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大哲理:自古以来,真正的守信之士都崇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自己首先不守信用,今后又怎能让别人信你?如果自己无法做到,就不要轻易许下诺言,只有做到一诺千金,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皇帝与磨房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了一座离宫,有一座古老的磨房就在这离宫的围墙外面不远处。

一次,威廉一世到波茨坦巡视,住进了离宫,登上高处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许多景物却被那座磨房挡住了。威廉一世大为扫兴,即传令随员去找磨房主人,洽谈买下这座磨房后即行拆除。谁知磨房主人却十分藐视这个皇帝,对前来洽谈的人员说:“我这个磨房代代相传,无法计算它的价值。”

威廉一世听后勃然大怒,立即令人将磨房拆毁。磨房主人对此并不恐惧,一边袖手旁观任其拆毁,一边自言自语道:“当皇帝的可以这样胡作非为,我们国家的法律还有什么用?”不久,即为此事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高法院根据德国的法律判决威廉一世重建磨房,并赔偿磨房主人的损失。威廉一世只得将业已拆毁了的磨房重新修建起来。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和磨房的主人都相继去世了。磨房主人的儿子却不能守其旧业,乃致破产,因此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并在信中述说自己的父亲与威廉一世的交涉。威廉二世读信后,十分感慨,亲笔回信说:

“可爱的邻人:我怎么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业,并传之子孙,使其世世代代在你家主权之下。这件事与我们国家关系极大,这座磨房应当长期保留下来,以作为我们国家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纪念。你现在很困难,我十分同情,今赠给你6000马克,供你偿还债务。你亲爱的邻人威廉复。”

磨房主人的儿子收到威廉二世的信以后,再不提及出售磨房这件事,并且教育其子孙珍惜这份祖传遗产,因此这座磨房一直保存至今。

大哲理:只有法制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国家的领导应该虚心听取民声,不能因一己之私利置人民之安危于度外,更不能以专制代替法制,应该让文明之花处处开遍。

假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的学生曾向他请教过如何才能获得真理。

苏格拉底拿着一个苹果,缓缓地从台下所有学生的座位旁边走去,边走边说:“请大家注意了,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手上这个苹果,并仔细品味空气中的味道。”

绕教室走完一圈,然后回到讲台上的苏格底拉又问道:“刚才在座的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我闻到了,是香味儿!”有一位学生回答。

苏格拉底再一次走下讲台,举着手中的苹果绕教室走了一圈,还一面走,一面再次叮嘱:“请你们一定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仔细闻着空气里的味道。”他还不时把苹果拿到同学们面前让他们嗅了嗅。

这次,当他再问及有谁闻到气味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惟独还有一位学生除外。突然他下意识地向四周看了看,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慌忙举起了手。

顿时,苏格拉底脸上原有的一丝微笑也彻底消失了,他举起苹果遗憾地说道:“非常抱歉,这只是一个假苹果,又怎么会有味道呢?”

大哲理:拥有独立思想的人才会洞察事物,明辨是非。否则一个人就很难发现真理并坚持它,而且还极其容易把握不住分寸和坚持不住原则。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够拥有独立的思想、坚持己见,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福与祸,谁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第一万根琴弦

曾有一位钢琴师由于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在四处求医无效欲投河自尽时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给了他一丝希望,告诉他一定可以帮他治好眼睛,但前提是每天必须为别人演奏一首欢快的曲子,当弹满一万首后就可以给他开方治病。

于是,琴师每天如约来到外面为别人弹琴,听到他的琴声,周围的人们都忘记了所有的痛苦变得快乐起来,琴师也渐渐地感受到了周围快乐的气氛,原来为别人带来欢乐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于是他更加专注于为大家弹琴,自己也逐渐变得开朗乐观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琴师终于弹完了第一万首曲子,他态度诚恳地找到老者希望他能给自己治好眼睛,可老者只是用手在琴师手上轻轻地比划了四个字--心存希望。

琴师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老者给了自己希望才使自己年复一年地生存了下来,此时琴师的心里已经是非常平静了。

几年的弹琴生活使琴师心中的慧眼顿悟了整个人生,他忽然发现其实只要心中有了希望,那么生存的快乐比复明更加重要。没有希望的人生,既使你拥有了无比健康的身体,也不能为你的生活增添幸福。

大哲理:希望是生存之母,它孕育着生命;希望又是心灵之塔,照亮了人生的永恒之旅。一个人的心里要是没有了希望,就如同没有了空气,失去它,你的生命也将彻底枯萎。希望,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动力之源,同时也是成就一个人的根本信念。

老人未老

一次,帕克曼坐公交大巴去办事,半途上来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但身子骨看起来还很硬朗。帕克曼站了起来,打算把座位让给他,这时老人在帕克曼肩上拍了两下:“小伙子,谢谢了。我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说完,对帕克曼笑了笑。

帕克曼心里一震。他是第一个拒绝帕克曼让座的人,这“异常行为”多少使帕克曼有些惊愕,帕克曼开始由衷地敬佩起这位老人。但和这一次不同,后来多次乘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坐在车壁上写着“老人、孕妇、残疾人”的“特殊座位”上的年轻人,也许他们看见了那几个醒目的红宇,看到了老人上车却丝毫不打算挪窝,或许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正是更需要这个座位的“老人”?

其实,这简单的让座行为已绝非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问题了。人的心理年龄在左右着自己的行为:当他的心“老得连路都走不动”时,他已经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了。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老”了。

老人中途下车了,临走时,留给帕克曼一个谢意的微笑,在帕克曼眼中那更是一个不老的微笑。

大哲理:生理的年龄和心理的年龄不一定成正比例,有些人虽然很年轻,但他的心早已经老了,而有的人虽然已经很老了,但他却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所以他永远是年轻的。千万不要使自己的心老化,那样你就真的老了。

错失的服务

纽约一对退了休的老夫妇坐在摇椅上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丈夫突然想起谈恋爱时,妻子曾经说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乘着船在大海上航行一个月。可是,婚后的日子拮据而繁忙,妻子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满腹内疚让丈夫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带妻子去实现她的愿望。

这两位老人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给美满的生活增添一缕绚丽的风景,几乎倾囊买了两张昂贵的船票,带着美好的梦去航行。同时他们带着一箱方便面出发了,因为他们认为实在没有能力支付船上昂贵的餐费。就这样,两位老人天天以方便面为食,大海的美令他们眩目,大自然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直到旅途即将结束的那天,在丈夫的提议下,夫妻俩点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打算给此次航行划上一个美满的句号。可是当他们叫服务生买单时,服务生却惊讶地说:“先生,您难道不知道吗?当您踏上这艘船的那一刻,您已经有了免费用餐的资格。这项服务就写在您的船票背面啊。”

大哲理: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没有机会,而是因为你具备了成功的机会而自己却没有把握住。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尝试,要试着改变自己,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才智,你将会发现,机遇是属于你的,你的人生也是多彩的。

一只海怪

在塔诺普尔城住着一个叫费威尔的人。有一天,他正坐在屋子里认真地看书,忽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声。他走到窗前,看到一大群孩子在玩,他想把他们赶走,于是他打开窗子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快到教堂那里去吧。你们在那儿会看见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孩子们一听这话就都跑了,费威尔先生回到书房,一想到刚才对那些孩子编的瞎话,就不禁偷偷地发笑。

可是不久他书房的宁静又被打破了,这回是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他走到窗前,看见许多人在跑。

“你们往哪里跑?”他大声地问。

“去教堂。“犹太人回答说,“你没听说吗?那儿有只海怪,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费威尔先生得意地笑了笑,又回去读自己的经书了。

他才刚刚坐稳,又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他往窗外一望,不得了啦,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往教堂的方向跑。

“出什么事了?”他大声问道。

“天哪!怎么,你还不知道吗?”他们回答说,“就在教堂前面有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人们匆匆跑过。费威尔先生忽然注意到拉比本人也在人群当中。

“天哪!”他喊道,“要是拉比本人也和他们一块儿跑的话,一定是出什么事了,无风不起浪。”

费威尔先生慌忙抓起帽子离开了家门,也跟着跑了起来。

大哲理:不要轻易说出没有根据的事情,否则经过大家的传播,说谎的人都会无法辨别真伪,最终不但愚弄了别人也愚弄了自己。

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大哲理:优势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许多时候,我们是跌倒在自己的不足方面,而是在自己的优势上栽跟头,因为我们常常警惕我们的不足,优势却常常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殊不知,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它玩弄。

把鞋带系好

克莱夫8岁大的女儿有一天回到家里时很烦躁,不想玩也不想看书。克莱夫把她抱在怀里问她原因。

“没什么。”她说,眼睛看着地板。

“是不是邻家那个孩子又欺负你了?”他问女儿。

“不是,爸爸,我只是感到不开心而已。”

他顺着她的眼光望向她的帆布鞋,见到鞋脏了,鞋带也散开了。

“你的鞋带散开了。”克莱夫说。

“是的,我不断被绊倒。”

克莱夫把她放在沙发上,然后跪着替她把鞋带系好。他再抬头看她,她正望着自己,脸上似乎有了快乐的表情。

“现在感觉怎样?”他问女儿。

“好了,爸爸--好多了。”

克莱夫了解那种感觉。

大哲理:他们没有长谈怎样待人处世,争取高分或长大成人的重要。他们只是解决了那一点因鞋带散开、鞋里进了沙粒,或是鞋子进水而导致的烦恼,因此而产生的令人不安的烦恼就自然消失了。当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的时候,不妨试着系好自己的鞋带。

重要的角色

让杰西永远也忘不了的,是她上三年级时的一次午餐时间。学校排戏时,她被选来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道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达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她头脑里的词句全都无影无踪了。

最后,老师只好叫杰西靠边站。她解释说,她为这出戏补写了一个道白者的角色,请她调换一下角色。虽然她的话挺亲切婉转,但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杰西--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让给另一个女孩的时候。

那天回家吃午饭时,杰西没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然而,母亲却觉察到了她的不安,没有再提议她们练台词,而是问她是否想到院子里走走。

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棚架上的蔷薇藤正泛出亮丽的新绿。杰西无意中瞥见母亲在一棵蒲公英前弯下腰。“我想我得把这些杂草统统拔掉。”她说着,用力将它连根拔起。“从现在起,咱们这庭园里就只有蔷薇了。”

“可我喜欢蒲公英,”杰西抗议道,“所有的花儿都是美丽的,哪怕是蒲公英!”

母亲表情严肃地打量着她。“对呀,每一朵花儿都以自己的风姿给人愉悦,不是吗?”她若有所思地说。

杰西点点头,高兴自己战胜了母亲。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母亲又补充道,“不可能人人都当公主,但那并不值得羞愧。”

杰西想母亲猜到了自己的痛苦,她一边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一边失声哭泣起来。

母亲听后释然一笑。

“但是,你将成为一个出色的道白者。”母亲说,并提醒杰西是如何爱朗读故事给自己听的。“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样重要。”

大哲理:事无大小,只要认认真真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一步步地接近成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当上出色的将军,但是你可以当好一个出色的士兵。其实无论是在家庭或者是事业方面,不在于你做什么,重要的是争取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寻找最好的果子

苏格拉底向学生们阐述时间的真谛问题时,为了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含义,他把学生们带到了一个果林里,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一直往前走,再摘一个自己看来最好的果子。只有一点要求就是绝不允许走回头路,更不允许在对自己所摘之果不满意时,又做一次选择。”

于是,学生们出发了。他们非常认真地进行着比较,仔细地选择着。等他们到达出口时,苏格拉底早已在那儿等候着他们了。

“你们现在选择得怎么样了?都找到自己满意的果实了吗?”

“老师,就让我再重新摘一次吧!”其中有个学生央求着,“当我刚走进果林时,就看见了一个很好的果子,可我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就放弃了它。当我最后都快走出林子时,才发现最早看见的那个果子其实就是最好的。”

此外,其他学生也都纷纷请求再作一次选择。苏格拉底叹了口气说道:“人生即是如此,既然已经选定好了就没有第二次选择。”

大哲理:莎士比亚说过:时间是无声的脚步,不会因为我们有无穷的琐事而有片刻停留。当你不能有再做一次选择的能力时,那么一切就都必须从眼下做起。快乐时不要得意忘形,忧愁时能够学会自拔,始终保持谨慎、勤恳的态度。

最简单的方法

小镇上有一位五金店老板,从事这一行已有20多年,生意一直很好。但他对会计业务不在行,不习惯用账簿。他把支票放在一个棕色的大信封内,把钞票放在雪茄盒里,把到期的账单都插到票插上。

一天,他那个当会计师的儿子来探望他,说:“爸爸,我实在搞不清你是怎么记账的,你根本无法核算成本和利润。我替你设计一套现代化会计系统好吗?”

老头说:“不必了,孩子,我心里有数。我爸爸是个农民,他去世时,我名下的东西只有一条工装裤和一双鞋。后来我离开农村,跑到城里,辛勤工作,终于有了这家五金店。今天我有一个妻子和3个孩子,你哥哥当了律师,你姐姐当了编辑,你是个会计师。我和你妈住在一所不错的房子里,还有两部汽车。我是这家五金店的老板,而且不欠人家一分钱。”

老头停了一下,接着说,“我的会计方法很简单,把这一切加起来,扣除那条工装裤和那双鞋,余下的都是利润。”

大哲理: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是万能的方法。生活中我们没必要把问题复杂化,简简单单才是真,这样的生活才最令人感到舒心与快乐;人更要学会满足,只有善于知足者才能常乐。

打好你的牌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大哲理:人生如同打牌,牌在你的手中,但是你根本无法决定它的好坏,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心尽力地去打,争取发好每一张牌,求得最好的结果。在生活中,不要抱怨自己的不幸,幸福和不幸都会因你而改变,就看你如何去对待它。

一枚硬币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噢!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大哲理:如何对待别人的误会确实是一门大的学问。有修养的人在与别人交往之时,不会因别人对自己的误会而加以讥讽,他们常常以坦然的态度接受,以轻松的方式化解别人发现误会后的尴尬,给别人留足了情面,也尊重了自己。

斯塔腾岛的摆渡船

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丽姑娘珍妮,到纽约后,无法谋生,想在曼哈顿跳海自杀。一个过路的水手拦住了她:“你怎么想到干这种可怕的事?”她用蹩脚的英语呜咽着说:“我好几个月在纽约。没有工作没有钱。我想回家。我妈妈、爸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水手听后,想了一会儿,对珍妮说:“听着,姑娘。我那艘船今晚起航开往威尔明顿,然后去迈阿密、巴拿马,6个星期后我们就能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了。我可以把你藏在船上的救生艇里。”

这真是福从天降。当天晚上,水手把她偷偷带上了船,安置在一只救生艇里,上面盖着防水帆布。几小时后,船起航了。

每天,这船从一个港口缓慢地开往另一个港口。晚上,水手给姑娘送去食物和饮料。姑娘对恩人充满感激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一天天地微妙起来。第9天夜晚,水手吻了她;第10天夜晚,他得到了更多。

真是一场救生艇上的罗曼史,但事情并没有完。

一天清晨,船长发现一只救生艇的防水帆布松了,就动手要扎紧,这下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偷渡者。“你是什么人?”

姑娘吓坏了,只得把自己的冒险经历告诉了船长。船长皱起了眉头:“老天爷!那无赖叫什么名字?”

“他不是无赖!他仁慈,他好,他--”

“你呀!”船长怒气冲冲地喊道,“这是纽约斯塔腾岛的摆渡船!”

大哲理:不要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否则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好运,反而危害了自己。在接受帮助之前一定要识别真伪,以免遇到的是披着羊皮的狼,而自己却把他看作自己的恩人。

只需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过一个年轻人的求救电话,他向往成功却屡屡受阻,渴望得到班杰明的指点,于是,班杰明和年轻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那个年轻人如约而至,走到门口却发现班杰明的房门大敞着,眼前的景象令年轻人大吃一惊--班杰明的房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没等年轻人开口,班杰明就向年轻人打招呼说:“你看我这太乱了,请你等我一分钟吧。”他边说边把房门关上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年轻人让到了客厅。这时,呈现在年轻人眼前的是一个非常整齐的房间,桌上还放了两瓶刚倒好的红酒。班杰明举着酒杯说:“干杯,年轻人,你已经得到答案了吧。”

年轻人很尴尬地说:“可是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看着自己的房间一边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你让我懂得了一分钟的价值,一分钟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

大哲理:一分钟也许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一分钟却又是如此重要。在你的人生中,不要认为一分钟不足挂齿,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能够很好地把握住了每一个一分钟,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一分钟而改变。

独特的叫法

从前,有个神态异常的英国绅士,从集市上雇佣了一位小女孩。回家后对她说:“我家一切东西的名称都与众不同,各有独特的叫法。”绅士顿了一下,便一本正经地教了起来,“你准备怎么称呼我呢?”

“称您东家或先生吧,随您喜欢,老爷。”小姑娘回答说。

“不对,应该称我‘太上大老爷’。”绅士摇摇头,又指着床问,“这又叫什么呢?”

“寝具或床铺都可以,太上大老爷。”

“不对,这是我的‘白天鹅’。那么,这叫什么?”他指着自己的裤子问。

“裤子或下装都行,太上大老爷。”

“你该叫它‘双筒套管’。”他把头转了过去,指着一只花猫问,“你把它叫作什么呢?”

“小猫或者猫咪,太上大老爷。”

“从今以后,你该叫它‘留胡须的小猴子’。”他把眼珠转了一下,又指着炉火说,“嗯,那么这个呢?”

“火焰或火苗吧,太上大老爷。”

“你该称它‘红色的小公鸡’。”他随手拿起一碗水,继续问,“这个呢?”

“清水或净水,太上大老爷。”

“不,这是--‘洁净的圣泉’。那么对我这个家又该怎么叫呢?”他边问,边指点着自己的房子。

“房子或是住宅,太上大老爷。”

“你应当称它为‘山中之山’。”

过了几天,小姑娘已经能把这些独特的叫法记得牢牢的了。

一天深夜,惊惶失措的小姑娘突然唤醒了主人:“啊,太上大老爷呐!快点从您自己的白天鹅背上爬下来,套上双筒套管吧!红色小公鸡的火星落到留胡须的小猴子的尾巴上啦!赶快去取洁净的圣泉,不然红色小公鸡就要把你的山中之山整个吃下去啦。”

可是,等到这个老爷明白过来到底出了什么事时,他的房子已快要烧光了。

大哲理:不要事事只想着标新立异,而忽视了一般的常规,这样只能更加孤立自己,使自己限入困难的境地。最好能够做到入乡随俗,给自己以更大的空间,既快乐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

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结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人所想像的,他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没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地。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堡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碰石块一下都不碰,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有把它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落下来。

这时,华盛顿已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位置。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到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钮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像,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

大哲理:在面对工作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共同的任务。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主动地把自己从人民群众当中分裂出来,而应该与大家融合在一起,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真正的“教养”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由于亨利-福特接受的“学校教育”很少,所以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一家报纸在一篇社论中称亨利-福特是“一个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先生不满这种指责,向法院控告这家报纸毁谤他的名誉。当法院审理这个案子时,这家报纸的律师要求福特先生坐上证人席,以便向陪审团证明福特先生确实无知。这位律师询问了福特先生很多问题,企图证明福特先生虽然拥有许多关于汽车制造的专业知识,但总的来说,他却是一个很无知的人。

福特先生被问的问题很多,如“班尼迪特-阿诺德是何许人?”“1776年英国派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镇压叛乱?”……对后面的问题,福特先生回答说:“我不知道英国究竟派多少士兵,但我听说,派出去的士兵比后来生还回国的士兵多很多。”福特先生对这种问题很厌烦,在回答一个特别具有攻击性的问题时,他向前倾身,用手指着向他提问题的律师说:“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刚刚提出的这个愚蠢的问题,或其他问题,让我提醒你,在我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我按一下,马上就会有人来回答这些问题。我身边既然有那么多专家能够把我们需要的任何知识提供给我,我为什么还要在我脑子中塞进那么多的一般知识?”

这种回答当然是合乎逻辑的,这个答案也使律师哑口无言。法庭上的每一个人也明白,这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答案,而不是一个无知者所能提出的答案。任何人只要知道他在需要某种知识时,可从何处取得这种知识,以及知道如何把知识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亨利-福特在他的“智囊团”的协助下,掌握了他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从而使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

大哲理:一个人有无教养,不在于他在学校受教育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如何学习的。会学习的人,常常去学那些实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知识才能使你做到事办功倍,有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这才是一门真正的学问。

一枚铁钉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铁匠原本准备砸钉子将马掌钉好的,但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将马掌挂在蹄子下。

两军交锋了,查理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指挥士兵迎战敌人。

远远地,他看见在战场另一头自己的几个士兵退怯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查理快速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

他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在地上。

国王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环顾四周,他的士兵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大哲理:少了一枚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任何事物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要因为一些小节而损失了全局。

动用别人的石头

年幼的富兰克林很喜欢钓鱼,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一定会在磨坊附近的池塘边钓鱼,在那里他能钓到各种各样的鱼。那是一片很深的泥塘,每当他和小伙伴们钓到鱼的时候,孩子们不得不站在泥塘里才能抓到它们。

一天,富兰克林站在泥塘里对他的同伴们说:“站在这些臭泥里实在是不好受!”

“说得对!”另外的男孩子们一起附和着,“要是能有别的地方可站那该多好!”

他们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有很多块大石头,工人们打算在那里建造一个房子。富兰克林站在石堆上说:“我有一个主意,我们用这些石头在这里建造一个小码头。看见这些石头了吗?我们要把这些石头运到水边,来实现我们的计划。你们说怎么样?”

“好!好!”孩子们高喊,“就这么定了,今天晚上开始行动!”

在约好的时间里,孩子们到齐了,并开始搬运石头。最后他们终于把所有的石头都运走了,并建成了一个小码头。大功告成的时候,孩子们高兴地欢呼着,然后飞快地跑回家去睡觉,梦想着第二天的开心。

第二天早上,工人们惊奇地发现所有的石头都不见了!他们跟踪地上的脚印,很快找到了那些失踪的石头。

“那些小混蛋,他们偷走了我们的石头,建造了一个供他们钓鱼的小码头。这些小鬼,他们干得还真不错呢!”

后来工人把这些小鬼告上了法庭。幸运的是,石头的主人是一位绅士,他原谅了孩子们,因为他觉得这件事的领导者--年幼的富兰克林,有着干大事的气魄。

“本杰明,到这儿来。”老富兰克林先生用他一贯严厉、低沉的声音说道。“是什么竟然会让你去动并不属于你的东西?”

“如果只是为我自己的利益,我绝不会想到要那么去做,但我们建的码头是为了大家方便。如果用这些石头来建房子,那只有房子的主人才能享用,而我用这些石头建成码头却能为更多的人服务。”小富兰克林的回答让父亲很吃惊。

“我的孩子,”富兰克林先生严肃地说,“你的做法对公众的伤害比对石头主人的伤害还要大。”

大哲理:人类的一切苦难,无论是个人的苦难还是公众的苦难,都来自于人们忽略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罪恶只能带来罪恶,正当的目的只能通过正当的手段才能取得。

陶罐里的鲜花

汤姆和杰克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合伙做卖米的生意。那天晚上他们把米堆在商店外面,第二天早上,米少了许多。汤姆记得杰克起了好几次夜,很可能是他把米转移到其他地方想独吞。因此他认为杰克占了他的便宜,心中大为不悦。杰克说他没有看见那些米,汤姆不相信,两人吵了起来,从此他们成为仇人,不再往来。

第二天汤姆一大早外出做生意,推开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陶罐,罐里装着几根骨头。按照风俗这是很不吉利的象征。汤姆想,肯定是杰克诅咒他,他非常生气地将陶罐扔到花园里,就出门了。结果那天他的生意很不好,回到家中他给院子里的花松土施肥时,无意中看到那个破陶罐,就顺便移了几株花栽了进去。

过了几天,汤姆的邻居打电话给他说:前一段时间自家的小孩夜里在外面玩,把一个准备泡药的陶罐和一副兽骨药给弄丢了,不知他看见了没有。汤姆回家去找陶罐,他惊喜地发现,破陶罐里开满了鲜花。这让他很高兴,没想到用来出气的陶罐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

他把陶罐和兽骨还给了邻居。邻居给了他几袋米,并解释说:就在他们把米放在外面的那天夜里,淘气的小孩偷偷拿了一些米,现在很抱歉地还给他。

汤姆觉得自己错怪了杰克,他为自己狭隘的心胸感到脸红,觉得自己当初不应该迁怒于杰克,应该心平气和地向他解释。他决定主动向杰克道歉,并带上了从陶罐里采摘的鲜花。

后来汤姆与杰克重新成为朋友。

大哲理:朋友之间难免会有彼此误解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不要猜疑对方,更不要伤害对方,不妨把误解栽成一盆友好的鲜花,也许花开时,你我已经和好如初。

捏了别人的腿

安德鲁-杰克逊,1837年曾任美国总统,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客之一,这儿是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在他妻子死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地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地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边。

“最后它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可是,先生,”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你刚捏的是我的腿啊!”

大哲理: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即使不幸注定要在明早来临,你也没有必要今天就为它付出代价。心理的崩溃是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法医治的。

未上锁的门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gcj89+Ed/F9ksTqCF6AR2sbNWaxiu0hDoMPSePHx1FRBKLzjcN80jGm8C7Gmmg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