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无法被谦虚制约的傲慢会产生几种走向极端的错误。最明显的问题或许可以称之为“怪人综合症”。当杰出的思想家确信他或她不可能犯错误或确信某一特定假说的确定性时,他或她就会抵制批评或拒绝接受相反的证据。这会导致学术界中很多无休止、一轮接一轮的辩论,因为不管有多少证据都不足以改变狂热者的思想。在政界,怪人综合症势必铸成大祸(拿破仑入侵俄国和希特勒入侵前苏联)。在商界,它会导致新企业的过度快速扩张或工商企业进行新的、对一个一无所知的领域的冒险经营活动。

评价个别案例的复杂性在于:很多一时看起来貌似怪物的人的理论,后来却被证明是正确的。

艾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时,他同时代的人都认为他是昏了头了,然而,从根本上说他是正确的。不过,他的行为和怪人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魏格纳不拒绝批评,他完全承认自己理论的缺点是缺乏使大陆可能漂移的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超前于他那个时代,但并没有毫无理智地坚持他的假说。

达尔文同样坚持己见,但也敏锐地意识到所缺乏的用于确立他的进化论的机制和事实。他花费多年试图填补该理论的缺陷。可以把这些例子推广到其他活动的范围,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人们离开纯科学越远,也许就越难以辨别谁是真正的怪人,谁是富有想像力的人。

比怪人更为常见的是“专家”。专家也把谦虚忘得一干二净,并因他或她对自己专业无所不知这一事实颇感自豪。专家批评新思想,因为新思想与我们“知道”的真理相矛盾。专家也常常不能容忍那些闯入他或她知识领地的人。更糟糕的是,成为专家会主动地干扰创造性的发现。被“专家”愚弄造成的失败包括计算机制造者完全无法看清未来个人电脑市场的力量,以及在资深巨头把持的公司内经常拒绝新产品和新发明。谦虚不断地提醒我们,昨日的确定性可能在明日被全盘推翻;因此,我们应该随时准备抛弃固执己见。

超脱的境界要想在傲慢(或自信)和谦虚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并避免内在的任何创造性或创新工作中的陷阱,关键就是要有超脱的精神。在当今文化中,超脱是个相当格格不入的概念,这一文化把自我和个性吹嘘得高于一切,并把自尊视为最崇高的优点。

超脱是一种态度,它源于人们对几个关键真理的认识。这些真理中第一条是:我们真正的价值与我们的物质成就无关。假如一个人意识到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的生活质量、性格力量和家庭,那么这个人已接近真正的超脱,因为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从物质成功中形成的,它们也不能被剥夺。它们完全是内在的而且不受成功、失败或他人意见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在德国驱逐犹太人并把犹太民族污蔑为最落后的民族,爱因斯坦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来到美国,由于对科学的热爱,他并没有因为迫害而放弃所从事的事业,继续奋斗在科学的前沿,正是这种不为时局所动的超脱精神才使他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超脱的精神是追求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才能。创造性个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独立思考。要想有真正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人们首先需要掌握所在行业的工具,但随后他必须超越已知的东西去创造一些新东西。超脱会使人认识到当前知识的状态是短暂的、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且,通过剔除对别人意见的过分关注,人们的头脑就会自由自在地、清晰地、实事求是地思考新的想法。新思想很脆弱,容易遭受不成熟批评的破坏。超脱会产生一种培育真正独创性想法的客观性。

超脱也是抵御射向即将成为创新者的弓箭的一面强有力的盾牌。超脱使人们不至于害怕失败、害怕批评,这两种害怕使得很多人对新奇的事物采取规避的办法。真正的创新者必然貌似古怪或必然接受无正当理由的批评,超脱有助于无须借助个人的自我孤立来转移消极的反应,或无须在对批评的反应中形成痛苦的防卫性的人格。

相反,超脱有助于与呆板、保守作斗争,有助于与扼杀创新的无所不知主义作斗争。由于即使最杰出的人的知识也只不过是所有知识中的沧海一粟,又由于在我们四周未知的东西远远多于已知的东西,因此,人们真的有“无所不知”的思想或成为专家的念头可以被确切地视为自欺欺人。于是,人们不仅看到自己的发现并非真正出于自己的努力,而且会看到这些创造性的产品根本不属于自己,而是奉献于人类的真正礼物。

诚实的品格人们或许没想到诚实与思考问题有关,但我的经验是:杰出的人物都十分诚实,他们不仅对自己诚实而且还对别人诚实。请注意这未必是普遍的真理,因为有些人达到杰出的水平是由于其下属的劳动或由于以损害创新性为代价的多产。

为何诚实的素质会如此重要?毕竟人们从来没有像考虑政治或法律那样把解决问题的领域考虑成伦理困难的领域。理由是倘若一个人要想成功地面对复杂事物并创造出新的产品、设计或解决办法。那么就要求绝无半点的自欺欺人行为。人们可能欺骗消费者--在体育运动中虚张声势,在商业中横行霸道,但自然界是不容戏弄的。当人们建造太空飞船或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其成果根本不受人的虚张声势或魅力或外表好看等因素的影响。相反,在这种情况下自欺欺人是一种毁灭性的行为。

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自然的心理趋势,即一方面寻找证实我们所相信的证据,另一方面却漠视与我们信仰相矛盾的证据。收集只能证实我们业已相信的东西的数据,对于检验别人获取的知识是很有用的,但它不会导致进步。人们必须不断追问自己:“我是根据我的喜好来解释这个数据还是真正地看见了什么?”如果做不到诚实势必导致悲剧性的后果。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世纪之交的杰出的生物学家鲍威尔,他在晚年时确信所有的岩石都是水生微生物化石的沉积物。他的自欺欺人居然如此彻底,以致在当时质量低劣的显微镜下不论观察什么类型的岩石他见到的都是微化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谁都不愿发表他的作品,因为他的观点明显带有偏见而且拒绝接受批评。

别忘了,稍稍疯狂的思想是成功的策略性地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荒诞的类比或模型往往有益,甚至是正确的。因而那些成为热情倡导这样思想的人未必都在欺骗自己。细察这些人如何处理与他们信仰相悖的事实很有教育意义。当第一次验证爱因斯坦理论的实验似乎不支持他的假说时,爱因斯坦却坚持认为该实验有误。不过,由于他理论的威力和实验的难度,他有理由对此表示怀疑。

第四节理智性思考人生要面对许多挑战,学会思考,迎接挑战才能战胜你的敌人,到达胜利的彼岸。

要想进行理智性思考,首要的一点是抛弃成见。

杰出的商业经营者保罗-麦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1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是我们在看马戏表演时却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因为它们在幼小无力时,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无法动的铁桩上,铁桩对于幼象来说,是太沉重的东西,当然动也动不了。不久,幼象长大了,气力也增加了,但是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这就是成见。成长后的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习惯地认为“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皮特曾在英裔加拿大学生和法裔加拿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前,皮特告诉这些学生,这次实验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录音带的声音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录音带上是10个人朗诵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人用的是英语,另外5人用的是法语。学生们并不知道,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结果心理学家发现,同一个人用英语朗诵时,人们说他个子高、有风度、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说时,人们的评价就没那么高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在加拿大,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通常好一些,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和态度也就比对法裔加拿大人好。而正是这种已经形成的态度,影响了人思考、判断问题。

由此可见,所谓成见,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坚持先入为主的观点,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肯更改。成见严重阻碍我们的思考,影响我们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它使我们总是戴着各种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得出错误的结论。

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把17岁时写出的关于高次方程代数的文章,送到法兰西科学院,没有受到重视。20岁时,他第三次将论文寄去,审稿人波松院士看过之后的结论是:“完全不可理解!”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想发明电话,就将这一想法告诉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那技师认为贝尔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还讽刺地说道:“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在胆囊里。少见!少见!”好在贝尔没有相信这家伙的一派胡言,凭着高度的自信将实验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1868年,英国皇家学会为研究碰撞问题而悬赏征文。荷兰人惠更斯文章最好,可是,因为他不是英国人,而被扣发文章。后来,他的论文被法国赏识,在法国出版,他本人也当上法国科学院院长,为法国在科学上赶超英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成见能使思考发生偏差呢?其根源在于我们对知识的确定性和明晰性的片面追求。在认识过程中,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再依靠原有思想、概念来识别对象,通过某种相似性来获得关于外部对象的较为明确的认识。这种对确定性的追求,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对确定性的偏爱,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总是希望明确某一对象的属性,以建立对象与属性之间的联系,达到关于某一对象认识的“终结”。

但是由于这种“终结”不可能是真正的终结,并且它建构在外部信息和原有文化概念的某些内涵相似的基础上,受这些内涵的影响,我们在对外部信息作判断时,便会带有明显的意向,这种意向形成一种先入之见,它使得我们容易依据旧的印象对思维对象作出带有倾向性的断定,表现在:当我们的记忆存在着有利于某事或某物的证据时,我们便会作出有利于某事或某物的断定;当某事或某物与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等不相符合时,我们便会作出不利于某事或某物的断定。

对权威的过分崇拜也是一种成见,它会影响个人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在:人们在进行思考时,往往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权威理论划定的界限内,即使权威理论已不能解释现实中的某些问题,甚至这些问题已成为权威理论的反例,人们仍然相信权威的理论并力图找出新的证据来证明其正确。正如英国科学哲学家伊-拉卡托斯所指出的:崇拜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派物理学家是不会轻易反驳牛顿理论的,即使他们知道有一颗小行星偏离了他们运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公认的初始条件计算出的该行星的运行轨道,他们还是会认为牛顿力学是对的,并试图用一系列更新更巧妙的辅助假说来检验它。

所以,权威的理论对人们的思考起着重大的影响,即使权威的理论已不能解释新发现的事实,人们还是宁肯用假想的事实去维护权威的理论,而不愿根据事实来修正权威的理论,这说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使人们对其理论产生了一种无条件的偏信。在这种偏信的作用下,人们忽略了权威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统治了长达2000余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对判断产生影响的第三种偏见来源于群体意向。现代心理学对群体所作的研究表明,同一群体的成员长期生活在共同的环境里,共同的劳动条件、共同的语言及共同的生活习惯,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群体意向。群体意向对隶属于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一种规约性,它通过湮灭个体的思想,使个体绝对服从群体来维持群体的一致。

这种对群体意向的顺从,使个体对思维对象特别是对外群体的成员不是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评价,而是表现出一种人云亦云的倾向,或者使个体对不符合本群体价值观的人和物,表现出一种敌视态度,无端地进行打击和排挤。历史上由群体意向衍生出来的种族歧视就是一例,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至今激励着人们进行反种族主义的斗争。

总之,人们对事物情况进行的断定,有时之所以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我们认为这与人们头脑中的先入之见,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以及受群体意向的影响所形成的偏见不无关系。尽管这些偏见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它们对判断产生的消极作用却是一样的。即它们使人歪曲地反映现实,始终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无法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了解了成见、偏见的根源,也就等于找到了病根,只要我们对症下药,就有可能治愈。所以要努力放弃成见,凡事用客观的态度看人、看事,不必预设立场。“是”的,就还给它一个“是”的本来面目;“非”的就还给它一个“非”的真相。惟有放下成见,去除偏执,才能认清实相,才能拥有正确的判断。

进行理智性思考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可以影响人对信息的选择,因而情绪可驾驭人们的行为,支配人同环境的协调,影响人从环境信息中得出的判断。

情绪对人的作用在心理学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表现得非常清楚。该定律表明,作业成绩与情绪的激动水平(唤起水平)呈倒“U”字型关系,过低和过高的激动或紧张水平都不利于作业,只有适中强度的情绪才有益于人的工作与学习。对于难度不同的作业,“适中”水平有所差别。例如,对一般人而言,操作复杂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处于中间偏低的激动水平;操作初等算数技能的高峰处于中等激动水平;操作简单反应时的高峰处于中间偏高的激动水平。

为了使读者对情绪的作用有更理性直观的认识,下面还是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说明,这个实验可以使大家了解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做这个实验需要一些铅笔和秒表。没有秒表的话,手表也可以。做这个实验起码要两个同学。一个充当主试,另一个充当被试。

主试负责宣读指导语,并记录成绩。指导语如下:“请你左右手各拿一支铅笔,两手悬空向前平伸,与地面保持平行,铅笔尖相对,中间相距20cm。当我说‘预备’时,你就做好准备。我说‘开始’,你就两手移动铅笔,使两笔尖相碰。碰到了就算一次成功,没有碰到就算一次失败。移动时,如果笔尖没碰上,不许上下前后移动,否则碰上也不算数。每做完一次,两笔回到以前的位置,再进行第二次,连续做1分钟,看能成功多少次。做完1分钟后,休息1分钟,再进行第二轮,共进行3轮。”充当被测试的同学要服从主试的安排。这个实验最好在教室里、有多人参加的情况下进行。设专人大声报告每个人的进度,这样可以制造紧张气氛。

把每个人在紧张时和不感到紧张时的成绩加以对比,就可了解紧张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因此,动作的稳定性对于许多活动包括判断都是很重要的。不过,最可怕的是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约束,就难免会把人带入失败的深渊。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阿拉伯寓言故事:河里有一种叫做河豚的鱼。它喜欢在桥墩间游来游去,有时不当心,迎头撞在桥墩上,经常怒气勃发,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开。

它怨恨桥墩,它怨恨水流,它怨恨自己……于是,它张开两腮,竖起鳍刺,满肚皮充满了怒气,浮到水面上来,许久都不动一动。

这时,一只翠鸟掠过河面,一把抓过圆鼓鼓的河豚吞而吃之,享受了一顿鲜美的午餐。

怒,是人的一种从心理到生理的情绪反应。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在怒气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变化:肌肉紧张度增高,毛发竖起,鼻孔开大,横眉张目,咬牙切齿,紧握双拳,进入临战状态,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储备,能迸发出比平时大得多的力量。一般来说,青年人好胜逞强、血气方刚,情绪波动大,更易发怒。通常情况下,发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酿成苦果。

因此,为了减少情绪对我们的判断力的影响,为了成为情绪的主人,让情绪服务于判断,而不是阻碍判断,在此特向读者提出4条建议:第一,培养自制。具有了良好的自制力,无论你何时何地都能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至于发生因情绪过分激动与悲伤而冲垮理智的“堤岸”。

第二,布置环境。整洁、美观、舒适的环境有助于舒展情绪,对思维活动的展开非常有益。布置环境中,要注意摆设、点缀、色彩3个因素。物品的摆设要宽松、整齐、别致。室内可以用壁画、艺术品、香树点缀。色彩要注意搭配、选择。一般认为红色、黄色、橙色、黄绿色等容易使人产生热烈、兴奋的情绪;蓝色、青绿色容易使人产生清静、安逸的情绪;棕色、黑色容易使人产生抑郁的情绪。

第三,喜爱音乐。幽雅的音乐能改变人脑电波活动的节律,舒展情绪,使大脑活动变得敏捷活跃。

第四,注重仪表。仪表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情绪的一面“镜子”。但仪表对情绪的反作用也不可忽略。一身式样得体、颜色舒适的服装会使自己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烫(或理)一下头发也会使人自感年轻数岁。据说,日本某大学的一位教授,一到考试前总要劝告学生:“因为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大家都要穿上整齐的衣服,悦目清心的服装将有益于敏锐的思考。”其实,这位教授是很懂心理学的。

第五节监督性思考按常人的理解,所谓思考力训练,无非就是弄几个题目练习练习,尤其是多做数学题,因为数学题最能锻炼人的思考力。这种想法与思考力训练的科学内涵有很大的差距。思考力训练是有操作程序、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的。我们把采用一定的程序,对思考能力、思考方法、思考态度、思考品质和思考知识等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使人的思考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称为思考训练。

在思考力的各种训练中,我们首先强调思维自我监督能力的训练。人若想做一个清醒的、自觉的、能动的思考者,他就一定要对自己的思维自我监督能力加以训练。

思维的自我监督就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思维任务,把自己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作为监督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简而言之,思考的自我监督就是思考者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监督。

思维的自我监督需要靠一定的结构去完成,这与航海中的监督需借助于一定的仪器仪表的道理相似。思维自我监督的结构包含3种性质不同的成分:自我监督方面的知识;自我监督方面的体验;自我监督的实际运作。

(一)自我监督知识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活动特点、能力大小及其限度,客观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知道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仅在性格爱好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和不同完全可能影响到不同个体在进行相同实践活动时的效率和质量。一个人对这些问题若能作出肯定的回答,那就意味着他作为思维主体,对自己有清晰的了解。

(二)自我监督体验自我监督体验在这里是指伴随着思维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主要包括知的体验,如感到自己对某件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包括不知的体验,如感到自己还不知道某种理论的真正含义。自我监督体验在内容上可简单,也可复杂,所经历的时间可长也可短。例如,在思考某事时可能体验到短暂的迷惑,但随后这种体验就消失了;也可能长时间地体验到对某事确实迷惑不解。

一般来说,自我监督体验特别容易发生在能激发高度自觉思维的工作、学习中。因为在这种工作中,人们能采取的每一个主要步骤都要求事前有计划、事后有估价,作出的决定和行动既重要又有风险,这就提供了许多使人既勤于思考又勤于体验的机会。

有时,自我监督体验对于实践活动能否继续进行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一旦体验到所干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时(但事实上究竟是否成功还未确定),便可能停止自己的活动;一旦体验到所做的事很顺利时,便可能坚持干下去;一旦体验到还没有真正领会某种理论时,便可能努力钻研,直到弄懂为止。

(三)自我监督的实际运作思维自我监督的实际运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自我监督。自我监督知识给思维监督提供了心理操作上的知识准备,自我监督体验给思维监督提供了成败与难易的明确信号,而自我监督知识和自我监督体验离开了自我监督的实际运作,是发挥不了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监督的实际运作特别值得重视。制定计划、执行控制、检查结果、适当补救,这是思维自我监督在实际操作中的典型表现。其中,制定计划是指根据特定的思维任务,事先计划实施步骤,选择思维策略,预测最终结果;执行控制是指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及时监察、评价各种方法、策略的效果,估计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务,以及完成的程度与水平如何;适当补救是指根据检查结果,如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思维自我监督能力的训练可以有不同做法。但一般来说,训练总少不了示范,因为示范可以把这个看起来极为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里要介绍的是大声思维这种自我监督训练方法。所谓大声思维,是凭借出声的言语进行的思维,或者说是即时地、大声地用口头言语把思考问题的过程报告出来的思维。具体做法分为两步。

第一步,训练者通过大声思维呈现自我监督过程。

训练者通过大声思维来示范自我监督的过程,被称为“心理示范”。自我监督过程是思维主体内在的过程,很难被观察,而且它总是与具体的特定的思维活动相联系,所以难以被程序化。因此,需训练者提供具体的、外显的指导,通过大声思维进行示范。

心理示范就是训练者在进行内在的自我监督的同时,用语言描绘自我监督时的思维过程,使得监督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能清楚地呈现于培训对象面前。心理示范可使训练对象准确地认识和体会自我监督调节的过程,减少模糊的认识和猜测。

心理示范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进行心理示范,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

例1,教师:我想让你们看看,当我遇到不理解的词时都想到了什么。我将大声说出我是怎样思考的,然后你们要像我这样做。读“Thecocoastreamedfragrantly”。我以前见过“fragrantly”这个词,但我不理解它在这里的含义。Iknowoneof“streamed”,一次我看到一壶沸水,从里面冒出蒸汽……一锅热咖啡正在炉子上冒着热气,但还不能解释“fragrantly”的意思。让我再来想“炉子上的热可可茶”,努力运用我对可可茶的了解:热可可茶气泡、热气和……气味?热可可茶闻起来很香,读“Thecocoastreamedfragrantly”,这个词意思是闻起来很香。从我对热可可茶的了解进行思考,帮助我弄懂了“fragrantly”这个词的含义。

例2,教师的指导只是给出了一个框架,但没有描述推理的过程。

教师:我首先要做的是,从过去的经验来猜测这个词的含义;第二种方法,当猜测不出时,就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这个词的定义;第三种方法是,自问在上下文中是否有这个词的同义词;第四种方法是,自问是否能从文章总的背景来猜测这个词。运用这些步骤将有助于你预习这个词的可能含义,这可能比查字典要快。

以上两个例子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在每一个例子里,由于教师通过大声思维进行了心理示范,学生便可从中获得许多在运用策略中如何一步步推理的信息,因而会减少模棱两可的猜想,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接近教师所期望的结果。相反,在第二个例子中,学生没有获得在运用策略过程中进行实际推理的信息,学生必须自己进行更多的推测,错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纠正。

传统的策略技能训练中通常缺少心理示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后,提出需理解的问题。在此期间,教师控制着监督策略的选用和评价,学生只是简单地随着教师照搬,所以不能达到灵活运用策略、进行自我监督的目的。

第二步,培训对象通过大声思维来练习自我监督和体会自我监督的过程。

大声思维可直接用于自我监督的练习与实践。具体做法是让培训对象在进行某项活动的同时,将其思维监督的过程用言语表述出来,从而加强对监督策略的练习。

例如,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进行大声思维:“从题目来看,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绿化环境的”。“下一段会讲为什么地球气温在升高”等是在练习监督预测过程;“在我的眼前出现了辽阔的草原,那里的加里佛尼亚阳光,成群的牛羊和唱着歌的牧羊女”,是在练习监督想像过程;“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是在练习监督分析联系过程;“这和我所预料的不同”,是在练习监督理解结果;“我最好重读”、“这是个生词,我要查查它的意思”,是在练习监督理解障碍的补救过程,等等。

第六节综合性思考综合性思考是思考风格中最特殊的一种,从根本上讲,“综合”是指从表面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之间,提出某种崭新的、原创性的东西。结合不同的事物,尤其是结合不同的观念,正是综合者所喜爱的途径。他们最得意的思想程序是沉思。

综合论者是整合之人。他们希望能发现别人认为很少或没有关联的事物,设法把它们安置在一种新的结合关系之中。综合论者并不特别喜欢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上折衷或妥协。反之,他们所要找的是某种新的观点,使他们得以将表面上相反的见解连结起来,从而产生最适当的解答。

综合论者喜欢思辨的、哲学的、知性的辩论,只要不是过分严肃就可以;他们也喜欢调侃、辩论行为本身的愚蠢。他们习惯使用复杂的形容词,尤其是“基本上”、“原来”、“多多少少”和“比较来说”等形容词。

进行综合性思考的基本策略就是辩证。

探究知识的的辩证法包含三个因素:正面。即已经存在的的,已知的,已承认的,或者是普遍相信的;反面。即刚出现的,正要被知道的,尚未被承认的,或对流行信念提出质疑的;合并。这一因素就是综全正反两方面所得的,新的、原创性的结果。

辩证法假定正与反互相冲突,而冲突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我们的社会,人们面对冲突时,还很少有人持这种态度;而辩证法本身了也不是公认的探究模式。因此,从一开始,综合论者的一切特殊策略,都是辩证主题的变奏。

进行综合性思维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策略。

第一,公开辩论与对质。为了使人们承认异议的存在,综合论者从不反对下面对质。即使综合论者本身就是参与辩论的一方,也不会发生任何困难。

汤姆是公司的公关顾问,他的工作是协助公司建立和谐的工作组。他就常常采取综合性思维,先分别与个别职员会晤,收集他们对别的职员的意见,尤其是不满的意见。然后他召集整个团体开会,把所搜集到的情报“回馈”给所有的成员,要求他们承认和辩论问题所在。于是,在汤姆的协助之下,他们开始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人们在公开讨论会上,经常会退怯、回避他们之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想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励人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流,密切配合你的行动。

第二,进行尖锐的质疑。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他们的不足和缺陷,我们要善于从完美中去寻找不足和缺陷,要勇于对别人的观点或者发明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三,进行反面分析。这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策略,我们认为大家都应该来学习,尤其是把它用于集体做决定的场合。当达成某一个重要的决定之后,如果有人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会出什么差错?”就可能会帮助我们节省许多时间、困扰和金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盲目地服从别人的观点,去符合别人的意见的建议,尽管这样做违背了他们本人的想法,但是他们宁愿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愿意提出反对的意见来,不愿意扯大家的“后腿”。

许多人认为,扯别人的“后腿”是不礼貌的,会伤和气。但就可以防止坏的决定而言,反面分析的策略确实有重要的价值,它是综合性思考者的拿手好戏。然而,遗憾得很,为了不被看成是“捣蛋鬼”,人们时常觉得,自己必须压抑自己的的个性。

因此,进行综合性思考有长处也有不足。擅长综合性思考者常常能为他们带来一些睿智的、新颖的见解,但也使他们被友人或者某些熟悉的人当作怪物。综合性思考者喜欢那些激发心智的活动,因为他们喜欢从不寻常的观点看事情。他们能够实现令人惊讶的成就,因为他们的对一切观念开放,即使别人认为那是“脱轨”的或者是“荒谬的”的观念,他们乐意在思考上做重大的冒险。

但是,同样的能力,有时却会为他们个人带来困扰。因为,他们爱好怪异新奇的东西,而又不注意世俗、平常与细节。

擅长综合性思考的人,他们常常会很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有很重要的话要说。当们们觉得没有人听他们说话时,就会郁郁寡欢。然后,他们也会寻找一种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将他们的风格施展于没有益处的方面--不得体的幽默,不合理的玩笑,或尖锐的调整与讥诮,这是因为他们在才智上的自尊与权威感没有得到适当的安排。

他们喜爱冲突、争执,他们通常不容易专注于某种立场或工作。他们常见的短处之一,是虎头蛇尾和轻视细节。如果决定已经做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冲突已经得到消化,这件事就不再能吸引他们,他们常常会去寻找新的争执。

测测你的思考力1、请你在时间前面加上由两个字组成的动词,使它合乎前者对待时间的态度。如聪明人利用时间。

(1)聪明者__时间;(2)求知者__时间;(3)愚蠢者__时间;(4)闲聊者__时间;(5)劳动者__时间;(6)勤奋者__时间;(7)懒惰者__时间;(8)自满者__时间;(9)有志者__时间;(10)糊涂者__时间;(11)无为者__时间。

2、请看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3、节日快到了,人们忙着布置装饰自己的工厂。工厂里的大十字路口,有一座四方形的建筑物,人们打算将它的4面都插上彩旗,可是,所剩的彩旗总共只有12面了。起初,他们按计划的方法布置,就是说,不论从十字路口的哪个方向来,都能看见这座建筑物上飘扬着的4面彩旗。后来,他们重新考虑了一下,决定改变布置方法,让每一个方向都能看见5面彩旗。甚至还有人提出另一种布置方法,能使每一个方向上都能看见6面彩旗。当然,彩旗的总数仍是12面。请你动动脑筋,这两个方案是怎样的?

4、一次,德国驯兽师卡尔-海京伯把几只稀有品种的鸭子,从美洲用船运到欧洲去。轮船在大西洋航行了好多天。一天,海京伯发现那几只鸭子的羽毛不知怎么弄得黑乎乎的,有的已粘在一起,脏极了。于是,他弄来一只盛水的木桶,灌上水,把鸭子放在里面,自己就离开了。他想:“让它们愉快地洗个澡吧。”一个半小时后,海京伯又来到大桶边,他原以为鸭子一定又干净又漂亮了,但使他吃惊的是,鸭子都一只只沉到了水底,给淹死了。水里没有毒,水桶又很大,鸭子怎么会淹死呢?

5、以下的数字密码中,每个字母其实代表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而且符合下列条件:(1)任何一列中,最左边的数字不可为“0”(2)字母与数字为一一对应。即假设M代表“3”,则所有的M都为“3”,而且其他字母皆不可为“3”。

SEND+MOREMONEY译码后,DESMOND代表什么数字6、清晨,海尔丁探长正在看骑手们跑马练习,突然马棚里冲出一个金发女郎,大叫着:“快来人哪!杀人啦!”海尔丁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马棚里一个驯马师打扮的人俯卧在干草堆上,后腰上有一大片血迹,一根锐利的冰锥就扎在他腰上。

“死了大约有8个小时了。”海尔丁自语道,“也就是说谋杀发生在半夜。”他转过身,看了一眼正捂着脸的那位金发女郎,说:“噢,对不起,你袖子上沾的是血迹吗?”金发女郎把她那骑装的袖口转过来,只见上面有一长道血印。

“咦,”她脸色煞白,“一定是刚才在他身上蹭到的。我叫盖尔-德伏尔,他是彼特-墨菲,他为我驯马。”海尔丁问道:“你知道有谁可能杀他吗?”“不,”她答道,“除了……也许是鲍勃-福特,彼特欠了他一大笔钱……”第二天,警官告诉海尔丁说:“彼特欠福特确切的数字是15000美元。可是经营鱼行的福特发誓说,他已有两天没见过彼特了。另外,盖尔小姐袖口上的血迹经化验是死者的。”“我想你一定下手了吧?”海尔丁问。

“罪犯已经在押。”警官答道。

谁是罪犯呢?

7、玛丽的妈妈是得克萨斯水泥厂的化验员。一天,玛丽来到化验室做作业。做完后想出去玩。“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爱动脑筋的玛丽,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请你想想看,“小机灵”是怎样做的?

8、有一天,天已擦黑。一位富家老太太提了个包袱在路上行走。突然,从路边的小树林里蹿出一条黑影,抢了老太太的包袱就跑。老太太摔倒了,一时爬不起来,就坐在地上又哭又喊。

正巧有个赶路的小伙子,听到喊声,立即跑过来,问明了情况后,朝黑影逃跑的方向追去。不大一会儿,就把那个盗贼抓了回来。

谁知那个劫贼竟反咬一口,诬赖过路的小伙子是贼。当时天色黑蒙蒙的,老太太没看清他们的面孔,其他人自然就更难以分清谁是谁非了。于是,巡逻的士兵只好将他俩和富家老太太一起送进了法庭。

法官问明了情况,说:“谁是谁非很容易分清楚,叫他们两个人赛跑,先跑出城门的就不是贼。”不大一会儿,他俩跑完又回到官府。法官非常严厉地对那个后跑出城门的人说:“你明明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还要诬赖别人?”没想到那个贼坚决不承认。

法官说:“你们可以当场比一比武术,谁输了谁就是真正的贼。”接下来对左右的官员以及其他所有在场的人说出了他如此判案的道理。

大家听了,都不由得佩服起法官的智谋来。那个劫贼知道无法再抵赖,只好承认了抢劫老太太的罪行。 0okpln8lqgeCMfhhrA+buUNkL4jZ596+bdatbK5LeQ6vLWEM+lXHK9faDDJ0x/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