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志向篇(2)

八、王充的特别图书馆-淡泊名利,专心于学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者。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地方上做过几年的小吏,因为不愿意趋炎附势而被罢官回家,回家以后,他一边教书,一边广泛阅读,著书立说。尽管他贫无一亩之田,贱无斗石之秩,但却始终居贫而志不倦。他在门窗墙壁上挂满了毛笔,闭门潜思,写成了多部击中时弊的大作,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部书了。这部书内容极其丰富,渗透了对汉儒迷信神秘思想的批判和对朴素唯物主义的阐述,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成为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作品。此书的写成同王充从小刻苦勤奋、广读博览、勤于思索是分不开的。王充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使他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以慰藉含辛茹苦的母亲和九泉之下的父亲。王充从六岁开始学习,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通读了《尚书》、《论语》,后来又被送到洛阳的太学。这里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也是一所贵族学校,里面多半都是挥金如土的公卿显门子弟,可是王充从不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衣着不光鲜而自卑,他在当时著名的史学大家班彪的影响下,埋头于书堆,遍览了太学的藏书,可他仍感到不足,就利用别人玩耍、逛街的时间带上一些干粮匆匆地赶到书肆。洛阳城当时有许多规模较大的书肆,王充都逐一逛过,只要见到喜欢的书,他一定会想办法把它读完。通常他都是书肆一开门就进去,直到闭店才出来。开始有几家书肆的老板觉得这个穷学生只看不买,耽搁了生意,索性将他拒之门外,当后来得知这位太学生是因为家境不好,才想出这个办法阅读太学里看不到的书时,都为他那刻苦的精神所感动,此后,他们都主动为王充打开方便之门,每当王充来书肆看书的时候,为他在书肆的一角放上一只小凳子,中午还给他准备一杯白开水。就这样,洛阳城中的许多大书肆都成了王充的特别图书馆。在这里,他饱读了“异端”之论,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打破了过去腐儒们死抠经书、唯守章句的学风,为写出像《论衡》这类充满哲理的激进论著奠定了基础。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的关怀和温暖,但年纪幼小的王充依旧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来慰藉自己的父母,这一直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粮。他拼命地博览群书,为日后的有所作为吸足了知识的养分。《论衡》的出世,可以说是王充一生勤学苦读的结果,淡看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专心研究知识是王充唯一的愿望,正是他不在乎外界的任何干扰、埋头于书堆的专一精神才使得自己成为一代大思想家。

九、曹操五十立大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时期,袁绍以十万大军雄踞北方,对只有四万兵卒的曹操不屑一顾,他骄纵蛮横,致使谋士许攸愤而投奔曹操,献出火烧袁军粮草之计,从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袁绍也在不久之后暴病身亡。袁绍死后,曹操最大的威胁消除了。曹操带兵凯旋。一路上,将士们都很兴奋,认为袁军败退,北方已定,大家可以解甲归田,过安稳的日子了。但是大胜而归的曹操却郁郁寡欢,满腹忧思。黄昏时分,曹军来到一高坡前,曹操策马上坡,远眺着茫茫暮色和万丈彩霞,不禁吟道:岁月悠悠,老年已将来临。转战南北,何时能回故乡?天下没有统一,我的壮志未酬。战马不卸下鞍,铠甲不离开肩。谋士郭嘉紧随其后,默默无言。可是不远处却传来战士们悠扬的歌声:离家数载无音信,姑娘等得烦了心。如今战胜得回还,喜抬花轿迎亲归。月亮照在我头上,姑娘不要嫁他人。原来,此时曹军上下都认为北方平定,可以安享太平了。但曹操胸中的大志却是:平定中原,进而统一全国。郭嘉深知曹操之心,于是怒斥那些贪图安逸的将士,代曹操说出统一中原的大志。曹操见他如此知心,甚为相惜。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袁绍之子袁尚、袁熙已经投靠东北乌桓。曹操因势利导,趁机激励全军将士直捣乌桓。发兵乌桓的路上,连日干旱无雨,将士们口渴难耐,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曹操欣喜若狂。可谁知连日暴雨,洪水泛滥,行军速度异常缓慢。这时,有谋士建议驻军休整,但曹操担心延缓时日错失良机,执意不肯。这时,郭嘉献出一计:丢弃重物、扔掉盔甲、轻装上阵。这一计策遭到众人的反对,因为一旦遭遇敌军,后果不堪设想。曹操沉思片刻,下令依计而行。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地势险峻的白狼山,曹军遭遇乌桓三万骑兵的伏击!一时之间,曹军上下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曹操见此情景,拔出宝剑,高喊:“大家不要惊慌!随我来!”他带头纵马杀开一条血路,直冲白狼山,在制高点上镇定自若地指挥作战。将士们深受鼓舞,奋力拼杀,大败三万乌桓骑兵。这时,逃至乌桓的袁尚、袁熙又逃到了辽东。随后,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要求乘胜追击袁尚、袁熙的残余部队,但郭嘉却坚持反对,并说:“如今诸侯割据势力,矛盾重重,我们一旦进攻,他们就会联合抵抗;我们不进攻,他们反而会起内讧,自相残杀,到时候我们只需坐收渔翁之利!”曹操听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采纳了郭嘉的建议,按兵不动。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辽东毫无动静,曹操变得非常焦虑、急躁。郭嘉深知其意,便宽慰他再等一等。曹操一听,大怒道:“等!我已经50岁了!再等我就……”郭嘉终于明白为什么曹操一直郁郁寡欢,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了!时隔不久,辽东太守公孙康果然派人携袁尚、袁熙的头颅来拜见曹操,曹操由此更加赏识、信任郭嘉。征服北方后,曹操信心大增,决定发兵南下。然而在南下途中,曹军却因缺水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军心开始涣散。对曹操打击最大的是:郭嘉因病去世了。此时,年过五十的曹操自问:要不要就此放弃?最后,他毅然决定继续统兵南下。南下途经渤海时,曹操临海凭眺,看着惊涛拍岸,巨浪滔天,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此,他更加坚定意志,再也没有消沉,直到统一中原。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物,等到自己50岁的时候,还没有杀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下,曹操当时的郁闷心情可想而知,而曹操却从未想过放弃,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迟暮之年的曹操终于平定了北方。每个人都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立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是即使到了三四十岁以后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千万不要随意放弃,只有永远坚持不懈地奋斗,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十、玄奘天竺取经-不畏险阻,迎难而上

唐朝西北边疆,荒凉的戈壁滩上有两个中年和尚风尘仆仆地行进着,其中那位师兄就是玄奘,他与师弟两人长途跋涉,同往天竺取经。他们来到关卡前,请求守门将领准许过关。将领非但不答应,还将两人当成突厥的奸细,不由分说就将他们关押起来。将领经过严格的逼问,一无所获,一怒之下要将二人斩首示众。师弟一听,吓得浑身直哆嗦,语无伦次地要求退回长安。玄奘冷静地晓之以理,他说:“目前国内佛学一片空白,令人深感遗憾,若能去天竺取回真经,解答众佛徒的困惑,当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况且,突厥屡次侵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恶如豺狼,人人得而诛之,我们怎么会去给他们报信呢?”最终,将领被玄奘的一片诚心所打动,破例放二人出关。临别时,将领提醒玄奘:“从长安到天竺,漫漫征途几万里,这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而且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恐怕你们还没走多远就会葬身在沙海之中了。”果然,没走多远,眼前就出现了茫茫无际的沙漠,巨大的龙卷风夹着沙土扶摇直上几百米高,差点将两人卷向半空。但这些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玄奘西去取经的决心和意志。数月之后,两人来到高昌国,发现举国上下非常推崇佛教。国王听说来了两个从唐朝去天竺取经的和尚,非常高兴,将他们奉为上宾。国王告诉他们:国民都很信仰佛教,但却无人能为百姓阐释佛理。他希望玄奘二人能留在高昌国传经讲道。为了打动二人,国王开出了十分丰厚的条件:封两人为护国法师,建一座全国最大的寺院供养二人,且加赏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师弟有些动摇了,但玄奘断然拒绝。国王看出了师弟的心思,故意岔开话题,草草了事。然而到了夜里,国王偷偷来到师弟的房间,两人谈妥了所有的条件。第二天一大早,玄奘找到师弟催促他起程,师弟故意拖延时间,含糊其辞。玄奘看出其中必有内情,与师弟发生了争执,国王一怒之下将玄奘押入天牢。玄奘为了能西去取经,绝食三天三夜,且滴水不进,国王听说这件事后,有些感动了。一天深夜,玄奘突然惊喜地发现四周无人,他赶忙收拾行礼,悄悄地溜了出去,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没命地奔跑着。这时,背后传来忽高忽低的叫喊声,玄奘回头一看,一条长长的“火龙”绵延而来,知道一定是有人追来了。他心里一急,脚步不禁加快了,却不甚滑了一跤。这时喊声越来越近了,玄奘绝望地仰天长叹:“没想到我葬身异国他乡,只可惜取经无望了。唉!”但追兵跑过来却并没有擒拿玄奘,原来他们是奉国王的命令,前来给玄奘西天取经送行的,玄奘喜出望外。士兵们牵来一匹白马,说:“这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国王吩咐送给您。”随后士兵又掏出一封信,说:“这是我们国王写给沿途各国国王的文书,遇到什么困难可以请他们帮忙。”玄奘感激不尽,朝王宫的方向拜了又拜,骑马西去了。他一路翻越雪山,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天竺,拜摩揭陀国佛学造诣最深的戒贤法师为师,苦读经书。十几年后,他成为天竺学问最深的佛学大师,很多人都劝他留在天竺,但他都拒绝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最后,他带着大量的经书又回到了长安。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虽版本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玄奘不辞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立志一定要取到真经,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志向值得我们学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人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止步不前甚至后退,那么永远都不可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只有像玄奘一样无论经受什么艰难困苦,都设法克服,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

十一、谢客十年著一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晋武帝太康年间,京城洛阳的纸张,突然涨价了,原来不过一千文钱一沓的纸,这时竟卖两千文甚至三千文一沓。人们都在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回答说:你还不知道?左思写了篇《三都赋》,文人学士争相传抄呢!左思原为齐国临淄人,小时候读书成绩并不好,他的父亲左雍曾对朋友们说:左思比不上我小时候的聪明劲儿。左思听到后,心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超过前辈。左思有个妹妹,叫左芬,因为文章写得好,受到皇帝的喜爱,召入宫中,封为贵妃。由于这个原因,左思也来到京城洛阳,准备干一番事业。左思早就读过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这两篇名作,但他对这两篇佳作都有自己的看法,认为有些描写流于虚幻、缺乏事实根据。他决心学习前人,超过前人,把三国时代的魏都邺城、吴都建业、蜀都成都合起来写篇《三都赋》。为了写好这篇赋,左思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向在四川做过官的著作郎张望载了解成都的风貌;他找来了有关“三都”的图书典籍,认真考察。为了集中精力构思写作,他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左思还在房间里、院落里,甚至厕所里都挂上纸片,放上笔墨,一有灵感就随手记下。有的纸片上的文字,涂了又涂,一改再改。他的夫人为他送来饭菜,他也忘了吃。一次,他正在挥笔写作,忽然想到应该吃点东西了,待到把一口菜送到嘴里,感到不是滋味,吐出来一看:那菜黑糊糊的--原来他是把毛笔当做筷子夹菜了。经过这样一番苦心写作,《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他为这篇文章,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满以为会受到士子们的赞赏,没想到拿出去征求意见时,竟受到一伙人的嘲讽。原来,他要写《三都赋》的风声一传出去,就有人断定他这个山野之民难登大雅之堂。有位叫张华的人对他说,有位皇甫谧先生是当今文坛领袖,你可以请他评论一下再做计较。于是,左思把《三都赋》送呈皇甫谧。皇甫谧读后,击掌赞赏。为了奖掖新秀,皇甫谧亲笔为之作序,并请人为之作注解。顿时,《三都赋》成为洛阳百姓交口称赞的好文章。文学家陆机,原来看不起左思,还打算自己写篇《三都赋》,后来看到左思《三都赋》的抄本,自叹弗如,也放弃了写《三都赋》的念头。专心致志,是左思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写作之中,不受外界任何干扰,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有些人,也立志要做些事情,但他们的立志不能持久,因此,雄心壮志往往付之东流。这是应深以为戒的。

十二、欧阳修立志改文风-敢于承受压力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生活在北宋中期,此时,宋朝建立已近百年,然而文风却还是沿袭五代那种刻意追求骈偶的传统,文章污浊不振,读书人守着陈旧粗劣的成规,理论卑下,气格软弱。当时的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一班人,都想要以创作来振兴文风,但是才力不足,未能实现其意愿。欧阳修对当时的文风也很不满意,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欧阳修寄居随州时,曾在书筐中得到唐朝韩愈的遗稿,读完以后心中非常钦慕,于是他苦心探求其中的玄秘奥妙,以至忘记了睡觉和吃饭,一心要快马加鞭追上韩愈,与他并驾齐驱。欧阳修考取进士后,认识了当时的大文学家尹洙,他们一起交游,写作古文,议论人事,彼此还轮番做老师。而尹洙又与当时著名的诗人梅尧臣相识,欧阳修经尹洙介绍也与他交游,一同作诗唱和。从此欧阳修在学业上进步很快,于是以文章超群而闻名天下。后来欧阳修入朝为官,任馆阁校勘,以后又参加编修《新唐书》,又自著《新五代史》,因而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一次朝廷派他出使契丹,契丹国王派四个贵臣陪他饮宴,并解释说:“这不是例行规矩,而是因为你的名声大才这样招待的。”嘉祐二年,欧阳修奉命主持当年的科举考试。当时,读书人喜欢作险怪奇涩的文章,称作“太学体”,欧阳修对这种文体坚决予以排斥抵制,对于写这样文章的人,一律不予录取。考试录取完毕,一些轻薄的考生,都等候在门外,欧阳修一出门,他们就群聚在欧阳修的马前大吵大闹,巡街的兵士也制止不住,欧阳修却丝毫不在意,直等他们离开才回家。从此以后,科举考试的文风有所改变。欧阳修一方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又积极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以致在后来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开一代新的文风。欧阳修也因此一举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对后人的影响可以说十分深远,但在当时,为了改变前朝那种不适合时世的柔靡文风,欧阳修所做的努力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考取了进士并参与政治以后,欧阳修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战和抨击,但是为了实现自己改变文风的志向,欧阳修从来没有退缩过,最后终于开辟了一代新的文风,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

十三、苏洵焚稿奋发有为-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苏洵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被后人合称为“三苏”。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阅书籍,无意中读到谢安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个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有一些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门为自己写的一样,不由得心中发出感慨:时光无情地飞逝,我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自己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洵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问上有了长进,就急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榜了。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因此他陷入了沉思,但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不知从哪里做起。有一天,苏洵正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过的书稿。面对这些书稿,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自己对书稿都感到不满意,又怎么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将其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了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了研究的价值和乐趣。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使其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京城内外的学者都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洵文章的写法。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氏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苏洵乃宋朝著名的文坛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年轻时的苏洵的文学功底并不是十分出色,他因为厌恶自己以前的书稿没有保留价值而一怒之下付之一炬,借此来激发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潜能。后来经过许多年的努力,苏洵在文学上的造诣终于有了巨大的飞跃和提高,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都成为了有名的大文学家。只有大胆摒弃自己以前价值不高的成就,才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如果因自己的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结果就只有一步步沦为平庸,很难再有好的发展,只有像苏洵那样焚稿激励自己,才会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十四、徐霞客远游探险-好男儿志在四方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大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他的心事终究被母亲觉察到了。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后,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徐霞客在他22岁那年,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和恒山等。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老母亲去世了,徐霞客就把他全部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在他50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冲经过一座高耸的山峰时,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徐霞客并不罢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妖精吃了呢。”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做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连他随身的仆人也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要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实地考察,徐霞客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有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还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呢!因不满当时的朝政而立志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徐霞客的志向不但算得上远大,而且可以说非常值得尊敬。家境不是很好的徐霞客,因为老母亲没人照料而将心中的理想隐藏在心里,幸亏母亲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徐霞客的志向才没有被埋没。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徐霞客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是他始终没有被困难所击倒,而是坚持将每天的所见所闻翔实地记录下来,终于汇编成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文献。

十五、“书巢”博览-矢志不移

中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恐怕首推陆游。他的诗集里有9000多首作品,相当于苏轼的2倍,白居易的3倍。而这还仅仅是现存的数字,不包括遗失了的。据推算,陆游一生创作的诗歌总数有将近3万首,就以60年创作时间来计算,平均每年500首,每天写一首多。当然,我们不能光凭着一个人写的东西多,就把他当做大文学家,看一个人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质量,而陆游作品的质量也是很高的,陆游的心始终为祖国而跳动,他的笔始终为祖国而写作,他是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陆游从小就热爱读书。他的父亲是藏书家,他家有书几万册,经、史、子、集,应有尽有。陆游最爱读文学作品,特别是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有一次他看见一本陶渊明诗集,拿来就读,越读越觉有味儿,从下午一直读到晚上,饭都忘了吃。岑参的诗格调豪壮,内容多写边塞杀敌,他十分喜爱。有时他边喝酒边听别人念诗,醉意朦胧中,似乎感到自己同岑参一道,正驰骋在抗敌的疆场上呢!陆游在学诗的同时开始不断地作诗。从十二三岁起,他的诗名就渐渐为人所知了。那个时候,正是金兵入侵、中原沦陷、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敌人的残暴,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激发了他的爱国精神。他勤学苦练,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20岁的时候,就已经向往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战斗生活。并且一方面学习剑法,一方面研究兵书。他在《夜读兵书》一诗里写道:“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翻译出来,就是:孤零零的油灯照亮了落霜的黑夜,我在深山里熟读兵书,寻找打仗的窍门。我很早就立下了驰骋万里的志愿,要拿起武器、奔向前线,驱逐敌人。爱国志士,从来就不怕牺牲,守着妻子儿女,这是可耻的行为。……陆游时时盼望着骑铁马、挥金戈,驱逐敌人,恢复失地。但在妥协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真是“报国欲死无战场”。他因为要求救国而遭打击,被调来调去,做了几任闲官。“国仇未报”,而壮士已经进入了老年!陆游从1189年年底被罢斥,到1210年去世为止,中间除去约有一年的时间到杭州主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外,20年的漫长岁月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这20年里,他“身杂老农间”,有时还亲自到田间去劳动。他虽然遭到罢斥,而且已经老了,但并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曾在《老马行》里写道:“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然而统治者是不肯让他去“平燕赵”的。为了排遣“报国无门”的悲愤,更为了吸取历史经验、寻求救国之道,他又像20岁前后那样发愤读书,并且给他住的房子,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书巢”,还写了一副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有个客人问他:“喜鹊在树上结巢,燕子在梁上结巢。上古有个有巢氏,是因为那时还不会修房子。尧帝时代,老百姓也曾经结巢而居,是因为那时洪水泛滥,平地上住不成。你现在幸而有房子可以住,门啊,窗啊,墙垣啊,应有尽有,和一般人的房子一模一样,却偏偏叫做‘巢’,这是什么原因呢?”他回答说:“在我的房子里,柜子中装的是书,面前堆的是书,床上枕的、铺的也是书。总而言之,一眼望去,除了书还是书。而我呢,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始终和书纠缠在一起,偶尔想走动走动,都被乱书包围起来,简直寸步难行。有时我自己也笑起来说:‘这岂不是我所说的巢吗?’”客人不信,陆游便带他走进“书巢”看看。起初,客人被书挡住了,进不去,后来,好容易钻进“巢”里,又被书围得水泄不通,左冲右突,又出不来,于是哈哈大笑道:“一点儿也不假,像个巢,像个巢!”陆游还有一间房子,叫做“老学庵”,这名字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里面也放了很多书,他在里面著书立说,曾写了一部《老学庵笔记》。当然,在“书巢”、“老学庵”读书,并不可能真正排遣他的愤懑情绪。面对“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的现实,仍然唱出了“为国忧民空激烈”的悲壮诗句。直到临死的时候,他还因“逆胡未灭心未平”,写了一首洋溢着爱国激情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之为诗人,与“爱国”是分不开的,这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平生夙愿。这其实就是说明了立志和矢志不移的重要性:不论自己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坚持下去;如果半途而废,那是永远也得不到成功的。

十六、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学无止境

在四川省眉山县城西南,有一座三苏祠,这是北宋杰出文学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故居,正殿两旁门柱上镌刻着书法家赵藩书写的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三苏”父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翰林兼侍读等职。苏轼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他的散文、诗、词和书法都很有名,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的方面,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的方面,他和辛弃疾齐名,被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苏诗编注集成》、《苏词补注》、《东坡词》和《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多才多艺,是北宋文坛领袖之一,他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光辉成就,是和他少年时孜孜不倦、刻苦读书分不开的。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专心攻读,成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是苏东坡的启蒙老师。他家藏书相当多,父母常引导苏氏兄弟读书学习。在家庭影响和父母的熏陶下,苏轼自幼聪敏好学。七岁知书,十岁能写文章,常受到亲友们的赞扬。在赞扬声中,少年苏轼逐渐滋长了自满情绪。他想,家里的藏书从先秦诸子百家著作,到西汉诗赋、唐代散文,已全都读过了,自己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一天,他在书房门口贴上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说来也巧,几天后,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门向苏轼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书请苏轼诵读。苏轼翻开一看,别说从未读过,就连认全书上的字都十分困难。苏轼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看来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距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还差得很远。老人走后,苏轼暗下决心,要从头学起,于是便在原来的对联上面各加上两个字,将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更加发愤,博览群书。据传说,他母亲在教授《后汉书.范滂传》时,苏轼曾对母亲说:“我如果是范滂,你能赞许我吗?”母亲说:“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母吗?”范滂是东汉末年一位正直的大臣,因反对宦官,后遭杀害,他与母亲诀别时,母亲反而安慰他不必遗憾。苏轼要做范滂,说明他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由于苏轼具有“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宏大志向,他在21岁时就考中了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文章后,大为叹服,他给梅尧臣写信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欧阳修为发现一个杰出的人才而欣喜若狂,同时又感到后生可畏,他想避开,让苏轼出名。宋仁宗读了苏轼的文章,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又得到一个宰相了。”苏轼学习,注重实践。他从南方人天天和水打交道,十几岁就熟悉水性的实例,悟解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为此,他很多的文章,都是通过亲身经历后有感而发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游历黄州赤壁时写出来的。传说赤壁是三国时魏、蜀、吴大战的地方。苏轼站在这里,眼望长江滚滚东流,他的心情很不平静,满腔感慨付诸笔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的大意是:滚滚的长江啊,东流而去,汹涌澎湃的浪潮,洗尽了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的遗迹!听人们说那些古代壁垒西边是三国时周瑜破曹的赤壁。看那陡峭的石壁腾空而起,狂涛拍击着江岸,骇浪卷起一阵阵雪白的浪花。江山是这样的娇丽美好,在这历史的瞬间,有多少豪杰演出过一幕幕的威武雄壮的史剧。想象那时,周瑜年少英俊,风流倜傥,刚刚娶过了小乔,头戴纶巾,手摇羽扇,从容镇定,运筹帷幄,谈笑之间,把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打得一败涂地,何等气魄!联想到自己连遭贬谪,白发早生,人生就像做梦一样,只好向那江中的明月,奠上一杯水酒,寄托凭吊之情吧!此外,苏轼还注意把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传说他和妹妹苏小妹常作诗答对。苏小妹额头凸起,苏轼嘲笑她:额头已入堂门内,双脚尚留庭院中。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她见哥哥脸长,便反讥道:前年一滴相思泪,而今尚未到腮边。这虽然是兄妹打趣,但也可看出苏轼反应机敏,善于把诗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苏轼在文学上多方面的成就,为北宋诗文改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创造的豪放词风以及优美的作品,永远值得人们推崇和学习。与一般人的志向和理想不同,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的志向竟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一目标看似广大,其实正是苏轼立志多读书多识字、学习知识的伟大心愿。学无止境是对一个人用心苦读的最好鞭策,而像苏轼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诗文的文学大家而言,读尽人间书的志向仅仅是虚心好学的一个小小写照而已,但是他内心真正的虚心向上的学习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ay51WClYMJqnSSfYiJuGIfMPPdO/YZVIg//kw48U2bxHxyvb9hAMW6EVMxS7UB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