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居正讲评资治通鉴
张居正

第一章

三皇纪

三皇,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这三个君,叫做三皇。德冒天下谓之皇。古人质朴,未有皇帝称号,后世以其有大德足以覆冒天下,故称之曰皇。纪,是记载其所行之事。三皇以前,还有君长,以其年代久远,无可考见,故作史者以三皇为始。

太昊伏羲氏

太昊,是伏羲氏的帝号,氏用来分别族群,大昊姓风而以伏羲为氏,故称为太昊伏羲氏。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根据史臣的说法,帝王都是应天命而生,是受上天眷念的人,所以,当他们出生时,一定会有非比寻常的祥瑞出现。当初太昊伏羲氏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居住在华胥地方江中的一个小洲上。某一天,她偶然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于是她就踏进了那脚印,站在了里面,突然心有所感,与此同时天上彩虹乍现,那彩虹进而从天而降,环绕着她的身体,她便因此怀上了伏羲。伏羲不久就出生在了成纪这个地方。后来,根据“五德”之说,伏羲以木德而成为帝王。又因为在五行之说中木能生风,所以伏羲氏以风为自己的姓氏。而“太昊”的名字,则来自于其所具有的圣人般的德行,如日月照耀大地般的公正、明察秋毫。

人生之始也,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其父,知有爱而不知其礼。卧则呿呿,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网罟,以佃0以渔,以赡民用,故曰伏羲氏。养六畜以充庖厨,且以为牺牲,享神祇,故又曰庖羲氏。

在远古社会,人民蒙昧未开,民风淳朴;虽然现在人被誉为万物之灵,并且也以世界的主人自居,但在那时人跟禽兽一样都是很愚蠢的。因而,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至于父亲就不清楚了;知道互相相亲相爱,却不知道有礼义廉耻这回事。当然,生活也不是依照礼法来的,睡觉则鼾声如天,行动则舒缓自得,为所欲为,更不知道有一些想法、思虑。饿了就去找吃的,吃饱了就将吃不完的食物抛弃,而不知道去追求其他一些东西,仅满足于口腹之欲。就算是口腹之欲,这个满足也是很低级的,吃的不过是草根树皮,喝的不过是禽兽之血,能弄点兽皮披在身上那就更满足了。对于耕田凿井、布帛丝麻之类的农事,根本不知道为何物。只有到了太昊伏羲氏降生以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他教会了人们制作工具去打猎、捕鱼,以丰富大家的饮食生活,而大家都受到了便利。打猎时,偶尔有活捉的牲畜、禽鸟,伏羲便教人们驯养这些牲畜、禽鸟为家畜、家禽,比方说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畜,人们想吃时,随时都有,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去打猎,在祭祀先祖时,还能用这些牲畜当牺牲敬献给先祖,人们为了感激伏羲,故而又称伏羲为“庖羲氏”。

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帝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于人,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作甲历。

传说,伏羲之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涌出龙马,背上有自然奇耦之数,叫做河图;大禹之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水中浮出灵龟,背上亦有自然奇耦之数,叫作洛书。这河图与洛书都是来自天上的神物。八卦,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卦。卦的一画为一爻,每卦共三画,故说三爻。书契,书是写字,契是约信,写字的目的是为了记事以为信,使久远的事不至于湮没。结绳,是把绳子打结。上古文字还没产生之前,人们采用结绳的方法记事,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象形,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篆书日字作,月字作。假借,是本来没有那个意思,而借其声来表达那个意思,如韦本为韦背,而借为韦革之韦;豆本为俎豆,而借为麦豆之豆;商本为商度,而借为商贾之商,又借为宫商之商。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如木下加一画是本字,木上加一画是末字之类。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起来表达其意,如日月为明,人言为信,草生田上为苗之类。转注,是将其音、形、意转注为他字所用,如善恶之恶,转为好恶之恶,行走之行,转为德行之行之类。谐声,是取一字为主而附他字以调合其声,如松从木旁,以公为声;柏从木旁,以白为声之类。这六件都是造字的方法,叫做“六书”。甲历,是利用天干地支相结合来纪年月昼夜、方位的方法,因为天干以甲为第一,故这种方法得名“甲历”。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历,在古代写作“曆”字。

太昊伏羲氏是成纪地方的人,因为居于木德的地位而取得王位,建都于宛丘地方。其德行上合于天经,下合于地义,故天以凤凰纹章与之相和,这是因为凤凰纹章是天下最美好的图案;地以河图洛书与之相和,这是因为图书上的数字奇偶相间,阴阳相济,不可增减。于是伏羲氏以凤凰纹章、河图洛书为法则。接着,他又仰观天象,俯观地理,中观人情,合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创造出八卦。每卦有三爻,以对应天、地、人三才。又因其未能穷尽道理,固又增加三爻合为六爻,一卦变做八卦,八卦变成六十四卦,以阐发神明幽微之德,以区别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情形,判定天下事物的吉凶,而使人民行事有章可循。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于是伏羲又创造文字,使政事无论大小都能得到详细而准确的记载,结绳记事的方法遂废止不用了。其造字的方法有六种,即: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以这六种造字方法造字,使天下的义理都包函于文字之中,天下的文字没有出自六书之外的。又制作甲历,以彰显天道,使人们有时间观念。可以说,太昊伏羲氏是文字的始祖。

上古男女无别,帝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又因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于是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陸居北,赫胥居南,昆吾居西,葛天居东,阴康居下,分理宇内,而政化大治。

上古之世婚姻的主要形式为杂婚,关系混杂,伏羲氏创制了嫁娶的礼仪。那时候还没有货币、布帛,聘礼只需要两张鹿皮。上古的时候,女性称姓,男性称氏,伏羲又分别姓氏,使族类各有其位,再创立婚姻之礼,以媒妁之言,结二姓婚姻,从此人们方才知道夫妇、婚姻是人伦大礼的根本,男女有别,杂婚之习不复存在了。又因天降祥瑞,龙马背负河图,出于孟河,所以以龙为官名,某官称为某龙氏。如飞龙氏、潜龙氏、青龙氏、赤龙氏之类。于是任命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共居宰执之位,朱襄、昊英两人常侍左右,栗陸为北方的方伯,统管北方事物,赫胥为南方的方伯,统管南方事物,昆吾为西方的方伯,统管西方事物,葛天为东方的方伯,统管东方事物。这几个都是有名的贤臣,上下四方的事物在他们的治理之下,天下遂臻于大治,海晏河清。伏羲是上古时候的圣贤帝王,但就算圣贤到伏羲的程度,治理国家也必须依赖贤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然后得天下大治,这是帝王欲使天下臻于大治的不二法门。

帝作荒乐,歌扶徕,咏罔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基。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0徽,以通神明之贶,以合天人之和,桑为三十六弦之瑟,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是兴焉。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

伏羲知道天地之间各种自然之声无不和于音律,为人君的当以这些音律安定百姓、和平天下,于是创作了大乐。以扶徕、网罟的乐章,慰劳前来归附的人民,安定天下的臣民。乐章总名为《立基》,其名字来源于人民是社会的根本,而安抚人民则是根本中的根本。又见桐木、桑木,发声泠然可听,便用桐木制作琴,以绳蚕丝为弦,弦有二十七条,名叫离徽。在祭祀神祇、朝会时,用琴奏乐,用以感谢神明,使其降福于人民;使国家上下和合一心,欢欣交通。又以桑木配以绳蚕丝,制作了三十六弦的瑟,并让人们弹奏,以修心养性,使其行为合于天理,音律自此兴起了。作为音律的祖师伏羲创制乐律,实在是发现了天地之间和睦相处至于和谐的奥秘。伏羲在做了一百二十年的帝王后,驾崩了。

炎帝神农氏

炎帝,是帝号。

少典之君,娶于有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其起本于烈山,又号烈山氏,亦曰连山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曰伊耆氏。

很久以前少典氏的君主,娶有氏女子安登为妻。安登为少典君主生了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名叫石年,也就是后来的炎帝。炎帝因在姜水地方长大,后来便以姜为自己的姓氏。先前,伏羲氏因木德而成为天下的君主,石年继伏羲之后而为君主,按五行学说取木能生火之义,故石年以火德而称王,又因火性炎热,所以又称石年为炎帝。又因炎帝最初是生活在烈山,所以又被称为烈山氏或连山氏。又因其先祖曾建都于伊、耆两地,故人们又时常以两地的名字称呼炎帝为伊耆氏。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蓺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蓺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0。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民居安食力而无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而成为天下的君主,建都于陈州,后又迁都于曲阜。上古时候,人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采集果实与打猎,根本不知耕种稼穑为何物。在炎帝登上君主之位以后,他看到一年有四季之分,各种动物、植物各有其生长的时候,各地地形、气候都有自己的特点,于是从植物中选出了五种即五谷,让人们种植,又用树木制作耜耒等工具,教百姓们去耕田种谷,农业因此而兴盛起来。上古时候,人们有了疾病,也不知道用药石去医治,因为那时根本没有药石。到炎帝时,鉴于这种情况,他亲尝百草,发现一些植物可以入药,可以治病。并且弄清楚了这些植物的性质究竟是寒凉的、温暖的、平和的还是大热的。在此基础上,神龙又辨别出在治某一种病搭配草药时,哪一种药为主,哪一种药可以随着主药治病,哪一种药可以帮助别的药,哪一种药可以引导别的药;这为主的药俗称为“君”,随着主药治病的药俗称为“臣”,帮助别的药的药俗称为“佐”,引导别的药的药俗称为“使”。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即为治病的方法。炎帝在尝百草分辨动植物药性时,曾在一天之内尝了七十样毒药,但他有神奇的方法,用药物化去毒性,那毒就再也不能害人了。他又怕人们不知道克制这些毒性的方法,就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有了最初的医书,医药之学创立了。他又品尝地上的泉水,弄清楚哪儿的泉水是甜的对人有利的,哪儿的泉水是苦的对人有害的,使人们远离那些泉水苦的地方,到泉水甘甜可口的地方居住。人们到泉水甘甜的地方居住,自然取水方便,生活也自然容易安定繁荣了;从事农业,以耕种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则人们拥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不至于挨饿;医药之学的创立,使人们的疾病之苦大大减轻,得以颐养天年,孩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们都受其利。因为他发明了种植五谷以为食的农业,这是从来没有人想过、做过的事,其发明就如同天神降福一样,故人们又称他为“神农氏”。

炎帝之世,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始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有火瑞,以火纪官,故为火师而火名。

炎帝神农氏在位之时,民间风俗质朴厚重,端正诚实。百姓之间没有愤怒争夺,而财富用度自然充足;朝廷下达的诏令很少,制度也很简单,而百姓自然顺从。以德行教育人民,虽然威严而严厉,但不用刑杀,法律简单而不烦琐。在神农之前已经有市廛交易存在,到神农时,他在都城里设立市廛让人们交易货物,每天中午开市,这样天下的人民与货物逐渐积聚到了都城。务农的带着种植的五谷,工匠们带着制作的各样器皿,都来这儿交换贸易,各取所需。人人都从中受益,很是方便,后来的商贾贸易兴起了。神农氏以火德而成为天下的君主,当时恰好又有因火德而出现的祥瑞,于是炎帝便以火为官名,称为火师。比方说春官叫大火,夏官叫鹑火,秋官叫西火,冬官叫北火,中官叫中火。

炎帝之世,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炎帝益修厥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其地。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也。

在位一百四十年,崩于长沙之茶乡。

炎帝神农氏统治天下的时候,在今天山东胶东地方有一个诸侯叫夙沙氏的,背叛了他,不奉行他的命令。在夙沙氏国内有个贤臣名叫箕文,他反对夙沙氏的背叛行为,并进行劝谏,最后终被夙沙氏杀了。尽管夙沙氏如此无道,神农也不去讨伐他,而只是内修仁德去感化他们。于是夙沙氏的百姓都厌恶夙沙氏的无道,而感念神农的仁德,便杀死了他们的君主夙沙氏,归降神农氏。于是南至交趾,即今越南北部;北至幽都,即今北京地方;东边至汤谷,即今东海边日出的地方;西至三危,即今陕西沙州地方,莫不服膺神农氏的教化。神农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在他巡视南方时,驾崩于长沙的茶乡。

黄帝有熊氏

黄帝,是帝号;有熊,是国名。黄帝以国为氏,故称黄帝有熊氏。

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君之子也。生而神灵,长而聪明。是时神农氏为天子,诸侯相侵伐,神农氏不能征。炎帝侵凌诸侯,蚩尤最为强暴。轩辕修德治兵,与炎帝战而胜之,又禽杀蚩尤于涿鹿。于是诸侯咸归轩辕,遂推轩辕代神农氏为天子,是为黄帝。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有熊氏君主之子。他生下来就神圣灵异,不可窥测;随着年纪的增大,他越发的聪明过人,上天垂青于他,老百姓信服于他。此时天下由炎帝神农氏的后代统治,但他们的统治已经衰弱了,号令出不了都城,各国诸侯各行其是,彼此侵凌攻伐不休,人民广受离乱之苦。在这种情况下,炎帝的后人们不但不去征伐那些残暴的诸侯,反而去侵凌那些弱小的诸侯。在当时的诸侯中,有一个名叫蚩尤的,尤其暴虐。轩辕见天下离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心有不忍,因此便内修德政,外振兵威,征伐炎帝于坂泉,大胜,又在涿鹿地方打败了蚩尤,活捉了他。于是四方诸侯怀德畏威,都来归附轩辕。于是大家便公推轩辕为天子,轩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帝”。

元年,黄帝既为天子,于是始立制度,天下不顺者,从而征之。其土地东至于海,西至于崆峒,南至于江,北逐薰鬻,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以师兵为营卫,以云纪官,有土德之瑞。举风后、力牧、大山、稽、常先、大鸿,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

黄帝即位为天子后,便立刻创制法度,使天下臣民顺从。诸侯若有不顺从法度的,便派兵征讨。黄帝时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崆峒山,南至于江,北边则驱逐了少数民族薰鬻,使他们远离北方的疆界。做完这些以后,黄帝便建都于涿鹿。虽然涿鹿是黄帝的都城,但黄帝却并不常待在涿鹿,他迁移不定,一会儿在这里住,一会儿在那里住。如果驻跸的地方没有城郭,就以士兵驻扎四周,如营垒一般护卫着。因为黄帝即天子位时有五色云彩的祥瑞出现,于是便以云为官职的名字。如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缙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又有因土德而出现的祥瑞。黄帝任用风后、力牧、大山、稽、常先、大鸿等六个贤人为大臣,天下遂臻于大治,四海升平。在上的日月星辰各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没有异常的变化;在下没有山崩地裂、水旱等灾害。神明为其仁政所感动,纷纷现出“河图献瑞”之类的祥瑞。

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命容成造历,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造律吕,命车区占星气,容成0兼而总之。

为文章以表贵贱,作舟车以济不通,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八家为井,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封禅之礼,作咸池之乐,远夷之国,莫不入贡。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正妃二子,一曰玄嚣,二曰昌意,皆为诸侯。黄帝崩,人以为仙去。子玄嚣立,是为少昊金天氏。

黄帝既然得到了河图,于是仰观日月星辰,心有所感,便设立天象台观测天象,又设立五个官职管理对天象的观测,分别是占日、占月、占风等,从此星象之学产生了。伏羲时制作的历法“甲历”,计算年月日都以甲寅为第一。到黄帝时,黄帝又让大挠对“甲历”进行改革,于是他深探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原理,又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创制了“甲子”。“甲子”也是以天干地支相配合来纪年月日的历法,只是它是以甲子为第一、为开始的;同时又与五行学说相配合,如甲子、乙丑属金,丙寅、丁卯属火。黄帝又让容成制作历法,以分别四季。又让隶首创制算数,即今天的九章算法。又让伶伦制作了六律六吕,成为五音的规范。又让车区占星、望气,以预言灾害、吉祥。又让容成统管以上这些事。为了区别贵贱,黄帝又让人制作各种颜色的纹章,或缀在衣服上,或缀在旗帜上,或缀在车上,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纹章。又创制木舟以在河流里航行,创制车驾以在陆地上行驶,使交通变得便利。既而分全国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一州之内方圆百里的诸侯国超过万个,为了便于管理,于是黄帝制定了严密的组织制度:八家为一井,一井也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则为一州。州有左右大监各一人,负责州内的行政,监督州内的诸侯国,就像后来的总督巡抚一样。又到名山大川举行封禅以祭祀天地,制作并演奏名为咸池的乐章以使神人相安。一时天下大治,四方的夷狄之国都来朝贡。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以公孙为姓氏的有十四人,正妃所生的有二人,嫡长子名叫玄嚣,次子名叫昌意,黄帝在世时他们都被封为诸侯。当皇帝死后,玄嚣以嫡长子的身份即位为君,这就是少昊金天氏。

五帝纪

五帝,是少昊、颛顼、喾、尧、舜。按谥法,德象天地谓之帝。以上五君皆有配天地之德,故称五帝。这后面通是记五帝的事迹,故曰五帝纪。

帝少昊

少昊名挚,姓己,黄帝之子玄嚣也。母曰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

据史书记载,继黄帝之后即位为天下之王的是少昊氏,他姓己,名挚,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黄帝之子玄嚣。他的母亲是黄帝的正妃,名叫做嫘祖。关于少昊的降生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少昊的母亲嫘祖到华渚地方游玩,刚好有硕大的星辰闪着耀眼的光芒坠落于华渚地方,看着这祥瑞,嫘祖突然有所感应,遂怀孕,这就是少昊。在黄帝还在位的时候,少昊最初被封为诸侯,都城在今天四川的岷江地区,后来又把都城迁到穷桑,因此他又被称为“穷桑氏”。又因其曾建都于青阳,所以又自号为“青阳氏”。等到他继黄帝之后成为天下的君主时,他又改号为“金天氏”,这是因为黄帝是以具有土德而成为天下的君主的,按五行学说土能生金,所以少昊以具有金德而成为天下的君主。少昊之名则来自于他能对太昊伏羲氏治理天下时所制定的法度有所损益。少昊即位为天下的君主之后,便以曲阜为首都。

元年,少昊之立也,凤鸟适至,因以鸟纪官。帝之御世也,诸福之物毕至。爰书鸾凤,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作大渊之乐,以谐神人,和上下,是曰九渊。

少昊刚即位的那一年,出现了有凤凰从远处飞来的祥瑞。这凤凰飞来并不是寻常能见到的瑞物,而少昊即位之初就出现了这样的祥瑞,因此少昊以鸟为官职的名称。比方说,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历正名叫凤鸟氏,历正的属官负责春秋二分的司分名叫玄鸟氏。除了凤凰祥瑞以外,自少昊即位起,各种祥瑞毕至。于是,少昊命人将凤凰的形象描绘在乐器上,又制造了建鼓、浮磬,创制《大渊之乐》。用于祭祀山川的时候,以乐曲沟通山川之风气;用于祭祀祖先、天地时,以使神人和谐;用于朝廷朝会、宴会时,以使上下君臣一心。因为《大渊之乐》有九章,所以又称为《九渊》。乐曲自伏羲、黄帝时就已经产生,到这时才算完备了。

少昊氏衰,九黎乱德。天下之人,相惧以神,相惑以怪,家为巫史。民渎于祀,灾祸荐至。帝在位八十四年崩,寿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兄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

在少昊氏末年,少昊年老体衰,于是乎南方的九位黎姓诸侯蠢蠢欲动。为了祸乱少昊推行的德政,他们大肆宣扬怪力乱神之说,以愚弄天下百姓。百姓中有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便对鬼神充满了恐惧,以讹传讹。于是有势力的人家都在家里设立巫史,进行祭祀以求去灾免祸,平民百姓们虽不能在家设立巫史,但对祭祀也不敢稍有松懈。这就像近世那些假借天降邪神的一样,如果去祭祀神灵,为了对神灵表示尊敬,祭礼就很难不繁琐,祭礼一旦繁琐就是对神灵的不敬,灾祸反而会降临。九位黎姓诸侯之所以蠢蠢欲动,有此作为,是眼看着君主少昊年纪老迈,去日无多,想让天下的人们归附他们。不过,少昊一直秉承太昊氏治理天下的方法,行德政,而这些怪力乱神之说终归是邪说,所以他们最终没有达到目的。少昊活了一百岁,在位八十四年,死后葬在云阳,故后来人们又称其为“云阳氏”。少昊死后,他的兄弟昌意的儿子高阳氏继承了帝位,高阳氏便是帝颛顼。

帝颛顼

帝颛顼,号高阳氏,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少昊之侄也。

元年,土地东至于蟠木,西至于流沙,南至于交趾,北至于幽陵。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动静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属。颛顼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颛顼继承了黄帝、少昊的治国方略,而又广施仁政,四海之内的百姓都诚心归附,因而在其刚即位的那一年国土就极其广大了,东边到海中的仙山蟠木;西边到流沙地方,也就是今天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南边到交趾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一带;北边到幽陵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一带。颛顼的德行沉静深远而有谋略,疏畅通达而明白事物的道理,足以通达昼夜、阴阳、人神。于是人间的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神界的众神,无论大小,都来归附于他,于是颛顼便成了神人共同的君主。颛顼活了九十六岁,他死后少昊玄嚣的孙子高辛继任为君主,号为“帝喾”。帝位不由颛顼的后人继任,而由少昊之孙高辛继任,那一定是因为高辛氏德行高洁,远出世人。

帝喾

高辛,是地名。帝喾起于高辛,因以为号,是帝玄嚣之孙,黄帝之曾孙也。

元年,帝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既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崩,其子挚立。

帝喾天性聪慧,对于事物明察秋毫、深谋远虑。又审明睿智,研究事物的道理能达到至精至微的地步。行事则顺乎天理而不敢违越,统治百姓则知道什么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他们最需要的立刻施行而不敢迟缓,以仁德之心而施行宽严相济的政策,是有仁德而又不失其威性,能使百姓受益,都是实心施政,百姓广受仁政的恩惠,故能信任于君王。如此这般修身以行仁政,天下自然顺从,不用以律令强迫人们顺从了。以农业取得收入,而有节制、有节度地使用;安抚百姓,对他们加以教诲;按黄帝时所创制的历书,以观察日月的盈亏朔望而确定年岁、时间,太阳升起则欢迎,太阳落山则欢送;又通晓祭祀鬼神的方式,而恭敬地祭祀它们;其容色则和缓而肃穆,其德性则凝重而审慎,仁君的德行、形容都具备了。凡是有什么政策、行动要施行,务必使其合乎时宜,不肯按照自己的私欲随心所欲。身上穿的衣服,也只是跟普通官员差不多,不肯华靡奢侈。凡所行动无不合于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治理天下,因而天下之人,近者心悦诚服,远者都来归附。高辛氏在位七十五年后驾崩,他的儿子挚继承了他的帝位。

帝尧

帝尧是帝喾之次子,挚之弟也。挚以长子继喾而立,封尧为唐侯,其后挚以荒淫见废,而崩,于是诸侯尊尧,立为天子。

元年,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白马,茅茨不剪。

帝尧继承了哥哥帝挚的帝位以后,始称元年。尧的仁德广布天下,就像天覆盖大地一样无所不在。他的智慧通明达微,就如神灵一般无所不知,离得近的人,如万物崇拜太阳一样来归附他,离得远的人则莫不瞻仰他,就像盼望祥云降临一样。帝尧虽然富有四海,但他仍然能节俭而不骄纵放肆;虽然贵为天子,但仍然能恭敬、谨慎而不敢有丝毫的怠缓。帝尧作为君主,他头戴象征君主帝位的黄色的帽子,身上穿的是黑色的衣服,出行所乘坐的车是红色的,驾车的马是白色的,居住的宫室上面是用茅草覆盖的,没什么任何的剪裁与修饰。

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一民饥,曰我饥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百姓戴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帝尧时常挂念着天下百姓,对于流离失所的贫穷百姓尤为注意。一旦有百姓吃不饱饭饿肚子,就认为是自己无能不能使他们吃饱肚子;一旦有百姓因为衣不蔽体而受寒受冻,就认为是自己无能不能使他们穿得暖,免受寒冻;一旦有百姓触犯法律而被判有罪,就认为是自己对他们的教化没做好,使他们陷于触犯法律而获罪的地步。把这些百姓的饥、寒、饱、暖、犯罪都归结为自己的责任,因而百姓就像崇拜日月一般、亲爱父母一般拥戴他。仁德广布于天下则天下百姓都受到实惠,百姓对君上信任、有仁有义则法律得到广泛遵守。德行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化遍及宇内,则百姓不待赏罚自然诚心向善,社会自然自治。《尚书》中所谓天下百姓自然友好和睦起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是时洪水为灾,尧问群臣,举能治水者。四岳举鲧,使之治水。鲧为人方命圮族,尧试用之,果然功绩弗成。

尧在位时,洪灾频发,百姓受苦颇深。于是,尧命群臣举荐善于治理洪水的人,分管四方的诸侯四岳举荐了崇这个地方的诸侯鲧。鲧为人刚愎自用,屡次违背君上的命令,残害同族的人。尧虽然明知道鲧这个人不可用,但急于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四岳又全力举荐,他便把治理洪水的任务交给了鲧。鲧不知道顺着水的性质而为我所用的道理,乃带领百姓广筑堤坝,力图挡住洪水,然而历时九年,洪水仍然肆虐,尧便罢免了他。

尧之子名丹朱,不肖。在位七十年,尧求贤德可以逊位,群臣咸举舜。舜为人贤明,尧亦闻之,于是以二女妻舜。舜以德化率二女,皆执妇道,尧以舜为贤,遂使之摄位。

尧的儿子丹朱,为人愚妄奸诈,又好与人争论,其德行不及尧的万一,难以君临天下。在尧在位满七十年时,觉得自己逐渐衰老,有必要选择有德行的人为自己的继承人了。于是便命群臣举荐贤人,群臣们一致举荐了虞舜。舜为人,聪明而贤惠,孝顺而仁义。尧也素闻他的贤明,于是便打算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在册立之前,尧要考验一下他。首先考验他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如何,于是舜便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为妻。舜以德行教化二女,使她们恪守妇道,不敢以自己为天子的女儿,出身高贵而怠慢公婆、丈夫、儿子。而后舜又以各种艰难的事考验他,他都将问题一一解决。经过这些考验,尧深信舜是一个贤能的人,足以托付天下,于是便使舜代行天子的职权。

又二十八年,尧崩,在位九十八年,寿一百九十八岁。舜避尧之子丹朱于河南,天下朝觐狱讼者,不归丹朱而归舜,舜于是即天子之位。

舜代行天子的职权二十八年后,尧驾崩了。尧共计在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九十八岁。当时舜坚持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舜的帝位,于是舜便离开都城避居到河南地方。然而舜已经代行天子的职权二十八年了,天下已经承蒙舜的恩德很久了,都一心拥戴他,因而诸侯都到河南地方去朝拜舜,有打官司的也去求舜裁决,都不理丹朱。舜见天下的人心都归附自己,于是便不再推辞,继任为天子。

帝舜

黄帝八代孙也。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康敬,康敬生句芒,句芒生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姓姚氏。舜母死,继母生象。父母及象,皆下愚不移。瞽叟惑于后妻并少子,尝欲杀舜。舜尽孝悌之道,事父母,待其弟,每尤加恭顺。耕于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于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之器不苦窳。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二十以孝闻,三十,尧之子丹朱不肖,求可以代己位者,四岳群臣皆举舜。尧乃召舜,舜至,尧将逊以位,先察试其才能,乃使之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舜,是黄帝八世孙,姓姚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帝颛顼,帝颛项生穷蝉,穷蝉生康敬,康敬生句芒,句芒生牛,牛生瞽叟,瞽叟便是舜的父亲。舜的生母早逝,瞽叟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舜的父亲、后母及弟弟象,都是极其愚笨的人,朽木不可教化也。瞽叟因偏听了后妻与幼子象的话,三人总是图谋杀了舜,要不是舜每次都能提前获知他们的阴谋,设法躲避,舜是很难幸免的。尽管他们屡次谋害舜,但舜心里一点也不怨恨他们,侍奉父母、友爱兄弟愈加恭敬和顺。这是因为舜只知道尽自己为人子、为人兄长的义务,对于父母的不慈,兄弟的不善,根本不在乎。舜虽然贵为黄帝的后裔,但到他的祖父、父亲时家庭已经衰落了,身无爵禄,以农耕为活,生活清贫。尽管这样,他仍不改其德行,周围的人们没有不受其感化的。舜曾经在历山耕田,于是人们都受其感化纷纷逊让自己所耕的田的田界;舜曾在雷泽捕鱼,于是雷泽的人们受其感化纷纷逊让自己所居的屋地;舜曾在河滨烧制瓦器,于是河滨的人们都受其感化个个诚实守诺,做出来的器皿,个个完美实用,没有粗制滥造的。只要舜到一个地方去居住,人们便纷纷去归依他,聚在他的周围,两年那个地方就成为一个城市,三年就成为一个都会了,人们对舜的信任、归附一至如斯。舜才二十岁时就以孝道闻名于世。三十岁时,帝尧因为自己的儿子丹朱才德不足以继承帝位,于是下诏命群臣举荐才德兼备的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四岳与群臣众口一辞,都举荐他。尧便将舜召到朝廷,打算将帝位传给他,然而尧不敢如此草率地就将帝位传与他人,便打算先考察一下舜的才能。便任命舜为负责管理土地、教育等事物的司徒,让他将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伦常关系发扬光大。舜则恭敬审慎地教化人们,使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尧又任命舜为百官之首统领政事,舜则及时处理各种政务,使朝廷运转有序,吏治清明。尧又让他兼管四方的诸侯,舜则待诸侯以礼,恭敬、平和、肃穆。又因洪水为患,命舜到山林中去考察形势。在考察时,恰逢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同行的人都惊慌失措,独有舜神气自如,毫不为其所动。通过各种考验之后,尧认为舜的才德足以继承地位,于是便将政事委托给他,正式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26AoKHRb/P84D4fWHoQDhbjfSXfz21hPEHXaJnfAtelDOKKn+XXn7BnNordg4H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