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中国人的激励特性

激励的原则是:公正却不一定公平。

大家把公平的焦点转移到公正这一边。

首先看看自己的本事,

因为我们主张有本事者就可以来拿。

机会是公正的,大家都有份。

拿不拿得到,看自己的本事,不要怨别人。

拿不到最好怪自己不行,再去充电。

下次再来,而且机会还是公正地提供。

不一定公平,却一定公正合理,

这叫做合理的不公平,是真正的平等。

管理者承认自己公正却未必公平,

员工反而容易产生相当公平的感觉。

有本事就来拿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

如果机会很多,每一位有本事的人都拿得到,那是真的公平。事实上,机会常常不够多,甚至往往令人觉得太少,以致有本事而没有机会的人,不可能拿得到,因此有不平的感觉。“不给我机会,却怪我没有本事”成为常见的抱怨,“看人家给不给,而不是我能不能”也是经常听见的借口。不能自我反省的人,经常把焦点对准别人,常常找借口来安慰自己。

公正地提供机会,有本事就来拿。但是机会不够多,不能普遍地提供,所以不见得公平。这一次拿不到,等待下一次,公正未必公平,大家才能够谅解。

要求公平,并不是不可以,而是必须具有良好的配套。譬如,资源非常丰富不可能短缺;或者机会十分充足,不致有所限制。实际上,管理者所面对的环境很难达到这样。我们所能够控制和运用的资源,往往十分短缺,至少不够充分;我们所能够提供的机会,也常常十分有限,谈不上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公平。谦虚地自称公正而不公平,大家反而比较容易接受和谅解,不致引起激烈的反弹。若是毫不自谦,竟然宣称自己十分公平,极易引起大家的反感,以致愈看愈觉得不公平,愈想愈觉得气愤难平。

公正就是合理,合理的不公平,并不是不公平。

实施“有本事就来拿”的激励,首先要求每一个人都至少要用心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相当的本事。

本事是什么?主要包括合理的态度、自主的觉醒、人际的技巧、专业的知识、自我的定位,以及合作的心理等六方面(详细的内容在后面将有比较具体的说明)。总括起来,可以说是“做人与做事并重”。换句话说,做人和做事能够双方面兼顾并重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有本事的人。

做人的本事加上做事的本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本事。一个人只会做人不会做事,固然会造成一团和气的人际关系,却可能一事无成,毫无工作绩效。一个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尽管很能够在工作上有所表现,但每做一件事便得罪若干人,到头来把人都得罪光了,处处有阻力,请问又如何做好事呢?所以,好好做事之外,还要好好做人,两者并重,才是真本事。

西方人重视能力,主张能力本位,认为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受到相当的激励,以资公平。

中国社会,有能力的人,有时可能会受到委屈,受到打击。因此有人主张,完全不顾人情、伦理,使有能力的人居上位,结果弄得组织气氛十分不安宁,而团队士气也相对低落,以致把种种不良现象都归咎于传统的厚重包袱,认为是进步的阻碍。

其实,中国社会也主张能者在位,同样期盼有能力的人能够站出来为大众服务。只是我们在能力之外,还重视做人的道理,必须表现得受人欢迎:一方面不致遭受上级打压;一方面也不会招致同仁嫉妒,才算有本事。

了解公正未必公平的道理,才能够接受合理的不公平。进而明白有本事适当地表现,让上级赏识而同仁也不致排斥,就应该兼顾做人与做事两方面。只有做事的能力,往往不表现则已,一表现就备受打压与攻击。这时候必须充实做人的能力,才能够有本事地表现。

拿不到怪自己

组织所要做的,是把守人员进入的第一关,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慎重甄选员工。不随便选用人员,是确保工作绩效的先决条件。对新进员工要用心逐渐深入了解,同时给予必要的训练,并且适才适用,指派合适的工作。提供员工表现的机会是组织的责任,员工在工作上若无表现的机会,就会觉得厌烦、不安,不但挫折感愈来愈重,而且可能跳槽离去。

工作的标准应该明确,然后公正地予以考核。绩效优良的员工,依照规定给予奖励,以资强化。这一部分措施,如果做得合理,便能够发挥激励的效果。组织提供机会,在员工表现优良时,给予应得的认可或奖赏,使其获得自我满足,便是有效的激励。

我们常说薪资是组织发给的,或者认为是老板发放的,其实不然。组织或老板都不可能印制钞票或发给金钱。员工的薪资,实际上是自己赚来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由组织或老板所给予的。

既然薪资是员工自己赚来的,凭什么员工要感谢组织、爱戴老板呢?答案十分简单,因为工作机会是组织提供的,或者老板所允许的。所以,合理地提供工作机会,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激励。工作机会只提供给合适的人,不随便让不合适的人来获得,便是有效地把守第一关卡。

甄选合宜,创造出良好的激励环境。因为同仁的素质所造成的士气和团队精神,对每一位成员来说,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激励有效与否,主要系于员工的心理反应。所以,志同道合成为十分重要的团队气氛。

作为员工,必须彻底地觉悟:拿得到不必骄傲,而拿不到则最好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能够自我反省,才有拿到的一天。

中国人特别重视反求诸己,便是基于“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样比较快速而有效”的道理。我们很难改变他人,不如改变方向,好好地调整自己,反而比较有把握。

一般人喜欢怨天尤人,实际上怨天又有什么用?天毫无反应,怨也无济于事;尤人则往往惹人反感,更增加以后对自己的阻力。怨天尤人,受害的多半是自己。

拿不到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想一想“为何会如此”。既然公正而自己又拿不到,必然有一些弱点或盲点,最好再加充电以求突破。下一次拿得到固然好,就算仍然拿不到,也加强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总有些好处。

口头上怨天尤人,心里头自我反省,还说得过去。因为表现于外的,不过是做给别人看;而内在的行为,才能发生真正的作用。问题是看的人有什么反应,这才比较重要。无关紧要的人,看和不看都一样,可能表面上假装同情,内心颇不以为然。要紧的是管理者看到员工怨天尤人,会喜欢吗?当然不可能。看到员工冷静地反求诸己,管理者也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感应,同样地反求诸己。经常发现管理者自己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自动调整过来,结果对员工反而有利。何况形诸于外的,有时候也会弄假成真,影响到内心的感觉。养成不怨天尤人的良好习惯,总归对自己更有助益。磨炼自己,总有一天练成真本事。就算真的受委屈,那一天再来责怪也不迟。

得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不必怨天尤人,却应该反求诸己,认真检讨自己的弱点,寻找自己的盲点,以便用心充电,增强自己的本事,等待下一次机会来临。

合理的不公平

充电到底是组织还是员工自己的责任?答案并不一致。我们建议:员工最好明白,充电乃是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具备真本事,任何人都抢不走,而且一辈子都可以用。充实自己,就是今天常说的终身学习。无时无地不需要学习,当然是自己的责任。

希望组织培育自己,当然也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不过自己的充电意愿高昂,才是充实自己的有力保证。

机会不会一生仅有一次,这一次拿不到,不必后悔。应该针对自己的弱点,力求充实,以便下一次机会出现,好好抓住。度小月乃候时机的意思,并不是空白等待,而是把握时间充电,增强自己的实力,随时有机会,马上可以表现出来。不等待干着急,空等待到时候还是拿不到。一个人的本事最要紧,不可不利用等待的时间,及时充电。希望获得合理的激励,充实自己,实在是刻不容缓。

激励的目的,无非在引起被激励者内在的心理变化,使其产生预期的行为反应,以便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一般激励理论,大多偏重被动的刺激,寄望于管理者对员工实施有计划的刺激,使员工同样被动地产生反应。

我们则兼顾主动的部分,一方面自我心理建设,使自己产生正确的认知,相信有本事终久能够获得应有的激励;另一方面则不因得不到激励而觉得没面子,以致怨天尤人,更增加自己的阻力。等待、忍耐、充实,才是面对激励的修养。主动胜过被动,自己掌控自主权,总比受他人控制,随着他人的刺激而反应要方便得多。自我充实、终身学习,永远不吃亏。

组织公正地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员工有本事的就可以好好表现,获得合理的激励。否则便受到纠正、批评,甚至指责或处罚,获得负面的感觉。

然而,由于工作机会有限,不能普遍提供,所以指派工作时,只能先让某些管理者认定有本事的员工来表现。于是,得不到机会的人,就会抱怨“不给我机会,根本不公平”,因而引起不平之愤。

不公平是事实,合理性也不容置疑。合理的不公平,才是真平等,叫做立足点平等。把有限的机会提供给有本事的人,可见人是不是有本事,要让别人来认定。保持良好的形象,乃是一个人有本事的必要表现。适当地保护或增强自己的良好形象,让管理者放心地把机会交给自己,才能够在合理的不公平气氛中,获得有利的影响力。

平心而论,管理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分配工作方面是不是恰如其分,合乎员工的实际状况。员工的绩效和工作的成果,乃是管理者的重大职责。

但是,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这种体会和认知。上级指派工作给他的时候,往往认为上级欺压好人,找他的麻烦,看别人那种轻松的样子,心里很是委屈。相反地,上级把工作指派给别人的时候,他却认为上级偏心,不把工作安排给自己,使自己失去表现的机会。这种矛盾心理,如果不能早日改变,恐怕任何激励措施也难收宏效。

凡事站在上级的立场想一想,然后才想自己的立场。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先弄清楚,再来要求别人,应该比较合理。

自己有本事最要紧,充电是自己的责任。希望得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且适当地改善自己的形象,使上级具有信心,放心把工作机会交给自己。有机会不能好好表现,势必损害自己的信用,不可掉以轻心。

思考

1.为什么说公正却不一定能够公平?

2.拿不到的时候,你是反求诸己,还是怨天尤人?结果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不合理的公平,还是合理的不公平?为什么? JP1jGdgiM3IENrS9GzAabH516aWtza7QccheYQ+ZyTCba/15rjxYHmY5lqJjlt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