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重在思考:不浮不躁想清楚了再做

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事情就能做得圆满。

做事不要犹豫是要你思考得清楚再做,而不是不思考鲁莽去做。思考是做事的前提,果断是做事的方法。

做事要有“心计”,就是重在思考,不浮不躁想清楚了再做。

1.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

古人言:三思而后行。这要求我们做事前要深思熟虑,想好了再去做。

如果你是位有“心计”的领导,做决策就懂得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多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作为参考。

作为有“心计”的领导,都知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创意。而你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建立一种激励创新的工作气氛,让你的小组工作成员在这种气氛里能勇于提出新构想。

(1)了解你的职权界限以便做决策工作。假如你不太确定的话,要去问你的上级经理,请他就你的权限范围做一番确认。

例如你在公事上的各项支出,报帐时,其金额在多少钱以内可以不需要单据,你有权给客户折扣,或是同意退费吗?假如有,最高的限度是什么?你可以聘用人员或辞退员工吗?类似这些的问题,你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示可以遵行。

(2)勿要求你的经理帮你做决策。假如你碰到困难时,把各种可能的做法列一张表,选择其中的一项,然后与你的部属商量,将这种方法向你的部属做说明,训练他们也能自己做决策。

(3)不要把你所列的那些不同做法,都看成是互相抵触的,事实上它们很少会有那么截然不同的分别。最好的做法也许是采用折衷的方式。例如假使你手下两个最得力的业务人员都想要担任公司的代表,这时你何不干脆把他们两人都派出去,给你的顾客来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呢?

(4)在做决定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各有关资料。决策的制定是根据事实而不是你个人一时的情绪好恶。

(5)往后退一步,把问题做一番审慎的思考。惟有正确的决策才能解决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有些人擅长数字,有些人擅长文字,有些人则对史哲有天分。在做决策以前,要把你小组工作人员的才能派上用场。

(6)永远不要违背公司的政策。如果你认为公司的某一些规定有错误,你要在私下会谈时向你的上级经理提出质疑,让他知道不能因为“这是公司的政策”或是说“这些事情公司一直都以这种方式处理的”,就让一个不好的制度一直持续下去。一个经营成功的公司不会把已经确立的各种制度,都当作是绝对的。创新的构想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结果。

(7)如果你对上级所做的某项决定不满意,你要冷静地与你的经理讨论这一个问题。讨论之后若仍然不满意,那么有三种选择:一是接受这项决定并给予全力的支持;二是将这个问题通过投诉程序向更高阶层反映;三是辞职。不要嘀嘀咕咕地接受这个决定,然后又在你的小组人员面前大加批评。你不是拿了薪水到公司来制造纠纷的,或是把你的工作同仁弄得无所适从,而且就算给你和每一个员工都不支持的决策撇清关系,也不能因此便赢得伙伴们的忠诚。

(8)干着急并不能解决事情。把事情从头到尾想一想,如果需要找别人帮忙时,不要觉得很勉强。

(9)当你的工作人员中,有人向你要求一些比较特别的待遇时,你要在同意之前仔细地想清楚。如果你同意让你的秘书延长他的假期,而却又拒绝其他人相同的要求,那你会表现得前后不一致,你的员工也会觉得很不满。

(10)你若决定因某些特殊的情况而放员工一天假,那你要把特殊情况的内容向员工说清楚,否则员工可能会将之误认为是一种惯例。假定你两个星期因为业务较清淡的关系,特准员工提早下班回家,那么这并不表示员工第三个星期也可以提早回家。

作为领导要有这样的“心计”,同样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这样的“心计”,即凡事三思而后行,想好了你再做。

2.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作为领导,万不可独断专行,那样会让你的事业止步不前。最好多听听下属的意见,尽管你认为你比他们聪明得多,但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如果你是一位较有“心计”的领导者,你应该知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道理,所以你一定要善于集思广益,集大家的智慧去干一番事业。

部属给予君主诚恳的谏言,比上战场冲锋陷阵还有价值。日本战国时期的堀秀政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曾经辅佐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个霸主。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是国家的栋梁。有一天,在领地的城墙附近,发现有人竖立了一面木牌,上面列举着三十多条秀政的政治过失。家臣们商量之后,决定把那面木牌拿给秀政看,并且非常愤怒地说:“竖立这块木牌的人,实在太可恶了,应该逮捕并严厉处罚。”

秀政把木牌上所写的“罪证”,仔细地读过之后,马上穿好衣服,洗洗手,漱口,并用很恭敬的态度,把木牌举起来说:“有人肯这样严格地指正我,实在太难得了,我应该把它看成上天的赐予。并当作传家之宝,好好收藏。”于是,把木牌用一只精美的袋子包起来,然后再装进箱子里,并召集家臣幕僚,将木牌上所列举的过失,详细检讨,从此秀政的政绩更加辉煌了。

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由此可见,一位领导者在推动一项新的计划时,一定要征求部属的意见,留意各方面的批评,因为那些批评,很可能就是推动这项计划成败的关键。就是治病的“良药”。因此不要只注重赞美的言词,因为那对“使事情做到更完美”的目标,是毫无帮助的。

一般说来,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言词,对于批评,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部属为了讨好上司,往往只讲好话,因此领导者就很难听到部属真正的意见了。一个经营者若不明了自己在什么地方有过错、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时,就应该多多鼓励部属提出批评,并听取部属的意见,虚心接受,这才是一位做事有“心计”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条件。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千年前,孔子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揭示出了人要时时刻刻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一个人只有不断向别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雨和李琦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张雨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李琦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李琦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李琦”,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李琦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李琦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李琦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看看张雨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张雨对他说:“张雨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张雨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看脸红的李琦,诚恳地说:“职位的升迁是要靠能力。不过眼下,你还得学一段时间,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

这则小故事在告诉我们以能论职的同时,也明白地告诉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做个有“心计”的人,善于向他人学习。

在民间,父母训斥子女不会办事时,在单位里,领导训斥员工不会办事时,常说这样的话:“你没吃过肥猪肉,你还没见过肥猪走吗?人家别人是怎样办事的,你就没看到?你就学不会?”这样的话虽然有点难听,但却清楚地点明了一个简明而实用的常理:那就是通过观察,可以学到很多办事的能力。

当然,一个人办事是否周全、细致、圆滑,固然与他的天生素质有关系,但这不是绝对的素质问题,有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培养、锻炼出来的。

常言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工作间,我们身边能说会道,会办事的人很多,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我们所应注意观察和学习的。看他们怎样与领导说话,看他们怎样求同事帮忙,看领导怎样给下属安排工作,怎样批评下属,等等,然后,动动脑筋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观察一下这样做所达到的效果怎样,那么,成功方面的,我们应尽量去借鉴,吸收,失败方面的,我们尽量去避免。

著名美籍华裔舞蹈家孟某对上海某大酒店的一位门厅服务员,就曾做过细心的观察。他第一次到该酒店,这位服务员向他微笑致意:“您好!欢迎您光临我们酒店。”第二次来店,这位服务员认出他来,边行礼边说:“孟先生,欢迎你再次到来,我们经理有安排,请上楼。”随即陪同孟先生上了楼。时隔数日,当孟先生第三次踏入酒店大门时,那位服务员脱口而出:“欢迎您又一次光临。”孟先生十分高兴地称赞这位服务员:“不呆板,不机械,很有水平!”

这位服务员应当受如此表扬。他并非学舌鹦鹉,见客只会一声“欢迎光临”,而能根据实际情境的变化运用不同的客套话,表现出他对工作的热爱和说话的艺术。

显然,这位服务员的服务水平是值得他的同行们去观察、学习的。也只有向这样能够随机应变的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办事能力得到提高。

香港著名富豪李嘉诚就非常注意培养他的儿子观察学习别人的说话艺术及办事能力。每当有重要的会议,会见重要的客人,处理公司的一些问题时,他总是让他的儿子在一旁观察,倾听,领会。也正因为他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才使得他的两个儿子在今天从容地支撑并发展起他的经济王国。

平常里,我们观察学习他人的机会很多,亲自锻炼的机会也很多。在家庭里,来了客人,怎样应酬才让客人满意;在单位里,看客户怎样与领导洽谈;到酒店里宴请客人,看服务员如何招待等等,只要有“心计”处处留心,认真观察学习,就能提高我们的办事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需求我们做事时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以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成功办事打下良好基础。

4.莫要不懂装懂

凡事都要想好了再去做,莫要不懂装懂,那样不仅会让你失去朋友,而且会让你事业受挫。

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同无知一样可怕。

有位小杂志社社长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并且故意以降低自己的音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也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夹着再多的暗示性话语,他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永远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插进一脚来评论。当他一要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然后便咬着牙、万分痛苦的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虽然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样会被人看做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在朋友关系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一点也不可爱的男性。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

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交朋友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精通的地方就应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精通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说服他人。

谦虚的态度是指对于是自己专精的事物,不妨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只是说话技巧要高明。

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懂装懂就是无知,损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永远都是不受欢迎的一类,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处事方法会毁掉一切刚刚兴起的事业,使人们失去对你的兴趣和信任。

5.做决定需要审慎而迅速

仓促下决定,会因考虑不周详而失败,所以做决定前要思考再思考,保证成功的系数最大。

当我们在进行一项工作或买卖时,不要随便地就做决定。也就是说在自己尚未彻底了解清楚之前,不要盲目从事工作。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要大量订购某种产品时,如面临的压力是,现在不订下来,可能不久以后就订不到。但是自己又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还并不太清楚,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像这种因为怕迟疑而订不到货物的情形,往往会使自己很容易就会轻易妥协,而做仓促决定。这是人类的弱点,也是经营者常遇到的现象。同时也可能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因素。

所以,不管是面临什么情况,一个有“心计”的人在平日就该养成在不了解情况时,绝不轻易做决定的态度。而且不只是自己抱着这种观念,同时,也要让员工奉行这种工作态度。

由此看来,追求完美是我们最高的理想。当然,在达到完美境界的过程中,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克服的障碍。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坚持不做自己不清楚工作的基本信念,就会因为工作量或处理产品件数的增加,而顾此失彼。现在某些公司就因非常坚持这个原则而大有发展。这类公司只要自己的产品有点吸疵,不管是谁订的,或订的是什么货,在什么状况下,都不会贸然出货。即使因此使同行抢先了一步也没有关系,这是他们坚持的方针。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自己的货都是完美的。

而且这类公司在经营措施上,一方面坚守这种基本方针,一方面也思索,这种方针行不通时该怎么办。松下认为最基本的仍应从自己有深入了解的事件开始学习。

经营者应以意志力和决心,来贯彻自己已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在企业经营上,经营者能不能贯彻意志。果断地下定决心,往往是影响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所以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在起动一项业务之前,一定会先考虑自己对此事务的意图,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确定处理这件业务的基本方针。最后,则是设法使每一位员工了解努力的方向。因此每一位员工都能目标一致,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业务才能依计划逐一行动,从而迈向成功的坦途。

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是领导者发挥本身意志力的重要手段。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组织,突然遭遇到重大事故时,如果稍有迟疑迷惑,犹豫不决,不但会失去解决事情的良机,甚至会造成员工情绪的不安,弄得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也会急剧下降。

处在今天这种复杂多变的时代,企业与企业、人与人间相互竞争,造成十分沉重的压力。时间的争取、意志的坚强,其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方向。正如一条遭遇暴风的小船,能不能冲出惊涛骇浪,转危为安,完全靠着船上是不是有一位颇有“心计”且经验丰富,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舵手而决定。

尤其当企业组织不断扩大,用人愈来愈多,内部结构愈趋复杂时,所遭遇层出不穷的问题更是复杂。如果每件事情都等待社长和会长来作决策,那以经营者有限的精力,是不足应付的,而且容易贻误时机,漏失最佳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这种弊端,松下常要求各级领导人一定要充分授权,使每一阶层的人都能够本着企业整体的目标和方针,不但能发挥智慧,自行在负责的业务上作决策,大胆地开展活动,而且要使这些活动都能有利所需。只有在面临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时,才向上级请求支援。

不过,各级干部在做决定之前,要慎重地考虑,周详地盘算,广泛地征求别人意见,才能使自己的决定不致发生太大的错误。这也是必要的。因为,世上没有一个全能的人,所有的决定都绝对正确,我们只能要求各位干部在作决定之前,先多方考虑,用自己的经验智慧,参照客观的形势,审慎而迅速地作出“比较”合理、“比较”正确的决定,把错误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任何果断地决策都是自信的产物。所谓自信,就是在纷纷纭纭之中,能够坚持主见,敢于顶住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独断地作出决策,它常常表现为一种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心。自信来自于企业家对自己能力。智力的正确估计。那些优秀的企业家超乎其他组织成员的洞察力和直觉将为其自信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竞争中,自信还表现一种必胜的信念。日本兵法经营学者大桥武夫早年经营一家生产手表表壳的小厂,在高度的竞争环境中,他十分自信地认为,他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决不会被大企业打败,大桥十分推崇“战胜,始于将帅相信必胜;战败,生于将帅自认失败”,认为一个经理如果没有勇敢的攻击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他决不能作为一个经理。大桥自己说,他就是依靠了必胜的信念和攻击精神才渡过了几次大的波折,终于转危为安。

6.创业前你应想到的

你在下决心之前,除了要评估你自己要从事的事业的经验之外,更应该慎重地检讨什么样的事业才是你最应该投入的。

任何一个做事有“心计”想尝试创业的人,必须先考虑清楚三个问题:‘我能吗?”“我会喜欢吗?”“我该这样做吗?”这三个问题是创业者的最佳起跑点。

1.我能吗

这个问题只是要知道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及技术来成功创业。你现在该做的,是确定创业所需的知识及技术。此时,仔细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是论创业条件或论个人背景,财务管理都是不可忽略的。你个人的理财经验可能仅包括财务资料的整理及分析,但创业所需的则是懂得在资金短缺时跟银行打交道。

此外,你可能认为业务管理是做好市场调查、制订年度目标、建立全国销售计划,或是实行某项业绩报酬计划。但是,对一般小公司而言,业务管理却可能是要你亲自跟着业务员跑几趟,以便了解市场的需求及业务员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人事精简的小公司里,你也许就得扮演跑业务的角色。

同样地,如果你从事制造业,你就要能够拟定出一套产能计划,而在经营之中你也需仰赖事业工程师的协助。

必须认识到:第一,大部分的公司主管人员都只专精一、两项事务,而一般创业者则需要熟悉各项基本的事务。第二,有经验想到独力创业的公司主管常是有下属代劳处理琐碎工作的资深人员。但是在小型企业里,身为经理的老板往往是要事必躬亲,总揽处理客户信用调查、公平分配员工周末上班时间等大大小小的事务。

所以,你一定要全盘了解经营一个企业所需的本事。当然,你不一定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你可以慢慢学习,也可以请人代劳。不过,假他人之手的结果你也得注意,因为成本可能会相对提高,而且落得日后要一直依赖他人的地步。

2.我会喜欢吗

在创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创业者本身的角色扮演比经营能力足够与否更值得深思,因为成就感与快乐有时是跟办事能力无关的。以下九项因素可能影响你对拥有自己企业喜欢与否。

(1)你需要赚多少钱。

(2)你想要赚多少钱。

(3)地点。

(4)风险。

(5)成长潜力。

(6)同业竞争。

(7)工作环境。

(8)地位与形象。

(9)管理人事问题的能力。

这九项因素中,也许有一、两项或全部都对你非常重要,但最后三项是特别值得我们一提的。

乍看之下,工作环境似乎是想当老板的人所该忍受的小小不便及牺牲。可是,一旦初始的新鲜感及兴奋热度逐渐退烧,你可能就会有另一番感受了。刚开始,你那又小又寒酸的开放式办公室,好像有几分独特的可爱之处,但久而久之,你可能就觉得自己怎么连个隐私权都没有。为了开源节流,你每次出差旅行总是挑最划算的机位和饭店,想起当初在公司上班出差时的派头,更不由得怒从中来。还有一个大家都注意到的问题,就是工作时间。有些老板常自我调侃地说:“我一天只工作半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而已。”头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新官上任的拼命三郎精神或许会让人忘却工作之繁重,可是激情的冲动之后,你可能会直呼吃不消。

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的地位与形象是视所从事的工作而定。有些时候,在一般公司上班确实能享有一些象征身份地位的东西,例如:俱乐部的会员身份、豪华轿车接送服务、社会媒体曝光的机会等等。今天,如果你自己是老板,你就得为自己开创出自己的地位与形象。但不幸的是,自营老板的身份往往没有大公司人员的身份吃得开。

人事管理能力的问题是最容易被低估的。有些地方或有些行业是要费很大的劲才雇得到人的,而就算雇请员工不是问题,小企业里的人事管理也够让你精疲力竭的。在一般公司上过班的人,一时可能还无法习惯次数这么频繁的面对面沟通,甚至是冲突。最后,人事管理之费时费力,常会让你觉得这是企业经营的绊脚石。可是不管怎样,人事管理永远都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避免不了的一环。

3.我该这样做吗

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现在所要探讨的是每个创业者都要面对的。

孤独感是个很直接的问题。在公司里上班或许有很多缺点,但这样的团体工作却能提供你一些精神上及生理上的支柱。公司中的组织架构通常能让员工享有彼此回馈及鼓励的好处,但是独立创业者却得不到这样的待遇。身为老板的孤独感有时会让人想得太多,而无法以平常心看待成败。这时,坚强的自信心与强烈的自我认知是不可或缺的。

如影随形的工作渗透性是创业过程较不被注意的。简单地说,身为创业人,事业对你生活的影响可能是无孔不入的。在外谋职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区格化,将工作及私人、家庭生活分隔开来;而当老板要付出的时间与心思,则会侵入你拥有的分分秒秒。毕竟,你是一天24小时都负有当老板的责任。

生意风险是最受瞩目的问题。虽然在别人的公司谋职也得冒点风险,但是比起自己创业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创业要是失败,不仅是财务受到损失,个人的自尊心、企业的声誉,乃至个人的幸福都会遭到池鱼之殃。有时损失之惨重,甚至可能把你日后东山再起的老本也一并赔上了。所以,创业前一定要充分运用你的“心计”,瞻前还要顾后,去降低风险和失败的指数。

7.且慢,何妨让行为慢上一拍

办事时大多数人都有急躁的毛病,但这样的确是有害而无益的,为人处世要做个有“心计”的人,何妨让行动慢上一拍,让事情的发展趋向于完美。

办公室人士就是事情多,有时忙昏了头,再加上你没有或缺少“心计”就容易草率行事,其后果就有点不如人意。

且慢!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奉劝阁下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思考,特别是对你容易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更是要再三思考。

比如,有相熟的朋友请你帮忙介绍职员,而偏巧公司里有一个适合的人选,这个介绍人应否做呢?在复杂的办公室里,一切须小心行事。

你心目中的人选是什么职位的?要是下属,首先你要有失去助手的心理准备,并不能让对方以为你不喜欢他,希望他离去。最好是先试探对方的意愿,如果下属也有意思,你的工作也到此为止,一切条件还是留待你的朋友与他直接商谈好了。

这人若是拍档呢?即使新职的发展确实适合他,你还是不要提出来,因为无论拍档另谋他职与否,对你与他之间的关系必有损无益。理由是,他大有可能以为你的好意是另有居心,大家各怀“鬼胎”,将来怎能合作?除非让你的朋友有机会结识拍档,由朋友直接找他商议,则另当别论。

要是这人是另一部门的同事,就比较好办,约他午膳,告诉他有这么一个机会,如果他有意思,你这个中间人就相约他俩自行商讨(你不必在场)。日后这位同事离职,你最好忘记自己是中间人。

又比如,一位同事急急跑来请你帮忙查看一些将要送出去的文件,但你正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只胡乱望了一下,并没有细心翻阅,而且你以为对方早已将错误改正,找你翻看只是多一重保险,所以一切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原来同事并没有小心检视,结果发现数个错处,文件要重做,招致公司损失不少的钞票。这位同事遭上司责备,希望你向其上司解释,错不在他。那你该怎办呢?

不错,你的翻看确是马虎了点,但不必承担所有责任,告诉对方:“我当然要为这件事负一些责任,但要将文件检视清楚是你的责任,我对我所造成的麻烦感到抱歉。”

要是你真的向上司认错,其实却会变成在说他的不是,因为没有参与事件的上司会怀疑,或者直接问:为什么他不自己翻阅呢?如此对你们两人都有害无益。

在偶然机会下,你获悉一个秘密——上司跟某同事勾结,利用职权套取公司的一些方便或好处。即使不是直接损害公司的利益,起码是对公司不公平的,看在眼里,你一定有揭发他们的冲动。

然而,且慢,奉劝你作出义举前先详细分析情况。

你告发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要撬走他们?还是只收杀一儆百之效?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一下,一旦行动,后果怎样?

老板知道了这回事,必然不能容忍,肯定会辞掉两人,同时会更注意内部的各项制度,甚至立刻整顿人事。此举可能令你成为不受欢迎人物,在公司里被孤立。

只要你认定付出这代价是值得的,大可按计划行动。

如果老板是默许那种事存在的,那么你去告发,等于枉作小人了,而且多数无补于事,到头来你或许会被人瞧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上司与同事的勾当;二便是另谋他就,实行眼不见为净。

你加入了公司只有一段很短时间,但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同事们为了博取“勤劳”的印象,都爱在下班后仍留在公司。即使没有工作可做,他们也宁可随便做些琐事,消磨时间。

看在眼里,你很不满意,认为这是虚伪做法,十分不齿,消费劳资双方的时间。但如果你独排众议,做完了任务就准时下班,这既是不合群的表现,又会令老板不满,很容易成为被排挤的对象。

这实在是很恼人的问题,你既不能公开说同事此举是“多余”,但更不想自己白白给比了下去,被认定为不够勤劳。大感进退维谷。

又如果你想向老板晓以大义,那更是愚不可及,因为所有老板必然喜欢员工无条件超时工作的,哪管事实是无此必要。若摆出事实,只会不受欢迎。

且慢!不要急于采取任何一个行动,那样的结果只能更加糟糕并让你处境更加艰难。

不妨考虑以下的做法:告诉上司,你下班后要上进修课程,所以必须准时下班,这样对任何人也没伤害,你自己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去。

做下属需要获得领导赞许,还要赢得同事们的好评,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心计”,让行动慢上一拍,考虑成熟再去做。

8.有过要改,面子不要也罢

面子问题像坚硬的石头一样,数千年过去了,却仍然历久弥新。尤其是在多数人犯了错误之后,仍会在面子问题上迷失方向。

做事时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许多人在犯错后考虑的不是如何改正,而是面子问题。

虽然孔子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但是就真有许多人为了面子而“过而不改”,并且是明知是错却“过而不改”。

人无完人,做事时没有人不会没有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如此说来若因面子问题“过而不改”,那么“面子不要也罢”吧。

其实,如果一个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活跃,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其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其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还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戴尔·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也不会做,常常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了,其实这是做人的一大损失。

当我们错了——若是我们对自己诚实,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比为自己争辩强得多。

如果你总是害怕因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而丢面子,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假若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维护面子,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场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我们说这比面子更重要。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不可顾忌面子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面子有价值得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怕丢面子而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那样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用脑子仔细考虑清楚,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改正重要。不要死要面子,为以后做事埋下隐患,事实上犯错误并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诚实相比,自己那点面子不要也罢。 QNeOSti4sOyjCt+6Fr6hIxAB1/7gB9Tkk3PGk9/oDZZkeeTHqCcN/qOjYA55vy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