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脑超能考试力
王华斌

第一章

绪论全脑考试力积极面对考试的压力,迅速跨越考试的误区,信心百倍地走向成功!

解读全脑考试考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考试,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大家都知道考试是检验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人对考试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则另当别论。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院等,人生进步的每一个台阶都离不开考试。有句话叫:“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之所以是法宝,是因为老师可以通过考试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和程度,试卷批改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掌握。之所以称为命根,是因为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的标杆,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考生所能越过的高度,水平高者顺利通过,水平低者自然就过不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仅仅依托着考试,坚持不懈地考学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只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把自己的水平明显地呈现出来。

其实,仅凭考试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而且容易压制才能、扼杀个性,但是不考试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说现在还没有。

通常考试有三种结果:第一种结果为不满意。有些能做的题目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该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也就是说煮熟的鸭子弄飞了,自然十分遗憾。

第二种结果为满意。会做的题目全都做了,该得到的分数也都得到了,做到了正常发挥,人尽其“才”。

第三种结果为很满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超水平发挥,这是在考场上不但把会做的题目做好了,而且有些难度较大的,平时未必做出来的,也圆满地解决了,所得到的成绩比平时还要好。

全脑学习就是要让大家在考试中实实在在地实现第二种结果,同时力争实现第三种结果。全脑学习中的考试策略是建立在平时全脑学习的基础上,是对考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自我超越,经过全脑成功考试训练,运用考试策略,把自己的能力正常地发挥出来,甚或超水平发挥出来。

我们强调的是实现第二种结果,至于第三种结果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要过于强求,否则期望值过高,带来巨大的心理和身体的压力和变异,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全脑考试培养的是一种习惯、心态、能力。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由习惯养成的,培养一种良好的考试习惯,让人有一种顺其自然的适应能力,那么人就会在考试中应付自如,合理发挥,就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良好的心态决定着对待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的行动,良好的行动正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能力是人们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它是全脑学习所造就和培养的人的知识结构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可以说:拥有全脑学习,就拥有成功考试的要素,也就拥有考试的成功!

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种无情的竞争、较量,就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而考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是对信心、勇气、能力、习惯、心态等全面的考验。因此它是非常冷酷“无情”的,但是同时它又是人们实际能力和竞技状态绝妙的写照。它为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所以又是“有情”的。

不管人们对胜者做如何解释,对败者做怎样的宽慰和安抚,在考场上败下阵来,都是一个失败者,当然这种失败并不一定决定他整个人生的成败,但却相当程度地体现了应考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水平和能力。

考试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借助考试来拓展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中考、高考……全脑考试的根本目的正在于此。

全脑考试是全脑学习整个体系中8个子系统的一个系统。

那么,什么是全脑学习呢?

全脑学习就是充分调动左右脑中八种智力区域参与学习活动,多维互动,发挥大脑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全脑学习法超越了传统的单纯技巧方式,从战略、技术两个方面对大脑开发、具体学习、记忆维新、潜能激发等全面提高,从读死书、书读死、读书死,到活读书、书读活、读书活。

全脑学习是由一个母系统统领全脑智能、全脑速读、全脑听课、全脑自修、全脑记忆、全脑功课、全脑写作、全脑应考八个子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学习体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任何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不是单一方面的能力的提高,应该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只有总体水平上来了,综合实力才能上来。

全脑学习是一种大学习观:由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学习三个方面构成。全脑学习科学有效、通俗易懂,让学习者左右脑互动,音乐、图像等与大脑互动,学习者与知识互动,学习者与教师、家长、同学互动等。

全脑学习的主旨在于调动学习主体全部的积极因素,投入到训练人类高智商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把自己从一个普通人培养和造就成一代人才和英豪。

在全脑学习中,全脑考试最具有把握性和“贴现”效果,它可以即时体现在考试分数上。全脑考试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中语言、数学逻辑、内省、身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社交、音乐、观察智力区域协同作者的强大感力。这就是全脑考试。

全脑学习相当重视平时知识的升华,成为学习者的实力,在考场上以实力获胜;同时也十分重视考场的具体应用筹略的实施,以确保考试成功。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考试规律,从而实实在在地战胜考试。

现在我们要对成功应试的实质展开总体而全面的认识。认识之后,提出相应的全脑应对之策。

考试提升能力考试是赤裸裸的竞争!

考试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考试成功的核心秘密是没有秘密!

所谓的秘密就是平时点滴的积累!

考试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和较量。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人人别无选择!考试历来是考察和检验一个人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一度的高考状元们,他们靠的是什么?当然是实力。

考试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高强度地测试一个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带来的,而是经过相当时间内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就有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综合实力,在考试的关键时候,这种实力以答卷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不具有这种实力,就很难攻克考试关。特别是众多家长所关心的至关重要的大考--高考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学子们的心。有些家长祈盼着考生临场超常发挥,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有的学生也抱有这种心理,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让自己转为被动。其实,这种实力考生平时就拥有,关键是能否在考场上正常发挥,这是人人都关心的。

考试是对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强化检验。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检验。考试是一种形式。学知识就是为了运用,也就是为了“考试”,要以平常心看待考试,看待知识。考试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平时所学的内容进行的,许多题型、内容都离不开所学的知识,只不过在难度、深度、形式等方面有所变化,更多地检验自己的是做作业的能力。所以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只要是认认真真,功夫下到了,那么对考试就会直接有所帮助。切不可把希望寄托在难以把握的可遇不可求的“超常发挥”上。有些人希望考试超常发挥,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无疑大错特错!考试可能会急中生智,它是脑能积累的结果。通过平时的学习,大脑中掌握了许多信息和能量,在关键的时候,它们参与进来,帮助攻克考试难题。

考试是对自己的锻炼。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挑战,促使自己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到千锤百炼,炼出一身过关斩将的好本领。

经过强化和训练,把握考试规律,考试能力是可以获得大幅度提高的。这种考试规律,适合许多其它考试,只不过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罢了,其实质内涵是一致的。如果没有时间复习,或不具备条件,也可以采用相应机制,背水一战,险中求胜,其结果也会比误打乱撞要好得多,但要做好各种结果都可能出现的心理准备。

考试要有良好的心态,同时也要掌握考试规律,运用优良的考试方法与策略,在考场上争取主动,才能正常发挥,精彩胜出,大功告成!

全面认知考试的实质,清晰了解考试的利弊,灵活运用全脑的优势!

第一节揭开考试的面纱《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们先从全脑考试的角度认识考试的实质所在,进而加以把握和运用,从而提升应对考试的能力。

什么是考试呢?也就是说考试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

考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由应考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用规定的方式做完依据考核目的预先编制的考试题目。最后由教师依据应考者答题的内容评判试卷给出考分。

考试是对应考者知识水平、能力、技能的测试。这种测试可以较为直接和快速地检验出考生当前的知识状态。

我们要想运用全脑学习和考试方略,成功考试,就必须要充分认识考试的内在规律。

考试是一种抽样检验考试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人们无法把平时所学习的知识全部加以检验,而只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知识内容有选择地抽样测量,因此,考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它从考生平时学习的内容中选择某些特定内容,或者是从全部问题里选择某些问题,由考生解答,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的把握状况和水平,所以它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但这种相对也能说明问题,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抽样检查,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方式。

大家知道,如果打扫卫生时,某些地方常打扫不干净,检查卫生的人往往就挑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去检查,这些地方可以反映出屋子的整体卫生状况,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一旦被发现,整个屋子的卫生状况就会大打折扣。

考试也是这样,有的地方知识薄弱,而往往主考官考的就是这些地方,所以平时学习就不要放过某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内容,这是我们全脑学习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考试具有相当的严肃性考试是在主考官的严格监督下,在严明的考场纪律规约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否则考试就只能是一场游戏,而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严肃认真、遵守纪律是考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考官此时就像法官,没有丝毫的松懈。

但是主考官也要表现出温和的一面,对应考者产生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应该给予合适的解决或者解释。严肃并不等于冷酷,让应考者情绪不致于过于紧张,而处于僵硬状态,应考者和主考者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应该是一种“敌对”的关系,弄得紧张兮兮,谁的心情也不愉快。人们说“和气生财”,其实用在考场上可以叫“和气出彩”。

考试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反映出应考者的实际能力,就要在考试之前对试卷严格保密,这样的考试才能保证质量。

要让应考者在不知道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对所有学习内容加以复习,而后进行抽样检测,它是对应考者一定时间内学习内容的检验,如果超过了这一段学习的内容,尤其是事先走漏了考试的内容,那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应考者的水平。

因此,事先对于考试的出题、试卷的打印、储存、周转、分发等都要采取严格保密措施。

每年考试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问题出现,我们国家花了很大力气严整考试纪律,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规化,很少有空子可钻,但即使这样仍然有人以身试法,到头来害人害己。

全脑考试则注重整体能力的强化,让人们具有强有力的应试能力,在考场上大显身手,而不需要搞些歪门邪道。

考试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无论应考者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都要按照主考官的意愿,去履行自己的解题职责。

自然,主考官也要按照一定的安排和需要,对应考者出题检验,有时可能是有计划的,有时可能是随机的,某些重大的考试,如高考、自考、中考、期末考试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不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参加考试,除非他放弃自己的某些权利和利益,就是说他会失去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他平时所要追求的,不参加考试就会失去它们。

应考者有一种被迫无奈的感觉,但恰恰是这种强制性往往迫使应考者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考试策略来帮助自己达到成功。

因此,考试又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考试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考试的内容只能是平时学习知识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它是抽样检验的,显然具有某些偶然性,而且主考官对于考题以及阅卷、评分都有某些主观性的影响,这就难以避免考试所可能出现的某些局限,因此不宜过于看重考试,也就是说不要把考试成绩绝对化了。

考试往往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全部水平,而且考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应考者本身所面临的某些因素,也可能扩大了这种局限的可能性。

第二节考试是把双刃箭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即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既有正面,又有反面,也就是有利就有弊,有得就有失,有积极就有消极。

对于考试也是这样,虽然考试有种种弊端,但还是利大于弊,否则考试这种自古就出现的检验手段早已被淘汰了。事实证明,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现实价值。

有的人羡慕外国的教学体制,认为他们较为轻松,这其实是误解,在任何发达国家,都没有放弃考试这种主要的检测手段,在人类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检测方式之前,考试仍然会持续下去。

考试可以帮助人们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应该说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应考者及时全面地掌握与运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以便于解决问题。

经过考试,学生对自己以前的学习程度加以了解,及时找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强化,运用功能强大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从全脑学习的角度来看,考试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全脑学习母系统中的八个子系统之一,它强调的是依据考试结果,对学习进行总结,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综合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用更积极更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合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避免某些不利因素的出现。

考试的积极意义具体说来,考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有效地反映考生知识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检测了考生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掌握的实际状况,检测方法越科学化,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就越真实,越准确。

通常可以说,考得较好反映出该考生的知识掌握较多,而且较为牢固,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有相当的深度,而且对知识的运用也有相当的能力。考试对考生升级、升学、升职都是一定的量化标准,成为以后对考生学业成绩的预测。

-提高整体水平考试可以反映出考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它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可以在下一段的学习中加以补充和强化,以使自己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所以,可以把考试看作是一种加油,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油箱灌满了,汽车才跑得欢。也像是马儿在奔跑,抽上一鞭子,它会跑得更快。

同时,某一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某一类题型的得分状况,可以反映出教与学等方面的情况,由此来衡量、分析教与学的质量、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扬长避短。

-引发学习兴趣兴趣与求知欲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兴趣往往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也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一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拥有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兴趣是具有无穷能量的催化剂,它可以使一个平凡的生命变得不平凡,普通的人物成为杰出的人物。

一场好的考试或考得好的分数,可以极大地诱发和调动考试的热情和兴趣,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自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例如孔夫子在他晚年时期,一心读书,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竹简书的牛皮绳翻断了好几次,所以历史上有“韦编三绝”这一成语的出现。

-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对学习效果也就是考试成绩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动机往往是与效果成正比的,一个人的动机越高,其努力程度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同样地,一个人的动机越低,其努力程度越小,效果也就越差。那么是不是说动机可以无限制地拔高呢?其实不然,如果超过了某种极限,这种动机也就不是切合实际的动机了,也就产生不了恰如其分的效果。学习动机往往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推动考生去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动机越高,引发直接学习兴趣的可能性越大。

对于不同年龄的考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果考生年龄较小,产生直接兴趣的可能就较大。相反,考生的年龄较大,则这种直接影响的可能相对较小,但不能说没有。

-促进学生展开竞赛全脑学习提倡人们比、学、赶、帮、超,第一就是比,即比赛,比赛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在竞赛的状况下进步是很快的。良好的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竞赛,人们在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进步中不断向前,这就是良好的竞赛活动促进人们学习的优良机制。

-寻找学习差距经过考试把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出来加以补充,考差了自然会有压力,考生就要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加倍努力,不断赶上,直至超过先进,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对于考试好的人来说,自然是一种鼓舞,这种鼓舞变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充满信心和力量,不断地取得更大的进步。

-提升信心考试考好了,人们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因成功而信心倍增,干劲十足;考得不好的学生,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发奋图强,急起直追,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的进取心。

-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考试,对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运用能力的高低,都主要是通过考试来作客观的评判。

考试几乎与人类的教育同步产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和选拔人才,人类至今还无法找到胜过考试的好办法。因此,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和识别人才,尤其是早期发现人才。

-展示个人特长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能使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脱颖而出,发挥所长,人尽其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考试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考试在世界文明史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继承、批判和扬弃,考试制度首当其冲。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早已被淘汰,考试制度的优劣,对于某个人来说,影响到他的一生,对于国家来说,影响着它的命运。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但只要稍微回顾一下“文革”时期废除考试,特别是高考,交白卷的张铁生成了“白卷英雄”,我们国家出现了空前的灾难,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现在重视考试,特别是高考,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因为它涉及到亿万个家庭。因此应考者要积极正面地认识考试,并投入到考试的体系中去。

总之,考试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又对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考试的消极因素上面我们说的是考试有利的一面,同时考试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水平考分有时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例如,等级分制考试,它难以完全、准确地表明学生对知识、技能所掌握的程度,也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出考生在某个学科上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强处和弱点。

举一个例子来说,某个考生学习语文,他的知识、语法都不错,考试中他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可是让他写一篇应考作文,由于他的组织、创造能力有限,却不能很好地谋篇布局,写不出好的文章来,虽然他的成绩较好,但他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有限,这样的分数能够说明他的全部能力吗?当然不能。

何况主考官在评判学生考分的时候会受到某些因素,如考生个人情况、好恶程度、书写状态、教师情绪、兴趣爱好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同的主考官对同一考卷所给的考分或者某一主考官对同一试卷在不同的时间所认定的分数都有很大的差别。

考分同样也不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考生未来成绩的好坏和能力的大小,由于成绩与能力受到个人动机、兴趣、上进心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往往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读小学的时候学得很不好,像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华罗庚等小时候都被认为是“笨蛋级”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情况后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至于越来越强,最后成了世界“顶尖级”的大学者。

所以说他们小时候的考试对他们未来的预测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压抑个性与能力因为考生眼睛盯着分数,就会对平时学习的知识死记硬背,形成一种“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局面。

考试是量化的测试方式,但一旦过了火就会提到不恰当的高度,把考试这种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变成了惟一,从定量扩大成了定性,以手段异化为目的,形成了一种绝对的分数观,即获得高分就是好学生,否则就等而下之。

考生往往为了考分不惜一切死记硬背,并不去注重或在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这是对培养个人能力的消极负面影响。

-考分带来某些不利因素考试对于考分好的学生会激发其积极性,而对于考得不好的学生则往往打击他的自尊心,挫伤他的学习积极性。

通常我们知道对于上进心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考试起到相当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态度又不够积极的学生,则没有多大的正面影响,有的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那些日常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每次考试都被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和挑战,更能激发自己进步的精神能量。

相反,那些日常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他们的心理处于某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考试可能诱发他们消极的情绪,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产生一种害怕考试、厌恶考试的心理,这就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考分对社会影响严重变形由于一些重要的考试成为录用人才的指标,所以考试相当程度上成了一种重要的杠杆,围绕着考试展开一场又一场考试战。

老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某个方面往往围绕着考试旋转,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在教学和学习中偏重智育,忽视其它;偏重考试科目,轻视不考的知识;偏重知识灌输,忽略能力培养;偏重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中等生、差生;偏重毕业班学生,忽视非毕业班学生。有的学校和老师引导学生大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猜题押宝,有的形成了一种高分低能、两极分化的局面。

有的学校重视“英才教育”、“神童教育”,搞尖子班、奥林匹克竞赛班,这样对社会没有好处,对学生也不公平,造成了成绩中等的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心理上受到挫伤,在社会上受到轻视。

考试是在广泛的社会基础上进行的,考分对考生、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人们说考分是学生的法宝、老师的命根,学生考好了,就能够升学,老师就能够获得晋升,学校就能够评优。

相反,学生考砸了,来自家长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就会把学校和老师压得直不起腰,很多学生分数第一,很多教师分数第一,很多学校分数第一,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内内外外一起高唱分数歌,哪还有心思去改革教育?因此可以说考分的作用被夸大了,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就相应地显现出来了。

全脑学习中的成功考试策略就是为变这些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消极为积极而设计的,它是建立在良好学习和能力素养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的某种应对策略。

第三节开发你的全脑成功考试策略是全脑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注重的是习惯、心态、能力的养成和训练,从根本上扭转考试的不利局面,让考生成为考场上的主宰,不仅主宰考试,而且主宰自己的命运。

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考战全脑学习不是不重分数,而是既重分数更重能力,有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获得高分。

江河是一点一滴汇集起来的,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没有汩汩流淌的小溪,也就没有后面的大江大河。同样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一分一分的积累,全脑学习既从宏观上掌握考试的主动,又从微观上对每一分进行顽强不懈的争取,步步为营,寸“分”必争,积少成多,成为考试的高手。因为考分毕竟是衡量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志。

大家知道,好的考分必然来自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来自于对诸如理论、概念、定理、定律、公理、公式、词汇、法则等的“活学活用”。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对智力的提升,才能够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

不断地追求考分,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看追求的过程是否合理,对能力的培养是否全面,这是所有优秀学习方法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考试考试是一种体力和脑力双重的考战,尤其是后者。如果有良好的心态,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如果过于紧张、忧郁、焦虑、胆怯等就会干扰正常能力的发挥。

有的人平时学得较好或很好,但一到考场,一下子就懵了。

记得我在大三的时候,有一次考试事先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由于考试心切,又坐在热气腾腾的教室中,主考教师如临大敌、虎视眈眈地看着大家,我当时越做越紧张,后来居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幸亏前面的发挥较为正常,有惊无险度过了这次并不影响命运的考试。事后我反复回忆、分析、总结这次考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过重所导致的临场发挥失常,大脑无法顺利进行思维。

自此以后,我下决心改变考试心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加强日常学习,尤其是对能力的培养、后来历经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试想,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某种重大的考试,如高考、研究生考试中,要得到好的成绩,无疑增加了难度。

全脑学习考试策略要求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把考试当作是一次强化了的平时的练习,一次强化了的能力检验。

考试获胜了,就是对学习方法的肯定;如果考场失利,那就要调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考试是提升能力的动力考试就像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的长短;又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知识的具体情况。

通过考试,我们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加工或深度加工,直到弄懂弄通,彻底掌握,就像在一条大路上前进,遇到了沟沟坎坎,把这些沟沟坎坎填满铺平,就可以顺利通过,也可以说是遇水架桥,在考试的督促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提高自己的情商我们这里所说的情商是指抗挫折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有一句古语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意思是说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对待考试同样如此。就我所走过的路,遇到的考试,接触的人士和研究的课题来说,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一帆风顺地通过每一场考试,更不要说一帆风顺地走向辉煌的顶峰。

那些期待着逢考必赢,或者是标榜逢考必胜的人,其实是在不着边际地幻想,正像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一样,没有考试的失败,也就不会有考试的成功,成功是在失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才能获得的。

人们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失败,考试成功的人士,他们能够在重大的考试中获得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善于用好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在重要的考试中获得成功。

有时因为某些偶然的因素,例如考试没有时间复习,或者身体状况欠佳,或者周围的干扰太大,或者考试的题目难度偏大,或者参加考试时情绪不稳等,带来一时的失败,都是难免的事情,但并不能因为这种难免而不去追求成功,否则就永远不会成功。

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弥补不足,不断地改进和强化自己,力争在以后的考试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成功的人士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素质而获得成功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可能无数次地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总结失败的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最后走上成功,而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走的也正是这样一条道路。

我们可以说,任何人做任何事失败都不可怕,失败不是败在具体的客观事物上,而是败在自己的手中,就是因为自己某些时候不成功,从而丢失了信心,放弃了努力,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走向成功呢?所以说他的失败应该在他自己身上找原因。

促进考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力结构在不断地调整,所以考试也不断地偏重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评。因此仅靠死记硬背和死读书、读死书就不能够胜任考试,获得高分。

以后要想在不同的科目和类型的考试中顺利过关,惟有提高自己把握知识的能力,顺应考试潮流的发展,从而赢得考试,舍此一途,别无它法。

考试是对自己能力的训练一个人总是要经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伴随着考试不断成长起来的。

我们可以把考试当作是一种锻炼和训练,通过这些锻炼和训练找出不足,然后加以改善、改良。任何能力都是在训练中获得的,考试的训练同样为一个人的考试成长和人生成长提供重要的手段,通过考试可以促使考生一步步成长起来。

考试可以培养成功素质通过一次次考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加强,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人生考试的通过。

通过考试,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个性,以便于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顽强地奋进,直至达到理想的彼岸。

第四节问题并不可怕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考试对于大家乃至社会的重要性,可是在考试中我们怎样来面对一些问题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加以详细说明。

关于标准化考试自从高考英语实行标准化考试以后,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影响到考试的成绩,让应考者丢失分数,所以有必要对它们加以了解,以免发生某些不该发生的问题:第一,考生要带上圆珠笔,而不能只带铅笔。如果在考试时仅用铅笔来写自己的姓名、考号或者是答题,这样不符合规定,而且答题的效果也不好,会影响到评判老师的给分。

第二,应考者容易在选择题的答题过程中写出姓名、考号,但是在作文题的部分,把姓名和考号忘记了,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误,因为在阅卷时选择题的内容和作文题的内容分开进行判题,没有姓名、考号的试卷,就没有办法获得分数。

第三,应考者在答选择题内容时,可以采用如下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把注意力放在审题上,不妨先在正确的地方划上“”,等到全部都做完后,把所有的带“”的地方用笔涂黑。

第二种方法是一题一题地判,一题一题地涂,一题一题地做,我们提倡用第二种办法,这样避免重复劳动,可以节约时间,速度快些,效果也比较好。

第四,应考者涂错考号。有的把数字漏掉了,有的涂到了数字,有的一次涂了两个数字等,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涂考号时应该很细心,千万不能马马虎虎。

第五,在答选择题的时候,涂黑要按标准。有的人周围涂一圈,中间却没有涂,这种情况跟不涂没有什么区别,得不到分数,光电机器读不到这样的不合乎标准的答案,所以很容易丢失分数,本来做对的也等于没有做,这不是太冤枉了吗?所以在涂黑的时候要很细心,中间、旁边都要涂到,尽量避免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机器阅卷有其科学性,同时又有其严肃性,只有自己适应它,而不能让机器来适应自己,这就要求自己平时做事情认认真真,按规矩答题,否则就要丢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关于机器阅卷现在国际流行的趋势是用机器代替人工阅卷,但有些试卷机器还解决不了,只有通过人工才能完成。但机器阅卷已经较为普遍,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考试实践中。

要适应机器阅卷这种方式,就要严格按照它的规律和要求来答题,否则达不到要求,就会丢失分数,所以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要选择符合规格的答卷纸答题。因为光电阅读器是按照格式化的标准答题卷的规定给分,在答卷纸的左侧,或者是右侧,或者是两侧,同步黑标进行阅卷,同步黑标的相应选项,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试卷纸是标准的,否则机器阅读的数据就可能不准确。

一旦自己拿到手的试卷纸不合标准,要立即请主考官调换合乎标准的试卷纸,这样才能保证在答题中不至于因为印刷错误而丢分。

第二,一定要把姓名写上。如果没有写上姓名,又把准考证号给涂错了,那样就无法查出该试卷是属于哪个考生的。

第三,准确涂写准考证号。要在规定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准考证号,并且把对应的号数一一涂黑,否则光电阅读器是无法把成绩记在那里,应考者同样得不到分数。

第四,答卷试题纸通常有多个科目。应考者必须将所考的科目用笔涂黑,否则评分机器无法用该科的标准答案以及评分标准来判题。这样的结果,机器会毫不客气地给零分,这样就太可惜了。如果答卷纸还有科目名称,这时就应该写上应考者所要考试的科目名称,这样就会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第五,选择涂写试卷的类型。如果考试试卷类型分为A、B、C等,应考者则要把自己选择的试题类型涂上A或者是B、C等。如果错把B卷涂成A卷,那么光电阅读器就会按照A的标准来给B卷判分,这就张冠李戴了。

如果试卷纸上没有被印上A、B、C的试卷类型,但在试卷纸的右上角印有A、B,那么就应该查看答卷右上角的字母是否与自己所选的试题是一致的,不一致的一定要调换成一致的。

因为不选择涂写试卷类型,答题纸类型和试题类型不一致,光电阅览器是无法采用某套标准答案来判别该试卷,最后无论你做得好与坏,其结局都是零分,成了白忙乎一场。

第六,要保证试卷上涂黑的质量。光电阅览器是一种机器,不像人具有较大的弹性,它识别黑标灰度有一定的要求,颜色太浅,如果是人工可以用眼仔细去辨认,但是机器不可能这样做,没有达到它识别的最小值,它就会视而不见,以为考生没有涂过,自然就不会给分了。

相反,过于用力,涂破了试卷纸,同样给机器评分造成误解,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做这种题目必须要用铅笔,而这种铅笔不宜太尖、太细。符合标准的涂写是把试卷纸中限定的框框底色完全盖住为好。 SpN/BsQOimETDNyEs3OrT0dQ+v3RXOs7WUrxR2QV7zpU8109AqOynlGVa7R5Cs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