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很显然,要设法从大脑皮层的各种功能中找出最终确定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的最关键要素。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不大了解关于控制阅读过程的思维机制。目前,我们还不大了解,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是通过什么规律来选择和处理其中最主要的章节,又通过什么密码体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的智慧正是表现在他能够通过灵活地接收和利用大量的信息来达到意想不到的目的。

与此同时,目前人们对于大脑思维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快速阅读能够使脑力活动的最佳程序得到实现,特别是,它能使大脑采用一种便于解释文字含义的最佳密码。人的大脑的主要优点是,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灵活地应用、选择、修改和完善思维活动的程序。然而,人们实际上至今还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优点。我们早就指出,大脑的潜力是罕见的。快速阅读能使这种潜力得到广泛的利用。

第三节你当前的阅读力阅读力是一种包括各种不同技能在内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阅读的技巧虽然各种各样,但我们往往只以两方面的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就像身高和体重是人生长情况的有效依据一样。概而言之,一是阅读速度,也就是你在阅读时视线在文字上移动的频率,计算单位是每分钟所阅读的字数。一是阅读理解率,也就是你对读物内容的理解程度,它的计算单位用百分比表示。这两种阅读的基本技能,完全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加以提高。

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是衡量一个人的阅读力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既要记录阅读速度,也要测定理解的质量(即阅读理解率)。一般读者,每分钟阅读200字左右,稍快的每分钟可达400字左右,个别读者每分钟可读到800字甚至更多些。但是,如果眼睛扫过每行字而不能同时领会文章内容的话,那么,即使阅读速度再快,也是没有价值的。

1、初次阅读力测试下面《伟大的自由女神》一文,旨在测试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测试者必须尽快地阅读全文,并记下阅读此文所花去的时间。教师更应注意阅读速度测试的计时方法。

首先,必须有一只带秒表的手表在宣布测试开始的同时计时,并不断地准确报出时间。

在读完文章后,应把指示的时间记录下来。每个人必须准确无误地记下自己阅读的时间,因为正是用它来检测自己每分钟所阅读的字数。

根据文章字数和阅读所花的时间,就能算出每分钟的平均字数(字数除以时间),这就是你现有的阅读速度。

然后,再做文章后面的阅读理解率测验题。测试者必须在不查看原文的前提下,回答10道测验题(每题有4个答案可供选择),在认为对的答案上画圈。回答理解性问题虽然不必计时,但也不要拖时过长,以免浪费时间。其实,用二、三分钟时间做理解性问题就足够的了。

10道理解测试题全部做完后,你可以对照答案来批改自己的测验卷,每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分数相加,就可以得出阅读理解率。正常的理解率是70%,即10道题答对7道。

这样,你就明确了自己现有的阅读力,清楚了自己目前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的基点,以便今后不断地比较和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展。

请注意,阅读力测试即将开始!

一请用自己通常用心阅读时的正常速度读完下一页的文章,不要为测试而加快速度。

二请准备看时间,并做记录。阅读前时间是几分几秒?阅读完时是几分几秒?

下面,阅读力测试正式开始。请计时!

伟大的自由女神像在世界上,跟自由女神像这样巨大雕像一样齐名的艺术品寥寥无几。她高高耸立在那里,俯瞰着纽约港,像征着美国,像征着自由的崇高理想。

谁能说出这位雕塑家的名字呢?他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是19世界末的一位伟大的多产艺术家,于1834年8月2日出生在一个居住在法国的意大利家庭。

1865年的一个仲夏之夜,在巴黎郊外格拉蒂尼的乡间别墅,大学法律教授爱德华热内-德-拉布拉尼正在举行一个丰盛的宴会。出席者大多数是法国知名学者、文人骚客。他们围坐在桌边,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谈论着时事动态。拉布拉尼是一位热心于研究美国宪法的著名法律教授。他眼中闪着光亮,心情激动,侃侃而谈。当谈到美国获得独立的历史时,他提议法国人民应该建立一座塑像送给美国人民,作为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的礼物。

拉布拉尼激动人心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座的青年雕塑家巴托尔迪。巴托尔迪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还在18岁时,就曾为拿破仑军队中的一位将军做过一尊神态逼真的塑像。展出引起轰动,使他成了赫赫有名的雕塑大师。后来,他慕名去埃及参观金字塔,对埃及人的古老文明、悠久历史和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惊叹不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计划在苏伊士运河入口处建造一座巨像。他想像中的巨像是一位身穿长袍,右手高举火炬的女性。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机会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如今他强烈地感受到酝酿已久的创作欲念正在心中升腾。他决心创造一尊巨像,在美国独立100周年之际送给美国人民,以实现自己的毕生心愿。

1871年6月,为了进一步搜集创作素材,巴托尔迪自费赴美国。当他乘船经过纽约港时,被港口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他特别留意到一个名叫比德罗的岛,它是所有船只进入美国纽约港的门户。小岛背后的纽约市中心曼哈顿隐约可见,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左侧是奔流不息的哈得逊河和新泽西州一角,右侧是正在建造的布罗克林大桥的巨大躯体。望着眼前这一切,他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脑海中浮现出一尊巨大的自由女神钢像,仿佛已经站立在比德罗岛上……,巴托尔迪当即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塑造在比德罗岛上。

回到法国后,巴托尔迪一头埋进自由女神像的创作中去。他没多久就找到了一位模特儿。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中,他巧遇让娜-埃米利巴赫-布伊西厄,她是一位美丽的、具有女神般体态的白人女子,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巴托尔迪成功他说服了她为他那“照亮全球自由”的女神像做模特儿,并把自己母亲那张充满古典美的面容融会进自由女神脸型的创作中去。自由女神像设计高度达151英尺,鼻长4英尺,围腰35英尺。她头戴王冠,左手捧着《独立宣言》,右手高举火炬,脚下踏着挣断的镣铐。为了减轻巨像的重量,他采用仅两个便士厚度的铜片,包裹在钢架上,再用铆钉固定。

1884年6月,在巴托尔迪亲自指挥下,数百名铜匠和铁匠花了整整9年时间,终于塑成了这座巨大的铜像,7月4日,美国驻法大使正式接受了法国人民赠送的这座自由女神。1885年5月21日。自由女神像被拆散,编号装入200多只木箱内,由法国战舰“爱舍利”号运往美国。6月17日,“爱舍利”号战舰抵达美国纽约港,受到了成千上万美国人民的欢迎。

在美国,由于缺乏资金,原定建造90英尺高的自由女神像基座只完成了15英尺,因此,无法安装自由女神铜像。1885年3月14日,美国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莱在《纽约世界报》上撰文,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解囊相助。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在美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经过5个月,共有12万人参加了募捐活动。自由女神像基金会执笔,写下了题为《新巨人》的十四行诗。她在诗中热情歌颂自由女神这位“流浪者之母”,“高举着火炬,站立在金色的大门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1886年4月22日,最后一块基石被砌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7月12日,闲置近一年的自由女神像终于在纽约港口比德罗岛上竖立起来,巴托尔迪和拉布拉尼的名字分别雕刻在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以纪念他们的杰出贡献。10月28日,纽约举行了盛大的自由女神像落成典礼。港口处车水马龙,人如潮涌,军舰汽笛长鸣,礼炮声声。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出席了这一空前的盛典,他紧紧握着巴托尔迪的手说:“今天你是美国最伟大的人物。”克利夫兰总统在揭幕典礼上讲话结束后,巴托尔迪拉开系着法国国旗的绳子,国旗飘扬,自由女神像露出了庄严的面容。

巴托尔迪后来成为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和纽约市名誉市民。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像征自由的艺术珍品为他留下了不朽的功名。(共2000字)请立即记下时间:阅读开始时间__分__秒;阅读结束时间__分__秒;实际阅读时间__分__秒。(请精确到秒)2、阅读理解测验阅读时必须弄懂文章内容的含意,单纯追求阅读速度的快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包括以后的训练题在内,每篇文章都附有10个理解测验题。大体上用来测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就是要求读者了解文章具体叙述的事实。有时也要求学生在主观上对文章内容有更多的理解,如对内容梗概、情节氛围、情感基调及逻辑推理等有较全面的把握。

下面是《伟大的自由女神像》的理解测验题,请不要再看上文,立即作答,每个测试题有4个选择答案,在认为正确的答案上画圈。最好能在2分钟内做完10个测验题。

(1)自由女神像在美国“安家落户”纪念日是__。

A1887年10月8日B1886年10月28日C1886年10月8日Dl886年11月28日(2)雕塑家出生的家庭是__。

A美国的法国家庭B法国的美国家庭C意大利的法国家庭D法国的意大利家庭(3)提议建造塑像作为美国独立纪念礼物的是__。

A拿破仑将军B戴高乐将军C拉布拉尼教授D巴托尔迪(4)作者18岁时雕过的塑像是为谁而作的__。

A拿破仑将军B戴高乐将军C拿破仑军队的一位将军D华盛顿军队的一位将军(5)自由女神像巍然屹立在__。

A比德罗小岛上B纽约市区C曼哈顿D林肯市(6)整个女神像的模特儿是__。

A雕塑家的妻子B雕塑家的母亲C面容是雕塑家的妻子,身体是雕塑家的母亲D面容是雕塑家的母亲,身体是雕塑家的妻子(7)自由女神像__。

A高150英尺,鼻长3英尺,围腰50英尺B高151英尺,鼻长4英尺,围腰35英尺C高135英尺,鼻长14英尺,围腰53英尺D高145英尺,鼻长10英尺,围腰30英尺(8)自由女神像基座高__。

A15英尺Bl50英尺C90英尺D50英尺(9)女神像基金会的募捐活动__。

A近5个月,12万人参加,凑足10万美元B近6个月,10万人参加,凑足12万美元C近1个月,2万人参加,凑足5万美元D近10个月,20万人参加,凑足100万美元(10)美国总统在自由女神像落成典礼上说,今天美国最伟大的人物是__。

A自由女神B克里夫兰C巴托尔迪D爱德华热内以上的10个理解测验题的正确答案如下:__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CCADBCAC每答对一题给10分,满分为100分。总分也就是阅读理解率(即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例如,答对7道题,阅读理解率为70%,以此类推。

阅读速度也可将文章的字数(本测验文章共2000字)除以所用去的时间,算出每分钟所读的字数。这就是目前的阅读速度,单位是:字数/分钟,公式为:2000(字)/实际阅读的秒数=阅读字数/每分钟阅读速度乘以阅读理解率将得到阅读有效率,单位是阅读字数/每分钟,也就是每分钟实际阅读理解的字数。

3、阅读速度和理解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所阅读材料的内容,一味地追求速度,而不重视实际的理解率是不正确的倾向。因为阅读效率等于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的乘积。比较以下两种情况,就可以明白理解率与阅读速度同样重要。

高理解率低理解率260字/分260字/分100%理解率50%理解率=260字/分(效率)=130字/分(效率)所谓高理解率通常是指阅读速度很快,只有个别地方理解有误,这当然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但是,我们不要求阅读所有材料都达到高理解率,至少在速读训练的初始阶段,因为,在不少场合,只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事实就够了。

正常的阅读理解率大约是70%。如果理解率过低,就要引起注意。假如理解率只达25%,就可能对文章一无所知。因为即使不看文章和测验题,单凭猜测,也能达到平均25%的理解率。

如果理解率是50%,那么,必须在不放慢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增加理解率,设法使它达到70%。在阅读理解率还未达到70%以前,不能再加快阅读速度。

如果理解率是为100%,当然这个是好现像,但是,也许速度过于缓慢。即使阅读速度不慢,也说明还有能力来提高阅读速度。要知道,每分钟读500个字,理解率为70%,往往比每分钟读300个字,理解率为100%更有效果。

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读者达到100%的理解是没有必要的。据哈佛大学专家研究,现有报刊、杂志、书籍、文章常常有许多多余的水分,这种水分约占整篇阅读材料的25%~30%左右。因此,在训练阅读力的起始阶段,能够达到70%的理解率就可以了。

当然,当读者已培养了高速度的阅读习惯以后,我们则要求理解率也应进一步提高,努力使自己的理解率达到100%。我们对速读理解率的最终要求也应该是100%,90%以下的理解率是不合格的。

总之,在学习速读的过程中,要努力使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率两方面保持平衡。所以,必须记录好阅读速度和理解率。

阅读就像攻城掠地,成功的阅读者必须学会与众不同的阅读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一节阅读的方略阅读是人们获得和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法国学者安德碎-莫罗瓦说:“当今的文明是我们前人世世代代知识和经验的结晶。要想享有它,就要阅读。”你若想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得经验和学问,就必须认真阅读书籍。但是,盲目地去阅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掌握阅读的方法。

1、阅读的策划阅读和做其它事情一样,需要策划。读了一本好书,受益良多;读了一本乱七八糟的书,就会浪费精力和时间;读了一本粗制滥造的问题很多的书,会误人子弟。所以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是很重要的事情,决不可掉以轻心。

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告诉我们:“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目标定得尽量具体一些,学生主要应该围绕着课业来展开阅读,再接着扩大阅读范围,由课业的阅读材料扩大到为自己的人生战略目标服务的阅读材料。

要清醒认识到:如果纯粹为了娱乐而进行阅读,只是满足个人的兴趣和消遣与猎奇,对实现人的价值,并没有太多的用处。所以有能力的阅读者,总是目的性很强地选择阅读材料。

2、类型的确定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们对知识的汲取往往有所偏好。我们要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强项,更好地获得阅读效果。

我们依据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通常可以把人们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视觉型。这类人喜欢以视觉的方式接受学习材料,占学习总人数的29%左右。

第二类:听觉型。这类人喜欢以听觉的方式接受学习内容,占学习总人数的34%左右。

第三类:触觉型。这类人喜欢以触摸及行动的方式等接受知识,占学习总人数的37%左右。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通常采用视觉阅读,也有的以听觉或触觉获取信息。我们依据知识内化的形式,来化分阅读者具有的几种类型。

第一类:沙漏型。学到的知识渐渐像沙漏一样漏掉了,他们学了等于没学,非常可惜。

第二类:海绵型。他们对阅读的材料毫无原则地加以吸收,来者不拒,没有重点,盲目吸收。

第三类:过滤型。他们学习像沙里淘金,筛选有用的知识保留下来。

第四类:蜜蜂型。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像蜜蜂一样在花朵上采撷精华,然后加以消化吸收,精心酿制,最后再奉献出来。

大家知道,在上面这四种类型中,第四种是最为精彩、最为合理的,我们不妨作为自己阅读的原则。

我们从对时间运用获得较好效果的角度,把人们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百灵鸟型。这类人早上读书学习效果最好,头脑最清醒,精力最旺盛。

第二类:夜猫子型。这类人在晚上的时候,大脑思维活跃,学习效率较高,可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第三类:混合型。这类人在早上、晚上或白天,大脑思维水平相差不多,读书学习效果都可以。

我们从学习主体的知识结构来看,可以把人们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矩形。这类人知识四平八稳,具有一定的稳定系数,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第二类:椭圆形。这类人的知识像鸭蛋一样,知识结构不稳固,稳定系数最差,可以用下图表示:第三类:T形。这类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相结合,既广博又精深,为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稳定系数很高。

第四类:金字塔形。这类人知识的基础最扎实,因此稳定系数最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可见,后两者知识结构最好,我们要从中受到启发,正确处理自己知识的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围绕着主攻目标去读书,以较少的时间获得相对多的内容,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了解新理论、新成果。

博览可以获得较广的知识,鲁迅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对于学生们来说,主要精力用在攻读教科书,对这些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要牢牢把握,打下坚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阅读范围,精读经典书籍,扩大阅读范围。

要培养自己成为一位人才,尤其是全才,就要让自己的知识既要广又要深,在自己专业周围建立一层一层向外扩展的冲击波,向着主攻方向展开拓宽与拓深的专攻、深究和细研。

博览群书决不是乱览一气,而是针对目标和计划有选择性地阅读。把广博和精深较好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广而不散,深而不窄,目标明确,效果较好。

3、基础的奠定做任何事打好基础很重要,读书学习同样如此。没有基础,就不能建成高楼大厦。对学习来说,没有基础,就不可能获得高深的知识。

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在阅读时要照顾到文理,齐头并进,而不能厚此薄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偏科。他们喜欢某些科目,没有关系,可以围绕着自己的兴趣,多读一些书,但是不能一味地唯兴趣而兴趣,应该在不影响某些学科的内容上,更多地阅读有关知识,以建立和增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专长。

普通人士或专业人士应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深专业基础知识,并且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展专业知识范围和领域,并且不断地运用与实践。在学习中去做,在做中去学,互相促进,在主业上有所专攻,并且不断地扩大视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4、知识的进阶我们积累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就是说以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让知识越来越丰富。

第一,阶梯型。这种知识积累就像我们所上的楼梯,也像我们在上华山时一级一级往上爬,最后达到顶峰,用宋代教育家朱熹的话说:“读书的方法,在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这种方式可以用图加以表示:第二,波浪型。这种积累知识的方式是让知识不断地向前流动,也就是在不断地获取知识,让知识与河流中的波浪一样,向前奔涌,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第三种,螺旋型。即知识成螺旋式上升,从下往上盘旋增长,阅读的越多,知识增长的势头越强劲。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第四种,跳板型。知识的积累得法、合理可以起到一种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的效果,用力大,就可以弹跳得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以上几种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到优劣。由于地球的引力,升得再高,都会受到引力下拉力的影响,弹上去的比较难呆得住,唯有第一种踩在坚实的阶梯上,一步一步具有坚定的稳固性,因而是最理想的层层递进的知识积累方式。

层层递进就是不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积少成多,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登上知识的高峰。

第二节读物的优选阅读资料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它们分成若干类:学习、指导、拓展知识、历史故事、文学艺术、科学著作、生活指南等。要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

优选原则中小学生选择原则:1.主要是围绕着学习课程选择图书,它们能够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学习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2.要选择那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阅读材料,而不要被某些不健康的图书所误导;3.选择那些科学有效的图书,尽量不要去读那些粗制滥造的错误百出的图书内容。

其他人士选择原则:其他人士选择图书阅读的目的各不相同,要围绕自己读书的目的,来选择图书。他们的学习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参考型。为了自己现有的工作和任务而开展图书阅读,根据现有水平、阅读能力、实际需要等,读那些有用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尽可能接近该领域的先进水平,让它们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工作。

第二,发展型。这种阅读的目的是在于长远投资,而不是追求眼前利益。阅读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同未来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起来,一生的事业没有尽头,这种发展型的阅读自然也没有尽头,不同年龄段的人士,阅读本身有不同的特点。他们不像中小学生那样需要成人指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动机、爱好、能力等,围绕着专业和工作来选择阅读内容。

第三,愉悦型。这种类型的人在读书上是寓教于乐,消遣休闲为主,不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读书,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爱好和志趣等。

情绪的控制在阅读的时候,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会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一个人对知识的阅读、愿望和兴趣是否强烈,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潜在力量的发挥,以及阅读效果是否明显。

第一,强制型。这种阅读不是心甘情愿的,但它也是积极有效的,因为人们不可能做什么事都有兴趣,有兴趣可以做得很好,这是最好不过的,但往往做许多事情没有兴趣,读书学习也是这样。学生面对的是众多学科,怎么可能每门功课都有兴趣?没有兴趣的书要读,有兴趣的书更要读。要强制自己去读,既可以慢慢激发自己的兴趣,又可以让意志和毅力推动自己去阅读。

第二,志趣型。有兴趣的内容能够引起我们的兴奋点集中,使人精力畅旺,情绪良好,大脑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阅读的效果就会好。而且可以不知疲倦地较长时间阅读。有了兴趣,又符合自己的志向,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三点连成一线,形成共鸣。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这是人们所要追求的境界,许多成功人士都有这样的经历。

强制型与志趣型可以互相转化,成功的转化是人们需要努力去争取的,怎样实现这种转化呢?

首先是制定阅读计划,并且顽强地实施该计划;其次是要知难而进,不被困难所吓倒。如果知难而退,则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这种关系。

强制愿望喜好兴趣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初步获得阅读成功之后,会引发我们对阅读材料的接受和接触的愿望,这种愿望可以逐渐加强,进一步变成自己的兴趣的苗头。有了这种苗头,就很可能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实现这种良性的转化。

实现这种转化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读书学习正是这样。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决心和意志。

工具的使用工具是我们阅读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很容易打开知识之门,从而登堂入室,坐上知识宝座。

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是所有学生和读书人士都要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人们可以通过掌握这些工具书,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便利,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

工具书的种类极其繁多,可以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参考类。这类工具书信息量大,知识密集,是为学习某类专门知识服务的工具。

第二类:检索类。这类图书主要是提供情报检索与资料出处等方面的工具。

我们应依据具体需要而选择它们,使用它们,为我们的读书服务。

笔记的使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意思是读书要用笔记,不用笔记还不如不读书,好的读书笔记的确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一,记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第二,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有效地理解阅读内容,同时,锻炼自己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知识资料,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勤动笔墨,勤做笔记。不过我们应该避免以下几点:第一,漫无目的地记笔记,胡子眉毛一把抓,目标模糊,不清不楚,不知所云,再去寻找有用的内容也难。

第二,记笔记的内容同原文的意思发生错误,这样的笔记在使用的时候会误人误已,还不如不记。

第三,记笔记不是抄书,也不能人云亦云。在记录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见解。

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习惯,他做什么事情成功率都会很高,这在读书与学习方面表现得也很明显。阅读是学习之母、知识之舟、智慧之光、润心之泉、生命之树、成长之果、希望之光、理想之火、成功之本。

因此,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获得学习成功极其重要。

不良的阅读习惯既影响阅读效果,又影响阅读速度,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作用,比如可能带来身心健康的损害,导致厌恶读书情绪的滋长等。

读书时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默读大部份的阅读都是默读,除非需要朗读和朗诵。不该出声时就要闭嘴,否则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阅读时出声,或者口动,都会减慢阅读速度,并且此时大脑细胞中的关注点,主要投放在指挥口腔上,而不能集中在思考、理解、记忆上,造成喧宾夺主。由于口腔开合受到大脑支配,尽管只动口不出声,但口开口合的动作就影响到阅读的速度。

动口读书是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影响阅读质量,而且影响阅读速度,应该加以克服。开始先努力用意志控制,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手指压住嘴唇,避免动口,逐渐地改掉这种动口读书的坏毛病。

2、要点在读书的时候,不要一字一字地逐个去读,因为他既慢又妨碍了自己的注意力。影响我们对整句意思的连贯理解,就像我们听人讲话的时候,没有谁听话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听,而是就一句话完整地听下来,从中抓住其中的主要内容,连贯起来,就追寻到一句话的意思。阅读的原理与此类似,要一气呵成,抓住句子的意思。

3、定力在阅读中尽量不要用手指或笔之类等在书上划动,尽可能让眼睛有开阔地带,随着眼的移动,大脑及时处理相关信息,此时头不能动,即眼动头不动,如果头部随着眼睛而动,会大大延缓阅读速度。

如果有这样的坏毛病,就要努力克服,以形成自己的阅读定力。

4、跳跃任何人在阅读的时候都可能碰到生字、生词,不懂的内容。这不要紧,可以继续向下读,以避免干扰自己阅读的流畅,以及对总体意思的了解。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帮助解决:首先是平时注意知识积累,让自己大脑中字词库的存量加大,减少“疙瘩”出现的频率。

其次是在阅读时一带而过,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意思,在读完全部之后,回过头来收拾它,可以翻词典,也可以请教他人,这样就不会让它们减慢阅读速度,也不会耽误理解内容,并且还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5、直进通常有人在阅读的时候不断地反复,即读一句话或一段话过程中不是连续地读下去,而是不断回过头来重复,有时是重复几个字,有时是重复几个句子,这样让阅读的速度大大放慢,主要是因为,阅读主体对自己阅读能力存在潜在心理危机带来的不良行动。经常回过头来读,让注意点落在旧的内容上,新的内容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导致新的返读,成为一种恶性循环,有时一段文字返读再返读,导致浪费再浪费。

要坚决地克服这种不良的返读习惯。但是,有时必要的返读是可以的,因为有些重要内容或没明白的地方,需要返读。还可以边读边想,直至读懂读通。

6、线索阅读材料内容重要,而它们的标题、序言、结语、说明、表格、图解等信息也很重要。不要忽视了它们所提供的信息。这样可以对阅读材料有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了解和理解。

如果有的人平时不善于从这些辅助信息中抓住有用的资讯,那么就要在日常阅读时尽可能地克服这些毛病,积极地寻找标题、说明、以及特别字体、排版等。它们往往提供的是带有提示性的重要线索。而且普通文章的起始段、结束语等以及论述文的第一、二句概述语等,都具有这样的作用。

7、卫生讲究读书卫生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卫生,而且也指心理上的卫生。对那些趴在桌上、躺在床上、在摇动的器械上等读书,习惯都不好。时间一久,很容易带来近视、眼病、驼背、肩脖毛病等,对身体是有害的,要尽量避免。

有些人常常用手蘸着唾沫翻书阅读,这是很坏的习惯,尤其是公共书籍,使用率很高,你读来我读去,有很多细菌,成为病源体,会损害阅读者的身体健康。所以读书时要尽量避免这种坏习惯,读完书后也应该及时把手洗干净。只有在心理和生理都健康的状况下,脑力和精力旺盛,才能够更好地读书。

第三节阅读的艺术阅读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智慧与真诚来对待。想要提高自己的阅读力,你必须掌握阅读的艺术。

寻找文章的主题对于任何一个文本,你能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将是:“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在正文的每一层次都能找到主题思想。以一本书为例,首先应当有一个非常笼统的主题思想。你或许仅仅通过阅读封底的读书简介就能找到它。

一本书中每一章的主题思想将比总的主题思想要相应小一些。而一章(或一篇文章、一篇报告等)中每一节将有一个或者几个主题思想--这些主题思想要更具体一些。然而每一段的主题思想与其他层次相比是最具体的。

如果你想弄清文章的意思,你就必须找出每一层次的主题思想。让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下面是本书的四个主题思想。

A.“有效的阅读是积极的阅读。”B.“取决于正文规模的不同,主题思想从笼统到具体各不相同。”C.“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认清主题思想。”D.“超级阅读力训练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上述哪一个主题思想属于:1、本书的?

2、本书这一章的?

3、这一节的(标题为“寻找主题思想”?)4、上述第三段的(从“一本书中”开始)上述的主题思想的所属关系是:1(D),2(A),3(C),4(B)。你或许不同意用这样的言词来表达这些主题思想。然而,你也应当考虑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无论怎样,即使不同意所用的言词,希望你能理解我们所领会的各层次的主题思想。

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进行批评性的阅读,你就能发现作者是怎样构思它的。她或他的构思--即文章围绕其进行铺叙的基础思想框架是什么?令人恼火的是,你有时会读到一些书,通篇漫谈却没有总体的构想。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种书毕竟不多,我们一般所读的文章都有构想或者框架一类的东西,只是我们得能找出它来。

尤为重要的是,你应当会找出不同等级的主题思想,例如,你能明了:-全书的主题思想(第一级)是怎样演绎为几个更为具体的主题思想的;-较具体的主题思想是每一章的主题思想(第二级),而每一章的主题思想又是怎样演绎出的;-每一节的主题思想(第三级)又是怎样演绎出的;-每一段的最为具体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第四级)。

实际上,在每一等级或许都不止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有时我们在寻找它们时比我们想像的更困难的缘故。

从对文章最初的浏览中,你或许已对较为笼统的主题思想(或许是第一级至第三级)有了一些线索。也就是在你开始仔细阅读文章之前已有几方面的特征可以给你一些这方面的启示。

你可以注意:书的标题、封面上的简介、作者序言或者介绍、总括、目录等等(尤其是目录,如果作者合理地使用它们,对于了解作者的各级主题思想是很有用的),所有这些方面应当引起你对更为笼统的主题思想的注意。

一般来说,作者在每一段只安排一个主题思想。这一主题思想往往在一个句子中陈述出来,这就是所谓说明主题的句子。

说明主题的句子往往是一段中的第一个句子。作者在开始先提出主题思想,然后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然而有的时候,作者又宁愿先阐述主题思想,而在一段的末尾才出现主题句子。

看看以上的三段,你认为每一段中哪一个句子是说明主题的句子?

(a)“一般来说,作者在……”(b)“说明主题的句子……”(c)“然而有的时候……”你认为说明主题思想的句子是:(a)第一句;(b)第二句;(c)最后一句。

在确定什么是主题思想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我们想在(a)段中表达的主题思想在第一句里。如果你已熟悉了这一思想,那么或许你会认为主题思想是在最后一句所顺便提到的内容。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可能性,即对你产生深刻印像的思想实际上并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

尽可能记下那些对你有特别吸引力的思想。然而你必须从整体上来理解全文,或许这只是为弄清你所感兴趣的思想与作者的更为笼统的主题思想的关系。必须当心别忽略了作者的主旨。

我们已经知道,主题句子一般都出现在一段的最前面或者是最后面,然而,你可能也发现过它在段落中部出现的情况,但这种现像只是很少见的。而且你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段落,即不是用单一的句子来表达其主题思想。尤其是在小说或描绘性的文体中,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段落之中,它可能根本就没被完整地陈述出来。 Cw2A6NEOth+GSLLTcQS/GDVqnmnZCpIhlojAqR3hmemxxA8PuldqEqpddMRgga7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