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塑造杰出领导力细节篇(2)

第2章 领导要有非凡的素质

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也当上领导,那么,你最好了解一下他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的。看看人家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自己学一下,迟早你也会当上领导的。

领导者要自信

对领导者来说,自信心肯定是最重要的必备素质。如果一个总裁对于走哪条道路拿不定主意,这会对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产生影响。世界第三大家电公司--飞利浦公司的总裁对股东们谈到公司正在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畅销产品时,他以坚定的语气说:“还有不少障碍。但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它们。”

在人际沟通中,自信是一个领导人保持威信的首要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方,同什么人打交道,如果自己没有信心的话,你同这些人的沟通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任何人都无法相信你。

在领导工作的日常事务中,自信心仍是摆在第一位的心理因素。一个高效率的经理没有自信心,那是不可能的。经理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像一个代表团。所谓领导,当然要能够鼓舞和激励人们取得出色的成绩,这就需要自信。如果你自己都没有信心,就难以使别人有信心。当领导面对下属时,自信心是领导权威的保障,当面对困境时,一个组织领导的自信心则是整个组织的自信心。充满自信的总裁知道,缺乏自信的人比无知、懒惰或傲慢会给自己和公司造成更多的问题。

如果可以进行准确的衡量的话,总裁的自信心一定要比大多数其他工作人员要大。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始终保持自信。事实上,自信心可能来自他们的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取得则是由于他们克服了犹豫不定的心态。害怕失败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总裁们对明天和下一周的事情往往考虑很多,想得非常具体。既要考虑他们可能取得的成就,也要考虑如何避免失败。因此自信心来源于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和控制。

当你跟股东和客户谈话时,当你和银行主管沟通时,你对你的谈话效果常常会感到一定程度的担心。你要学会控制这种情绪,不要外露。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上,而不要放在你犹豫不决的事情上。首先要使别人放心,而不是使你自己放心。

领导人必须拿定主意,充满信心,才能阔步向前,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事情。

领导者要敢于创新

万物始于创造,没有创造,整个组织就会停滞不前,死水一潭。领导者不但自己要有创造力,还要善于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力。

迈克·威尔弗利是威尔弗利家族公司的第四代首席执行主管。这是一家生产和供应采矿与化学工业使用的工业工具的国际公司。

他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在一块四英尺见方的厚塑料板上,摆放着机械工具的金属部件。六七块部件并排摆着,非常干净,就跟人们在机械车间角落里看到的一样。

当威尔弗利谈到这些部件时说:“我们出售的产品就是由这些部件构成的。我每天都要看它们几次。我经常问自己,我们如何进一步改善这些设备?是否可以把它们做得更小一些?是否可以用别的材料?由于我们经常看到这些部件,所以它们始终挂在我的心里。”

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能力和表现形式,但却不是惟一的。创新并不仅是从无到有地创造某个东西,更多的情况是在熟练的基础上对原有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人们的创新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经过长时期的准备、积累和沉思而获得知识,一是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的攻关和突破,再有就是长期的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在不经意或思考其他问题时,突然间豁然开朗,即顿悟。后一种,即一下子使问题得到澄清的顿悟,就是所谓直觉和灵感。

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智商。多抽时间思考,随时随地有创新的意识才是关键。所谓创新意识最重要的有下面两点。

首先,从不满足于维持现状。一旦满足于现在的状况,你就丧失了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不论情况进展得多么好,能干的主管都是不会满足的。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是不怕变革的。他们希望变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断革新,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次,观察并仔细研究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是怎样做的,而自己却换一个方式做。人有时会不自觉地跟着别人走,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要创新就不要那样,要有新花招,与众不同,推陈出新,超过别人。抛弃惯例,走新路子。勇于创新的领导人就是这么脱颖而出的。

寻找更好地做事情的方法便是永不停歇地满怀热情地攻关,不怀偏见地随时准备进行改革。在商业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今天表现最佳,明天要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从五个方面塑造创新能力

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杰出人物。我们都希望超越别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我们为自己设想的前景,我们必须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奋斗。而这个奋斗的过程便是创新,不断地超越传统,超越他人,最终超越自己。

如何才能具有创新能力并最终让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呢?

1.下定决心

首先从改变态度开始。不断提醒自己:志在创新;不是仅仅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使思想、工作和改善的进程持续下去,也许只是用一种不平常的方式来做一件平常的事情。不论做什么事,都不依样画葫芦,生吞活剥,重复照搬。

2.创新还需要有激情

激情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力,充分调动体力和脑力,使人产生创造性的冲动,从而成为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其他活动的强大动力。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具有激情,这不仅可以刺激自己内在的体力和智力,使自己对目的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创新冲动,而且本身又是一种感召力。没有激情的领导,是平庸的领导。

3.支持他人

当新的思想、看法提出来时,很多人可能会持否定的态度。有创新意识的领导不会这样做,而是为别人树立一个榜样。只要是好主张都要采纳,而那些差一点的主意也不会过于匆忙地抛弃。

4.具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还要善于营造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

要想方设法创造一种组织气氛,如保持部门间通畅的交流沟通,创造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文化,给成员一个思维空间等。让成员在这个气氛之下,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所领导的集体才能充满智慧与创造力。

5.坚持下去

只要创新便会有失败。继续努力,不要停顿,不要失望,也不要打击别人的积极性。顽强地坚持下去,结果会在最意想不到,也可能是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突破。

领导者要有学习能力

俗话说:“只有足智,才能多谋。”培根也曾讲过:“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领导,尤其是较大部门、企业的经营领导,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者不掌握变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领导知识,事事都用所谓经验领导,企业将会岌岌可危。

处于今天高度信息化的竞争社会,要想有一番事业,绝非侥幸可得;而好不容易历尽艰辛,坐上领导者的位置,也不能因自己目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因为世界在快速变化,学校里所上的课程,永远赶不上企业环境变化的速度,一切都在不断从零开始,经营者只有时刻充电,活学活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被写进中国的宪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声浪也更为汹涌。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中国经济,越来越切实地感受到了这种浪潮的冲击。加入WTO已成事实,经济全球化也不再是纸上的言辞,国际贸易,国际惯例,国外公司,先进产品……这些都在给国门内的经营者带来一次次的冲击。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关系、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和各种领导手段、日新月异的领导理念,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付一次又一次时代大潮的冲击。

领导必备的五种学习态度

学习能力的提高直接受一个领导者对学习重要程度认识的影响,要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的态度。

1.对现有知识的态度

也就是所谓的“归零学习”。新世纪的企业经营者每天都应心态归零,即永远从零开始,对周边环境的变化要有足够的敏感度,然后铆足劲,见缝插针地学习,为迎接明天的挑战多做准备,切不可迷恋于眼前的成功。

2.对“外行”知识的态度

一个人知识越多,其聪明、智慧、才干就越有增长。培根曾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浪漫,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门门精通”往往是“门门不通”,尤其是作为领导者,要学会选择,在某些领域要学会做“外行”。

外行“是说经营者对于具体部门的业务和技术等不需要过多掌握,因为经营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任何一门知识,尤其是有关技术知识,要想做到融会贯通,要求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经营者成为全才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得很大。但为了有利于和下级的交流和对其进行指导,领导者还要懂一些具体业务的”皮毛“做一个”外行人眼里的内行,内行人眼里的外行。

3.追根究底的态度

领导者在日常充电的过程,除了要有平和的心态外,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现代企业领导者每天必须不断检视和自省,除了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浮躁、自满情绪和心态外,还应仔细研究问题,深入思考,这样才有利于思维的创新,从而做到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深入把握和灵活运用。

4.走出去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能力的表现之一便是善于发现学习的对象,能从不同地方找到自己欠缺的东西,扬长补短。因而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视野得不到开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井底之蛙“从而”夜郎自大,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能力。只有走出去,不断面对新的事物和不同的观念看法,才能找到差距,产生学习的要求,发现学习的目标。

走出去,可以起到开阔领导者的视野,丰富领导者思路的作用,让他们见所不能见,闻所未曾闻。

走出去,可以是走出企业,走进学校,去系统学习所需的知识,也可以是走进其他成功的企业,去观摩别人的经营思路、领导机制;甚至还可以走出企业,走出国门,把国外的先进经验拿回来,“洋为中用”。

未来的人们将不会由于拿到中学或大学文凭就停止接受教育,而是终身接受教育。领导者必须采纳“要么发展,要么死亡”这句箴言,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否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落伍。

5.对整个组织学习的态度

未来对学习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对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关注个人学习的情况,更要关心整个企业的学习情况,改变组织结构,使之扁平化、开放化,创造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一个有学习能力的领导者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只有整个组织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进步,才能使领导者有一个施展新知识、新能力和新观念的平台。

领导者要有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都充满了竞争,因而作为领导者应当有这样一种意识:要在不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需要雄厚的实力,更需要一定的智谋和战术。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在这个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速度发展的时代,昨日的畅销产品,今天就可能成为淘汰品;早上还流行的音乐,晚上就有可能已成为明日黄花。所以这个时代呼唤竞争的意识,对于领导者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领导者应当努力去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勇敢地直面竞争。

对于中国的企业领导者而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而进入世界市场,面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对竞争心态的调整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就变得更为重要。

但竞争并不意味着困难和艰辛,它更是机遇和动力的源泉,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首先在现代社会中,不竞争就会僵化,不进则退,机遇的丧失往往是成功机会的丧失。有成功人士总结自己的亲身体验时说过:“没有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紧张、激烈的状态,就不利于激励精神、提高技能和效率”,同样“生产缺少竞争,产品质量就会无法保证;人才缺乏竞争,人才质量就势必降低”。所以竞争对领导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作为领导者不但要欢迎竞争,而且要敢于竞争,做竞争市场上的佼佼者。因为竞争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同对手的殊死搏斗有助于加强斗志,提高水平。竞争当然会带来压力,其实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要求具有百折不挠的竞争精神,正视困难,正视竞争,不畏惧,不逃避。总之,不要想在竞争中轻易获胜,轻而易举的胜利不会使你学到很多东西,当你回顾起来时,最回味无穷的往往是斗争中学到的东西,毕竟胜利是短暂的,而从中获得强大的竞争能力可以带来持久的喜悦和更多的胜利。领导者要敢于竞争,当然敢于竞争并不意味着盲目竞争、随意竞争和自不量力的竞争,真正的竞争是一种明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竞争,竞争一定要讲策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其次,竞争对人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竞争产生压力,压力又变为动力,在动力的推动下,竞争双方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领导者要善于在企业内部开展健康有益、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竞争。对于比自己才能高、领导成绩突出的领导者,要向他们学习,并要敢于超越他们;对于和自己在一个起跑线上,能力相当的领导者,要比谁的能力提高快,领导成绩更突出。这样有一个目标,有一种压力,才能够激励自己迅速地提高领导才能。

从四个角度培养自己的竞争心态

认识到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能在竞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要在竞争中不败,还要逐渐培养自己的竞争心态。

1.要勇于挑起竞争,激起人们超越他人的欲望

美国西雅图第一银行曾经遇到了许多麻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困难是整个银行上上下下士气极为低落。新任银行董事长迪克·库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把银行职员分成了几个小组,并在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记分标准只有一个:为银行争取到存款额。这些小组成员来自银行各部门:接待部门、领导信息部门、日常事务部门以及信贷部门等等。结果效果十分显著。90天内便吸收了5亿美元的存款,使人惊讶的是,竞赛中的优胜不是出自人们预料中的部门即信贷部门,而是来自领导信息部门的小组。由此例可以看出竞争在挖掘职工潜能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2.要把竞争意识扎根于心灵深处

竞争意识是市场意识和人类发展的一种必然衍生物,要走向市场,要生存,要发展进步就必然有竞争。作为事业带头人的领导者,如果在心理上缺乏竞争的准备,对竞争的重要性和残酷性认识不足,就难以在突如其来和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只有心中铭记竞争,明白竞争的意义,领悟竞争的激烈性,并随时准备竞争,去寻找竞争,领导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必须愿意冒险,在心理上不惧冒险

风险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机制,风险意识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破产的可能性,要取得利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正是风险以利益和财产增加的诱惑力与破产的压力作用于企业,从而督促企业领导者,鞭策他们改善经营管理,更新技术,正确决策。只有不惧怕竞争、敢于冒风险的领导者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生机,赢得生机。

4.机遇意识要时刻驻足心底

竞争往往是对机遇的竞争,竞争的激烈往往意味着机遇的增多。在时空上抓住先机,往往领先对手获得市场,获得竞争取胜的砝码。机遇的竞争最需要的就是时刻在心底确立机遇意识,即使在事业兴旺时,领导者也不能丝毫放松对机遇意识的培养,否则就会使单位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落伍,企业在竞争中失败。

领导者要有人格魅力

领导者常常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这是领导工作的基本特点,但是,领导者怎样才能真正以人格魅力起到核心的作用,这就需要领导者有高的人生境界。

对于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来讲,气质和性格是其重要部分。气质和性格是构成领导者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精神面貌。领导者气质性格方面的特征会给他的工作打上个性痕迹,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注意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方面的素质修养。

气质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和秉性,主要是先天性的,但又具有可变性,是客观的自然条件、社会变化条件和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

性格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贯穿于人的全部言谈举止之中,决定活动的方式。人的性格虽然和气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并不是先天性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如社会制度、学校、家庭、工作集体等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人在接受外界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他们有意识、有思想,可以通过对外界的影响进行判断、筛选,弱化或强化某种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人的主观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性格的塑造会比气质的塑造更容易。

领导必备的三种性格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一般要有以下几个性格上的特点:

1.要有宽广的胸怀

宽容首先表现为对人的个性的接纳,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需求,要有一种宽容的心胸,有能欣赏别人特点的能力。

在一个集体里,任何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在气质上、能力上也各有各的特长和不足。这样,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办事效率高,但无韧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细致,性格柔韧,但办事效率不高。作为领导,如果能看到员工各自的特点,使其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好,就能弥补各自缺陷,既把事情做好,又能搞好相互间的关系,使集体显得充满活力,性格错落有致,能力互补,让人对集体有一种配合默契的感觉。因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个人的缺点,突出了个体的优点,集体的合力也便随之大大增强。因此,领导者有宽容和兼容的精神,就会使所属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而又不影响集体,然而如果领导者不理解他人的个性,不能容纳他人的特点和要求,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融洽,甚至组织出现裂痕,带来严重的后果。

2.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

意志,就是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和惰性,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素质。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预想的目的,根据自己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能动地克服困难,去变革客观实在的活动叫做意志活动。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个人形成的意志特点,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如果领导者的意志不坚强,意志薄弱,没有主见,就会造成事业的失败,带来人心的涣散。商场如战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导者的意志便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领导者的意志影响着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领导方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贯彻、执行目标、计划、决策的坚定性,对选择领导方式方法的果断性上。但需要明确的是,坚定的意志绝不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固执,而是基于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不明白这一点将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失败。

3.要有率直的心胸

有率直的心胸,就能坦荡无私地接受一切,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有率直心胸的人没有私心,因而能遵循真理和正义,避免不必要的对立和纠纷,保持心平气和。同时,有率直的心胸还能明辨是非,维持有序的工作环境。只要能够随时随地保持率直的心胸,不但会有宽容的气度,也能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辨别是非,并以负责的精神工作。

从四个方面培养人格魅力

一个领导者要培养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培养独特的个性

人往往有一些从众的心理,有时是无意识、潜意识的。领导者处在一个部门或组织的非常独特的位置上,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作为领导,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2.自我察觉和自我意识

自我察觉是指某种感觉刚一产生的时候你就察觉到的感觉。与人的眼睛有个盲点一样,人的个性也有盲点,有时人不知道自己的感觉,这时就需要不断地反省。如果领导者连自己都不了解,就谈不上去领导别人了。这种自我察觉是情感智慧的主要部分。只有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人,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3.善于驾驭心情

情绪是人对客观内容反应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要培养自己宽容率直的性格就必须善于驾驭自己的心情。

4.找出缺点

骄傲使人落后。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可以使领导者更富于人格魅力,也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与别人比较。

领导者不能躺在光环下生活,他需要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摒弃不真实的感受。虚幻的感受往往会变成“真实”的感受。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很容易对自己的评价有所偏差。

领导者只有时刻进行自我察觉,才可能不断找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不断加以改正,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领导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领导事业成功的基础。身体素质大体又可分为体力状况、心理因素和年龄因素三个方面。

1.体力状况

对于一名领导者来说,良好的体力状况对他才能的充分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领导者个人的发展也与体力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对领导者身体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领导者首先要重视的当然是自己的体力状况,没有良好的体力将不能适应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和愈来愈大的工作强度。

2.心理因素

在各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都在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领导者更是如此。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狂潮中,要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全平衡状态。一个人只是身强力壮,没有器质性疾病,还不算完全健康;只有体格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健康。心理健康既有心理因素,又有复杂的社会因素。领导者应该懂得一点心理学,这样既有助于帮助自己和理解他人,又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常言道,“生理卫生强身,精神卫生强心”。领导者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要求,更应注意经常保持心情舒畅,调整自己各方面的身体机能,使之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年龄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年龄状况反映了一个人的体格和精力所处的实际阶段,也是对一个人的体质的量性的分析,因此,一提及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很自然地就要考虑到他的年龄因素。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和评议领导人才时,更是离不开这一条件,在各种评价因素中,年龄是最容易进行量化计算的标准,不像其他条件那样比较模糊,因此长期以来受到高度重视。领导者应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因素,在自我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

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超人的精力,要经受紧张的脑力活动,担负起繁重的领导任务是不可能的。平常注意多运动,锻炼好身体,有利于做出卓越的成绩,而且有利于延缓身体机能老化,保持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呢?以下是可供参考的几点做法:

1.坚持运动

在持续的紧张用脑过程之中,或在长时间的用脑之后,没有适当的体力运动来调节,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消除。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紊乱,并对身体其他各个系统都带来不利影响。

2.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特殊心理特征,性格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心宽体胖”,只有拥有宽容大度、平直的性格,一个人才不会被外界因素干扰,时刻保持心理的健康。

3.学会控制情绪

俗话说:“七情太过生百病。”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一般来说,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领导者面临着繁杂的事务和众多的人事关系,对情绪的影响也相对较多,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大喜大悲”。

4.要学会休息

中国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处激烈的竞争之中,每一位领导者都如上紧发条的钟表。应该注意的是,弦绷得太紧会断的。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仅于健康有益,对事业也大有好处。

另外,从人的心理健康角度来说,人类的心灵需要安静、独处与平和的时间,以利于摆脱竞争的压力。领导者们不妨在繁忙的时间表上安排出一点使自己放松的时间,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让自己摆脱竞争的忙碌和工作的压力。

领导者要有反省能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人躲避,有人忌讳,有人强辩,有人认真反省。从面对错误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人素养。

领导也会在决策以及与下属关系的处理上犯点错误,错了不怕,关键在于要承认自己有错误。要做到勇于承认错误,避免夜郎自大、目中无人,就必须学会善于自省。知人难,知己更难。人的眼睛能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却看不见近处的睫毛。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因为自己看自己,难免带有主观的成分、感情的色彩。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知彼,不知己,虽称得上是智者,但还算不得是明白人。领导者不但要尽可能了解他人,更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要做到具有自知之明和善于自处,就必须乐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省”是察看、检查的意思。自省即是自身的反省,这既是自身修养完善的手段,也是通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习惯美德。养成善于自省、勤于自察的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第一,对自己的思想活动、言行表现等进行反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对错得失,明确努力的方向。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有这样一些习惯,即每天下班后、就寝前“过过电影”,坚持写日记、周记等。

第二,与别人相比较对照检查自己。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这个意思。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只有把自己与其他的社会成员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以及长处和短处,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成为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

第三,从自己的工作对象即周围人和事的反映中来反思自己。心理学家柯里说:“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物,每个人都有在对方眼里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等都是自我认识的参照点,有心人在群众中随时会捕捉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警醒。

往往有些领导对自己犯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推卸责任或坚决否认,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夜郎自大,目中无人”的毛病在作怪。作为组织的领导者,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它,就需要在日常的处世中谦虚待人。夜郎自大、目中无人是一种极坏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人就会显得十分浮躁不安,不能定下心来做实际工作。而且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一旦目标落空对其无疑是致命打击,很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所以说最傲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人。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的危害不仅仅影响对个人能力的定位,还严重影响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每一名组织成员都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骄自大的领导者最容易忽略的正是这一点。有些领导者习惯小瞧那些在最低层工作的成员,而实际上组织所有操作性的事务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中层干部甚至高层领导者所无法比拟的。领导者的自傲态度往往会赶走这些人中较为能干的,从而使整个团队人心涣散,人才质量下降,最终只剩下善于拍马的无用之人。

如果说这种态度发生在与下级的关系上,危害到整个企业的话,那么领导者在处理与上级关系时也用这种姿态的话,受害的只有自己。上级一旦发现你对他的忽视,做法就和普通的组织成员不一样了,因为他掌握着对你的控制权。他会对你十分反感,而且在决策与支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因而不利于你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 hA5nOb5TDexSHTDbXRnk0G7JFwvQ4ecgKcPGJOpPr/RZsTzsRuWrmguz4pimLt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