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部分

一怒而诸侯惧--张仪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前310年,一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六国封相--苏秦

苏秦,生卒年代不详,字季子,出生于今洛阳,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荣华富贵。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苏秦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门,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典故“刺股悬梁”说的就是苏秦年轻时刻苦学习的故事。

远交近攻--范雎

范雎(?-前255),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

对外,为达到兼并六国,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统一天下。

对内,昭王又按范雎的谋划,实行“固干削枝”的政策,坚决剥夺亲贵手中之大权。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声名赫赫--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前238)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信陵君(?-前243)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的进攻,有食客三千。被称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

平原君(?-前251)即赵胜,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公元前259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田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孟尝君,生卒年代不详,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变法图强--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安阳)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为商鞅。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商鞅闻秦孝公下令求贤,发愤图强,乃离魏去秦。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法。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国势蒸蒸日上。孝公去世后,太子秦惠王继位。商鞅在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他们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逃叛失败后,被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著有《商君书》传世。

造福万代--李冰

李冰,生卒年代不详,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

经国巨贾--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秦始皇称其为“仲父”。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前280-前208)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被尊称为“千古一相”。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嬴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祸及三族。李斯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对汉字的规范起了很大的作用。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深谋远虑--萧何

萧何(前257-前193),今江苏沛县人,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初期政治家。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深谋远虑地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zan)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萧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在法律思想上,坚持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丞相。而他未能像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运筹帷幄--张良

张良(?-前186)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狙击秦始皇未遂。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官名),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从此,经学研究在汉代盛行。其后,任江都易王国相10年;公元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都有使者及廷尉去询问。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发奋著书--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青出于蓝--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进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才得以送到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转》、《幽通赋》等。

鞠躬尽瘁--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古代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有雄豪志--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世称号冢虎、管兵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曹魏大都督,权臣。曹操曾评价其为:有雄豪志。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时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朝廷良佐--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约597-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长孙无忌非常好学。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唐太宗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

直言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后经历波折,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魏征病逝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筹谋帷幄--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名乔,齐州临淄人,唐代初年名相,自幼聪敏,博览经史,见识深远。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后被李世民重用。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皆称他为良相。

王佐之材--杜如晦

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玄武门之变成功后,被太宗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初年,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时称“房谋杜断”。

唐室砥柱--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器晚成--张柬之

张柬之(625-706)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唐代著名宰相,以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而知名。武周时,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宰相。705年1月,用谋除去张昌宗、张易之两位弄臣,逼武则天退位。2月,恢复唐国号。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结韦皇后,诋毁张柬之。同年5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同时罢相。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6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

有脚阳春--宋璟

宋璟(663-737),河北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729年拜尚书右丞相。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宋璟性情刚直,刑赏无私,取地犯颜直谏,弄周时曾勇斗内宠张易之,张昌宗,力挽狂澜,拯救身遭陷害的长史魏元忠。中宗时冒死弹劾佞臣武三思。睿宗时直谏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免后宫干预朝政。因此,被贬检贝州刺史,洪水暴发,武三思逼租甚急,他毫不理会而是抗捐赈灾,再次被贬。宦海学沉浮,屡遭磨难,终不改治国救民之志。宋璟品行高尚,爱民恤物。朝野赞誉景为“有脚阳春”,意为宋璟就像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

三朝元老--姚崇

姚崇(649-722)原名元崇,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人,后来因为要避开唐玄宗“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姚崇一生,尽心国政,三朝为相:武则天统治时,官至凤阁侍郎(副宰相)。武周结束,李唐复兴后,姚崇被拜为兵部尚书。玄宗登位初期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副宰相),后又加封为梁国公。在中国古代政坛如沙场、骨肉相残煎的社会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为相,实在不多见。

姚崇宦海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姚崇向玄宗提出十项建议:废除严刑峻法;不要穷兵黩武;执法公平;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废除苛捐杂税;皇亲国戚不得充任高官显职;皇上对臣下要以礼相待;皇上要虚心求谏;严禁滥建佛寺道观;鉴戒过去国戚干政之教训。玄宗对这十项建议大为赞赏。在获得皇上恩准后,姚崇立即把十项建议贯彻在施政实践中。

九龄风度--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太宗时又两次为相。992年因病辞退,封魏国公,死后谥忠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先忧后乐--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铁面无私--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司法、监察官吏。官至枢密副使,“以法提衡天下”是包拯以法治国思想的集中反映。他主张立法应于国有利,于民无害,治平之世不宜用重刑;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以防失信于民;必须赏罚分明,执法公正;敢于谏争,不畏权贵;国家应“选廉干中正之人”任司法官吏,防止冤狱。包拯自奉清廉,执法不徇私情,堪称“清官”之范。遗著有宋人张田所编《包拯集》。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北宋名相--寇准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政治家,诗人。980年进士,因敢于直谏,被宋太宗比为魏征。1004年拜相,当时辽军大举攻宋,他力主抗辽,促真宗亲征督战,订立澶渊之盟,不久罢相。1019年再次出任宰相,又罢,封莱国公。后被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有《寇莱公集》。

忧国忧民--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晚年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历任知鄞县、舒州通判、知常州等地方官。他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借官谷给农民,企图减轻高利贷盘剥。1069年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政,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农田水利、市易等法,以抑制官僚、地主、富豪特权为主,以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改变宋“积弱积贫”局势。但遭保守顽固势力反对,新法难行。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他的文章雄健宏肆,揭露时弊,简练有力。诗歌险峭奇拔、颇多佳作。词则风格高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字说》《易言》等。今存《临川集》、《唐百家诗选》及《周官新义》残卷等。

沉着机智--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英宗年间出任谏议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以儒治国--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汉化契丹贵族,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重臣。任职近30年,官至中书令,备受重用。蒙古立国之初,制定了多种政策及典章制度。曾提出《便宜一十八事》,被皇帝作为临时法律颁行全国。在法律上主张军民分治,州郡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总管军事;开科取士,释放被俘为奴的汉族知识分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慎刑恤民,秉公执法;死刑必须申报批准后方可行刑,不得生杀任情“。其法律思想和实践对建立元朝法律制度具有重大影响。有《谌然居士集》。

忠君爱国--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反元英雄和爱国诗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1256年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元入侵宋时,他主张抗元。被元俘后,他拒绝元将的诱降,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认为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必须一死以尽“忠”。后被元杀害。

济时大器--刘伯温

刘伯温(1311-1375)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朱元璋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1360年,刘伯温出山辅助朱元璋,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隐居起来,但终究难以避免政治的纷争,忧愤而死。

锐意进取--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1582年6月,张居正病死,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聚集,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改革基本失败。

为民请命--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海南琼山(今海口)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一代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此外,于成龙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他《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作出了贡献。

清忠和厚--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权位之重,一时无人出其右。张廷玉身居高位达数十年之久,兢兢业业,思维严谨、头脑清晰、文思快捷。每当草拟圣旨时,当朝皇上坐在龙椅上口述旨意,张廷玉在一旁提笔记录,话到笔到。皇上话音刚落,张廷玉就能呈上刚才皇上所传达的御旨全文。而且遣词准确,条款清楚、意完神足,皇上可以不加一个字的改动,直接将御旨下发给军机处。因此,张廷玉深得三代皇上的宠信,尤其是立志改革,勤勉政事的雍正帝。张廷玉任职年久,长期处机要之地,却始终保持清、忠、和、厚的品质。

刚直清正--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清朝书画家、政治家。

刘墉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历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因此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

禁烟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中兴之臣--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早年得曾国藩赏识,1859年末投奔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在无人敢应的情况下,李鸿章受命筹建淮军。经过多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淮军也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之一。太平天国覆灭后,以他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组成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探索中国的自强之路--洋务运动。后又筹建北洋水师作为清朝的海上防御力量。在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也无奈充当着尴尬的角色。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梁启超先生就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之前人们将李鸿章看作是“卖国贼”,但是现在史学界更倾向于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他的一生。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幼名顺官,后为光墉,字雪岩,安徽人。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布及大江南北。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1874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当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其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以诚信为原则。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882年,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遭到联合拒购。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过半,破产的谣言四起。11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后郁郁而终。 CodwOM7a2ZGztOuQcay4wGI6w8PCYBfAnlUDtI7XK3GUQ+WlzP93j/55ygYCm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