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 爱上学习篇(1)

第一章 爱上学习学习能改变你的命运

想干出一番事业,想得到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想体现更深更远的人生价值……想做的想要的有很多。但是,你干事业的资本在哪里?你准备好了吗?

其实,资本就是你自己,现在开始,无论之前你是怎么样的状态,在现在,下定决心,力求上游。不浪费每一时,每一刻,让自己心甘情愿地爱上学习,加紧学习,那么你未来的收获将是充实而有用的。

学习是人生获益最大的投资

人非生而知之、生而能之,皆是学而知之、学而能之。如果爱因斯坦出生时,就把他扔给狼群,可能会成为“狼人”;如果拿破仑出生时,就把他扔给熊群,可能会成为“熊人”。可以断言,没有哪一个人的才能,不是靠学习造就的。

偶然的机遇不足恃,到手的财富不足恃,唯一可靠的保障是才能。才能从何而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给出了答案:非才无以为贵,非学无以广才。

面对本领恐慌,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在于学习。但在今天这知识爆炸、知识共享、即时通讯、即时查询的时代中,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

在古代,武林高手们常常为了一本书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在今人看来很难理解。为一本书,何至于此?这恰恰说明了古代与今天的本质区别:以前是知识垄断时代,今天是知识共享时代。“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获得人类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遗产。这样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中是首次出现。”

假如有人问你:“林肯是哪一年死的?”如果你答不上来。但这并不能证明你不是一个人才。你可以对他说:“过一会儿告诉你”,在这一会儿当中你就可以从网上或者电子出版物上很快地查找出来。

那么新时代的学习应该是怎样的呢?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对次要的东西舍不得、丢不掉、放不开,在主要方面就难有收获。尼采说:我对有的知识永远不想知道——智慧给认识也划清了界限。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有所不学,才能有所学。不仅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还要有所深学,有所浅学。

既要因材——根据自身资质而学;又要因志——根据自身志向而学。每一个人的资质不同,志向不同,需要就相应不同,所学内容理应不同。

学习,是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划算、最有效、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比不上这项投资。富兰克林说:“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把所有的钱都倒进了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古人尚且懂得学习“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尚且懂得“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我们难道还不如古人?

终身学习是一种现实状态

管理学者派瑞曼在1984年谈到:“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获得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这已经成为事实。

由于知识更新加快,知识老化趋势加剧,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像过去那样,一个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一辈子而不用再走进教室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活到老,学到老”已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

要想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强调爱上学习、快乐学习和主动学习,只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才是持久的:

每天早晨醒来,非洲草原上的雄狮就知道必须拼命奔跑——它必须比跑得最慢的斑马快才能捕捉到猎物;

每天早晨醒来,非洲草原上的斑马就知道必须拼命奔跑——它只有比跑得最慢的同伴快才能生存下来。

生物进化系统显示了一种被称为“红后效应”的现象:你必须竭力奔跑才能保住同一位置。

红后效应“在自然界中的表现方式是:捕猎动物的速度变得更快,它的猎物则设法取得更好的伪装,然后捕猎的动物发展了更敏锐的嗅觉,猎物则开始爬树,如此循环不止。”红后效应在人类世界同样适用。因此,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胜,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Intel公司总裁葛洛夫也指出:今天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应这种变化,每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更高的效率学习。

当今时代,我们都有能力取得成功,但大多数人只使用了头脑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能力也只发挥出一小部分。我们只有学会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才能百事兴旺,而会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受用的资本!

爱上学习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其中对社会生活起重大指导作用的知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认识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

1.知识的商品化。

知识已经不仅仅是只能告诉我们一些理论和道理的那种简单的学问了。它已经成了特殊的商品,已经有了同货币一样的支付和投资的功能,它已经成为物质的一种,而且是一种最耀眼、最抢手的物质。

2.知识的资本化。

做生意赚钱需要资本,在人们陈旧的概念中,这个资本就是金钱。但在现代社会,做生意的资本已不完全是金钱,而是又加上了知识,甚至知识变得比金钱更重要。

3.知识的生活化。

关于知识的定义,对于一般人来说,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探索世界,研究社会的问题了,而是具备什么实用知识的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只把书本上的文史哲和数理化当作知识,而把一些社会的和生存的实用知识排挤在知识的门外。而现代生存的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参与一些实际的生存行为——赚钱谋生。我们忽然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竟那么多,于是这些不懂的东西就成了急需了解的知识,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困惑。

——知识不就是对困惑的解答吗?

有关社会的生存的知识能进入知识殿堂,这并不是我们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拔高”,而是生存的压力造成的一种崭新的知识进化的景象。我们为此而喜悦还是忧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接受。

4.知识的现代化(这里指的就是高科技化)。

在渔猎时代,人类知识主要是对猎人、弓箭、猎物和人类狩猎行为的描述。

在农业时代,人类知识主要是对农民、耕畜、土地和人类农耕行为的描述。

在工业时代,人类知识主要是对工人、机器、产品和人类工业制造行为的描述。

而在高科技现代化时代呢?人类知识主要是对知识职员、高科技设施、高科技产品和人类开发高科技行为的描述。

那么,同以往的时代一样,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经常遇到、经常谈到、经常讨论、经常运用的知识,都会和高科技及商品经济挂上关系。所以,我们熟悉的那种知识体系便发生了倾斜和变化,我们看到高科技和商业化的语言充斥了新的知识体系。所以,不管过去我们的文化基础如何,现在,我们都站在一条新知识的起跑线上。如果我们不重新学习,我们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文盲。不要一提到文盲,我们就嘲笑那些没上过学或识字不多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当改变这种观念,我们都应当具有知识匮乏的紧迫感。

过去掌握知识是为了摆脱体力劳动,现在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有效益地劳动;过去掌握知识是为了进行脑力劳动,今天掌握知识主要是为了生存;过去掌握知识是为了做精神贵族,今天掌握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事业更大的成功。

没有人是为贫困而学习知识的,知识是解答困惑的导师,知识是改变人生的利器。

适应知识变化的学习不是靠学校学习就可以掌握的,而是需要具备终身学习,会学习的能力才能胜任的。因此,只有那些爱学习、会学习和具备学习力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

恺撒领军出征,每每获胜必以酒肉金银犒赏三军。随行的亲兵仗着酒胆,问恺撒:“这些年来,我跟着您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历经战役无数。同期入伍的兄弟,做官的做官,做将的做将,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是小兵一个呢?”

恺撒指着身边一头驴,说:“这些年来,这头驴也跟着我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历经战役无数。为什么直到现在它还是一头驴呢?”

好多人在入行几年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忙来忙去总感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那些原来并不出色的家伙却能春风得意?还要多久我才能扬眉吐气呢?究竟在哪里才能遇上真正的伯乐啊?恺撒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问题不是你做了多久,而是你有没有在进步!终身要学习,每日有进步——这就是对成功者的要求。

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吧,这是数字化时代给人们一个发挥创造力和提升智慧能力的机会。信息技术正在不停地改造着我们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才能不断了解、掌握广博的知识,改变自身的观念结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智商、智能、智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发现和抓住机遇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和实现自己。

学习创造利润

许多学者认为: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于是,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美国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小时学习课程,因此美国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到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换句话说,大约要建好几十所和哈佛大学规模相当的新大学,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需要。

目前,美国已有26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每花一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

一个人愈能储蓄就愈易致富,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富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和后农业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土地。而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财富的源泉转为劳动力。到了19世纪末,随着铁路、电话和电报等的出现,财富越来越以资本的形式出现。而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财富和资本就是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储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自己刻苦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需设备,无需书本,无需老师,也无需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唯一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说:“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着说:“这些只要翻书一查,不就全知道了吗?”正是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仿佛是一个人在选择适当的工具以从事知识开拓,以利于今后的人生。

要记住,知识和技能才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对于这一点,犹太人体会可谓是最深刻的,因为这是由血与火锻造成的经验。

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了国家,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他们深感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携带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犹太人在父亲和老师一起被海盗抓走时,如果所有的金钱只能赎回其中一个,那么他就会先把老师救出来。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就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段妙语:“如果把我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到大沙漠去。这时只要有一支商队经过,那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他为什么如此自信,因为他拥有知识与能力这种无尽的财富,同时他也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也不会消失。所以,尽可能多的拥有它吧,你的命运也就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有一天,福特公司里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工程师维修了3个月丝毫不见起色,只得请来权威斯坦因梅茨。这位权威人士只在电机的某个部位画了一条线就使电机正常运行了。有人嫉忌妒地说斯坦因梅茨向公司要一万美元,他是勒索。于是斯坦因梅茨在付款单上写道: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画在哪儿——9999美元。

多么巧妙的回答!我们每个人都会画线,然而并不是都知道该画在什么地方,这正显示了知识的价值。

成功始于学习

与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倒不如说“学习是成功之母”。不好好学习,失败可以成为失败之母,成功也可以成为失败之母。只有学习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永恒的成功之母。

独裁者问雇佣军中的少校:“说出你最喜欢的武器,我都能给你弄来。”

少校回答:“才智!”

的确,“才智”是所有武器中最厉害的武器,但“才智”是买不到的,要获得“才智”,唯有通过学习。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别人比你更有能力、更成功,只是因为别人比你更爱学习,更会学习。

我国台湾地区,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记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举凡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

事实上,陈茂榜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

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能够荣获名誉博士学位,主要凭持他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一辈子坚持每天晚上不间断的自修。陈茂榜15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工作12个小时。但是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书店变成了他的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

日子一久,他养成了每晚至少读2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8年,也读了8年书。

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用,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

记住这样一句话吧: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学习才开始走向成功的。终生学习,才会终生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知识不进步,就会后退,知识就像机器也会折旧,特别是像电脑方面的知识,数年不进步,就会面临淘汰。一个人要成长得更快,就一定要喜欢学习,善于学习。

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知识,“博”是有限度的。但要能比较广泛地掌握与他经营目标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管理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和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等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知识。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懂得国际上的一套外贸经济学问,并把它加以实践,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万事通晓的杂家,万金油效用的通才。

目前,由于经营事业日益复杂,一个人很难具有所需要的全面知识,因而要从博中求专,干一行钻研一行。对所经营目标中的专业,设法掌握它的全部真谛,成为专业中的权威专业。这个要求对有些企业家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但最低限度也应该身怀一技。“博”了会拓宽他的视野,丰富他的头脑;“专”了会热爱他的事业,增加胜利的信心。

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在商业管理中所设想的问题便越多。这可以使一个经理的眼光广阔、思路全面、决断正确,具有不断上进的雄心壮志。

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

亨利·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1930年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时,完全甩开了他祖父的某些片面经验。他勤奋好学,虚心地学习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并聘请大量能干的专家组成了研究室和试验室。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又成功地把电脑引进该公司的许多工作领域,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亨利·福特二世的好学精神弥补了他本来缺乏的能力和经验,使福特汽车公司能迅速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业中,继续保持着它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永远都要有不自满的工作态度,像福特二世那样,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丰富知识,哪怕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昔日的石油大王格帝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前提。一方面,他应当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不至于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企业家强化自我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进行大量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能使人高瞻远瞩,看清形势,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预测将来的目的。以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在人的事业发展中不应有所偏离。的确,格帝本人就是这样。他既对石油钻探、股票交易等专门技术有着令人惊讶的熟练,又狂热地学习世界历史。而这些能力的得来,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

分数并不是代表成功的唯一需要。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董事长理查德·芝罗有句话:“仅有聪明是不能把任何人带到高职位的。今天商业界的领导人士其高考分数并不理想。”高学历、高分数只能说明你本身聪明,在掌握知识方面的能力超然卓越。你的确需要这些基础和能力,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你更需要增强和传达你的精明和能干。这里的精明与聪明有很大不同,是指善于发展和沟通。一位上司对他手下的一位财务天才是这样评价的:“他是如此的聪明,以至于无法再前进一步。”

无论你从事哪个职业,行业内容都是一个庞大系统,牵涉的关系方方面面。一个称职的员工,必须业务精通,能独当一面,这样才会步步为营,渐入佳境;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则必须知识面宽广,博学多才,做到身怀专技,万事通晓,这样才会胸有成竹,投资有方,一本万利,财源滚滚。

学习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认为自己学会了一切,可以放松了,那么你放松的那一刻也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开始超越你,并将你的成果全部毁灭,砸了你的牌子、占了你的阵地的时刻。在商场上,自以为进入了无人之境,可以高枕无忧,却在不知不觉中丢了阵地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柯兹特原来是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他们自以为可以稳坐泰山,于是不愿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发新产品以及了解顾客的需求。也就是说,柯兹特停止了学习,以为已功成名就。但就在他们还没来得及认清竞争对手是谁时,对方便悄悄地完成了自己的战备部署:砸了柯兹特的牌子、占了柯兹特的阵地。这时柯兹特才明白他们早已失去了宝座,但为时已晚。

一个企业如果能长盛不衰,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必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取;认真对待每位员工反馈的信息;用心倾听客户的意见,并把客户的意见体现在产品的研发和企业的管理中;鼓励员工之间的公开讨论与合作,并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

摩托罗拉公司,在企业学习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公司用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比一般的美国公司高3倍,如果花出去的经费和收到的效果成正比,那么摩托罗拉员工的素质近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如今不少企业都不惜大把大把地花钱用在人力培训上,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收到像摩托罗拉公司那样的效果。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钱的使用效率。

学习才是硬道理!不管你身处何业,不断有效学习才会不停地进步。

或许你会说,又是老调重弹了。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错了。这里我们会加上一点新意进去,所以确切地说是老调“新”弹,即:学习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否则,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论你的潜力多大,都只是在重复错误而已。

所以,一定要切记,学习才是硬道理!

学习帮助成功

在众多的商业精英中,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比比皆是。比尔·盖茨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榜样。他在哈佛读大学期间别人热衷于谈恋爱,他却热衷于电脑软件和看关于财经的书籍。比尔·盖茨喜欢学习,学习使他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使他不仅在软件方面有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企业管理上也创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的方法,这就是期权制,让主要员工获得公司股票的期权。不是说微软创造了上百个亿万富翁吗?现代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微软的管理方式,比尔·盖茨在管理方式上的贡献也许比他在软件方面的贡献还更重要。

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唐纳德·托马斯·里甘也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典范。他在华尔街工作期间,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兴风作浪,华尔街上翻云覆雨,是金融界里财雄势大的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原来是喜欢用知识武装自己,实践终身学习的一个人。他知识渊博而又善于分析,他强调知识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还善于思索,他的“思索”往往等于是一位作者由于要使一项大胆的构思有逼真感而对细节加以精细地描写。他常喜欢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问自己: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现在在做些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

这便是他常常检验自己的法宝,他用“简单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他学以致用的目的。他具有广博的与证券经纪有关的知识,诸如有多少种类的证券及其利弊,各证券间如何买卖兑换,能反映股票价格升降趋势的“价格指数”等都有深入透彻地研究;较好的法学知识又是他从事证券经济必不可少的;金融学(包括银行学)方面的知识也较为广博丰富。这些知识是构成他在股票市场中叱咤风云的一个方面。

他善于掌握信息,能准确分析行情是他极富操纵能耐的又一方面。在证券(股票)经营中,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一切有关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握住经济金融的脉搏,正确加以分析,及时做出决断:哪些可买进,哪些应赶快卖出才能赚钱。为此,他根据美国大型股票市场只设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三地的十几家全国性交易所的特点,通过专门途径不时地掌握这十几个交易所的行情,自己分析判断,并根据“价格指数”进而做出决断。如70年代初电脑业开始迅速发展,生产电脑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呈上涨趋势,它们的股票渐成热门货,他看准了这个行情大量买进这类股票,结果赚了大钱。

而这两方面都是他不断学习的成果。也正如里甘本人所说:“我从不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好的业务人才。我是很蹩脚的经营者,而这不是一种婉转的说法。我能理解业务如何进行,这使我很惊讶,因为我从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任何天资。另一件使我惊讶的事是我把事情弄好之后所得到的满足感。”

李嘉诚也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典型人物。他少年时因战乱没有完成学业,这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因此,他决定做生意赚够100万后,就重新回学校念书。但当他赚到100万后,由于已经拥有了一个企业,要对员工负责,没办法回学校念书了,他就只好利用业余时间自修,这养成了他每天晚上都要看书的习惯。为了避免晚上看书入迷忘了时间,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每次看书时,他都要设定闹钟。

正是这种热爱学习的态度,使李嘉诚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超人。他在经营塑料工厂时,订阅了很多世界著名的塑料工业杂志,从中了解世界市场和新产品技术。一次,他在杂志中发现美国研制出一种新的制造塑料产品的机器,但价钱要2万美金,他买不起,便决定自行研制。

他勤奋地学习有关知识,36个小时不眠不休,最后成功地制作出了同样性能的机器,但成本却只有美国机器的1/10。这部机器制造出来的塑料产品为工厂赚了不少钱,从此李嘉诚工厂的资产以每年至少10倍的速度增加。这就是热爱学习为李嘉诚带来的好处。

诚如唐纳德·托马斯·里甘所言:“想做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必须养成终身好学的习惯,不断进取,永不知足。只有不断改进思维,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增长才干”。

我们要学习什么

成人想要学习,或有去学习的欲望,可是究竟要学什么,又成了困扰他们的一个新问题。

这种情况恰如一个人郑重地打点好行李,来到车站,居然问车站的人:“请问,我究竟去哪里旅行比较好?”你能笑他吗?一个行有余力的成人如果想学点什么,这出发点当然很好。但先要意识到这时期的学习是与学生时代有所不同。比如说高中以下的学生,学校与老师肯定会告诉你该学什么;教材方面,学校也会供应你教科书及类似的讲义、课本等等。你只要把这些东西好好地认真学会,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时候,就足够了。

而当你进入大学之后,再想参加各种资格考试,例如司法考试或会计师考试,就没有这么单纯了。你得想出一套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过,一般学校里也会有指导教授或学长等可以商量探讨的对象。

从这方面说,成人与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没有提供意见的老师,也没有人提供教材。而且,你能挪出来学习的时间也不如学生时代多。

最重要的是,你面临着如何兼顾工作与学习的问题。因此,成人学习必须顾虑到目的和实用性。这个目的一定要明确,才能面对学习。如果单纯地抱着诸如:“反正小孩长大了,又闲了。”或者是:“有钱了,去学点什么吧!”的心态考虑学习的话,往往会半途而废。

换成社会人士的话,除非是当成一种嗜好,如果不能将所学具体地用于实用方面,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诚如上面所说:学习的前提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你首先得先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学习。否则很可能半途而废。

1.学习有娱乐性或实益性的东西。

既然要在百忙中腾出时间学习,当然希望学到一些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的东西。这是大部分成人的共同心愿。

人们对于没有娱乐性、实益性的东西本来就难以全力以赴,何况是忙碌的上班族。要他学习与自己的工作扯上一点关系的东西,在达到目标之前,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也不足为怪。

2.开拓新领域,必须具备知识的总合。

这有点类似于宇宙工学。为了使太空船飞行,必须将各方面的知识汇总。诸如火箭引擎的研究、无重量状态下的飞行员心理、最新物理学、医学、天文学、心理学等等。

比如有一个人,既是律师,又是会计师,且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但如果接了有关企业购并之类的委托案件,现有的知识一旦有所不足,就得自己去研究、搜集各项资料。既然是新的范畴,当然会产生疑问,发现知识上的不足,就需要把这些疑点记录起来,然后想办法解答。例如,查一查研究所的文献目录,或是向书店订购参考书,或是向大使馆或外国专家查询。

3.不妨调查比实际需要更多的信息。

当你调查前述所需的资料及知识的时候,不妨深入一点。这种反复调查的累积,可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这方面的行家。比如编辑去编写一本生活健康类的图书,他就需要查阅大量这个领域的信息。

因此,上班族既然要挤出宝贵的时间学习,应该选一些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事下工夫,这样才可能持续,也比较能获得成果。

4.从身边切身的东西学起。

怀有对自己直接或间接带来某种利益的期望的驱使去学习,读书的速度会比平时快,理解也会加深。比如当面临养儿育女的问题时,很多人就会买些如《育儿须知》之类的书籍研读。这类学习不是一时兴起,因此,也不会到了半途觉得兴趣索然而放弃。总之一句话:无论你想学什么,从身边切身的东西学起比较有效。

以商界人士为例,究竟以哪一种范围作为学习的对象合适呢?当然,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学习的方向就会有所不同。有专家建议,要重视经济上的数字:更狭义地说,必须多加强会计方面的知识。例如你可以常在报上看到股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如果你对簿记学方面已下过一点工夫,你就可以对自己所服务的公司、客户的公司,甚至于上市股票公司的财务内容有所了解。

如果有这种好机会,你却无法解读它,就等于在面前排了一桌满汉全席,却不知怎么吃而不能举筷一样。这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5.提高语言能力很实用。

在语言上下工夫,绝不会吃亏。这道理可以分三方面说明:

第一,语言能力可以增加你收集信息的渠道。现在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地球村,因此,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得站在全世界的观点上进行判断。在部分上是最好的答案,并不等于整体上也是最好的答案。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当中,以汉语为母语的只有中华民族一脉,如果你的信息渠道是单一的,往往很难辨识独断或偏颇的报道。只有透过无数的渠道收集信息,才能掌握正确的整体观,获得最完善的答案。

第二,借由语言能力,可以增加你学习的来源。如果你的语言能力不足,往往会错过许多很了不起的想法与发明,只因它没有翻译本。

第三,你可以透过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存在的外国人的思考方式、习惯、特色,了解到人我之分。也就是说,你还可以因此反思并凸显因为太亲近而忽略了的本国人的想法及习惯等等。

了解自己,就可以从顽固得牢不可破的思考模式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你可以因此产生创造性的构想。

6.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我们应该具备最起码的法律常识。有时候往往因为缺乏最起码的法律知识,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

7.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

另外还有一点,已引起现代人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心理学。例如同样做一件工作,你认为做它很快乐,或是认为这么做很辛苦而勉强去做,两者所产生的效率及生理上的疲劳度差别很大。如果你体会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会觉得很奇妙,对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有所帮助。

以记单字为例,说明单字的故事来由以辅助记忆,与单纯地把单字排列起来强记,两种方式的记忆效果一定会有很大的差别。

有一个学者以幼儿园幼儿为研究对象,特别准备了三堆玩具,一堆是孩子们玩惯了的玩具,另一堆是新的玩具,最后一堆是新旧混合在一起的,让孩子们自由地从三堆中选择一堆出来。大部分孩子都从新旧混合的那一堆里选玩具。

根据学者的分析:玩惯的东西,不会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太新奇的则会让他们产生警惕及恐惧心理,以致压抑了好奇心。

当你掌握了这一类心理方面的知识,并把它利用于自己的学习之中,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厌倦心理,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对下一个阶段的挑战意愿也会旺盛起来。“知己知彼”是必胜的要诀。为了“知己”,了解自己,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是管用的。

第二章 做好学习的准备你需要的素质资本

好梦想是学习的动力

梦想是高效学习的动力,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这也是人们达到自己最终目的的原动力。没有梦想的人什么事也干不成,刻板艰苦的工作只会使他们心灰意冷,失去创造的激情,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世界因梦想而发展,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梦想家。除非你愿意,没有人可以偷走你的梦想。

小学作文课上,老师留给学生们的作文题是《我的梦想》,一个学生在本子上飞快地写下了他的梦想。

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10公顷的庄园,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店和休闲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

老师看过作文后,要求他重写。这个学生认为自己写的并没有错误,就去问老师。老师说:“我让你们写的是你们的梦想,而不是空想,你知道吗?”学生据理力争:“可是,这就是我的梦想。”老师坚持:“那不可能实现。我要你重新写。”

这个学生坚持没有重新写,于是他的作文只得了E。

30年后,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到一处度假胜地旅行,那里有美丽的风景,舒适的住宅,可口的烤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当他为此赞叹不已时,一位中年人向他走来。他告诉老师,他正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梦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比如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拥有自由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可以体验成就感的生活。如果这些不是非常明确,那么梦想依然只是梦想,只会在梦里实现。所以,面对自己向往的东西,需要进一步去想象,想象着自己在未来里的某一天是什么样子。其实,这个方法在生活规划方面叫“生涯幻游”。你需要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清晰地勾画自己未来数年的某一天是什么样子、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与谁在一起、吃什么样的东西、玩什么样的工具、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些必须要非常清晰地描绘出来。只有当这些梦想的内容可以被另外一个人复述,这样的梦想才具有目标的意义。这正是像伟大的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所说的“只有可以量化的东西才是可以管理的”。只有能被别人复述的内容,才是比较客观的内容,才是基本可以量化的内容,才是可以管理的内容,才是可以成为动力的目标。 zKG6WbPvRnugBcgPLZPN7Q6Tl7I2LvEo5Gkq8hGeAzvnO7aQVAjYxJYOeqiU+Y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