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得到相应的增长,逐步形成以大型发电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骨架的各大区、省级和地区的电力系统。全国电网已经基本上形成500千伏和330千伏的骨干网架。大电网以基本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网工程开始启动,我国电网进入了远距离、超高压、跨大地区输电的新阶段。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跃上了1亿千瓦的台阶;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1995年3月又突破2亿千瓦大关。1990年,在发电装机容量中水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为36045MW,占总容量的26.1%;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为101845MW,占总容量的73.9%。发电容量超过500MW的发电厂有66个,其中18个超过1000MW(3个水电厂,15个火电厂)。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是谏壁发电厂,发电容量为1625MW;最大的水力发电厂是葛洲坝水电厂,容量为2715MW。中国的核电厂有浙江的秦山发电厂,第一台大亚湾核电厂2台900MW机组,变已建成发电。在输电线路建设方面,自1981年中国的第一条500kV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以来,500kV的线路已逐步成为各大电力系统的骨架和跨省跨地区的联络线。中国的输电电压等级为500kV,300kV,220kV,110kV,62kV,35kV,其中63kV仅限于西北地区的电力系统。到1988年止,110kV以上的线路总长度为201872km,其中500kV和330kV的线路分别为7117km和4024km,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100kV直流高压输电线(从浙江省的镇海到舟山岛),全长53.1km(其中海底电缆11km),已于1988年投入运行。自葛洲坝水电厂到上海的全长为1080km的500kV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已于1989年建成投入运行。电力工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20万、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已成为主力机群。供电煤耗从1993年以来下降12克╱千瓦时。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发电装机容量在2000MW以上的电力系统11个,其中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四大电力系统的容量在1990年均已超过18000MW。
由于中国的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和西北部,煤炭资源的大部分蕴藏在华北和西北部,而负荷中心则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所以随首黄河、长江、红水河等巨大流域水力资源的开发和煤炭基地火电厂的建设,预计在2000年前后,除新疆、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跨省电力系统和省级电力系统(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之间将逐步形成互联电力系统。
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异的“速度之变”:不到5年的时间,中国电力装机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次大的标志性跨越。
这更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30年,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
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发展速度的“惊人一跃”
随手打开电视与空调;在夜色中尽情欣赏都市的霓虹璀璨;乘坐快捷的电气列车进行一次放松之旅……
在享用充足电力的惬意中,人们也许只会在突然之间,才会感受到一种难以置信的变化和速度--一个国家,在126年漫长电力历史中的一段“惊人一跃”!
起始于1882年的中国电力工业,至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
从185万千瓦,艰难地攀升到1978年的5712万千瓦,中国用了整整29年的时间。
历史,记载下了真实的蹒跚,也同样纪录下一段翻天覆地式的巨变!
1978年至今,在几乎同样的时间跨度中,“速度、对比、巨变”,成为异常醒目的突出主题:
2007年底,中国发电装机规模已达7.18亿千瓦--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12.6倍。
激荡的岁月,辉煌的巨变中,数字的强烈对比几乎无处不在: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首次达到1亿千瓦--从新中国成立算起,用了38年。但从1亿千瓦发展到2亿千瓦,已大幅度缩减为8年时间……而从5亿千瓦发展到6亿千瓦、7亿千瓦,都分别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
从1996年起,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1978年,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仅为23.05万千米,到2007年底,已达110.63万千米;除西藏、新疆、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形成……
持续、快速、稳定的电力增长和电网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更为中国经济列车的飞快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统计,全世界只有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达到过年投产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负责人薛静说,“中国的年投产装机容量和增速,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记录。”
“体制之变”影响深远
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中国电力巨人深刻的“体制之变”。
“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没有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的市场化改革,电力工业要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说。
历史,清楚地刻下了中国电力巨人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
1981年12月,山东龙口坑口电厂正式开工兴建,这是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电厂;
1993年,国务院证券委批复同意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到美国发行股票。次年,两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在纽约上市最早的企业;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撤销电力工业部;
2002年6月,最后一个跨省电业管理局--华中电业管理局被撤销,标志着我国承担电力行政管理职能50多年的五大电业管理局,实现了政企分开;
同年12月,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电力投资集团等--厂网分开、发电侧充分竞争的格局正式形成;
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运机制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备受各界瞩目的电煤问题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价制度改革、电力资产重组、政企分开改革……不断的变革中,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调控、机构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体制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刻的体制机制之变,清除既有“积弊”,更催生出无穷的活力:从组建至今,5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翻番增长,国网、南网等迈入世界500强企业。
实力之变:在世界舞台崭新“亮相”
2008年3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全资拥有的中新电力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大士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次3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使作为中国5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能集团,一举拥有新加坡电力市场26%的市场份额。
这并非中国电力企业的首次海外收购--此前的2003年,华能集团以2.27亿美元中标,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OzGen公司50%的股权。
从改革初期的电力投资匮乏,到实施跨国境外收购,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实力在30年中所完成的非凡巨变。
截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承包、委托运营等境外业务。2007年,电力行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逾155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的境外企业达到12家,累计投资额达6770万美元。
事实上,海内外人士已经清晰地注意到: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中国电力与周边国家的跨国能源合作,工程项目合作、流域资源开发合作等正接连展开。在国际电力事务中,中国正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越来越大的发言权。
发展模式之变:一个电业大国的崭新起点
与装机规模的突飞猛进相比,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日益清晰显现的“发展模式之变”无疑意味深长。
2008年8月,中国最大的“风电巨子”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成功突破200万千瓦--这一风电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从风电装机44万千瓦,到突破200万千瓦,这一企业仅用了3年的时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世界上首台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3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无论是龙源集团引领的“追风时代”,还是“国家核电”成立所折射出的崭新核电方略,都是中国电力工业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是:2007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605万千瓦,跃居世界第5位;水电装机1.4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在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行动中,仅2007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远远超过原定1000万千瓦的计划。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已成为“绝对主力”,1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运。
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56克/千瓦时,比1978年下降了115克/千瓦时。
“从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到着力发展‘清洁电力’,发展模式上的深刻变化意义深远。不仅将有效改善我国电源结构,更将为保护碧水蓝天、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龙源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