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脑超能分析力
王华斌

第一章

绪论全脑超能分析力打开分析的大门,掌握分析的方法,你会发现,分析力无比神奇。

全脑分析当人们向爱迪生请教成功的经验时,他曾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科学的分析+理性的思考=意想不到的收获看到这个公式,我们自然就会明白分析与思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将是多么地重要,所有的问题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到解决,离开了分析,你注定将一事无成。既然要分析,自然就离不开大脑。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脑的一些知识。

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史贝里教授(Dr.RogerSperry)的研究心得“左右脑分工”论文,荣获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他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为多媒体教学研究开拓了宽广的思路,也衍生了许多和左、右脑分工有关的教学法。

?史贝里教授的实验证明:人的左脑是抽象思维的中枢,而右脑是形象思维的中枢。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汀(Dr.Ornstein)博士又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发现:当人们的左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脑力效应增加5至10倍。

?史贝里博士的研究说明,大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各司其职。左脑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推理、排列、分类、组职、因果、顺序等逻辑思维,属于硬性思考,偏重于概念性的抽象思维,适用于思维的实用化阶段;右脑,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与图像、旋律、颜色、感觉、想像、创意、动感、音感,属于软性思考,长于形象思维、构建灵感和直觉思维,吸收的容量比左脑的多上千百倍。

?这些发现都在说明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是过度偏重左脑方面的发展的,诸如阅读、写作、计算、分析、逻辑等训练的教育方式。音乐、绘画、手工艺等科目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即使有价值,也是一些在工商业社会中次要的科系。

?然而,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善于运用左、右脑的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袋不单只装满了数学和公式,酷爱演奏小提琴,年轻时更爱发白日梦。他告诉世人他的《广义相对论》来自一个想像自己乘着一束阳光到宇宙深处旅行的白日梦。实际上,他当时是用右脑塑造一个美丽的思想旅程,接着再用左脑(一副储满丰富科学知识与理论和拥有高度逻辑思考力的大脑),去发展一套崭新的数学及物理理论,来解释他所见到的幻境。

通过这些,我们知道仅仅依靠左脑或者是右脑都是片面的,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只有左右脑协作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才更能发挥大脑的优势,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全脑分析就是左右脑双管齐下,互相配合,平衡发展,发挥大脑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析的能力。分析能力是人的能力中十分重要的能力,它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思维的过程,左右着思考的角度,影响着思考的进程。

现在人们都非常关注智商的高低,其实智商更多地体现为人的现实分析力水平。但是分析力不是天生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他的分析力都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因为每个人的潜在分析力是无限的,或者说,人的分析力潜能是无限的。

脑的大小和智能相关,这是比较传统的看法,因为发现了很多“脑大而愚”以及“脑小而智”的例子,有研究指出,智能的高低和脑细胞的数目,及脑的大小并无正面相关,亦即头大未必聪明,头小也不一定愚笨。决定智力的,乃是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藉助生化电作用,组成一个电路。整个大脑,就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神经电路网络。假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即是将一百多亿个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部打通,整个大脑网络的信道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所以很多脑的研究者,都认识到人类目前,只运用了庞大脑力的很小一部分,大约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有关人类大脑的庞大潜能,还有待开发。这也是未来人类最庞大的可运用资源。

如何开发人脑资源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限制我们自己能量的,就是我们分析的模式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限制性分析方式,让我们陷入消耗能量的陷阱中,如何突破自己的盲点,这就是开发潜能的先决条件。其实失败的人和成功的人都是一样,都有同等能量的运作,只是失败的人使能量冲突打架,而成功的人使能量整合累积,这就是成功和失败之分别,但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自己的生命盲点却是最难点醒的。

当人类了解运用突破性观点解析日常生活时,你的整个生活,会变得愈来愈不一样,脑力和智能逐渐开发,你的生命层次也往上攀升。

分析的潜能虽然人人都有,但绝大多数人往往对此一无所知。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以为十分清楚自己能力的大小和极限,而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或并不完全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能耐”。正是对自己潜能的无知,才使许多事情不能做成,许多目标不能实现。德国科学家卡费尔德指出:“对自己起限制作用的错误感觉是创造高水平业绩的最大障碍。”古往今来,无数有着辉煌成就的杰出人物原本并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特别才能,但无不具有超越常人的发掘自己潜能的特别能力。他们勇于挣脱潜能的束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放手大胆地去拼搏,卓有成效地去努力,直至发掘出自己的最大能量,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创造出事业的最佳成果。

事实上,只有充满自信、善于分析、思考的人,才能超越别人。要充分发挥你的分析、思考潜能,善于分析、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会分析、思考的人才能把自己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分析力就像蕴藏在地下的宝藏,只有你会挖掘,才能获得巨大的收获。

分析的力量你想拥有福尔摩斯的超常分析力吗?你希望自己的分析更快速、更严谨周密,创造力更持久吗?你能做到!在此,让我们打破常规的分析模式,学会新的分析方式,学会像天才一样分析,激发和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

首先看这样一则小故事:1912-1913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国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压低价格争着与德国人做生意,但令常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国人只要婆罗洲的石油,其他的则一概不要,并急急忙忙地把收购到的婆罗洲的石油运到德国本土去。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一位化学家的注意。他经过化验,发现婆罗洲的石油成分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它含有很少的直链烃,却含有大量适宜制造“TNT”(烈性炸药)的三硝基甲苯的基础成分--苯和甲苯等芳香烃。鉴于此,这位化学家判断:“德国人准备发动战争了!”果然不出所料,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太神奇了,我们可以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分析出似乎毫不相关的结论。正确的分析太伟大了,可以关系民族存亡,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它还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

曾经有两个专家博尼特和科纳尔出国旅游。一天晚上,博尼特上街闲逛,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当街叫卖一只工艺品猫,要价500美元。他走近一看,发现那只猫的眼睛是宝石做的,就与老太太讨价还价,最后花300美元买下了这只猫的两只眼睛。博尼特回去后,把这件事讲给了科纳尔听,科纳尔听说后,马上找到那个老太太,花200美元买下了那只没有眼睛的猫,回去用刀一刮,只见猫身是用黄金做的,博尼特不禁后悔起来。科纳尔为什么能准确分析出这只猫的身体是用黄金做的呢?他正是用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分析:既然猫眼是宝石的,那么猫身也一定会是价值不菲的材料制成的。

当然,分析力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有意识地去动脑筋。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现象,不要漏掉任何的蛛丝马迹,这样,你会发现很多豁然开朗的谜底。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夕,潜伏在大马士革的以色列间谍卡迈勒,为观察叙利亚军队的动态,专门在叙军总司令部的对面租了一套房子。他观察了几天后发现:每天夜里叙军总司令部大楼只有固定的几个窗户亮着灯,而其他窗户一片漆黑。一次,卡迈勒忽然发现,连续几个晚上叙军总司令部全楼整夜灯火通明,门前许多高级轿车来往频繁。据此,他断定:叙军即将在叙以边境某个地方发起进攻,便立即向以色列发出先期“战略预警”。后经以军空中侦察证实,确有一支叙军正向加利湖边境逼近。于是,以军总部命令以色列空军迅速行动,及时粉碎了叙军的进攻。

通过此例说明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赋予了卡迈勒准确的分析力。

分析能力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揭示能力。事物的现象是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要对这些现象进行加工整理,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这就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分析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分析是一种了解,也是一种判断,因而人们常常把分析与判断连在一起使用。

要根据不同分析对象,灵活运用其中的方法。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要善于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要善于从整体去把握,登高才能望远,才容易看清事物的全貌及这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全局;要有目的性。因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抓住它,可以解开许多人类行为的谜底。

在这一阶段,虽然可以运用自由联想、横向类比和强行匹配等方法寻找不寻常的组合,探索不寻常的答案,但做好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任务是应用精确性思维使细节臻于完善,尽管完善不是细节,但细节创造完善、导致完善。这可以以学者芮基洛提出的处理细节问题的程序为例来说明。该程序包括两个子程序:程序一:做一件事情的新方法;程序二:创造某事物的程序或方法。

程序一要求思考如下问题:它怎样被正确地做到?要遵循怎样的步骤?

谁来使用它?

何时被使用?

在什么地方被使用?

谁提供资金?

需要用怎样的器具?

从哪里可以得到这些器具?

执行这种解法是否还需要某些特殊的条件?

程序二要求思考如下问题:它要有怎样的功能?

它看起来像什么?能否比较具体地描述它的尺寸、形状、颜色、质地和其他任何相关细节?

它要用什么原材料做成?

该项产品的制造费用是多少?

谁来支付这笔费用?

怎样正确使用它?

谁使用它?什么时候使用它?什么地方使用它?

怎样包装、运送和贮存?

在处理了解决方案的细节或把解决方案细化、具体化之后,需要找出每个细节或具体步骤的缺点、局限或不完善之处。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核查一般类型的缺点。

和竞争的对象系统相比较,有哪些不足?

你的解决方法将会引起哪些变化?确定哪些变化将会阻碍问题的圆满解决。

你的解决方法在人们身上将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生理的、情感的、道德的、知识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它涉及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和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在核查一般类型的缺点时应当考虑解法是否清楚、完全、便利、有效、经济、单纯、舒适?产品是否耐用、美观?与其他产品或系统是否相容?

超常的分析力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我们不能向伟大的发明家和侦探家那样做出惊人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观察、分析细节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3年4月末,一架英国飞机坠毁在西班牙韦尔瓦附近的海里。不久,那里的西班牙渔民发现海面上漂着一具男尸。从死者穿的军服,可以看出他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少校军官。另外,在附近还发现了两艘撞坏了的橡皮救生艇。

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的年月,西班牙跟英国是敌国,同德国是盟国。英国军官的尸体,很快就被秘密地运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在西班牙总参谋部的手中。

西班牙总参谋部从死者贴身的黑色公文皮包中获知,死者名字叫马丁。他的衣袋中有4月22日伦敦的戏票存根,证明马丁少校不久前还在伦敦看过戏。

在公文皮包中,发现了极为重要的文件。西班牙总参谋部把文件拍成照片,转送给驻西班牙的德国领事。德国人如获至宝,火速密报德军最高统帅部,最后,文件被送给了希特勒。

从此之后,希特勒改变了战略:本来,德军以为盟军会选择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作为进攻目标,在那里部署了许多兵力。看了马丁少校携带的密件后,德军最高统帅部把部队悄悄地从西西里岛调往希腊。

然而,在1943年7月9日,盟军大举进攻西西里岛,希特勒甚至还以为盟军在佯攻哩!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好多年,英国海军谍报部队的伊凡-蒙塔古少校,才披露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马丁少校案件”是英国谍报部队设下的圈套,“导演”者是蒙塔古少校。

当时,盟军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希特勒发现了盟军的意图,所以在西西里岛设下了重重防线。制造“马丁少校案件”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虎离山”。

其实,那马丁少校的尸体是冒牌货。蒙塔古精心地请人选择了一具患肺炎死去的青年的尸体,给他穿上少校军服,放上公文袋。为什么选用肺炎死者的尸体呢?这是考虑到淹死者的尸体,胸会充满水,而肺炎死者的肺里充满液体,十分相似。

至于公文袋里,则放了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写给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山大上将的一封信,信中谈到了西西里岛并不是盟军的进攻目标……至于死者衣袋中的伦敦戏票存根,纯粹是为了增强这出“戏”的真实感,说明了马丁少校是从伦敦坐飞机飞往地中海,不幸半途遇难……实际上那具尸体是用潜水艇运到那里的。

就这样,“马丁少校案件”使老奸巨猾的希特勒上当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蒙塔古少校在施行这一蒙蔽战术时,暗暗担心,生怕“露馅”,因为那具假冒的尸体,到底是肺炎死者,而不是真正的溺死者。如果遇上一位精明的医生解剖尸体,是能够辨别出真伪的。医生只消把死者肺部的液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便会真相大白。

细节就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作用的。

分析,就是分析前因后果。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也许你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真的还就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时候,异想天开的想法却成就了伟大的变革。

分析的方法分析是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思考从而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因此,分析的方法是你所获取的知识与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再加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得出的结果才可能是正确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英国报业巨子麦克斯维尔曾一度失意。当时,他不仅得不到工党政府首脑的青睐,反而被推举为国会膳堂事务组组长,实际上成为英国政客眼中的笑料。麦克斯维尔意识到这些之后,根据自身及别人的经验,客观地剖析了自己的处境及自身条件,认为如果自己继续在政坛混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于是他看准时机,毅然退出政坛,并果断收购了英国印刷公司,以奸雄的本色与强悍的印刷工会对抗,在短短数年内扭亏为盈。他又以1亿英镑巨资收购《镜报》,继而横渡大西洋,到纽约抢夺《明日新闻报》,终于成立了麦克斯维尔通讯公司,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麦克斯维尔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如果当时他犹豫不决,进退徘徊,那么,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成功者的特质之一就是善于分析利害关系而且果断地得出结论。

那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吗?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获得和提高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就来介绍几种有效的提高分析力的方法:1.七步法这是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总结出来的一套设问方法。

第一步,确定革新的方针;第二步,搜集有关资料数据,作革新的准备;第三步,将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第四步,将自由思考产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设想一一记录下来,并构思出革新方案;第五步,提出实现革新方案的各种创造性设想;第六步,综合所有可用的资料和数据;第七步,对实现革新方案的各种创造性设想进行评价,从而筛选出切实可行的设想。

2.行停法也是奥斯本提出来的。它通过行--发散思维(提出创造性设想)与停--收缩思维(对创造性设想进行冷静的分析)的反复交叉来进行,逐步接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行停法的步骤如下:第一,行,想出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的地方;停,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第二,行,寻找对解决问题有哪些可能用得上的资料;停,如何方便地得到这些资料。

第三,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关键处;停,决定最好解决方法。

第四,行,尽量找出试验的方法;停,选择最佳试验方案,直至发明成功。

例如日本发明家川本正一发明人工珍珠,就是恰当地运用了“行停法”。

他先通过“行”,提出与人工养珠的一系列问题,如:如何打开蚌贝,用何种物质代替沙粒为珠心,把珠心投置于蚌贝内哪一处,含着珠心的蚌如何饲养……然后,他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冷静的分析,提出实验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由“行”到“停”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他又通过“行”提出了许多疑问,然后再冷静地分析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通过不断地“行”、“停”的交叉过程,最后终于发明了人工养珠的方法。

3.八步法这是由通用电气公司总结、研究出来的一套设问法。分为:第一步,认清环境;第二步,定问题范围与定义;第三步,搜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第四步,评价比较;第五步,选择最佳方案;第六步,初步设计;第七步,实地试验;第八步,追踪研究。

从以上几种方法中可以看出,设问法是一种简易好学的思考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改换设问的方法。

4.头脑助产法委内瑞拉的第二大城市马拉开波准备建立一个新的医疗中心,为此邀请了政界、金融界和医务界的有关人士进行讨论。他们一直讨论了3个多小时毫无结果。此时,一个跟随妈妈来的年仅10岁的儿童拉维尔向会议主持人提出了思考问题必须遵守的4个法则:第一,确定目标;第二,选择可能性;第三,提出优先考虑的问题;第四,考虑其他人的观点。

会议主持人并不因人废言,欣然接受了这位儿童的建议,不久,讨论会就得出了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一个10岁的小孩子怎么能够有如此大的能耐呢?原来,在委内瑞拉,政府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每个小学生每周必须用2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和训练自己的思维分析技能。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思维分析训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素质。拉维尔并不是思维天才,只不过他在学校里接受了科学的思维分析训练,因而能给成年人做思维分析向导。

思维分析训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智力开发方法,不过它并不是现代独有的专利,目前的思维分析训练是建立在最新的思维分析科学成果和古代的头脑训练术基础上的。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创造了有名的“头脑助产法”。

苏格拉底相貌丑陋,不修边幅,整日在市场上闲逛。古希腊的市场上经常有人面对观众发表演讲。有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一位年轻人,正在宣讲“美德”。

苏格拉底装作无知的模样,向年轻人请教说:“请问,什么是美德呢?”那位年轻人不屑地答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告诉你吧,不偷盗、不欺骗之类的品行都是美德。”苏格拉底仍然装作不解地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年轻人肯定地答道:“那当然啦,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记得在军队当兵的时候,有一次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我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出来了。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呢?还是恶德呢?”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辩解道:“偷盗敌人的东西当然是美德。我刚才说不偷盗,是指不偷盗朋友的东西,偷盗朋友的东西肯定是恶德。”苏格拉底依然不紧不慢地说:“还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他对生活绝望了,于是买来一把尖刀藏在枕头底下,准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便在傍晚时分偷偷溜进了他的卧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来,使他得免一死。请问我这种行为究竟是美德呢,还是恶德?”那位年轻人终于惶惶然,承认自己无知,拱手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思维分析训练法称为“头脑助产法”,意思是说,正确的观念本来就在你自己的头脑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时候不得要领。苏格拉底不过采用了一些正确方法,使它们得以顺利地分娩。

世界上的问题纷繁复杂,我们分析问题的过程就如同用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问题进行分解、分类,然后再根据各个不同部分的特点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进行分析时,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就如同解剖不同的部位需要用不同的解剖刀一样。选对了工具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还应该慎重地选取合理的、合适的分析步骤和过程。

总之,我们只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那么问题就会在分析中得到消解。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第一节迷信权威权威也不可能绝对正确,永远正确。如果一切都以权威为是,而不再进行自己的分析,这就是“迷信”了。

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权威,权威是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象。人们对权威普遍怀有尊崇之情,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分析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分析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并且大张旗鼓地进行讨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迷信权威的情形。

那么我们的权威定势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一,它是教育的产物。

人是在教育中长大的。在由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向弱小的孩子灌输着种种权威定势。有时,由于孩童的任性,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进行反抗,但相对这些强大的外部势力而言,孩子的力量是极其弱小的,这种反抗往往以孩子们的失败而告终,这从反面教育了儿童:对于权威,只能无条件遵从。

因此,面对强大的权威,弱小的孩童不论是服从,还是反抗,最终他们都会在实践中发现,如果服从身边的权威,就能从中得到好处,而抗拒这些权威则注定受到惩罚。

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从反抗到不敢反抗,再到不愿反抗,再到最后的根本想不到反抗,权威定势就这样形成了。

第二,迷信专家的言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当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有一方引证专家的话为自己辩护,那么另一方就只有认输的份了。再看看我们的理论文章,哪篇文章如果没有大段引用权威言论,作者和编者就会感到心里不踏实,感到没有把握,只有拉出一个权威来帮腔,大家才能都松一口气。

不论是来自教育还是来自专家,归根到底,权威定势根源于个人的有限性。个人知识上的有限,使我们崇奉博学者为权威;个人力量上的有限,使我们崇奉强力者为权威。我们试图通过权威的力量,把自身的有限性上升为无限性。

英国著名医学家、物理学家托马斯曾说过:“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迷信权威往往会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勇气。

惧怕权威是迷信权威的一种表现。迷信权威的心理,会干扰众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独立的思考、分析、判断。心理学家穆尔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提出了一些问题,请100名学生作书面回答。答卷收上来后,他向学生作了讲评,中间谈到了某专家对这些问题的见解。而后,他又将答卷发还学生,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结果,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采取了那位专家的见解。

这一称为“权威暗示”的实验,证明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相信权威胜于相信自己”的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会使人们陷入是非不辨的泥沼,有时还会以谬误为真理。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曾经对权威的迷信达到了十分荒谬、惊人,乃至可笑的程度。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关于区别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发现了太阳上有黑点,便去请教他的经院哲学家老师。这位老师翻遍了《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没有发现与此相同的说法,于是他回答那个学生说:“《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从没说过太阳上有黑点,所以就不可能有。”学生坚持说:“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太阳上就是有黑点。”老师说:“如果你确实看见了有黑点,那黑点肯定没在太阳上,而是在你的眼睛里。”迷信权威的心理阻碍着人们独立地观察和分析世界上的各种问题;阻碍着人们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索事物的真相,因此必须加以消除。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地利物理学家魏斯科普夫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喜欢跟伟人唱反调。”因此,我们要学会摆脱权威的束缚。在此,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第一,多角度分析和定义。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对问题作出分析和定义,每一次分析和定义都可能指明寻找答案的途径。如果遇到一个问题后,多提几种解决的方案,找到答案后要找一找看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答案。有人对曲别针的功能就找了几千种,一块手帕也有上百种用途。平时的训练很可能为你以后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第二,仔细推敲自己的假设。寻找答案的时候,这些假设本身是否就是一种障碍。

有这样一道智力题:请你不打开瓶盖也不打破瓶子而喝到瓶里的汽水。你如果摆脱“瓶盖是铁制的”这一定式,想像一个软木塞的瓶盖并把它按进瓶里就可喝到爽口的汽水了。

第三,善于奇思异想。也许正是最笨的设想和建议诱发出了奇妙的办法。

第四,暂时放弃疑难问题。如果我们把疑难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去想想别的问题,也许会触类旁通,甚至可能完全忘了此事后,灵感会不期而至。

第二节先入之见先入之见也叫成见。成见是对人或事物所抱的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它能够影响和阻碍我们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问题。佛尔特-里普曼说:“成见是先入为主的观点,包含着个人的偏爱,与担心、欲念、强烈的愿望、骄傲和希望紧密相关。除非我们抛弃成见,否则,我们就会不经研究就认为某人很坏,甚至还永远认为这个人很坏。我们看到了虔诚而慈悲的教父、刻板的英国人、豪放不羁的波希米亚人、懒惰的印度人、狡猾的东方人、梦幻的斯拉夫人、激动的爱尔兰人、贪婪的犹太人和100%的德国人……这些判断中没有丝毫的公正、仁慈和真实,因为这些结论都是未经分析论证得出的。”最常见的成见是种族、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成见,如对黑人、原教旨主义教徒和意大利人的成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成见,如对同性恋者、牧师、退学学生、男女平等主义者、大男子主义、纽约城、单身酒吧、母亲甚至于上帝都有成见。

拿记者来说,如果他们在采访之前就有了对某个问题的结论,于是带着既有的观念去寻找相应的新闻来证实自己的看法,这样他就面临掉进“先入之见”陷阱的危险。

?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先入之见”陷阱的危险性正在于,它使记者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有利于自己的“先入之见”的相关事实上,忽略或轻视与这种既有观念相矛盾的事实。假如一个记者事先便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或“上级指示”,相信大规模建设经济开发区是发展本地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于是,他带着求证这一观点的目的去采访,自然不难找到某某县市或某某乡镇的成功经验,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外资,或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产值或税收,还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图片,等等。然而,这只是开发区建设的一个方面。同样真实的另一面是,开发区侵吞了大片良田,许多所谓开发区实际上“开”而不“发”,圈占的土地弃置荒芜,周围的农民流离失所,当地环境还有可能因此大大恶化,等等。遣憾的是,这后一个方面完全被记者忽略了或者不愿意正视,原因很简单:记者的目光被他自己的“先入之见”完全遮蔽了。

因此,成见就像在人脑中建立了一个美妙整齐的思维仓库,每类事情都有各自的空间,没有分析、比较、选择、斟酌、拣选,只是储存。这样每件事情都预先判定,妨碍了人们思维的能动活动,将生命的无穷变化程式化;将我们周围无数的人和事都框进预先划好的空间中。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成见。

对事实的分析,就应以尊重事实本来面目为先决条件,结论应产生于思考过程的末尾,这是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思考程序。如果有先入为主的见解,而且以它为依据去分析事实,不顾事实本身怎样,一味地使事实来适应这一先入之见,就要犯逻辑错误。

有个幽默小品是这样的:杰克从来没坐过飞机。他第一次坐上飞机时,精神十分紧张。飞机发动了,别人告诉他,飞机马上起飞。他闭上眼睛,极力控制着自己,以保持镇静。5分钟后,他睁开了眼睛,大胆地向窗外望去,惊讶地喊着:“飞得真高啊,你们看,下面的人就像蚂蚁一样。”邻座的人告诉他:“那些本来就是蚂蚁,飞机还没有起飞呢!”飞机是否起飞应以事实为据,此人却以“已经起飞”这一先入之见为依据,去分析解释所见到的事实,实在可笑。

某些“人之常情”也可能成为先入之见,干扰人们的分析。

1540年,哥伦布率领的船队在大西洋遇到了风暴的袭击。幸存的几条船漂到了牙买加岛的一个偏僻的小港湾。他们向印第安土著人求救,由于土人曾受过西班牙军士的洗劫,说什么也不肯相助。晚上,哥伦布在读一本天文历书时,突然欣喜地跳了起来,他去向印第安人说:“你们再不帮助我们,我就夺走你们的月亮。”印第安人天天晚上都要在月光下跳舞,他们不相信哥伦布的话,仍旧不答应帮助。第二天晚上,当他们正在月下欢歌起舞时,月亮果然慢慢消失了。印第安人十分恐惧,首领便去向哥伦布哀求,答应供给粮食。过后,月亮被“还”了回来,哥伦布满载着粮食离开了港湾。

其实,哥伦布在天文历书上得知将发生月食,设了这样一计。印第安人缺乏月食的知识,便以“夺走月亮”这一先入之见去解释月亮消逝这一现象,造成了失误。

所以,要想对事实进行客观的分析,就要抛弃先入之见,不要受其干扰,否则将会影响对整个事实的客观判断。

第三节轻率概括依据耳闻目睹的某些事实进行推论,以获取较为普遍的认识,这是人们常用的分析方法。

事实上,要想获得普遍性结论,得到一个分析的可靠结论,那么推论所依据的事实不仅要真实,而且要尽可能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实作为依据。片面的、个别的、非典型的事实很难推出可信的、普遍性的结论。如果硬要去推,就会犯“轻率概括”的错误。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仅仅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到的东西。”这里说的“例证”就是指个别的事实。只看到两个事实,便匆忙地推出普遍性的结论,这是轻率概括的一种表现。

在英国有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罗素曾养了一只公鸡,每次喂食时,总要摇铃,几乎天天如此。有一天,罗素家里来了客人,家里没有菜。他灵机一动,便把铃摇了起来,公鸡一听,跑了来,以为有食吃了,没想到罗素一把把它抓住,公鸡知道要被杀,连忙抗议说罗素不尊重动物权。罗素摇摇头叹息道:“有朋友从远方来,家中没菜,这是没办法的事呀!”公鸡抗议:“你一向训练我重视经验,遵守归纳的原则:你第一次摇铃,给我米吃;第二次摇铃,给我米吃;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都是给我米吃,直到昨天都是如此,所以我想,这一次还是给我米吃,可你不但不给我米吃反而要吃我,我死是小事,可是要死得明白才甘心。请你告诉我,归纳法不可靠吗?难道经验不可靠吗?”罗素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手起刀落斩下了鸡头。

据说,从此英国的公鸡再也不相信经验:每到天阴的早晨,便不再报晓,因为它们不敢依靠经验确定太阳已经升起。

先摇铃后喂米,这是人为制造的事实,并不反映客观规律,不是不可逆反的必然,尽管多次反复也随时可改变。在科学研究中,应尽量避免“轻率概括”,而应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一篇科普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益鸟和害鸟,主要是根据食性分析来决定的。像山雀、燕子、杜鹃、猫头鹰等主要觅食害虫、鼠类,对农业生产有利,就是益鸟。而像那些嗜食谷物、果实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就是害鸟。有时候,还不能只根据一两只鸟的食性分析,就来判断它们是益鸟或是害鸟,要多解剖几只,求得平均数,再根据这个平均数来下结论才比较可靠。

这段论述,讲的虽是对益鸟、害鸟的分析,但却说明了在科学的分析中怎样避免“轻率概括”的道理。

英格兰也有一则古老寓言,讲的是官府派一位聪明的户籍官到威尔士某个村庄登记全体户主的姓名。这位户籍官来到村子后,就从第一家开始按顺序调查。他询问的第一个户主叫威廉-詹姆士,第二个户主,第三个,第四个……也叫这个名字。最后,他自言自语道:“这可好了!他们显然都叫威廉-詹姆士。我何必还要一家家去调查呢?把他们都照这名字登记上,然后今天就可以好好地休个假了。”结果他错了!除了叫威廉-詹姆士名字的人之外,村子里还有名字叫约翰-琼斯的人。

户籍官的“聪明”当然是打引号的,不过他和思考哲学的公鸡一样都遵守了一种推理规则,这叫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这种逻辑推理最早是16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系统地提出来的。他将自己的书起名为《新工具》,用来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相对应。正像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们将演绎看成惟一的思维工具一样,弗兰西斯-培根及其追随者们却走入另一极端,将归纳看成惟一重要的思维工具。下面还是用例子来说明吧: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汽车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的事故出在时速大于150千米的高速行驶中。这是否就意味着高速行驶比较安全?事情绝不是这样。统计资料往往不能表明因果关系。之所以极少的事故是出在时速大于150千米的高速行驶中,这是因为多数人是以中等速度驾车行驶的。

这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布里格斯的辩解是错误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在95岁以前死去,这样一来,当然是每年极少有人是在95岁或超过这个年龄死去。布里格斯作为保险公司职员,他只向95岁以上的老人兜售人寿保险,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经理训斥。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谬误多得很。我们还可以举几个例子:有一个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杰出的数学家是大儿子。这是否意味着头生子比以后出生的儿子数学才能高一些?不能下这个结论。这只能反映出一个简单的事实:大多数的儿子是头生子。 3dSMQRv5MEh2WOYNOwssSlaq0FHRP/z1GMO+7oRbjWklVu0GeyG70iOALG8zJJ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