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周公辅政引来是是非非

时间:西周成王年间

人物:周成王周公

核心提示:周公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呕心沥血辅佐成王平定内乱,巩固了江山社稷。业已长大的成王,像许多毛头小子一样,想要在自己的地盘做主,偏偏遇到责任心特强的周公,即使交了权也怕他做错事,一如既往地尽辅臣之责。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微妙起来……

西伯姬昌父子齐心协力,灭掉暴虐无道的昏君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眼看着国力蒸蒸日上,意气风发的武王姬发想大干一场,把周王朝打造成永远屹立于世间的强国。不想一场大病袭来,打碎了他心中所有的宏愿。

受命辅成王

自从病倒在床,武王没有一天能安心,时时都在考虑身后之事:国家初建,人心需要安抚,如果没有德高望重的人继承王位,不仅殷商遗民和天下诸侯不服,就是王室内部也会有人蠢蠢欲动,那样周王朝的命运就岌岌可危。想到此,武王不禁心中一紧:长子诵年纪尚小,就是继承了王位也难以驾驭天下。虽然传位于子,是人之常情,但面对严酷的现实,武王不能不另做打算,他把王室内部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大任的成员搜寻了一遍,弟弟姬旦是最理想的人选。姬旦,文王姬昌的四子,生性聪慧宽厚,曾经在讨伐商纣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周王朝建立后,姬旦仍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出力。一次,武王召集重臣商讨殷商贵族和遗民的处置问题,姜尚主张大开杀戒,召公认为只能杀掉有罪之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让武王无所适从。这时,姬旦说话了:“我们讨伐商纣是顺应天命的行为,也是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善举。现在天下已定,我们就得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争取更多有贤德的人支持我们。如果再开杀戒只会尽失人心,重蹈商纣亡国的覆辙。”武王由衷地赞许姬旦的主张,下令就地安置殷商贵族和遗民,并打开粮仓赈济饥民。武王还释放被纣关押的贵族箕子,重修比干的墓地,整修商容故居……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措施不仅分化瓦解了殷人内部试图反抗的力量,还获得更多诸侯的称颂和归附,使周王朝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今,武王的病情日益严重,姬旦也心急如焚。太史官为武王的病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周王朝要长治久安,必须牺牲文王儿子的性命。姬旦沐浴斋戒,义不容辞地前往太庙,虔诚地向上天盟誓:“我也是文王的儿子,上天既要儿子侍奉,我心甘情愿以死替代兄长前去,请上天体恤天下苍生让兄长恢复健康继续治理国家。”或许是姬旦的诚心应验,武王的病情一度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武王的病再次加重,开始安排后事。武王把姬旦叫到病榻前,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来做天子,无须用占卜决定。”姬旦听后跪倒在武王面前失声痛哭,坚决不答应。武王见其态度坚决,只好把朝中重臣悉数召集,宣布由长子诵继承王位,姬旦受命担任辅政大臣。重臣里虽有人不服,但看着武王使出最后一把劲将诵和姬旦的手合在一起,无不感伤得痛哭流涕。突然,武王的手垂了下去,身体也倒在床上,没有了呼吸。

风起云涌动

武王去世,时年12岁的诵继承王位,是为成王。姬旦按照武王遗愿辅佐成王,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县),被称为周公。为迅速稳定局势,防止诸侯叛乱,周公自己替代成王处理政事。周公此举立即招致同是文王儿子的管叔、蔡叔的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更有资格辅政,于是就四处散布谣言,说周公有谋害成王、篡夺王位的野心。随之,一场政治风暴首先在王室内部掀起,管叔、蔡叔勾结殷商旧属武庚起来作乱,公然打出了诛灭周公的旗号。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联系紧密的大小方国,纷纷起来响应。消息传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人们立即陷入惶恐之中,毕竟这时周王朝灭除商纣不久,恐难以应付这种大规模的叛乱。于是有人提出让周公以死谢罪,阻止叛乱蔓延,保全周王朝社稷。周公却处乱不惊,先到王宫安抚好成王,然后联络太公望、召公等人商议对策。周公慷慨激昂地说:“我就是怕天下不稳,才接受武王的重托辅政。如今管叔、蔡叔他们却勾结殷人叛乱,使得生灵遭受涂炭,不及时平叛怎能对得起奠定基业的先辈!”太公望、召公也对叛乱发生同仇敌忾,全力支持周公平叛。不久,东征的号角吹响,周公命令军队开赴前线,与叛军展开激烈厮杀,许多战士手中的斧子都砍出缺口。最终,平叛战争取得胜利,武庚、蔡叔战败后被杀,管叔则被流放蛮荒之地。

平定了叛乱,周公并未就此收兵,而是顺势攻打殷商属国,前后3年时间灭殷商属国50多个,在东方为周王朝开拓了大片疆土。这时,周王朝还面临着如何守护新开拓疆土的问题,如果用原来的氏族首领治理,没办法防止叛乱发生,于是周公就在宗室中物色合适人选,把他们分封下去建立诸侯国。同时,周公觉得以镐京治理天下难以控制东方的大片土地,就向成王提出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的计划,这样不仅解决了治理东方的问题,还能把大批“殷顽民”(东征过程中俘获的殷人)迁居洛邑加强监管。不久洛邑建成,周王朝自此拥有两个都城,镐京称做宗周,洛邑称作成周。周公在成周举行正式的册封大典,分封天下诸侯国,作为捍卫周王室的屏藩。据史书记载,周公先后建置71个诸侯国,武王的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到各地做了诸侯。为维护王权统治,周公“制礼作乐”,颁布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文告,建立起各种典章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国无权买卖土地等制度,使王权空前强大,举国呈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景象。

成王生芥蒂

周公摄政已7年,决定还政于业已长大的成王。成王得知自己将成为真正的王,自然欢喜得不得了,但表面上仍对周公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造次。如果周公自此撒手不管,给成王完全的自主权,那他们倒可能如此和谐地相处下去,但周公生来劳碌命,不仅苦口婆心地告诫成王要远淫逸、礼贤人、遵天命、重民生,还不时地指出成王行事的不当之处,继续为周王朝的江山社稷疲于奔命。时间一久,成王心里就生怨恨,盘算着如何摆脱周公的桎梏。成王身边的侍从,借机说周公的坏话,污蔑他有篡位夺权的野心,成王都懒得查证虚实,就直接派人到周地抓捕周公。所幸周公提前得到密报,逃到了楚国才避开灾祸。成王扑了个空,十分恼怒,命人把周公府第翻了个底朝天,试图找到周公的罪证。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原来周公府第不仅没有罪证,相反还有一份周公祈祷上天让自己替代成王生病的卜辞。成王自感羞愧,下令找回周公。

3年后,周公得了重病,成王前去探望,周公说出死后想葬于成周的想法。成王知道周公想以此告诉世人,自己是周王朝的忠臣,可成王没有表态。不久,为周王朝呕心沥血的周公抑郁而终。成王得知周公的死讯,竟不想去见最后一面,引起朝野上下不满。有人说,阴雨不断是上天对成王的薄情寡义表示不满。成王听说后心中恐惧,才出面为周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成王把周公葬在毕原,对众人说:“我不敢把周公视作臣子。”只是今人已不得而知,成王说这句话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虽然成王在处理与周公的关系时有不尽情义之处,但他治理国家还不失为一位明君,他将周王朝带入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成康之治”时期。后来,成王将不久于人世,就仿效武王的做法把年幼的太子钊(即位后为康王)托付给召公、毕公,命他们率领诸侯辅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成王在相当程度上认同周公的辅佐之功。召公、毕公亦不负重托,辅佐康王以敦厚、守信、节俭的态度治国,使周王朝的繁荣昌盛局面得以继续。 GNehGAATh86v4euGGf3VourvpNf0oMjLeh2Nm105x4mN0+l8X4BE9dAw9IP0Kx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