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乐观心态:营造成功的心境(1)

解读乐观心态

乐观源于自我肯定

要想获得乐观心态,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乐观。乐观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厄运中依然能够感受快乐的心境。乐观者通常会用快乐去感染他周围的环境。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当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会喜爱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当中得到乐趣。

许多看似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财富、盛名和好运--其实只是假象。研究发现,在富有的美国和欧洲,财富与乐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微乎其微--事实上几乎没有联系。甚至连那些巨富也比普通人快乐不了多少。

真正的乐观心态,其实与外在无关,它更多的是源于内心,源于对自己的自我肯定。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天,皇帝独自在花园里散步,但他惊讶地发现,花园里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一片荒凉。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皇帝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皇帝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皇帝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正是由于小草不自我贬低,肯定自我,才能够在花园中快乐地成长。做人就应该像小草这样,而不是像园里的其他植物,一味地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贬低自己。这种连自己都无法认清、失去自信的人,也就无法拥有乐观的心态。

乐观如此简单,只要找到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用自信驱走那些悲观、那些遗憾,你就可以快乐地面对这个世界。

乐观是正视现实,不畏困境

生活就像一座困境的围城。也许在这座围城中会遇到种种麻烦:目前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周围的同事可能不喜欢你,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件事但上司就是没有表扬你,而更为普遍的是对自己目前收入的抱怨……这个时候,想必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失望。这样的情绪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即使那些现在已经拥有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也一样,他们也曾经为了自己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而抱怨,但最后他们都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转换到乐观的想法中去。不要总是抱怨领导不懂得欣赏自己,同事、下属素质低,家人不争气、拖自己的后腿;要正视现实,不要畏惧,要乐观面对现实的困境。

面对种种困境,还有难堪、自尊受伤,你没有时间去怜悯自己的不幸,更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抱怨失败、抱怨别人对你的冷漠。既然你没有办法逃避,那就只能正视。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既然已经来了,我就笑着迎接吧!”

《动物世界》里一头骆驼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

解说词旁白:这是一头生病的骆驼,它要独自步行40千米,去沙漠深处的水源旁采食一种植物。据说吃下那种植物,骆驼的病很快就能好转、痊愈!

生病的骆驼,居然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去找药,实在可怜呀。屏幕上,骆驼默默无语地走着,好像根本就没有想过需要陪护之类的!4只脚蹄秩序井然地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忍受着阳光的烤灼和病痛的折磨而缓缓前行。孤苦吗?很疼吗?想哭吗?那就痛快地大哭一场吧。可是再细瞧骆驼的眼睛,却全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痛苦绝望的迹象,除了倦怠,骆驼的脸上是一种平静而怡然的神态。

单调的沙漠、沉闷的天空、炙热的太阳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一浮现。生病的骆驼终于走完了寂寞的路程,找到了治病的植物。几天之后,生病的骆驼康复了,它甩开蹄子在大沙漠上快乐地奔跑游玩,充分享受着自救带来的幸福感觉。

沙漠、病痛,对于人来说可能是生命的绝境,而骆驼却可以坦然面对,没有绝望和无助。骆驼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给人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性强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正视现实”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其实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生命是那么脆弱。

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在心理状况最糟糕的情况下,不是走向崩溃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有些人之所以有着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个人的主观意识在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选择了逃避,而事实上逃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拥有更为完美的人生。

乐观是操之在我的“心造幸福”

“操之在我”可以理解为:自己情绪的控制完全在于自己,完全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被别人所左右。

不能操之在我,你将受制于人,受制于人的人被自然环境左右,比如被天气左右,天气好心情好,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受制于人的人被别人左右,别人的行为会伤害他,别人的语言会伤害他。操之在我的人是理智重于感情的人,不会让别人的行为伤害自己。

很多乐观的人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活在快乐之中。人生在世,总会经历很多悲伤与痛苦,如果不能操之在我,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又何来乐观心态?斯摩尔曾经说过:“做情绪的主人,驾驭和把握自己的方向,使你的生命按照自己的意图前行。记住,你的心态是你--而且只是你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学着控制你的情绪,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来调节情绪,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悲观的人总是受累于情绪,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他们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突然降临。但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昆仑山麓,水清草美。据说这一带盛产一种快乐果,凡是得到这种果的人,一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不知道烦恼为何物。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无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果。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昆仑山麓,在险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这种快乐果,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

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人闻声而至,问他:“年轻人,什么事让你这样叹息呀?”

于是,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已经得到快乐果的自己,却没有得到快乐呢?

老人一听就乐了,说:“其实,快乐果并非昆仑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老人的话让年轻人顿觉精神一振,又问:“什么是快乐的根呢?”

老人就说:“心就是快乐的根。”

可叹愚者,他虽然找到了快乐果,却没有找到快乐的根--心。被自己的情绪所奴役,以为找到了快乐果,就可以拥有快乐,而当快乐果没有带给他快乐时,又叹息不快。他完全被得失快乐果的心绪所主宰,而忘记了快乐由心而发的道理。

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一同在黄昏的路上散步,悲观主义者触景生情地说:太阳正在坠落;乐观主义者则说:群星正在升起。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事物是客观存在,不会改变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所谓“境由心生”便是由此而发。

“乐观之境”便是一种幸福境界。这种幸福不是财富、权力、地位等所给予的,即使你贫穷、平凡,在别人看来一无所有,只要你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让快乐做主,幸福便会由“心”制造。

即使遭遇不幸,你也可以主宰自己的快乐,用乐观驱走不幸。

米凯尔曾经是一个不幸的人。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凯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凯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还买了一些房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在米凯尔开办公司后的第4年,他开飞机在起飞时不幸飞机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尽管这样,米凯尔仍不屈不挠,丝毫不放弃,他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后来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职责是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再后来他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本。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凯尔仍坠入爱河,且完成终身大事。他还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证书,并坚持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凯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选择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但我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或许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难题。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米凯尔在事故发生之初便一蹶不振,哀叹自己的不幸,那么现在的他,只可能是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人生没有假设。正是因为米凯尔选择了不被情绪所掌控、乐观面对困境,才没有被命运扼住喉咙,而是用“心”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

乐观就是享受过程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匆匆忙忙去寻找什么,路旁的人问他:“你在找什么?”

他回答说:“幸福。”说完就匆匆忙忙走了。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这个人一直在匆匆忙忙寻找着,每次都会碰到同样的人问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仍是一样:“幸福。”

最后,年轻人变成了老年人,步履蹒跚。他又碰到了路旁的那个人,那人仍然问他:“你在找什么?”“幸福。”不变的回答。

“你等一下,”路旁的人说,老年人迟疑地停了一下,“你要找的就是我。可是我每次问你,你都太匆忙,不能停下来听我说。”

幸福就在路上,可惜年轻人太过注重目标,忽略了途中的风景,在时间的流逝中碌碌无为,丧失了自己的青春与快乐。许多人何尝不是如此,总是忙忙碌碌地追求某个目标,忽视过程中的风景,更不用说享受其过程了。

其实,困扰来自你的内心,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过分强求结果的完美,只会使过程变得空洞乏味,而结果也未必就能如你所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有内因才起决定作用,对于本来不必担忧的事,却整日愁眉不展,思前想后,结果可能顾此失彼。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乐观面对,享受过程而不是过分注重结果。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经说过:“对于一件做得很漂亮的事情的奖赏,就是已经把它做好了。”当你实现一个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你都会不断成长。虽然你自己通常并不能察觉到这种成长,可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因此,不要仅仅注重结果,更要知道过程使你发现了自身能力的新东西,并激发出了你身上更多的潜能,这些便是过程给你的奖赏。

在希腊传说中,大力士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神主宙斯,被罚以苦刑:将一块大石头从奥林帕斯山下推到山上。由于神的咒语,巨石在抵达山顶的刹那,总是自动滚落到山下。在这日复一日的循环劳动中,西西弗斯感到无望,甚至绝望;他的惩罚永远都不会结束!

但是有一天他忽然发觉,自己搬动巨石的每个动作都充满了力与美。于是,他专注地享受着自己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这时,一切的劳苦、疲惫和绝望都消失了。他开始全心享受这份苦役,不再抱怨、焦虑,只是凝注在当下的动作里。奇迹发生了,诅咒竟然就在这一刻解除,西西弗斯摆脱了永无休止的苦役重获了自由。

面对无望的结果,西西弗斯选择了享受过程。在对过程的欣赏中,他忘却了永无休止的苦役,生命由此柳暗花明,充满乐观。人生如一盘无解的玲珑棋局,与其苦苦思索无解的结局,不如享受这“下棋”的快乐。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我们懂得从另一个角度享受过程、享受生命的时候,束缚我们精神的“巨石诅咒”便会像雾一样散开。 EBgVPsCl05Mf2/7uNb4FYdYSP/X8w2JjdVvH+tx9uFnh1IdUBKsoIi2ZWVZjXd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