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辑胜自己,才能赢别人——不断超越才能不断进步

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挑战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的流浪者。

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眼前的人:茫然的眼神、沮丧的心态、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专家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

罗伯特刚说完,他立刻跳了起来,抓住罗伯特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罗伯特带他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布之前。然后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你觉得你失败了,是因为输给了外部环境或者别人了吗?不,你只是输给了自己。”

流浪者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哭泣起来。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而是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了。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人生在世,要战胜自己很不简单,一般人得意时得意忘形,失意时自暴自弃;人家看得起时觉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时觉得没有人比他更倒霉。惟有不受成败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无形的情况所影响,纵然身体受到束缚,却能心灵自由,才算战胜自己。

人的一生,总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作着适应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勇者胜而懦者败;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许多人、事、物,都是战斗的对象。其实,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挥,那才是最顽强的敌人。

莎士比亚曾说:“假使我们自己将自己比做泥土,那就真要成为别人践踏的东西了。”

其实,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别人如何打败你,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是否在别人打败你之前,就先输给了自己。很多人失败,通常是输给自己,而不是输给别人。因为自己如果不做自己的敌人,世界上就没有敌人。

自己肯定自己,是一种意志的胜利;

自己征服自己,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提升;

自己控制自己,是一种理智的成功;

自己创造自己,是一种心理境界的升华;

自己超越自己,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凡是能够肯定自己、征服自己、控制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的人,就具备了足够的力量战胜事业和生活中的一切艰难、一切挫折、一切不幸。

要成功一定要战胜自己

美国《运动画刊》上登载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名拳击手累瘫在练习场上,标题为《突然间,你发觉最难击败的对手竟是自己》。这个标题实在耐人寻味。

在剑桥有一名学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去报考一家大公司,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位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自杀未成。不久传来消息,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是统计考分时,电脑出了差错,他被公司录用了。但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么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呢?

这个青年虽然在考分上击败了其他对手,可他没有打败自己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心理敌人就是惧怕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自己给自己制造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理想的人,当然也很少有绝对不可救药的人,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上述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你遇到一件事情,需要你采取行动去应付的时候,就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当它们同时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你开始彷徨困惑、痛苦不堪的时候。你怎样决定,完全看这两种矛盾的力量是哪一边战胜。如果是积极和光明的一边战胜,你就走向成功。如果是消极和黑暗的一边战胜,你就走向失败。

这理由很明显,按理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决定。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不经交战而采取正确的行动。甚至交战的结果,仍是消极与黑暗的一面战胜。

战胜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否时常姑息纵容了自己?

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要知道,我们有时痛苦困扰,犹豫不安,那只是因为我们心情上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在相持不下。让我们明智一点,早作抉择,你就觉得生活的面目豁然开朗起来了。

勤奋与懒惰,清醒与执迷,并不是距离遥远的两极,而只是薄薄的剃刀的两面,其间只有一刃之隔。你翻过这一刃之隔,便是勤奋与清醒;留在那边,便是懒惰与执谜。你要不要翻过,只在短短的一念之间。

如果你决心清醒,你便可以清醒;如果你决心执迷,你就将继续执迷。这“决心”的实现,不在你能不能,而在你肯不肯。

战胜自己,你便是强者

一支小分队在一次行军中,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混战中,有两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结果却发现进入了沙漠。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受伤的战士体力不支,需要休息。于是,同伴把枪递给伤员,再三吩咐:“枪里还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一小时你就对空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伤员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暮色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受伤的战士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结果,他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太阳穴。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

那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枪林弹雨,却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下,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不免警醒:不要轻易地对生活绝望,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就有获得重生的机会。

有时,面对困难,我们常常退缩,理由是困难太大;面对竞争,常常逃避,理由是对手太强;面对责任,我们常常推卸,理由是担子太重;面对坎坷,我们常常……不错,人生给我们的太多太多,而我们用以逃避的理由也同样太多太多。我们为什么不敢正视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种种怯弱、担忧、自卑以及恐惧!

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的本性注定我们的内心有许多的不坚强;自己,往往是最可怕的对手,是最无底的沟,是最看不透的迷雾。为了成功,我们必须战胜自己,自己是通往成功的最后一道屏障。

“战胜自己,我便是强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遇到挫折或身处逆境,都应该顽强拼搏,有战胜困难的自信和勇气,那样的你,就是一个强者,一个谁都打不败的强者。

想想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和那些有建树的人们,哪一个不是对自己信心十足,具有顽强毅力的呢?如果爱迪生因为一次次失败而灰心了,那么他还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吗?如果爱因斯坦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了自己的信念,那么他还能写出《相对论》,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的获得者吗?

用完美来诠释战胜自己的人

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能够打败你的人?惟有你自己。

我们奋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能轻易服输,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然而,太多的时候,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天灾人祸,面对重重的困难和挫折,是我们在心理上首先否定了自己,因而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失败。

古希腊有一位演说家,起初他由于口吃,常常被对手反驳得无还击之力,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这是他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的,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然而,就是这位演说家,每天清晨坚持演说,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演说家。由此可见:天生的不足,别人的嘲笑,以及种种的理由,都不是阻碍你成功的荆棘,惟有你自己为了安稳享乐,为了蝇头小利,为了达到暂时的满足,而放弃了坚持、奋争,才会让你永远地无法超越。

朋友们,我想大家都知道海伦,都知道爱迪生,也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不错,古往今来,无数的成功者都是对“战胜自己”最完美的诠释。如果你还在退缩,请快点明白,战胜自己是如何紧迫;如果你还在犹豫,请看看那些胜利者是如何一步步走来;如果你已经在向自己挑战,那你要坚持,成功最终会敞开胸怀的!

使人痛苦的原因很多,或者来自感情生活的挫折或不幸;或者来自理想追求的挫折;或者来自丧失亲友的悲痛等等。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痛苦,其共同的情绪体验是,陷入情感上的悲哀、矛盾、忧虑而不能自拔。因此,要消除痛苦的情绪,首先,必须战胜自己。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对解决问题无任何补益,会使情绪更糟糕。相反,学会劝慰自己,你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战胜自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美国有位叫凯丝·戴莱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当歌星,遗憾的是嘴巴太大,还有暴牙。她初次上台演唱时,努力用上嘴唇掩盖暴牙,自以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却给别人留下滑稽可笑的感觉。有位男听众很直率地告诉她:“暴齿不必掩藏,你应该尽情地张开嘴巴,观众看到你真实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会喜欢你的。也许你所介意的暴牙,会为你带来好运呢!”

一个歌唱演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用理智说服自己,还要有勇气打败自己。凯丝·戴莱接受了这位男听众的忠告,不再为暴牙而烦恼,她尽情地张开嘴巴,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终于成为美国影视界的大明星。

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泡了16小时,只剩下一海里时,她看见前面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经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视线之后,对创造新的纪录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所俘虏。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顿时浑身来劲,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当你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懦弱;

当你需要勤奋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懒惰;

当你需要廉洁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私欲;

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骄傲;

当你需要宁静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浮躁。

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战胜自己就是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而不是走向倒退。蝌蚪恨自己不能像鸟儿一样在陆地上蹦跳唱歌,就努力张出四肢,忍痛割掉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只青蛙。这是进步。然而,蛹虫羡慕蝴蝶的飞舞与美丽,脱掉外衣,走出躯壳,却变成了一只祸害庄稼的飞蛾。还有,传说海狮的祖先曾是狮子中的一种,它生长于大山之中,却梦想海洋的生活,终于演变成海洋大家庭的一员,可它往日的威风和凶猛却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几根猫一样的长胡须。这不是生物的进化,而是生物的倒退,这种否定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发现一部分人失败了,而另一部分人却成功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被自己打败,而后者却能打败自己。

最终击败你的只有自己

有位名人说过:“一个人在比较了自己与别人的力量和弱点之后,如果仍然看不出差别的话,那么他将很容易被他的敌人打败。”

穆罕默德·阿里,美国职业拳击运动员,有“拳王”之称。1981年阿里告别拳坛,一年后,40岁的他被确诊患帕金森氏症,并出现了语言和行动上的障碍。但他永不屈服的精神鼓励他站了起来,并担当了联合国和平大使,经常拖着病体前往战乱与冲突地区,倡导和解,呼吁和平。世人在为这种精神折服的同时,也对是什么一直支撑着阿里,让他有了无数的胜利,而后来又会战胜恐怖的病症感到惊奇。其中的答案在阿里的自述中得到了充分的解释。

在阿里的人生信条中,一直支撑他取得胜利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

在无数的拳击比赛中,阿里始终把自己看做是最强大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会胜利,那么,没有人会击败我。这种信念,在他12岁的时候已经形成。在阿里的自述中有这样一段:

我在12岁的时候是个爱说大话的人,让父母感到很头痛。我穿着“金手套”夹克乱逛,趾高气扬,说大话,进行拳击攻防练习。那时是20世纪50年代,我喜欢说大话,当时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人们认为年轻黑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是在我去摔跤场观看戈尔热·乔治(美国职业摔跤运动员,将摔跤与表演相结合,成功取得票房佳绩——编者注)表演前后。他当时是个大人物,一位白人摔跤手,更多的时间是在摔跤场上进行表演而不是真正进行摔跤比赛。他着盛装出场,不断地拿观众打趣。“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我很可爱。”他一边说一边神气活现地在舞台上走过来走过去。他披着一件很大的红色斗篷,黄色的头发吹得高高的。“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他反复地嚷着,观众则发出一阵阵嘘声。我当时注意到摔跤场里座无虚席。观众嘘得越厉害,他卖出去的票就越多。

我回家后更加趾高气扬,更加自吹自擂,更加爱说大话了。我可怜的父母感到更加不安了。我在对假想的对手练习拳击的时候总爱说:“我将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直到现在,我自己的公司就叫G.O.A.L.公司,意思是“最出色的”公司。我在12岁时就知道我将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

在我的每一场业余拳击比赛中,我总是机动防守、猛击对方并最后获胜。我拍着胸脯,吹嘘自己多么出色,我一直都知道,我比戈尔热·乔治可爱得多。我还知道,我能比那个摔跤手卖出更多的票。

我并不孤独,很多同学都参加学校拳击训练,我们总是谈论谁将成为下届拳击冠军。有一位教师认为我是个说大话的人。她看不起我们,好像很讨厌我们这些自信心十足的拳击手。她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潜力。我一直认为她是那种没有头脑的人。有一天我们正在走廊里比划着拳击姿势,她走过来,眼睛直盯着我说:“你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17岁的时候,我在路易斯维尔戴上了金手套。第二年,我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击手!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进那位教师上课的教室。我问她:“还记得你说我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话吗?”

她看着我,一副吃惊的样子。

“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我一边说一边抓着系金牌的绸带在她面前晃动。“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说完就把金牌放进口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那间教室。那个怀疑我潜力的教师使我发誓要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我在12岁时就知道我会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

追忆阿里某些特点,他的生活与言谈给我们很多启示。他并没有贮藏任何过去的东西——既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存留,也没有在他的记忆里保存。他对未来一无设想——既没有考虑他该为别人做些什么,也没有打算让别人为他做些什么。

他曾经说:“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我遇见一些强壮粗野的人,可我在他们面前缺少应变的技巧。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打败了我。此事公之于众,发表在杂志上。我就以这种方式被打败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败了,可能就输在十几行不同的报纸消息上。有关我的传说表明我已负债累累,收支亏空很大,并且因此赶走了我的对手。我的家庭情况可能不太妙。我们这些人都有些病态,丑恶,卑贱,而且名声不好。我的孩子情况可能会更糟。我看来也在失信于我的朋友和顾客。这就是说,在所有经历过的对抗中,我一直未能真正武装起来,以便对付那场特殊的比赛。于是我被历史击败了。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决没有输给别人,甚至都未曾打过那场比赛。当我的时刻到来之时,我一定会奋起迎战,并且击败对手。”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你的一生会出现无数个对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但到了最后,失败的心理往往是从自己心中开始的。

靠自己拯救自己

有两个人同时到医院去看病,并且分别拍了X光片,其中一个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个只是做例行的健康检查。

但是由于医生取错了照片,结果给了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病况不佳的人,听到身体已恢复,满心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居然真的完全康复了。

而另一位本来没病的人,经过医生的宣判,内心起了很大的恐惧,整天焦虑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意志消沉,抵抗力也跟着减弱,结果还真的生了重病。

看到这则故事,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因心理压力而得重病的人是该怨医生还是怨自己呢?

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自认命中注定逃不出心灵监狱的人,会把布置牢房当作惟一的工作。”

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于是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后事”,哪里还有心思寻开心,结果被自己打败。而真的癌症患者却用乐观的力量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己。

在不断的生活斗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成功与失败的旋涡中,在不断挣扎与抗争中,成功者选择自己拯救自己,失败者相信神会眷顾他,当他这个信念与现实不符时,最终他会选择自我迷茫。

在不断与生活进行着抗争时,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只要有一丝的抗争勇气,就有一丝的成功希望。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斗争,与其说是适者生存,还不如说是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是人类。

在崎岖的生活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与环境斗争。其实,敌人已经就是那样,关键在于你是否已经从心底否定了自己,要是这样,再舒适的环境也不会造就一个成功者。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外界,而是败给自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悲观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疾病,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我们常常会找种种借口,认为是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自己;认为最近健康状况欠佳,才导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懒,还把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期限还有三天,明天、后天再拼,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实际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相对容易,所以有人说:“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

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烟瘾来了,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他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同样是抽烟加祈祷,要求祈祷时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要求抽烟时祈祷,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我们通常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从相反的角度去观察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你也许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两个儿子大了,富翁老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惟一可行的解除定势的办法,就是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事情发生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就会使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

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园林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私人园林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什么不同?——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

用自信驱走忧虑

一个没有文凭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找工作,结果总是遭人拒绝。年轻人有些心灰意冷。于是,他提笔给大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几天过去了,正当年轻人有些绝望,准备回家的时候,罗斯的回信到了。

“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它们都有鱼鳔,唯独鲨鱼没有。按理说,没有鱼鳔,鲨鱼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为了生存,鲨鱼只能在海里不停地运动,结果,鲨鱼不仅活得很好,而且在多年后还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

信的最后,罗斯写道:“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海洋,而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年轻人看完信,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决意要留在城市,就从最底层干起。什么都没有未尝不是件好事。

十年后,当初的年轻人拥有了令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连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如此自信、乐观,最后取得大成功。我们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理由不自信、不乐观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根本的是信心。首先要坚信自己确实是在做最正确的事情,其次要相信自己正在正确地做事。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能够不断成功,失败的人却接连失败?原因就在于成功的经验让他们有了无人可比的信心。而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本身无成功经验可言,却又不能给自己灌输一种信心,他们又怎么能成功呢?

自信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从下面的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自信的重要性。在一个病房里住着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每天都看着窗外的一棵树,那棵树的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落了下来。病人看到不断往下落的叶子,身体也跟着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她对自己说,当那棵树上所有的叶子都掉光的时候,也就是她该去见上帝的时候了。结果这句话被画家听到了。为了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于是画家在深夜爬上了那棵树,用彩笔画了一片十分青翠的树叶让它“挂”在枝头。秋天很快就过去了,冬天来了。很快冬天也过去了,春天来了,那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也正是因为这片叶子,正因为有了自信心,那个病人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就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

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留一份自信在心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有可能超水平发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信心不足难成事

明朝末年,有一位画家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表情、神态发生了变化,原本端正慈祥的五官变成了一副“狡诈”、“凶恶”、“古怪”的模样,他感到十分自卑,自觉无颜见人。

为了纠正自己越来越丑的面貌,找回以前那份自信,他四处寻找名医,但都不能见效。因为无论是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改变他那“满脸横肉,凶神恶煞,愁眉苦脸”的五官。

痛苦绝望之中,他到一座深山寺院去观摩壁画,顺便就把自己的苦恼向寺中的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必须先做一点工——画几十幅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画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众人的眼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甚至,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心中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又重新充满了自信。

他十分高兴,感谢长老治好了自己的“病”。

“不,”长老说,“是你自己治好的。”

在长老的点拨下,画家才悟出了原来“变丑自卑”的病根——过去两年,他一直在描绘夜叉!

正所谓“自信因感觉而生,自卑因感觉而灭”。

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但是它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自信心的丧失,自卑感的产生,不是其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存在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等。这些追求如果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从而失掉自信,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些商人认为自己注定要失败,不敢抓住机会去扩大经营规模;有些专业人员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比同事稍逊一筹;有些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为考试惴惴不安;有些年轻女孩迷人可爱,但与邻居的女孩相比较后,又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颇感失望。这些人本来极为优秀,但在内心里却憎恶自己,他们内心焦虑不安,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判断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与自己过不去,这也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

悲观失望无作为

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乐观的和悲观的。平庸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而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人,对自己的前途一般都会感到悲观失望。

这些人往往会为自己吃不开寻找一个开脱的理由:“我的运气不好”、“我没有一个好爸爸”、“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久而久之,甚至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我不太精明”,“我不够漂亮”,“我不够好”,“谁谁都比我强”,“我这辈子可惨了”。自己对自己的蔑视,是成功与失败的一道分水岭。

人只要产生了以上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那么他对生活,对工作就会缺乏兴趣和激情,而激情又是催人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作为,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如果一个人悲观失望,成天无精打采,心神恍惚,虽然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但就是不能进入状态,你难得看到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更别指望他能感染旁人。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这样的人,你能想象他冒风险,顶压力,克服种种困难,领导一个团队创业成功吗?

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更不可能有创业的力量和勇气,要成为团队的领袖,更是妄想。

可以说缺乏激情的人,如果他的生活不景气,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大部分平庸的人不能说没有一点激情,但是他的那一点点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剧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这种激情只是一种短暂流泪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催人奋发上进的动力,要想靠这一丁点激情干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可以说很不现实。

别让自卑绊住自己的腿

纽约的深秋来临了,树叶片片落下,一阵风吹过,一个年轻的乞丐不禁打了一个寒噤,空荡荡的裤脚随风飘起。自从他的右脚连同整条腿断掉后,他的一切希望都化成了泡影,他变成了一个乞丐,每天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可是今天太不幸了,他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了。乞丐走进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

他故意把拐杖往地面上敲打,想引起女主人的怜悯之心。

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拿一根棍子,一只手拿砖头,依靠一条腿走路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条腿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腿和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说:“这下你该明白了吧,要想干成功一件事,就别让自卑绊住了你的腿。”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妇人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他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若干年后,一个穿着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举止优雅,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条左腿,右腿是一条假肢。

来人俯下身用手拉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是你让我克服了心中的自卑,增添了我走向成功的勇气。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妇人已经记不起他是谁了,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你自己凭信心干出来的。”

没有右腿的乞丐是靠什么成功的?是他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后走向了成功。在他断掉右腿时,世界对他来说是灰暗的,他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了。当他用两只手一趟趟地把砖头搬走时,他甩开了自卑的局限,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迈开了走向成功的脚步,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一个平庸的人如果让自卑绊住了前进的脚步,就只能像一个乞丐一样,靠施舍过日子,没有希望,更谈不上成功。如果克服了自卑,增强了信心和勇气,就像枯木逢春,依旧可以枝繁叶茂。

人人都应该给自己喝彩

有一位美国作家,他是靠着为报社写稿维持生活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周必须完成两万字。达到了这一目标,就到附近的餐馆饱餐一顿作为奖赏;超过了这一目标,还可以安排自己去海滨度周末,在海滩大声为自己鼓掌、喝彩。于是,在海滨的沙滩上,常常可以见到他自得其乐的身影。

作家劳伦斯·彼德曾经这样评价一些著名歌手:为什么许多名噪一时的歌手最后以悲剧结束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舞台上他们永远需要观众的掌声来肯定自己,需要别人为自己喝彩。但是由于他们从来不曾听到过来自自己的掌声和喝彩声,所以一旦下台,进入自己的卧室时,便会备觉凄凉,觉得听众把自己抛弃了。他的这一剖析,确实非常深刻,也值得深省。

我们鼓励所有人给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决不是叫他自我陶醉,而是为了让他强化自己的信念和自信心,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

当我们取得了成就,做出了成绩,或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给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当你对自己说“你干得好极了”或“真是一个好主意”时,你的内心一定会被这种内在的诠释所激励。而这种成功途中的欢乐,确实是很值得你去细细品味的。

人生来就需要得到鼓励和赞扬。许多人做出了成绩,往往期待着别人来赞许。其实光靠别人的赞许还是不够的,何况别人的赞许会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制约,难以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或满足你真正的期盼。如果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功信念,那么就不妨花些时间,恰当地自己为自己喝彩。

生活中,一个成功者善于爱护和不断地培育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懂得如何“给自己鼓掌”。

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一个悲观处世的人,一个只是把自己的成果当作侥幸的人,不可能成为吃得开的成功者。

投降的绝不是我

清晨,一个士兵正端着枪巡逻,当他转过城堡的拐角时,迎面撞上一个也端着枪的士兵,从装束上很容易看出,那正是敌军的士兵。两人相距只有不足两米远,他们几乎同时将枪口对准了对方的胸膛。

这么近的距离,不管谁先开枪,打死对方的同时,自己肯定也会被对方打死,动起手来只能是同归于尽,要想保住性命,就需有一方投降。

这是一场意志力的对抗。双方就这样无声地对视着。

他们对峙的时间只有十几秒钟,但他们都感觉时间是那么的漫长。

这名士兵咬紧了牙关,他的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有一方投降,但投降的绝不是我!

他看见自己的“敌人”先是呼吸急促,然后是大汗淋漓,接着是双手失控——枪掉到了地上,最后是腿软绵绵地跪在了地上,举起了双手。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妥协。对于我们心中的妥协意念,绝对不能投降。你投降了,妥协就占据了上风。不认输,不放弃是一种强烈的获胜信念。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可以推动你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生命是一艘巨轮,只要我们的信念不沉没,我们的船就永远不会沉没。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4分钟跑完1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1954年,著名的短跑名将罗杰·班纳斯特却做到了。

他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是得益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是归功于他精神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在脑海里多次模拟4分钟跑完1英里,长久下来便成为一种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完成这项使命。

他果然做到了大家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谁也没有想到,在班纳斯特打破纪录的第二年里,竟然有近400人先后也都达到这项记录。

在对有价值的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充满着各种令人沮丧和感到危险的磨砺。假如我们身陷不测,与强盗歹徒展开生死搏斗,只有把他打倒,我们才能够活命。那么这时我们不可能再去请教拳击教练、柔道专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舍命拼搏,而往往会取得胜利。毫无疑问,一个想要拥有成功的年轻人,倘若没有这股不服输、永不放弃的信念,不能冲破一切障碍,那他终究只能是个失败者。

信心能调动智慧去克服各种困难

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调动智慧去克服面临的难题,没有自信,就会在困难面前认输,败下阵来。

日本的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音乐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位。小泽征尔拿到评委交给的乐谱后,稍微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至此,他认为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难免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犹豫,甚至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评委席上的那些评委们立即站了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奖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存心设下的一个圈套,以试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而大胆地否定了权威们的意见,因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优秀奖。

缺乏自信的人在权威面前只有俯首称臣,不敢相信自己,只能相信权威,只有自信心极强的人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而无视权威的地位。小泽征尔就是因为自信而取胜的。

热爱自己的生命就是要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相信自己会获得成功。有了这一点就有了成功的机会。

韩信年轻时,一群无赖地痞故意刁难他,让他从人家的胯下爬过去。面对这种羞辱,韩信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顺从地爬了过去,仍然走他的路。

为什么韩信能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呢?因为他心中有更高、更大、更宏伟的目标,并且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美国有史以来少数几本最伟大最具鼓励性的书籍中,有一本是克劳德·布里斯托尔所写的《信念的魔力》,是最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的。他真心相信这项精神原则:“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事事皆有可能。”

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勇往直前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后的第一个获奖者也就是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利·普吕多姆在与年轻人对话中曾说:“人类常幻想飞鸟的探险,却不敢进一步给予跟飞翔同样大胆的意志!”

多么精彩的论断,成功乃是先天固有的。它依赖于心灵和肉体的健康条件,依赖于工作能力,依赖于勇气;它在延续世界这个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尽管对于一件商品而言,它极少处于正常的状态,而是常常显得过多过滥,因而使它具有危险性和毁灭性;然而人们却少不了它,而且必须以这种形式来拥有它,想办法来融入它。

信心是一个人经营强项的一块伟大的奠基石。在人们作出努力的所有方面,信心都能造就奇迹。谁能估计人们取得伟大成就过程中信心的巨大作用力,谁又能估计那种有助于消除障碍、有助于克服各种艰巨困难的信心的巨大作用力。

大家知道,正是信心使人们的力量倍增,更使人们的才能增加数倍;而如果没有信心,你将一事无成。即使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一旦他对自己或对自己的才能失去信心,那他就会被迅速地剥夺一切力量,变得不堪一击。信心是主观和客观之间,或者说是你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一个巨大的联系环节。信心能开启守卫生命真正源泉的大门,正是借助于信心,你才能发掘伟大的内在力量。

你的人生是辉煌还是平庸,是伟大还是渺小,与你信心的远见和力量成正比。

信心总是先行一步。信心是一种心灵感应,是一种思想上的先见之明,这种先见之明能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景象。信心是一个导游,它帮我们开启紧闭的大门,它能看到障碍背后的光明前景,它帮我们指点迷津,而那些精神能力稍差些的人是看不到这条光明大道的。

导致那些伟大发现的往往是高贵的信心而非任何怀疑畏难情绪。是信心,是高贵的信心一直在造就伟大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以及各行各业辛勤努力而又成就斐然的人们。那些对将来丝毫不存恐惧之心的年轻人往往都是深信自己能力的人。自信不仅仅只是困难的克星,自信还是贫苦人的朋友,也是贫苦人最好的资本。无资财但有巨大自信心的人往往能鬼斧神工般地创造奇迹,而光有资财却无信心的人则常常招致失败。

如果你相信自己,那么与你贬损自己、缺乏信心相比,你更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如果你能衡量自己的信心大小,那么,你便能据此很好地估计自己的前途。信心不足的人不可能发掘强项,不可能成就大事。如果一个人的信心极弱,那他的努力程度也就微乎其微。 BmwgYwj+b/z/FBaBWM5OB94qSDGAdikiHQyYRmb08M6BS2cjUltw3AmA14g7Nb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