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管理三杰
凡禹

前言

在20世纪的前30年里,罗曼·罗兰先后写作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传记里的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一个是小说家,这三本传记被合称为“巨人三传”。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坎坷曲折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傅雷先生在1942年翻译了这些传记,他在译者序里写道:“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15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正在开始走上繁荣和复兴的征程,在这个征程上,我们看不到殖民地时代野蛮的掠夺和赤裸裸的侵略,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下进行的没有硝烟的经济竞赛和市场争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除了要拥有傅雷先生所倡导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和坚忍意志外,还需要学习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所推崇的效率精神和绩效意识,这些因素有助于中国经济腾飞乃至中国成为经济大国。

在你面前的这本书里,你将领略到西方三位经济领袖的思想风采,他们是大学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GE(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和有华尔街“先知”之称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们分别身处管理理论界、实业界和投资界。《哈佛商业评论》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世界里,一个个商业精英们因为通晓德鲁克的著作而走上经理岗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渴望成为韦尔奇那样的超级总裁,同时又为了在股票市场上获得沃伦·巴菲特的青睐而变得战战兢兢。”

了解美国经济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经济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则开始徘徊不前,美国企业在日、欧企业的市场进攻前节节败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开始学习欧洲企业,特别是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和团队文化,也由此开始在全球市场收复失地。在这一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和沃伦·巴菲特。彼得·德鲁克虽然成名很早,但他诸多的管理忠告和预言并未真正引起企业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痛定思痛”之后,才纷纷拿起他的著作,把他尊为导师。杰克·韦尔奇把GE这一沉疴在身的笨重巨人改造成了一台灵活机动的赚钱机器。GE的再生可以说是同时期美国经济的缩影。沃伦·巴菲特则躲在股票市场的某一个角落,像一个裁判那样,以买进或者卖出的方式为企业的管理业绩打分,并以孤傲冷漠的姿态成为世界首富。

因此,这三位杰出人物对管理进步和绩效改善的推动作用,就像19世纪末泰勒等人掀起的“科学管理运动”一样直接和迅猛。

因此,当面对这三位杰出人物,要想在一本书里力求系统地介绍他们的思想精髓,笔者深感是一次研究和写作的冒险。正如一位管理学博士所说:“对于德鲁克,我们都熟悉他,都读过他的著作,但他究竟说了些什么,我觉得我并不真正知道,我熟悉他又对他很陌生。”对德鲁克是如此,对韦尔奇和巴菲特呢?皆有同感。尽管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尽管是一次冒险,但困难和冒险也同时凸显了完成此事的意义。傅雷在讲到翻译“巨人三传”的动机时说:“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这种音乐界的现象何尝不是今天企业管理界的写照呢?因此傅雷先生的洞察力激发了笔者编撰这本《管理三杰》的想法。6个月来,在他的神灯般思想光辉的照耀下,虽处处受挫,力不从心,却从未放弃,更无懈怠,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本书对德鲁克的介绍,偏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因为这是真正理解管理的开始,虽然有些枯燥和深奥,但如果绕开它,你心中的管理宫殿将根基不稳。这好比看乔丹打篮球,你看见他投篮了,你学习他投篮了,你理解他了,但你投偏了。你问乔丹为什么,乔丹说:

因为你没有理解篮球!”

本书对韦尔奇的介绍,偏重于介绍他的企业变革历程。企业变革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化解变革阻力。在这方面,韦尔奇的通力合作计划、无边界思想等值得反复思考和借鉴。

本书对巴菲特的介绍,偏重于他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准则,重点挖掘了在一个股票投资家眼里,什么样的管理是最有可能盈利的。他对投资原则、投资者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忠告对成长为一个高效经理人同样适用。

如果说傅雷先生大半个世纪前翻译引进的“巨人三传”,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的话,那么笔者衷心希望《管理三杰》的出版能给中国各行各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人士带来对管理者责任的重新认识和追求卓越管理的激情。 qMS0fX+ZVi4ksqkIqgoyr2ustCi+OL2nc0zWiSRA5DryYW77MEYloP2PZD5ojg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