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感情投资:冷庙香热庙香都要烧

世上的钱债易还,但感情债却难还。

做事有“心计”的人,懂得储蓄人情,为以后办事着想,无论是冷庙香还是热庙香,香火都给它烧上。

热庙敬神的人太多,做事需要菩萨帮忙时,菩萨顾不过来,事情反而一团遭。冷庙烧香的人少,菩萨深记着你,不求他保佑,事情就帮你办了。

1.感情投资:该“出手”时要“出手”

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别犹豫,这样在你需要人帮助时才有别人热情的双手伸出来。

生活不需要技巧,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需要用一颗诚心去与他人交往,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你热情的双手。但是不要怀着个人目的,把你要帮助的人当作利用工具,那样将适得其反。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可以试着将自己忘掉,忘掉你提供的帮助和友爱能够给你带来的好处。

与人交往,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在实处,不要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很深的情义,当朋友有难时,我们能够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真正的帮助。

帮助他人也是需要技巧的,也就是说当你想帮助某个人的时候,你要注意具体方法,如何帮助他,才能使他真正受益。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你常常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一位盲人在大街上着急地用盲杖敲着地面,是在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好心的你走上去想帮助他,告诉他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他其实仍然分不清楚,他需要你拉着他的手,带着他走一段路。

琼是一个单身女子,住在纽约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琼搬一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琼只得自己扛着箱子上八层楼。约翰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惹是生非的人。这次他看到琼累得气喘吁吁,于是想上去帮忙,但琼并不信任约翰,以为他图谋不轨。约翰感到非常困惑,他费了很多口舌,想说明他善良的用意,仍无济于事。琼将箱子从一层搬到二层就再也没有力气搬了。让不让约翰帮忙呢?琼感到矛盾了。最后还是约翰帮她把箱子搬上了八层。为了表示自己真诚的用意,约翰只将箱子搬到琼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约翰和琼成了好朋友。

帮助他人要真心诚意,不要随心情,高兴时谁都帮不高兴的时候就谁都不帮。毛泽东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现代社会,在金钱的冲击下,很多人一举一动都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就别说帮助别人,更别说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无私地始终如一地帮助他人,是一个做事有“心计”的人赢得好人缘的妙方。

帮助他人不能居功自傲。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帮助了他人时,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更不能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因为我们的帮助应该是无私的、诚恳的、不存在半点恩赐的感觉。如果总记得自己有恩于他人,这样活着岂不是很累吗?居功自傲的人也常常因为其骄横的态度而招致别人的不满,人们不愿接受他的帮助,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好人缘。

2.关键时刻拉人一把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他人记忆一生。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苟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敬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我不知道他那时候那么痛苦,即使知道了,我也帮不上忙啊!”许多人遗憾地说。

这种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的痛苦,不如说他根本无意知道。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希望。

小于在某企业担任打字工作。一天中午,一位董事走进办公室,向办公室里的小姐们问道:“上午拜托你们打的那个文件在哪里?”可是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谁也不知道那个文件搁在哪里,因此谁也没有理睬他,这时,小于对他说:“这个文件的事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谭先生,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我会尽早送到您的办公室的。”当小于把好的文件送给董事时,董事非常高兴。

几周之后,小于高兴地向她的同事宣布:她升迁了。显然,小于的热心和办事利落获得了董事的赞赏,董事在董事会上对她大力推荐。

生活中,不妨做个有“心计”的人,在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因为有时候即使不用很费力地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木瓜,报以桃李。

3.要善做“人情生意”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在商场上素来有“认钱不认人”之说,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

鸟可为食而亡,人可为情所动,则凡是做事有“心计”之人都善做“人情生意”,尤其在商务交际中也需“感情投资”。

所谓“感情投资”,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情况往往有多种表现。一种是自然形成的。你在生意场上遇到了相互比较投缘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缘”的人。有缘自然有情,关系好的时候,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和持续这种关系,继续爱护它、增进它,使其长长久久。

其实,就是有“缘”,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尤其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晓得商人多诈多奸,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缘”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感情投资”的结果,甚至已经忘掉了这一点。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而更不好的是人们关系好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关系好);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怎么能这样呢?要是别人还可以原谅,但我们是朋友啊)。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没有,在其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没有,人情如同人际关系中的“盐”,缺之一切都会淡然无味,更不用谈有很多朋友了。一个做事有“心计”的人应该懂得把人情生意做到恰到好处。

4.生意场上,要把“人情”当突破口

有古语说:商不厌诈,所以生意场上的风云变幻之莫测便可想而知了。而人情则是生意场上一本难念又不能不念的“经”。

做事有“心计”的人不妨把“人情”作为突破口,去成就未来的辉煌。生意场上的人情投资应遵循以下几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原则。

1.当你手中拥有几张初交者的名片,你必须迅速出击,把它充实为十倍、百倍。它将是你人际交往的生命线,是随时可以启动和挖掘的“存贷”。这一点的难点是要突破清高顾面子,不以任何方式主动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要点是不可太急于将陌生人变成为客户,而需要慢慢“和面”。生意之道是慢工出细活,不能操之过急,交朋友也是如此,要有耐心,通过事实、时间来争取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2.要做到细节真诚,而细节的真诚又来源于内心的真诚。“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色落而爱移;以诚交者诚至而谊固”。某种意义上说,客户至上并不是说给客户听,而是说给自己的内心听,让内心将其消化,然后散发到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润物细无声。”这一点的关键是对对方的理解,无论怎样的朋友或伙伴,他们所以与你相交、合作,都是或多或少有利益要争取的,切不可因此而看不惯。理解后才能真诚相待,才能平平淡淡地把人情做到点子,让人真正感到你的友善。那种热情夸张,殷勤过火的行为,反倒显得过分勉强,不够真诚。

3.要树立你的个人口碑,进而树立你的企业形象。通过品德的修炼,对惯例及规范的秉持,慢慢积累你的影响力。直达到大家众望所归,说这个人很不错,众人口碑很好,处理问题极其到位。则这个时候你的社会资源就非常之多,就会有为数不少的人有意无意地捧你支持你,你的才能就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生意人要树立对人际关系的长期投资的观念。有些短期内看似不重要的人和事,长期看就可能很重要。所以精明的生意人如果能把钱适时地投在人才上面,投在一些比较有能力的朋友身上,“弹指一挥间”,回报必定远远超过你的投入。

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和气生财、与人为善、共荣共利等概念的流行,经济圈中新型的人际关系的衍生,社会生活也发生悄然变化。从生意场走出来的人往往变得谦恭、变得和气,而他们的谦恭和和气又影响着周围的更多的人,而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进步。

所以,人情的“牢底”要做穿,方能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挥斥方遒。

5.把人情做足,让它更具“杀伤力”

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朋友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朋友一个人情,此杀伤力更大。

因此,如何交友就有一个如何做人情的问题。朋友之间人情要做,但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害自己的尽可能不做,有弊的少做,排除以上几点,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足,包含两个涵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

如果朋友求你办什么事,你满口答应:“没问题。”但隔了几天,你给他一个半零不落的结果,对方虽然口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说:“这哥儿们,真不够意思,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结交。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办某种事,就要尽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如果做得太勉强了,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强的态度也会让他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比方说你买了一本好书,朋友来借,你先说:“我刚买的,还没看完呢,你想看就先拿去吧。”

其实前面的废话又何必说呢?最后的结果是借给人家了,你不说也是借,说了还是借,与其说些废话还不如痛痛快快借给他。书总是你的嘛,还回来你尽可以看一辈子,何不把人情做圆满呢?

人情做足了,才有“杀伤力”。

人情做足才有“杀伤力”。人情做足了自然会赢得朋友的万分感激,让对方记挂你一辈子。

东汉时,有一个叫荀巨伯的人,一日得急信,得知一位朋友得了重病。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他赶了几天的路程,到了朋友所住的城,他发现已被胡人包围。他潜入城内,见到朋友,朋友让他离开,他不答应,一定要留在那儿陪朋友。后来,胡人攻了进来,挨家挨户地查,见到荀巨伯和他重病的友人,当胡人问清原委,竟觉得羞愧,认为自己不懂道义,竟侵犯一个崇尚道义的国家,就退兵了。

荀巨伯对他的朋友可谓情深义重,这样的人情会叫对方记挂一辈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但愿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个皇帝为他的手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属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可谓大矣!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给朋友一个人情,杀伤力是最大的。

6.送人情:不仅要“心计”还要懂艺术

送人情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你时时、处处、事事皆留心。一个能把人情送出艺术的人必不是做事毫无“心计”的“凡人”。

做事有“心计”的人知道送人情不仅要懂得分寸,更要懂得艺术。

送什么,送多少,何时送,怎么送,都大有学问。送得恰到好处是人情,送得不当是尴尬。不管是无意中送的人情,还是有意送的人情,都有一个让对方如何感受,如何认识的问题。而送人情最重要的不在于你送的情分是否轻,而在于对方感受是否重。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常世人最重视的人情则是雪中送炭,口渴喂水。

别小看这“一炭之热”、“滴水之恩”,这样的人情可得倾林相送,涌泉相报。

我们在社会上,内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的急有的缓,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而我们在急需的时候遇到别人的帮助,则内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内心感受来说,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昧。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兵乱使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见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某位小姐如此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要用车或上班快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发短信给他拜个年。”

对身处困境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因而形成友情。比如,一个农民做生意赔了本,他向几位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情况之后,对方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渡过难关,他从内心里感激。后来,他发达了,依然不忘这一借钱的交情,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照。

以下几点,在送人情时,可供大家借鉴:

1.不可过分给予。因为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2.如果你是位领导,你手下有一些属员,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你应该怎样赐与他们人情呢?一是要经常地赐给他们一点好处,但不可一下子全部满足他们的欲望,否则,对你倾囊施与的恩惠,他们便不以为贵了。

3.不要对别人的恩情过重,这会使人感到自卑乃至厌倦你,因为他一方面感到自己无法偿还这份人情,二来觉得自己无能。

4.不妨对别人施以小恩小惠,不要让对方以为你在故意讨好他们。这样一来,你施与的“人情”也就不值钱了。

5.对方不需要时,不要“自作多情”,因为这时你送人情会让对方感到多余,对方可能不领你的情。

6.送人情不能临时抱佛脚。对方知道你有较重要较麻烦的事要托到他,你遇事抱佛脚而施与人情也是不值钱的,至多能把你所托之事办下来,下次有事再托过,还要重新送上情分,就像人情买卖一样,一把一利索。倘若对方办不了此事,或者你送的人情太小气,抵不住对方所要付出的代价,对方也不会轻易领你这份情。甚至干脆回绝你这份情,让你讨个没趣或尴尬。

7.人情像银行里的存款,需时时“储蓄”

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做人情就像你在银行里存款,存的越多,存的越久,红利便越多。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排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诸位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各位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做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即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8.朋友是一种资源,不可透支

作为朋友,作为一个做事有“心计”的人,与朋友交往就要像消防队员一样,救急不救穷,要求朋友“救穷”,是在透支朋友的资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没有马高凳短的时候”,人活在世上,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有点“心计”。

一则是要明白,需要别人帮忙是难免的,但谁又能帮别人一辈子,谁又能一辈子都靠别人帮忙过活呢?所以,一个有“心计”的人不会事事都求朋友帮忙,养成依赖的习惯。

要知道事物的发展在于内因,外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能影响事物发展的过程,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事物本身。

打个比方,朋友就像是消防队员,在你遇到紧急情况时才求助他们,自己能办到的还是靠自己。朋友不是你的影子,随时随地跟着你;朋友不是你的老师,发现你有错误就能及时指出,有问必答;朋友不是你的父母,可以无私地包容你的一切;朋友能做的,是在你有困难,而他们能帮得上忙时,伸手拉你一把。

请记住,朋友是一种资源,应该在最需要的时候用。朋友是消防队员,救急不救穷,这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如何利用朋友资源,指的是何时应该请求朋友的帮助;二是指应如何帮助朋友,有求必应说的是天神,而非朋友。

做事有“心计”的人应当明白,朋友是一笔资源,可以使用却不宜透支。朋友之间交往最现实最常见的就是金钱问题。这里有一则真实的故事:

张强是一个私营印刷厂的老板,有钱,人也特别好。李文和张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同学,是好朋友。但过了十三年后,两人的情况却相差悬殊,李文在一个县城中学当教师。当然这并未妨碍张、李二人继续是朋友。

一个两袖清风的教师和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如何相处呢?

李文的妻子是个下岗女工,儿子力力今年八岁,正上小学,花费颇大,只靠李文一个月5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日子有些艰难。李文不因此而向张强开口借钱,一是因为这是一笔小钱,在张强的眼里算不得钱,不值得向张强开口;二是这不是一次能解决的问题,这月借了,下个月怎么办,以后又怎么办?难道不断地借下去吗?而且,李文的经济情况也不是一时就会转好的,如果借了钱何时才能还呢?可不幸的是,力力出了车祸,手术的费用得4万元左右。这时候,李文没有选择,只好向张强借钱了,一个人能有几个一下拿得出4万块钱而又不对他自己的生活不产生影响的朋友呢?

这是从李文的角度来讲的。

从张强的角度来看,假如李文零零星星地从张强那里借了些钱,当做生活费用掉了。当然,这笔钱对张强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不会在乎,可朋友关系却从此不再平衡。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李文难以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张强,难免会产生不服、嫉妒、自卑的心理,想当年你我差不多,甚至你还不如我,凭什么你现在就可以大把大把地捞钱,我却只能靠跟你借钱来维持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感激之情也荡然无存,反而心怀恶意。

零星借来的钱被李文一家用掉了。本来没有这笔钱也可以过得去,少吃几次肉几次鱼也就罢了。张强的钱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但一旦借了些钱,李文近期又难以偿还,这对李文是一个心理上的负担,主要是对李文的自尊心有影响,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李文在张强面前慢慢就会失掉自尊,开始自卑,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是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的,张强借钱是好心帮助他,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如果李文因儿子的意外而向张强借钱,这笔钱对李文的意义非常重大,自然会因此对张强心存感激,救急不救穷,不只限于金钱方面,而是指帮朋友时,应该是给朋友一根拐杖,让他自己站立起来,而不是一直扶着他。小时候,小孩学走路,父母不是一直用手牵着他们,而是在他们要摔倒时,赶紧上来扶一把,做朋友也应如此。

即使你们是很好的朋友,你也不可事事都向朋友求助,把朋友资源都零零星星琐琐碎碎地透支了。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应是很失败的,它会损伤或粉碎你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友谊。

9.铁石心肠也怕“情”

做人要有“心计”,就是要擅于把握人的心理,懂得以情动人,情乃是世界上谁也过不了的一关,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说世人难过情字关,包括铁石心肠也不例外。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但杀了大量的共产党员,而且还秘密拘捕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有一天,蒋介石接到门卫官的报告,说从他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想要见他,蒋介石一听家乡来人了,连忙叫门卫官请他进来。

门外进来一人,蒋介石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说起这个表弟,年龄只比蒋介石小两岁,是蒋介石小时候最要好的一个亲戚。

只见蒋介石的表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说:“表哥目前可谓是春风得意,只怕连我这个表弟你也认不得了吧!”

蒋介石一听此言,知道这位表弟必有什么事要责备于他。仔细问清缘由后,果然不出所料,原来蒋介石在大肆拘捕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时,把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进去。

蒋介石一听是这件事,不由暗暗为难,这时的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于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弟放人的要求。

蒋介石的表弟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今天若来硬的,肯定不会达到放人的目的。于是,他用悲伤的语气对蒋介石说:

“看来表哥确实变了一个人,姑奶当时对我说的话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不会错了。”

接着,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那时表兄弟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那动情的言语不由得令蒋介石也为之暗暗感到悲伤。

说完这些话,蒋介石的表弟一抹眼泪,起身就要告辞,这时,蒋介石一挥手,说:

“好吧,表弟,就看在你我幼时的感情的份上,我答应你放人!”

就这样,一番亲情感动了杀人如麻、心如铁石的蒋介石,可见亲情是人世间所有人都会引起重视的一种感情,那种“七情六欲皆无”的境界看来是极少的人能达到的。 pWtpFLYEIbDelJL/+0uHk+NVeuIZwar0j7MWPw9LBue1Kdrg67f6FLDHrcYN7A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