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吴光远

Part1.多思善疑学习法

要学会强迫自己天天读书,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搁到明天。今天丢弃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了。

--苏霍姆林斯基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并为成功付出百折不挠的努力,一个人的幻想必定能实现。

--富兰克林

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中庸》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环节中,三个环节的实质是思。朱熹把多思善疑的主张阐述得更加具体:“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有“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见解。

戴震置疑戴震是清代着名的大学者,他自幼读书时,就有敢于发疑,穷根究底的精神,王昶为他作的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十岁受傅,受《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其塾师曰:“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先儒朱子所注云尔。”又问:“朱子几何时”曰“南宋。”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曰:“东周。”又问:“周去来几何时?”曰:“几两千年。”又问:“然则朱子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这种多疑善思的精神,正是他后来能作出成就的起点。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学“和”疑“是治学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两个阶段,积学而生”疑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看书有了疑问,自然要想得到正确的解释,这就促使你多看书,下工夫去钻研。一个问题弄清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你的眼光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怀疑,才有创新。如看书发现不了问题,研究也就无从谈起。读书发现了问题,下一步怎么办呢下一步就是考证工作的开始,那就是立假说。

以前,胡适有两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我们学习很有指导意义。“大胆假设”,是说读书要有怀疑精神。对旧说有怀疑,就想立新说,立新说就要有一个假设。哥白尼在宗教势力的禁锢中提出“太阳中心说”,直接反对宗教僧侣的“地球中心说”。这是天文学上从来未有的大革命,这个假设可以说是最大胆的了。当然,假设不妨大胆,关键还在于“小心求证”。“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和他以后的科学家们用越来越多的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的,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小心求证。没有确凿的证明,假设就成为空想。

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

在学习语文时要多思善疑。我们的学习过程大致是“预习见疑-质询研讨-巩固深化”三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我们要能够提出三个层次的“疑”:1.表面之疑,2.常规之疑,3.无疑之疑。其中第三个层次最有价值,是培养创造性素质的重要方法。

除了语文外,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这样一种学习的方法。

谈到学习数学,就要先问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学,二是怎么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要服务于生活实际。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因为百分数分母固定是100,便于比较;为什么学习了“统计表”,还要学习“统计图”?因为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形象、具体,给人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什么还要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呢?因为测量方法有局限性,就必须掌握一种普遍的计算方法。只有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才会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在实际中,有些人学习得很认真,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就是因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书本的思路走,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所以我们要主动研究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要能够独立画批,联想,分析;在解答填空、判断、选择题时,可采用验证、知识迁移、举反例、推导、计算、设数等方法进行思考。

要做到这些,则需要在学习中善于质疑问难。

着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到有问题存在,自己不得不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就被启动了,学生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始终处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情境和原有认识水平构成矛盾的良性循环之中。正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因此,培养我们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怎样质疑问难

我们要能提出问题,光有勇气还不行,还要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在学习时我们可以从不同书本不同理论之间,不同推导与叙述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进行比较,从正面叙述的反思去思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结构上去分析;从论述的原因和结果中去验证,用多种办法,去提出疑问,去发现问题,从而求得提高。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的,学会提问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慢慢来,如果能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示范,这个过程会相对缩短许多。

除了要敢提问,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开放练习为例,出示了5个已知条件:

1.九月份妈妈共收入2000元;

2.生活支出占全部收入的3/4;

3.余额占全部收入的1/4;

4.生活支出共计1500元;

5.生活支出比余额多1000元。

让学生从这5个条件中选择相应的两到三个,并补充问题,编一道分数应用题,列出算式。如果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思路就会更开阔,能够编出好几道分数应用题,即使同一道题,也可以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通过发散提问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问题意识,更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会提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处理好这一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地得到解决。

随着问题的解决,不仅学生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他们还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会学,勤问,善思考,能解疑,富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pBhHqo84dFEDwNhPUizA1TyxsAnXw6FmVxgZp/82tWky1nAQiVJGr3c9ka6Sjz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