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帮助孩子复习家长也许会说,我们想帮帮孩子,让他减轻压力,但不知所措?

其实,家长的信任是最好的良方。同时家长应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轻松一下,让学习速度放慢。如果家长实在放心不下,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复习的方法和重点,检查一下他们复习的方向是否正确,共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适当让孩子做做家务也未尝不可。还可以安排孩子和“过来人”聊聊天,交流经验,或者找有经验的高三老师、心理医生来对孩子进行点拨,既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安抚、稳定考生的情绪。

心平气和每一天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临考前,有时心里会憋得慌,非常着急,生怕高考失利,感觉很压抑,于是想发泄,又找不到对象。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心理卫生中心的黄教授指出,高考不仅是智力与知识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考生首先要增强自信,这样才能减轻焦虑。其次,要注意调整学习节奏,避免长时间复习同一学科。正确看待考试,克服一卷定终身的观念,以平和的心境对待考试。要多看自己的进步,不要盲目和同学攀比,在每一天学习结束前,可以想想今天的收获,相比前一天取得的进步,用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而不仅仅是拿自己和别人比。可把心里话告诉父母、亲朋好友、老师和学长。如果觉得他们都不是最好的倾诉对象,那就不妨写写日记,也可以找个合适的地方,纵情地喊、尽兴地笑、痛快地哭,让心中所有的不爽痛快淋漓地释放。

考前一周复习要领考生说:“老师和同学们都说考前一周的时间非常重要,该如何去度过这段时间,并有效复习呢?”在冲刺阶段,复习时,重在梳理学过的知识点,在脑中形成网络与链接,以便在考试时能做到“提取”顺利;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基本知识上,牢记基本定理、公式、常识等,多做难度适当的题;视情况将自己的复习状态与方式调整到与高考两天同步,如语文在上午考,尽可能把语文安排在上午复习,理综在下午考,则把理综安排在下午复习。这样坚持一周的模拟高考复习,有助于大脑形成思维惯性。在最后3天,可进行一次模拟高考,选出一套难度不大的模拟题,按照高考的时间及科目排好考试时间表,在家里设置模拟高考场进行考试,可请父母作为监考员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的艺术就在其中了。

第一节给大脑做保养考试既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劳动,同时又是一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够顺利地赢得考试。全脑学习主张保持平常心和平常状态对待考试,而不要过于“抬升”考试,这是获得考试好成绩的重要基础,要求我们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心理健康、信心十足,以及心情乐观、愉快。

调养大脑全脑学习和考试中最为重视大脑的养护和发挥,因为任何的环节和结果都是大脑的“作品”,大脑的正常运转和脑细胞的活跃是学习和考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这是全脑学习与传统学习本质的区别和分野。

考试前,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参加考试更是要用大脑,所以要保持大脑良好的状态,如果大脑出了问题,则一切麻烦都来了,所以学会良好用脑,保护大脑,是取得考试成功的重要条件。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把人类的大脑称为自然界的“皇冠”,要想更好地发挥大脑的能量,就必须开发利用大脑和保护大脑。

养护大脑有多种多样的办法,例如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养护大脑,做大脑体操可以养护大脑,丰富的食物营养可以养护大脑等,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一种氧气保护大脑的办法。

人类的大脑平均为1300克,通常占身体重量的2%左右,它消耗的氧气却占身体需要的20%-25%,所消耗的能量约占到身体需要的1/6-1/8。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某个人在围绕着某一个问题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一阵头晕眼花,天旋地转,这就是大脑缺氧的反应。原因是长时间地集中思考问题,人的呼吸速度减弱了,有时竟然屏住呼吸,这是大脑中不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造成的。

长时间的大脑缺氧对大脑是不利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来帮助我们养护大脑:端坐,背部直立,下颚微收,身心放松,以鼻孔深呼吸,直至腹部,4秒钟吸一大口气,其后从嘴里慢慢地吐出,时间大约7秒钟,在吐气的过程中,上下牙要轻轻地相碰,即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吐的过程中伴随着“斯”的声音。

在吸气的时候,脑部渐渐朝后仰,仰到眼睛向上,嘴唇微微张开,吐气缓慢,把头放回原来平视的位置,最后直到下颚和颈部接触。

做这种练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早晨、晚上、中午、课间,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做,当然在空气清新、比较安静的地方最好,这样大脑可以获得更加充足的氧气,人的精神可以迅速得到提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提高数倍的效果。

除了训练大脑充氧之外,还要注意下面一些事项,以便于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补充。

其一,每天要安排一个小时或一小时以上的室外活动。

其二,每星期都要安排至少半个小时,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活动、运动等。

其三,大脑在高速运转之后,每个小时最好能够休息大约10分钟,让身体活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其四,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也可以时不时到户外运动或者做深呼吸。

其五,在学习的环境中,空气不能污浊,不能有烟雾和尘土飞扬,干净的环境不仅对心情有利,而且对使用大脑也有利。

大脑和身体中的氧都是经由血液循环输送的。人类的大脑每分钟的血流量约750~1000毫升,占心脏输血量的15%左右,每天血液流进大脑2000~2200公升左右,等于全身血液的400倍左右。

随着脑力劳动处于高强度状态,流进大脑的血液则更多,所以我们强调要脑体结合,并且要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大脑供氧。

现在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高科技产品、充氧的产品不断增多,有的高质量产品对身体还是比较有利的。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不妨在复习的地方装上制氧机之类的供氧产品,房间内氧气的质量和数量都提高,供应给大脑的氧相对就会充足,这样对大脑的养护是有利的。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类似于网吧的“氧吧”,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士如果大脑疲劳,到“氧吧”里去吸吸氧,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我们并不提倡每个人一定要去搞此类的高消费,良好的用脑习惯和正确地使用大脑也可以起到养护的作用。

加强营养在紧张复习阶段,要注意加强营养。下面九类食品有利于身体和大脑健康。

1、每天吃1~2个鸡蛋。蛋是天然食品中含有丰富营养的食品,蛋白质含有极其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黄内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卵磷脂,对大脑很有益处。

2、每天喝一杯牛奶。牛奶营养丰富,鲜奶227克就含有50毫克左右的钙。钙的补充对儿童、青少年等非常重要。

喝奶时间可根据日常习惯安排。如不爱喝鲜牛奶,饮用豆奶、酸奶等也可以。

3、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水果。丰富的维生素与绿色蔬菜丰富的矿物质能够提高大脑细胞的活力,让思维更加敏捷和活跃。

4、每天吃100克~150克肉类、水产类食品。瘦肉、鱼类、虾、蟹、贝类食物等营养价值极高。

5、每天吃50克~100克豆制品。黄豆营养极其丰富,不可小看。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2-3倍,比鸡蛋高52倍,比牛奶高12倍。

6、经常吃一些谷类粗粮。如玉米等粗粮,营养丰富,大量的维生素与营养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对延缓脑细胞衰退与脑功能退化效果较好。

7、多吃菌类与菇类食物。金针菇,人称其为“增智菇”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有效增强记忆及促进智力发育。

8、多吃些坚果类食物。花生、松子、核桃等富含优质丰富的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铁等,可以有效养护脑细胞与提高记忆力。

9、适当进食中草药药膳。最好在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食。中国古代的“加味状元方”等有一定的积极药效。

10、高新科技健康健脑产品。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适当食用。有的有相当好的效果。但最好在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第二节 给身体放个假考前复习是紧张、忙乱、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之后会产生疲劳,体力上也会有很大的消耗。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在考前最好能够放缓下来,或者休息一下,去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或者体力劳动等,而且要有充足的睡眠,决不搞疲劳战术,让身体有一个短暂的休整,以便于在考场上精神抖擞、精力旺盛。这样,在考场上,解答考题,顺利快速,使能力获得提高。

那种搞疲劳战术、开“夜车”、“车轮大战”等都是不可取的,非但效果不好,而且很可能会造成意外情况发生。在考试前适当地休整,有的人认为是对时间的损失和浪费,实际上在考场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对获得好的成绩是有利的。

相反,考试之前来个临阵磨枪,造成大脑的过重负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大脑会出现呆滞。

表面上看很用功,赢得了较多的时间,实质上临到考试时,因为大脑过度疲劳紧张,对于临场发挥是极其有害的。

所以我们从来不提倡长时间的疲劳战、车轮战,而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营养与智慧合理的营养对身体和大脑同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考试之前的复习和考试中,要给大脑补充充分的营养。

丰富的营养可以提供身体所需要的热量,以清淡、鲜美、可口、容易消化和吸收为好,不要偏食,不要暴饮暴食,每次七八分饱,这样对大脑和身体都好。可以参考前面大脑营养食物,加强营养。下面是一日三餐主要食谱搭配,供参考。

早餐:早餐分为四款,可以任选一款:第一款,牛奶或豆浆一碗,油条1~3根;第二款,鸡丝面或牛肉面一碗,鸡蛋一个;第三款,牛奶或豆浆一碗,面包一两,一小盘花生米;第四款,粥一碗,馒头一只,水煮花生米,煎鸡蛋或者一小盘红烧猪肝。

午餐:午餐可以分为主食、副食、汤菜三类:第一类,主食。米饭和面食2~4两;第二类,副食。青菜炒豆腐、肉丝炒青菜、虾皮炒鸡蛋、猪肝炒青菜等,可任选一、二种;第三类,汤菜。青菜豆腐汤、青菜鸡汤、鸡蛋羹、紫菜汤等,可任选一种。

晚餐:晚餐可分为主食、副食二类。

第一类,主食。青菜鸡汤面2~4两;馒头2~3两,粥一碗,可以选择一种;第二类,副食:红烧带鱼,烧豆腐,煮花生米,海米炒青菜等,可任选1~2种。

有条件的话,每天吃3~4块巧克力,每顿中午饭后吃点新鲜水果,喝点茶,但不要喝浓茶,尤其是睡觉前更不能喝浓茶。尽量不抽烟,少喝酒,严禁使用兴奋药物,避免对大脑的伤害。

一般的睡眠全脑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按规律运用大脑,休息和睡眠是大脑获得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平时有规律地生活、有规律地作息、有规律地复习等良好的习惯,都是大脑良好运转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习和考试的重要条件。

由于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在考前难以入睡,非常普遍,此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考试之前少睡上个把小时,对考试来说并不会有什么灾难性的影响,要放松下来,不要过度焦虑。

同时,要运用各种办法帮助自己提高睡眠质量。

我们提倡频繁使用大脑的人,尽量安排午休时间,现在国外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让一天等于48小时,意思是说中午午休之后,等于是第二天的清晨,大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午饭后,小睡半个小时左右,人的精力恢复得较快,大脑疲劳也得到了缓解,头脑清醒,学习、做事的效率也较高。我们不提倡中午休息过多,一是会占用很多时间,二是长时间的午休之后容易让人倦怠、慵懒。

积极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是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增强体质。通过锻炼,身体各个器官获得了调节,增强了适应性,对身体产生良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会随着锻炼中断而不断消退下来,所以我们强调体育锻炼要长期而适度,在备考时,不能因为复习紧张而中断锻炼。根据研究表明,停止锻炼会使人的某些器官功能减弱,对身体和大脑不利,并可能带来下列一些问题:第一,神经衰弱。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过于紧张,脑力负担过重,此时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有充足的睡眠,否则容易带来过度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让神经系统处于衰弱的状况,这就是神经衰弱。

此时,在超强的脑力复习里,参加适当的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大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群就会从兴奋中受到抑制,大脑中的氧就会得到改善,既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又可以活跃大脑细胞。

就是说不会用脑会带来脑衰弱,会用脑反而促进大脑的功能,一反一正,其结果大不相同。

第二,体质变弱。长期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会使人的体质下降,抵抗能力也下降,生病的机率增高。有的人在平时的学习中过于用功,身体和大脑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摸底考试中成绩总是很好,但是真正到了考场上却败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养护大脑,大脑得不到必要的休息,神经过度紧张,又没有锻炼,不仅容易得病,而且对脑细胞也有损害,这样在考场上临场发挥就很困难,以致在高考时败下阵来,这是非常沉痛的教训。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它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人体各种器官功能组合、协调一致,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细胞病毒抗击能力都有关联,人生活在一定的生命场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尤其是大脑出现问题,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那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要经常锻炼身体,参加活动,让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转,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大大增强了。

第三,损害记忆。学习、复习和考试都是要用脑,大脑细胞依赖氧气或氧料,如果缺乏锻炼,长时间静坐着,心肺功能下降,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与氧料,疲劳就很容易发生,大脑疲劳就不能积极地参与记忆,所以记忆力差,久而久之,会让大脑的记忆功能减退。

如何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首先,正确处理学习和锻炼的关系。复习中时间很紧张,大家都能理解,但无论怎么紧张,时间的安排也要科学合理,否则就会得不偿失。我们建议:其一,早晨锻炼一刻钟左右,时间不能过长,可以晨跑,不过尽量要慢跑,跑步之后做操、打拳等。早晨锻炼可以振奋精神,为一天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其二,在课外活动中可以适当锻炼,最好坚持15~30分钟,经过一天的紧张复习,大脑已经相当疲劳了,这时候锻炼一下,让大脑很好地恢复,有利于晚上的继续复习。这时候的锻炼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但不宜过于剧烈。

其三,在复习的紧张状态下,每过一至一个半小时安排一次户外活动,散散步,做点简单运动,让大脑休息大约10分钟。大脑紧张状态得到缓解,复习起来效果会更好。

在紧张复习期间坚持锻炼,既可巩固平时锻炼的成果,又可保持良好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提高复习的效率。

锻炼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好不要过于激烈,散步、慢跑、打球、做操、打拳、荡秋千等都可以,但不要去从事下棋之类的动脑运动。

如果活动较为激烈,强度较大,让身体疲劳,直接会影响到大脑的功能,所以尽量不要安排剧烈的活动,也尽量不要参加剧烈的体育比赛与体育训练。

再次,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把复习、锻炼、休息、营养、睡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统一部署,让它们互相产生良好的影响,以保持较好的体质和脑力活动状态。

会不会使用大脑,能不能让大脑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数人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吃亏就吃在这方面。

有时也可以在紧张的复习中听听音乐、唱唱歌、跳跳舞,让神经放松下来,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第三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考试可以说是对人的心理的一种强大的挑战,无论心理素质如何好,面临着重要的考试总会有压力。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有句话叫:“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不上进。”适度的压力可以迫使人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但压力过大就会把人给压跨了。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良好我们提倡的是用平常心对待考试,平常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考试的时候尽可能考完一门放到一边,不要太计较,以避免因为前面没有考好,后面的受到影响,要集中精力考眼前的科目,也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我们认为要防患于未然,尽量在平时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当然我们也主张面临考试时,可以采用各种办法,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可以请教有经验的人士或者心理咨询师,如果不是过度紧张,则没有必要。

如果平时考生不断地经受锻炼,或者经常参加一些模拟考试,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磨难”面前经受种种考验,那么就会对类似于高考这样的大考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有的学生中考时被“保送”入了高中,缺少这样的大考锻炼,对高考来说不一定有利。

如果平时经受了种种的训练,那么考试时的心理压力就能够承受。

我们绝对不反对超水平发挥,但我们从来不提倡有超水平发挥的意念,这种超水平发挥的期望值越高就会给考生带来越大压力。

大家知道,心理暗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心理暗示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时常在心里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我经受得起任何考验”,“我会创造出奇迹来”等,还有深呼吸或紧握拳头,暗示自己:“我具有无穷的力量”等这些都会体现在情绪中,并会缓解情绪,相反会使自己情绪紧张、低迷、畏惧。

克服恐惧心理如果对考试过度恐惧,则会引发考试综合症。根本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主动应战,勇敢面对。

人不要做分数的奴隶,不要在畏惧中生活。考试前的作业强化、模拟考试等都可以作为锻炼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些考试训练或考试心理训练,不要把它们当作普通的考试来应付,而应该当成高考实战来演练。这样的机会越多,则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越大。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平时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磨练。

对考试的试卷事先也要有所认识,把握它们的某些规律,这样心理作用会帮助自己减缓压力。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要稳定情绪、通览题目、心中有数,答题的时候,尽量从前往后做,沉着应战,不要贪图快,要提高自己的准确率。高考中的试题题多量大,回过头来检查的时间相对有限,但也不能太慢,速度还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遭遇难题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一边做其它的题目,同时还可以思考该题,分数达到10~15分的综合大题,如果有困难,暂时不要去碰,一旦下手就力求解决,解决不了形成胶着状态,前面的时间花掉了,后面的心理负担较重,反而对该题不利,也耽误了时间。因为它只占总分的1/15~1/10,如果其它的获得保证,则仍然有130多分的高分可以拿。当然我们不提倡一遇难题就绕开走,确实遇到过不去的坎,不妨丢卒保车,心里要清楚,如果因为某一道题纠缠不清,又做不了,会影响整个考试的成败,那就不妨果断处理。

平时在考试中或模拟考试中有什么心得,可以记下来,时常回忆一下,总结一下,在大考之前把它们拿出来对照思考一番以提醒自己,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扬长避短。

学习与考试同样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在考试中同样是五味俱全,只有自己都去尝一尝,经历一番,才能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成功的人士,会很快找到这条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是我们全脑学习所提倡的考试心路历程。

下面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技术,由美国心理健康和精神医学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所提供:-坦诚交谈。对自己信任的谈得来的头脑冷静的人士坦诚交谈,将喜怒哀乐尽情地倾诉出来。

-临时避开。如遇到紧张的刺激、冲击或者遭受严重挫折,可以暂时离开讨厌的情境,转移注意力,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恢复心理上的平静,抚平心灵上的创伤。

-转移心思。如情感遭到激烈震荡,将心思转移到自己喜欢的其他活动上,写字、绘画、跳舞、唱歌等,以便将苦闷、烦恼、焦虑等转移、替换掉。

-谦让处世。凡事喜好表现、喜好抛头露面的人,自然会忙碌不堪,可能会因此而有更多的烦忧。要适当抑制这种情绪,学会谦让处世。

-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做好事会使人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先易后难。对众多难题,先从最容易的下手,有了成果,就会产生自信。

-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如连续做难题,可能将一无所获。

-宽以待人。要求他人过高、违背情理会自讨没趣,徒增烦恼、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

-礼让三分。自己冷静旁观,任对方自我表现,借以避免关系紧张。

-自己动手。如果自己一味观望、推诿,对心理健康不利,尽量自己动手去做。

-合理休闲。参与休闲娱乐活动,调养身心,能够让自己的心情愉快和轻松起来。

冷静应战高考,是一个人能否走上大学之路的关键一战,千军万马过此独木桥不紧张才怪呢!心理素质好的人问题不大,心理素质不够好的人,调整一下问题也不大,心理素质差的人麻烦可就大了,紧张兮兮,不但不能获得好的成绩,甚至连正常的水平都发挥不了。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把高考当成命运的惟一出路!它可能说明自己这段时间学得不好,复习得不够好,或者学习的方法不够得当,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但它绝对不能决定一生的命运。

那些没有经过大学校门,而在各行各业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比比皆是。华罗庚没有上过大学,可他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系主任,当过清华大学大牌教授,当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国际数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毛泽东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却成为惊天动地的一代伟人;教师的祖师爷孔夫子也没有上过大学,他还不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之一吗?现在你到美国纽约曼哈顿街头,就可以看到矗立着一个高大塑像,与文明世界的自由女神像遥相呼应,那就是孔夫子的塑像;爱迪生没上过大学,但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发明家之一,一生拥有1903件发明创造。

那么,不妨回过头来看看,别人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到?有千万条路,我哪一条路都可以走通。当然不能因为有千万条路,我就在目前的这条路上逃避,当逃兵是可耻的。但是如果因为各种条件实在走不通,不妨转换一个方向。

认识正确了,就不会有块大石头压在心里,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去面对,自然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复习和考试。

另外要看看自己面临怎样的压力,找到这些压力的源头,它们来自于环境、家长、教师、学校、同学等多种因素,同时还来自自己,因为有的人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好高骛远,但实际能力达不到。

适当的压力可以变为动力,过度的压力就要走向反面了。因此,不要订立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目标。

有的教师或家长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名校,名校毕竟太少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不妨和他们谈清楚,如果实在谈不清楚,那只好来个充耳不闻。

来自同学的压力大多数是由互相竞争带来的,这也不奇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自己很优秀,有时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自以为高人一筹,把目标订得较高,到外面一看,更有高人,对自己的打击太大,造成压力。所以适当的竞争是必要的,但不要事事处处与他人做比较。

人们在遭遇打击时,比较容易情绪波动,在紧张复习时,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发生,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要善于甩包袱,把那些干扰自己的因素抛开,善于忘记,轻装前进,因为过去的毕竟过去了,再去纠缠它没有什么意思。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成绩差或成绩不够好的学生,遇到几次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大打折扣,觉得自己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这自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要给自己打气。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希望!

可以这样想,虽然现在成绩不理想,经过努力,我还是可以考上的,虽然考不上名牌,我还可以考上其他学校。在此基础上,我就能够更进一步。为了参加这样的高考,我在前面已经付出了12年的努力,这个时候临阵脱逃,12年的功夫就会付之东流,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12年的修炼一定要有个结果。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失败,是的,坚持就是胜利!

那些学习一向优秀的学生,往往在考试的时候急于求成,希望150分都尽入囊中,求胜心切,容易忙中出错,一旦成绩公布,因为一些小错而失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后悔不迭。

这种情况就要在平时考试训练或模拟考试中杜绝,粗心大意要不得,因为高考只有一次,一时粗心往往带来一辈子的被动和遗憾,所以平时要把这些苗头消灭在摇篮中,而不要等到高考时再出现类似的失误。

迎战高考高考是决定命运的重要考试之一,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现实。

高考也可以看作是一场马拉松,是一场不流血的持久战,12个春夏秋冬的修炼和发奋,成败在此一举,人人都在期待着这一战,说心里不紧张,那是不客观的。

许多人刚开始就立下志向,要考个名牌,更多的人是在高三的时候痛下决心,一定要刻苦用功,发奋学习,不上大学非好汉!

其实,大多数同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现实是相当残酷的。我在清华大学教学时,经常与学生交流,每个人对成功考入清华都有不同的感想和认识,但总的一点是奔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毫不犹豫,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的时候,同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交谈,他们更多谈的是方法、方法、还是方法。中外这方面的情况不一样,但同样都可以走出优秀或杰出的人才。

人不可能没有弱点,不可能没有惰性,再优秀的人都不能例外,不过他们会克服这些弱点,战胜这些惰性,做得比常人好,所以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成为伟人。这一点,请大家千万记住,你能做到这样,你就是未来的优秀人才,就是未来的伟人。

国家教育部每年都要在高考之前出台“高考考试说明”,详细列出高考目的、宗旨、出题范围、出题思想等,下一番功夫吃透这个说明,摸索考试动向,对指导考试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许多学校的教师和同学重视程度不够,吃亏的自然是自己。在这个说明中,考题分为易、中、难三个档次,其比例为3∶4∶3,真正较难的只占30%,在高考试题中突出表现为灵活,并不是难。通常在高考之前,毕业班老师讲解历年的高考试卷,大家就会了解,除极少数试卷,一般的高考考题的难度总体水平大多控制在中等偏上。

平时在复习或模拟考试中,要难易适度,一心攻难题,而忽视基础,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题目还是基础性的,即使是少数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一味追求解决难题,舍本逐末,往往得不偿失,这是应该避免的。

如果复习好了,就要多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时,有的同学成绩不稳定,这次考得好,下次考得差,这次考得差,下次考得好,除了自身心理因素作用之外,还有模拟试题的权威与否,也是关键。

我们认为,湖北黄冈、华工附中等试题偏难,对高考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在把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的情况下,用这类题借以提高自己是可行的。不过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一点,一味地拔高对提高整体水平是不利的,所以选做这一类的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具体对待。大部分人比较适合做北京海淀区模拟试题、北京名校联考试题等,它们难度、题量较为适中,紧紧围绕着高考,有重点,范围合适,质量可靠。用它们来模拟测试自己的真实水平是可行的。

利用人体生物节律人体生物节律是人们的生理、行为随着一定时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生物节律是多种多样的,人体内迄今为止就已经发现100多种,其中人体三节律是最著名的研究成果。

所谓的人体三节律,就是体力、情绪与智力的变化节律。上个世纪初叶,奥地利心理学家赫曼-斯沃伯达博士与德国医学专家威尔赫姆-弗里斯博士研究发现,病人病症、行为与情感方面呈现着23天作为一个周期的体力上的盛衰变化,以28天作为一个周期的情绪波动的节律,紧接着奥地利阿尔弗雷德-特切尔又发现人的智力以33天作为一个周期变化的规律。

这种人体生物节律绘成曲线,呈现正弦曲线,它对人们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某些影响。如果在考试中正好处于生物节律高潮期,那么应考者情绪饱满,精力充沛,思路灵活,智力发挥水平高,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考试,而且很可能会超水平发挥。

相反,如果正当考试的时候,应考者生物钟处于低潮,反应迟钝,思维和智力大受影响,就比较难以考出理想的水平,更无法谈上超水平发挥。如果应考者在考试的时候恰巧处于临界值,思维能力更差,精力难以集中,智力正常发挥受到影响。可见这种生物节律变化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我们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它来为学习和考试服务,例如在生物高潮期里,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能够提高效率的事情,帮助自己迅速提高。

相应地,在低潮期中,则不宜学习太难的内容,能够保持现有的兴奋状态就很好。往往人们最脆弱的时期,就是从生物高潮期过渡到低潮期之间的临界期,而不是低潮期。这样看来,不适宜把那些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放在这一时期学习,最好的办法是维持稳定心态,不过可以通过某些办法,如睡眠充足、加强营养等来调节,以便正常发挥。

在备考复习阶段,人体一天中24小时作为一个周期的变化节律,7:00-10:00人体技能进入一天里第一个高潮期,而后逐步降下来,在17:00之后第二次上升,到23:00以后急速下降,在凌晨3:00-4:00进入最低潮。

依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安排学习内容,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在8:00-10:00使用大脑效果最好,这一时期可以用来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在18:00-21:00这第二个最佳用脑期用来复习、练习。并不是说其它时间不可以学习,同样可以学习,不过在大脑最高峰时期安排学一些重要的难度较大的内容,比较容易获得突破,效果也是最好的。

除了上述两个最佳用脑期之外,早上起床之后1小时以及晚上就寝之前1小时,也是使用大脑最佳时段。早上由于大脑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不受记忆等外来因素干扰,用来记忆效果好,所以对那些难以记忆的内容最好放在早上,例如背课文、读外语等。在清华园里,每天早上在学校的许多角角落落,尤其是在“水木清华”,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的荷塘边,有许许多多的清华学子在那里晨读、学外语等。

晚上在就寝之前,大脑将要休息,此时输入的信息不会受到新的信息的干扰,容易记忆,这时如果用来复习一些难以记忆的内容,效果较好。

有的人习惯于搞突击,经常超过半夜12点,有的人根本就是猫头鹰型的学习者,这样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影响到第二天的正常学习。人体生物钟告诉我们,晚上11点之后大脑能力迅速降低,到了凌晨进入最低潮,所以最好不要开夜车,搞疲劳战术。

可见,把握人体生物钟与节律,有针对性地筹划和安排,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与复习。

那么人体生物节律怎样计算呢?

首先,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推算:T=365x周岁数+润年数±XT代表总天数,周岁数为在计算时的公元年,减出生时的公元年,润年数为出生年至计算年经过的润年数,±为代表生日在计算日前用加号,在生日后用减号,X表示除周岁数之外计算年的生日,到计算日的天数。

其次,算出余数,把总天数分别用33、28、23相除,得出的数就是计算日3个周期所在的具体位置,如果余数比生物钟的半周期要小,那么说明生物钟进入了高潮期;如果余数比生物钟半周期要大,那么生物钟正处在低潮期;如果余数和半周期接近,或者是整周数,那么说明生物钟此时进入临界期状态。

调控情绪面对紧张的复习和考试的压力,人们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心理焦虑,是难以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

如果应考者希望知道自己的考试焦虑度,可以对下面的50个问题简单选择打或打x,统计对照测评,就一目了然了。

第1组1、到动手答题之前,我还希望再有时间复习。

2、担心考不好,既影响我准备考试,又影响我考试时精力集中。

3、临近考场,我不知道确定自己是否有把握。

4、我对搞突然袭击考试的老师有恐惧感。

5、好像我考试的准备向来都不满意。

6、我担心考试,不想做准备了,只让我更加担心。

测评:如打选择该组全部或大部分,表明自己对考试的准备结果心中没有底。

第2组7、即将走向考场,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8、如果考试可以用写文章、论文代替,我会选后者。

9、我觉得考试时大家都紧张兮兮,阅卷老师最好能了解这种情况。

10、要是不考试的话,我学得会比现在好。

11、考试场合不要把气氛搞那么凝重,会加剧紧张感。

12、要公布考试成绩时,我会更加惶惑。

测评:如打选择该组的全部或大部分表明自己的考试焦虑处于正常值之内。

第3组13、在我知道自己成绩之前,我更想知道其他考生的成绩。

14、我考砸了,别人会认为我能力不够。

15、我的成绩差,我的那些“对手们”会幸灾乐祸。

16、我考不好,爸爸妈妈会失望。

17、亲朋好友们期待着我考场获胜。

18、如果没考好,朋友会对我感到失望。

19、考不好,尽管自己可以释怀,可还是会影响别人的看法。

20、考得不好,我不愿对任何人讲我的成绩。

测评:如打选择该组的全部或大部分,表明疑惧考试成绩会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降低。第4组21、我考试时过于紧张,注意力大受影响。

22、平时记忆很清楚的内容,在考试紧张时不知跑哪儿去了。

23、我投入很多精力做某题,却搞糊涂了。

24、如果主考官在身边,我做不下去。

25、考过后就后悔,自己本可以考得不错。 mavQuPzqUNeyACdwu6FuilECqKeWvgczvqvLD7MGgOqNF4ieDiortzbFE9QHGd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