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二十岁以后,先要上的18堂塑己成功课(2)

强化成功欲望,进行自我激励

通过观察成功人士的习惯,你就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如果说梦想是迈向成功的方向,那么欲望就是迈向成功的燃料。欲望越强,产生的动能越强,越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因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成功欲望,用成功的欲望不断激励自己前行。

欲望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限,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欲望能驱使人们用行动去达成愿望,绝不会有丝毫松懈。

成功的人之所以奋斗不懈,都是因为有强烈的欲望在背后支持着。因此在别人停止时,他还在前进,当别人前进时,他正大步奔跑。他们要激发成功的欲望,让自己拥有持续不断的动能,“忍人所不能为”,克服一切困难,从而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不断强化成功的欲望强度,让自己像一支利箭从张满弓的弦上发射出去,满怀冲劲,锐不可当。

当我们尽力施展一切时,生活就会很踏实。如果没有付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会后悔未曾尽全力,那是很可悲的。当我们全力以赴时,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是赢者。

本侯根是一名伟大的高尔夫球选手,在玩高尔夫球的巅峰时期,不幸遭遇了一场致命的意外。在一个有雾的早晨,他跟太太在公路上驾车,当他在一个拐弯处调头时,突然看到一辆巴士的车灯。本侯根想这一下惨了,他本能地用身体挡在太太面前保护她。这个举动救了他,因为方向盘深深地嵌入了驾驶座。事后他昏迷不醒,过了好几天才脱离险境。医生们认为他的高尔夫球生涯从此结束了,甚至他能站起来走路都已经很幸运了。

但是,他们并未将本侯根的意志与需要考虑进去。本侯根刚能站起来走几步,就萌发了出人头地的梦想。他不停地练习以增强臂力,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坚持去高尔夫俱乐部。起初他还站得摇摇摆摆,再次回到球场时,也只能在高尔夫球场的轻打区蹒跚而行,后来状况好了一点儿,他就走到高尔夫球场练习。开始时只打几球,但是他每次去都比前一次多打几球。最后,当他重新比赛时,名次很快上升。理由很简单,本侯根相信自己是胜利者。他有必赢的强烈愿望,他知道他还会回到高手之列。

最终,在强烈的成功欲望激励之下,他获得了成功。

无论从哪项标准衡量,本侯根都能够名列伟大的高尔夫选手之列。本侯根虽然没有其他选手那么好的体魄,能力上也有一点儿缺陷,但他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人生。

既然成功的欲望在我们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激发它呢?

激发成功欲望的第一步是永远和成功的人士在一起,让他们激励、保持你的成功欲望。

通常情况下,不是环境决定我们是否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信念,引导你去寻找、适应、创建、改造周围的环境。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和成功人士在一起,能够时刻激励你要获得成功的欲望。因为,当你身边的人或者你所接触的人都拥有成功的人生时,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对成功的渴望都会引导你强化成功的欲望。

激发成功欲望的第二步是将心中的愿望转化为强烈的欲望。

愿望只是静态的,“我希望成功,希望非常富有,希望很有威望,希望很有成就……”欲望则是动态的,“我要获得成功,我要创造财富,我要获得地位,我要获得成就……”因此你不应该只是空有愿望而已,你还要付诸行动。愿望如果没有转化为欲望,便无法拥有足够的动能,推动你走向成功的终点。因为在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困难和障碍,要是没有强烈的欲望,你可能会半途而废,永远都不能获得成功。

激发成功的第三步是不断强化成功的欲望强度,发挥最大的冲劲儿。

不断增强你的成功欲望,便会产生惊人的效果。强烈的欲望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化不可能为可能。要强化心中欲望的强度,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想象你已经实现你的愿望或是体验你已梦想成真的滋味。你心中越想尝到那种滋味,你就越渴望成功,越能驱策自己去追求成功。另一种方式是记住失败所带给你的羞辱,要是不成功,就无法去除心中的痛苦。

假如你渴望成功,那么就强化自己的成功欲望吧。不断激励自己,不断提醒自己,让自己早日获得成功。

放下争执,懂得谦和

林肯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它杀掉,也无济于事。”罗宾逊教授也说过:“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还有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放下争执。因为,与人争执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好处。

一天,几个人冲进总统麦金莱的办公室,向他提出一项抗议。为首的是一个议员,开口就用难听的话咒骂总统,而总统显得非常平静。他知道,现在作任何解释都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

他默默地听着这些人发泄自己的怒气。等这些人发泄完自己心中的怒气以后,总统亲切地问他们:“现在觉得好些了吗?”然后开始向他们耐心解释为什么要作那项决定。

这位议员并没有完全听懂总统的话,但最后被总统和蔼的态度所感动。他回去后就对他们的同伴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什么了,不过他是对的”。

美国总统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如果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就不要争论,对竞争对手要抱着一种谦和的态度。

要知道,成功者从不会为了树立个人威望而对人敌视、不友好或贬低他人。要避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就像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样:“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上或语言上表达过分肯定的意见。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即驳斥他,只是表示在某种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看来好像稍有不同。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我的意见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

如果你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相信答案就是:具有谦让的精神。放下争执是一种谦让,一种宽容,一种释怀,聪明的人懂得谦让,放下争执,才能为未来留下无限的可能。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谦让在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之中。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次不必要的争斗,使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相反,如果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便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然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就好比将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损坏。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

当你一味争执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了他的家人或朋友,甚至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样做,未免有失做人的道义。

世界很大也很小,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的事情时有发生。你今天争执不休,不知道见好就收,哪知他日你们又会狭路相逢。而在实际生活中,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所以说,放下争执,懂得谦和,你会发现,这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听取别人的建议,善于自省

我们不断地肯定当下的自己,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那是一种自信与坚持。我们可以自信、执著,但却不能自负、固执。在人生的旅程中,活在当下的我们也需要不断汲取他人的建议,以便我们在自省时查漏补缺。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所以我们才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人人都懂得自加,却很少有人懂得自减,总认为自己说的做的都是对的,都是有道理的。“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似乎是现代人的通病。例如,有时我们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话,却令别人不开心,甚至伤害到别人,但我们对别人的不开心或受到的伤害却一无所知。这个时候,多听听别人的建议,不断地吸收他人的正确建议,你就会发现你的人际关系、工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松下幸之助在松下电器创立50周年纪念日时的讲话中说:“我们已经走过了250年计划的五分之一。现在彻底回顾并检讨这50年,我认为我们过去走的路没有错,是成功的,而各位也非常热心和努力。

“可是详细研究这50年的内容时,似乎存在着失败,即使不能算是失败,似乎也有考虑不充分之处,有做得并不十分完善之处以及疏忽大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年代里,我们就要消灭那些错误,即使是只能往前推进一步也好,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在这有意义的一天里,深深反省。

“我发觉,不论国家或个人,没有反省就没有进步。同样的道理,没有反省的公司,也会停顿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进步是由反省衍生的。不能因为业绩上升,就认定昨天和以前的做法是对的。一定要知道,今天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满分,一定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然后每个人都以100分为目标去努力。即使做不到,也要经常保持这种反省的态度。我认为我们今后会有大的发展,不过希望各位能认清这一点,即是否成功,完全系于这一年的反省上面。”

是啊,唯有反省才能进步,唯有善于汲取他人建议的人才能有效地反省。一个人不管失去多少,只要还能够自我反省,就没有完全失败。而且,不仅要在逆境中反省,还要在顺境时反省,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将危机消除于无形。

成功学专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在每天结束工作时,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你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工作,必然能够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著名的经济学家凯因斯,同时也是华尔街投资公司的高级顾问。他的一生非常成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记者问其成功之道时,凯因斯说:“我有一个习惯,喜欢为自己制订计划。计划包括每一年的计划,也包括每个月的计划,甚至还落实到每一天。可以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些计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问:“计划?怎么利用这些计划呢?”凯因斯说:“只有计划是不行的,还要严格地执行,这就涉及到自我反省。我每天都要反省,看一看今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凡是没有做好的地方,必须想办法弥补回来。同时,再想一想今天的成绩,用它们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而且,每一个月,每一年都要进行这样的反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镌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的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不同,但实质上阐述的都是反省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与其等到年华老去的时候感叹,何不从现在开始反省自己呢?趁着我们的人生正处在进行时状态,多汲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在自省中进步吧。

不断超越现在的自己

有人说,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不断往上走,即便只是一小步,也能到达新的高度。超越竞争者是一种能力,超越自己更是一种精神。迈向成功就像登山,也许峰顶的目标看起来高不可攀,但每向前一步,距离目标就更近一步。不要去攀比其他的登山者,只要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真诚地付出努力,那么每一步都是一个胜利的超越,都是对自己此前纪录的刷新。

聪明的约翰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他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了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是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被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便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前。”

的确,只有抬头向前,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获得成功。而生命的价值正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让明天更美好;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让生命越来越有价值。超越自己,就是不断地扬弃,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跨越,不断地延伸,不断地否定自己,认识自己,向自己挑战。

在一个日本趣味竞赛节目中,有一次大食王比赛,一位其貌不扬的三届女冠军,用骄傲的眼神看着与自己竞争的伙伴,因为她认为他们不够认真,因为他们试图保存实力。

在最后一关时,她的成绩已经遥遥领先了。她依旧无视旁人的存在,按自己的节奏吃下去。

“我是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她一语道破自己的成功秘诀。

人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朝着更好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其实,有些人不敢超越自己,是因为他们有自卑心理。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出身差,比别人运气差,比别人智商低……于是,不敢超越自己的人就在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更加不敢向前,更别提超越自己了。而许多杰出人士在小小年纪时,就怀有大志,就想与众不同,无论出身有多卑微,无论遭遇过任何磨难,仍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二十几岁的你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你的自信有多强,你的路就有多长。不要左顾右盼别人路上的风光,增添自己的烦恼,扰乱自己前进的步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专注于自己,不断地把自己作为超越的对象,这样,才能一步步迈向成功。

当你感到疲倦感到希望渺茫的时候,请不要放弃。要告诫自己,不要在这一刻放纵自己。请坚持下来,即使没有昨天那样昂扬的激情,也要继续如昨天那样踏实地努力。随着你不断的努力,当你再一次感到振奋而充满希望时,你就又一次超越了自己,又一次拉近了与成功的距离。

英国作家约翰.克莱斯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多产作家。他一共出过564部小说,如果以一年出10本来算,他花了将近五六十年的时间在写小说。

出了那么多书,你可能会以为他是百战百胜的作家,那你就错了,他曾经被退稿达753次。但是他每一次被退稿后,都坚持继续超越自己。

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破解心灵的枷锁,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所以,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人。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爬山时,只有登上峰顶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而在人生的旅途上,也同样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因此,在我们的人生规划中,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这样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我们都知道练功之人可以用肉掌砍断木板。据他们讲,事实上,多则几天,少则几分钟,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练成这样的“绝技”。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当你准备劈木板时,你的眼睛肯定是盯着木板的上面,那么当你的手掌与木板接触时,掌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假如你的眼睛盯的是木板后面半尺的地方,当你的手掌劈到木板时,正好是力量达到峰值,因为你的目标还在半尺之外,所以,手掌会穿越木板的阻碍。

可见,把目标定得稍微远一点,你就可能做出让人惊讶的成绩。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从表面特征上考察,差别不是很大。而之所以有的人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目标的设定。它必定会激励你不断向前。

高目标能使我们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把不可能的变为可能。可以说,目标越高远,人生的成就就越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10千米的路程时,走到七八千米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劳累,因为目标快到了。但如果要求走二十千米,那么,在七八千米处则正是斗志昂扬之时。所以,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更大的动力,才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两只相貌丑陋的小鸭子在苇塘边,其中一只黑鸭子不停地振翅欲飞,它飞起来又跌下去,飞起来又跌下去,就这样不停地飞飞跌跌好多次,始终还是没能飞起来,而且还摔得遍体鳞伤。

白鸭子说:“别飞了,我们是鸭子,不可能像天鹅一样飞起来的。”

但是黑鸭子始终不认同白鸭子的说法,它就这样每天不断地练习着。终于有一天,它飞上了天空,而白鸭子的翅膀由于经常不用,早已萎缩了。

白鸭子对同类说:“你们看,那只鸭子是我的朋友。”同类们大笑:“你疯了,那是只黑天鹅。”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在于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进取,就能最终实现目标。如果那只黑鸭子没有飞向蓝天的远大目标,它就会和白鸭子一样,只能仰望蓝天羡慕天鹅。

生活总是给有梦想的人提供努力的机会和进步的空间。拥有远大目标,坚持不懈、永不停息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站得高,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远大的目标能吸引人为实现它而努力奋斗。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它犹如清晨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它就像沙漠中的绿洲,让你看到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它又如破晓的朝日,驱散你内心的阴霾。在人生目标的驱策下,人们能不断地激励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焕发出超强的斗志。即使我们最终不能实现目标,即使困难没有被完全克服,但我们也能收获信心和经验,当再次面对困难时,我们不仅有勇气和信心,也有能力和方法去面对和解决。

总之,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能实现自己远大目标的人,既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

为人越低调,你的敌人就越少

人与人的相处,可以说是大有学问的,只要稍有点儿处理不当,就会招致不少麻烦。轻则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因此,与人相处,还是“与世无争,宠辱不惊”为好,为此,最关键的还是要学会低调做人。为人越低调,你的敌人就越少。

喜欢唱高调的人,朋友通常不多,在关键时候能帮上忙的朋友就更少了。可是,低调的人在事业上却更容易展开手脚,在紧要关头总是有人相助。因为低调的人人缘好,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他的敌人很少,他有价值的朋友更多。

为人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坚固,才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为人低调,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让自己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前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获得成功的人生。

有一位现已年逾七旬的低调“穷人”。他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不是鱼子酱,而是玉米花。有钱人常爱谈论豪宅,而他住的是在1957年用3.1万美元买下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屋子。

50多年来,他一直住在奥马哈的这一幢房子里。灰色粉刷的外墙无形中也反映出他的处世态度非常低调。有趣的是,他所居住的地区还被当地政府列为“有损市容”的地方。在香港出差的时候,他还用宾馆赠的优惠券去买打折的面包。

当他已是亿万富翁的时候,谁也不会相信,他那刚刚当上了妈妈的宝贝女儿只能看自己的小黑白电视机。他答应出资为儿子买个农场,但同时声明,必须每年按合同规定交费,否则立刻收回。

如今,在大多数时间里,他深居简出,躲在奥马哈的家中,除了家人,连个助手都没有。他的用人,两周才来一次。他创办的伯克希尔公司全体员工仅有11人,没有诸如门卫、司机、顾问、律师之类的职位。

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自己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而这六个字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低调做人的思维。

他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于社会。因此,他告诫儿女不要期望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2006年,他将自己财富的一半以上约30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自己的低调和慷慨,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推崇和喜爱,他的朋友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以及众多商界精英和影视明星等。在投资决策方面,这些好友不断给他提供有用的信息。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定要懂得低调做人的智慧,只有这样,你的敌人才会减少,而你的成功之途才能变得平坦。

卡耐基为人处世的规则,一是赢得争论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争论;规则二是避免树立敌人。由此可见,谦虚、低调是多么重要。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谦虚,去发现对方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去耐心地倾听别人的“陈词滥调”,去克制自己“专业”的“表现欲望”,去调整自己无谓的冲动“告白”。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记得低调做人,因为低调做人能让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世,更能得到大家的青睐。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而拥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要想在二十岁之后踏上成功路,就要学会为人低调,做到既不内心浮躁,又不对外喧闹;既不假心假意,又不冷漠无情。

古今中外,凡欲成大事者必先低调为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所拥护、所支持,这正是人在江湖游走的根基,根基牢固,才会枝繁叶茂,才能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弱不禁风。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可以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不仅可以免遭他人的嫉妒和排挤,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壮大和发展自己,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一番事业。

无论何时,请别忘了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谦虚是人的美德,谦虚能够使人更容易被他人接近。一个时刻保持着初学者的心态、谦虚的人,不论是在什么场合,都是最受他人欢迎的人,也是发展最快的人。

可以说,谦虚是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懂得保持初学者姿态的人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会受到很多限制,过分骄傲的话还可能走向失败或灭亡。因为不懂得谦虚的人也不懂得向他人学习,而不懂得向他人学习的人便无法进步与成长。因此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没有什么比保持初学者的姿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更重要的了。

2007年,丰田汽车的销售量达到世界第一,取代美国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龙头。通用公司每卖掉一辆车平均能赚180美元,而丰田汽车的利润却是1700美元。丰田公司的这种高产值来自于他们的企业文化--“革新”。“革新”就是持续改善的意思,丰田汽车从生产部门到技术研发部门,到处充满着这种“革新”文化的气息。

回想丰田汽车刚进入美国市场时,产品质量被发现有瑕疵,丰田汽车公司不得不支付了大量的赔偿金。但自从“革新”文化引进公司之后,丰田汽车原有的瑕疵一一得到改善,当丰田的第三款汽车上市时,汽车的质量已提高到很难找到瑕疵的程度。

丰田汽车的“革新”文化一直持续着,数十年不变,这与丰田全体职工的谦虚态度紧密相关。他们的谦虚态度使他们愿意向任何人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水往低处流,知识和经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谦虚、不懂得低调,那么他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傲慢的人之所以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逸事:一次,在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了此事。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为了表现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还夸夸其谈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

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是从蔡元培先生的表情和举止中看出了什么,所以他担心自己说错了,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

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是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透彻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否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要想让自己的能力日益精进,就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一切。奥修大师说过:“当你谦虚的时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会成为你的老师。如果佛在你身边,你们之间却没能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么是因为你不懂得谦虚。”如果你不懂得谦虚的话,就算给你再好的老师,你也无法学到任何东西。学不到东西就会退步,因此,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取决于你是否时刻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一生中时刻保持着初学者的姿态,从未停止过学习。他把一家毫不起眼的杂货零售店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他的创意却全都来自于“偷师”。

在创业初期,沃尔顿便经常“光顾”竞争对手的店,去了解他们的商品价格和经营策略。他把别人的好创意用到自己的企业中,并且每天都致力于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沃尔顿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偷学别人的做法而感到羞耻或是故意隐瞒,他承认有些营销创意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他说:“我的很多营销手法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可能没有人像我这样勤于拜访企业,每次拜访的时候我都会问很多问题,这样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假如沃尔玛沉浸在‘全市最大型的超市’这项荣誉中,墨守成规,那它就无法生存到现在。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嘲笑别人的错误,而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们该关心的不是别人的缺点,而是别人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然而,时刻保持初学者的姿态并不容易,一个人在工作上或在其他方面取得了成就,迫不及待想让他人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急于体现自我价值、想被他人承认的心态很容易导致狂妄自负、骄傲自大。

因而,要想获得成功,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着初学者的心态,谦虚向他人学习。

学会分享与让与,不要让你的私欲过分膨胀

成功的获得纵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也不要因此认为所有的功劳都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这是一种错觉,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会导致其他人逐渐远离。而在成功的道路上缺少他人的帮助,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根本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分享与让与,不要让你的私欲过分膨胀。

邓锋的名头很大,被认为是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他和两位好友一手拉扯起来的公司Net Screen,在美国创造了40亿美元的并购神话。但在邓锋的眼里,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团队合作。而站在成功学的角度看,邓锋的成功也是来源于他的分享与让与。

1997年春天的时候,34岁的邓锋辞去了在美国英特尔的工作,与好友在自家车库里开始了创业旅程。新公司的名字叫Net Screen,而三个人的创业资本加在一起也不过3万美元。

2001年12月11日,Net Screen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就上涨了50%。上市后,Net Screen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全球90多个国家中拥有数十万用户。2004年,Net Screen以40亿美元的价格被网络设备巨擘Juniper Networks并购。

随后,邓锋又回国创立了北极光投资公司,截至2006年8月,在邓锋的带领下,北极光已经投资了多家企业。

分享与团队合作,是邓锋谈论最多的话题。对于他来说,遇到知音并一起奋斗,最终在硅谷一举成名,是他感到最幸运的事情。

可以说,邓锋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与他懂得分享是分不开的。当Net Screen公司创立一年后,邓锋就退出了管理团队,不再有具体的管理职务。原Sun公司的执行总裁罗伯特.托马斯加盟Net Screen公司,出任CEO,而邓锋出任软件工程副总裁,转至产品开发管理工作。

创业成功后,邓锋没有让自己的私欲膨胀,没有让自己独占公司的管理权,而是与他的团队分享成功。试想,如果邓锋在创业成功后,不懂得让与与分享,那么Net Screen公司就不能不断发展,邓锋也不可能持续获得成功。

在个人努力所完成的成果中,或许自己的确可以居80%的功劳,但如果老是把功劳挂在嘴边,反而会引起旁人的反感。嘴边老是说:“都是因为我,才有……的结果……”只会让周遭的人更加反感,这么一来,总有一天没有人会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

其实,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靠与你共同工作的所有人的努力方能完成。当你因出色的工作受到人们的赞赏时,应该大度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努力的成果。”美国知名运动选手、超级巨星乔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绝口不提“我自己……”反倒是不断地提及:“都是因为球队的力量……都是因为大家的努力……”

或许有些人会以为,感谢别人,不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吗?要是不主动自我推销,别人怎么能注意到自己的功劳呢?其实,什么人做了哪些工作都一目了然。把功劳和荣耀送给别人是聪明的做法,而独自贪功则是自私和愚蠢的。

1931年,卢瑟福因为在科学界的地位而被英国政府授予“勋爵”称号,但他本人从来不把这些荣誉当做包袱,他声明说:“我并不看重这个勋爵形式,因为它对我这样的科学家有明显的不利。”卢瑟福从不掠人之美,他总是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来记述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和团体。例如在1932年,他在《麦克吉尔新闻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说:“关于原子转变的第一个确切证明的荣誉是属于麦克吉尔大学的。”他还进一步指出,1902年至1904年两年间所积累的实验证据是索迪和他本人一起取得的,并且明确指出,“这个近年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它的第一步是在蒙特利尔完成的”。

他从来不把荣誉和成就都记到自己的功劳簿上,他认为:“科学家不光依赖个人的思想,更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都研究一个问题,并且每人都付出努力,才能建立起伟大的知识大厦。”卢瑟福就是靠着集体的智慧才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卢瑟福在皇家文学学会的一次演讲中,详细论述了玻尔的原子结构学说。并且指出,在他看来,从19世纪末开始算起,总共只有三个基本的发现,那就是:1895年的X射线、1896年的放射性和1897年为汤姆生所证实的电子。按照卢瑟福的这一看法,后来的一切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都来源于这三大发现。他所列举的三个重大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是属于他本人的。

从这里,人们也可以再一次看到他那谦虚、淳朴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正是他从不让自己的私欲膨胀,懂得分享与让与,把功劳和荣誉送给别人,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获得成绩。

所以,在你向成功的目标迈进时,要懂得抑制自己的私欲,懂得分享与让与,将功劳让给别人,这样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tWfQMvbBIwhz0GPVQkPqZUqvkoYH8QCLG429Psi89C52pL3yCmtsSRZGL7KJBj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