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隋唐篇

初唐选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4]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5]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6]?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7]光不度,鱼龙[8]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9]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张若虚:扬州人士,唐朝诗人,早年曾经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杰”。曾经担任过兖州兵曹。其诗作基本全部佚失,仅存两首流传至今,其中之一便是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2]甸:原指郊外的荒野,这里指江边的原野。

[3]霰:原指雪粒,这里指月光下的花朵。

[4]汀:河边的沙地。

[5]青枫浦:地名,在今湖南省浏阳县。这里用来代指遥远的河岸。

[6]扁舟子:指那种浪迹江湖的游子。

[7]鸿雁长飞:暗含“雁足传书”的典故。比喻身处两地的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8]鱼龙:暗含“鱼传尺素”的典故。也是比喻身处两地的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9]碣石潇湘:泛指北方与南方。碣石,山名,在北方,出自曹操《短歌行》;潇湘,分别指潇水与湘水,都在南方。

(赏析)

作者用长篇歌行的体式,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夜春江图,并在描述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相思之情。

本诗主要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开篇作者便制造出了一种壮丽场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接下来主要描绘了江面上月亮逐渐上升的景象,并同时抒发人生短暂,江水、月亮永恒的感慨,非常具有哲理性。

下半部分中作者描绘了月亮倾斜并最终落下的过程和所感。这一部分中作者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第一部分作者主要是以景抒情,抒情是重点;而这一部分作者注重抒情入景,将感情都融入到景色中,以描绘景色为主。虽然都是将情与景融合到一起,但是还是有微妙的差别。

就题材而言,以景抒情,阐发相思之情并不新鲜。但是本篇的过人之处在于不仅仅抒发个人的相思之情,更是上升到了人生和宇宙的高度,发出了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不愧享有如此高的声誉。

虞世南[1]

垂[2]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3]秋风。

(注释)

[1]虞世南:字伯施,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秘书监。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诗的风格与书法风格相似,都是刚柔并济,清丽中透着刚健。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2]垂:古人帽子上下垂的帽带部分。这里用来比喻蝉头上的两根触角。

[3]藉:同“借”。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小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味深长,被后人广为传诵。

第一句非常形象,写一只蝉在喝露水。诗句中的“垂”暗指官宦阶级、身份显贵的人,而“饮清露”则体现蝉在古人心中生性高洁。第二句写蝉的叫声从稀疏的桐树枝叶中传出,其中“流响”说明蝉的叫声传出很远。而“疏”字则与第一句中的“清”,还有最后一句中的“秋风”相应。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之后,作者在第三句和第四句发出议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不仅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蝉声能传出如此之远,并不是借着什么秋风,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居高”,暗指人格的高尚才是千古流芳的原因。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1]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2],今日水犹寒。

(注释)

[1]骆宾王:字观光,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曾先后担任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其诗作题材广泛,五言诗工整精练,七言诗笔力遒劲,对一改初唐的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名作《帝京篇》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绝唱”。

[2]没:死去。

(赏析)

骆宾王一生命运坎坷,他对武则天的统治极为不满,一心想恢复李氏唐朝,让天下国泰民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感让他感到压抑、彷徨,这首诗便是诗人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前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重冠。”描述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招募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并到易水边上去送行。荆轲在离别的时候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作者也是到易水边送人,于是想到了燕丹送别荆轲,便有了这两句。

后两句对仗工整,也是本诗的中心所在。面对着眼前的江水,作者借景抒情,借古怀今,不仅赞扬了荆轲那种不畏强暴、勇猛正直的高尚品格,同时抒发自己未如愿的豪情壮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悲愤。

滕王阁诗

王勃[1]

滕王高阁临江渚[2],佩玉鸣鸾[3]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4]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5]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1]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在文学上主张崇尚实用,一反当时盛行以上官体为代表的诗风。他的诗作对后世诗人影响颇深,并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有《王子安集》。

[2]渚:水中的小沙洲。

[3]鸣鸾: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4]浦:水边,多用于水边的地名。

[5]槛:栏杆。

(赏析)

本诗原本附于《滕王阁序》末尾,凝练地概括了序的内容。

作者在第一句中点明了滕王阁的地势,笔法古朴自然。滕王阁地势这么好,那么都有谁来观赏呢?作者感慨道“佩玉鸣鸾罢歌舞”,回想起当年滕王来这里摆席设宴、莺歌燕舞。

第二句中,作者进一步描绘滕王阁人去楼空的落寞,“画栋”、“珠帘”只能与云和雨为伴,朝夕相望。这一句中情景交融,不但抒发了感情,还通过描绘画栋飞入云端,珠帘卷入西山雨表现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

第三句中作者基于前面的人去楼空感慨物是人非,“闲云潭影日悠悠”中的“闲云”与“潭影”,一上一下,有空间感;而“日悠悠”则是描述时间,短短的一句话,做到了在空间和时间中的自然转换。

结尾的一句采用了对偶句法,但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并列。这种手法在以后变得非常常见,这既显现了王勃的才华,又体现出他对后世诗歌发展起到的作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1],风烟望五津[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三秦:秦亡后,项羽将关中之地封给了秦朝的三个降将,故称为三秦。此处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

[2]五津:指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川蜀地区。

(赏析)

这是作者早期在长安为官时的作品,感情充沛,是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更是代代流传,激励和抚慰了无数游子。

前两句作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长安,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是四川。从西安往南望去,不见蜀川,只见风烟。这之中用了一个“望”字,既符合当时离别的情景,又显得洒脱,而不是那种悲壮或者缠绵不舍。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意思是:同你离别我心中的滋味也是苦涩的,但是我们都是在外为官的人,怎能不四处漂泊呢?这是作者对友人的诉说,话语情真意切,描绘除了两人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势豪放,歌颂了伟大的友谊。知音之间是心有灵犀的,就算是远在天涯海角,也无法将彼此阻隔。这句诗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并且朗朗上口,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最后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说不要在分别的时候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的。这既是劝说友人,也是劝说自己,有些俏皮,但又透露出两人间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非常通俗,语言朴实、洗练,但是表达出的感情却是真实、亲切、豪放。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1],万里念将归。

况属[2]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

[1]滞:停留。

[2]况属:何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罢黜后,在巴蜀做客游玩期间写的,流露出旅途中的愁绪和思念回归。

前两句“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对仗工整,作者先是用“长江”和“万里”从地理上写自己远在他乡,其中的“已滞”和“将归”则是从时间上进行描述。后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中作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借景抒情,作为对前两句的映衬。试想作者身处异地,在江边和山中看到在秋风吹得落叶漫天纷飞,是一种怎样的孤寂、悲凉的心情。

乍看这首诗,作者在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两者其实是相互交融,彼此融合。前面抒发的思乡之情被后面的景色深深地印证,后面的景色也因为前面的渲染蒙上了一层悲凉。全诗中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紧紧围绕着“悲”和“念”两种感情。

渡汉江

宋之问[1]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长期客居他乡,没有故乡任何消息的人,在即将回到故乡时的心理状态。由于这种感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者当时被贬到岭南,不仅要忍受当地的荒蛮,更与故乡不通音信,不知道家人是否受自己连累,饱尝思乡之苦。前两句中,先写“岭外”表明远离家乡,后又写“音书断”,说明音信不通,最后写“经冬复历春”,说明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步步推进,加深了作者的孤独、苦闷和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就这样经过了几度春秋之后,作者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按照常情,作者本应该高兴才对,但是却说“近乡情更怯”。其实不难理解,作者远离家乡多年,一直惦记着家中的情况,既想有家人的消息,又担心他们已经遭遇不测,怕听到的是噩耗。这种微妙的感情导致了作者在感情上和现实中的矛盾心理。等快到家的时候,怕碰到了熟人,怕自己日夜担心的事情从熟人口中得到验证,变成一个现实。因此才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感情既非常真切,又能引发人们心中的共鸣,耐人寻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2],独怆然[3]而涕下!

(注释)

[1]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在文学上,他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革新大旗,大力反对齐梁文风,提倡“汉魏风骨”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的诗作,以内容质朴、充实、刚健为特点。

[2]悠悠:形容空间广大和时间久远。

[3]怆然:悲伤的样子。

(赏析)

作者陈子昂是一位非常有政见的文人,曾经因为直言进谏受到武则天的赞赏。后又因言获罪,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也使得他非常苦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创作出了这首《登幽州台歌》,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孤寂苦闷的心情。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为历代人们所传诵。

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是指古代英明的君主,能够礼贤下士,能够为民着想。作者在这里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碰到礼贤下士的君主,同时这也是对当时朝廷的一种讽刺。古人中的英明者已经远去了,后人中还没有见到这样的人。

后两句写作者登高望远,顿感天地茫茫,仿佛永无出头之日,不禁心生悲痛,泪流满面。

以怀才不遇和慷慨悲愤为主题的诗作历史上很多,这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这首诗笔力苍劲,并且情真意切,让人感到苍凉悲壮,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盛唐选篇

咏柳

贺知章[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贺知章: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豁达,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诗二十首。

[2]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初春二月杨柳的咏物诗。

杨柳之美在披拂的柳条,每年初春都会有柳条长出新叶,丝丝下垂,春风拂过,非常迷人。古诗词中常用杨柳来比喻美人身材婀娜。这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罢了,要想写出新意并不简单。

“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在第一句中将柳树比喻成了一位美人。接着在第二句中便将丝丝下垂的柳枝比作是这位美人身上的裙带。前一句中的“高”,说明这位美人身材挺拔,与后一句中的“垂”相呼应,这个“垂”字给人一种裙带飘飘的感觉。至今作者没有一个字提及杨柳,但是已经将杨柳描绘成了一位美妙的少女。

前一句中的“绿丝绦”引出了第三句中的询问,这样美的作品到底是出自谁之手呢?最后作者将其归功于无形的“二月春风”,指出是春天将大地装扮得如此美好。

短短几句诗中,作者表现出了自己高超的布局技巧,从“碧玉妆成”到“剪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着痕迹。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1]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鬓毛:鬓角的头发。

(赏析)

作者贺知章辞官告老还乡时已经八十六岁,距离当初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五十多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心中自然有无限感慨。

前两句作者写自己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少小”与“老大”两个词中饱含了无限的沧桑。回想当年离家的时候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两鬓斑白,不禁心中悲伤,感慨万千。“乡音无改鬓毛衰”既描写了自己的相貌,又为下句中与儿童的对话作好了铺垫。

第三句和第四句更像一幅画面。家乡的儿童天真有趣,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听他说话是本地的乡音,但是以前怎么没有见过呢?于是便“笑问客从何处来”。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是言尽意未尽,孩童的童言无忌引起了游子的心酸。读完最后一句之后,让人回味无穷。

就全篇来看,前两句非常平淡,后两句峰回路转。“少小离家”与“老大还”之间,儿童与老人之间,极具戏剧性,又非常有生活情趣,一般人都会被打动。

望月怀远

张九龄[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2]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3]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开元任尚书丞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为后世人所仰慕。他的诗,语言质朴简练,寄托了深远的人生思考,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非常大。

[2]怜:爱。

[3]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赏析)

这首月夜怀古的诗充分体现了张九龄作品浑然天成的风格。

前两句是作者最出名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很轻松地将一幅宏大的场景描绘在我们面前,既有空间又有时间。

整晚上明月悬空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相关的,但是对于身处两地,互相思念的友人来说则显得格外漫长。一个“怨”字将这种对漫漫长夜的怨恨,其实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来。

漫漫长夜不能眠该怪谁呢?起身灭掉烛光,然后披着衣服走到门外。外面的月光非常亮,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不知不觉中夜里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这两句中通过对“灭烛”、“披衣”、“觉露滋”等细节描写,将夜里睡不着的那种感受很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两句非常浪漫,相距两地,我又有什么能赠给你呢?我只有这满手的月光。就让我们在梦中相遇,把这满捧的月光送给你。这两句构思巧妙,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光凭想象是写不出来的。读到这里,会感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登鹳雀楼

王之涣[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王之涣: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诗人,善于描写边塞风光,生性豪放,许多诗作被当时乐府配曲传唱。

(赏析)

鹳雀楼位于山西蒲州,唐代许多文人骚客都在那里留下诗作,这首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

第一句中描述了一轮落日正在慢慢落入远方起伏的群山。第二句写黄河奔腾咆哮着奔向大海。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由远及近,由天上至地下,场面特别辽阔。第三、第四句看上去很平淡,意思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但是这样的平铺直叙后面隐藏着一个含义深远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加倍努力,其中表现出了作者的进取精神和只有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的道理。

有人认为诗歌不应该说道理,其实诗歌忌讳的是直接地、生硬地讲道理。这首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深刻的道理就隐藏在平常的景物后面,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很自然地传达出道理。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1]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2]?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万仞表示很高,不是实指。

[2]杨柳:指《折杨柳》曲,古人喜欢以杨柳比喻送别。

(赏析)

这首诗中作者描述了戍守边疆的士兵对家乡的思念,非常悲壮,表达了当时守疆士兵以及作者本人豪放的性情。

第一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景象,苍茫大地上,黄河像是从云中流出来一般。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述了一座孤城被高山环绕。这两句既描绘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展现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

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突然听到了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怎能不勾起大家思乡的情绪?接下来作者发出了无奈的感慨:羌笛何必一遍遍地吹《折杨柳》呢?要知道春风是不可能吹到玉门关的。在这里作者用了“何须怨”三个字,意思不是说不要抱怨,而是说抱怨了也没用。其中的感情非常微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1]

八月湖水平,涵虚[2]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3],波撼岳阳城。

欲济[4]无舟楫,端居[5]耻[6]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诗歌以田园诗为主。

[2]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云梦泽:云泽与梦泽的合称,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

[4]济:渡河。

[5]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6]耻:有愧于。

(赏析)

这是孟浩然送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以求能得到引荐,进入政界。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是写景,描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后四句是抒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观和渴望进入政界的愿望。

开头作者站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边远眺江面,看到洞庭湖水与远处的天空合为一体,景象壮观。三四句还是描述江面,只是目光由远及近,由湖面写到了倒映在湖面上的景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面被水气笼罩,仿佛能吞没云、梦两个大沼泽,湖面波涛汹涌,仿佛要将岳阳城撼动。

作者继续写到,本想渡过湖面,可是没有船;这一句为下一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一句是“端居耻圣明”意思是活在当下这个圣明的年代,闲居在家,无所事事是一件非常惭愧的事情。配合上一句,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有心报国,只可惜“无船渡河”。很自然的就能想到作者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最后两句作者说自己看着那些垂钓的人,只能徒生羡慕。作者进一步暗示自己有决心也像别人一样干出一番事业,只是没人引荐。这其中对张九龄的诉求不言而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1]鸡黍[2],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3],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4],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

(注释)

[1]具:准备,置办。

[2]黍:黄米饭。

[3]合:环绕。

[4]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5]就菊花:一边赏菊,一边饮酒。

(赏析)

这首诗一开始就平铺直叙,像是记流水账一样,语言质朴。老朋友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吃的是非常朴素的“鸡黍”。这里面没有半点渲染,这也正是田园诗的风格。接下来作者又环顾四周,写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由近及远,描写身处的大环境。周边全是绿树青山,既显得非常宁静,又显得非常高雅。

之后打开窗户,一边看着外面的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与友人饮酒,并时不时地谈一谈庄稼的事,表现出作者心情悠闲。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说临走的时候,主人邀请他等菊花开了再来饮酒赏菊。短短几句话,将主人的热情、客人的惬意、亲切的友情都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1],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天刚亮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奇特的技法,刚开始读会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反复去读就会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整首诗如行云流水一般,质朴自然,而又妙藏其中,意味深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

虽然是描写春天的早晨,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绘眼前的春景,而是记下了自己早上一觉醒来时的感受和联想。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光的怜爱都得到了深深的体现。前两句中作者写自己一觉睡到天亮了还不知,只听到外面到处是鸟儿在欢快地鸣叫。第三、第四句是作者的联想:昨夜我朦朦胧胧听到一阵风雨声,不知道庭中的花被摇落了多少?这两句与前两句衔接得很好,被鸟儿唤醒之后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因而又想到了庭院中的花。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更是隐含着作者对春光逝去的留恋和淡淡哀愁。

除了朗朗上口、意味深长以外,贴近生活、情景交融也是人们对这首诗格外喜爱的原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1]泊烟渚[2],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3],江清月近人。

(注释)

[1]移舟:靠岸。

[2]烟渚:烟雾缭绕的沙洲。

[3]天低树:天幕低垂,仿古与树木相连。

(赏析)

建德江,指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新安江段。本诗以船停江边、夜宿待行为背景,抒写了羁旅之思。诗中虽然也像大部分行旅诗一样,透露了个“愁”字,但轻轻一点,就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而且境界清新,令人愉快。

首句“移舟泊烟渚”,也就是把小舟停靠岸边,准备晚间的休息。停靠在哪里呢?地点是在江中的一个小洲边上,四处烟雾濛濛的。这一句是点题,同时也为后句的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夕阳西下,虽不一定“断肠人在天涯”,但不由自主地引起愁思,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作者才会产生客居异乡的“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境界清新,词句澄澈,独具特色,是本诗的名句。首先,这种景物,除非人在舟中,否则是很难看到的。

整首诗,景色以及感情的流动,是跌宕起伏的。第一句点题,第二句流露出“愁”,第三句也带着一丝低落,但突然之间,第四句,使整个愁绪一下子释放开来,宁静的宇宙容纳了所有的愁思。

无限空间,一轮明月。全诗在此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诗人,孤苦无依,面对着江水、小洲,还有远处荒野中的小树、天上的孤月,不免平添无限感慨:仕途失意,理想遥不可及,故乡远去,前途未卜……愁绪纷至沓来。

“江清月近人”,一方面,诗人四周是浩淼的江水,似乎无边无际,远流入海;另一方面,头上是宁静的月亮。俯仰宇宙,既加深了现实之愁,但同时也在虚无中消解了现实之愁。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而本诗耐人寻味之处,也许正是这种难以言尽的感觉。

古从军行

李颀[1]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3]入汉家。

(注释)

[1]李颀:唐朝诗人,曾任新乡县尉,晚年隐居。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最为出名。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今存《李颀集》。

[2]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来煮饭,晚上敲击用来打更。

[3]蒲桃:即葡萄。

(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之所以加一个“古”字,是为了避免引起统治者的忌讳。事实上,此诗所写,都是当代之事,描写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而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命如草芥。

诗的开篇,具体描绘从军生活。白天,他们要爬到山上,观望四方有无烽火;黄昏,他们又要到河边给战马饮水。第三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一种特制的物件,容量一斗,白天用以当锅煮饭,晚上可以用以敲击打更。第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和亲远嫁外族的汉朝公主所弹的琵琶曲。无论是刁斗,还是琵琶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令人感伤的,其背景都是茫无边际的塞外,夹杂其中的,也许还有塞外的风声,感伤哀怨之中,又带有了一丝杀气。

边疆、荒野、刁斗、琵琶、烽火、战马,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气氛。军营处于无边旷野之中,“万里”极言其辽阔,暗指军人们的孤苦无依。偏偏暴雪突降,整个大漠不分天地,酷寒充塞其间。

前六句,具体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艰苦。第七、第八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站在胡人的立场上,突出了胡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艰难。这句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就连土生土长的胡人都如此艰难困苦,以至于哀啼落泪,那么,驻军于此的“行人”又会如何呢?

最后两句,挑破主题。统治者穷兵黩武,从军者葬身塞外,而大量的百姓无以为生,一座座村落化为废墟。人烟日益稀少,蒲桃越发茂盛,这是怎样令人悲伤的场景呀!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1]

青海[2]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4]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注释)

[1]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著名诗人,后世称赞其为“七绝圣手”,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流传至今的诗作有一百七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祁连山。

[4]穿:磨破。

(赏析)

这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

前两句,提到了三个地名。“雪山”,是指祁连山,它横亘在河西走廊南侧,绵延上千里。“青海”以及“玉门关”,都是具体地名。三个地点,跨度数千里,展现了一个无比辽阔的画面:从青海飘过来的云,弥漫在祁连山上,以至于使千年积雪都不那么耀眼了;雪山尽头,可以看到一座孤城;再向西走上很远,就可以见到玉门关。

这两句,使全诗的视角极为广阔,横贯东西数千里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边塞诗,这两句加强了诗歌“豪壮”的感觉。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下,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

当时的唐朝,西北边境,面临两个强敌,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吐蕃在青海地区,突厥在玉门关外。河西节度使的任务,就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防范西方、北方两个强敌,守护河西走廊。所以,这两句诗,既是景色描写,也是对当时军事形势的实写。景色描写,与军事形势的描写浑然一体,渗透着复杂的感情:边疆的广阔、苦寒,戍边生活的艰苦,但同时,戍边将士又充满豪情地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所有这些都融合在开阔、苍茫的景色里。

第三、第四句,从远景拉回到近景,并水到渠成地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强有力地概括了边境战争的残酷。“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对战之艰苦。“穿金甲”,已经暗含着战斗之外的其他可以想见的因素,比如壮烈牺牲,马革裹尸,以及其他或大或小的胜败得失。

但是,即使铠甲磨穿,将士们的壮志却愈发强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强有力地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将前几句的悲苦一扫而光。所有的阴霾消失殆尽,豪壮尽显。这一句也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总体看来,这首诗虽然不长,但是颇有节奏。第一、第二两句,重在描绘一个无比广阔的境界,其间蕴涵着无比丰富的军事和感情方面的内容。第三句,有明显的转折,视角突然具体化,而且表露出感情色彩。第四句,强烈的感情呼之而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整首诗的风格是豪壮有力的。虽然也有悲的成分,但并不占主导。毫无疑问,战争是艰苦的,“黄沙”句对此有生动的描写,但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将士们能够豁达地承受战争,所以整个句子给人的感受是乐观的、雄壮有力的。最后一句,是在深深认识到战争的艰苦和持久之后,所发出的更坚定的誓言。

我们常说的“盛唐气象”,在本诗中有典型体现:即使在艰苦的战争中,也充满乐观、坚定和豪情壮志。王昌龄的绝句,往往具有这种阳刚的气质,这也是他最突出的优点之一。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2]飞将[3]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非常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被明代诗人李攀龙尊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从时间、空间的广度入手,展开了诗歌。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而“秦”、“汉”两朝,又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时的边境之患。同在一轮明月下,千年前的战斗仍然继续,这种历史的遥远与延续,让人无法不生发感慨。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可以说是字字带血、笔笔含情。千年来,多少名将士、多少个家庭、多少个悲剧,以及多少个豪壮的故事,都包含在这几个字里。自秦汉以来,多少个世代过去了,多少人下落不明。他们在一千年出发,至今未归,而整个中国历史却因为他们发生了变化。这是悲剧,但也是正剧。

第三句和第四句,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希望,希望能够永绝边患,再也不让胡人前来践踏我们的土地。

全诗用语平凡,字句朴实无华。几千年的悲剧,壮烈的历史,无数人的希望,又使每个字都耐人寻味。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1]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2]有人来。

(注释)

[1]乱入:混入,掺入。

[2]始觉:才察觉,才发现。

(赏析)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很特别,其柔美清丽,体现了诗人的另一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采莲少女们进入荷塘,穿插在荷叶之间,鲜艳的荷花与荷叶轻轻波动,弄不清到底是因为风的吹拂,还是因为活泼的采莲女,因为虽然可以听到采莲女的歌声,却不知道她们到底在哪里。

本诗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在这幅采莲图中,一直没有直接出现采莲女的形象,而是让她们若隐若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采莲少女成为一种味道,飘进我们的鼻孔,使大自然愈加生动。这种意境,令人遐想。

诗中,“芙蓉向脸两边开”是可以朝两个方向理解的。一方面,可以理解成荷花像少女的脸;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少女的脸如荷花一般清新艳丽。无论怎么理解,都造成一种人与花不分彼此,浑然一体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见:在绿荷红莲的海洋中,少女们的绿罗裙与田田荷叶融为一体,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同样,少女的脸与荷花也难辨彼此。

如此一来,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与对采莲女的描写就自然融合了,使笔下的景象既像是对生活的实录,又像是对仙境的想象。

闺怨

王昌龄

闺[1]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2]上翠楼。

忽见陌头[3]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

(注释)

[1]闺:特指女人居住的内间。

[2]凝妆:严妆。

[3]陌头:大路上。

[4]觅封侯:谋求加官晋爵,此处指从军远征。

(赏析)

第一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乍看起来,似乎有违“闺怨”的主题。在古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旦离家,往往要三年五载才能回来,对于远征的将士,更是如此。可是,这首诗中的少妇,为什么“不知愁”呢?

这与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当时的中国,国力强盛,无论平民还是官宦子弟,都希望能有机会从军远征,建功立业,也就是本诗中所说的“觅封侯”。这种社会风尚,使“闺中少妇”的愁思被昂扬的浪漫主义所覆盖。从诗中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当初丈夫从军远征,应该与这名少妇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愁怨的呢?

另外,从“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少妇家境优越,再加上青春年少,应该是缺少生活磨炼的,所以对于丈夫可能遇到的艰难困苦,缺少足够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会“不知愁”。

不过,“不知愁”很快就被另一种情绪所替代。“忽见”二字,将“杨柳色”引入视野,“杨柳色”一方面可以标志美好的春光,同时,也可以让人联想到青春年华,以及当初折柳相送的离别场景。杨柳总有衰败的一天,而少妇在虚度中,也有容颜逝去的一天,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夫婿吗?

这些感触,与登楼前的心理已经大不相同。春光美好,但也令人感伤。遥想千里之外的夫君,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突然间,这个乐观的少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渴望,而对于当初的分离,产生了强烈的悔恨,即“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就是“忽见”所引领的心理转换。从“不知愁”到“悔”,闺中少妇的心理突然发生了微妙却清晰的变化,这变化的瞬间,“怨”的情绪所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06bDvJLFCYVxWULiVakvztn/BgUN7cKSx3vFe4aTgUQF3Th/acNN1SYSzPHJdB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