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碟影频现(2)

“泰坦尼克”号海难的另一种解释

1912年4月15日,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遇难,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大多数人都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与冰山相撞导致沉没,但近百年来,科学家、探索者们各执一词,陆续提出了不同说法。

人为因素导致

第一种说法是人为因素导致。

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冶金学专家蒂莫斯·福克称,在利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仪对巨轮残骸进行的研究中得知,制造铆钉使用的钢铁质地极其不纯,矿渣含量竟然超过了标准钢材的2倍。这种掺有过量矿渣的劣质铆钉是不是在造船时就埋下了重大隐患,导致“泰坦尼克”号6个水密舱全部漏水?

与劣质铆钉相仿的说法是:隐燃火也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关键原因。隐燃火在蒸汽船上是一种极普通的现象,那时很多船员的处理办法都是快速添煤,这样既能缩小煤堆又能够减少被隐燃火点燃的煤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学者罗伯特·埃森亥福说,根据史料记载,事故发生当时,海域上空的能见度极差,燎望台上的两位监望员忘记带双筒望远镜,观测前方几乎全凭一双肉眼。当他们发现眼前的巨大冰山时,离冰山只有400米左右的距离了。隐燃火此时恰在煤仓中出现。船员们依照老办法快速添煤,致使这艘巨轮的航行速度越来越快,当发现冰山的消息传来时,“泰坦尼克”号已根本无法减速或者避让。

更可怕的阴谋论是由英国研究者加迪诺和牛顿提出的。

加迪诺和牛顿称,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试航时,与另一艘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霍克”号发生碰撞,损伤严重。为了骗取巨额保险金,白星航运公司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意欲让“奥林匹克”假冒“泰坦尼克”号出航,当预料中的海难发生时,另一艘“加利福尼亚者”号轮船被事先安排在附近,以便转移走所有乘客。

但在救人的关键时刻,“加利福尼亚者”号却搞错了假冒“泰坦尼克”号的位置和求救信号,不能及时赶到沉船地点进行抢救。于是,近两千名无辜的乘客和船员就这样死于这场人为策划的阴谋当中。

“幽灵船”是USO吗

第二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遭遇了USO。

“USO”即Unidentified Submerged Object,简单说就是水中的不明飞行物。1985年,人们在勘察“泰坦尼克”号残骸时,在右舷的前下部发现一个直径90厘米、边缘异常光滑的大圆洞。这个大圆洞好似被一种圆规状切割工具加工而成。美国皇家海军舰艇专家雷蒙托·塞兹湟尔会同国际专家组对这个神秘圆洞进行水下拍照和测量等综合研究后,确认它是由一种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射击后造成的。

据海难幸存者说,事发当晚他们曾发现大海中有一些奇怪的“鬼火”在周围神出鬼没地飘荡。附近海域的“加利福尼亚者”号船长斯金尔·洛尔德临终前也说,当时有一艘发出“鬼火”的神秘“幽灵船”正处于“泰坦尼克”号与“加利福尼亚者”号之间的水域。这艘船上的其他船员还证实说:“我们亲眼目睹了这艘诡秘的‘幽灵船’,它出现不久便瞬间消失在大洋深处。”

“鬼火”到底是什么?当科学家们从水下拍摄提取了多幅照片后发现,其中有6幅明显能看出有8个不明发光体。经过海洋学家的确认,这些不明发光体在海洋生物中再也找不出同类物质,也就是说,它们属人造发光体。8个人造发光体是不是就是“幽灵船”留下的呢?起初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某种会发光的深水鱼群或是其他国家的水下勘测物,但很快这两种可能都被排除了。这8个来历不明的人造发光体应该归类于很像UFO、但又略有区别的某种能量凝聚体,即USO。

倘若水下发光体真是USO的话,谁也不知道USO在这段时间内究竟做了什么,人们只能推测:“泰坦尼克”号有可能是遭到USO射出的激光束攻击后入水翻沉,当巨轮沉没时,“幽灵船”--即USO似乎还悄悄观察了一番,才迅速离开。

纳粹德国制造飞碟揭秘

二战后期,希特勒为了挽救战争败局,曾经密令成立一个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该机构网罗了当时德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飞行人员,在军方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最先进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

“爆破手研究室-13”

1943年9月,美国空军集合了空前的700架重型轰炸机前去轰炸德国施瓦因福特的欧洲最大的轴承厂,为轰炸机群护航的是英、美的1300架战斗机。德国也派出了数百架战机迎战,战斗空前残酷,双方损失巨大。然而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空,竟然有一对闪光圆盘状飞行物观战。双方的炮火对它们竟然没有任何损伤。战后英美飞行员将这一神秘事件汇报给盟军高层。盟军高层也大为恐慌,急忙派出侦察部队探明情况。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侦察报告显示,这些圆盘状飞行物既非德国所有,也不是其他国家的飞机。在侦察报告中首次使用了UFO来指称这些飞行器。

事实上,德国很早就接到了这些不明飞行器的报告,并展开研究,意图模仿。1940年末,希特勒下令成立了一个秘密机构“爆破手研究室-13”。该机构的任务就是专门研究、制造碟形飞行器。该任务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该机构网罗了当时德国最优秀的空气动力学家、工程师以及试飞人员,展开了飞碟的研制工作。1940年,德国工程师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制造出第一个碟形飞行器--“飞轮-1”,并于次年2月进行了首次试飞。“飞轮-1”由一个固定不动的中心驾驶舱室和外围旋转的宽面圆环构成。但是由于技术问题,飞行时机体会产生强烈振动,设计方案被放弃。

之后研制人员在对“飞轮-1”改进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垂直起降-2”型飞碟。飞碟尺寸有所加大,发动机马力也有所增大,采用类似飞机上保持平稳的舵盘操纵机械。改进型飞碟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200千米/小时,并能像现代直升机那样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不过这型飞碟也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并没有进入工业制造。但这型飞碟对碟形飞行器的设计思想进行了飞跃式的提高,为现代飞行器的研制积累了技术经验。

战争形势的变化严重刺激了希特勒。为了挽救败局,希特勒不断催促加快飞碟的研制进程,并为“爆破手研究室-13”提供一切有利条件和支持。在军方的协助下,终于制造出了一种非常先进和成熟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

“别隆采圆盘”

“别隆采圆盘”的正式名称是“柏罗湟女战神-3”型飞碟,这是纳粹德国研制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飞碟。它分为两种型号,一种直径38米,一种直径68米。采用的是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以水和空气作燃料,以可控爆炸获取动力。飞碟上共安装有12台喷气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瞬间吸入大量空气,在飞碟周围制造真空,飞碟便可以在这个真空范围内任意移动。

“别隆采圆盘”研制成功了,但战事已经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德国败局已定。1945年初,苏联从东线,英美从西线两路夹击,德军节节败退。但希特勒并不甘心失败,德国空军也想凭研制出的新式武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以挽救第三帝国的灭亡。1945年2月19日,“柏罗湟女战神-3”型飞碟进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试飞结果令人震惊,3分钟之内,它就可以升到1.5万米的高空,平飞速度高达2200千米/小时,最高速度可达2600千米/小时。同时它还可以在空中悬停,随时改变前进方向,性能极为优越。

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之时,德国有关部门按照隆美尔陆军元帅的命令把“别隆采圆盘”炸毁了。等到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控制“别隆采圆盘”制造工厂时,发现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飞碟研究专家施里维尔和舒柏格逃脱后投向美国,据说冷战时期,美国有关机构曾经许诺给舒柏格300万美元,希望他能够说出“别隆采圆盘”和“无烟无焰发动机”的秘密,但遭到拒绝。

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二战结束时,希特勒至少已经拥有了两架可以使用的“别隆采圆盘”飞碟,而纳粹德国甚至考虑过为这种高速飞行器安装激光武器来对抗盟军。盟军在占领的德军仓库中发现过从未见过的制服徽章,有人认为那可能就是希特勒为即将建立的飞碟部队准备的。

还有传说称,1945年德国战败后,盟军在清点德军的装备时,发现有30艘潜艇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几个月后这些潜艇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检查发现,这些潜艇加装了特殊的通气管装置,能够让潜艇不用浮出水面而正常航行,水下巡航时间可以增加几个星期。这些潜艇是否是在运送某些绝密的研究成果,他们运到哪里去了呢?

事实上,美国还是搞到了一些潜艇研究资料的。这些资料对美国航空器的研制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利用价值。二战后,美国曾经研制了多种碟形飞行器,比如V-173螺旋桨动力飞行器,它的外行几乎就是“别隆采圆盘”的翻版。但是由于这些碟形飞行器只能做低空地效飞行,速度不高且不够稳定,因此都没有大量制造。

扑朔迷离的罗斯威尔事件

UFO目击事件中最为离奇的恐怕要属罗斯威尔事件了。这起事件从1947年事发以后,就悬念迭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仍然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出荒诞闹剧还是真有其事。

1947年的事件经过

1947年7月4日深夜,罗斯威尔上空雷声阵阵,大雨滂沱。49岁的农场主麦克·布雷泽尔被一种夹杂在雷声中的巨大声响惊醒。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挂念着牧场的布雷泽尔急匆匆向西北部赶去,在大约120千米远的福斯特牧场,布雷泽尔却意外发现周围大约400米范围内,散布着一种特殊的金属碎片,这种碎片的材质他似乎从未见过。细心而谨慎的农场主搜集了金属碎片后转交给美国空军基地的杰西·马瑟尔少校。

7月8日,当地的《每日新闻报》刊登了一则新闻稿,宣称空军军方马瑟尔少校发现一个坠落的“飞碟”,“飞碟”将被送到俄亥俄州空军第8军总部做更进一步的检查。但仅在6个小时之后,空军第8军总司令罗杰·雷梅发表的声明就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他称马瑟尔少校得到的并不是飞碟,是带着雷达反应器的气球的残骸。7月9日,另一篇报道索性说农场主布雷泽尔根本没有听到爆炸声。

这几条新闻经转载后立即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UFO本已极受关注,再加上美空军方前后矛盾的说法,人们越来越感觉后面似乎隐藏着什么。于是,无数想探知究竟的公众涌向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牧场周围20千米高度戒严,到处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人们一直静候美国军方能公开罗斯威尔事件。但事态的发展未能如公众所愿,军方仍然坚持己见,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互质疑与寻找证据就此开始。

1989年的荒诞闹剧

杰西·马瑟尔少校当时是美军原子弹投掷部队509轰炸组的情报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调查飞机失事或者其他类似的事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会派他前往福斯特牧场调查的原因。质疑者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犀利:“一位参与了当时世界上唯一原子弹工作的情报官员怎么可能不认识气球上屏蔽雷达用的纸箔?怎么可能辨认不出残骸的质地?”

美国军方对此避而不谈,马瑟尔少校也以沉默回应。直到1978年,退役的马瑟尔少校在《全国探究者》上公开声明:他1947年在罗斯威尔附近亲眼看见的不是气球残骸,是飞碟。这句证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本就争吵不休的罗斯威尔事件再起波澜。许多毫无依据的传闻更是不胫而走,一位名叫格棱·丹尼斯的人自称是间接目击者,在1989年甚至导演了一出荒诞不经的闹剧。

格棱·丹尼斯说事发那年他在罗斯威尔的一家殡仪馆做殡葬师,7月7日他接到了罗斯威尔陆军航空基地打来的两个电话,一个电话是询问儿童款式的棺材是否有货和如何保存残缺的尸体,另一个电话是要他开着救护车去罗斯威尔一个交通事故的现场帮忙,受伤者是一位“空军军士”。丹尼斯将这位“空军军士”送到了基地医院。

当丹尼斯走进医院,遇到了以前认识的马里亚·塞尔夫护士,护士要他赶快离开。丹尼斯还被现场的一位白人军官派两位宪兵将他带出医院,其中一位黑人中士警告他不准说出在医院里看到的情景。第二天,丹尼斯打电话约塞尔夫护士当天下午在基地军官俱乐部见面。见面时,塞尔夫看上去心事重重,最后她歇斯底里地告诉丹尼斯说,她被强迫参与了外星人的解剖,她还说尸体最后全部被运去了俄亥俄州的基地。此后,丹尼斯就再也没有见过塞尔夫护士,听说事发一两天后已经调离医院。

丹尼斯的奇遇似乎比马瑟尔少校的经历更让人惊讶,美国空军军方与UFO研究者都在重点考证这份证词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快,他们发现了四大疑点:第一个疑点是美国军队的全部记录中找不到塞尔夫。第二个疑点是调动记录表明在1947年7月8日或9日,没有护士或任何工作人员被从罗斯威尔基地医院调走。第三个疑点是“空军军士”这一军衔是1952年4月1日才开始设立的,丹尼斯为何在1947年就能谈及?第四个疑点是丹尼斯说警告他的黑人士兵当时跟随一个白人军官。要知道,1947年的美国种族隔离政策是不允许黑人士兵跟随白人军官的,1949年以后美国军队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格棱·丹尼斯不能解释这四大疑点,传闻不攻自破,于是这起事件又演变成一场节外生枝的闹剧。

1994年的调查报告

罗斯威尔事件几经周折之后仍未有个公正说法。1993年,美国空军迫于各方压力终于开始对“罗斯威尔事件”展开调查。第二年,军方给出了一份以负责内政安全和特别项目监理部长理查·韦伯个人名义发表的《空军有关罗斯威尔事件的调查报告》。报告声称:“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表明,1947年发生在罗斯威尔附近地区的事件,和任何一种地外文明有关。”

美国军方能如此干净地推翻“飞碟”之说,那么,该怎么解释当年发现的那些碎片以及为何对罗斯威尔实行重兵把守呢?报告透露,这些都与当时一项被视为高度机密的“莫古尔”计划有关。

“莫古尔”计划是美国在1947年6月、月间进行的一项绝密军事试验,目的是放飞一些携带着雷达反射板和声音感应器的气球,利用这些气球探测苏联核子试验所产生的冲击波,以监视当时苏联的核子试爆。在罗斯威尔事件发生前一个月,即1947年6月4日,美国空军军方在阿拉莫戈多陆军航空兵基地以及怀特桑靶场升空了多个探测气球,后来坠毁在福斯特牧场的金属碎片就是一颗失踪气球的遗留物。农场主布雷泽尔称他当时发现的碎片中有一些类似锡箔、橡胶、木棍的东西,这份报告亦说,“莫古尔”计划中发射的探测气球是用氯丁橡胶制成的,有些探测器材外面包有锡箔,气球下方悬挂着一串酷似风筝的雷达靶标,便于追踪气球的位置。

《空军有关罗斯威尔事件的调查报告》给出的最后结论是:“所有可得到的资料显示,并没有涉及罗斯威尔事件本身,但是从罗斯威尔回收的残骸,极有可能来源于莫古尔计划所施放的气球。”后来,美国军方还特地在记者招待会上展示了那些残骸实物。争论了近50年的罗斯威尔事件就这样成为定局吗?很多质疑者仍然坚信,这是份经过反复修正才公开的报告。

1995年的造假影片

1995年,罗斯威尔事件又有了戏剧性变化--英国飞碟研究会称,8月19日和20日两天,在雪菲尔市哈兰大学举行第8届国际UFO大会。会上,一位名叫雷·山提利的英国商人将公布一部拍摄于1947年的纪录片,片子披露了当年飞碟坠毁与美国军方解剖外星人的全部这段纪录片立即吸引了全世界UFO研究者的关注。欧洲及美、日等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纷纷前来,他们都想目睹这位叫雷·山提利的英国商人,都想观看他带来的那部1947年的纪录片。

接下来的发展顺理成章。雷·山提利走到了公众眼前。原来,1993年,身为英国莫林集团总经理的雷·山提利在美国研究音乐录影带时,从一位曾经受雇于美国军方的退役摄影师手里,偶然得到了一部有关罗斯威尔事件的真实影片。这位80岁高龄的摄影师对山提利说,1947年他奉命从华盛顿飞到罗斯威尔,拍摄了《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的纪录片。这部影片有14卷,是16厘米黑白片,每卷约7分钟,全长91分钟,只是声道空白。雷·山提利还在会上播放了这部黑白纪录片。

可想而知,这次大会的影响效果有多大。大部分观看者都认为这部纪录片已成铁证,罗斯威尔事件肯定是一次飞碟坠毁事件,美国军方甚至捉到并解剖了飞碟中的外星人。罗斯威尔事件看似就要尘埃落定,但谁也没想到,11年之后,也就是2006年4月,又一条震惊世人的消息传出:英国著名电视特技师哈姆菲雷斯向媒体承认,解剖外星人的影片是他和另外几名同行炮制的,这部轰动一时的黑白纪录片,并非194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附近的沙漠上拍摄的,而是1995年在北伦敦卡姆登地区的一座公寓中拍摄的,发行商雷·山提利也是骗局制造者之一。

这部造假影片远胜于当年丹尼斯导演的荒诞闹剧,它欺骗了全世界,也使罗斯威尔事件更加扑朔迷离,真相难寻。

英国版罗斯威尔事件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萨福克郡兰德萨姆发生一起UFO目击事件,人们把它称为“英国版罗斯威尔事件”,这也是英国国防部公布的UFO研究档案中最惹人瞩目的一份官方报道。

去而复返的UFO

1980年12月,英国皇家空军本特沃茨基地和沃德布里奇基地之间驻扎着许多美国空军士兵,兰德萨姆森林正位于这片地带。

25日晚,森林上空突然出现一道异光。英美两军都发现了不寻常。26日凌晨,当时驻扎在萨福克郡空军基地的美军副指挥官查尔斯·哈特上校立即派出三人小组,到达现场调查。令美军惊异的是,兰德萨姆森林中并没有任何坠毁飞机的残骸,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架UFO。

返回基地的美军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哈特上校,但哈特上校认为UFO纯属无稽之谈,此事没有引起他的警觉。由于美国士兵在英国军事基地中面临复杂的法律权限问题,后来由萨福克郡的英国警官接替他们来到UFO降落地点进行调查。在那一小片降落地面上,还残留着一个明显的等边三角形。经检测,英军发现降落地点的辐射能量异常高。虽然证据在此,哈特上校却仍是半信半疑。第二天晚上,一名空军士兵突然冲进哈特房间,结结巴巴地报告:“先生,它,它回来了。”哈特上校困惑地问:“什么?什么回来了?”士兵说:“UFO。先生,UFO回来了。”

执意拆穿谣言的哈特立即带领士兵冲进森林,但眼前看到的一幕却令他大吃一惊--那片奇异的光仍然悠然自得地盘旋在兰德萨姆森林上空。这让哈特上校不得不确信UFO的存在了。这支小组立即展开追踪,但就在此时,他们的无线通讯系统却突然失灵,连用来照亮森林的电灯也突然熄灭。好在哈特随身携带的一个军用录音机还算正常,他立即按下了录音键,那卷录音带忠实地记录了目击士兵的声音:“我看到它了……它又返回了……”

UFO发现了这支追踪队伍,它由高空盘旋变为直冲飞近,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从机体发射而出。目击者的声音霎时变得极为恐慌:“它正朝我们飞来……这真太奇怪了……它看起来就像一只朝你眨眼的眼睛……它正朝我们飞来。现在我们看到一束光照向地面……一个不明飞行物仍然盘旋在沃德布里奇基地上空。”

据哈特上校说,这个UFO有着“金属表面,三角形状,顶部有闪烁的红光,UFO底下则是一排蓝光,当它逼近时,附近农场中的动物变得狂躁不安”。射出强光的UFO并未久留,掉转方向很快消失在天空。

由怀疑、见证到公开

哈特上校没想到自己本想拆穿谣言却意外见证了谣言中的UFO,由此成了美国军方历史上遭遇UFO的最高级别军官之一。他后来提交了一份军情报告,这份报告一直被送达到英国国防部。英国国防情报参谋部对此相当重视,后来经过调查分析,发现UFO降落地的辐射比其他地方高出7倍。

直到此时,英国国防部仍然坚持否认“外星飞碟说”,宣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那些所谓的UFO和外星飞碟有瓜葛。10年之后,哈特上校退役,他对那次UFO事件一直守口如瓶。

1997年5月21日,正在研究兰德萨姆森林UFO事件的伦敦作家和乔治娜·布鲁尼在一个慈善晚宴上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相遇,布鲁尼想知道这位英国前首相是否清楚飞过兰德萨姆森林上空那架神秘UFO的真相,撒切尔夫人当时的反应是:“UFO?我们不能将它的真相告诉公众。”曾在1991年到1994年担任英国国防部前“UFO计划”负责人的尼克·波普也就此事说:“布鲁尼向我披露了撒切尔夫人的评论,她一定知道某种说出来也许会引起公众恐慌的内幕。”

2008年,亲历“英国版罗斯威尔事件”的哈特上校对媒体公开透露了这一真相,这位曾经认为UFO不过是谣言的退役军官现在与很多UFO研究者都坚持认为,1980年12月光临英国兰德萨姆森林上空的UFO一定是外星飞碟。

魅影频闪莫斯科

UFO除对美国情有独钟外,似乎对莫斯科这座古老的城市也颇有兴趣。20世纪80年代它频频现身此地,或是独来独往或是成群结队,或是倏忽即逝或是停留观望,让人猜不透它们到底用意何在。

玻璃上的奇怪熔洞

1981年4月初的某日凌晨,同在一幢政府公寓居住的高级工程师、苏联国防部官员和医生亲眼看见从天空中列队飞过的4架发光飞碟。这几位目击证人介绍,4架飞碟都有透明的塔形驾驶舱,坐着4位与人类相仿的驾驶员,均头戴太空盔。飞碟发射出耀眼绿光,无声地飞过窗外。

4个月后的8月23日晚,太空学家史尼博士发现奇怪现象,“当夜他看见一个飞碟,飞行速度估计80千米/秒。不久,第二架飞碟又经过,状如巨鲸,喷射着蓝色光芒,在上空盘旋了很久。”几乎就在同时,莫斯科的退休医生博加特列夫也发现窗外一个奇怪发光体。它正悬浮在30米高的空中,发光体似乎发现了医生,瞬间射出一道强光,将他家的窗户烧出一个直径8厘米的光滑圆洞。博加特列夫不知道,当天夜里,莫斯科有60多家的窗户都被同种力量射熔出3厘米至8厘米的圆洞。他是唯一目击到射熔过程的证人。

这次事件引起了苏联太空研究主任委员、太空物理学家艾沙沙博士的注意,他带领一批科学家调查了其他证人。有人在7时12分看见两架雪茄状飞碟,有人在9时20分看见一架大如半月的白色发光圆形飞碟。博士后来总结道:“当夜至少有17架飞碟袭击莫斯科。”对那些被射熔的玻璃残片,他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力量可以使玻璃分子的结构完全改变,他说:“国营玻璃公司的专家们无法复制出与射熔玻璃片一模一样的物品。”

两次光临的“飞船母舰”

艾沙沙博士非常关注飞碟事件,他与齐高博士对飞临莫斯科上空的一架“飞船母舰”尤为感兴趣。

1980年6月15日夜,一架巨型飞碟现身莫斯科上空,很多目击者目睹了这一幕,一位科学家甚至当场将其拍了下来。齐高博士经过调查后说它“前后达40分钟之久,最后向东方飞去,至少有数千市民目击,飞碟形状像球,直径大约90米,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光芒。它还多次吐出较小的分子飞船,分散在空中”。一位军官卡雅坚中校也记下了自己的见闻,他看到的可能是其中的一架“分子飞船”:“从寓所的窗户看见大约30米的空中,出现一架小型飞碟,直径约有4米,放射着浅红色光芒,飞行较慢。我想上前观察,但感觉像是碰到一面无形的墙壁,被反弹了回来。”中校的邻居甚至看见那架“分子飞船”上有个矮人,身着太空服,戴着太空盔正坐在透明的驾驶舱里。当这架疑似“飞船母舰”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时,苏联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立即进行了空中拦截,但空军战斗机速度显然远远落后于它,很快就被“飞船母舰”甩脱。

事隔不到一年,1981年5月15日夜,又一架巨型飞碟再度光临莫斯科。这一次有数十万人看到了它。苏联国家安全部部长兼克格勃负责人即刻组成专案调查小组,实地勘察并直接访问了25000多名目击者、科学家。

小组成员之一齐高博士后来透露道:“5月15日凌晨1时27分,一架巨大的圆球状不明飞行物出现在莫斯科以南160千米的土拉镇,1时30分,它飞临莫斯科上空,3分钟内飞行了160多千米,可见速度极快。”莫斯科一位机械工程师拉颇钦也报告道:“我起先看见飞碟中央爆发出一道白色强光,后来变成中心是白色外部是橙色的,光点飞快地射向地面。母舰放下了3架小飞船后飞走了……第一架子飞船飞过克里姆林宫,第二架子飞船飞过莫斯科火车站。”艾沙沙博士对此作了补充:“第二架子飞船在火车站上空悬浮了2个小时,然后飞到附近一处湖面上停留几秒钟后就沉入了湖底。”

没人知道第二架子飞船沉入湖底后发生了什么,第三架子飞船与那架巨型飞碟去了哪里。巨型飞碟与近一年前出现的“飞船母舰”是同一架还是同属一类呢?在事情尚未明朗之前,这些疑问只能停留在艾沙沙博士的推测中。

时空穿越之谜

近年来,欧美许多国家出现了失踪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人又回到现实世界的报道,这些事件再次激发了那些热衷于“时空隧道”研究的学者的热情。难道“时空隧道”真的存在么?

来自“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

“泰坦尼克”号的全名是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被认为是永远不会沉没的巨轮。“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69.06米,宽28.19米,排水量达66000吨!但可惜的是,它在处女航中就不幸沉没了。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前往美国纽约。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一座漂浮流动的冰山,2小时40分钟后沉没于海底。由于船上只有20艘救生艇,乘客连同船员共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当时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海难事件改编的。

80多年过去了,世人都已经忘记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惨剧时,它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世界的轰动和震惊。

1990年9月24日,天气晴朗,“福斯哈根”拖网渔船航行在北大西洋上,船正处于离冰岛西南大约360千米处。船长卡尔·乔根哈斯正在甲板上休息,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冰山上好像有个人影。船长很好奇,怎么会有人在大海中一座孤零零的冰山上呢?他拿起望远镜看向人影,果然,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山上有位妇女正向“福斯哈根”号挥手求救。但令乔根哈斯不解的是,那名妇女竟然穿着20世纪初期的英式服装。当“福斯哈根”接近冰山,将那名妇女救上船后,乔根哈斯好奇地问她怎么会在那座冰山上。妇女的回答让所有的船员都大吃一惊。她竟然说:“我叫文妮·考特,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昨晚船撞上了冰山沉没了。我被一阵巨浪推到了冰山上。谢谢你们救了我。”船员们莫名其妙,难以相信她真的是已经沉没80余年的“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认为她可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文妮·考特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健康状况良好,精神正常,只是有些紧张。难道她真的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如果她说的话是真的,她应该有110岁的高龄了,可是医学检查证明她的实际年龄只有30岁。有关机构特别到英国档案馆查阅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登船乘客名单,名单显示文妮·考特确实上了这艘梦幻邮轮。这太不可思议了,人们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近一年后,又一件怪事出现了。

1991年8月9日,欧洲一支海洋考察队租用了一艘海军搜救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千米处进行海洋科考,又在附近的冰山上拯救了一名男子。当时,这名男子坐在一座冰山上,他穿着干净平整的白色制服,神情冷漠地抽着烟斗,平静地看着大海。事后,考察队中的海洋学家马文艾德兰博士说,实在太令人震惊了,他们救下的竟然是失踪已经80年的“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史密斯。同文妮一样,已经140岁的史密斯船长仍然是60岁的样子,80年的时光在他的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获救时,史密斯声称那天是1912年4月15日,并且他几次拒绝了救助人员的施救。因为他的船已经被冰山撞沉,他也不能苟活于世。获救后的史密斯也被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同样证实他的身体健康,精神正常,没有任何问题。并且通过航海记录以及历史档案,确认了他的“泰坦尼克”号船长的身份。

这两件匪夷所思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探究和思考。也许我们关于世界和时间的看法需要改变了,看来时间隧道真的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史密斯船长和文妮可能就是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被抛入了时光隧道,在时光隧道关闭后他们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时空中。因为在时光隧道中,时间是静止的,因此80年的时间流逝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据此,一些专家推测,现在海上可能还有盲目漂流的幸存者正在等待人们去救援。

美军中的失踪再现事件

事实上,历史上神秘失踪之后的再现事件已经发生过多起,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人们所知不多而已。其中美军的历史档案中就记载着多件这样的案例,这些记录被美军列为机密隐藏了许多年,直到近几年才揭秘。

据美国海军部公布的档案称,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印第安纳堡利斯”驱逐舰被日本潜艇击沉,在军舰沉没前,船长向美国海军部发出了求救信号。信号说,25名官兵乘坐救生艇逃离了军舰,要求美军紧急派人到失事海域救援。当美国海军部先后几次派出飞机和舰艇赶往失事海域寻找时,这25个人和救生艇却毫无踪影。无奈之下,美国海军部宣布这些人已经葬身海底。不料46年之后,他们又重新现身失事海域。1991年7月的一天,在菲律宾群岛以南的海域中,一队菲律宾渔船发现了这艘救生艇,艇上载着这25名官兵。当时他们疲惫不堪,惊慌失措,但是他们的年龄面貌没有任何变化,胡子头发也和失踪时几乎一样长。要知道他们被日军击沉是1945年7月30日,已经时隔46年了。奇怪的是,船员们一致认为他们在海上只漂流了一天。这是怎么回事呢?唯一合理的解释也许就是“时空隧道”了。

此外,揭秘的美国空军档案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同样是二战时,一队战斗机编队结束战斗后返回基地。在基地清点飞机时,发现少了一架P-38战斗机。战友们知道,这架战机在战斗中完好无损,而且确实和大家一起返回了基地。之后基地出动飞机寻找这架P-38战斗机,结果直到傍晚也没有任何线索。当晚,战友们聚在一起,为这名飞行员举行弥撒。弥撒举行途中,基地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雷达显示,一架不明战机正在超低空高速接近基地,无法判明是否是己方飞机。整个基地立刻进入一级战斗准备,战机点火准备起飞,防空炮对准天空,随时准备开火,探照灯将天空照得几如白昼。这时,基地的空警人员突然发现,飞近的飞机很像白天失踪的那架P-38战斗机。基地侦讯员立刻用无线电联系飞机,但没有任何回复;信号兵向飞机打出信号灯,同样没有任何回答。大家只看到这架飞机毫不理会地面上的信号,径直向基地冲来,眼看已经来到基地上空,突然飞机在天空解体。奇怪的是,没有火光,没有声音,飞机无声的化成了千千万万个碎片洒向地面。在无数下落的碎片中,人们看到飞行员的紧急降落伞打开,之后缓缓下落。等到基地的官兵们赶到降落伞和飞机残骸降落地点时,震惊得目瞪口呆。从飞机残骸判断,失事飞机确实是失踪的那架P-38战斗机,油料早已用尽,飞行员也死亡多时。也就是说,飞机在油料用尽之后又在天空飞行了10个小时,实在是不可思议。这一事件被列为绝密收入了美国空军档案,记录上附有基地指挥官和众多目击者的签名。

南美的委内瑞拉也发生过失踪再现事件。那是1990年9月9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控制塔,塔台人员突然看到一架早已淘汰的“道格拉斯”客机飞临机场准备降落,可奇怪的是机场雷达上却并不显示这架飞机。飞机降落后,机场人员登上飞机问道:“这是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你们来自哪里?”飞行员听罢大为吃惊:“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执行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航班。怎么会飞到这里?”机上的飞行日志显示,这架飞机竟是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机场起飞的。机场方面紧急联系纽约,纽约方面查询了1955年的航空日志后,证实了914号班机的身份。这架飞机起飞后不久,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航班上的旅客回到家里之后,发现亲人们都老了,可他们还像当年那样年轻。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却没有得出任何能够合理解释这一事件的结论。

这些年来,有许多学者投入心力研究“神秘再现”现象,收集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发现事情的真相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为此提出了种种理论假说。所有的理论假说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即“时空隧道”,这些假说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时间停止”说。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失踪者从失踪到再现时间为零。这表明“时空隧道”和地球不在一个时空体系之内,它的时间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相对静止的。第二,“时间逆转说”。在“时空隧道”中,时间的流逝方向是可逆的,即失踪者在失踪之时可能回到过去,时间方向再次逆转时,失踪者会再次回到失踪的那一刻。第三,“时间关闭说”。“时空隧道”是与我们平行的一个时空体系,它对我们的世界既是关闭的又不是绝对关闭,在某种条件下会暂时开放,开放后就会出现“神秘失踪和再现”现象。 CJFkQdfLEpMU9RRkiLmCMU4DaqvtFtkxJijvMU/kwSfmNXOTfshHk3A8C6Rr4v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