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1章

13日凌晨2:30,他们到达大院乡时,找到乡政府借了一辆民用摩托车,前行不到3公里,一块巨石又将道路完全封死了。阴森森的山谷里,没有了平日里的鸟叫声;怪影幢幢的公路,已经没有了路的样子,只有落石碰撞的轰鸣声。山石落地的巨响加上大地余震的擅抖,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此时此刻,他们真的绝望了……

为了怀里这份“求援情报”,为了青川的25万人民,我们不能让困难吓住,我们应该继续前行!齐凯喃喃自语着,翻过了一块巨石……他们又一次战胜了恐惧,又一次迈开了前进的步伐。虽然,这前进的步子非常缓慢。但是,越往前走,希望就会离他们越近……

凌晨3:20分,他们到达了七佛乡时,希望的曙光出现了。他们遇上了广元军分区前来视察灾情的首长。他们通过广元军分区张政委的卫星电话向广元市的市长马华简单的汇报了青川县的情况。马华市长说:“你们继续往前走,我前来迎接你们!”齐凯高兴极了,哇!我们终于找到“组织”啦!

广元军分区的首长把他们送到竹园时,马市长已经赶过来了。这个时候,已经是13号凌晨5点多钟了。见到马市长时,齐凯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当市长握着他血迹斑斑的手说“你们辛苦了”时,齐凯一下子瘫软在了地上……

青川与竹园相距只有80公里,要是平时骑摩托车只需1个多小时的路程。可这一次,齐凯他们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他们在路上整整花了8个半小时的时间,终于将青川受灾的情况传向了外界。

三、杨蜀明的故事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天摇地动、山崩地裂……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地震向手无寸铁的人们袭来……

近邻四川省青川县交警大队的农贸市场在第一时间里轰然倒塌……

顷刻间,房屋倒塌声、哭喊声夹杂在一起,撕心裂肺、夺人心魄……

在那一刻,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作为四川省青川县交警大队的大队长杨蜀明也不例外。当时,从未有过地震经历的杨蜀明正好在4楼,他首先感到的是恐惧。紧接着,才想到了一个警察肩上的责任。因为,这个时候,他清楚的听到了隔壁山珍市场里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喊叫声,那些正在做生意的商贩和购买商品的人们,陷入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

大地震降临的那一刻,他“慌不择路”,急忙忙躲进了卫生间。

那时候,他想了很多。他在接受我采访时实话实说:“老实说,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妻子和可爱的6岁女儿,还有母亲。”听到他的这句话,我感到与他的距离马上拉近了。反之,他如果说“我首先想到的是群众”这样的话,我很可能会反感。因为,警察也是人,在关键时刻想到自己的家人有什么错?

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细节,我想先安排在最前面,表示我对这位普通交警和他的家人的钦佩。

5月14日,青川的通讯还是没有恢复,他把自己对妻女的思念录在了一个朋友的手机上,他希望朋友能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心里话带给妻子和女儿。当时,他正站在山珍市场的废墟上指挥交警大队的交警救人,这位朋友刚从广元来,他站在下面喊:“杨子,你的家人都好!我还看见你妈了!”杨蜀明说,我在你的手机上录个音,你带回去放给她们听。朋友说,电话打不出去,录音最好!不给你母亲留言了,我去当面告诉她。你给你老婆录吧。

他说:“老婆,对不起!在你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你们身边。在地震的那一刻,我很是绝望。但是我不能死,因为,我有老婆和女儿。同时,我还是一个警察,我就更不能死了。你可能不知道,在18个小时里,我在战友们的协助下,我一个人就从废墟里救出了19位群众……我这样做的时候,脑海里还是想着你们。”

结果,朋友不会使用手机录音功能,他的妻女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听到这个录音……直到20天后,他的妻子才从杨蜀明朋友的手机里听到了这个姗姗来迟的、非同寻常的“信息”……

(2)2008年5月12日14时33分,躲在厕所里的杨蜀明听到了隔壁山珍市场里群众的喊叫声。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自己是交警大队的大队长,而山珍市场又在交警大队的隔壁。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自己怎么可以躲在厕所里逃避自己的责任呢?想到这里,他马上在余震中扶着摇摇晃晃的楼梯扶手冲到了楼下。紧接着,教导员和几位副大队长都到了。他让大家马上清点交警及家属人数,而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在大队院子里一块相对安全的空地上,一次特殊的会议开始了。10分钟之内,青川交警大队启动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废墟上建立了起来。

“山珍市场内掩埋了大量的人员,我们要马上组织抢救”。杨蜀明说完这句话后,便带头向市场方向狂奔,他边跑边嘱咐大家要注意安全。可是,他下楼时由于焦急,没有换上鞋。他穿着拖鞋往山珍市场跑,由于不慎,一脚踩在了一颗铁钉上,疼痛难忍。他蹲下来迅速的拔掉了钉子,然后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向市场里冲去……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与钢筋水泥肉搏的紧急战役打响了……

青川交警在第一时间里赶到了山珍市场。他们发现,4层高的市场楼房变成了三、四米高的一片废墟,上边有挥舞的手臂,抽搐的腿脚,还有血迹斑斑的人头……其场面惨不忍睹……

“警察来了!警察来了……”

山珍市场废墟上惊慌失措的人们,见杨蜀明带着交警冲上来了,就像看到了阳光和希望。在关键时刻,在人民群众需要交警的时候,交警在第一时间里赶到了现场;沉稳刚毅的杨蜀明,又在第一时间里指挥全队交警紧张有序地展开了救援工作……

群众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们感到一下子有了主心骨,都纷纷投入到了救人的行列之中……

14时38分,杨蜀明刨出了第一位被掩埋的受伤者,这个叫徐七的群众被成功救出……

14时50分,杨蜀明和战友们又小心翼翼的刨出了第二位群众。不幸的是此人头部重伤,已经死亡了……

余震还在不断的发威,危险时刻存在。但杨蜀明和他的战友们沉着冷静,迅速的抢救着废墟里的群众。杨蜀明他们忙的满头大汗,警服上染上了背送伤者留下的血迹、灰尘……

15时24分,大地震发威已经近一个小时了。杨蜀明和副教导员赵洪荣又刨挖出了一位露出头和手的老大爷。老大爷被一根粗大的横梁钢筋紧紧卡住了,无法实施救援。但老人还活着,情况十分危急。这个时候,杨蜀明的双手已被严重刮擦受伤,一根手指还在流血。赵洪荣心疼的劝他及时处理一下,以防感染。他喘着气说“没事、没事,老大爷还活着,我马上去调吊车和切割机来,你负责继续救援。”

15时33分,

杨蜀明赶往1公里外的城郊北井坝调运吊车和切割机无果。因为,地震发生后,司机们都到外面逃命去了,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司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找到了青川县政府梁义兮副县长,然后两个人到县交通局找局长想办法。刚到交通局,就发现交通局的办公楼楼道里困下了6名干部。大地还在晃动,随时都可能发生楼垮人亡的惨剧。杨蜀明没有考虑别的,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救人。他三下两下冲上了交通局办公楼,他叮嘱被困人员稳定情绪,不要乱动,他会想办法救他们。他发现,是垮塌下来的的大梁和楼板挡住了人们的逃生路,要想解救他们,就必须把大梁下的楼板、瓦砾清开。没有工具,他就徒手刨挖,一点点的清理、搬运。他和副县长一起,用找来的木棍撬开了一块又一块坍塌下来的楼板,用手抱走了数不清的砖块、瓦砾……经过近1小时的紧急救援,6名被捆人员成功获救

历经了千辛万苦后,他们终于调来了吊车和切割机。在吊车加紧工作的时刻,有人反映,一位老太太被困在了2楼,情况十分危急。但是,余震这么厉害,没有人敢上2楼去抢救。杨蜀明听到这个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楼救出了老太太并把她背下了楼。

17时55分,一位群众来找杨蜀明,他15岁的孩子为了救他的岳母,被压在了一块楼板下。他拉着杨蜀明到了埋着儿子的废墟旁,他希望杨蜀明能救救他的儿子。杨蜀明二话不说,就带着另一名交警开始抢救他的儿子。他们搬开一块楼板时,才发现了这个满头是血的孩子。这个孩子也发现了杨蜀明和他的父亲。开始,这个孩子还非常坚强,但到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他断断续续的对他父亲说:“我,我困,我想睡觉……”父亲一下一下打儿子的嘴巴:“不能睡!不能睡……”打一个嘴巴,喊一声“不能睡”……此情此景,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潸然泪下……杨蜀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后,指挥交警加快了速度……

一位群众见一边的厕所垮了,眼看着一堵墙就要倒在忘我指挥的杨蜀明身上了。他高喊着“杨大队!危险!”一把把杨蜀明拉了过来,那墙就倒在了杨蜀明刚刚忙碌过的地方……好悬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这位15岁的孩子被成功救出……

18时30分,饥肠碌碌、滴水未进的杨蜀明带领交警大队副教导员赵洪荣,协警员李林、何劲松、杜建、郭亮再次投入到了抢险救援队伍中。杨蜀明带伤站在废墟上指挥吊车起降,通过近4小时的紧张救援,在废墟中先后又成功救出伤员16人,遇难者多人……

13日19时40分,饥饿、劳累、奔跑了近23个小时的杨蜀明他们,才吃上了地震后的第一顿饭--每人一个土豆。

(3)“5.12”强烈地震发生后,青川灾情特别严重,外面大量的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急需运往青川,大量伤员也需要及时转移到外面去救治。由于经212线进入青川的道路沙洲田井坝大桥垮塌,导致通往青川重灾区的唯一通道剑(阁)青(川)公路交通管制任务十分艰巨。这条道路的畅通,事关青川、平武抗震救灾工作的成败。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线。因此,保障剑(阁)青(川)公路的安全畅通,成了青川县交警大队的一项主要工作。

杨蜀明对他的战友们说:“我们要恪守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发扬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用我们的生命来保障道路的畅通!这条生命线每畅通一分钟时间,就可能救活一条鲜活的生命……”

大地震虽然过去了,但是,甘肃省天水交警的道路安全检查工作却越来越紧了

14日8时,一辆、二辆、三辆……无数辆挂着川、鲁、晋、冀、津、粤等地牌照的成千上万的车辆陆续抵达青川县城。一下子进来了这么多的车辆,对青川的救援工作无疑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但是,也给小县城的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有的交警全体上岗,都忙不过来。每一位交警一上岗就无法撤岗、无人轮换,在值勤时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一站就是16小时以上。如此繁重的工作,使每一位交警都身心疲惫,无所适从。再加之民警个人住房、财产损失惨重,很多民警忙于工作一直未与家中的亲人取得联系,故而情绪低落。

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杨蜀明要求大队领导身先士卒,做好榜样。他本人也主动承担了任务最艰巨、地形最复杂、安全最无保障的路段值勤。在全体交警极其疲惫的情况下,杨蜀明还主动轮换其他岗点民警,并嘱咐他们尽快找个电话联系家里亲人,给家里报个平安。他这样要求别人,可自己却做的非常糟糕。直到5月17日,地震发生已5天了,他也没有顾上给妻子、父母、女儿打通过电话。早在5月14日,他通过朋友的手机给家里报了个平安。可是,由于朋友不会使用手机录音功能,他的妻女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听到他的录音……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在大队领导的带动和全方位的工作下,全体交警终于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保证了生命线的畅通。

、王东的故事

(1)2008年5月13日下午5时10分,四川青川交警大队的教导员王东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大队的教导员,又分管后勤,可是全大队的干警从昨天的大地震发生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奋战了近30个小时了,到现在了还没有吃上一点儿东西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连最起码的问题都疏忽了,这不是失职是什么?大家一直在忙着抢救埋在废墟下的同胞,他不但指挥战斗,而且还亲自救了5个人呢。然而,他已经忙昏头了,把大家吃饭这么大的事儿给忘了。

哎,哪有什么吃的啊?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有多少钱有买不到一丁点儿吃的啊!一场大地震几乎吧所有的东西,包括吃的东西,全都埋在废墟下了。通信、交通、水电全都断了,此时此刻的青川,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座孤岛。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荒,大家吃不上东西,还怎么坚持救援啊?

这时候,一个熟悉的人影一晃,他知道那是他的表弟黄明来了。对呀,为什么不让他帮忙给大家搞点吃的呢?这个家伙不但神通广大,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特别的好。

“黄明!”他朝着表弟远去的背影喊了一声:“黄明,快来一下!”

没想到转过身来的表弟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他,冷冷的问:“干什么?”

“快给我们去弄点吃的去!”他快人快语:“我们已经饿得不行了!”

“你去找别人吧!”表弟说完愤然转身而去。

“哎!这家伙……”王东大惑不解。

一边的协警陈守乾提醒说:“教导员,你昨天都得罪他了,他还能帮你?”

“什么?”王东这才想起了昨天下午表弟来找他的情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发生后,他和大队长杨蜀明带着大家在第一时间冲到了交警大队旁的山珍市场。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救人战斗中,努力的在废墟里抢救埋在下面的群众。地震后两小时过一点,他的表弟黄明急急火火来了:“哥,快点,我家的楼塌了,我爸妈还有儿子全埋在下面了!你去帮我救救他们吧!”

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歉意的说:“不行啊,我这里根本离不开……你赶快回去,想想别的办法。”

表弟二话不说,气呼呼的转身离去了。

王东知道表弟不理他的原委后,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这时候,在山珍市场开店的一个朋友老张过来了,他把要找点吃的的意思给朋友说了。老张拉着他到了废墟南边的一个地方说:“这里有土豆哩,我们挖,一定能挖出来!”在老张的帮助下,他们挖了半天,终于把土豆挖出来了。

土豆有了,可没有水、没有锅怎么办?交警大队的食堂里有锅,可是,谁敢上楼去取呢?交警大队的大楼虽然没有完全坍塌,可是,要派人上去取一口锅,太危险了!没办法,只有自己上去到四楼取了。主意一定后,他对陈守乾说:“你去山里取泉水,我去找锅。记住!必须是泉水,别的水有毒,不能吃!”

目送走陈守乾后,他悄悄的踏上了交警大队的办公大楼。要说不害怕,那绝对是假话。可是,为了自己的战友,还有埋在废墟下的群众,他必须上去,必须把锅取下来!这样一想时,他什么也不怕了,他咚咚咚咚一口气上到了4楼。又一次余震袭来了,大楼上下跳了一下,窗户那边的墙皮掉下来了一大块,他惊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艺高胆大,公而忘私。王东用伤痕累累的手烧火,终于在市场的空地上煮熟了第一锅土豆。老百姓闻到香味全都围过来了。王东二话不说,先把一锅土豆分发给了乡亲们。紧接着,他又煮熟了第二锅。乡亲们见交警们为了救人两天了没有吃上东西,就远远的躲开了。

5月13日晚上8点钟,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才吃上了大地震后的第一顿饭--每人一颗土豆。

(2)5月17号傍晚,济南军区猛虎师钢刀团勤务通讯连的一辆通讯车在酒家崖段和当地一位农民开的摩托车相撞,造成通讯车掉在崖下不能动弹、摩托车司机当场死亡的后果。接到报案后,青川交警大队教导员王东带着另3名交警迅速赶到了事发现场。他们前脚到,后脚猛虎师钢刀团的团长和政委也到了。王东当机立断,首先安排队上一名交警拿着摩托车司机身上带的东西到民政局查找死者家属,另一名交警到县里联系吊车。之后,王东带着一名交警和部队首长共同勘察现场、区分责任。通过现场调查知道,摩托车司机不但没有驾照,而且在拐弯时逆向行使,造成了撞车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勘察完现场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了。县民政局局长和摩托车司机的老父亲都先后到了。王东耐心的向这位70多岁的农村老人介绍了他们的调查情况,紧接着还向老人说明,是他的儿子违反了交通法规。老人虽然非常的悲伤,但很是通情达理。他说,解放军是救我们来的,再说了又是儿子违反了交通法规,你们怎么处理都行。王东对老人说,虽然你的儿子违反了交通法规,但是,有部队首长在,还有民政局长也在,你放心,你的困难有县民政局负责解决。民政局长特事特办,当场调来了殡葬车,把老人儿子的尸体拉走了。

王东又打电话询问找吊车的情况,部下汇报说:因为地震了,吊车司机全都跑到外地去了。所以吊车找到了,司机还没有找上。王东要求他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马上把吊车调到现场来!凌晨3点多钟时,吊车终于来了。折腾到了凌晨5点钟时,终于把通讯车吊了上来。部队首长握住王东的手说:“青川交警真是好样的!你们的效率太高了!”

第二天,部队首长给青川交警大队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军警携手同行,共建美好家园。”

(3)5月25日凌晨两点另5分,来自绵阳市的一辆救灾车坏到了酒家崖。求救电话通过县抗灾救灾指挥部打到了青川交警大队的帐篷里,正在帐篷里值班的王东二话不说就走出了帐篷。此时,帐篷外大雨倾盆,上到警车上时,他的警服就湿透了。他没有犹豫,开上车立即出发了。到现场后,懂点修车技术的王东马上冒雨检查车辆。他问司机,什么毛病?司机不好意思的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王东检查了半天,才知道这辆拉救灾物资的柴油车是油泵坏了。他对司机说:你坐我的车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我去买配件。此时的司机已经是又饿又累了,他巴不得马上找个地方睡一觉。听王东这么一说,很是高兴,便欣然答应了。

王东把司机拉到了安全地带的一个小商店里,他从车里取出方便面给司机泡好,让他吃完方便面后马上睡一觉,他买好配件后马上回来。安顿好司机后,他跑遍了县里的汽车配件商店。不是没有人,就是没有件。跑了两个多小时后,才买到了相同型号的配件。修好大货车后,已经是早晨8点多钟了。绵阳司机高兴地说:“青川的交警真让我感动!谢谢你!”王东说:“你的行动更让我感动,说谢谢的不是你,应该是我。”王东握住司机的手说:“师傅,谢谢你!”

五、赵洪荣的故事

我在青川县采访期间,听说交警大队有一位“六亲不认”的交警。经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就是那天到沙洲渡口迎接我们的青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赵洪荣。

2008年5月12日14时35分,赵洪荣跟着大队长杨蜀明冲进了山珍市场抢救埋在废墟下的群众。就在他用双手扒开瓦砾、水泥板救一位老大娘时,一个熟悉的撕心裂肺的声音在喊着“救命”。他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姑父罗顺新。他在废墟里看到了救人的赵洪荣,以为自己有救了,便急忙呼救。这可让赵洪荣作难了,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素不相识的老大娘,应该先救谁呢?按道理说,先救自己的亲人也无可非议。可是,下边的老大娘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眼泪汪汪的望着赵洪荣。赵洪荣愣了一下,很快就猛的搬起了压住老大娘身上的水泥板,仅仅才10多分钟,钢筋就划破了他的左手。紧接着,他的双手指甲缝里全都流出了血。他不顾一切的救出了67岁的满头鲜血的郭文秀老大娘,并把她背到了安全地带。2分钟后,他冲向废墟来到了姑父喊救命的地方。他发现这个地方的一堵墙马上就要倒下了,他没有多想,只是不顾生命危险的抢救亲人。刨出姑父后,令他无法忍受的结果出现了,姑父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娘得救了,亲戚遇难了,这是多么残忍的结果啊!他抹了一把泪水后,强忍着悲痛,又去救人、再救人……1小时内,他在废墟里又刨出了4名生还者……

这之后,他的几个姑表兄弟都骂他六亲不认,不是个人……

16时40分,余震仍然不断。在县电影院工作的王春燕跑来向交警求救:70岁老父亲重病在身(左脚瘫痪),现在被困在了电影院的三楼宿舍。县公安局副局长何文龙向赵洪荣发出指令,马上前去营救。赵洪荣跟着王春燕跑出了几十米远时,与泪流满面迎面跑来的大姐撞了个满怀。大姐边跑边说,哥哥被埋在了市场的废墟里,你那里都不能去,赶紧回去救哥哥。赵洪荣对王春燕说:等我两分钟,我马上回来。跑回市场一看,废墟下的哥哥只是被钢筋卡住了,没有生命危险。再说了已有交警在抢救,他对姐姐说:“让他们救吧,我必须得去执行任务!”姐姐一下子翻脸了:“执行任务?你天天都去执行任务,我没有意见。但是,今天不行!你要是敢扔下哥哥不管,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

赵洪荣见根本没有办法和姐姐沟通,就我行我素,扔下姐姐去“执行任务”去了。结果是,到现在了,他的姐姐还是不肯原谅他。

赵洪荣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三条窄巷,冲向楼梯断裂的县电影院三楼,冲进了王春燕的家中。见老人家正趴在地上,抹着眼泪呢。老人见有人来了,竟然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起来。赵洪荣安抚着老人,将其安全的背下了楼,然后用担架把老人抬到了较为安全的明欣广场。

17时10分,赵洪荣继续在市场全力抢救群众。亲弟哭丧着脸来了,他气愤的对他说:“孔溪老家的房子垮了,父母不知去向,你看着办吧!”

一面是亲人不知去向的消息,一面是废墟中的哭声、喊声、求救声;父母亲不见了,让他心绪烦乱,可眼下群众的呼救声又让他撕心裂肺。他毅然劝弟弟说:“你先回去找,那里政府会帮助你的,我抢险完就回来……”弟弟扔下了一句“你六亲不认还是人吗”的话,掉头就走了……

在救援工作最初的日子里,赵洪荣4天4夜了没有合眼。他忙于抢救群众,在废墟中他背出了5名生还者,还救出了6名群众;他忙于给前来参加救援的各种车辆警卫、开道,有时候一天要开道5、6次……他要忙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一天到晚总是忙不完。可是,他忙的居然没有给独自在绵阳读书的儿子打过一个电话;他忙的没有给弟弟联系过一次;他忙的没有去看过一次乡下的父母亲……

六、罗林国的故事

“5.12”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青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副大队长罗林国因为要上班,快要走到交警大队了。开始时,他没有在意,以为是小小的地震罢了。可是,10几秒钟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地剧烈的抖动起来了,他马上就站不稳了,大脑也一片空白……但他和几个人手拉手一起站稳时,才意识到大灾难已经来临了。青川县城里就像有人再接二连三的投掷炸弹,这里被炸的烟雾刚刚升起,那里的一颗又炸了,前面的烟雾还没有落下,有一股浓烟升腾了起来……紧接着,整个青川城就变成了一片烟雾弥漫的大海……

此时此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因为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室早就是危房了,早就该修了。可是,最终没有修,现在一定是坍塌了,他的孩子,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一定全压倒下面了。想到这里,他取出手机拨号,一点信号也没有。他以最快的速度往学校那边冲刺,烟雾呛得他吐出了红红的血,他没有管这些,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到了学校。令他激动地是,这里的老师正在疏散学生,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到了大操场里。孩子上课的那间教室并没有垮塌,教室里空空如也。老师告诉他,全班的学生全出来了,而且无一人伤亡。可是,他没有看到儿子,儿子在安全地段吗?他想,有老师在,儿子一定是安全的。自己是一个交警,既然这里没有伤亡,那就得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手机还是没有信号,他就开始往单位跑,去把大家组织起来并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去。跑到县公安局门口时,有人说,山珍海味市场的楼全塌了……他一听,脑袋就“轰”的炸了:那里塌了可了不得,人山人海的,一定有不少人埋在下面了。这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是县公安局局长张家和的声音:“大家快到山珍市场,去救人!”罗林国没有顾上回头,他只是一个劲的往前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第一个跑到市场,我要救出第一个人!还没有到山珍海味市场,他就听到了那边传来的一片哭声、呼救声。他加了几步,终于第一个跑到了市场。他发现另一个口子上,大队长杨蜀明他们早就忙活起来了。老百姓见警察来了,一下子围了上来。其中,一位30几岁的妇女立即向他求救:“快,快救救我的孩子!……”

“在哪里?快带我去!”他没有一点儿犹豫,仿佛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他到妇女孩子被压的地方时,跪下来了,因为这样他才能看到一堆废墟缝隙里的孩子。那个缝隙只有一个拳头大小,一个11岁小男孩摆着手说:“叔叔,救一下我……”

他搬开了第一块水泥板时,三个警察、两个群众加入到了他救人的行列……

无疑,他成了这支小分队的指挥官。他不但指挥,还冲在最前面用手一块一块的取走压在孩子身上的砖瓦。胳膊划破了,他没有感觉;手指戳烂了,他不知道疼。嗓子里,仍然感觉是刚才烟雾呛出来的血污,卡在那里,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很是难受。如果有水喝,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现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水……

他发现,孩子是被楼梯的一块水泥板死死的压在下面了。当务之急是抬走水泥板,可是,水泥板上边还有几级楼梯,如果有吊车就好了。可是,现在别说吊车、铲车了,连简单的铁锨、锤子都没有。怎么能把这么大一块水泥板拿走呢?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抬!”他当机立断说:“我们齐心协力抬走它!”

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可大家还是选中位置用双手抓住了水泥板的边缘。

“一二,抬!”随着他的口令,大家居然超常发挥,把这个“庞然大物”给抬了起来……无意中,在水泥板下又发现了两个30多岁的妇女,他试试她们的鼻息,她们已经走了……

他们继续工作,终于把这个11岁的孩子成功的救了出来。

“这儿,有个女娃,是活的,请你们救一下。”有人对他说。

他擦了一把脸,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花脸了。他顺着那人的指引看去,什么也没有啊!他大声喊:“有人吗?”下面传来了一个微弱的女娃声音:“有,有,有……”他跪倒在地就搬砖头、取瓦片,空气中漂浮着的烟雾、灰尘,呛的他泪流满面,嗓子干的像着了火似的,如果有水喝,那该有多好啊!

也就在这个时候,正在救人的大队长杨蜀明接到了县上通知,由于应急分队武警官兵就要赶到,废墟四周车辆往来不断,救援机械和救护车无法到达救护地点,伤员也无法转移施救,需要马上疏导交通。罗林国听到杨蜀明一声“交警大队的全体,马上集合”的声音后,把施救小女孩的任务交到了某乡武装部一位叫姚正学的干部:“你负责,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救出来!”姚正学的回答有点像战场上的军人:“是!保证完成任务!”

罗林国临危受命,对山珍市场周围的道路进行交通疏导,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确保了救援车辆和救护车辆的顺利通行。道路疏通后,他又一次扑到了那堆废墟上。这时候,现场已经有了吊车和救人的机器设备了。他在废墟上仔细的倾听,很快就听到了动静。大队长杨蜀明马上命令把大吊车开了过来,他们小心翼翼的把水泥板等“庞然大物”吊走了,接下来就是人工手抛了。罗林国胳膊上、手上,全让刀子似的水泥片、钢筋戳破了,鲜血淋淋的,也不知道疼,心里只是一个声音,那就是“救人”“救人”……

埋在废墟下的是一个50多岁的小商贩,掉下来的楼板斜挡在了货柜上。他正好躲在了楼板和货架的缝隙里,饿了有食品吃,除了受了一点儿惊吓外,一点伤都没有。罗林国为了他整整折腾了7个小时,才把他救了出来……

13日凌晨2点,整整在救援现场战斗了近12个小时的他,滴水未进,也没有吃一口食物,一个熟人送给了他一根黄瓜,真香啊!如果再有一根那该有多好啊!吃完“美餐”后,他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分昼夜、无吃无喝的坚持了三天三夜……

15日,从四面八方进来的救援车辆和送救灾物资的车辆源源不断的运往青川,一场“交通大动脉”保卫战就此打响。然而,大震后进出青川的只有一条剑青路,因为沿途的大量落石和塌方,数处道路成了单行道,通行异常艰难,城区又到处堵塞。实在没有办法,

罗林国只得徒步前往疏导。作为大队副大队长的他,实际就是前线的指挥员。一天忙下来,衣裤、鞋袜都看不清是什么颜色了。说出的话也不是他本来的声音了,唦哑而又低沉。

在那段日子里,四十多岁的他就像是一个年轻的后生,跑前跑后,一干就是一个月零两天。至今,他家里的财产还一点都没有往外搬,父母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可他一直未回去看上一眼。说起此事,他都深感内疚,但他却从未向组织提起过任何的要求。在老家农村,他几个妹妹都外出打工去了,几个侄儿、侄女无人照顾,他也没有时间过问,就靠邻居照顾。他听说家里没东西搭帐篷,他便委托本村的邻居给家里带了一点彩条布回去。

30多个日日夜夜,7000余小时,他与战友们共同疏到车辆数十万台,负责开道清障任务11次,执行保卫任务9次,排堵200余次,连续数晚冒着生命危险去设置警戒标志及警戒线。期间他曾患重感冒、中暑晕到数次,却从未退却,自始至终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如此,他从未叫过苦,也从未叫过累,有时饭后就在简易帐篷中躺一下,醒来抽一支烟,喝一口水又继续到岗。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青川灾后各类救援车辆在青川的畅通无阻,为青川的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杜建、杨举的故事

(1)杜建,男,23岁,青川公安局交警大队沙洲中队协警员。

2008年5月12日,沙洲中队协警杜建被大队抽出来准备到竹园去执勤,结果大地震发生了。在青川交警大队待命的杜建,暂时被编入了大队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里。他在交警大队隔壁山珍市场救人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和协警齐凯一起火线入党,成了大队党支部最年轻的一名共产党员。

5月12日14时36分,杜建在救援山珍被掩埋人员过程中,发现一位露出头和手的老大爷,被一断裂的预制板紧紧压住,动弹不得。人虽然活着,但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使老大爷不发生意外,杜建徒手刨挖,感觉水泥预制板要下来的时候,他用双手死死的托住了预制板,然后呼唤同伴增援。经过努力,老人被成功的救出来了。但是,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手背被水泥预制板上的钢筋轧伤了,因为是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教导员赵洪荣劝他及时处理一下,以防感染。他说:“没事、没事,我们赶紧救人吧。”他不但没有离开抢救现场,也没有去医院包扎、治疗手背上的伤口。直到被大队领导“强行”带到了医院,他才作罢。

从医院出来后,他继续加入到了抢险救人的工作当中。他直接或参与救出了6个人,其中两个青年、两个孩子和两个老太太。可是,他的手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了。开始,疼得厉害了,吃点强效止痛片还能撑一阵子,到了后来,干脆不顶用了。到后来,手背、胳膊全都肿起来了,他还是不管不顾,任其发展,继续救人、执勤,继续工作。只到6月14号,他在执勤时昏到在了岗位上时,大队才发现这个小伙子一直在带伤工作。送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很是糟糕,由于受伤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治疗,手背上的肌肉已经坏死了。在青川的医院不能治疗,要转到大医院去才能解决问题。队上派人把他送上了车,让他到成都的华西医院去接受治疗。他上车后走了一站就下车跑回来了。在家里休息静养了几天,他放不下队上的工作,就又到执勤点上去执勤去了,同事们问他,你不知成都好好看病,怎么又跑回来了?

是啊,他不是手背上的肌肉都坏死了吗?青川的医院都治不了,怎么又回来上班了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到沙洲中队去采访他,结果他到木鱼镇去执勤了。非常遗憾,我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实在没有办法,我就在大队帐篷办公室陈守乾那里了解情况。陈守乾告诉我,这个问题他也问过杜建,杜建悄悄的告诉他:一是他家的弟兄们多,拿不出治疗的钱来;二是成都太远;三是木鱼镇没有人执勤。我急忙问陈守乾:“怎么,他可是因公负伤,怎么会让他自己掏钱住院呢?”陈守乾苦笑着说:“他是协警,没有这方面的费用。”

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酸酸的不是个滋味。如果杜建是正式交警,他还会为住院费而担心吗?

(2)“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青川县交警大队凉水中队中队长杨举正在中队营房里办公,突然间地动山摇,在他冲出营房的瞬间,身后的房屋塌了,他没有来得及多想,就马上疏散起周边的群众了。听说凉水小学塌了,他又冲到学校把学生安全转移到了河边的沙坝上,暂避危险。学生在中有不少被残砖烂瓦砸伤了,因为医院也垮塌了,变成了废墟,孩子们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怎么办呢?在家长们的期待中杨举冒着余震危险,冲到了医院的废墟上,他用手在瓦砾堆里搜索着,指头磨破了,指甲蹭掉了,终于在废墟中找到了不少急救的药品,让受伤的学生得到了及时治疗。

当晚,他又得知了一个严重情况,凉水河上游由于地震造成了堰塞湖,水位急剧上涨,如果决堤,沿线群众将又遭受一次重大损失。为此,他又投入到了群众转移的工作中,直到次日凌晨。

青川是这次震灾中的重灾区之一,凉水镇是通往青川的唯一的通道,来青川救援物资、人员车队,以及去灾区平武的车辆都只有从这里通过。从13日以来每天从这里经过的车辆数以万计,真正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啊!维护“生命线”的畅通,成了凉水中队工作的重中之重。杨举带着交警夜以继日的投入到了保畅工作中,为抢救重灾被困群众争分夺秒。在道路多处塌方,不能通车的情况下,他徒步行走,冒着塌方、滚石的危险,不停的奔波在这条“生命通道”上排查险阻。

自己家的房屋倒塌了,他没回去看一眼,自己的亲人怎么样了,他没来得及问一声。从12日震灾发生后到18日,他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渴了喝点矿泉水,饿了用方便面应付一下,困了用冷水刺激一下疲惫的神经。他把毛巾、脸盆、牙刷等必需的生活用品他放在了汽车的后备箱里,汽车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在这六天六夜里,他的睡眠时间没有超过6个小时。

后记

坍塌的日子里,踩着震波前进

陈玉福 Fkr+ZKy/Hh4WPIOOWpN9cqb+4+HcHYZ+sD2edLKafVR9oFm2q0vZmdsfatAbpO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