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在竞争中缔造自己的不朽传奇

1.身先士卒,艰苦摸索经商之道

长江塑胶厂建立之初,随着订单数量的不断增多,工厂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这让日夜忙碌的李嘉诚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但往往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不久他就开始面临人生中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眼看着工厂已经步入正轨,李嘉诚又在筹备着扩大企业的规模。他马不停蹄地招聘员工、跑订单……那段时间李嘉诚忙得不亦乐乎,望着堆积如山的订单,李嘉诚兴奋地规划着他心中的宏伟蓝图。可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有客户因为质量问题要退货的消息,这对李嘉诚来说犹如当头一棒。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静下心来反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来,订单多了,需要的工人也多了,为了赶订单,许多新招聘的工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走上了生产线……这让李嘉诚后悔不已,他不该为了追求数量和短期的收益,就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李嘉诚深知,如今香港的塑胶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的规律,他辛苦经营起来的塑胶厂很可能就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毁于一旦。他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性,开始想办法挽回局面。但事态却进一步恶化,已经失去了控制。老客户纷纷要求退货,新客户躲得远远的,还有很多客户要求厂方赔偿损失……许多以前遗留的问题全都暴露了出来--资金短缺、设备老化、人员不足。有句话叫“墙倒众人推”,当银行和供货商得知长江的现状,也派人来催贷款、催货款……长江塑胶厂被逼到了破产的边缘,李嘉诚被搞得焦头烂额。“四面楚歌”的他不但要应付吵闹着索赔的客户,又要稳住银行的来访人员,还要与不断催款的原料商周旋……

看到李嘉诚的工厂陷入了危机,他的朋友们都劝他把塑胶厂卖掉,把银行的钱和原料商的钱还上,还能稍微剩一点,不至于血本无归。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长江塑胶厂是他全部的心血,他不会如此轻易就放弃的。

李嘉诚再一次深刻反省自己。他不该在创业初期就操之过急,脱离了公司的实际情况,使自己遭遇了信誉危机;另一方面,公司的生产与销售也严重脱节。诚信和质量才是企业的立足根本。这一次惨痛的教训让李嘉诚在以后的经商之路上非常注重质量和诚信。李嘉诚找回了自信,又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心重新扬帆起航,再创辉煌。

第二天,李嘉诚召集所有员工开大会。会上他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他承认是自己的决策失误给工厂带来了致命的危机--产品质量粗劣、不能按时交货、让企业信誉受损;效益不好时,大量裁员,也让员工蒙受了经济损失。对此他表示了深深的歉意。他还郑重表示:一旦工厂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工人继续回来上班。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对长江塑胶厂走出困境满怀信心,希望全体员工能和他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他的一席话让所有员工深受鼓舞,大家士气高涨,热烈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接下来,李嘉诚开始拜访各大银行和所有原料供应商。他毫不隐瞒工厂的现状,承认工厂确实有随时倒闭的可能。但他还是非常诚恳地祈求他们能宽限一段时间,他一定会在宽限期内如数还清欠款,决不拖欠。李嘉诚坦诚的态度打动了他们,银行决定放宽他的还贷期限,但也声明,在没有还清贷款之前,不会对他发放新的贷款;原料商也答应放宽付款期限,但长江塑胶厂需要再进原料必须先预付百分之七十的货款。即使如此,李嘉诚也已经感激不尽了。虽然他们的宽限不足以使长江塑胶厂转危为安,但却给工厂更多的回旋余地。

然后,李嘉诚又去拜访客户。长江塑胶厂的老客户很多,李嘉诚挨家挨户上门道歉。大家的态度尽管不尽相同,但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在众多老客户中有一家中间商,他们的产品是批发给零售商或对外出口的。结果,由于长江塑胶厂的产品质量问题,让他们公司的信誉大受影响。当时,这个公司的经理非常生气,忍不住对李嘉诚恶言相向。当李嘉诚亲自上门拜访时,这位经理很感意外,想起上次的事不免有些尴尬。他觉得李嘉诚大度又有涵养。他向李嘉诚承认当时是自己太鲁莽了,并请他原谅。两个人就这样化解了矛盾,成了生意上的好伙伴。事后,这位经理还感慨道:“不管在生活上还是生意上,他都是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和他合作。”后来,这位经理还不断为李嘉诚出谋划策,以帮助长江塑胶厂尽快摆脱困境……

李嘉诚的“负荆请罪”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他为长江赢取了缓解危机的时间。但李嘉诚丝毫不敢松一口气,因为银行和原料商给他的暂缓时间是有限的。长江塑胶厂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库房积压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销售。李嘉诚认为积压的产品并不都是不合格产品,有一些是因为延误了交货期被退回来的,并没有质量问题。他派员工对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并将积压产品进行分类。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可以对外推销出去,而质量不合格的就归为次品。在将库存产品严格分类后,李嘉诚便一头扎进市场。他奔走在大街小巷,夜以继日地推销积压产品。经过他不懈的努力,那些积压的合格产品终于卖出了一部分。对于那些不合格产品,李嘉诚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专营次品的经销商。但在每张产品的质检卡上都盖了次品的章。就这样,李嘉诚用销售积压产品得到的钱,陆续还清了一些债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塑胶厂的财务压力。

在这一过程中,李嘉诚并没有停止拜访那些银行家、客户和原料商。而且还与他们一起商讨渡过难关的计策,并请求他们谅解。在工厂的经营上,他采取了以销带产的模式,把工厂里优秀的工人派出去推销产品。1955年工厂的经营渐入佳境,以前被裁掉的员工又重新回到长江塑胶厂上班。李嘉诚终于聚集员工的力量,带领长江塑胶厂走出了泥潭。

长江塑胶厂终于摆脱了困境!在员工大会上李嘉诚激动万分地宣布:“长江塑胶厂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银行也答应给咱们贷款了!长江塑胶厂终于迎来了重生的一天!”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嘉诚深深地给员工们鞠躬,感谢他们与工厂患难与共的情谊。

可以说,李嘉诚之所以能挽救濒临绝境的长江塑胶厂,是靠“信义”二字--他对客户有信,对员工有义。这也是他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并受人尊敬爱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李嘉诚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长江”号航船又重新驶回了自己的航道,他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自从长江塑胶厂走出质量泥潭后,银行不断放宽对他们的贷款期限和限额,原料商也纷纷与李嘉诚达成协议永远为他们提供原料甚至还可以赊给他们。客户重新认可了“长江”的产品,不断派送订单给他们。李嘉诚向所有客户承诺:以后的长江塑胶厂再也不会把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交到客户手中。

1951年到1955年的这段时间,是李嘉诚创业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时光,也就是这段经历使李嘉诚真正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段日子里,有很多朋友对他敬而远之,生怕李嘉诚向他们借钱而受连累,但同样还有很多亲朋好友,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在他背后默默地支持他,为他排忧解难。

每当李嘉诚回忆起这些失误时仍心有余悸,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中最为惊险的篇章。经过这次重大的挫折和磨难,李嘉诚渐渐成熟了。诚信是李嘉诚获得重大成功的关键,但他始终认为,仅仅做一个诚信的人还不够,产品也要和人一样诚信才可以。李嘉诚在回忆这些往事时,总是很深情地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信则是脊椎,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

2.在塑胶花市场上大展雄风

20世纪50年代中期,香港的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化趋势迅速发展,很多像长江塑胶厂一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此时的长江塑胶厂也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业绩不断增长,面对这可喜的现状,李嘉诚非常欣慰。因为这种境况是每一个做企业的人都期待的结果。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知道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会被其他企业赶上甚至超过。李嘉诚没有让自己停下来,而是继续争分夺秒地工作。他每天除了工作十多个小时外,还要阅读大量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以掌握更新的资讯。

自从长江塑胶厂遭遇了那场危机后,李嘉诚更加懂得了居安思危的道理。长江塑胶厂现在发展得很顺利,但李嘉诚还需要考虑长江塑胶厂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嘉诚认为,一个工厂光凭单一固定的产品来争夺市场是远远不够的,最要紧的是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出路。李嘉诚开始致力于对市场的调查,力求出奇制胜,抢占先机。

就在李嘉诚为长江寻找出路而冥思苦想的时候,1957年初的一天,他无意间在英文版《塑胶》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条简短的消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精美塑胶花并准备投入批量生产,全面进军欧美市场。李嘉诚看后兴奋不已。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类物美价廉的装饰塑胶花将会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而香港正好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用来从事塑胶花的生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花卉是美化家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但种植花卉要浇水、施肥、锄草、除虫等,程序非常烦琐。现代人都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最重要的是鲜花的花期比较短,很快就会凋谢,塑胶花则会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他预测这种“永不凋谢的花”--塑胶花将会在香港大肆流行,塑胶花的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于是,李嘉诚决定大批量生产塑胶花。但是,在生产之前,必须要掌握制造优质塑胶花的工序和核心技术。

1957年春天,李嘉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意大利的梦想之旅。意大利的春天风景怡人,草地、广场、喷泉、白鸽、独特的古建筑都笼罩在和煦的阳光里。这独特的异国风情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却没有牵绊住李嘉诚急匆匆的脚步。李嘉诚一到意大利,就迫不及待地寻找那家生产塑胶花的工厂。

经过两天的走访,李嘉诚终于找到了他想要找的那家工厂。李嘉诚兴奋不已,刚走到工厂的大门口,他突然意识到,他这样贸然闯进去,可能一无所获。新技术是一个工厂最宝贵的东西,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和抢占市场的根本,别人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自己?也可能通过购买他们的技术专利来获得生产塑胶花的技术,但这么新的先进技术,价格肯定不便宜,以现在长江塑胶厂的实力却拿不出太多的钱。再者,就算长江塑胶厂有钱购买专利,这家公司也未必肯卖。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工厂都是等自己先站稳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再把已经不算新更不算先进的技术卖给落后国家的企业。可是,李嘉诚又怎能甘心呢?他清楚市场竞争激烈,机会稍纵即逝。他必须在塑胶花市场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掌握塑胶花制作的最新技术,抢先占领市场。李嘉诚是以一名经销商的身份走进工厂的。他称他对该公司的产品很感兴趣,想经过实地考察,把他们的产品打入香港市场。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李嘉诚,并把他带到产品展览室。展览室里目不暇接的塑胶花让李嘉诚惊叹不已,他一边“艰难地”挑选样品,一边抓住每个机会向他们打探有关塑胶花的知识。他也是做塑胶制品的,所以通过他们简单的介绍,李嘉诚已经基本掌握了制作塑胶花的流程,只是有些细节比如色彩的调制、定型等还不是完全清楚。李嘉诚在这家公司整整待了一天。他拿着他选购的样品被厂方热情地送出大门。这一天可谓收获颇丰,但由于他还不完全清楚色彩的调制和定型等,所以他不甘心就这样回香港,必须把全部技术都弄明白才行。可是,该从何下手呢?

正当李嘉诚因找不到获取配方的方法而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则招工启事让李嘉诚眼前一亮:意大利那家塑胶厂的分厂正在招聘车间工人。李嘉诚觉得这不就是上天给自己的机会吗?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李嘉诚只有一张旅游签证,按当地的法律规定,持旅游签证的人不能在当地打工。好在那家工厂负责招工的人比较贪心,想用更廉价的劳动力,便雇用了李嘉诚,不过,付给他的薪水不及其他工人的一半。李嘉诚心中只惦记着做塑胶花的配方,哪还在乎什么薪金?在工厂里,李嘉诚比任何人都勤奋,工头和其他工人都夸他能干,可谁也没想到,这位最能吃苦耐劳的工人竟是“国际商业间谍”。李嘉诚在车间的工作是负责清除废品。他每天在车间推着小车来回走动时,都会仔细观察每个流程。晚上不管多么累,他都会先把白天看到的流程一一记在日记本上才睡觉。这样,李嘉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完全掌握了塑胶花生产的全部过程,并悟出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核心技术。在回香港之前,李嘉诚还在花店里买了许多当地最畅销的塑胶花样品。有了样品,也有了制作配方,李嘉诚迫不及待地返回了香港。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后,召集工厂的骨干和部门负责人开了一个会。他把他带回来的样品和资料拿出来给大家看。塑胶花样品在大家手中传阅,每个人都赞叹它的精美,并折服于老板的远见。李嘉诚宣布,今后长江塑胶厂要以塑胶花为工厂的主攻方向。在塑胶花准备投入生产前,李嘉诚担心的是文化喜好的地域性,样品是很漂亮,但未必适合香港大众。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塑胶花的颜色调制。调色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李嘉诚让设计师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塑胶花蜡样,并让技术人员试验调色。李嘉诚拿到塑胶花蜡样,开始走访市场并虚心听取消费者的建议。一切准备就绪,李嘉诚决定先试生产一批样品。在全厂上下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第一批样品终于问世了!

当李嘉诚把生产出来的塑胶花带到经销商那里时,许多经销商都惊得目瞪口呆。有一个老客户居然问道:“这真的是你们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吗?”李嘉诚不无得意地打趣道:“你难道以为是我从意大利带回来的?”面对如此精美又廉价的塑胶花,经销商们都非常满意。他们爽快地与李嘉诚签订了供销合同。有的经销商怕订不到货,竟然主动提出预付50%的订金……在很短的时间内,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胶花就风靡了整个香港,紧接着在东南亚也流行开来。李嘉诚成功地占领了市场,长江塑胶厂也在同行业中迅速脱颖而出。

李嘉诚在香港先人一步研制生产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上的空白。按常理,“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李嘉诚心里清楚,塑胶花生产工艺并不复杂,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胶花一推向市场,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跟风上市。倒不如在人无我有时,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塑胶花市场,将长江塑胶厂的旗号打响。到那时,就算效颦者蜂拥而上,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也已经先入为主,深深植入了消费者的心中。

果然不久之后,香港市场上又冒出很多家做塑胶花的企业。李嘉诚知道这些厂家看到塑胶花行情不错,有利可图就一窝蜂地生产。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技术良莠不齐,李嘉诚不担心它们追上长江塑胶厂,长江塑胶厂的实力是其他生产塑胶花的企业望尘莫及的,但李嘉诚担心这样塑胶花的市场会越做越小。这次去意大利考察,不但让李嘉诚学到了制造塑胶花的先进技术,还让他对欧洲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嘉诚了解到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靠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必须形成产业规模。他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和发展目标,才能让长江塑胶厂保住同行业的龙头地位。他针对“长江”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两个计划: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申请上市。

随着长江塑胶厂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1957年,长江塑胶厂由新蒲岗搬到了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并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分工更加明确。厂房扩大为两处:一处专门生产塑胶花;另一处生产塑料玩具。李嘉诚的事业因此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雄心勃勃的李嘉诚并不感到满足,他的眼光看得更远--又看上了欧美市场这块蛋糕。他觉得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该是推向国际的时候了。可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禁运。香港的商业贸易,仅仅局限于东南亚。欧美等市场则是由香港的洋行垄断供应。要想使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现在只能通过香港的洋行,把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但这种方式严重缺乏透明度,厂家是无法掌握销售渠道的,而这也是令李嘉诚无法接受的。最终,李嘉诚拒绝了这种方式,他要继续探索,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

在调查中,李嘉诚发现,其实有很多海外的批发商也是非常渴望与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直接进行合作的,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于是,李嘉诚牢牢地抓住了机会。他派工厂里得力的销售骨干深入欧美市场与批发商取得直接联系。最终,李嘉诚彻底摆脱了洋行的控制,手中的订单接踵而至。然而,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规模毕竟还不太大,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都是限制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的因素,也致使李嘉诚不敢放手接大宗订单。

正在李嘉诚一筹莫展的时候,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他。一位欧洲的批发商看到李嘉诚塑胶花的样品时,激动地对他说:“你们的样品款式齐全、物美价廉。比意大利的还要好。”随后,他在李嘉诚的带领下参观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并决定与李嘉诚合作。李嘉诚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一切顺利将是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又一次转机,设备、资金的问题就都解决了,“长江”将顺利地突破“瓶颈”。但是,批发商有一个要求:必须找一个公司为他作担保。

当批发商说到要担保的时候,李嘉诚很自然就想到了他的舅舅--中南公司的董事长庄静庵。中南公司实力雄厚,市场巨大,营业额在整个香港都是数得着的。按常理他肯定会帮助自己的外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舅舅竟然拒绝了外甥的求援。李嘉诚没有放弃。他继续找公司为他担保,结果,四处碰壁,没有人愿意替他担这么大的风险。没有找到担保人的李嘉诚仍旧不气馁,他决定作最后一搏。

李嘉诚和员工们连夜设计了九种不同的样品。第二天,他带着样品去见批发商,并诚恳地向他说明没有人为他担保的事实。批发商看着那些制作精美的塑胶花,再看看李嘉诚说:“你不必找担保人了,你自己就是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最好的担保人,你的诚意和优质的产品打动了我。我决定现在就跟你签署合作协议。”李嘉诚喜出望外,他没想到竟然得到了本来已经不抱希望的合作机会。这次成功的合作使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迅速地占领了欧洲市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营业额大幅度提高,仅1958年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营业额就高达100多万港元。李嘉诚也因此被商界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称号。

李嘉诚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稳步向前。1958年,李嘉诚又对香港的地产业产生了兴趣。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深入调查,他敏锐地感觉到地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自己并不熟悉地产业,李嘉诚尝试着只作了一点儿投资。这时李嘉诚并没有因为投资地产业而忽略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广阔的市场。这一次他主动出击,制作了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分别寄给北美的经销商和贸易公司。很快,李嘉诚就得到了回应,北美一家规模很大的贸易公司对他们的塑胶花的价格和款式都很感兴趣,并要求来港实地考察。李嘉诚当即表示,“欢迎贵公司派员来港考察”。李嘉诚清楚,如果能与这样的一家贸易公司合作,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可是李嘉诚也明白,像这样的公司是不会只考虑长江工业一家公司的,这次来港考察,一定连同其他塑胶公司一起考察。李嘉诚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款式都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厂房比起其他的一些企业要简陋得多。如果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因为这一点被淘汰了,那实在太可惜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嘉诚紧急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决定在一周时间内扩大工厂的规模。短短一周的时间要完成的工作很多:旧厂房的退租、新厂房的选址、新设备的购置、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而且,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本来按李嘉诚的原计划,等他投建的北角大厦建好后,留下两套厂房自用,可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李嘉诚便在北角最繁华的工业大厦租下一套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厂房,把正在兴建的北角大厦抵押给银行。

李嘉诚和员工们经过七天七夜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北美贸易公司所派的采购经理也如期到达。李嘉诚快马加鞭赶到机场,迎接这个大客户,并在希尔顿酒店为他预定了房间。两个人一见面,采购经理便对李嘉诚说:“李先生,我们认真地看了你们制作的画册,对你们公司的产品和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先参观一下你们的厂房如何?”李嘉诚已经胸有成竹,却客气地说道:“先生,一路辛苦了,还是先休息一下吧。”“还是先看看工厂吧。”采购经理执意要先考察。李嘉诚便开车把采购经理带到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新址。在回来的途中,采购经理很感慨地说:“李先生,我认为您公司的规模和生产管理得井然有序,完全可以和欧美企业媲美。”将采购经理送回酒店,临别时,李嘉诚礼貌地对他说:“先生,您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再来接您参观香港其他的塑胶工厂。”采购经理连连摆手道:“不用了,今天我看了你们的工厂,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对于你们我们非常满意。你明天就过来,咱们签订协议吧,你们可以作为我们公司的独家供应商。”很快,双方达成了协议,这家北美公司成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大客户,每年的订单高达数百万美元。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很快在北美打开了市场。在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美洲客户中,还有个叫马素的经销商,他向长江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销往美国市场,后来因为公司内部的一些问题要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他按合同赔偿,反而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合作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受感动,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有如此宽厚豁达的心胸。于是,他不断把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推销给美国的行家和朋友。自此,美洲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

此后,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气势如虹。李嘉诚所创造的业绩让所有同行望尘莫及。此时,李嘉诚新建在北角的那栋12层的大厦也即将完工。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规模再次扩大,并下设两大部门--塑胶部和地产部。

3.转战地产,在土地市场里寻找黄金

1958年,李嘉诚驾驶着他的“长江”号又驶向了一片新的海域。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塑胶业如鱼得水,稳扎稳打。但对于李嘉诚来说,在塑胶业的成功只是他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他从这个行业白手起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但这个行业却施展不开他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认清了一个道理--塑胶行业工艺相对简单,门槛较低,很容易被别人复制。这样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企业投身于这个行业,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利润自然就变得微乎其微了。李嘉诚拥有超前的忧患意识,他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塑胶行业最终会走向一个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到那时,虽然会有很多管理落后的小企业因激烈的竞争败下阵来,但塑胶行业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利行业。正因如此,李嘉诚急切地要为“长江”号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从20世纪5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复苏以来,世界各国的企业和投资家都看好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光明未来,纷纷把目光锁定于此。当时,内地来打工的、逃亡的和国外经商的人都会聚香港。香港对这些人也来者不拒,这使香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激增。由于外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香港的土地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的苗头,地价猛涨。一直就看好房地产业的李嘉诚敏感地预测到--房地产即将迎来黄金期。这个预测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并不怎么高明,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做房地产最挣钱。而在五六十年前的香港,当时的富翁经营的领域主要是在金融、航空、贸易、百货等方面,当时的投资商对房地产却并不十分看重。而李嘉诚却先人一步,窥视到了这个商机。

李嘉诚之所以这样认真地分析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也是因为他在经营时有这方面的需要。他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准备扩建却找不到合适的厂房,原因是香港的房价突飞猛进地飙升,几乎一天一个价。想要找一处交通便利、租金又适当的厂房越来越难了。这一天,李嘉诚又出去寻找了几家,不是价格太高,就是面积或位置不合适。

李嘉诚和公司高层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他们决定先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出售,聚集资金投资地产。消息放出去不久,一家美国财团有意购买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经过一番协商后,美国财团以300万港元购得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对这个结果李嘉诚十分满意,他高兴地说:“在我看来它的价值不过100万港元。”李嘉诚就此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可以使他在地产界大显身手了。

在出售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以后,李嘉诚便开始细致深入地考察研究香港各区的地产发展状况。虽然房地产业对于李嘉诚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李嘉诚认为所有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要诚信、勤奋、坚持。经过详细的考察,李嘉诚最终选中了北角和香港岛东北角这两个区域。买下地皮后,李嘉诚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构建他梦想中的大厦。1958年,他在繁华的工业区北角兴建了一幢12层高的工业大厦。1960年香港岛东北角的大厦也开始动工。两座大厦的总面积可达1.08万平方米。李嘉诚望着拔地而起的工业大厦,激动不已。这两座大厦标志着他在地产业已经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地产业预售楼花(即现在的期房)非常风行。因为卖楼花可以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大大降低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但一向沉稳谨慎的李嘉诚却不赞成这种做法。他虽然看好房地产业发展的前景,但他还是始终坚持谨慎、稳定发展的方针。所以,李嘉诚拒绝走预售楼花的捷径。李嘉诚认为,楼花虽然降低了地产商的风险,却加大了普通买房者的风险。因为客户看不到现实中的房子,在对房子格局、质量都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花钱定下来了。李嘉诚一再坚持要先把房子建成,并让客户看到真实的房子以后,再由他们自己决定买与不买。

1954年,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霍英东买下了一块地皮,他不急于开工建设,而是开始预售楼盘。在得到一定的预付款后,才投入建设。霍英东认为这样用买家的钱建房,地产商的风险就降低了。地产商还可以利用地皮到银行贷款,为下一步的投资作足准备。“这可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好主意。”霍英东曾很自豪地说。这种能够迅速获利又降低了开发商的风险的投资方式很快受到其他地产商的青睐。他们纷纷效仿霍英东的这种超前获利方式。李嘉诚初涉地产业,对这种销售方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发现客户只要能支付楼价的一成,就可以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银行人员对买房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确定客户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时会替买房人向地产商支付未付的金额。这个过程中,银行承担的风险比买房人还要大。

在很多地产商为这种能提前收回资金的销售方式而兴奋时,李嘉诚却保持着异常冷静的头脑。他认为过分依赖银行隐患很大。银行承担了买房人的风险,而地产商的利益又与银行紧密相关,因此地产商的兴衰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发展。他们中有一方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李嘉诚坚决不跟那些所谓的行家一起追捧这种“一箭双雕”的做法,而是对地产业进行详细严密的分析调查,力求寻找出一种更加完善保险的销售方式。

经过一番缜密的市场调查以后,李嘉诚决定走出租物业这条路。他认为出租物业虽然不像预售楼花那样能在短期内大获其利,但这样做却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无论市场怎么动荡,政策如何改变,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李嘉诚还了解到,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英资置地公司,就是通过出租物业来获得收益的,并因此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跃而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李嘉诚决定无论资金多紧张也不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更不会通过预售楼花筹集资金。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楼盘,也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香港的发展情形正如他所料,楼价、租金都在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9年到1980年,香港的工业用地、商业写字楼和住宅用地的价格每平方米分别涨了280.8倍、73.5倍、82.2倍。李嘉诚是获利最多的地产商之一。楼盘价位依然在飙升,这个时候李嘉诚所拥有的物业储备已经超过香港所有的地产商,一举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主。但当时还是有许多商界人士认为李嘉诚的经商理念太过保守,不会有太大的收益,李嘉诚却不以为然。

不久,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遭遇充分证明了李嘉诚的做法才是更经得起考验的。1961年6月,银行家廖宝珊所掌控的廖创兴银行发生了严重的挤提风潮。这是1948年自创行以来遭受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香港两万多市民蜂拥而至,要求提取现金。廖宝珊竭力保持着冷静,努力平息着这场风潮。一个星期以后,挤提风潮才得以平息。然而,心力交瘁的廖宝珊却因打击过大,不幸得了脑溢血离开了人世。潮州又少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这次挤提风潮在香港商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廖宝珊的不幸遭遇,刚涉足地产不久的李嘉诚深感惋惜。这也恰恰证明了李嘉诚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预售楼花的方式会给银行和地产商带来很大风险。然而,廖创兴银行有限公司所遭遇的这次风暴并没有让那些疯狂的地产商和银行家醒悟,他们一致认为挤提风潮只是一次意外。然而,李嘉诚却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预售楼花的销售模式只是一种投机行为。李嘉诚始终坚持长期投资、稳定发展的原则。

4.二十年真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嘉诚和庄月明是表兄妹,两人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朝夕相处中两人渐生爱慕之心,然而好事多磨,这段纯洁美好的爱恋却遭到来自各方面的重重阻挠。在两个人多年来执著的坚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1963年,在一片祝福声中,35岁的李嘉诚终于牵着表妹庄月明的手走进了神圣的结婚礼堂。那一刻,望着等待自己多年的表妹,李嘉诚迫不及待地为她戴上了结婚戒指。在台下亲友的见证下,两个人被宣布结为夫妻。李嘉诚和庄月明激动地对视着,在亲友热烈的掌声中,两个人深情拥抱……这些年来,李嘉诚的事业红红火火,如日中天。然而,李嘉诚能够如此坚定地开创自己的事业,离不开他背后的女人--他的妻子庄月明的支持。

香港很有名的《明报周刊》上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开篇是:“在香港的潮州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系出名门的表妹,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与穷表哥恋爱、结婚。在表妹的鼎力支持和鼓励下,表哥奋发图强终于出人头地。此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本埠的富豪。”佳话中出人头地的表哥就是李嘉诚,而表妹则是李嘉诚的结发妻子庄月明女士。其实李嘉诚的人生和他的创业史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剧作,甚至比戏剧还要跌宕起伏,而他的爱情,更是一波三折,可歌可泣。

庄月明可谓出身豪门。她父亲庄静庵是香港有名的富商,一直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希望她能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庄月明从小就聪明伶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了学士学位,随后又留学日本,在明治大学继续深造。庄月明才华出众,精通英、日等多国语言。而这一切对于李嘉诚来说却是想都不敢想的。李嘉诚由于家中经济困难,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初中未毕业就中途辍学了。虽然表妹和自己亲密无间,还热心帮自己补习英文,但家道中落的李嘉诚又怎敢高攀出身富贵、才貌双全的表妹呢?他只有把这份朦胧的感情压在心底。庄月明被李嘉诚勤奋执著的精神所打动。她觉得表哥虽然出身贫寒,却聪敏好学,他身上具备许多富贵子弟不具备的优点,让庄月明既敬佩又着迷。她相信她的这位表哥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嘉诚对表妹的爱恋也在心里萌动发芽,他日益渴望与她朝夕厮守。但是两个人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庄月明的学业很顺利,她正按照她父亲为她规划好的光明大道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考上了名牌大学,继而出国深造……李嘉诚深知他现在这样是配不上表妹的,他必须为自己找出路。李嘉诚的父亲去世后,舅舅给了他一些帮助,但他不能永远靠别人施舍。他决定摆脱寄人篱下的处境,自己出去谋生。李嘉诚开始找工作,他做过茶楼伙计,也在舅舅的钟表公司做过学徒……他慢慢发现这种靠给人打工挣薪水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他想到了创业。但想要白手起家,又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多亏有表妹给予他莫大的鼓励与支持。表妹上大学后两个人见面次数少了,但两人的感情发展并没有因此中断。两个人经常书信来往,信中互相鼓励,互相倾诉,谈学业、事业、理想……几乎无话不谈。他们时刻关心着对方。他俩的感情就这样在鸿雁传书中变得越来越深厚。

李嘉诚曾经想过要向表妹表明心意,但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不敢主动开口。后来,李嘉诚又找到了一份给塑胶厂当推销员的工作。他每天四处奔波,既辛苦又繁忙。但李嘉诚仍然利用工作之余到夜校进修,补习欠缺的文化知识。由于他勤奋好学,精明能干,很快便升任塑胶厂的总经理。在这期间,李嘉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并完全掌握了制作塑料制品的工艺。两年后,李嘉诚瞄准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存下的7000美元积蓄,在香港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创业之初,异常艰辛。李嘉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因为工厂的人手不够,他还要自己身兼采购和接订单等业务工作,由于长期睡眠不足,每天早上要用两个闹钟才能把自己叫醒。但是有庄月明的鼓励,李嘉诚浑身都是力量。李嘉诚的努力庄月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哥的执著坚韧,让她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庄月明不顾外界的压力和世俗的偏见,勇敢地向李嘉诚表示了爱意。从此两个人心照不宣,往来信件中更多了几分脉脉温情。后来庄月明去日本深造,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李嘉诚,并一往情深地支持鼓励李嘉诚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庄静庵得知女儿和外甥李嘉诚确立了恋爱关系后,极力反对。他怎么能把自己精心培养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呢?就算是自己的亲外甥也不行!想到自己的掌上明珠会跟李嘉诚受苦,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于是,他千方百计地阻止两个人关系的发展。于是,他张罗着给庄月明相亲。庄静庵为庄月明选择的相亲对象不是富家子弟,就是政府官员的公子,要不就是留学欧美的青年才俊……这些人选最后都被庄月明一一回绝了,因为她只钟情于她那个艰苦创业的表哥。庄静庵不禁勃然大怒,他发话让李嘉诚死了这条心。除非李嘉诚成就一番事业,要不然这一辈子也别想娶自己的女儿。

听了舅舅的话,李嘉诚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有朝一日让他心甘情愿地把表妹嫁给我。于是,李嘉诚更加努力了,他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经营着他的塑胶厂。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江塑胶厂粗具规模。看着表哥取得的成绩庄月明很为他高兴,并在身后默默地鼓励支持他,做他坚强的后盾。创业道路上,可谓坎坷不断,除了表妹的支持,没有人帮助他,就连他的亲舅舅也在“袖手旁观”。1958年,李嘉诚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接了一单大生意,但是对方要李嘉诚找一个公司为他担保。李嘉诚迫不得已找到了庄静庵,没想到竟然被他无情地拒绝了。庆幸的是,那位经销商最后被李嘉诚的诚实所打动,决定不要担保,这单生意才有惊无险地做成了。李嘉诚就这样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闯过了一次次惊涛骇浪,长江塑胶厂终于成为塑胶行业的领跑者,李嘉诚的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按理说,李嘉诚已经事业有成,他与庄月明的爱情也该瓜熟蒂落了,但庄静庵依然没答应把女儿嫁给他。在庄静庵看来,李嘉诚的成功也许是靠运气。商场多变,像李嘉诚这样的“初生牛犊”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输得倾家荡产。李嘉诚和庄月明没有绝望,而是继续去争取、去努力。李嘉诚更把这一切化做奋斗的力量,在他的事业上努力打拼。

转眼几年过去了。李嘉诚已经35岁了,而庄月明也31岁了。庄月明依然在痴痴地等着李嘉诚,没有一丁点儿动摇,而李嘉诚依然埋头经营着他的工厂。这时,他的工厂不论规模还是市场份额都让同行望尘莫及,他也被商界人士称为“塑胶花大王”,事业红火,如日中天。庄静庵此时终于被两个人的真情打动了,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1963年,两人喜结连理。婚礼上,两个人深情地对视着,他们知道,这段感情是多么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两个人的坚持,他们又怎么能走到今天?婚后,李嘉诚不惜花费63万港元为爱妻购得一处大房子。当时,63万港元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其实,对于当时的李嘉诚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李嘉诚却说,比起妻子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这区区63万港元又算得了什么呢?从此以后,两个人便恩恩爱爱地生活在这栋大房子里--深水湾道79号三层。婚后,庄月明没有在家过阔太太的清闲生活,而是毅然加入了李嘉诚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庄月明以她过人的才华、谦和勤勉的作风赢得了所有员工的尊敬。

对于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生活,李嘉诚和庄月明夫妇从不对外张扬。他们不愿意在任何场合提及他们的私生活,更不愿使这些成为媒体炒作的素材。李嘉诚和庄月明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李嘉诚继续经营着他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而庄月明则成为最好的贤内助。很多了解他们的朋友,在谈到李嘉诚的夫人庄月明时都会不由得感叹,“李夫人真是很了不起。婚后她没有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而是立即加入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以助李先生更好地推动公司的发展。虽然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当时已经相当有规模了,但是没有李夫人的协助,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快,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号角也不会如此铿锵有力,震撼全香港,甚至整个欧美。”

李嘉诚和庄月明在忙碌又不乏浪漫的婚姻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关心,一起携手走过一年又一年。1964年8月,他们的爱情结晶--李泽钜终于来到了人间。他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笑。1966年11月,他们温馨的小家庭里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李泽楷。这时,庄月明渐渐退居幕后,一心一意地在家相夫教子,做起了家庭主妇。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茁壮成长,李嘉诚的事业也一日千里。李嘉诚一家幸福美满的生活很快成为香港华人社会的美谈。

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期盼,使得李嘉诚全力以赴投身于事业的发展中。

5.父子情深,李嘉诚督子成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身为父亲的李嘉诚也不例外。自李嘉诚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后,李嘉诚每天都在考虑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才。他害怕他的成功会使孩子们像其他富家公子一样,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李嘉诚因为自幼丧父而中途辍学。后来因为他勤勉好学,抓住一切时间学习,工作之余还上补习班,才弥补了因失学造成的基础知识的欠缺。李嘉诚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李嘉诚一定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香港是块中西文化交汇的热土,中英文都至关重要。于是,在李泽楷三岁的时候,李嘉诚就给他物色了一位出色的家庭教师专门教他英文。香港普通的教学模式是重英文,轻中文。但李嘉诚觉得身为中华儿女,不能忽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李嘉诚就担当起了孩子的中文老师,有时候庄月明也代替他教授孩子中文。

除了提高孩子的中英文水平,李嘉诚还不忘让孩子们接受商业文化的熏陶。为了让两个孩子将来有足够的能力接过自己身上的重担,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李嘉诚就经常带他们到自己的会议室里旁听;带他们参观新买的楼盘;甚至让他们也列席董事局会议……会后,李嘉诚还会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谈,询问他们的看法,并对他们的不懂之处耐心讲解。

很多人都知道,李嘉诚一贯的作风是,只要决定了就不会妥协、不会放弃。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也一样坚定。天下的父母有谁不疼惜自己的孩子呢?但李嘉诚为了让孩子成才,把对孩子的爱藏在了心底。因为他清楚,孩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李泽钜和李泽楷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两个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李泽钜性格内向,比较听大人的话;李泽楷则活泼好动,非常顽皮。随着这两个人年龄的增加,李泽楷的叛逆行为更加明显。在他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竟然和几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煮饭吃,被老师发现。老师一气之下罚几个孩子坐垃圾桶……李嘉诚对李泽楷的行为感到担心,他认为这不是一个好苗头。于是,他更加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

为了让孩子更早地独立,两兄弟在香港念完小学和中学后,李嘉诚就想将他们送到国外去接受更加先进的教育。然而,庄月明却很难接受丈夫的这个提议,她认为孩子现在这么小,又怎能离开父母独自去异国他乡生活呢?其实,庄月明心里也知道,让孩子出国深造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经过反复权衡,她只能将对孩子的不舍和那份难以割舍的母爱深深地藏在心底。她决心放手,让他们学着自己长大。李嘉诚看出妻子的不舍,他也很心疼。后来他还曾经对人说过,“作为父母,在孩子十五六岁时,就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亲人是有些于心不忍的。但为了他们的将来,我们也别无选择。让他们出国深造的念头在我心中已经酝酿很久了,我认为在国外不仅可以受到先进科学文化的熏陶,而且会培养起相当自由的思想和主张,能让他们以独特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些苦读圣贤书不到外面去的人,最后也只能是书呆子,对任何事都没有自己的见解。甚至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纵然父母有巨大的财富也要让孩子知道财富来之不易,切不可让他们养成任意挥霍的坏习惯。”

人常说,父亲的爱是含蓄的。在李泽钜和李泽楷出国前,细心的庄月明就一边为儿子收拾行装,一边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而李嘉诚则跟往常一样和孩子们轻松地聊着天。其实,李嘉诚在他们出国前的每个周日,都毫不犹豫地推掉了所有的应酬,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两个孩子。

李嘉诚认为培养孩子的过程不仅要注重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性格和品格的发展,引导他们养成节约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庄月明女士曾经回忆起这样一个情景:当年,李嘉诚一个朋友的孩子,和李泽钜兄弟两个一样都在外国读书。他朋友的孩子开着一辆父亲送给他的最新款的敞篷车,而李家兄弟则只是骑着普通的自行车。不过,他们对此并无怨言,反而觉得这样更加方便。

随着李家兄弟年龄的增长,李嘉诚逐渐放松了对孩子们金钱上的限制,他认为孩子们已经懂事了,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了。的确如此,两个孩子非常体谅父母。在斯坦福大学上学期间,李泽楷就瞒着父母,每天放学后,跑到附近的麦当劳店做兼职以赚取自己的零用钱。白天有繁重的课程,下了课还要做兼职,确实很辛苦,但李泽楷没有放弃,那段时间他还学会了自己做饭。一段时间后,李泽楷认识到,在麦当劳店打工对自己的益处不大,因为它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很难学到更多的东西。于是,李泽楷辞掉了麦当劳的工作,到球场当了球童。后来,当他谈起那段做球童的日子,李泽楷曾经感慨道:“在球场内,球童多而客人却很少,这份工作的收入基本上靠‘贴士’。你想要获得更多的‘贴士’,就一定要认真选择客人。选择到好的客人不仅可以让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还可以让你获得足够多的‘贴士’。在很多人看来,做球童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一份竞争激烈的工作,其中的很多窍门要靠球童自己去摸索。也只有那些具有超强的进取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的人才可能将这份工作做好。”

不仅如此,李泽楷极具爱心,他曾经用自己当球童挣的钱资助了一位家庭困难的同学。当李嘉诚夫妇知道了这件事的时候,庄月明女士喜极而泣,她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她觉得她的儿子长大了,而李嘉诚更是喜在心头。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嘉诚的童年是苦涩的,很多人为李嘉诚艰辛不幸的童年而同情落泪。然而,李嘉诚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正是自己不幸的遭遇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他说:“优越的家庭条件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讲并非是件好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让一个孩子失去进取心,只会坐吃山空。”李泽钜兄弟在外国读书的时候,李嘉诚给了他们两个银行账户:一个是他们读完博士所需的全部费用,而另一个则是他们的零花钱。对于账户里的钱两个孩子没有完全的支配权,他们在动用每笔钱时都要写信报告,说明原因,在得到允许后才可以动用。李嘉诚对孩子金钱方面的要求,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有点儿苛刻。李泽钜兄弟则不这样认为,他们理解父亲的做法,并一直遵守着这样的准则去开拓各自的人生道路,这也为这对龙兄虎弟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李泽钜两兄弟即将毕业时,都很盼望能及早回到父母身边,可是儿子们的请求却被李嘉诚拒绝了。李嘉诚认为他们应该在外面好好锻炼一下自己,以培养他们独立创业的能力。他提议让孩子们在加拿大试着开创自己的事业,李泽钜兄弟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李泽钜在温哥华开设了一家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则在多伦多的一家投资银行担任最年轻的合伙人并拥有了相当一部分股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一场噩耗传来,母亲庄月明突发心脏病去世。这让两个在国外积极创业的孩子心灵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爱妻的离去,对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嘉诚来说更是晴天霹雳,他马上将身在加拿大的两个孩子召回了香港,并让他们留在了自己身边。

这对龙兄虎弟结束了在加拿大的事业,回到父亲的公司里打工,跟随父亲学习更多的商业经验。其实李泽楷大学还未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在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他的待遇非常低,甚至还没有公司普通员工的薪水高。但现在的李泽楷不像以前那样抱怨了,他总是说:“我那时候还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经常教育哥哥和我,创业初期最主要的是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商业本领。金钱只是身外之物,与获得知识和经验比较,微不足道。”“父亲还经常跟我们强调,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讲信用,不要贪图任何人的便宜。”当李泽钜谈到自己的父亲时,他总会很认真地说,“非常感谢父亲给我创业磨砺的机会。在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上的一个项目曾经让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了。是父亲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他始终对我充满信心,还鼓励我要独自处理这些难题。从那以后,不论我遇到多么重大的难题我都不会再退缩,而是抱定一颗毫不畏惧的心,冷静和理智地处理问题。”

正如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所说的那样,在他们兄弟两人成长的过程中李嘉诚不仅让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时时处处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李嘉诚一再强调,“生意人时时刻刻都要与人打交道,只有先学会做一个诚信的、有道德的人,才能在生意场上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而两兄弟也时时不忘父亲的教诲,“家父从来不会教我们如何赚钱,但是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不能用什么方式赚钱,则是家父常常提及的。”

在所有人看来,李嘉诚是香港的巨富,是个有商业头脑、会赚大钱的生意人。但在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眼里父亲则有着另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我们生活得很简朴,却感觉很幸福。”李泽楷曾经饶有兴致地说。而李泽钜则说:“父亲是一个很会赚钱的人,但他始终明白,什么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在教育和医疗方面能够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他心里也会因此更加幸福和富有。”孩子眼中的李嘉诚是高大的。

李嘉诚让儿子们在自己的公司上班。他很少让他们面对公众,但他也不会忘记,在适当的场合作一些巧妙的安排,让儿子在商业界亮相。就在1990年6月27日,香港新闻界就以“李嘉诚部署子承父业,龙兄虎弟崭露头角”为题,为这对龙兄虎弟作了专题报道,并称他们已成为香港亿万富翁“第二梯队”中的佼佼者。

很多人都说,这一对有创意、爱挑战的兄弟完全继承了李嘉诚的基因,不然的话,这对龙兄虎弟怎么可能在商场上表现得如此潇洒自如、游刃有余呢?而且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有着像他们父亲一样的坚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嘉诚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就对他们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造就了今日商界的这对龙兄虎弟--李泽钜、李泽楷,正如李嘉诚所解释的那样:“给他们取名‘钜’和‘楷’,是因为我希望两个孩子将来能够完全具备‘巨大’和‘楷模’的内涵。”很多业内人士曾经预测过,不久的将来这对龙兄虎弟就会成为香港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尽情地展现他们过人的才华。

6.独具慧眼,在地产危机中大显神威

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曾因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发生过很多起挤提事件,所以在1962年,港英当局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起草并颁布了修改后的建筑条例。条例规定:香港政府将涉足经济的发展,垄断土地经营。土地必须经过政府拍卖后才可以使用和转让,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此条例于1966年正式实施。

当时这个消息一经公开,那些拥有地皮的企业便快速地行动起来。它们为了避免吃亏,也为了在这期间从中多捞一点儿,都企图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此时,银行也很积极地参与房地产的投资,不断地放宽建房贷款的限额。香港的地产市场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投资热,炒地、炒房风空前盛行。很多职业炒家也应运而生,他们面对地价、楼价日益增高的畸形旺市,不禁暗暗自喜,企图以小博大,趁机狠捞一笔。这些人大多采取“展”的方式进行短期投资。例如,他们手中只有一百万元的资金,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做三百万元的生意,那二百万的空缺则用手中的地皮、楼盘等向银行贷款。这种方式的风险和收益都是很大的。如果成功,那么这些炒家就会在短时间内赚取上百万元,收益率非常可观;如果失败,或是出现什么意外,这些投机者就会血本无归。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进行这种投机性的投资。很多地产商、银行家和炒金、炒股的黄牛党都是在这一时期纷纷涉足地产界的。

面对这股风起云涌的炒地风,李嘉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买空卖空是做生意最大的忌讳,就如同投机股市一样,“一夜暴富”的背后往往是“一朝破产”。李嘉诚绝对不会拿自己辛苦打拼来的家当和前途作为赌注,将其押在运气上。所以,当别人都在投机钻营、赚取大把利润的时候,李嘉诚从不眼热,而是冷静地做一位旁观者。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当别人忙着追求短期利益的时候,李嘉诚却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地开展着自己的事业。这期间,他的很多项目都是靠自筹资金完成的,他一直拒绝过分依赖银行的贷款。这一时期,塑胶厂经营状况良好,赢利不断;而地产业务更是蒸蒸日上,随着新厂房的不断竣工出租,利润也如滚雪球似的不断增加。

1965年,香港的炒地风已经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这给银行带来了很大威胁。1965年1月28日,香港一家小银行--明德银号以及该银号在九龙弥道的分号,连续两天发生挤提风潮。官方在最短的时间内介入其中,并核查了银行的所有账目,但最后,明德银号还是被迫宣布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银行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流动资金急剧减少,从而丧失了偿债能力。明德银号的破产给很多银行敲响了警钟,也使更多银行的客户心急如焚,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往银行提款,挤提风潮由此大规模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全港其他的银行。广东商业信托银行就是在这一时期倒闭的,甚至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不得不将投权转卖给汇丰银行。其中有很多银行虽然没有倒闭,但已是“苟延残喘”。银行危机迅速波及地产业。一度火爆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地价楼价疯狂下跌。那些投机的地产商、建筑商、银行家亏得血本无归,纷纷破产;即使没有破产的,也是元气大伤,只能惨淡度日。

在这次金融风暴中,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同样也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与其他商家相比,“长江”的损失就显得微乎其微了。一向谨慎的李嘉诚并没有停止他前进的脚步,他在处于低潮的地产业不断拓展,并继续寻找更为长远的投资方向。

这场银行业的挤提风潮给香港的地产业带来的危害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1966年年底,地产业才开始出现一线曙光,地价、楼价开始逐步回升。很多有一定实力的地产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也准备东山再起,再次踏入地产业大干一场。可是世事难料,1967年,北京发生了“火烧英国代办处”的事件。随后,香港本土谣言四起,这些无谓的谣言使香港民众忧心忡忡,纷纷将现有的房产减价卖掉,移民国外。香港很多地产商再次面临危机,面对地价的疯狂暴跌,他们一筹莫展。他们想用超低价格把手中积压的房产变现,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但再低的价也无人问津。

面对地产市场的不断萎缩,拥有多个楼盘的李嘉诚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性。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嘉诚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人弃我取,趁低吸纳。李嘉诚在香港局势动乱尚未平息之时,逆市而行,在其他人疯狂降价出售手中的地皮和楼盘时,他却在不断地以低价大量购入地皮和楼盘。他始终坚信香港的地产市场不会一直低迷下去。那些打算移居海外的业主,急于将手中的住宅、厂房等脱手,在李嘉诚看来,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再拓展时机。很多人觉得李嘉诚的这个决定太冒险,在地产市场如此低迷的时候还投入这么多资金购置物业,分明是孤注一掷。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地等着看李嘉诚的笑话。

一切正如李嘉诚所料,1970年,香港经济有了复兴的迹象,地产业也开始转旺,李嘉诚因此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到此时,李嘉诚拥有的物业由最初的1.08万平方米,增加到3.15万平方米。每年的租金就将近400万港币。但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商界人士却不服气,“李嘉诚就是个赌场豪客,他这次只是侥幸取胜。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比他获得的收益还要多。”对外界的评价,李嘉诚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因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这一举动是否掺杂了赌博的成分。李嘉诚承认自己是这次大灾难中的赢家,但他坚决否认自己是市场上的投机家。

人们常说,明智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李嘉诚就是这样明智的人。作为一名商人,他有敏锐的思维和超强的判断力,在多么混乱的市场中也能找到商机。香港局势的动乱和地价、楼价的暴跌,让许多香港地产商损失惨重,李嘉诚却“人弃我取”,大显神威,从中取得了不菲的收益。此后,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指出:“其实动乱没有什么可怕的。主要是看你如何去认识它,如何去利用它。作为一个商人,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危机,都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当前的局势作深入的分析,才能作出最为明智的决定。” OA50il8IRquL2jn+ADYkEa9XGebGctmE0JR9ydmDsoIQq8EbzQ1p8wUXI/sjeC6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