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按疏黍虽科,而米黄,又多减及空;今穊,虽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减,更胜疏者。汜氏云:“欲疏于禾”,其义未闻。〕崔氏曰:“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虫食李者黍贵也。”

大豆

《尔雅》曰:“戎叔谓之荏菽。”孙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张揖《广雅》曰:“大豆,菽也。小豆,答也。豍豆、豌豆,留豆也。

胡豆,也。”

《广志》曰:“重小豆,一岁三熟,椠甘。白豆,粗大可食。刺豆,亦可食。豍豆,苗似小豆,紫花,可为面,生朱提、建宁。大豆:有黄落豆;有御豆,其豆角长;有杨豆,叶可食。胡豆,有青、有黄者。”

《本草经》云:“张骞使外国,得胡豆。”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小豆有绿、赤、白三种。

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豍豆,大豆类也。豌豆、江豆、豆,小豆类也。

春大豆,次植谷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岁宜晚者,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子。

地不求熟。〔秋锋之地,即种。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收刈欲晚。〔此不零落,刈早损实。〕必须耧下。〔种欲深故。豆性强,苗深则及泽。〕锋、耩各一。锄不过再。

叶落尽,然后刈。〔叶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炒,秋不耕则无泽也。〕种茭者,用麦底。一亩用子三升。先漫散讫,犁细浅而劳之。〔旱则萁坚叶落,稀则苗茎不高,深则土厚不生。〕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垡掷豆,然后劳之。〔泽少则否,为其浥郁不生。〕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速刈之。〔叶少不黄必浥郁。刈不速,逢风则叶落尽,遇雨则烂不成。〕《杂阴阳书》曰:“大豆‘生’于槐。九十日秀,秀后七十日熟。豆‘生’于申,‘壮’于子,‘长’于壬,‘老’于丑,‘死’于寅。恶于甲、乙,忌于卯、午、丙、丁。”

《孝经援神契》曰:“赤土宜菽也。”

《汜胜之书》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熟于场。’于场获豆,即青荚在上,黑荚在下。”

汜胜之区种大豆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得千二百八十坎。

其坎成,取美粪一升,合坎中土搅和,以内坎中。临种沃之,坎三升水。坎内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种与土相亲。一亩用种二升,用粪十二石八斗。

“豆生五六叶,锄之。旱者溉之,坎三升水。

“丁夫一人,可治五亩。至秋收,一亩中十六石。

“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

崔寔曰:“正月可种豍豆。二月可种大豆。”又曰:“三月,昏,参夕,杏花盛,桑椹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种麻

《尔雅》曰:“黂,枲实。枲,麻。别二名”“茡,麻母。”孙炎注曰:“黂,麻子。”“茡,苴麻盛子者。”

崔寔曰:“牡麻,无实,好肌理,一名为枲也。”

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裛.崔寔曰:“牡麻子,青白,无实,两头锐而轻浮。”〕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地薄者粪之。〔粪宜熟。无熟粪者,用小豆底亦佳。崔寔曰:“正月粪畴。

畴,麻田也。”〕耕不厌熟。〔纵横七遍以上,则麻无叶也。〕田欲岁易。〔抛子种则节高。〕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穊则细而不长,稀则粗而皮恶。〕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亦良候也。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驼。”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说非辞也。夏至后者,非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而况他人者也?〕泽多者、先渍麻子令芽生,〔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则生迟。浸法:著水中,如炊两石米顷,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一宿则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空曳劳。〔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泽少者,暂浸即出,不得待芽生,耧头中下之。〔不劳曳挞。〕麻生数日中,常驱雀。〔叶青乃止。〕布叶而锄。〔频烦再遍止。高而锄者,便伤麻。〕勃如灰便收。〔刈,拔,各随乡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而即骊。〕欲小,榑欲薄,〔为其易干。〕一宿辄翻之。〔得霜露则皮黄也。〕获欲净。〔有叶者喜烂。〕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暖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韧也。〕《卫诗》曰:“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毛诗》注曰:“艺,树也。衡猎之,从猎之,种之然后得麻。”〕《汜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

崔寔曰:“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种牡麻。”〔“牡麻,有花无实。”〕大小麦瞿麦附

《广雅》曰:“大麦,也;小麦,也。”

《广志》曰:“虏水麦,其实大麦形,有缝。麦,似大麦,出凉州。

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语曰:“湖猪肉,郑稀熟。’山提小麦,至黏弱;以贡御。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黑麦。”

《陶隐居本草》云:“大麦为五谷长,即今倮麦也,一名麦,似麦,唯无皮耳。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二麦,种别名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

按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又有春种麦也。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崔寔曰:“五月、六月菑麦田也。”〕种大、小麦,先,逐犁种者佳。〔再倍省种子而科大。逐犁掷之亦得,然不如作耐旱。〕其山田及刚强之地,则耧下之。〔其种子宜加五省于下田。〕凡耧种者,非直土浅易生,然于锋、锄亦便。

麦,非良地则不须种。〔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凡种麦、高、下田皆得用,但必须良熟耳。高田借拟禾、豆,自可专用下田也。〕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掷者,亩用子二升半。〕下戊前为中时,〔用子三升。〕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用子三升半或四升。〕小麦宜下田。〔歌曰:“高田种小麦,稴穇不成穗。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掷者,用子一升半也。〕中戊前为中时,〔用子二升。〕下戊前为下时。〔用子二升半。〕正月、二月,劳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锄麦倍收,皮薄面多;而锋、劳、锄各得再遍为良也。〕令立秋前治讫。〔立秋后则虫生。〕蒿、艾箪盛之,良。〔以蒿、艾蔽窖埋之,亦佳。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多种久居供食者,宜作劁麦:倒刈,薄布,顺风放火;火既著,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如此者,经夏虫不生;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郑玄注曰:“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孟子》曰:“今夫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所养,人事之不齐。”

《杂阴阳书》曰:“大麦‘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麦‘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戊,忌于子、丑。小麦‘生’于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忌与大麦同。虫食杏者麦贵。”

种瞿麦法:以伏为时。〔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亩收十石。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其滑。细磨,下绢簁,作饼,亦滑美。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

《尚书大传》曰:“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虚,北方玄武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说文》曰:“麦,芒谷。秋种厚埋,故谓之‘麦’。麦,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汜胜之书》曰:“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屎;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屎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者锄而稀之。

“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故谚曰:“子欲富,黄金覆。’‘黄金履’者,谓秋锄麦、曳柴壅麦根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须麦生,复锄之。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如此则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

则麦耐旱、多实。

“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麦生根茂盛,莽锄如宿麦。”

汜胜之区种麦:“区大小如上农夫区。禾收,区种。凡种一亩,用子二升。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秋雨泽适,勿浇之,春冻解,棘柴律之,突绝去其枯叶。区间草生,锄之。大男、大女治十亩。至五月收,区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青稞麦。〔特打时稍难,唯映日用碌碡碾。〕右每十亩,用种八斗。与大麦同时熟。好收四十石;石八九斗面。堪作饭及饼饦,甚美。磨,总尽无麸。〔锄一遍佳,不锄亦得。〕水稻

《尔雅》曰:“稌余,稻也。”郭璞注曰:“沛国今呼稻为稌。”

《广志》云:“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粳有乌粳、黑、青函、白夏之名。”

《说文》曰:“,稻紫茎不黏者。”“粳,稻属。”

《风土记》曰:“稻之紫茎,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字林》曰:“秜,稻今年死,来年自生曰‘秜’。”

按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再熟。有秫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云“乱米”,非也。有九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皆米也。

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中裛之。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

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本斫平之。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溉灌,收刈,一如前法。

畦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藏稻必须用箪。〔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若欲久居者,亦如“劁麦法”。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不经霸,不燥曝,则米碎矣。〕秫稻法,一切同。

《杂阴阳书》曰:“稻‘生’于柳或杨。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戊、己、四季日为良。忌寅、卯、辰。恶甲、乙。”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郑司农说‘潴’、‘防’:以《春秋传》曰:“町原防,规偃潴’。‘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珍,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夷’:以《春秋传》曰:“芟夷、蕰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泽草所生,谓之芒种。”〔“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郑玄注曰:“薙,谓迫地杀草。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 NHB/xXZ0xQ1MF8BTdcTUY0E5RibVqg7Sgy2RchNc18/fBedlGTDd+1TJrEPPdZ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