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策略篇(1)

智谋是产生策略的源泉,策略是运用智谋的方法。没有智谋而大讲策略或没有策略而定智谋,都好比木偶演戏,虽然变化多端,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达到出神入化的时候,智谋也就被发挥到极致了。

一、公子突设计破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周朝虽存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权,只是一具政治空壳。公元前8世纪,郑国在诸侯国中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强大起来的郑国,很想在中原有所作为,进一步奠定其在诸侯中的地位,但戎人的不时侵扰,成为困扰郑国发展的障碍。

当时,在今天河北卢龙和山西交城、平陆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戎人。戎人士兵在数量上虽然比中原各国要少得多,但作战勇敢,敢打敢冲,战斗力很强。他们平时以部族为单位,作战时联合成一个群体,以步兵为主,机动灵活,时聚时散,常常侵入中原。当时,由于戎人的部落位置都集中在偏北方,于是郑国就成了他们经常侵入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敌人,国君郑庄公很是头痛,不平定后方的戎人之乱,就无法向前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但同戎人作战又总无从下手,一不小心还会吃败仗!

这一年,北方的戎人又一次大举进攻郑国。郑庄公想派兵前去抵抗,又担心难于取胜。公子突见父亲在对戎人出兵的事情上迟疑不定,就问:“君父为何迟疑不决?”

郑庄公说:“戎人是步兵,而我们善于车战。两军交锋,我们的战车虽攻守兼备,但远不如步兵灵活,我怕他们突然从后面绕到前面袭击我们。”

公子突听后,便献计说:“戎人有勇无谋,又不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军队,纪律松散,对付戎人,必须智取。我们先派一些勇士作为钓饵,和戎人一接触便向后退。您事先设下三道伏兵等待他们。戎人的品性我十分了解,他们轻率而不整肃,贪得无厌而不讲配合。打仗胜利了,争名夺利,各不相让;失败了,又各奔东西,互不相救。他们见我军后退,前面的人为抢财物和俘虏必然贸然前进,遇到我们的伏兵,他们定会迅速奔逃。而后面的部队也不会上前相援。敌兵没有后继者,就会全线崩溃。我们只要再进行围剿,全部歼灭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一来我们多年的心头之患就解决了。”

郑庄公认为公子突说得有理,便采纳了他的计策,派大夫祝聃带兵设下三重伏兵,并告知祝聃,切记要等到敌人进入第二重伏兵地带时再发动反击,然后派出小股部队前去诱敌。郑军的小股部队遇见戎人的部队时,稍一接触即伪装不敌,佯装败退,并且故意遗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戎人的士兵见到遗留下的武器和军用物资,马上你争我夺,一片混乱,并乱作一团地向前冲,当小股部队将戎人军队引入第二道埋伏地点时,祝聃领兵突然杀出,将敌军分割成两段。前面的戎人利用他们的勇敢不畏死冲过第二道伏兵,前面还有第三道伏兵等着他们,果然如公子突所料,后面的戎人部队遇到伏兵不顾前面的部队正在受到郑国军队的前后夹击,后退逃走,于是,事先埋伏好的一直没有发动的第一道伏兵又把这一部分戎人部队团团围住。戎人部队被分割成了两段,前后不能互相照应,又都受到郑国军队的前后夹击,戎人步兵的机动性优势顿时无从发挥。这时,郑国军队战车的强大力量得以发挥,不但能够轻松抵御戎人步兵的冲击,而且攻击起被围困的戎人步兵毫不费力。最后,戎人在这种前后夹击中全军覆没。

公子突的妙计帮助郑国一举消灭了长期困扰后方的戎人,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开始向外发展和扩充势力,不久便成为春秋时期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公子突诱敌之计所以成功,关键在于知彼知己,对敌我双方情况非常熟悉和了解。戎人勇敢,但军纪不严,军心散乱,他们得胜骄傲,贪图俘获而轻兵前进。他们遇挫而馁,不顾全局,互不相救。这是他们劣势所在。而郑军善于车战,这就是优势所在。

“知己”和“知彼”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如果人不能在更高意义上理解对自然的“征服”,一味地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危及的是人类自己的生存。

总之,只有在更高意义上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才能真正有可能战胜自己,克服苦难,恰当处理各种关系,合理解决一切问题。

二、楚王战绞侯-抛砖引玉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他向楚王献上一条“抛砖引玉”的计谋。

屈瑕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现在绞城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城中缺少薪柴,此时,我们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当他们运柴返回时,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前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时候,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听后觉得计策虽好,但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洞悉楚王疑虑,于是又说:“大王请放心,绞国不仅国小而且人民容易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火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5天,收获不小。绞国士兵见有利可图,于是出城劫夺柴草的人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6天,绞国士兵像前5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到伏兵才发现已经没有了归路,死伤无数。

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抛砖引玉”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

现代商战中,要合理使用此计,必须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包括他们的综合实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

三、假道伐虢-给贪图小利者小恩小惠

春秋时期,晋国首先称霸,成为诸侯中的大国。当时在晋国南面还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虞、虢两国同姓近支,关系很密切,又因为都是小国近邻,唇齿相依,很早就订有盟约,一旦有事,两国互相派兵援救。长期以来,这两个小国就用这种办法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也没有哪个强国有实力能一举同时吞并这两个国家。

这时候,晋国的晋献公为了进一步扩充疆土,称霸各国,就想兼并邻近的虞、虢两个小国。但要想吞并这两个小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果袭击虞,虢会出兵救援;晋如果攻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公元前658年,晋国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当时,晋国有两件镇国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晋献公每日都要骑驾良驹、赏玩美玉。荀息建议晋献公拿出这两件镇国的心爱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送给虞公。献公有点舍不得。

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派出使节来到虞国,向虞公表达了两国交好之意,并将两件镇国的宝物送给了虞公。虞公得到良马和美璧,又自以为结交了强大的晋国,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拉拢了虞国后,就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终于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也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听说后,马上进宫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不能办的,我们虞、虢两国,世代交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而且,强国环临,如果失去了虢国这个长期以来的伙伴和军事上的盟友,我们的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虞公却说:“我们已经结交上了强大的晋国,现在晋国终于有求于我们了,我们怎么也不能得罪啊,得罪晋国岂不马上惹祸上身?为了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于是就同意了晋国使用虞国的道路,进攻虢国。为此,虞、虢两国断交了。

晋军顺利地通过虞国道路,前往攻打虢国。没有虞国的帮助,弱小的虢国很快就被晋国打败,晋国没有费什么气力就取得了胜利。晋军班师回国时,晋军统军大将里克把劫夺的部分虢国财产送给虞公。虞公大喜过望,越来越认为结交晋国、放弃虢国是正确的选择,就盛情款待晋军大将里克。里克这时趁机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而且需要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还自以为有晋国的大军在国内驻扎,其他强国就不敢随意来犯。

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借口前去迎接班师回国的里克,来到虞国,虞公出城相迎。晋献公就约请虞公外出打猎。虞公打猎不一会儿,就看见京城中起火。等到虞公赶回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晋国士兵又从虞公的住所搜出了晋国战前送给虞公的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送回到晋献公的手中!

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虞国之所以被晋国灭亡,原因有很多,但与虞公贪图小利、看不到危险有直接关系。战争总是围绕一定的利益进行的,因此,“利而诱之”谋略应用在作战过程中屡试不爽。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策略也被各个领域的人广泛使用。不过,这一谋略的有效实施是有条件的。对贪利者,可以引诱其上当;对不贪不愚之人,则很难奏效。

四、郑庄公韬晦-以守为攻,后发制人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因为她娘家姓姜,丈夫的谥号是武,所以人们就叫她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两个,生庄公时武姜难产,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并从心里很讨厌庄公。

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王,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继了位,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将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庄公回答说:“制这个地方是非常险恶的城邑,虢叔就死在这里,除此以外,别的城邑我都照您的吩咐办理。”于是,武姜就要了京。庄公让共叔段居守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因为京这个地方的规模太大,与共叔段的身份不符,此事在臣中引发争议,大夫祭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那可是国家的祸害呀。古代圣王的规定: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这个都邑的规模不合法度,这不符合古代圣王的制度,您将要承受不了。”

庄公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姜氏要这样做,我怎么能躲避这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可能满足!不如及早给大叔安排个地方,别让他的势力发展蔓延。一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杂草尚且难以根除,何况是国君那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了不义的事,必然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

过了不久,大叔又要求把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上的两个城邑在名义上属于庄公,而在实际上属于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两个君主,您将要对他怎么办呢?要是把君位让给大叔,我请求去辅佐他;如果不给他,那我请求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你着急,他将要自己赶上灾祸。”

过一段时间,大叔又收服了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郡邑,领地扩大到廪延。子封说:“行啦!大叔的势力要再雄厚,将会夺得民众。”庄公说:“做不义的事,必然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势力再扩大了就必将垮台。”

大叔修治好了城郭,聚集百姓,修理了盔甲兵器,装备好步兵,准备袭击郑国国都,而武姜将为他打开城门,作为内应。庄公听说了他们行动的日期,就命令子封率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京城的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攻打到鄢。五月辛丑,共叔段逃到共国。

这个故事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在弟弟和母亲的步步紧逼下,郑庄公运用韬光养晦之计,表面上佯作“愚”而无能,实际上则暗藏杀机,慎重行事,以守为攻,后发制人。

韬晦之计运用于现代企业经营中,即暂时避开市场的竞争热点,不动声色地开发新产品,研制新项目,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一举占领市场。

五、孙武练兵,杀一儆百-杀一儆百

春秋时,齐国人孙武,带着他的《孙子兵法》到了吴国,呈给吴王。吴王细细阅读后对伍子胥说:“孙武的这十三篇兵法好极了,他真是个奇才!”于是命伍子胥去请孙武来王宫相见。

见面之后,吴王说及本国兵微将寡,问孙武怎样才可以扩军强国。孙武将当前形势分析后,便说:“我的十三篇兵法,不但可施于军旅,还可以动员妇人女子,驱而用之!”吴王大笑起来,说:“我从来未曾听说过可以训练女人上战场杀敌的!”

孙武说:“不相信可以当面试试,如不成功,甘当欺君之罪!”“真的吗?”吴王说,“好,且看看你的本领!”于是就在后宫选出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接受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命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两队队长,又令所有宫女,每人各执一支戟。孙武说:“军旅之事,纪律森严,有赏有罚,号令必行。”孙武把宫女编成左右两队,右姬管右队,左姬管左队,各拿兵器,示以军法:一不许队伍混乱;二不许交谈喧哗;三不许私自行动。

第二天一早,全体齐集教场训练,吴王也坐在楼上观看。180名娘子军全副武装,右手握剑,左手拿盾,分站两旁。吴王看见心爱的宠姬威风凛凛,心里着实欢喜。孙武升帐,传令布阵,将黄旗两面,授给两位队长,令为前导,众女跟随队长之后,五人为伍,十人为总,要紧随相继,不得脱离。听鼓声进退,脚步不得混乱。传谕已毕,令队伍皆跪下听命。一会儿,孙武又下命令:“鼓声一响,两队齐起;鼓声再响,左队向右转,右队向左转;鼓起三通,各挺剑互斗。锣声起后收兵!”将规矩讲得一清二楚。

号令一出,众女都掩口嬉笑起来。击鼓的军士禀告,第一次鼓已击过了,但她们有的起,有的站,参差不齐。孙武站起来非常严肃地说:“规矩不明,号令不熟,是将领的罪过。可再申前令,解释清楚!”军吏奉命再大声告谕一次。鼓吏第二次击鼓,这些女子依旧嬉笑耳语,挨肩斜倚,乱成一片。

孙武忽然双目一瞪,大发虎威,喝问:“执法吏何在?”“有!”“我已说过,规矩不明,号令不熟,是将领的罪过;今已约束再三,号令已明,却明知故犯,违反号令,就是军官和兵士之罪。”左右见孙武正发怒,不敢违抗,便将两姬捆绑起来。

吴王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急命人持节驰救,令曰:“寡人已知将军的用兵能力了,但两姬乃寡人心爱之人,非此两人,食不甘味,睡不安寝,请看寡人面上,赦免一番!”孙武拒绝,说:“军中无戏言,臣已奉命为将,若听君命,赦免有罪,将何以服众?斩!”

不一会,两姬头颅挂起来,宫女无不身体发抖,牙关发颤,诚惶诚恐地跪在帐下听令。

孙武又将副队长任命为队长。于是再击鼓发令,宫女们前、后、左、右、跪、起都符合规矩要求,没有一个敢出声的。

自此之后,吴王深知孙武善于用兵,于是拜孙武为将军。孙武纵兵驰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捷报频传,显名诸侯,使吴王阖庐称雄一方。

所谓“杀鸡儆猴”、“杀一儆百”,就是威慑恫吓之意,这是权术,是驭众手段。步骤划一,法令贯彻执行,必须依靠严厉的手段。军队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令行禁止,就不会有战斗力。同时纪律应该是无私的,罚不避亲,行不畏贵,法才有权威性,令才有号召力。

管理现代企业和机构,也同治军一样,要有严明的纪律和有令则行的作风。在执行纪律中,做到一视同仁,公开、公平、公正,不受个人因素影响,不可感情用事。以一警众,是为了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秩序和纪律。

六、退避三舍-退一步海阔天空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时十分宠爱一个叫骊姬的妃子,并且为了把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竟将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申生一死,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了危险,于是便逃难到别的诸侯国,其中重耳流亡到了楚国。

流亡楚国期间,楚国的成王结识了重耳。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重耳也对楚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成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成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励精图治,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然而,当时群雄皆起,诸侯争霸,发生战争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之间终于因为不和而发生了战争。由于楚国比较强大,因此统军大将成得臣就想要先发制人,率领楚国大军重兵压境。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想不开,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道理?”大将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成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成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紧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这样,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他率领军队步步紧逼,一直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了战书,措辞十分傲慢。

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对我的恩惠,我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一直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还是不肯罢手,那么,我们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从不把晋人放在眼里。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时候,晋文公又发出命令,让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要再追杀。成得臣由此逃了出来,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楚国。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胜利回国。晋国胜利的消息传到周的都城洛邑,周襄王和大臣们都认为晋文公言而有信,退避三舍后还能打败楚国,所以立下大功。周襄王亲自去慰劳晋军,于是晋文公趁此机会,给周襄王造了一座新宫,并约各国诸侯召开大会,订立盟约。

从此,晋文公当上了中原的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退避三舍”是指退让、忍让和回避,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以求避免冲突。在古代,一“舍”即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晋文公在兵力优势情况下仍然能信守诺言真是难能可贵。

现在说的“见到那个家伙,谁也会退避三舍”则是指远远躲开某人的意思。人间世事,往往是十分复杂的,若全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未必有好结果,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时候,适当的礼让更容易赢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你成功打下基础。

七、将相和-辨清利害再行动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纷纷自立为王。七雄各占一方,其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昭襄王曾设计用十五连城换和氏玉璧,实际上是要以强凌弱欺负赵国。赵国蔺相如足智多谋,舌战强秦,完璧归赵。回国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廉颇听说后怒气冲冲。回想自己连年南征北战,蔺相如只不过是凭借着口舌之辩,况且他未经过大战却官居自己之上,因此廉颇怨气冲天。

一天,有门客进来报告说:“蔺相如赴宴,街上人民高声欢呼丞相,非常荣耀啊!”廉颇闻听气往上撞,心想,为何不拦住去路好好羞辱他一番。于是率领仆从来到大街上,将人马一字排开在蔺相如必经的要道。蔺相如车马行至此难以再往前进,连忙吩咐绕道而行以免伤了彼此的和气。廉颇又穿过小巷挡住去路,蔺相如说:“这老将故意地拦挡去路,我退让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再次吩咐从人另寻别路去赴宴,谁知廉颇又一次追赶到前方。这次拦路更鲁莽,命仆从口出不逊,说短论长。蔺相如镇静心神,细细地琢磨:“这老将虽年过花甲却像孩童一样,竟忘却将相不和乃是国家不祥。”于是,令从人将车马退转,罢宴回府,这时候廉颇才得意洋洋地大笑。

不久,这件事就传遍大街小巷,惊动了大夫虞卿,他便入朝禀告大王。赵王听后沉吟了半晌,认为这件事关系国家兴亡,连忙命虞卿快去调解,并告诫虞卿必须要二人和好。

虞大夫领命先到丞相府。虞卿说:“我最近听说老将廉颇得罪了丞相,挡路三次。多蒙丞相宽宏大量,我奉王命特来问候。”蔺相如说:“我为国家而退让,众诸侯国畏惧他武艺高强,倘若是我们同室操戈生内乱,那强秦一定要乘虚而入。我蔺相如若有过失得罪了老将,我情愿谢罪赔礼。”虞卿点头称赞。

虞卿又来到将军府,通禀后与廉颇相会。虞卿说:“我久慕老将军知兵善战,威镇诸侯。这朝中文有蔺相如、武有将军您,何愁赵国不富强。”廉颇听后怒容满面:“那蔺相如是何等之人,不配伴在君王之侧。提起赵国安危唯我一人独掌,那蔺相如他有何能保国安邦?赵国有廉颇在朝一日,管叫他丞相做不长。”虞卿摇头微笑道:“老将军,蔺相如只身入强秦谁敢前往,不怕油锅威吓,气吞八荒,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在渑池众诸侯的面前羞辱秦王。他不怕油烹怎能怕将军你,蔺相如有明察远见不和将军论短长。那秦王若知你们将相不和,一定会兴兵来犯。到那时内忧外患必难以固守,蔺相如他怕的是国破民亡、妻离子散啊。”廉颇闻听如梦惊醒:“虞大夫!蔺相如真是深明大义,我做事太蛮横骄傲了。蔺丞相为国为民低头忍辱,太可敬了,真叫我越想越愧悔。我立刻到他那里去负荆请罪。”

廉颇摘金盔脱蟒袍身背荆杖,徒步而行前往相府。到门前也不禀报就往府内闯,众门客谁都不敢拦挡。廉颇进书房见蔺相如独自躺在床上看书,就含羞带愧地一语不发跪在一旁。蔺相如一抬头见廉颇跪在一旁,身背荆杖,忙撇下书简惊慌失措地下床跪倒,说:“老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廉颇说:“多蒙丞相宽宏大量,以国家为重不忍伤了同僚。我从前太自私了,三次蛮横欺压丞相。现在我负荆请罪而来,望丞相责罚教训。”

蔺相如急忙搀起廉颇把荆杖扔在一旁说:“老将军,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只要我们同心合力抗强敌,无论文武都是国家的栋梁啊!”

蔺相如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面对廉颇的当街羞辱,能够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了赵国朝廷内部的分裂,将相合力共同使国家走向对抗强敌的道路。在这里,蔺相如做到了“因利制权”,注重将国家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自觉服从国家利益,获得了人民的景仰。

与政治领域比较起来,“因利制权”的策略在经济领域表现得相当明显。运用这一策略的时候,强调领导者和经营者所采取的战略手段、经营方法都要以现实的利害为出发点,辨别利害之后再采取行动,不仅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化被动为主动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人才辈出。庞涓、孙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相传二人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一个事魏,一个事齐,且各为其主,战场相逢,斗智斗勇。

魏惠王仿效秦孝公,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于是用重金招徕天下人才。当时有个叫庞涓的魏国人前来求见,向魏惠王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于是庞涓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被他打败了。从那时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便开始张狂起来,但他知道,他的同学孙膑,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远在自己之上。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能高于自己,影响了自己的位置,便把孙膑骗到魏国,施毒计将孙膑致残,剜去孙膑的两个膝盖并在他的脸上刺上字,企图使孙膑既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为了留住生命,以图复仇,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后来逃到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同孙膑谈论兵法后,见孙膑不仅熟习兵法,而且对指挥作战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对孙膑的军事才能深信不疑,只恨没早点见面,便拜孙膑为军师。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为了报失去中山的旧恨,便想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国。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时趁机将中山强占,庞涓认为中山不过是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了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听从庞涓的建议,踌躇满志,以为宏伟的霸业从此开始,于是立即调拨五百战车,命令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任命田忌为元帅,孙膑为军师,率领一支8万人的军队去救援赵国。

当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进军赵国邯郸,以解赵围。孙膑制止,对田忌说:“要解开乱麻,不能用蛮力强拉硬扯;要排解打斗的纠纷,不能手持武器帮着击刺把自己也卷进去。要避开其强势,直接攻击其空虚部位,利用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停止,自然便解决了。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攻打,精锐部队必然都在外面战斗,而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将军不如率领军队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占据魏国的交通要道,攻打魏国防务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国必然会放弃赵国,回军来救。这样齐军既可以救赵,又可以调动魏军跋涉奔走,趁魏军疲惫之时一举击败魏军,不但可解赵国之围而且也能坐享魏国疲惫之师的利益。”

田忌依计而行。果然,庞涓得知魏都被围的消息,十分慌张,在攻下赵都邯郸后,顾不得部队的休整和喘息,被迫留下少数兵力留守邯郸,抛弃辎重,急忙率领轻车锐骑,昼夜不停地回救大梁。庞涓这样做,虽是出于无奈,却犯了兵家大忌!庞涓仓皇回救大梁,早已在孙膑的意料之中,他在魏军回师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伏。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齐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如同猛虎下山,魏军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很快,疲惫不堪的魏军就被打得大败!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得以解决。后来,魏国被迫与齐国议和,并且将赵国都城邯郸归还给赵国。

“围魏救赵”变攻坚为击虚,变被动趋战为以逸待劳,变击敌有备为出其不意,比直趋邯郸参战确实高明得多。它的基本思想是趋利避害、机动歼敌。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

生活中也是这样,有的时候以硬碰硬并不是好的方法,只需避实就虚,改变一种方式就能达到以逸待劳,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做事往往就会变得轻松顺利,也避免消耗过多的精力。

九、暗度陈仓-奇正相生,出奇制胜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也随后进入关中,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脱险后,不得不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接受了张良的计策,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用木材架在悬崖峭壁上的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这样,既便于防御,又能迷惑项羽,让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师逐鹿了,以松懈项羽的戒备。

公元前206年,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就命令周勃等带领大队人马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限期三个月完成,并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可是烧毁的栈道接连有几百里,高低不平,地势险要。修了没有几天,就摔死了几个人。刘邦兴师动众修栈道的消息传到关中,立刻引起关中守军的重视。守在关中西部地区的雍王章邯,一方面派探子去打听修栈道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派主力部队在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一个月过去了,关中没有一点动静,探子每天都来报告,说修栈道的士兵和民工天天都有摔死的,逃跑的,这栈道估计一年也难修好。而且当雍王听说汉王所拜的大将原来是曾经钻过别人裤裆的懦夫韩信时,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忽然有一天传来急报:汉军已经攻入关中,陈仓被占。栈道还没有修好,汉军插翅难飞,这怎么可能呢?原来,韩信表面上派了许多人去修复古栈道,装作要从栈道杀出去的样子,故意吸引项羽的注意力,暗地里却和刘邦主力翻越柴关岭抄小路迂回过去袭击陈仓,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下大散关,打败章邯,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西大门,并随之攻占了雍地和咸阳。

没过多久,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先后投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关中就成为汉王刘邦的地盘,从而为刘邦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暗度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牵制而集结固守时,则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度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来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明里做的是假的,暗地干的才是真的。实质上是利用对方思维结果与己方的真实意图之间的空隙,由一方人为制造两方的思维“错位”。这种“错位”的隐蔽性越强,越不容易被人发现。

生活中有时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奇正相生,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要掌握好“奇”、“正”的辩证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由奇变为正,而适时的正面强攻又可能转化为奇。

十、背水为阵-置之死地而后生

公元前205年,汉将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当年十月,汉王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进攻赵国。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二十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国谋士李左车对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真是一路威风,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当。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这样你暂时给我三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再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陈余是个迂腐之人,又自以为是,他不听李左车的话,还说:“韩信的兵力很少,长途千里赶到这里又筋疲力尽,像这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敢打,别国会怎么看我们,不是更瞧不起我们了吗?”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

韩信将军队安营扎寨在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召集将军们在营中部署。韩信分析了两边的兵力,敌军人数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拼攻城,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如果久拖不决,又经不起消耗,经过反复思考,他定下了一条妙计。他命一将领率两千精兵,每人拿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爬上附近山头,到树林隐蔽之处埋伏起来,并命令等到与赵军开战后,自己率军佯败逃跑,赵军倾巢出动追击汉军的时候,这两千精兵迅速杀入敌营,插上汉军的军旗。韩信又命令张耳率军一万,在绵延河东岸,摆下背水一战的阵式,自己亲率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背水历来是兵家之大忌,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第二天天刚亮,只听汉军营中战鼓隆隆,韩信亲率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出击。两军杀得昏天黑地。韩信早已部署好,此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假装败退,并且故意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陈余见韩信败,大笑道:“区区韩信,怎是我的对手。”他下令追击,一定要全歼韩信的部队。

汉军背水而战,士兵们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表现得非常勇猛。这时韩信埋伏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合为一股。韩信对士兵们进行动员:“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击的敌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击溃追兵。”士兵们知道已无退路,个个奋勇争先,要与赵军拼个死活。

赵军久战不能取胜,又抓不住韩信,想收兵回营,回头一看军营里已全部插上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俘虏,顿时军心动摇,纷纷逃跑。韩信、张耳突然率部杀了回来,陈余完全没有料到,他的部队认为以多胜少,胜利在握,斗志渐衰,加上韩信故意在路上遗留了大量军用物资,士兵们你争我夺,一片混乱。锐不可当的汉军奋勇冲进赵军阵营,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藉,正是“兵败如山倒”。陈余下令马上收兵回营,准备修整之后,再与汉军作战。他们退到大营前面时,只见大营那边飞过无数箭来,射向自己。陈余在慌乱中,才注意到营中已插遍汉军军旗。赵军惊魂未定,营中汉军已经冲杀而出,韩信、张耳同时从两边夹击赵军。张耳一刀将陈余斩下马,赵王赵歇也被汉军生擒,赵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反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利用了事物的可逆性,从反方向进行推断,寻找常规的交叉道,并沿着交叉道继续思考,运用逻辑推理来寻找新的方法,制定新的方案。韩信正是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利用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心理,背水为阵,达到激发将士的勇气、获得奇效的目的。

在学习这种方法的时候,不可不加分析,机械模仿。“置之死地而后生”重要的是求得“生”的希望。只把自己置之死地而无生望,无疑是自杀行为。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时会陷入僵局,面对困难,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在绝境中捕捉新的生机,确定新的发展战略。 i5F9OTQWe4JLUxo6mboOs5yd4nsbXab0XW3nylotTIFasyQXBTHyU7YLpRtc+w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