一个妹妹还受了伤,父母不但年老体弱,而且父亲又是被截了肢的残疾人……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家里一趟。他一有空就给家里打电话,可是,电话是打不通的。到第3天电话联系上了家里人时,他的嘴上都起泡了……交警的工作苦,苦就苦在没时没间,交警的生活累,累就累在不分昼夜的连轴转,吃饭也没有规律性,所以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得了胃溃疡。张智国也不例外,他也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
三
开完县委县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会议后,张智国接到了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无线电报案,有一辆客车在口头坝被滚石砸翻了,可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具体细节还无法知道,经初步判断,伤亡人数在10多个人以上。
出发前,救援办公室里来了一个70多岁的老农,诉说他们家受灾了,房屋倒塌,家中所有的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现在他们全家老小没处安身,真不知怎么度过这个难眠之夜。张智国和他的战友们听到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灾难面前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父老乡亲需要帮助,好好的一个家园在半天之内就变得支离破碎,使老百姓无家可归,考虑了片刻,张智国决定将交警大队唯一的一顶帐蓬捐献给这位严重受灾的乡亲。拿到帐篷,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农留下了感动的热泪,他动情地说“我这一辈子,这次地震是我碰到的最大的灾难,让我这个老人很震惊,而让我感到心里最热的,就是你们人民警察,能在第一时间给我最大的帮助,还是国家好!”
甘肃甘南交警:地震刚过去,你们走山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送走老人后,张智国大队长、陈立辉教导员以及干警关伟同乘一车,快速驶上了去口坝的路。车子虽然跑的很快,可大家的心仍然静不下来。大家几乎是一路无话,谁都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马上到目的地,马上抢救伤员……
他们的警车行使到高楼山观音坝时,就再也无法行走了。前面山体大面积滑坡,已经堵住了道路。交警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在执行特勤任务的情况下,还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职能。可是,今天这路,别说是3个人,就是300人,如果没有挖掘机等开路机械,也没有任何办法。怎么办呢?前面客车受伤情况如何,至今没有消息,如果早去1分钟,很可能就会抢救1个人的生命。张智国果断的说:“我们1分钟都不能等!没有了路,我们就步行,就是爬也要爬过去!”
人心齐,泰山移。3个人把警车扔下,绻起裤管走了起来。
10公里的山路步行,可不是闹着玩的,何况余震不断,山上落石又没长眼睛……但人命关天啊,前面的事故情况如何大家心里没有一点儿底,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已经死了不少人,也伤了不少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马上赶到目的地!要是放在平时,这10几公里路对于他们经常开车坐车的交警来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但这一天,他们步行走路的经历是终身难忘的。这10几公里路,仿佛上百公里似的。但是,他们必须尽快赶到。对此,他们的信心十足,他们还没有感到累时,就走到了董家村。
要知人行早,还有早行人,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县委政府派下去住村的干部们也被挡在了这里。这其中还有县上的检察院检察长和县人大主任,他们也被挡在了这里。果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人多了智慧也就多了,几个人在一起一合计,办法就有了。他们决定去村上找农用四轮车,让拖拉机送他们过去。这样做的结果,令他们相当的满意,村民不但自告奋勇送他们,而且还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平时,这些小四轮拖拉机只是拉石头拉农作物的,而今为了救人,居然派上了用场。
张智国他们的心情仍然是焦虑不安的,因为他们的心上还压着前面未知的交通事故呢!12公里路,对一个四轮拖拉机来说,总比人走起来省时的多,尽管站在车厢上面抖动的还像地震一样,可是,比起步行来还是很舒服的。拖拉机在半小时后到了事故发生地--赵家坝,张智国他们下了车。他们经过再三的询问打听,才知道事故发生地没在这里,而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武都与文县交界的地方--临江一带。
夜已经很深了,到现在为止,他们别说是吃饭了,连口水都没有喝上啊!
失望马上侵袭了大队长张智国和指导员陈立辉他们,但他们没有气馁,灾情就是命令啊!前面的路连拖拉机都不能走了,他们便迈开了坚实的脚步……等他们几个又走了大约七八公里的路时,才到了尖山乡孙家坝,他们边走边询问,边走边打听,这事故地点究竟在哪里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张智国的心里却始终纨着一个节。就在这时,过来了个蛋蛋车,上面没有人,好像是回家的,张智国便急切地走上去,“请拉我们去前面的事故地点。”司机刚开始似乎还很不愿意的样子,张智国便掏出了他的警官证,并说明了去意,那人才极不情愿地调转了车头。也难怪,山上不断飞下的落石是不长眼睛的,冷不丁的就砸下来了,是人都害怕啊!
从尖山的孙家坝到临江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张智国想,到了临江交警中队,一切就都好说了。当他们3个人坐车赶到临江乡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9点多了。他们继续边走边打听事故地点,最后确定事故发生地仍然没有在临江口头坝,而是在临江月亮坝。
四
知道事故发生地在临江月亮坝后,张智国他们才知道了这次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真相。
5月12日中午,陇运集团文县客运公司驾驶员柳金发,驾驶着甘K25628号中型客车,拉了23名乘客,由武都驶往文县口头坝乡。司机没有感觉到今天的出车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只是专心致志的驾驶着他的中巴车。车上的23马乘客也和往常乘车一样,没有预感到有危险正向他们袭来。他们在中巴车的颠簸中,有的表情平静、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盹……总之,他们干什么的都有。
中午14时28分,中巴车正行至G212线503KM处。突然,司机感觉到方向盘不听使唤了,随即车也开始摇晃了起来。但司机发现山上的滚滚烟雾和飞速落下的石头时,才意识到地震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地震了!”车内的乘客一下子惊慌和骚乱起来了……
在山石坠落、清理道路的间隙,甘肃康县交警上车对群众说:马上就好……
驾驶员柳金发开始慌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了……
瞬间,地震引发的山石大量倾泻而下,崩塌的多块巨石砸向了车辆……失去了方向和控制的车被劈头盖脸落下的巨石砸落在了路边的农田之中……23名乘客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也被压在了车下、困在了车里……
这次破坏性大地震,不但中断了交通,也中断了通信。这次交通事故发生后,活着的人们无法向外界传递消息,更无法报警求助。被困在车里的人们,痛苦的挣扎着……大约半个小时后,其中一个伤势轻微的临江人从车里(应该叫铁笼子比较合适)爬了出来。这个人叫王亮,他马上跑回临江,把这个巨大的灾情报告给了文县交警大队临江中队。
这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临江中队的交警都出去参加救援了。中队里只有值班的交通协管员张北平和巩江勇,他们听到这一消息时,吓了一大跳:这可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啊!必须马上到事故现场,同时,要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中队领导。张北平立马个中队长留了个纸条后,就准备出车前往事故现场。可是,临江交警中队唯一的一辆警车正在武都保养维修,没有警车可出。于是他们俩果断决定,骑上临江中队仅有的一辆摩托车飞快地出发了。他们冒着危险,顶着山上随时下落的滚滚落石,在弥漫的硝烟中向事故地点前进。
此时此刻,张北平和巩江勇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时间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抢救一条生命。可是,就在他们奋力加速摩托车行进至事故现场不到5里路的时候,突然山上滚下来了一块巨石,裹挟着碎石尘土向他们的身上砸来……还好!两名当兵出身的年轻人眼疾手快,身手敏捷地同时跳下了摩托车,只听“哐”的一声巨响,大石头狠狠地砸向了摩托车。两人虽然躲过了一劫,但由于很强的惯性还是重重的摔落在地上了。他们的头、手、腿都程度不同的受了伤,他们顾不上疼痛,立即爬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后,摸着黑继续步行向前。
夜幕中,张北平和巩江勇一拐一瘸的在赶到了事故现场,其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啊……被砸扁的车体像一个铁笼子一样侧倒在堆满黄土乱石的农田中,夹在车体中的、挂在车体上的或摔在土石中的幸存者,还在痛苦的呻呤中……面对意外的灾难,人的生命是脆弱的,顷刻之间,不少人就被死神接走了……
张北平和巩江勇被现场的惨状惊呆了,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个个痛苦无助的眼神时,他们忘记了身上的伤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最大可能从死神手里抢回这些个生命。由此,两名受伤的交通协管员发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开始了。
没有现代化的救援设备,也没有任何医疗器械,他们只有赤手空拳。可是,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想方设法救人。这时候,附近的群众到了,张北平和巩江勇立即组织大家救人。紧接着,又有不少人到了。他们中间有途经这里的人们,有乡上赶来的干部、市上下乡包片的干部,还有途经这里的陇南市市委书记王义……
紧接着,文县交警大队的张智国、教导员陈立辉等人也赶到了……
五
山大沟深的陇南文县,虽然山路难行,可有不少别具一格、颇有特色的地名呢。长年生活在山顶的人对川地平地是存有敬仰心的,因此把许多沿河地方的名字,都加上了坝字,比如:口头坝、观音坝、月亮坝等等。其实你要是真正去了这些地方,你才会发现,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川地、平地的影子。白龙江里的坝倒是不少,可除了水,就是高山,路特别特别狭窄,窄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张智国他们在临江口头坝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又走了9公里才到了令他们一直揪心的事故现场,这里具体的名字叫临江乡月亮坝村羊饲坝,是国道212线503公里处。
一到现场,他们几个都被惊的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场面。张智国当了这么多年的交警也从未见过,指导员陈立辉亲手经历过这么多的交通事故也未见过……那惨状惨的让人不忍目睹,房子大的石块好像是魔术师故意从山顶抛下来似的,不规则的到处都是,客车被砸到公路下边的玉米地里了,被砸的扭曲变形的不能再叫车了,严格地说更像一个铁笼子,要是提前不知道那是车的话,你肯定会认为那是一沓撂在一起的不规则的铁架子,土地上还散发着血腥的味道,有的尸体还被压在车下面,有些尸体挂在车上面……有一个母亲还抱着一个小孩,娘两个也被压在了车下面。张智国他们马上和当地群众,以及临江交警中队的交警们,共同投入到了抢救伤员的战斗中了……
一开始,张智国他们想方设法把被石头砸成“铁笼”式的车体撬开,变形的车门很难撬,他们一点一点的撬,几分钟后,车门终于被撬开了。他们救出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被困乘客,此时此刻,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奋力撬门救人的时候,张智国还让几个眼疾手快的人观看山上因余震可能会随时滚下的石头,以免造成再次伤害。
被困的乘客被救出后,在没有任何医护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张智国他们对救出的伤员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包扎之后,立即用附近老乡的人力车和简易担架送往临江乡卫生院进行救治……
在他们的小心翼翼中,一个个伤员被救出来了,他们中有些虽然已经缺胳膊少腿了,但是,他们还有一口气……
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甘南交警设点为群众散发《抗震救灾小常识》
经清点,当场就有8人死亡了,一个送到卫生院后也死了,有15人受伤了。面对这么多的死者,这么多的伤员,张智国他们的心情是及其沉重的,也是十分悲痛的……张智国指挥大家把尸体一个一个地从车里、车下抬了出来,再一个一个的编号。他们边登记边确认死者身份。通过努力工作,当天下午4点就有7具尸体被领走了,剩下一具,一直到下午5点钟时,才有了下落……
张智国他们从12日晚上开始,一直忙活到了13日晚上的7点钟。在整整24个小时中,他们一口饭也没有吃上,一口水也没有喝上,等处理完这起特大次生交通事故后,他们一头栽倒在了玉米地里,他们睡着了……当地群众把吃的喝的送来时,乡干部们都不忍心叫醒他们:“让他们再睡一会儿吧……”
这就是文县交警!
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交警!
六
从临江返回之后,张智国带着大家不分昼夜地巡逻、执勤、处理事故。这个时候,交警队没有了工作地点,也没有了办公室,每天休息也只能转移到车上了……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任务。
随着灾情的进一步明朗化,省上、市上的领导,以及中央的领导,还有部队首长,他们都相继来了。张智国都要亲自去警卫、开道,有时他一天要执行好几个特勤任务呢。
5月17日晚上的那次特勤任务,更是让张智国队长永生难忘。那天下午因强降雨引发文县关家沟泥石流,造成国道212线城区路段临时中断,泥石流将两辆汽车冲走了……通过交警的齐心努力,成功施救了4辆车。到傍晚时分,市委书记王义一行要赶回武都召开一个抗震救灾的紧急会议,所以,无论如何要马上抢通道路。经过努力,终于把堵塞的路段抢通了。张智国建议说,王书记还是住下吧,前面的道路太危险了,根本不能走。然而,市委书记的心思已经到会场上了,他二话没说,转身就上车走了。在前边山体随时塌方的形势下,冒着生命危险给市委书记开道,张智国心里确实有点害怕。他想,洪水这么大,要是山上的泥石流再次下来,这可怎么办呢?可是,见书记的车走了,张智国便二话没说,与司机盛建在后面紧追,追至鸽一坝才超了车赶在了前面。一路上,有几处轻微的垮蹋,张智国停下车带着司机把横在路上的石头搬走,再用铁锨把泥石流清开。在干这些的时候,山上的石头继续在滑落,张智国他们已经顾不上害怕了。车子行至月亮坝这段几公里的路上,泥石流越来越多,张智国他们根本就赶不上生命危险了。市委书记见交警们舍生忘死开道,也不止一次的下车,帮助交警清理路面……
凡是熟悉文县路段的人都对月亮坝这段路面心有余悸、不寒而栗,走到这里的司机都是手有虚汗,十分紧张。但张智国他们做为开道车,就必须迎难而上,别无选择。在一处危险地带,张智国毫不犹豫的踩了一脚油就冲了过去,后面的车也紧跟着冲了过去。车队刚过,山上的一大片泥石流就轰隆隆下来了。好悬啊,他们要是再迟上那么几秒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到达文县与武都交界的地方时,张智国开道车的一只轮胎被山上飞下来的尖石砸破了,他只好停下了更换备胎。恰好,武都方面迎接市委书记的车也到了。市委王义书记下车后拉住张智国的手说:“张队长,你们太辛苦,也太危险了!”张智国激动的说:“书记都不害怕,我们也不害怕。”
送走市委书记后,张智国马上更换轮胎。轮胎刚刚换好,又接到了张县长的电话,说天水过来了60多辆拉帐篷的车,因路途不熟,一定要叫他亲自去开道。这时候,妻子的电话来了,说你忙归忙,但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家里的父母。他一听这话,眼圈又红了,好在是晚上,别人也看不到。是啊!应该去看看父母亲了,可是……从地震到现在了,他就是没有抽出时间来去看他们一眼。武都妻子那边,今年76岁的岳父10天前刚失去老伴,一时很伤心,又遭遇了地震,更需要人去安慰、宽心,但他也是不能去。没办法,谁让他是交通警察呢?
由于队上的几台车全派出去了,去徽县的开道车辆不够用,张智国就从文县法院、检查院和武警中队各借了1台车。车队赶至天水与徽县交界的地方后,他把开道车和车队分成了三路,安全的把抗震救灾物资拉到了文县。一到文县,拉运救灾帐篷的车辆突然停下了,他们不愿意再走了。问为什么不走了,司机们说通往文县碧口镇的山路不但难行,而且落石不断,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去了。张大队长他们便一个一个地去做工作,做了半天工作,这些司机们才勉强同意去碧口镇。但是,他们一个条件,张智国问:“什么条件?”司机们说:只要交警大队的领导们给他们开道,他们就去。张智国哭笑不得:“我不是亲自在给你们开道吗?”
司机们知道,文县到碧口镇将近100公里,左有危机四伏的悬崖峭壁,右有深不可测的白龙江。他们以为交警大队长把他们从徽县接来就不错了,根本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再去给他们开道了。在司机们的眼里,交警大队长就是最大的官。现在见交警大队长还要继续给他们开道,陪他们去碧口镇,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如果说17日那个晚上令张智国永生难忘的话,那么25日那天为专家开道时的情景至今还让他心有余悸。
那一天,民政部专家评估组来到了陇南文县。张智国他们的警卫路线是先从文县到碧口,再从从碧口到范坝。从地理位置上看,范坝离青川最近,只有18.8公里,翻座山就到了,因此“5.12”大地震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范坝人民的生活。所以,这里是是甘肃最重的重灾区,无休止的余震,随时都威胁着过往车辆。张智国他们4人,有副队长刘晓原,还有警员严伟、刘君明。但车队行至银厂沟附近时,他们看到对面山上尘土飞扬,与地震那天的情形极为相似。他们正在纳闷时,路上的行人都在向他们招手,意思是不能再走了。这时候,前后左右的山上都开始滚石头了,他们当机立断,把车停在了一块相对安全的区域。这时候,青川6.4级的强余震发生了。幸运的是他们正好把车子停下了,车队的前后左右都在落石塌方,他们这里成了一个安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