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求人办事,利用好一切关系网

做人难,但求人办事更难。

如果你不下点求人的功夫,累死了,你的事情终难办。

如果办事时能够用点“心计”,利用好一切关系,无论是朋友、亲戚、同乡还是什么关系网,只要能够利用上的,就充分利用,也许本办不成的事,转过弯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1.搞关系要循序渐进

与人相处要遵循“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的规则,为办事做好铺垫。

在社会上生存,就要与人交往,交往中只有做个有“心计”的聪明人,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尺寸和温度才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为办事做好铺垫。“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正是最高的与人相处的指导原则;保持平静的、持续的接触,这样拓展出来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以信赖的。

某甲参加一个社交聚会,交换了一大堆名片,握了无数次手,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几天前见过面,也交换过名片的“朋友”,因为那位“朋友”名片设计特殊,让他印象深刻,所以记住了他。

这位“朋友”也没什么特别目的,只是和他东聊西聊,好像二人已经很熟了那样。

某甲不大高兴,因为他对那个人没有业务关系,而且也只见了一次面,他就这样子打电话来聊天,让他有被侵犯的感觉,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什么好!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形常会出现,以这位某甲的“朋友”来看,他有可能对某甲的印象颇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动出击,另外也有可能是为了业务利益而先行铺路。但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他采取的方式犯了人际交往中的忌讳——操之过急。

拓展人际关系是名利场上的必然作为,但在社会上有一些法则还是必须注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

这个法则就是“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一回生,二回熟”还太快了些,“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则是渐进的,而且是长期的、对方不知不觉的。

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是因为几个原因:

①人都有戒心,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对方对你采取的绝对是关上大门的自卫姿态,甚至认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绝你的接近,名人、富人或有权势之人,更是如此。聪明者自会不动声色留点“心计”。

②每个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求尽快接近对方,也许对方会很快感受到你的热情,而也给你热情的回应,可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我受到压迫的感觉,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和你“熟”,他只是痛苦地应付你罢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绝和你碰面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点还不止上面提的两点;因为你急于接近对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为话题,好持续两人交谈的热度,这无疑是暴露自己,若对方不是善类,你不是自投罗网吗?如此说来,做人要留一手,做事时要有点“心计”,以赢得更多朋友和保护自己。

2.向朋友求助,有“心计”更管用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就是我们身边的路,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为我们指引方向。生活中不要吝啬交朋友,多个朋友就多条路。

现代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下一分钟你将会遇到什么事情?真是难说。这些疑窦不仅是在诡谲多变的政治领域才会发生,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上都会有同样的境遇,这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朋友,最先做的就是向朋友们伸出求助之手。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究其实质,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脱离了父母,一旦有了什么难处,身边除了老婆孩子,不靠朋友又靠谁呢?

凡是有“心计”的人总是在日常生活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朋友是生命中的能量,聚集得多了生命才更加蓬勃和旺盛。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多、路子就广,求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有人问:“你有没有朋友?”一定有很多人答不上来,即使能够回答得出来,大致也都是学生时代的同学或办公室合得来的同事,所想得出来的不过几个人而已。

这些关系虽然也可直接结为朋友关系,但是严格讲起来,朋友的关系范围应更广,基础更深才行。

有时,我们在阅读名人传记时,会发现这些成功的人士似乎都有深厚的“背景”,查一查这些政治界、金融界的名人家谱,他们的祖宗三代地位显赫,无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出于名门,似乎国家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人家有如此雄厚的人际关系资本,简直让平头百姓羡慕不已。

由此观之,仿佛纠朋结众是和我们普通人绝缘的。其实不然,我们知道,交友是每个人所必须的,并不是政治家或金融家的专利品,如果你渴望广结人缘并是个有“心计”的人,那么在我们周围,你就能发现不少人选。

比如你的父母、兄弟在公司做事,而工作内容和你毫不相关,同时他们也交有一些朋友,就这样,父母和兄弟也可以作为你广结人缘的桥梁,也就是说,如果以父母和兄弟为媒介,还能够找到更多的朋友。

再看看你父亲的那一边吧!假如父亲的兄弟还健在话,以年龄来看也许已经达到相当的地位了;同样的,你母亲这边也应检查一下,同辈的堂表兄弟们,也可以作为你交友的来源。此外,连你的姻亲,都是广结人缘的对象……就这样靠你血缘的关系,也可以使你的交友网络逐渐地扩大起来。

其次把目标转移到你的家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由于同乡的关系,能够顺利地结成朋友。

再来谈谈同学!人们一谈到同学,就会勾引起学生时代的甜美回忆。

你们也许是曾在一球队一起赛球的队友;也许是一起参加某个社团的朋友;还有可能毕业后同一个单位工作过,这些人都是你结交的有利对象。

除了办公室的同事,在公司内和你有过接触的人,也是你可以考虑结交的对象,但是问题是当你离开了这个单位以后,交往是否能继续进行。

只要你有心广结缘,机会多的是;像共同兴趣的集会或是社团,还有各种活动中心,都是你交友的场所。就连咖啡馆里也能交朋友。

总的说来,对有“心计”的人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朋友,而多个朋友,就多条路,而你求人办事成功的机率也就会大得多。

3.加深血浓于水的亲情

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但亲戚也是凡人,所以要在平时注意加深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样在你有求于他时,他才能鼎力相助。

当人们遇到困难时,肯定会想到找亲戚帮助。亲戚之间大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联系的亲密性。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救援之手。

必须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原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因此,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与亲戚交往中同样要做个有“心计”的人,掌握并遵循亲戚交往中的一些规律,如此彼此的关系才会越来越亲密,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结果自是可想而知。

那么,亲戚之间在互相交往,怎样做个有“心计”的人而使彼此关系更融洽,更牢固呢?

1.亲兄弟也要明算帐

求助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而得罪人,在亲戚之间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等财物往来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帮助,有的就是赠送,情况不同,但都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

作为受益的一方在道义上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以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得理所应该,不作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是不能含糊的。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该还的也要按时归还。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如果等到亲戚提出来时,那就不好看了。

对于来自亲戚的帮助要注意给以回报,这既是加深友谊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人。

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为造成矛盾的祸根,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计”的人了。

2.不要强人所难给对方出难题

亲戚之间虽有辈分的不同,但是,也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在彼此之间有地位、职务的差异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常言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说,就亲戚而言,财大的、地位高的人对于比不上他们的亲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总是希望从地位高的一方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同时在他们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又怀有极强的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对来求助的亲戚表示出不欢迎的态度,那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一般说来,地位低的人对于被小看是很敏感的,只要对方露出哪怕一点冷淡的表示都会计较、不满,造成不良的结局。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求亲戚办事,特别是办一些有违原则的事,人家没办就心怀不满,说人家不讲情谊之类的话,这也是很使人伤心的。

在有地位差异的亲戚之间最常见的矛盾是在求与被求之间,是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遇这些问题,一方应注意尽量地满足对方的需求,另一方则应考虑对方的难处,尽量不要给人家出难题,即使因客观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应给以谅解,不能过多的计较。

3.要体谅亲戚,不要为所欲为

“亲戚越走越亲”,是一般原则。但是,看你如何走法。有“心计”的人能摸到其中的一些技巧。

过去走亲戚可以在亲戚家住上一年半载,现在就有很多的不便。大家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住的时间过长很多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还有的人到亲戚家做客一点也不体谅对方,而是任自己的性子来,这就给主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容易造成矛盾。

比如,有的人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要睡到太阳升起来才起床,他们到亲戚家也不改自己的毛病。主人要照顾他,又要上班,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还有的人不讲卫生,到了亲戚家里,烟头到处扔,人家收拾不及。如果时间不长,人家还可能忍耐克制,要是日子长了,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因此,在亲戚交往中也有一个优化自己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如果方式不当就会得罪对方,这样在你需要帮助时对方便很难伸出手帮助你了。

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是我们遇到困难时的救星。但是亲戚也是凡人,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计”的人,加深并保持与亲戚们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样在你有求于他时,他才会鼎力相助。

4.利用同事关系办事

在同事中有个好人缘,好多事不用发愁就能办成了。

人们在运用关系网办事时,总认为同事之间只存在猜疑和忌妒,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和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差不多,一个有“心计”的人都不会忽视同事之间的友谊。

又因为同事关系是办事最直接最方便利用的关系。

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求同事办事就等于为他提供了一次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即便遇到困难也得办;即便有时担心领导不满也得办,以此在同事中维护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同事的事和单位的事一样,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因此,找同事办事不用存在有任何顾虑,该张嘴时就张嘴。

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同事关系办事呢?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同事之间了解得比较多也比较深,如果找同事办事藏藏掖掖,想托人办事又神神秘秘,不把事情说明白,容易使同事产生你不信任他的感觉。因此,找同事办事就要先说明究竟要办什么事,坦言自己为什么办不了,为什么要找他。这样,精诚所至,同事只要能办到的事,一般是不会回绝你的。

2.该客气时一定要客气

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没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人之前说话一定要客气,而且要以征询的口气与同事探讨,请他帮忙想办法。受到如此的尊重,同事如果觉得事情好办,自然会自告奋勇地去办,几句客气话,省却许多麻烦。办完事之后,一般不要用钱来表示谢意,客气几句,说声谢谢你就可以了,如果执意要拿钱来表示,容易引起反感,因为同事之间办点事就接受物质感谢会给大家留下坏印象。

3.要有的放矢不要为难同事

一些比较笼统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办。办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这位同事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是否办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你才能做到张口三分利,也不至于叫同事左右为难。

4.有些事不能找同事办

自己能办的事尽量自己去办,这样的事求同事会使人感到你以老大自居不把同事的腿脚当回事,这样既可能耽误事,又影响了同事感情。

需要请客送礼的事不要托同事办,在单位里,请客送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流行”只是指在社会大环境里。

如果同事不能直接办也得“人托人”,费周折这样的事,不如转求他人。

和同事利益相抵触的事不能找同事去办,即便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个同事。

5.犹胜手足同窗情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

办事最实在最得力的要属同学关系,同学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办事有“心计”的人都会珍视这份难得的同学情。

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所以同学关系是最纯洁的。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坦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等都能够深入了解。

即便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塑造。换言之,要做个有“心计”的人,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如果你是个有“心计”的人,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同学关系呢?

1.主动加深关系,让同学主动帮忙办事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权倾当朝。

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那是在姚崇高中秀才后,与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师门下继续深造,以期将来能考中进士,光宗耀祖。

一次,老师要姚崇与张宗全就某个题目写一篇文章,两天之后他要考核。这两位学生下去都精心作了准备,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来。事有凑巧,姚崇与张宗全所写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且观点也相当一致,这如何不使老师为之恼火?没想到自己门下两位最得意的门生敢剽窃他人作品,这如何了得?

看到这种情况,姚崇据理力争,声明文章绝非剽窃。而张宗全作品也非剽窃他人,但为了平息老师的怒火,就对老师说:

“这实属学生不该,前两天与姚崇兄弟论及此题,姚兄高谈阔论,学生深感佩服,遂引以为论。”

老师听到这番话,也知错怪了两位学生,就平息了心中怒火。事后姚崇心里为此深感佩服,为张宗全的广阔胸襟所感动。姚崇当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深以为信,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专职外藩事务。

可见,人情在同窗关系中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张宗全就很巧妙地用了这个技巧,在一些较无关紧要的场合中,自己吃些小亏,作些让步,送个人情给对方,使姚崇一辈子都记住了这个人情,最后使张宗全获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2.平时烧香,关键时刻显灵

有人说:“同学之情只有几年,一旦缘尽则情尽,没什么可值得留恋的。”

这其实是很错误的想法,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实是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这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实属必要!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有很大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未想到的。事实上与同学相处,就如同烧香看拜佛一样,绝不可嫌平日里烧香是浪费财力浪费时间的事,因为只有平日里烧香,关键时刻才能显灵啊。

三国时蜀的创建者刘备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那是刘备还在读私塾时,由于刘备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在这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但是,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讨当时的天下形势,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若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宏伟的目标,就带起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他一人逃脱,被石全给隐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可见,同学关系有时在很危急的关头能帮上大忙,能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但是,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中间的好处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你与同学分开之后并没有经常性的相聚,那关系之好从何谈起,从中受益则更是一纸空文了。所以,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份情,真诚地维持分开之后的同学关系,那你的人际面会更加的广泛,路子也会比别人多出几条。

6.求异性办事:恭维她让她乐于帮助你

女人心难摸,但凡是女人都爱听恭维话。如果你有求于他,那么夸奖她吧,她会乐于帮助你。

在当今的社会里面,女性的地位已大大提高,几乎哪一种行业,都需要女性职业存在。而求女人办事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但关键是如何让她乐于帮助你呢?

其实,让一个手中有权的女性心甘情愿地帮你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要诀便是你要做个有“心计”的人让她能够感受到你,认为她不同凡响,你很看重她,并关注她的事。

就像女性天性爱美一样,女人天生也爱听恭维话,所以若能掌握恭维女人的技巧,她们高兴了,帮你办事自是不在话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恭维女性的一些方式:

俗话有云:“一夸、二逼、三情绪。”女性首先对男性最关心的一件事,并非男性的长相,也非教养、学识等消极性的条件。夸奖自己、重视自己的男性,才是女性愿意喜欢与之接触的对象。

即使对方嘴里假装不高兴,其内心里也是充满着幸福和快感。因为,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对她们的价值的肯定。

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女性事实上似乎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有些人是高尚优雅,有些人是天生丽质,不论哪一方面,身为女性总有足以自豪的地方。

如果身为男性,我们不妨试着寻找对方某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加以称赞,它所产生的功效会更大。

或许有些人对自己某方面的魅力并没有十分的察觉到,但就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豪的成分,所以针对这些微小的“长处”加以称赞,对方会觉得你很关心她,为人十分细心等。

如果你对一般已被公认为“美人”的人说:“你很美”,对方不见得会显得特别高兴,因为你的称赞已是别人公认的事实,所以不会给对方一种意外感,对方对你的感觉印象也不会因此而强烈。

即使有些人看来好像自卑感很重,但对某些事情还是会有着强烈的自我陶醉的情绪。

说到这里,若你想称赞她,但又不知如何启口时,你或许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称赞:“好漂亮的手指!”“你穿这套衣服显得特别的迷人!”“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你的小皮包很漂亮。”等等。当你这样称赞她的时候,已经足以显示你的热心了。同时她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

在西方的社会里面,一个男子若遇到一位动人的女性时,他们往往会很大方地称赞对方,但在我们东方,常会被看做一种轻浮的行为。这和我们的生活习惯,自古以来的民风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然,在我国基于传统的道德观念,我们自然不必一味地模仿西方的作用,但也不必吝惜开口称赞,因为这样不仅能使人精神愉快,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某机关主任对一位女打字员说:“你今天穿的这身连衣裙,更显得你漂亮大方。”女打字员一听,心里像喝了蜜,主任又说:“如果你打的字也能这样才好,要注意标点符号。”女打字员虽然脸有些红,还是愉快接受了批评,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显然,这位主任是懂得女性心理的。

美国研究“人生艺术”的专家玛嘉·威尔逊女士曾经说过:“女人特别重视什么周年纪念的仪式,故此千万不要忘记:她们需要别人送花,在分别的时候希望你写信给她,以表示你并没有把她置之脑后。”

能干的推销员就很会利用这一人性的弱点,他会巧妙的问出顾客的生日或结婚纪念日等,然后记住,到了那天就打电话说:“祝你生日快乐!”就这么一通电话,给对方的印象就十分强烈了。因为连自己都容易忘掉的日子,对方却能记得这么清楚,并且向自己表达了关怀之心,不用说,当事人的心里一定会很高兴的。

相对男性,女性是较感情化的,这在日常的会话中,就可看出。她们喜欢的男人,即使请求她代为倒茶泡咖啡之类的琐事,她们也欣然接受,可是对讨厌的男性就不一样了。

“你自己倒茶都不会啊!我又不是为了替你倒茶才来这里上班的!”

像这样,如果不保持适度的友好关系,连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不会帮你做的。

还有,不要忘了经常对她们表示谢意,“经常麻烦你真不好意思,下次有空我请你吃饭!”如此一来,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愿为你代劳,帮你解决。

大多的女性,她们对年龄一向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女性,都不喜欢在众面前揭露自己的年龄。所以在称呼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得体的称谓。

总结一句,和工作上的女性交结应酬,与其对她们亲切倒不如轻轻地夸奖她们几句来得有特效,也才是明智的作法。

在称赞对方的同时,更进一步指出对方应具备何种形象,则更能刺激对方的优越感。例如,你对某位女性说:“你的歌唱得很好,但如果你再配合一下台风,相信会更加完美!”

像这种说法,对方才会觉得你对人的关心是出自于真心的。

我们在夸奖男性的时候,由从背后夸奖,经由第三者传达至当事人耳里,最具效果。但夸奖女性的时候,则恰恰相反,无论哪种场合,都应面对毫不考虑的直接称赞,而且要不厌其烦的应用各种方式。

女人心难揣摸这是大多男人的体会,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女人最渴望的只是你对她的赞美。那么做个有“心计”的人吧,去了解并运用女人喜听恭维话这一点,让她会乐于帮助你。

7.有心攀领导高枝,让领导为你办事

依靠关系办事已经在中国上下形成了共识。一个有“心计”的人从来不忘编织一张关系网,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都“逃”不脱这张“网”。

依靠关系办事已经在中国上下形成了共识。关系是一种感情的凝聚和利益的融通。有了关系也就有了路子,有了利益,有了各种随时可以兑现的希望。一个有“心计”的人从来不忘编织一张关系网,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都“逃”不脱这张“网”。

我们知道,要想办成事,必须靠关系。特别是下级找上级办事,必要时更要做个有“心计”的人去攀附一下领导的高枝。与上级攀附关系,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1.了解和掌握上级的身世和社会关系网

任何一位上级都有自己的人情关系网。这个“网”的形成与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要想与他攀附关系,必须先暗地里多留心和注意他的身世和社会关系网,包括他的同乡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掌握了这些关系之后,鉴于直接与某上级建立关系多有不便,则可曲线救国、另辟蹊径,设法同一两位与这位上级关系甚笃的人建立关系。这样,在必要时,便可以借助这些关系的力量拿住上级的面子,使上级碍于某些关系的面子,不能拒绝,不便拒绝。

2.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

攀附关系不是生拉硬套,本来没有亲戚关系,偏偏七拐八绕,硬说有亲戚关系;或者本来与上级的某位朋友无甚关联,偏偏鼓吹自己与人家情深义重,如此这般,很容易引起上级的厌恶和鄙视。所以,与上级拉关系,要循循善诱,顺理成章,委婉自然,让上级感受到虽是不经意地提起,却一语中的,牵动着上级的旧情,甚至让上级陷于对旧情旧事的沉湎中。如果能把与上级的关系攀附到这份儿上,那么还何愁上级对你托办的事情袖手旁观呢?

3.讲究场合

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便与上级攀附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上级是不情愿公开自己的身世和社会关系的。非但如此,上级本人还会顾忌你多事和多情,而旁观者更认为你是在有意巴结上级。所以,在公开场合攀附关系不但对上级有碍,也对自己有失。与上级拉关系最好是在背后与上级扯家常、唠闲嗑的时候,或者在酒桌上小酌、在茶余饭后散步的时候,或者在上级情绪好而且还具有拉关系由头的时候,在类似这样的时间和场合里与上级套关系最容易切中上级的心意,最容易令上级买账。

4.有一些手段必要时还是要用的

作为上级居高临下,下边常有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的人时刻寻找巴结上级的机会,因而与上级攀附关系也存在着一种畸形的竞争关系。那么,怎样在这种不可告人的竞争中取胜呢?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手段,因为任何一位上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这矛盾有的是对他有利的,有的是对他有害的;有的是他自己一目了然的,有的是他无从觉察的。那么,你为了攀附于他,就应该认真关注这些矛盾的风吹草动,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或特殊机遇,便可通过告密、协调或委婉干预等手段随即成为上级的心腹之人,即成其心腹了,还何愁有事不帮助办呢?

所以,只要在攀附关系上下了功夫,就一定能在上级那里收获一些感情,凭借这种攀附出来的感情把自己的事情办成,也确实不失为一种追求成功的方法。

另外求领导办事时如果能赢得老板的理解,办事就更容易了。

那么,怎样获得上级的理解和支持呢?问题的答案当然不像问题的提出这么简单。要想得到上级对你请求办的事的理解,你必须遵守如下几项原则:

1.时间原则

要在上级有闲的时候同上级会面谈事。上级忙的时候,心情容易烦躁,不但对你提出的事不记挂在心上,甚至还会嗔怪你不识眉眼高低。如果在上级时间宽裕的情况下会谈,上级有一定耐心听,问题可能会得到重视,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把事情办成。

2.场景原则

找上级谈事要考虑会谈的场所和环境。有的事要到上级的办公室里谈,有的事要到上级的住室里私下谈,有的事谈得越诡秘越有效果,而有的事越是有旁人听到越对成事有利。所以,这奥妙就在于你所要求办的事的分量和利害关系以及某位上级的脾气秉性。

3.引入原则

找上级办事要讲究话题的引入方式。有的需要直来直去,开门见山地和盘托出;有的则需要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或者渐人佳境,否则便让上级感到唐突冒失刺耳烦心。一般而言,如下几种引入方式较为常用:

一是通过谈工作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二是通过谈生活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三是通过谈社会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四是通过谈家庭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五是通过谈上级关心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六是通过谈自己关心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4.会说原则

要想把事办好,必须首先把话说好。话要有逻辑性,条理性,让人听了有理有据,而且还要和风细雨,让人听了心悦神怡,同时还要力争把话说得生动感人,让人听了为之心动。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情有理,情理交融,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上级,也会被感动得甘愿费力出面为你办事。

5.恭敬原则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是最禁不住恭敬的动物。对上级来说也是如此。你求他帮助办事,恭敬他是理所当然的,你恭敬了他,他也反过来恭敬你和重视你,得到恭敬的人是不会放着对方的难题不管的。

坚持以上五个原则,你要托上级办的事,很容易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支持,那时,不管事情有多难,只要在上级那里能办,就多半不会让人失望的。

8.走老人孩子路线

求人办事时,除了走夫人路线外,不妨走走老人孩子路线,迂回接近目标,达到办事目的。

求人办事,所求之人一般是年富力强的角色,刚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除了走夫人路线外,走一下老人孩子路线,迂回接近目标,拉近彼此的感情,的确是要费点“心计”动点脑子的事情。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是理想的路线呢?

1.老人、小孩容易接近

老人因体力虚乏在家休养,或因年岁高而退职在家,没有工作做,家务不让做,谈话是心里有而没处说(儿女上班少有时间;年辈相距,话难投机),因此,常常显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动接近老人,哪怕是暂时解除老人的孤寂,老人自然非常乐意。再者,心理学表明,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而小孩子纯朴,喜新好奇爱动:一句唐诗、一段故事、一个鬼脸、一声哄捧就能很快赢得小孩的亲近。

2.掌握老人和孩子的心理,让他们喜欢你接近

一般地说,老年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厚,精神仓库里贮藏有大量感性或理性的“经验产品”,一有机会,他们总乐于滔滔倾诉,希望能影响、感动后人,也算获得人生的哪怕些许的慰勉。事实上,老人长年留住家中,这种滔滔倾诉故事、传授经验的机会实在很少,因此,老人的生理、心理便表现出极大限度的和善、平易。尤其对于年轻人,他们总乐于主动招呼、热情交谈。至于小孩,若你真诚地以童心相待,带给小孩新奇欢乐,小孩会立刻把你当做“快活大王”或“英雄人物”而崇拜、亲近。一句话,老人、小孩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喜欢与你的接近。

3.通过老人、小孩达到融洽全家的目的

老人是长者,而中国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传统。假如老人心悦神怡,全家随之活跃和愉快。中国人又十分看重传宗接代,视小孩为家庭的未来,爷辈如此,父辈更甚。况且现代家庭小孩多是“独苗”,家里人更是哄捧宠爱,如果能和小孩玩在一块,家庭融洽自是水到渠成。

走老人孩子路线有几点需要注意:

1.多了解和积累老与小的知识

了解老人、小孩,除了感性的调查、观察之外,平时也应适当地作些理性积累,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积累有关老年健身知识、休闲知识,小孩游戏知识、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时“妙手偶得,借题发挥”。一天晚上,芳到某同事家做客,自我介绍后,芳挨着一个4岁的女孩坐下,笑盈盈地问:“小朋友上幼儿园了吧?”小女孩睁大眼睛点点头。“会拍手掌吗?——千年蛇妖白素贞,下凡来报许仙恩——”“我会说,我会拍!”小女孩一下给逗乐了,伸出双手便和芳玩了起来。很快,芳和小女孩打成一片,旁边小女孩的爸爸妈妈也格外开心。

2.主动套近乎,消除陌生感

谈话是交际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进入一个家庭,见到老人、小孩,要想见一面便产生“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登门人应该主动引出话题打开话匣,而不应该等待家庭一方(老人、小孩)搜寻话题勉强问答。因为双方刚刚接触的短时间内,登门人有心理准备更容易找以合适的话题,况且对于老人,你主动开口也表示了尊敬;对于小孩,你主动开口,能表示亲近,消除陌生感。

3.态度要谦虚还要谨慎

对老人务必态度谦恭、心性美善、行为礼让。这一方面表现你的虚心、诚实,一方面显出你对长者的尊重、敬仰。那种三言两语就夸夸其谈,将老人“晾挂”一边或踩践自己脚下的言行是切不可取的,结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甚至赶撵。小孩天性乖巧,欢乐容易哭闹也容易,稍有不适就可导致“风雨满楼”。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须因情因境,投其所好,把握分寸。要用忠诚、童稚去换取欢悦,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装腔作势、虚情假意。

“迂回包抄”之计是灵活改变求人办事的线路。遇到办事不顺之时,不妨用用你的“心计”,动动他孩子的脑筋,打一打老人家的主意,是不可忽视的获取好感、打通关系的绝妙办法。

9.公事私办,不要违纪不守法

公事私办并不是让人违反国家法律和工作纪律,而是在可松动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的挤压时间或加强劳动强度,自愿地帮助别人。

正因为在公事公办与公事私办之间存在较大的回旋余地,这才给做事有“心计”善于人际交往的人创造了有利的机会。他们尽自己所能,常常收到意外的效果。公事私办是有“心计”的人常做的事。

有些人不懂“公事私办”的道理结果吃了亏。一位刚从国外归来的博士到应聘单位办手续,他觉得办公室里办事效率太差,就以国外的情况对工作人员横加评论,还不耐烦地催人家快办。人家很不高兴,干脆说:“今天不办手续了,明天再来办吧。”

这个博士不懂人情世故。他如果说上两句好话,类似“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我来麻烦你们了,这是我个人的材料,请多多留心。”也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倒会加快速度帮他的忙的。

假如你在办公室办事,以为这是公事,就拿着“谁耽误就是谁的责任”的原则牌子吓唬人,而不考虑办任何事都是在与别人合作,势必遇到不少麻烦。这种刻板的公事公办方法忽略了人的感情因素,当然就很难行通了。

如果是有“心计”的人懂得公事私办的道理,结果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在修理部工作的李师傅一下班就蹬上自行车赶往他的好朋友陈某家去了。陈某的一台电冰箱突然不制冷了,李师傅去瞧瞧什么毛病。“好朋友的事当然要帮忙了,”李师傅赶到陈某家,饭也没吃就忙开了,一直干到很晚,总算修好了电冰箱。

陈某感激地对李师傅说:“太谢谢您了,李师傅!要不是冰箱急用,也不会让您下了班还来帮忙,耽误了您这么长时间,实在过意不去!”李师傅笑着说:“嘿,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还说什么两家话!”

尽管陈某家的电冰箱是李师傅他们厂生产的,修理冰箱也是李师傅份内的工作,但李师傅把这件当“私事”办了。如果这陈某不是李师傅的朋友,结果会怎样呢?也许李师傅觉悟高,也会这样做,但是因为是下班后的时间,李师傅推说到明天再修理,这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难有这样的体会,公事私办比公事公办往往来得简单、快捷,甚至办得要漂亮得多。最重要的是你把公事私办事,你出了一样的力,却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你投之以桃,等到你有事求他时,他同样会报之以李的。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事:当你为单位去办某事时,你对合作单位的一位老熟人说:“哎,哥们儿,这事交给你了,你可得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啊。”这言外之意是此事虽是公事,可与本人关系重大,嘱咐你留神、细心,迅速帮助我完成。这就是公事私办的关照语。若你是有“心计”之人,一定懂得,并能见机行事,结果是事情办得圆满,人缘也建立起来了。

10.用共同爱好促进私交

人是感情的动物,这是无法回避的人类特点。感情好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你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丰富的感情影响着你、我乃至每一个人的行为。

人是感情的动物,这是无法回避的人类特点。感情好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你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你擅长表达对对手的了解和关心,理解对手的需要、希望、处境以至梦想,努力建立和维持与对手的好感、友谊,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丰富的感情影响着你、我乃至每一个人的行为。

张某大学毕业被分配在外地工作,而妻子在城市工作,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张某回城打通“关节”,走“前门”公事公办,打了许多请调报告,没有作用,走“后门”请客送礼,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办法,都不见效。

他几次找主任汇报工作时,常见主任在围棋盘上与人对弈,对张某爱理不理。张某只好忍着站立旁边观战。

说也怪,主任对赢棋并不感兴趣,输倒更来劲,棋坛上的高手是他家的常客。但是,要赢主任的棋,单位里还找不出几个人。

张某从中悟出这个道理,要通过下棋“杀倒”主任,调回城里来。于是,他买书籍,拜名师,观棋谱,潜心研究围棋技艺,不到半年,果真练出了一身好棋艺。

再找主任时,开始“观阵”,再当“军师”,然后“参战”,几次交锋,杀得主任大败,引起了主任的兴趣。

从此张某经常在主任身边,后来不等张开口,主任主动关心他的调动事情,在商调函上盖章,很快夫妻团聚了。张某迎合主任喜爱,通过棋盘上的你攻我防的较量,增进了了解,与主任彼此有了私人交情,建立了朋友般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朋友是人与人的彼此交往,自发形成的松散型的意缘群体,所谓意缘群体是与血缘群体相对言的,它是由于意向、志趣、爱好和观念相似或相近自然结合而成的,不是靠行政或组织行为黏合到一起的。

由于他们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态度相类似,即价值观相同,所以,他们在一起时易于相互感知,相互适应,感情易于沟通,容易道理共鸣,并且容易得到对方的支持,容易预测对方情绪、需求和态度取向,因此相互间容易产生亲密感。

自然,朋友之间有困难,朋友向朋友提出帮忙的要求,也就乐于效劳,尽力解决了。

11.好风凭借力,借梯能登天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填过一首《柳絮词》,其中有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一反大贬柳絮飘浮无根、无所附依的写法,而是用肯定态度对其做了赞美。这正如有人不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黄牛,也看到了黄牛背后不断抽动着的鞭子,这正是见识的独到之处。

从中也可得到一个启示:一个有“心计”的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平步青云或扶摇直上的目的。我们把“好风凭借力”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用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就可以称它为“借梯登高”之计。

对于准备求职就业的人来说,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之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等;而“高”则是指求职就业者将要获得的某种较为理想的社会职业。他人有时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桥梁与阶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们的力量更能帮你寻到走向成功的捷径。古往今来,借助于名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汉高祖刘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太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之意,可吕后想立自己的儿子盈为太子,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在野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立盈为太子。盈的成功完全仰仗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得到了皇帝宝座,当然也包括他母亲吕后和张良的妙计,只有刘邦被蒙在鼓中。

中国人历来看重宗族亲情,以至在今天仍然盛行“走后门”。这种“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裙带关系网,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梯”。利用后门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是不足取的,但如果你想能充分发挥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刚走出校门,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就必须靠熟人或名人的引荐。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能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求职者被录用,继而步步高升。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屏障面前,互相利用是人性的弱点,但它也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心理倾向,而这正是“借梯登天”之计的实质所在。

在施行“借梯登高”之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1.找“梯”,即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

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求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你必须先付出某些东西,如真心或物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天长日久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所以平时与人交往时,要盯得准谁有能力帮助你。当然,与任何人相处都要以友善、真诚为本,《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是靠这一点获得了他岳父的信任,从而在银行里谋得了一个好职业。

2.借“梯”,即求得朋友的帮助

朋友能否帮你的忙,还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小利而不为,亦不因利大而为之。如果你与对你求职就业有所帮助的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你应首先谅解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训,在这方面古人也做出过榜样,比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能为老者拾履。平时的基础打好了,量变积累终会成为质变,也就会“得来全不费功夫”了。你待人好,人家对你自然有真心,关键时刻帮助你一把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看来,借“梯”的功夫完全包含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之道之中。

这里还需要说的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施行此计,而是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只是一个平常之人呢? RIptoJJCzC9Qm+Ke61Y7V6L/QSnCSA5XfpBBr5MVfmfbmqI5/cjDxtpL2xKEbz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