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部 桃园三结义(2)

第二章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

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1刘、关、张结拜:与志同道合者联盟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心想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于是与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先认识张飞,张飞有一些资财,可以拿出来招募乡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举大事。关羽原本是外地人,因为在家乡杀了恶霸,逃难在外,才和刘备、张飞认识。三人愈谈愈起劲,既然有意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百姓,当然结拜为兄弟,发誓齐心一致。他们都愿意跟着刘备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奉劝各位,少动这种脑筋为妙。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已经相当繁多而且周密,用不着这种方式。万一找错了对象,怎么办?这种以性命做赌注的结拜,除非准备赖账,否则千万不要轻易答应。事实上一旦发誓,要赖账都非常困难。因为不在意的就用不着抵赖,遇到必须赖账的,便十分棘手,经常是赖不掉的。

朋友之间,可以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渐加深彼此的认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结拜这种事情,最好能够避免,以策安全。特别是现代社会,变动性很大,谁也料不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动结拜的脑筋,应该是良好的态度。

当然,刘备会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刘备为皇族的后代,从小存有做皇帝的梦想。可惜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到了28岁,仍然以贩卖草席为生。幸好他15岁时,便开始游学,在汉末名臣卢植处学习。既有伟大的抱负,又有识人的能力。看到关羽、张飞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当然虽然没有什么名位,却也隐约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风度。所以,抓住良好机会,一开口便获得两人的回应。

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因为关羽最喜欢读《春秋》、《左传》,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豪侠。而张飞声若巨钟,很喜欢以武会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频率都十分相接。当时桃园中花开正盛,社会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刘备看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俱全,自然提出结义的呼吁。

黄巾举事时,申言“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无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心愿。刘备自我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张飞自称“颇有资财”,关羽又刚好“逃难江湖”。他们心中都有一种默契,要联合起来,做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桃园三结义发挥了很大功能。

但是,正因为它是十分特殊的事例,所以流传至今,仍然使人津津乐道。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2桃园结义传为美谈:彰显忠义精神的力量

中国人重视伦理,讲究亲疏有别。自家兄弟,当然血浓于水,十分亲密。友情也很可贵,和兄弟比较起来,究竟有一些差别。于是,我们想出一种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方式,把朋友的关系,更为加深,使其和兄弟一样,可能更加密切。这种方式,并不是从刘、关、张三结义才开始的。但是,我们最看重这一次的表现,理由有三:

刘备、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不但在当时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的结拜行为,在刘、关、张身上,就称为结义,可见其不同凡响。

结拜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天发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刘、关、张却能够说到做到。尤其是关羽遇害、张飞被部将砍杀,那时候刘备已经当了汉中王,还能够不顾一切,替兄弟报仇,因而病死在白帝城,实在难能可贵。虽然说他的决定,不见得正确。但就结义这一件事情来看,遵守誓言,永远不违背,刘备是确实做到了。

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在当时的环境,想要独立门户,自立为王,也有很多的机会。尤其是关羽,得到曹操的赏识和礼遇,远在刘备之上。但他却能够忠贞不二,不为曹操所动。小沛战败,刘、关、张失散之后,张飞在古城聚集三五千人马,也有相当的势力,后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也和关羽一样,马上投向刘备。这种忠义精神,使得桃园三结义,深入大众的人心。

3关羽随刘备:顺天理,得人心

人类在不懂得组织之前,已经过着群居的生活。有如没有气球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各种气体一样。那时候人类的生活秩序,取法于自然。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形成生活的秩序。科学逐渐发达,人类制造的气球,也愈来愈坚牢、美观、实用。但是气球里面的气体,仍然来自大自然的气体。不过是成分的选择稍有不同而已。人类的秩序,逐渐产生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汇集成了群体的共同意识,于是开始建立不一样的显秩序,却对显秩序的来源,逐渐模糊、陌生,甚至于忽略、否认。也就是对原有的隐秩序,由于无形无迹,而不敢承认;或者有意回避,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神秘而难以确定。

秦始皇把秦帝国这个超大型的气球创造出来,果然光彩夺目。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就遭毁灭。汉高祖把里面的气体重新抽换和组合,改头换面,把标志改为汉帝国。以黄老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十分良好的显秩序,不断与隐秩序互动,倒也顺利取得彼此的协调。传到桓、灵二帝,气球内的气体,产生重大的排斥作用。大量有德有才或无德有才的人,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求职无门,于是东奔西闯,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黄巾起义,成为各种势力纷争的导火线。门阀贵胄、割据各地的世家、各种英雄豪杰,趁机而起。超大气球之外,出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气球,互相撞击和兼并。

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孙权和刘备,是台面上的人物,个个有理想,也有相当的实力。但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则非关羽莫属。这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出来的奥妙之处,恐怕关羽自己也不清楚,从来不敢如此认定。想想看,虚构一下,如果关羽投靠曹操,情况会怎么样?很可能天下很快就被曹操统一了。

若是关羽和孙吴联手,刘备根本就不成气候。趁曹操还站不稳的时候,先帮助孙坚打垮董卓,再随孙策收复江东,然后杀袁绍、除曹操,天下也就统一了。

问题是:这样的统一,果真符合人民的愿望吗?真的是合乎天意吗?曹操搞坏了社会风气,孙吴父子以意气相投来收纳人才,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关羽注定要和刘备结义,来促使曹操和孙家父子反省。吕布的早死,则是提醒关羽,武艺高超,还需要品德高尚,要知道人上有人,何况英雄的情绪不安,心神不宁,也可能造成无路可走的绝境。关羽举足轻重,却只有唯一的选择,要跟着看起来最没有实力的刘备。这当中的道理,才值得我们细心品味,用心加以体会。

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的重心,安放在关羽的身上。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就知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操控世界。明眼人抓住这个重点,自然知所进退。可惜大多数人,整天自以为是地东奔西闯,白忙碌一生。看事情必须入木三分,不能单看表面。读《三国演义》,应该看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到底在转化些什么。世道人心,从这里体会,自然顺乎天理。

4刘备大胜黄巾军:做大哥要带头冲

刘、关、张三人结义,毕竟力量很小。于是他们聚集乡勇五百余人,才引起刺史刘焉的注意,并认刘备为侄。刚好黄巾军起义,三人结义以来,有了第一次表现的大好机会。

刘备是长兄,居中指挥,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刘备指挥,两人扬威,果然大胜而回,幽州刺史刘焉亲自迎接犒赏。

因刘备年纪的关系,三人结义时被称为大哥。但是,占着大哥的位置,并不一定拥有大哥的权威。职位和职权看起来合一,实际上未必如此。刘备必须做出大哥的样子,两位弟弟才会心悦诚服,打心里头服从这位大哥。所以第一次合作演出,至关重要。若是刘备表现得不理想,或者躲在后面,只靠关、张二人杀敌,这种异姓兄弟的关系,恐怕很难持久,和一般结拜相似,到头来有名无实。

刘备不但第一次演出有板有眼,很像大哥的样子,而且此后的种种,也都能够很好地树立大哥的威信,使得两位弟弟的凝聚力发挥出来。孔子所说的兄兄弟弟,在三人身上获得具体的证明。兄不兄、弟不弟的情况,自然不会出现。

这一仗,打出了三人同心协力的信心。刘备的大哥位置,开始站稳。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逐渐成为众人注目的标志。这一仗为三人追求的共同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刘备长年的构思,三人多年的历练,如今获得合适的舞台。把它当做重要的演出,当然有良好的表现。

如果桃园三结义之后,并没有什么表现。这个故事,便会逐渐为大家所淡忘,更不用说成结党营私搞派系。说什么刘备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关、张,凭借年纪较大的优势,把两人拉近,以便多加利用。

只要三人之中,有一人改变原先的心意,或者借口脱离这个组织,譬如后来关公暂时被曹操收留,挡不住曹操上马金、下马银、高官美女的诱惑。或者兄弟失散后,张飞自立门户,也搞得有声有色,干脆不再寻兄归营。乃至于刘备即位汉中王,便忘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接受孔明和赵云等人的劝阻,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为由,不出兵伐吴。请问,这一段桃园结义的故事,还能传为美谈吗?可见,凡事若非慎始善终,在众人心中,必然有公论的。我中华民族,常以心中有一把尺自豪,便是人人心知肚明,公众的标准自在人心,只不过不一定公开说出来,也未必说得清楚明白而已!当公益和私人的义气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往往因私害公,这也是我们不赞成结义的主要原因。

刘、关、张三结义,把三分天下的局势开创出来,却由于关羽失掉荆州,迫使刘备不顾一切,放弃联吴抗曹的政策,使三分天下的局势,一下子破碎了。这一切的演变,好像因三结义而起,又以三结义而终。当然,由于自始至终,都以“义”为先,坚持到底,才引起大家的激赏。我们建议,真的志同道合,又有实际上的需要,必须以义为共识,并且一以贯之,才可以考虑结成异姓兄弟,为共同的目标而全力以赴,否则不能说是上策。

5刘备劝阻张飞杀董卓:莽撞的后果会很严重

董卓当时官拜西凉刺史,朝廷因中郎将卢植领兵,不能打败黄巾军,所以派他前来接管,并将卢植囚禁回京问罪。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所以三人前来相助攻打黄巾军。三人在乱军中把董卓救回寨来,董卓问起三人担任什么官职,发现三人都没有什么身份,马上显现轻视的样子,很没有礼貌地走开。

张飞气得要死,便要提刀杀董卓,幸亏刘备和关羽及时劝阻,才没有闯出大祸。张飞气得要离开二人,另投他处而去。可见结义的意识,还不是十分坚固,一定要屡经考验,才会愈来愈坚牢,并不是有了形式,便牢不可破。

董卓这种势利的态度,自古到今都存在。怕大欺小,原本是人之常情。我们最好把它看做社会的鞭策力量,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向上,一旦有成就,便不会被看轻。否则怪罪别人无礼,指责社会风气,都没有用。像张飞这样,除了气坏自己的身体,还可能惹来是非,对自己更加不利。董卓的傲慢无礼,终将自作自受,用不着我们生气,就算生气也没有用。张飞这种个性,难怪有“莽张飞”的封号,这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若不是三结义彼此获得互补,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从这一角度来看,张飞出钱出力,位居老幺,看起来很不划算。但实际上张飞所获得的好处最大,在两位兄长的劝导、教诲下,减少了很多鲁莽的行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张飞自己肯接受兄长的意见,愈来愈全心全力地配合一致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关键。如果能把生气改变成争气,那就是莫大的成就。

6刘备和孙坚同功不同赏:多经磨炼,大器晚成

孙坚字文台,是孙武子的后代。17岁时勇杀一贼,郡县知名,被荐为校尉。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孙坚又把他斩杀,乃晋升为下邳丞。中郎将朱隽攻打黄巾军的时候,孙坚赶来接应,和刘备合作,一路得胜。朱隽表奏朝廷,孙坚、刘备各有战功。这两人现在站在同一起跑点上,却由于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孙坚一下子就升为司马,不多久又被封为乌程侯,出任长沙太守。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没有一官半职,以致等待很久,始终没有结果。后来张钧说十常侍卖官,非亲不用,刘备才得为中山府安喜县尉。两人的际遇,是不是有幸有不幸呢?

然而,孙坚37岁那年,便中箭身亡。刘备一直奋斗到63岁,位居昭烈皇帝。人生是长途竞赛,一时的挫折和落后,其实不必介意。刘、关、张三人结义以来,先受董卓的轻视,幸亏朱隽待他们甚厚。现在受到冷落,只派给刘备一个县尉。刘备深感三人同患难,所以和关、张二人,食饭同桌,睡觉同床,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三人的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真的是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让三人多受一些折磨,未尝不是好事情。假若三人一路走来,十分顺利。说不定不久之后,各自升官封侯,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那就不算是什么结义了。就算关、张二人决心追随,刘备会不会像董卓、曹操那样,位高而骄,以致气走二人,恐怕谁也不敢料定。趁着年轻多磨炼,不急求成功,应该是上策。

7张飞怒鞭督邮,刘备辞官:危机即转机

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性格大不相同。刘备沉稳能忍,张飞则是鲁莽逞勇,关羽忠义为重,经常拉住张飞,劝其顺从刘备。三人的互补性很强,配合得很好。

董卓得到三人的救助,却由于三人都没有一官半职,表现出了轻慢的态度,张飞气得就要杀他。刘备和关羽赶紧制止,才没有闹出人命。按理说杀掉董卓这种坏人,应该是好事。但是董卓的恶行,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杀他就等于杀害朝廷命官,那还得了!现在督邮为了刘备这个县尉没有孝敬财物,便百般刁难,设法加害。张飞气愤不过,将督邮绑起来用柳条鞭打。刘备闻讯赶来喝阻,关羽力劝不如杀了督邮,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事业。刘备这才省悟过来,把印信悬在督邮头上,三人往代州投靠刘恢,被刘恢藏匿家中,暂时躲避。

想想看,若是刘备再忍耐下去,张飞也不鲁莽逞勇,结果会怎么样?刘备官场失意,张飞整天喝闷酒,岂不是为了做官而丧失原来的志气?桃园三结义的“义”字,就已经不存在。势必三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

忍耐是修养,也应该以合理为度。张飞鲁莽,若能合理表现,反而是好事情。莽张飞有时候很可爱,便是莽有时也莽得合理。当然,有时候莽得令人心急,让人十分担心他的鲁莽会坏了大事。

怒鞭督邮,对三人是危机,因为可能被官府抓去。但也是转机,辞去县尉,才有机会另有发展。危机即转机,要看自己怎么转,而不是不用心,一味听天由命。

8三英战吕布:实战中打造凝聚力

董卓自从吕布来投,先后说过几次“吾无忧矣”这样的话。吕布也真的表现得不错,只要有他在场,好像没有人敢挑衅。面对各地盟军,吕布一战把河内名将方悦刺于马下,使得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吕布英勇无敌,建议由十八路诸侯共商良策。只有擒了吕布,董卓才容易诛灭。似乎吕布不除,难以打垮董卓。

张飞一向看不起吕布这种不忠不义的人,除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之外,居然连拜两个异姓父亲。到底是姓吕、姓丁,还是姓董?让人搞不清楚,干脆叫他“三姓家奴”。他看到吕布骑着赤兔马,举起画戟向公孙瓒后心刺去,马上飞马向前,大叫“燕人张飞在此”!和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舞起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两个打一个,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举双股剑,也来助战。三英战吕布,使各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虚刺一戟,赶快收兵。

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温酒斩华雄比较起来,衬托出吕布果然英勇。张飞打不过,关羽加入,刘备也赶过来帮忙,终于迫使吕布收兵。可见单打独斗,实在不如三人同心合力。吕布败退,使我们明白,再英勇也可能寡不敌众。刘、关、张三人合力得胜,也让我们心中有数,桃园三结义必须表现在真实的行动上,才有效果。这三人从此形影不离,彼此交心。吕布的出现,造成三英战吕布的场面,对刘、关、张三人,实在有很重要的刺激效应。从这个层面看来,三人还应该感谢吕布才是。

9刘备投曹操:与现实妥协的益处

桃园三结义的任务,在匡复汉室,为朝廷作出贡献。所以先救董卓,后投公孙瓒。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不敢要。现在董卓被刺,李傕、郭汜继掌大权,照样残虐百姓,控制朝廷。曹操请献帝驾幸许都,以皇帝名义下诏刘备,要他起兵讨伐袁术。刘备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曹操的奸计。但是王命不可违,也只好遵办。

不久,曹操表荐刘备豫州牧。为了攻打张绣,曹操还和刘备合作。刘备与吕布作战时,下邳为吕布所夺。兄弟三人失散,刘备匹马逃难。孙乾赶上来,劝告刘备暂投曹操,以图后计。刘备可能也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可走。因此答应下来,一齐寻小路投许都。途中与曹操相见,说起失沛城、散兄弟、陷妻小的惨状,曹操听了也为之泪下。后来三人重逢,一同居住在相府附近。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引他面见献帝,被尊为皇叔。刘备的皇室身份,曾经备受督邮的怀疑,说他诈称皇亲,现在经过献帝确认为皇叔之后,从此刘皇叔大名传遍各地。可见我们常说疾恶如仇,并不是时时合适。刘备投曹操,说起来匪夷所思,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因此而获得不少好处,至少有和汉室最高当局互动的经验。这是刘备妥协性良好所呈现的成果之一。人生在世,不能不和各式各样的人士打交道,良好的妥协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如果再加上重视伦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那就不怕没有机会。选择的范围大些,机会自然增多。

10刘备后园种菜:韬光养晦隐豪情

曹操对刘备早有戒心,知道他迟早会成为劲敌。他为了笼络刘备,特别将其引见给汉献帝,叔侄见面,肯定了刘备的皇叔身份,还举荐他为左将军。他把刘备留在许昌,只是为了方便监视。他也十分欣赏刘备,所以不想马上除掉。

刘备心中有数,特别吩咐关羽、张飞,必须格外小心。他自己在住所的后园,种起蔬菜,每天挑水、施肥、浇水,好像很有兴趣,弄得关羽、张飞都在埋怨这位大哥:是不是当了皇叔,又受到曹操的看重,便心满意足了?除了种菜以外,什么都不想做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到哪里去了?

曹操听说刘备种菜,觉得很奇怪。派人把刘备请来,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玄德,最近在家里干什么好事啊?”刘备的定力很好,没有被曹操吓倒,曹操才不再怀疑,并表示请刘备来吃梅饮酒。刘备更是战战兢兢,小心地察言观色,始终不敢相信曹操所说的话,随时提高警觉。

喝着喝着,曹操忽然问刘备当今哪些人是英雄?刘备故意说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曹操逐一加以否定。刘备转答为问,反问曹操谁是英雄?想不到曹操的答案,竟然是“你和我”,就这两个人。刘备真的吓死了,以为曹操要下毒手,筷子掉落在地上。要不是老天帮忙,打了一阵雷,曹操很可能当天就把他抓起来。

由于脑海中有种菜的影子,加上刘备装成被雷吓坏的样子。曹操暂时对刘备没有什么顾虑。也因此,刘备后来请求出兵徐州,曹操才会首肯,放虎归山。

11刘备依曹操投袁绍:忍辱为成功之大义

刘备从曹操处得知公孙瓒为袁绍所破,全家都被火焚,悲痛不已。自己在曹操处,也不安宁。于是自请出征,要截击袁术。郭嘉、程昱劝告曹操,就算不杀刘备,也不应该纵虎归山。

袁术奢侈太过,情势日衰,把帝号让给袁绍,奉召到徐州,被刘备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自己食不能下咽,吐血而死,玉玺被夺往许都,献给曹操。

刘备留守徐州,唯恐曹操来攻,拜托郑玄修书向袁绍求救。袁绍说刘备攻灭袁术,原本不该相助,看在郑尚书面上,才出兵救援。命令书记陈琳,草拟讨伐曹操的檄文。把曹操的种种劣行,张挂于各州郡关隘。

曹操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曹操读此之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从床上一跃而起。一面派兵攻打刘备,自己则亲引大军,要直取袁绍。

郭嘉认为袁绍性迟而多疑,谋士又互相妒忌,不必担心,建议先攻刘备,再作打算。曹操于是以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下徐州,打得刘备落荒而逃,妻子俱陷,兄弟失散,只好不避羞惭,求袁绍收留。

刘备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如今被迫又要投靠袁绍。长期的投靠生活,使他锻炼出了高度的忍耐性,可以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许多东西,并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这对于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助益。忍辱功通常最难修炼,刘备先把这种最难的功夫修炼好,将来有如倒吃甘蔗,愈老愈香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静观其变。

12刘、关、张古城聚义: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曹操东征刘备,小沛一战,三兄弟失散。刘备投奔袁绍,关羽土山约定三事,暂时和曹操回许昌。张飞原来是庄主,现在重操旧业,在古城安身。由于讯息不通,彼此失去联络,都不知去向。

后来,关羽听说刘备在河北,过五关斩六将,急着要和大哥见面。途中又知道张飞在古城,更是喜出望外。想不到张飞误会关羽投降曹操,非要杀他。刘备得到讯息,赶快设法赶来相会。于是,在古城刘、关、张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再一次证明桃园三结义的精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历尽艰辛,却能够不违当年的誓言,三人同心。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获得曹操的赏识与重用,阵前斩杀颜良、文丑,朝廷封为汉寿亭侯,从此为曹操效命。请问:我们对桃园三结义有什么看法?是不是觉得当年关羽的动机,纯粹是自己犯罪在逃,想借刘、张的力量,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而所有的理想,则完全是假的?

刘备若是对关羽没有信心,不可能那么从容应对,很可能死于袁绍之手。于是关羽更有理由,一举消灭袁绍,用不着等到官渡大战,甚至因此而帮助曹操提前完成统一大业,老百姓也不必那么痛苦,忍受长年的战乱。但是,整部《三国演义》势必改写,我们也不必读了。

张飞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并不需要刘备、关羽的助力,但他仍然再度慷慨捐献,把自己的力量无私地奉献给结义兄弟。桃园三结义,因古城而加强彼此的信任,奠定了此后共同奋斗的坚实基础。 vsTBOsQH3mwnEWS1TaSVjwFX9HO/grpqQ6+7A1VqwA+S8aOLQqjN9LKT1OaSJe0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