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相见不如怀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唐许浑《秋霁寄远》)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宋寇准《阳关引》)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相见不如怀念。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汉魏以来一直吟唱不绝。《鹊桥仙》原是为歌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而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也正是吟咏这一神话的。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都曾吟咏过这一题材,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的这首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能够另辟蹊径,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迥出前人之上。

这首词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依托,想像超出天外,而意境落在人间,构思极为巧妙。上阕重点叙写两星相会。“纤云弄巧”的美景与七夕良辰彼此衬托。星流如飞,可以看出相会心情的迫切,毕竟一年一次,等待太久,因此疾飞之中,恨意未消。歇拍以二星秋夕相逢与人间长相厮守作为对比,揭示出二星七夕相会的意义其实远在人间之上。上阕的境界轻柔超逸,写爱写恨都非常贴切到位。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的情节。“金风玉露”二句则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出词人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仍然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互诉衷肠,倾吐心声,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两星的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就变得更为曲折。“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思想境界。下面接着写相会。“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二句,不但对仗精工,而且体物细微,极写相会时的缱绻情态,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忍顾”句意思急下。“忍顾”实是“不忍顾”,旧恨刚消,新恨又生,来路转成旧路,佳期翻成记忆,故其惆怅如此,怨叹如此。煞拍两句复又振起,提出爱情的质量是以两情相悦的长久来衡量的,而并非是以朝暮相守的形式为依据的。显然,词人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全词写了牛郎织女的孤独寂寞,但在寂寞中有提升;写了牛郎织女的忧伤,但忧伤中又有超脱。这种有入有出的抒情方式明显是受到苏轼等人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说:“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确实,古往今来涉及此题材的作品,大多哀怨满纸,鲜有达观之辞,或以七夕一会胜却人间无数的,辗转相承便成俗套。从这个角度说,沈际飞以“化臭腐为神奇”之语评说秦观此词,并非虚誉。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织云:织薄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纤细的彩云在卖弄她的聪明才智,精巧的双手编织出绚丽的图案;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在等待着相见,暗暗传递着长期分别的愁怨。银河啊,尽管你迢迢万里邈无边际,今夜,他们踏着鹊桥在你河边会面。金色的秋风,珍珠般的甘露,一旦闪电似的相互撞击便也会情意绵绵:哪怕每年只有这可怜的一次,也抵得上人间的千遍万遍!摄魂夺魄的蜜意柔情,秋水般澄澈,长河般滔滔不断;千盼万盼盼来这难得的佳期,火一般炽热却又梦一般空幻。啊,怎能忍心回头把归路偷看--真希望喜鹊搭成的长桥又长又远。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太阳般长久,宇宙般无限;尽管一年一度相聚,也胜过那朝朝欢会,夜夜相伴。

牛郎与织女传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户人家,老人们都死了,家里只剩下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这媳妇心肠狠毒,总想独占老人留下的家业。她找了个借口,要和老二分家。老二是个有骨气的人,就说:“分家可以,我什么也不要,只要父母留下的那条老黄牛!”嫂嫂听了很高兴。于是,第二天,老二就赶着牛离开了家。

走到一座山下,天色已经很晚了。老二想,干脆就在这住下吧!他砍了好多树枝,在山坡搭了个棚子,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户了,他和老黄牛相依为命,靠种地养活自己,于是大家都叫他“牛郎”。

一天夜里老黄牛给牛郎托了个梦,梦里对牛郎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之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等到七月七日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你就能够上天了。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那天她们都会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的媳妇。你千万不要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绿色的衣裳就往回跑,她一定会去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牛郎醒来看见老黄牛死了,十分伤心,按照梦里的嘱托剥下牛皮,把牛的尸体掩埋起来。

到了七月初七,牛郎按照老黄牛的交代来到天河边,果然看见七仙女们在天河沐浴。他抓起绿色的衣服,一口气跑回家。那个穿绿衣的仙女也跟着追到了他家。绿衣仙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三个女儿,她看到牛郎虽然家里很贫困,却心地很好,也很勤劳,就决定留下来和他一起生活。她织布的技术很好,就每天织布,大家都叫她“织女”。牛郎和织女一个种地,一个织布,过着幸福的生活。几年以后,他们有了一对儿女。

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情,非常气愤,就趁牛郎不在把织女抓走了。牛郎回家不见了妻子,就知道是王母娘娘来过了。他立刻把儿女装进篮筐,挑上担子,披上牛皮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转过身,用头上的簪子在身后一划,划出了一条大河,牛郎和孩子无法过去了。一家人隔着天河痛哭流涕。

王母娘娘看到这种场面,心也软了,就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据说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衔来树枝,帮他们在天河上搭起一座桥,牛郎和织女就在“鹊桥”上相会。

“七夕节”就是这么来的。现在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女孩在“七夕”那天祭花神“乞巧”的习俗,希望天神能够让她们找到如意郎君。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流传最广的关于星星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史记》:“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我国古人也把它叫做“银汉”、“星河”、“天杭”、“银潢”、“明河”、“高寒”等等。现在天文学家叫它“银河”。织女星在银河的东边,它的西名是Vega。历史上我国的劳动人民把天空分作二十八宿和三桓,现在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公定把天空分作88个“星座”。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附近的银河里有五个几乎一样亮的恒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状,那五个星属于天鹅座。银河的西边稍为靠近南边一点有三个星排得很近,中间那个比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我国古称“河鼓”、“何鼓”、“黄姑”。牛郎星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被人们合起来称为“扁担星”。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织女所生的孩子。天鹅在银河里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温馨的图画。

爱美人不爱江山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其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唐曹唐《织女怀牵牛》)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赵佶爱美人不爱江山。

这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的词,是词人悲惨身世、遭遇的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抒发词人的身世之感和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词的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杏花的外形和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然后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形态、颜色的具体形容。杏花的花瓣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轻轻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们的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的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的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

随后词人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过不了多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的时候,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在怜惜杏花,同时也是在自怜。试想词人以帝王之尊,沦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容易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个“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的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转衰暗示词人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走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是除此以外又将凭谁来传递音讯呢?词人在这里借着询问燕子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

“天遥”两句是徽宗叹息自己父子同时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走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的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在被押解途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

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的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都不可能望见,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安慰。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的最后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的《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的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就是虚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了,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以说是哀痛已极,肝肠寸断之音。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冰绡:洁白的绸。

蕊珠宫女:指仙女。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无据:不可靠。

和:连。

杏花的花瓣就像是用洁白透明的丝绸裁剪的,杏花如同淡妆的仙女。可是那娇艳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飘零,又有那么多凄风苦雨,无意也无情。这情景实在令人生出许多愁苦之情,不知经过多少时间,院落中只剩上一片凄清。我被拘押着向北方走去,谁能够体会这重重的离恨?这双燕子,又怎能理解人的心情?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哪里还能看到故宫的影子?细细思量,却只能在梦里相逢。可又不知是何缘故,近来竟连梦也没有了。

青楼天子艺术皇帝--宋徽宗北宋徽宗赵佶,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皇帝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时称六贼。赵佶生活极其奢侈,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他还设立苏杭应奉局,搜刮江南民间的奇花异石,被称为“花石纲”,运送到汴京,修筑“丰亨豫大”(即丰盛、亨通、安乐、阔气的意思)的园林,名为“艮岳”,北宋政府历年积蓄的财富很快就被挥霍一空。“花石纲”又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谁家只要有一花一石被看中了,官员们就带领差役闯入民宅,用黄纸一盖,标明这是皇上所爱之物,不得损坏,然后就拆门毁墙地搬运花石,用船队运送到汴京。有一次用船运一块四丈高的太湖石,一路上强征了几千民夫摇船拉纤,遇到桥梁太低或城墙水门太小,负责押运的人就下令拆桥毁门。有的花石体积太大,河道不能运,官员就下令由海道运送,常常造成船翻人亡的惨剧。人民在此残害之下,痛苦不堪,爆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赵佶又派兵进行了血腥镇压。

赵佶还崇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成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赵佶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但是他在艺术上却造诣颇深,还是一位才华卓著的书画家,他创造了一种书体被称为“瘦金体”,而且他还最擅长工笔花鸟画。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赵佶接到报告,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然而此时金兵已经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急又怕,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儿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赵佶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将赵佶与其子赵桓废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文武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后,徽宗赵佶被金国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赵佶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难寻的旧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难寻的旧梦。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她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呵成,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之下连续用了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出词人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大海中的人想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所笼罩,使自己感到凄凉。于是紧接着再写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就定下了一种愁苦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是描写秋天的,但是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的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的清晨,朝阳初出,所以说“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刺骨,因此是“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没有区别了。“最难将息”一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相呼应,说明从早晨开始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早晨一般在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的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词人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的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是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然正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等到花凋零了,那么想摘也不能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写出了词人独坐无聊,内心苦闷的状态,比“寻寻觅觅”三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来说,好象是上天有意不肯暗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意,把两种内容融为一体,笔真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词,是独辟蹊径。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是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繁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的精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词人凄苦悲愁的境域,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将息:将养休息。

怎生:怎样,怎么。

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如同是丢了什么似的,我在苦苦寻觅。只看见一切景物都是那么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和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但却仍然无法抵挡傍晚时分秋风的寒气。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似乎是旧时的相识。地上堆满了落花,菊花已经枯黄殒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呢?独坐窗前,孤苦伶仃,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在这黄昏时节,又下起了细雨,水滴落在梧桐叶片,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么能够用一个愁字概括的了呢?

婉约如许李清照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而声名远播的。全词表现的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可谓是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能够望其项背。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烟尘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够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但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成长途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潇洒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座桥梁,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也会再迸发新的活力。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能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这样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新的人格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其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顷刻间化为乌有,一家人开始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深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在听到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时,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暴病而亡。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爱情对一个人来说有几次呢?大概最美好的,最揪心彻骨的也只有一次。爱情是在生命之舟中进行的一种极其危险的实验,是把青春、才华、时间、事业都要赌进去的实验。只有极少数的人第一次便获得成功,他们像中了头彩的幸运者一样,一边窃喜着自己的侥幸,美其名曰“缘”;一边又用同情、怜悯的目光审视着芸芸众生们的失败,或者半失败。李清照本来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但上苍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于是就把她赶出这幸福一族,先是让赵明诚离她而去,再派一个张汝舟来试其心志。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以破釜沉舟的胆力进行了一场恶斗。本来爱情一次失败,再试成功,甚而更加风光者大有人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是。李清照也是准备再攀爱情高峰的,但可惜她没有翻过这道山梁。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让她不忧愁呢?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巍巍高楼望不尽绵绵的乡愁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清顾太真《早春怨-春夜》)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巍巍高楼望不尽绵绵的乡愁。

乡思、乡愁永远是诗人笔下不老的主题,远离故乡和亲人就会带来绵延不尽的思念,异地生活的不适,风俗习惯的差异,旅途的艰难困苦,都为诗人思乡的情绪提供了最好的酵母和发酵的环境。即使如范仲淹这样宣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在羁旅途中也难免会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秋天到来的时候,天高云淡,碧空澄澈,落叶枯黄,萎积满地,寒凉浸透了河水,水面腾起一层薄雾。满山的黄叶映衬着夕阳,倒映在河水之中;已经干枯的野草,一直绵延到遥远的天边。完全是一幅肃杀悲凉的塞外秋景图。“夕阳”与“秋色”相映,暖去寒来、生气渐弱,最容易唤起人们的愁肠;“芳草”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稀疏的野草点缀在荒原上,却令人产生出无限的依恋。芳草延伸到斜阳之外遥远的地方,好像在芳草的尽头就是魂牵梦绕的家乡;野草枯萎了,明年还会变绿,而岁月的流逝,却让人一年年的老去,谁知道下一次春草萌发的时候,在外征战人是否还能够看得见呢?诗人很好的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合在一起,景物从目之所及的地方一直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短短的三句景物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而根源所在就是一个“情”字。李贺有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永恒的自然界与短暂的人生,引发人们深深的感慨。

塞上的秋景一片凄凉,不由得让征人的乡思更加缠绵,心绪也变得黯然起来,回忆起故旧和亲人,想一想未知的明天,漫漫长夜难以入眠,只要一合上眼睛,便会梦见与家人团聚的情景。夜半时分大梦方醒,更加感到格外的凄凉和痛苦。算了吧,算了吧,任它月色溶溶,楼高望远,还是不要登高纵目,观赏月色了吧;不如借酒消愁,来排遣这漫长孤寂的秋夜吧。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醉意更深地触动着心中的离愁,化作点点相思之泪,幽幽地滴落在胸前。词的最后,写到因为夜不能寐,所以只能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泪,欲遣相思反而徒增相思之苦。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了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游子的秋思意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苏幕遮》词,是范仲淹的名作。他当时被朝廷委派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的防务前线,当秋寒肃杀之际,将士们不禁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于是就有了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千古绝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黯”:黯然失色,指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感到消沉悲切。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羁旅之思。“旅思(si)”,即在外作客的惆怅。“思(si)”,意念。“黯乡魂”与“追旅思”是下片的中心,是一种心绪的两个方面:怀乡思亲,令人心魂不安;伤别念远,令人忧思怅惘。“黯乡魂”,是对内地的怀想;“追旅思”,是对边愁的体味。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倒映在江上的碧波之中,水波之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寒烟更显出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芳草似乎是无情的,而思绪则早已飘到夕阳之外。

身处他乡黯然感伤,旅居异地的愁思时时席卷心头,每天夜里只有美梦才能伴人入睡。当明月朗照高楼的时候不能独自倚栏而坐。本想用酒来洗涤愁肠,可是却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文人自古多悲秋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花凋零、众芳摇落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骚客都喜欢把秋天描绘成一幅萧瑟、凄凉和悲哀的景象!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可以视作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它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并预示着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这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有着某种自然的契合。

古典文学中的某些传统题材很能反映这种精神上的继承性。伤春悲秋是古典文学中表现得最多也最丰富的情感,而文人似乎更偏爱悲秋这种情绪。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使这种感伤情绪从一开始进入诗歌就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情绪,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惊人的早熟。奇怪的是,这种艺术上的早熟似乎并没有对后世文人的创作构成压力,他们不厌其烦地心摹手追,冒着蹈袭的危险一遍遍地抒写着宋玉式的悲凉。这种靡然风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种共有的心态。

失落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身上触发这种失落感的因素是不同的。汉末文人在“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的萧瑟中哀叹岁月的流逝。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清秋幕府井梧寒,暮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的秋夜里,感到的是“乾坤含创虞,忧痍何时毕”、“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的深重的负疚感。经历挫折却始终达观的苏东坡在秋夜的赤壁之下,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空明中,感到地是无法排遣的孤独。更有多少怀着报国之志的英雄,在这个沙场点兵的季节,因报国无门而抚剑沉吟。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深层矛盾。

汉代以后,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虽然儒家思想的入世色彩是极为强烈地,但是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在现实的残酷映照下仍然不失为温文尔雅,甚至是带有学者式天真的哲学思想。后世将儒家思想悬之于日月,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貌合神离的背叛。而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人生理想地热烈追求几乎全部是建立在儒家的信条之上的,因而他们的人生哲学总与现实不尽协调,从而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他们常常是一厢情愿地为人欢乐替人愁,因而也就难免会被对方的冷淡弄得不知所措。理想的失落触发了他们对许多事物的怀疑和伤感,而这种伤感又会渗透到许多事件、许多细节中去。悲秋情绪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但追本溯源,总可以归结到上述这种理想面对现实时的失落。

从历史的角度看,悲秋情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词人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经历的统一,但它从根本上还是人的自然性与对象世界的自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往往就是一个处于秋季的独特主体与处于秋季的诸多自然存在之间的感应,是天人合一地表现。

人有悲,人可以咏其悲;历史的盛衰兴亡不断循环也有悲。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在功能上是交集的、互感的。人之所以能伤情、诉情、融情于历史的兴亡和自然的春秋,在于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秋与人生、历史的统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在一起。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秋天作为一种文学意象似乎也更适合传达道家的自然之旨和禅理中的空谈意境。它刊落五彩,洗尽繁华,已经作为一种哲学象征进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成为特定的精神载体。秋,丰收的季节,萧瑟的季节,也是给予文人最多灵感,寄寓文人最多感情的季节。 mMxqglB7b7S+dDmyDrejWDERvpXrNlGocXNh3fhuBwTavBhNvMOz6Xk2MUltrG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