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脑超能学习力
王华斌

第一章

就像土地要靠播撒各类种子才能得以改良一样,智慧的改良要靠各种学习方法。

第一节学习的第一步学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学习的心态。人们常说:“这个世界是由信心创造出来的。”这话很有道理。力量是成功之母,信心是力量源泉。一旦有了坚定持久的学习信心,你就能爆发出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讲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法运用得当,成功也就非你莫属了。常言道:“坚定的信心能使人拼搏向上”,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前世界拳击冠军乔-弗列勒每战必胜的秘诀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总要在卧室的天花板上贴一张座右铭--“Yes,ICan”(我必胜!)不要害怕失败,更不要时刻想着失败,心理学“自我暗示”法反面发展原理告诉我们,想着失败就一定会失败。对付失败的最好方法是不将失败放在心上,并认识到失败并不都是坏事,失败是成功之母。

“自我暗示”朝向正面就会成功,朝向“反面”就会失败,你想着失败,就肯定会失败。

在考场上,面对着考题你说:哎呀,这么难!我会考不好的(这就是自我暗示)。结果必定考不好,这已千百次验证了。

动不动就说自己不会的人,十之八九是心态有问题。这种反面的自我暗示,将会影响到你潜在的智慧和力量的发展。好比游泳,一个人如果想的是,自己游不动了,没劲了。而另一个人则想,我还有劲,能游回去。尽管都很累,首先游回来的,一定是那个“还有劲”的人。

所以,遇到这类情况时,首要是解除“反面暗示”的束缚,你决不能随便说自己不会或认为自己没有办法。

人们常常喜欢用“没有办法”、“不得已”等字眼。这些带有无可奈何明显“放弃”意味的字眼,虽然被看做是“凡事不强求”、“不斤斤计较”的一种美德,可用在学习中于思考或解决问题时,都是一大灾害。这种绝望式的字眼往往容易使你沮丧,驻步不前,阻碍你的思维活动。在读书或考试时,尤其不能让它出现,哪怕是一闪念。

你要明白分数只是个表面现象,在考试中经常拿满分的人,并不表示他学习成功。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那他还是个失败者。

所以你不要过分地羡慕那些常在学习上拿满分的人,也不要去妒嫉他们。你要坚信你也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只要你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在自己内心的帮助下,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即使我们在学习上面临过失败,但失败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

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些屡遭挫败、学习成绩一般的人,在考场上却能表现出惊人的实力,获得成功,而那些平时被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却往往一筹莫展,名落孙山。原因是前者具有“失败的经验”,随时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失败或成功都毫不畏惧,在紧要关头能够轻松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后者却不行,他们没有这种经验,也缺乏心理准备。一旦受挫就无法控制情绪的波动,结果,在紧要关头一败涂地。可见,失败经验对于人的一生确实重要。有着失败经验的人,就是遭受了挫折也能勇敢地站起来,吸收失败的教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只要你的信心不灭,失败只是暂时的。

效仿乔-弗列勒的做法,把“我坚信”、“我必胜”之类的警句写成大字贴在墙上、床头,每天睡前猛盯它一阵,感受一下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心情,第二天,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又是它,再体会一下。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持着你。哪怕遭到失败的冲击,你也能在心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想增强学习的信心,还可以在每天清晨,对着窗外大喊几声:“我能够考满分……”,“我一定能学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情绪低沉或缺少灵感时,便会对着旷野大声呼喊:“我是天才!”“我是天才!”……反复强调的方法十分简单,但足以激励自己的语言,可以产生一种直接的暗示,使之逐渐渗透于你的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这时,你就会获得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学习能力。将自己看成优秀学生,就会模仿优秀学生的行为,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和行动,产生出不可思议的变化,弄假成真,最后真正变成了优秀学生。在我们跳高时,从地面往上跳是跳不高的。若把横标竿一下子加得太高,也会使人望而生畏。所以跳高时,横竿是一点点加高的。每当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你就会认为刚才那个高度我跳过去了,现在只加高了那么一点儿,肯定不会有问题。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目标的读书,如同没有横竿的跳高,信心无从确立,计划也难制定。目标有大有小,一般来说小目标比大目标容易实现。所以你在拟定读书计划时,不要过分注重计划的整体性,而应尽量以一天为单位,分出若干小阶段小目标来。有如爬山,最主要的是确定什么时间爬上什么高度,而不应过分去想那些遥远的总目标,这样,才能顺利登上顶峰。

利用实现学习上的小目标增强信心,最终实现你学习上的大目标,是恢复和树立信心最好的一种方法。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总统曾说“坚定果敢”是个性中最重要的特质,想要成就丰功伟业,不但必须下定决心克服万千障碍,更须在千锤百炼后,仍能赢得胜利。学习需要方法和意愿,有具体的目标,便会激发人追求目标的意愿,进而产生坚定果敢的学习斗志。小学毕业生向往进入重点高中,高中毕业生则期待有朝一日能漫步于哈佛大学校园,坐在大学教室接受教育;或如想为医师的人,想象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能干的医生,在医坛占一席之地。这些想象都有着非常具体的目标,再加上强烈的愿望,必然会激发坚定果敢的斗志。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学习,学习速度的快慢因学习者接受学习的眼光与方式而异。如果你面临信息的吸收是抱着排他心态时,自然对所学产生排斥,学习效果便低;反之,若你抱持的是包容的态度,则其对信息的吸收将是顺畅的。所谓排他心态的特点,例如:1、我智力平平,所以……2、优秀学生进步太快,很难赶得上……3、这件事对你来说当然简单,可以我……排他心理使我们远离目标,而包容的想法让目标更易达成,例如:4、我智力一般,但毅力惊人,所以我更能……5、优秀学生进步快,现在不跟上,将来会更落伍……6、这件事对你而言简单,相信我应该也不例外?

你要具备乐观的学习情绪,破除成见、焦虑及束缚,保持任何事都能实现的意念,那么学习将成为一个开阔的世界,学习效果也将格外丰硕!

根据下列3种学习状态,持之以恒地练习,让其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将能突破旧思维的限制,加速学习效果。

1、了解现状: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打从心里念出能让心情平静的字句,注意呼吸的配合:“直到胸口有一股热力,并传到全身细胞,进而将热力散发到周围,此时将感觉自己处于全盘理解而能掌握环境的状态。持续地训练,渐渐地你将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念,进而帮助学习。

2、全心投入:仔细倾听的“听”字,包含了耳、目、心,也就是用整个身体器官倾听环境所给予的信息。

3、吸收消化:综合前两种状态,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迅速加以吸收消化,并用自己的思想加以诠释,同时使之成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如此,学习的速度将因而倍增。

学习的目标是一个人奋斗与梦想成真的动力。运用第一章中的感受法练习,让你自己身处未来计划中,并以现在式的方式想象自己的未来情形,好似已然成真,这是帮助你个人的学习、让你心灵积极向上的好方法。

假如未来你想成为一位成功的音乐家。你可以想象在演奏会播出时的盛况:音乐厅内座无虚席,连广场也都挤满站着聆听扩音机播放自己在厅内演奏的群众,人们焦躁的情绪因音乐而化解,心境更是随着音乐而升华翱翔。演奏终了时,台下的掌声及“再来一个”的呼声久久不断,谢幕三次尚未绝,自己成功了。

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热切的追求,并力求贯彻达成。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洛克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后,遇到同去的与会者以流利的法文纵横全场,回来后洛克决定要下功夫学法文,让自己的法文与这位与会者一样流利。半年来他每天阅读法文报刊并收听电台法文节目,不久就达成其目标,他的法语水平大增,也可以流利地与法国人交流。你要常常运用感受法练习对未来希望达到的成就的想象,让自己的心灵随时保有这种前瞻性的目标,这会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进而产生奋斗的动力,催促你寻求未来梦想的实现。

第二节在快乐中学习当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的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久病卧床,遇见了朝思暮想的亲人,顿时会觉得病好了一半。心中懊恼、烦躁不安,山珍海味也引不起食欲。读书也一样,心情愉快就读得进去,效果很好。当你心情欠佳时,就难以读进去,效果极差,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

哈佛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的嘉西尔德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51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愉快的方式上课,一组以不愉快的方式上课。3个星期后发现,在愉快气氛中上课的学生,大多数能记住较多的东西,持久不忘。而另一组学生,情况就明显的差多了,他们难以记住他们学过的东西。

这项试验说明,心情能够制约读书效果。换言之,谁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就能读得事半功倍。

适当调整原来的学习计划,把心中介意的小事尽快处理完,这是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方法:如果你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一时无法解脱,就不能再用“自我感受”法。在“尽量想开一些”的同时,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调整原来的读书计划和进展。

比如,到读法文时,可改做你所喜欢的数学题;原打算看完10页书再喝咖啡,可改为只看8页。总之,若一味地勉强自己按原计划去做,特别是做你不爱做的事,只会使你的心情更坏,收效更差。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想按拟定计划读书的,却因许多意外的事情而分心。邻居家小狗的叫声,本来并不介意,现在却感到非常刺耳。桌上那怪模怪样的泥娃娃以前看着好可爱,如今却越看越不顺眼。钢笔没水了,书本放歪了;就连风也来凑热闹,把纸片吹得到处乱飞;更不用说明天还要迎接头痛的法文考试……真是越想越恼,越看越烦。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心情也越变越坏。唉!不要小看这些事情。哪怕极细微极琐碎,有时也会严重地干扰你。书是读不进去了,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是心中介意的事情(尤其在心情不好时)哪怕再细小也要尽快处理完,以免引起情绪上更大的波动。另外一个便是放任不理。如对门小狗的叫声、明天那场将来临的考试等等,与其去想它们,不如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或另外去想一些愉快的事情。

我们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不随便改变我们的情绪。一开始认定的好与坏,并不一定是十分客观的。要知道苹果好不好吃,不能单凭主观印象,而应耐着性子细细品尝,尝出了味道,你就会觉得很好吃。

读书也一样,背记法文单词,你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坚持下去,当你能试着把课本上的法语翻译成英语,或结结巴巴地用法语同外国人对话时,你对它就会有兴趣了。这里所说的展开学习有两层意思。一是纵向,即在本科内深入学习(或多看些课外读物),一是横向,即把各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比如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物理、化学题等。

能在学习中找到或培养出兴趣来,将是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会让你在学习中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的做法,犹如“先苦后甜”一样,有助于提高读书的兴趣。逃避不喜欢的功课,专做喜欢的功课,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通病。但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你的学习。为了提高读书的兴趣,可将不喜欢的书排在前面,用“自我奖励”法予以暗示:只有在读完这些书,并做好自我小测验,确实证明学到了东西以后,才可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这种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你的学习兴趣。

在实行这种学习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巧妙的控制好自己。刚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过些日子后就会发现有了奇特的转变。这种方法可称之为“酬式学习法”。若能充分运用此法,必可得到双倍的成果。

许多考生因为压力及科目繁多容易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面对众多的学科而不知先学哪一门,造成时间的白白浪费。若能采取抽签方式,抽到哪一科便先看哪一科的书,即可省去许多无谓的烦恼。目标已抽定就会产生一定要完成的意愿。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达成动机”,而学习重新产生兴趣。

你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解题顺利,心情就愉快,兴趣自然会增加,反之则兴趣索然。前面学过的知识比较熟悉,重解起来当然要比后面所学的容易。所以,重新复习,不仅能加深印象,得到巩固,还可从中获得启示,为解决后面遇到的难题打开一条思路;既可增强信心,也可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常把复习功课安排在预习功课的前面,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读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感到疲倦、消沉,进度减慢,效果变差,不管如何努力,都感到力不从心,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学习的高原时期”,或称为“学习消沉期”,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这个阶段里,往往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在情绪上产生大幅度的波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可采用满不在乎的态度,仍以平常姿态继续努力。要相信,再高的山也有下坡的时候,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转机的。

许多人对学习感到不愉快,甚至感到压力重重,一点也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有些压力的产生是因为不当的时间安排所致,比如上课的时间是7点半。从起床到到达目地需要30分钟,却拖到7点15才起床,那一天的开始就充满了紧张。如果因此而忘了带该携带的东西或课本,又延迟了下一个行程或课程,一整天更是焦虑重重。像这种压力就是自己的坏习惯造成的,通常只要在行程前提早10分钟准备好,就可以让自己一天的工作从容地度过。笔者在许多演讲中指出此点后,得到不少回应说,你只要稍加提前准备行程,不但可使思考更为周到,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迟到与耽搁,一天下来,学习的效果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你不会感到压力重重了,这时你对学习将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另外,有些学习的压力则来自心理的冲击,例如一时的挫折,或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注定要失败等。研究焦虑与压力的心理学家沙理曼的研究显示,增加学习者自信与乐观的心理,会降低心理上的压力。压力过重的学生在接受其规划的课程后,近六成的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漩涡。一般而言,多研读励志的书籍或名人成功传记,多接近达观上进的朋友或师长,均有助于提升乐观进取的力量。

压力经常与紧张同时出现。“紧张感”的出现,说明你已完成了应付紧急情况的生理和心理准备。“紧张”是奋力拼搏的总动量,能使你爆发出巨大的分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紧张并非坏事。

在紧迫的情况下(尤其是生死关头),即使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能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这就是压迫感的作用。有的学生常埋怨被大小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考试多也不完全是坏事。有了压力,(或称为压迫感),实力才能真正发挥。明确了这一点,就不会背上压力的包袱,心情自然也就轻松愉快了。

前面提到:在紧迫的情况下,实力才能够真正发挥。这说明,“紧张感”的出现表示心灵的作用已经开始。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遇到危险时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绷得紧紧(胆小者还会浑身颤栗,四肢抽筋),全身都处于紧张状态。这表明,“紧张”,能使人体产生挛化。而身体上的变化也会给心理状态做好警告工作。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讲的“兴奋”。在“兴奋”的作用下,全身开始“总动员”,做好了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于是,紧张反而成了“为奋力挤搏,完成重大任务而赋予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即总动员)”。

“不要惧怕这种紧张心理,更不要因惧怕紧张而失去自控,走向反面。紧张的出现,告诉你心灵作用已经开始,只要你能正确对待,你的实力将由此得到真正的发挥。所以,它并不完全是件坏事,你应该正确对待。

烦躁不安时,左顾右盼、搔头、抖腿、搓手……这都是人们用以缓和情绪的无意识动作。

在过度紧张时,尤其是在考场上遇到了难题而慌张时,要告诫自己:大家都一样慌张,我并不是最懦弱的。用这种居于“优势”的感觉,给自己打“强心针”。另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伸伸懒腰,握握拳头,摇头晃脑,展臂舒腿或深呼吸等。只要能放松绷紧的肌肉,情绪就会自然缓解,慌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就能无形化解,你的心情也会愉快起来。

一般说来,面对着各种考试,只有两种人才不会感到不安:一是,功课很好,非常自信的人;二是,非常迟钝或破罐子破摔的人。

比较他们在考试前后的成绩,无论是好还是差,进步都不明显。

进步比较明显的,往往是那些临考前在一定程度上怀有不安感的人。这种不安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压迫感。促使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心记忆,成绩迅速提高。成绩佼佼者在名列前茅的地位受到威胁时是会感到不安的,也会因此而奋发努力。从上可见,不安感是进步的动力。我们知道适度的不安能有效地刺激脑部活动,使头脑更加灵活。而过分地不安,则不能控制住人的情绪而妨碍人的思维。这时,深呼吸能帮助你镇静下来。具体做法如下:用腹式深呼吸法,慢慢地吸气,使腹部鼓胀起来,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还至原状,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多次有助于智力和神经活动,使之逐渐趋向正常。更由于心脏负担减缓,使全身能迅速进入镇静状态。这种“减少呼吸次数调息法”,尤其对疲于应付考试,或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限定的书而感到头昏脑胀、心神不安的人,十分有效。

一定要牢记,在愉快的心情中,你的学习效率最高。要善于把压力和紧张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快乐是由知识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三节卓越的学习习惯习惯支配人的力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培养学习习惯的开始有如蜘蛛的网,并没有很强的支配性。但是,经年累月的养成后,蜘蛛网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成为坚固的铁丝网,牢牢的地影响着你。一个一天习惯学习4小时的人,时间到了,读书的兴味自然到来,不读还觉得怪怪的呢。

同样,刚开始学语言要随身带单词本时,觉得多一样东西有点麻烦,现在反而是不带在身上会感到不习惯,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年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一旦养成,你想不学都会不舒服,让习惯主动地来推动学习,这不是很棒吗?

许多的学习习惯都会影响我们使用时间的效率,例如宵夜的习惯就很容易影响睡眠的品质。在农业时代,因为劳动力的强烈需求,人们开始有定时用餐的习惯,一天可能要吃个三五顿饭,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进入工业社会后,劳动力虽然还是需要,但不及农业时代的需求。一天可能不需要三顿饭就能有足够的体力。不过我们还是养成了一天三餐的习惯。

到了现今社会,工作是以脑力为主而不是体力,但大部分的人还是保持一天三餐的习惯,造成营养过多,这也是为何街上有那么多瘦身中心的原因。当我们需要的体力不比工业社会多,却同样维持一样的营养摄取习惯,那么多出来的过剩的营养往往会转变为脂肪造成肥胖。再者,减少身体体重的负担,维持较佳身体状况,也会增加工作的效率。

适应现代社会的脑力工作特质,摄取足够的营养其实只需两餐就够了,节省一段用餐的时间,一天就可以增加约一个半小时,约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一,一星期下来就可以比别人多一个工作天,这多出来的一个工作天将可以完成许多的工作。

除节省时间的习惯,预习也是一个好习惯。我们都知道听课对于学习是很重要的一环,预习则有助于听课的理解。一个下过预习工夫的人,预先对课本内容作了一番思考,并将有关资料查明,对于不清楚处先做个记号,于听课时特别注意,那么他对于所学的内容已有了50%的了解。听课时若参与,则对学习内容又增加了的了解。如再有计划的利用零散的时间及周未假日复习所学,则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可能达50%以上。反之,若一个人没有预习时间而直接听课,了解程度一定会因事先不知道内容而打折扣。举例来说,假若有预习的人听课之后可达70%的了解,未预习者可能在听课后只能达50%的了解,即使课后复习的工夫一如事先预习者,其结果对于学习内容的吸收也只能达70%。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的工夫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一种心态效应,有如破釜沉舟。养成预先的习惯只是例子之一,另外,养成早起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许多人在9点上学,却要在8点才起床,匆匆忙忙地洗梳整理,然后再赶路上学。其实,如果提早半个至一个小时起床,除了可以让时间更加充裕外,也可以利用早晨的时间对这天的学习预先思索。也可以愉快、从容地享用早餐,这可避免边学习边吃早餐,或急忙狼吞虎咽把食物下肚,除了伤身体外,也影响了学习效率。

再者,很多点子都是在清晨想出来的,如果能养成早起习惯,除了多出一些时间外,对当天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一日之计在于晨”不是没有道理的。

延续上面的习惯问题,如果能养成提早在事前就准备好,而不是等事情快到了才匆忙准备的习惯,对于你的时间管理是一种正面的帮助,而且可以减少突发状况所造成的时间浪费。

或许你在睡觉前没有先整理明天上课所需的资料或物品的习惯,从今天开始,你不妨可以培养这种提前准备的习惯了。

试想一下,在你心绪稳定、不急不忙的情况下,准备隔日或3小时后所需要的资料或用品,这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能确实地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但是,等到火烧屁股才开始准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候你可能会翻箱倒柜,急忙找寻需要的东西,然而时间就快到了,此时心情会紧张起来,等到出门上路才想到忘了带什么。

其实,你在昨晚上床就寝前就把今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准备好,这可能只需花个5分钟;如果等到起床后才准备,花的可就不止5分钟了,这除了影响出门时间,也占用了清晨的大好时光。

哈佛大学一位在学业上颇有成就的女学生,玛丽-桑尼养成了事前准备的好习惯。以前,她每天起床后,花最多时间的就是化妆及选择穿着。后来她发现,穿衣服花的时间不多,但看看窗外天空预想今天的天气是冷是热,再选择穿什么就占了大半的时间了。于是她改变习惯,在前一晚先看气象预报,把明天应该穿着的服饰在就寝前准备好,起床后就不需花大多时间在选择衣着上。

我们强调事前准备的重要性,是有很大的科学依据的。对于学习或活动,在事前思考准备好,就是活用时间的表现,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紧张,表现失常。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平时表现优异,面临大考时却表现失常;参加才艺竞赛的人,因为心情紧张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准;商务谈判中,由于压力的关系,影响谈判者临机应变的能力等等,可见压力对于大脑的运作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直接抑制了大脑的思考反应功能。

针对此,哈博-班森博士提出了以“松弛反应”开发学习功效的说法,强调在心情松弛的状态下,脑波才能产生最适合学习的波段,血液、氧气才能顺利进入大脑运作,加速人类的学习。

因此,学习放松自己,让本能的学习功能发挥无遗,学习效果必能倍增。舒解压力的方法有许多种,如:1、深呼吸;2、静坐;3、行程提前10分钟;4、找出压力原因。

心理学家指出深呼吸除了有让心理冷静的效果外,也会使脑波进入安定状况。不少实验显示,在测验时,当学习者觉得问题困难而产生压力,如果先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稳定下来。其解题的效果大增。其次,静坐也是相当好的舒解压力的方法,经由静坐与冥想,可以增强身心的安详与稳定度。

当然,许多人紧张,无法放松自己,是由于以往的失误造成的压力。其实,失误是难免的,避免失误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一味地夸大失误。

失误在所难免,如果一味地夸大失误,只会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使自己精神颓废,陷入恶性循环。这时候,你应该尽快冷静下来,耐心地寻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要一味地夸大失误,斥责自己,过份强调与之相关的某种缺点,甚至无限上纲。你应当告诫自己:“我只是偶尔犯错误”,“我还会做得更好的”。坚决把“我总是很慌张”,“我每次都看错题”中的“总是”和“每次”等字眼划掉,使“自我暗示”朝向正面,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使心情舒畅,把失去的信心捡回来。

在向目标进军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倾向:经常成功的人,目标会越定越高,可望而不可及;经常失败的人,目标越定越低,倍受压抑。结果,都无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目标,使自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由于心理的影响,根据成功或失败的次数来制定目标而脱离实际,是造成这种偏差和失误的主要原因。

有的题目本来会做,但因为特别自信就掉以轻心,做完后也不认真检查,结果反而做错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重复出现,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也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失误往往出现在特别自信或掉以轻心中。

有这样一则笑话。父亲问刚上一年级的儿子:“2加3等于几?”儿子回答:“等于5。”又问:“3加2等于几?”又答:“不知道,教师没教过。”书读得太死在考试中不能灵活变通,一旦遇到内容相同而问法不同的考题,就会答错,甚至闹出笑话来。这就是我们自己不会放松自己,你要用愉快的心情学习,举一反三,那你的成绩一定快速提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技巧的训练,注重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就可以尽量地减少失误。一旦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节你当前的学习力你对自己的学习力是否很满意?你是否很清楚自己当前的学习力?学习力就是我们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你的学习力越高,就表示你在学习上越优秀。诚诚实实、彻彻底底地反省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很有必要知道你自己学习力的高低,下面的测试将帮助你评估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劣,这是让你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哪些地方的必要步骤,你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适合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并且可以根据你的喜恶和在学校的成绩表现,将各科目加以分类。

接下来,本书所涵盖的七种基本学习技巧: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记忆力开发、阅读与理解、学习笔记、撰写文章,以及准备考试,这些都要求你针对自己目前的成绩,以及你对这些重要技巧的了解程度自我评分。

-A:表示非常熟练或接近熟练;-B:表示有点熟练;-C:表示不太熟练或完全不会。

切记,这一项评分,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即没有所谓的合不合格。这只是个开始,目的是要定出一个你将来可以衡量进步程度的参考点,同时凸显出你在哪些技巧上最需要加强。

基本学习技巧就列在下面,在继续阅读之前,请你另外拿一张纸,在纸上依次对自己的七项技巧(从“学习方法”到“准备考试”)评定等级。评完等级之后,按A得2分、B得1分、C得0分计算,把分数加起来,如果你的分数等于或超过10分,那是优(给你自己一个A),6分到10分,是佳(给你自己一个B),若是6分以下,表示平平(给自己一个C),把这最后的评分写在“学习力初步评分”之后。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各种技巧,让你更了解“平平”、“佳”、“优”代表什么意义。当你看到每一段时,便在下页的表中填入你的评分--要对自己诚实。这份评分表可以作为你评估进步程度的基准。将这份表保存起来,当你读完之后,再拿出来比较。

你的起点学习力初步评分ABC学习方法ABC记忆力开发ABC时间管理ABC阅读能力ABC学习笔记ABC撰写文章ABC准备考试ABC整体读书技巧级次ABC学习方法测试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十分有效吗?下面有一段文章,内容是关于印地安人的,你可以用你平时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来学习,看看通过你以前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

大草原的印地安人,是战士又是野牛的狩猎者。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骑手。一个印地安人骑着马飞速奔跑时,可以倒贴马的一边以保护自己不受敌人攻击,接着,一个脚悬挂着,还能从马脖子下射箭,或者在一秒钟之内迅速直起身来,用长矛进攻。

狩猎时,印地安人在奔跑的牛群旁骑马飞驰,用箭或矛捕杀一头又一头野牛。猎牛既是一种运动,又是大草原印地安人的生活需要。这是因为他们需要用牛肉作食物,把牛皮做衣服或窝棚。他们除非从商人那儿换到些布,衣服一般都是用野牛和羚羊的皮做的。你在许多图片上见到的圆锥形的帐蓬或尖顶的窝棚通常也都用牛皮制作。

大多数草原印地安人整年猎牛,但在冬天能否猎许多牛就得看运气了。草原上雪深风寒。春天到来之际,他们就跟随着来到牛群夏季就食的草地。狩猎的最好季节来到了,草原上群集了成千上万的野牛。所有的印地安勇士都悄悄地骑马出来袭击牛群,妇女们跟在后面把打倒的牛剥皮割肉。在这丰收的季节,狩猎足够的动物作为整个冬天的食物。

从4月到10月,各个部落一直追随着牛群到处飘泊。狩猎是他们主要的职业。其次是战争,部落之间的战斗年复一年接连不断。勇敢的骑士可能成为酋长,变成部落中出名的人物。

评分:如果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能说出什么时候是印地安人的漂泊时期,那你可以得A;如果你能回答出什么时候是印地安人的最佳狩猎期,你就可以得B;如果你只能对学习过的材料说个大概,那你只能拿个C。

时间管理测试你对读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可以从两项标准看出来:(1)你将功课细分成若干容易独立处理的小部分(例如:将写报告分成阅读资料、做笔记、整理大纲、撰写等)的能力。

(2)你有完成细分后的每一项工作的能力。

以下的问题,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时间分配的好坏,以及你的组织能力如何:A.你曾经有多少次因为忘了交作业的时间,或需要时才发现缺乏参考资料,或太晚到图书馆阅读指定的书,以致在最后来不及完成指定的功课?

B.你有整理自己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作息时间表吗?

C.你是否常把作息表带在身边?

D.你一星期用多少时间在读书上?

E.你上个月开了多少次通宵(或接近通宵)。

评分:A.每一件来不及交的功课加1点,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则减5点。

B.答“没有”加5点,答“有”减5点。

C.答“没有”加2点,答“有”减2点。

D.不知道加2点,高中生少于2小时,或大学生少于10小时者加2点,高中生少于10小时,或大学生少于20小时者0点,高中生多于10小时,或大学生多于20小时者减1点,用功但认为别人必须花上两倍时间才能比得上自己的加5点。

E.开一次通宵或接近通宵加1点,都没有减1点,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而且你的成绩是A或B,再减5点。利用以下的评量表看看你的评分等级,并想想看在这一方面如何提升自己。

测验点数等级技巧评分-22或-5优A-4到0颇佳A1到5佳B6到10平C11以上差C记忆力开发测试要同时记忆一大堆的事物,有些特别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背诵--逐字逐句把资料背起来。这种死背的方法,只适用于需要记忆的时间不是很长的地方。

背诵时最重要的,是想尽办法增加大脑的印象。重复,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不断重复同样的背诵程序。譬如说,学语言的学生,就经常利用小故事或简短的对话,把句子串起来以帮助记忆,每一天都有新词组产生,学生必须把它们背起来,然后隔天还要像鹦鹉一样复诵一次。

“这种不断增添新词组的方法,具有延伸记忆力(扩大记忆容量)的作用,也能让记忆力活动活动(使大脑的的回想机构,工作更有效率)。

测验1:注意看下列数字10秒钟,然后合上书本,把所记住的尽可能写出来。

872349582096316测验2:以下有10个任意拼出来的“无意义”字,以及给它们毫无价值的定义,集中精神读60秒钟,试着把每一个字的拼音及定义记下来。

Pooted高兴min学院ratoe写mipp情人节cout猴子lermin大卡车whapple飞翔chidder老虎griven植物园faib走路carber污水zook早餐好了吗?把书合上,写下十个字及其意义,不需要按原来的顺序。

评分:测验1:如果你记得9个或以上的字,而且顺序正确,给你自己一个A,6到8个字,给B,6个以下,给C。

测验2:如果你正确写出7个或以上的字和其定义(必须把随意创造的字拼对),给自己一个A;如果你写出4个到6个字和其定义,或正确拼出7个以上的字,但把定义弄混了,给自己一个B;如果你记得的字数不到3个,给自己C。 ssXlg5tiRTwraWQKLATjeRHmRh6jXakpMT8f+A1kbgrrlsoNJIvGoYJYphuohU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