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快乐教育需要怎样的父母

第一章

快乐教育需要怎样的父母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引路人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初期,接触最早、相处最多的人便是自己的父母。而这一阶段的孩子,不论是从大脑发育、智力开发,还是从心智训练、品德培养来看,都是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

因此,对于这个阶段孩子所接触的最主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来说,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以及今后的发展。而作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着第一引路人的角色。

对此,斯宾塞深表赞同,他认为,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第一个引路人,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管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不管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培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带给孩子不可磨灭的影响(好的或者坏的影响都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是专制、狭隘、粗暴的人,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人。相反,如果父母是宽厚、仁慈、友善的人,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多半会是一个心智成熟、品德高尚的人。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小斯宾塞情绪非常低落,垂头丧气得像一只斗败的公鸡。斯宾塞看到小斯宾塞这一反常的表现后,便走到小斯宾塞身边关切地问道:“亲爱的,怎么这么不高兴啊,发生什么事情了?愿不愿意和我说说呢?”

小斯宾塞不但没有回答斯宾塞的问题,反而将小脑袋垂得更低了。斯宾塞见小斯宾塞低着头一声不吭,便打算蹲下身子和小斯宾塞细谈,结果发现小斯宾塞左脸上有好几道被指甲抓过的痕迹,严重的还留下了血印子。

在斯宾塞多次关切的询问后,小斯宾塞终于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原来小斯宾塞有一个同班同学叫杰克,在班级里,杰克是男同学里面个子最矮,身体最胖的一个,走起路来一摇一晃。

因此,小斯宾塞给杰克取了一个外号叫“矮冬瓜”。只要一看见杰克,小斯宾塞就会大声叫杰克的绰号来取笑他,“矮冬瓜”这个名字也在班级里流传开来。

在今天放学的路上,小斯宾塞又一个劲儿地在杰克后面喊着他那滑稽的外号,引来很多路人的侧目。杰克终于忍无可忍,跑到小斯宾塞面前一把将他推倒在地,小斯宾塞也毫不示弱,两个人就此扭打起来。

斯宾塞听小斯宾塞说完事情的经过后,便耐心地教导小斯宾塞说:“亲爱的,给别人起外号是非常不对的,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如果别人也给你起个外号来嘲笑你,你会高兴吗?”小斯宾塞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惭愧地摇了摇头。

斯宾塞继续开导小斯宾塞说:“既然这样,你以后要注意,再也不要给别人取外号了。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小斯宾塞狠狠地点了点头,说道:“我错了,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第二天上学,小斯宾塞就主动找到杰克,向他赔礼道歉。后来,他们还成为了好朋友。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定要像斯宾塞一样,在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将孩子从偏离的轨道上重新引入正轨。如果父母没有充当好这个“第一引路人”的角色,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基于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斯宾塞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第一引路人。不仅要提供给孩子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情感。这也正是斯宾塞倡导的快乐教育所需要的父母。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在孩子面前不摆“统治者”的架子

不管是在传统的家庭环境中,还是在现代元素十足的家庭环境里,很多家长都喜欢充当“统治者”的角色。他们用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地服从自己的意愿和命令,一旦孩子有所异议或者反抗,就会觉得自己在家庭中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当权威受到挑战,便会勃然大怒,斥责自己的孩子翅膀长硬了,甚至会用打骂等暴力方式来惩罚孩子的反抗。

家长这种近乎独裁统治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各种不良的影响。孩子要么永远和父母对着干,与父母的期望相反,没有任何出息;要么就是过早地在内心埋下叛逆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就爆发出来,愤怒地离家出走。

对于家庭教育中的这种现象,斯宾塞认为:“如果父母真为孩子的幸福着想,就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彻底放弃‘统治者’的角色,放下‘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架子,站在平等的位置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在斯宾塞的眼里,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国家。如果这个国家的君主总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颐指气使的“统治者”的架子,实行专制独裁,那么人们大多会隐藏愤怒,思想独立的天才自然也很难出现,国泰民安更是奢谈。如果想要国家变得和谐安定,君主就应该放下“统治者”的架子,与人们平等相处,共创繁荣。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治理国家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才是和睦融洽的,才是利于孩子快乐成长的。

斯宾塞还认为,和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和谐、宁静、循序渐进地发展、耐心地等待等等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反,过于急切的要求和太过剧烈的变化,对孩子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斯宾塞提醒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统治者”的架子,而应该适当放弃自己的权威,改变自己盛气凌人的态度,克制自己的冲动,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美好的成长环境。

3.做孩子的亲密朋友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以“家长”的姿态出现。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谈话也多用命令式的口气。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就会处于一种屈从被动的地位,没有自由发言权,更谈不上相互沟通了。这些父母不知道,其实孩子最喜欢的是父母能像一个亲密的伙伴那样和他相处,用朋友的谈话方式和他讨论问题,而不是威严的“家长”作风。

在这方面,斯宾塞做得很好。至今,他仍然记得一件让他印象颇深的事。那时小斯宾塞还在上中学,各科成绩总是班上第一名,尤其是在数学和生物学方面,其他同学难以望其项背。

有一次考试,小斯宾塞没有取得第一名,为此他很郁闷,好像发生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他走到斯宾塞跟前,期待和斯宾塞交流,斯宾塞当然很乐意。他对小斯宾塞说:“就像爸爸妈妈不可能做好每一件事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冠军。”小斯宾塞反过来问道:“假如你遇到我现在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斯宾塞回答:“我会祝贺那个取得第一名的同学。”

后来,小斯宾塞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爸爸就像是一位亲密的伙伴,他的劝导让我感到一种全新的快乐,我心头的烦恼一下子不见了。并且我主动去向那个取得第一名的同学表示祝贺,他流露出的感动神情至今都令我难忘。因为他已经努力了两年多,只是因为我,他一直没能如愿……”

斯宾塞的一句话,不仅让小斯宾塞学会了该怎样对待比自己优秀的人,而且让他体会到了斯宾塞所给予的朋友般的力量。

的确,做孩子的朋友可以让孩子内心放松,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所以,对待孩子不要总以家长的身份自居,要试着去做他的朋友。

要想与孩子真正成为朋友,家长首先应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家长要像一个朋友那样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千万不可先入为主,把自己的观点意志强加给孩子。那样的话,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逆反心理往往引起家长与孩子的矛盾。

因此,与孩子做朋友的第一步就是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了解孩子的心声。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家长向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当孩子讲完后,家长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作一个概述,帮着孩子理清思路。这不但使孩子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作为家长需要清楚,虽然自己给了孩子生命,但是不能替代他去生活。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像朋友一样引导他,做他生命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使他变得自立而坚强;像朋友一样支持他,让他知道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像朋友一样相信他,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4.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教育者

斯宾塞所说的“快乐教育”不仅仅指的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感受到快乐,而且也是指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的教育者。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以及作为“被教育者”的孩子这两者都应该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家庭并不多,很多家长都在抱怨教育孩子的烦恼,似乎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场痛苦的煎熬。

在这一点上,斯宾塞做到了很好的平衡。相对于教育小斯宾塞所带来的烦恼来说,斯宾塞从中获取的快乐要多得多。斯宾塞始终认为快乐的教育方法和氛围,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有效,所以斯宾塞在教育小斯宾塞的过程中,总是以“快乐”为原则,努力为家庭教育营造快乐的气氛和环境,让自己和小斯宾塞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有一年夏天,斯宾塞打算开始对小斯宾塞进行音乐教育,于是他把积攒下来的钱交给保姆德赛娜,要德赛娜去给小斯宾塞买一架脚踏风琴。

风琴买回来之后,斯宾塞对小斯宾塞说:“亲爱的,这是一架具有魔力的风琴,只要你连续不断地用脚踩下面的踏板,并且同时用手按上面的黑白琴键,这架风琴就会唱歌。如果你懂得用简谱的七个数字组成魔法,那它就会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来。”

斯宾塞的话勾起了小斯宾塞强烈的好奇心。风琴一安好,小斯宾塞就迫不及待地坐下,兴奋地乱按键盘,制造出各种时高时低不成旋律的声音。对此,斯宾塞并没有严厉呵斥制止,而是让小斯宾塞快乐地玩了一下午。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德赛娜和小斯宾塞之间关于风琴的“斗争”开始了。德赛娜焦急的尖叫和斥责声夹杂在不协调的风琴声中。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德赛娜终于受不了了,她不断地向斯宾塞抱怨:“小斯宾塞也许没有什么音乐天赋,你看他一支简简单单的曲子,学了一百遍还不会!”

此时,斯宾塞也觉得必须停止这种充满争吵的教育。他对德赛娜说:“不要因为不恰当的方法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如果学弹风琴变成了一件令人痛苦且紧张的事情,那么孩子是学不好音乐的。”

德赛娜听了斯宾塞的话后,略有不快地说:“斯宾塞先生,你自己来试一试吧!”

晚上吃饭的时候,斯宾塞对小斯宾塞说:“亲爱的,我特别喜欢你弹的那首曲子,它叫什么名字?”

“林中仙子。”小斯宾塞听到有人喜欢听自己弹的曲子,非常高兴。

“对!对!就是这首,你能再弹给我听听吗?”

小斯宾塞有些胆怯地摇了摇头。

斯宾塞并未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引导说:“唉,真是遗憾。要是我自己会弹就好了,哪怕只有一小段。”

小斯宾塞听后赶紧说:“那我就试一试吧。”说完,小斯宾塞就坐到风琴前轻轻地弹奏起来。出人意料的是,小斯宾塞弹得很流畅,轻重也恰到好处。德赛娜听后也不免大吃一惊。

从那晚以后,德赛娜再也没有因为弹风琴的事情和小斯宾塞争吵过。斯宾塞则经常在下班回家后请小斯宾塞弹奏一曲。

在这种愉快的学习气氛下,小斯宾塞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音乐潜能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没过多久,小斯宾塞就接到了去教堂弹奏的邀请。此后,小斯宾塞还尝试着自己作曲,其中,有一首名叫《感恩节的礼物》还被印成乐谱,广为流传。

在斯宾塞看来,教育原本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教育的方法也应当是快乐的。

当孩子处在快乐的情绪中时,他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相反,怒骂与斥责不可能带来任何好结果,因为孩子在不快乐的时候,潜能很难发挥,智力会大大降低,自信心也会锐减。这些,在小斯宾塞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首先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教育者,对此,斯宾塞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家长应注意,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教育孩子,因为这样很容易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父母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者刚刚哭闹完以后就马上教育或强迫孩子学习。这样很容易让家长因为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3.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营造快乐的气氛,让孩子充满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4.父母自身要努力做一个乐观的人。在看待孩子时,一个快乐的家长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家长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缺点。

5.用爱抚和拥抱来创造“奇迹”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家长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爱抚和拥抱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这简直就是夸夸其谈!”家长的这种态度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尤其是孩子),都需要爱抚和拥抱来温暖自己的内心,得到熨帖和安全感。

如果孩子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爱抚和拥抱就是润泽花朵的养分;如果孩子感到伤心难过,那么爱抚和拥抱就是他心灵的一剂良药。

研究也证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多给予孩子一些拥抱和爱抚,甚至是亲昵的拍打,孩子在人际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这一点,斯宾塞非常赞同,他认为爱抚、拥抱、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斯宾塞曾对一所孤儿院的儿童作过研究。这所孤儿院的孩子们得了一种怪病,他们眼神呆滞,食欲不振,甚至连去游艺室玩游戏的兴趣都没有,而且还经常发出长长的叹息。对于孩子们的这种状况,镇上的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点办法也没有。

斯宾塞观察了一个下午,深深地为孩子们的沉闷感到担忧。为了改变孩子们这种糟糕的状态,斯宾塞从镇上的学校请来了几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来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这几个小女孩的到来就像天使下凡一样,立刻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孤儿院带来了生气。这些女孩子欢快地大笑,痛快地嬉戏打闹,热情地拥抱、亲吻、爱抚那些毫无生机的孤儿。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奇迹终于发生了!斯宾塞发现孤儿院的孩子们渐渐变得活跃起来,有些变得爱说话了,有些变得爱笑了,甚至有些还欢快地绕着院子里的白杨树跑来跑去。

孩子们原本呆滞干涸的双眸变得明亮清澈起来,食欲大大增加,身体状况也明显有了好转,终于恢复正常。

事后,这所孤儿院的院长好奇地请教斯宾塞:“您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来医治孩子呢?”斯宾塞意味深长地对院长说:“您还记得《圣经》上的那句话吗?‘一位父亲追赶自己的儿子,追呀,追呀,拼命地搂住浪子的脖颈亲吻,奔跑中的孩子停下了脚步。’”

院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些孩子得的是什么病呢?”

斯宾塞说道:“皮肤饥饿!这是一种心理需求,食物是无法满足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爱抚和拥抱。如果孩子们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他们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渐渐变得呆板迟钝。”

看到这里,家长们是否相信爱抚和拥抱的力量了呢?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等到孩子感到“皮肤饥饿”的时候才想起给他一个拥抱或者抚摸,而应该时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相信不管是在孩子快乐幸福的时候还是在孩子悲伤难过的时候,父母的每一个爱抚或者拥抱都是孩子的强心剂、定心丸。

6.创设能给孩子快乐力量的家庭环境

相信每个家长都知道,在孩子早期成长的环境中,孩子接触最多,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环境当数家庭环境。一个充斥埋怨、责备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乐观优秀的孩子,而一个和睦融洽的家庭,则大多能带给孩子快乐的力量,促进孩子的成长。

可见,家庭环境是影响一个孩子性格和成长的关键因素。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创设能给孩子快乐力量的家庭环境呢?斯宾塞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家长应该知道,家人齐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是神圣的。

当小斯宾塞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剑桥大学时,斯宾塞询问他:“在你的记忆里最美好的生活片段是什么?”小斯宾塞的回答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就是我们每天晚上共聚餐桌前一起祈祷或者闲聊的时刻。”可见,就算再平淡,孩子在与家人齐聚时也能获得快乐的力量。

2) 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认识,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灵的力量。

斯宾塞这里所说的互相认识,并不是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那种浅显的表面认识,而是一种深入内心的相互理解。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只关注日常的家庭琐事,却很少抽时间(也没有兴趣)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从来不去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几乎只停留在熟知对方的名字、声音以及长相等浅显层次上。这种淡漠的亲子关系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这里,请各位家长试着回想一下,你曾有几次和家人一起坐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你又有几次去询问过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他的担忧、信仰、喜悦、梦想?

如果你很少这么做甚至几乎从来没做过,那就请你从现在开始加深对孩子的认识吧,并且也让孩子认识你的内心。

3) 家长应该适当地让孩子为家庭分忧。

很多家长在遭遇疾病、经济拮据、亲朋死亡的事情时,总是会瞒着孩子,不让孩子知道。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家长怕吓到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一旦知道父母有事瞒着自己,就会开始胡思乱想,甚至会产生不被大人重视或者被抛弃的感觉。

而适当地让孩子为家庭分忧,则可以增强孩子的勇气,培养孩子遇事冷静、处变不惊的能力。

4) 父母要珍惜全家一起用餐的时光。

有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当一家人一起用餐时,是轻松聊天还是激烈争吵,是表扬孩子还是斥责怒骂,这些都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能够测出这个家庭是和睦融洽的,还是疏远分离的。”所以,想要创设能给孩子快乐力量的家庭环境,家长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用餐的时光,千万不要在饭桌上数落孩子。

此外,家长还应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请自己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样可以让家长熟悉孩子的朋友圈,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5) 家长应定期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样做,不但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而且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提高动手能力。

斯宾塞就经常和小斯宾塞一起合作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一起种植植物;一起将一大堆散乱的照片整理成家庭影集;一起合作烘烤出香气扑鼻的面包等等。

斯宾塞和小斯宾塞合作的最复杂的一件事是制作一张大餐桌,他们一起选木料,一起设计草图,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大餐桌终于制作成功了,他们非常高兴。

6) 父母应该建立相对固定的家庭传统和仪式。

斯宾塞认为,建立相对固定的家庭传统和仪式(比如去教堂参加礼拜、春天春游、秋天登高、举办特别的生日晚会等),能够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对家长产生必要的敬畏,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区分:哪些是一般的事情,哪些又是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7) 家长尽量不要缺席孩子的游戏。

在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时,家长一定保持公平的原则,不要因为他们是孩子而怠慢他们,更不要在孩子玩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离开。

8) 父母在孩子睡觉前,要给孩子讲述一些家庭中的往事。

相对于那些虚构的故事来说,家中的往事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比如爷爷以前是干什么的,妈妈小时候住在什么地方,那里是什么样子等等。孩子听到这些,会有一种特别亲密、体贴的感觉。

9) 家长应该创建没有距离的家庭。

斯宾塞曾编写过一份家族通讯录,要求每个家族成员都添加上自己的相关信息。斯宾塞鼓励家族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参加,希望他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家庭生活。

7.保护孩子快乐的天赋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好动、对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感兴趣等等。对此,家长们多采取惩罚、暴力等极端手段来压制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不快乐的阴影,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于这一问题,斯宾塞极力呼吁家长们务必要采取冷静宽容的态度,保护孩子快乐的天赋,不要让不快乐扼杀了孩子的天赋。他不仅提倡,而且在现实中也严格遵照这一原则来教育孩子。

斯宾塞曾受镇上公立学校校长之托教育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分别是小劳伦斯、小杰克和小汤姆,这三个孩子是学校里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他们顽劣得像三只小马驹,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几乎没有哪个学校愿意接收他们。

斯宾塞答应了校长的请求,第二天便把这三个小孩接到了家中。可能是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这三个孩子显得比较老实规矩。为了缓和融洽气氛,斯宾塞对这三个孩子说:“孩子们,从今天起,一直到暑假结束,我们都会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劳动。欢迎你们来到这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家中的一分子。今天晚上,我们会在花园里举办一个欢迎仪式。明天白天我们一起到镇上的木器厂去工作,挣零花钱。”三个孩子听后非常高兴。

劳作了一天后,三个孩子都有些疲倦,但是他们依旧兴致勃勃。晚上,斯宾塞买了一些糕点,和孩子们在花园里庆祝起来,随后又玩起了12张纸牌的游戏。就这样,在不断的接触中,斯宾塞和三个孩子慢慢熟悉起来,而这三个孩子也向斯宾塞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从孩子们的讲述中,斯宾塞知道了这三个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小劳伦斯总是受到老师的言语讥讽,农场主的儿子还经常欺负他,老师不但不为他主持公道,而且批评他破坏纪律;小杰克虽然羡慕成绩好的同学,但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和大脑,喜欢胡思乱想,为此他非常苦恼,但是父母并不理解他,甚至会严厉斥责他;小汤姆以前的成绩还不错,但自从妹妹出生后,妈妈就忽略了他,并且经常不耐烦地对他大吼,为了和妈妈对着干,小汤姆便故意不学习。

听完这三个孩子的心声后,斯宾塞并没有训斥他们,也没有对他们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充分肯定了他们每个人在愿望上的合理性。然后斯宾塞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训练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以“如何驱除孩子内心不快乐的阴影”为核心设计的。因为斯宾塞认为,进行快乐教育的前提是消除孩子心中不快乐的因子。

针对小劳伦斯,斯宾塞经常和他讨论弱小者应当如何在逆境和特殊的经历中发现真理,并且完善自己的品德,成为强者。在斯宾塞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小劳伦斯内心的耻辱感和恐惧感渐渐消除,使命感则一点一点地增强,并且懂得尽管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公,但是可以成为一个热爱公正的人。多年后,小劳伦斯成为英国著名的律师。

对于小杰克,斯宾塞则根据他的兴趣教给他一些研究动物的方法。长大之后,小杰克成了一位鸟类学专家。

在和小汤姆的交流中,斯宾塞开导他理解自己的母亲,告诉小汤姆他的母亲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内心有一种执着的力量。许多年之后,小汤姆成为一个众人敬仰的神甫。

从斯宾塞亲身经历的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禀赋,只有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赋对其进行教育,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快乐是所有孩子的天赋,孩子只有在快乐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禀赋。如果孩子失去了快乐,那孩子们的天赋反而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就算是一个天才,也可能被不快乐的因子活活扼杀掉。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快乐的天赋,千万不要让不快乐的因子扼杀孩子的天赋。

8.智力培养中拒绝惩罚和暴力

“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这些传统的教子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的家长。

使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家长以“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施加惩罚和暴力,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最终绝招。殊不知,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双重伤害,使孩子变得胆怯、懦弱、粗暴、冷酷、爱说谎、孤僻、自卑,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

斯宾塞深知惩罚和暴力对孩子危害严重,尤其是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他认为惩罚和暴力会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恐惧,从而让悲伤消极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占据孩子的整个内心,令孩子的头脑一片空白,发生短路,再也没有容纳其他印象和知识的空间,对大人所说的和自己所做的都感到一片茫然。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丧失了对环境的洞察力,幼小的心灵张皇失措,根本无法真正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家长最初的目的自然也无法实现。

所以在对小斯宾塞的智力培养中,斯宾塞坚决杜绝使用这两种方法。他还以他一个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维克先生为例,来说明了这一点。维克先生在和他的通信中回忆父亲的教育方式,其中写道:“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几乎总是在呵斥指责我,甚至有时用木棍或者皮带对我施行暴力。然而,我那个时期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反倒是有一次,父亲为了给我买书冒着大雪步行六十多里路,回家时天都黑了。就那一次,父亲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

由此可见,大部分情况下,家长对孩子施行惩罚和暴力都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针对家长这一错误的教育方式,斯宾塞建议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过程中,应当经常流露出亲切感。这种亲切善意的情感能够激励孩子,使孩子乐于接受家长的引导。

此外,斯宾塞还提醒家长应该清楚意识到以下几点:

1.家长首先要知道,惩罚、暴力、恐吓、斥责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2.对于每一个小孩来说,家长都能找到一种比惩罚和暴力更有效的启发孩子智力的方法。

3.家长要明白,孩子只有在自由、安逸和快乐的情绪中,头脑才能更清醒,才能更快地吸取更多的知识。

4.很多孩子都因为学习而受过惩罚,但是相较于教鞭,爱和鼓励更管用。

5.家长既要清楚教育孩子应该在何时开始,也要知道教育孩子应该在何时停止,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

只有真正理解体会了以上几点,并且在培养孩子智力发育的过程中坚决对惩罚和暴力说不,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9.为孩子制订一份自然教育的计划

斯宾塞认为,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时,首先制订好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斯宾塞对小斯宾塞开展的自然教育,家长在制订计划之前,应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征:

1.0~3岁。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最初的印象。虽然不能进行分类、定性,但是可以进行完全地感受,也很容易将自己的感受与生命复杂的综合发育过程联系起来,所以这个阶段是确定孩子“根性”的好时机。

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模糊而又强烈的,父母不应该放过大自然更替变化中的每一个美景,而应该多带孩子去有清水、植物的地方走走,多让孩子去感受夜晚的月光和星空,清晨的日出和露珠,去体会大自然天然的和谐和律动的节奏。

环境的清浊和眼界的宽狭是早期影响孩子性格形成以及心性成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环境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温柔并且富有同情心和灵性,而恶劣的环境则会使孩子变得暴戾、易怒、消极、缺乏自信。

所以,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带他到色彩、声音丰富,环境和空气良好的地方去。

2. 3~6岁。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初步的分辨能力,开始留意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功能和变化。这是自然环境对孩子性格、智力影响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将自己见到、遇到的事物(或深刻或轻浅,或快乐或悲伤),都存在自己的思维、记忆中。然而,孩子这时的判断能力是模糊的,很有可能将某种恶劣的环境当做最初的“玩伴”接受下来,从而染上一些自己认为有趣但在家长看来是有害的习惯。

基于此,家长应该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开始系统的自然教育,给孩子讲述自然万物的功能、特点、变化和相互关系。

3.6~12岁。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学,可以从书本和课堂上得到自然界的知识。同时,孩子也开始有了新的社会关系(如同学、老师、班级),面临新的社会冲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等)。孩子的意志也开始成长。

这个时候,大自然除了充当一般的求知对象的角色外,还开始充当规律的导师、情绪的调节者以及暗示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求知,对每种事物进行分析和定性是必要的,但从美感的角度考虑,分析又是不利的,所以,美和真的冲突会在这一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为了平衡好美与真这两者的关系,家长应该在督促孩子坚持记自然笔记的同时,学会和大自然进行沟通交流,并且从大自然中接受启示。

关于制订自然教育的计划,斯宾塞建议家长做到如下几点:

1.家长应该给孩子制作一个结实的、不易破损的自然笔记本,并且和孩子一起收集大自然的每一种物象。

2.父母每周都要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了解自然界中某一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3.家长每个月都要带孩子去附近的山川、河流、花园或田野野餐。

4.经常带领孩子去收集大自然里的石头、树叶、种子等。

5.每年的春天,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种下一棵树或者其他植物,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6.家长应该把制订好的自然教育计划保存下来,制成挂图和表格。

相信只要遵照斯宾塞的建议执行,家长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对孩子的自然教育,并且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收获快乐和知识。

10.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

斯宾塞有一位在爱丁堡大学任教的朋友,教育心理学家马丁教授。马丁教授曾针对“积极暗示的效果”作过专门的研究,这项研究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将一群孩子随机分成A、B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是优等级组,这组的孩子不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意志品质以及特长方面都是非常卓越突出的;B组则恰恰相反,这组的孩子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比较令人头疼。

收到这样的信号之后,老师们各自开始了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结束后,马丁教授发现,A组孩子的成绩和各项考评明显比B组的孩子要好。最后,当马丁教授将自己这一实验的真相以及目的告诉各位老师和家长的时候,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几乎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此后,马丁教授又作过几次相同的实验,都出现了类似的结果。

在马丁教授的实验中,老师因为受到积极的暗示,在潜意识中就会对A组的孩子抱有好感和希望,这种好感和希望会引导老师去积极耐心地对待A组的孩子,并且会经常给予孩子肯定和夸奖。而A组的孩子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也会在这种积极的暗示中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由此可见,积极的暗示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积极效果的。尤其是孩子,很容易就会从他人积极的暗示中获得信心以及前进的动力。

对于这一观点,斯宾塞非常赞同。他还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暗示的作用越是在孩子成长早期就越深刻明显,而暗示者和孩子的关系越是亲密,暗示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进行消极的暗示,那么孩子势必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这也印证了“亲人的诅咒会带来灾难”这一古老的谚语。

在另一项调查中,马丁教授还得出:在品质、意识以及智力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的人中,近90%的人在童年或者少年时代,都有过被父母积极暗示的经历。

积极的暗示能带来如此积极的效果,那么,早期教育中,在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时,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斯宾塞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暗示应该是真诚的,应与真挚的爱相联系。

只有无私真挚的爱才能真正发现对孩子有益的暗示,这种积极有用的暗示有时是对孩子某方面潜能的及时发觉,有时是对孩子性格中优秀成分的敏锐捕捉,也有时是对孩子智力的真诚赞美等等。

2.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暗示并不是人为地对缺点的掩饰,更不是盲目地夸耀和夸张。

因为个人的主观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暗示,难免会带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度,千万不能对孩子较为明显的缺点进行大肆赞赏,否则会让孩子养成品质上的某些坏习惯。家长在给孩子积极暗示时,一定要兼顾事实,不可一味地称好,也不能缺乏对真理必要的谦卑,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3.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暗示应该带给孩子身心上的愉悦。

此外,家长的暗示不可过于频繁,否则会引来孩子的反感。特别是这些积极暗示存在明显不实之处时,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孩子对家长的暗示望而却步。

11.多给孩子一些和善友好的鼓励

“你怎么那么笨啊!都教你多少次了,还是学不会!长的什么脑子?”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啊?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一点用都没有!”

“这件事情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还是记不住,怎么这么不专心呢?”

……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的抱怨。尽管父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几乎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很多情况下,孩子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甚至会越来越不像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考虑,孩子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本能地对否定性的恶劣环境产生反感,这种反感情绪虽然会因为内心的恐惧而有所克制,但仍旧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与此相反,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多给予孩子一些和善友好的鼓励,少一些斥责和怒骂,那么孩子就能在这种和睦、充满鼓励的气氛下保持快乐的心情,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学习的效果也会跟着提高。

相信大部分人(包括家长本身)也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遇到困难挫折感到悲观失意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多给予自己一些和善友好的鼓励,自己很快就会振作精神,重振旗鼓;相反,如果有人总是在耳边说一些消极泄气或者责备埋怨的话语,那么自己的情绪往往会更加低落,甚至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停滞不前,也不再作任何的努力。

的确,相对于严厉恶劣的斥责来说,人们更喜欢和善友好的鼓励。成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是小孩子了。所以,秉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态度,家长也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些和善友好的鼓励,少一些苛刻严厉的怒骂。

在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斯宾塞就是这样做的。因为斯宾塞认为,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他人和善友好的鼓励以及正确的训练,那么厌恶、憎恨的情绪就会在他内心生根发芽。所谓“野蛮引发野蛮,仁爱引发仁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斯宾塞组织的一次以“和善友好的鼓励”为主题的演讲中,劳尔太太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难道当孩子犯了严重错误时,我们也要给予和善友好的鼓励吗?”

对于劳尔太太的疑惑,斯宾塞解释说,“和善友好的鼓励并不代表一味纵容。该管的地方家长一定要管,但是务必要弄清楚,哪些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方面的问题,哪些又是道德方面的问题。”斯宾塞认为,除了道德过失必须受到惩罚、明令禁止外,其他都只是教育方法、效果方面的问题。

此外,斯宾塞还建议劳尔太太不要总是在家庭教育中大呼小叫、小题大做。虽然劳尔太太这种“想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做一个有责任的母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她那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却在无形之中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最后,劳尔太太将儿子小劳尔送到斯宾塞家里,希望儿子受到良好的管教。斯宾塞用和善友好的鼓励方式教育小劳尔,最终治愈了小劳尔内心的伤痛,并且提高了小劳尔的知识技能。多年之后,小劳尔成长为一名植物学专家。

在斯宾塞看来,和善友好的鼓励是快乐教育最好的办法。如果家长能在现实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和善友好的鼓励,那么孩子就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多感受到一些快乐和美好。 aDj5I6nLML7YmzTzQMMR5jcX6dtWjQ9Bzxw9YES55XP7UEG/br4PGAV7duKuTH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